描写角度(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从“折竹声”来写,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 烘托雪大 。
7
3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
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可以称之为指出一点, 隐括全面。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 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 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文中不着一字来写雪,却处处写出了雪之大。试分析诗 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4分) 答:①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从“衾枕冷”写,写被子、 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
②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 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衬映雪也就越大。
8
例: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
9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 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 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 的铺陈。
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
12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歌前两联在描写方式上有何独到之处?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
连用四个色彩词,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 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13
11
又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叙写送客送 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 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 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的 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 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 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 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5
例: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问:本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本诗由视觉到听觉,由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
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
来自百度文库
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
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
描写景物的角度
1
1.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 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 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 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所描之景更 有层次感,也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 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
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
的品格起衬托作用。
10
4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 色彩渲染又称色彩夸张,不仅为画家作画时 高度重视,作家在描写任务和景物时,也很 注意色彩的多样和谐调。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 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 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赏析。
3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 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 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 远近结合,使所描绘的画面更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 胜似春光的美感。
4
2.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 (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 触觉或通感。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 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 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 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 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7
3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
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可以称之为指出一点, 隐括全面。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 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 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文中不着一字来写雪,却处处写出了雪之大。试分析诗 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4分) 答:①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从“衾枕冷”写,写被子、 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
②从视觉的角度来写,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 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衬映雪也就越大。
8
例: 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
9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 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 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 的铺陈。
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
12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歌前两联在描写方式上有何独到之处?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
连用四个色彩词,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 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13
11
又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叙写送客送 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 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 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的 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 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 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 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5
例: 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问:本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本诗由视觉到听觉,由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
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
来自百度文库
竹子的声音似是下雪的声音。
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
描写景物的角度
1
1.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 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 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 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所描之景更 有层次感,也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 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
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
的品格起衬托作用。
10
4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 色彩渲染又称色彩夸张,不仅为画家作画时 高度重视,作家在描写任务和景物时,也很 注意色彩的多样和谐调。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 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 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简要赏析。
3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 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 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 远近结合,使所描绘的画面更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 胜似春光的美感。
4
2.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 (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 触觉或通感。
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 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 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 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 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