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5e68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7.png)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引言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代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描绘自然、人物和抒发情感方面表现出非凡的魅力。
本论文旨在对中国古代绘画进行鉴赏与分析,探索其艺术魅力和传承意义。
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
从远古的遗址壁画,到商周青铜器上的图像,再到秦汉时期的壁画绘画,中国古代绘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后,唐宋时期的山水画达到高峰,明清时期的花鸟画、人物画、宫廷画等形式也相继兴起。
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其中包括:1. 重视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笔墨、构图和色彩运用,以及与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创造出深远的情感表达和哲学思考。
2. 追求笔墨技巧:绘画中的笔墨运用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画家注重笔墨的丰富变化和运用技巧,通过不同笔法、墨色等方式,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对象和氛围。
3.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画家们通过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技巧和风格,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
中国古代绘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绘画在传承和发展上经历了多个时期的转变。
近代以来,中国画坛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画家,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同时,中国古代绘画也逐渐为国际艺术界所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崇。
结论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和智慧,更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与分析,我们可以深刻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鉴赏是一项深入研究的领域,本论文只是对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读者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书法鉴赏论文7篇
![书法鉴赏论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d710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c.png)
书法鉴赏论文书法鉴赏论文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法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鉴赏论文1姓名:_______序号:_______学号:_______课程:书法欣赏指导老师:_______目录1.书法学习的经验与体会,书法学习的方法;2.书法发展历程、规律的理解;3.如何欣赏书法;4.我对书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建议。
文章摘要:书法是我国精髓之一,不仅具有天生的传统艺术,而且更以沧桑的发展为荣。
欣赏书法作品是获得高尚精神的享受同时陶冶情操,我们应该理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渐学会把握其中的美。
本文是对书法的初步理解以及对书法欣赏的看法。
关键词:学习心得中国书法史书法欣赏一、书法学习的浅谈书法——我国的国粹,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它作为一种艺术,玄妙而艰深。
人人皆知写字容易,但是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境界却十分艰难。
书法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通过作品将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等不动声色地折射出来,给人留下一种最解放、最自由的心灵之美。
书法的学习看似容易,其实是个艰辛的旅程。
书法学习是付出努力的过程,我们用眼睛去感受写字的美感,用联系探求美,用心感受美。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高质量的生活,也许忽略了书法的学习。
书法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培养良好的书法兴趣是重要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变得会认真起来。
我从小就学过硬笔书法,对于基础的书法还是有点讲究的。
我觉得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其次,学习书法的时候要勤于思考,若有老师可以指导你则更佳。
在小学之前,我的写字大多都出自于老师的帮助,老师以别样的方法让我们习字,感受书法学习的妙趣横生。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b1663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8.png)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现代绘画艺术以其产生之时的狂热激情、原创的魅力给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其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艺术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绘画艺术赏析论文篇一:《浅谈中世纪宗教绘画艺术赏析》摘要:中世纪绘画没用继承希腊罗马客观写实、典雅肃穆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围绕格列高尼大主教所倡导的原则,即以宣传教义为第一原则,用艺术来表达对上帝的无限崇敬。
本文从中世纪绘画特征入手,结合中世纪宗教背景,继而分析中世纪宗教绘画特征。
以中世纪宗教绘画《善良的牧羊人》《面包和鱼的奇迹》《基督为使徒洗足》《圣马太像》为例,浅谈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赏析。
关键词:宗教;希腊罗马风格;宣传教义;绘画作用一、中世纪绘画特征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因此,其绘画艺术亦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欧洲____之神学观念对人本主义和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从而使本应反映人和现实生活的一切艺术都成为了基督____神学的奴仆,因此,艺术为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绘画艺术亦然。
其次,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以及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而使得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重心,在这个时代,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一般从属于建筑艺术,亦因此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从属品。
这个时期的绘画形式,多以壁画、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窗画为主。
总之,其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也就是去反映____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虔诚态度。
可见,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征多表现为不注重真实空间的描绘以及真实的色彩关系,而更多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
此特征也反映了其不同于由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亦可以说,此写实传统于中世纪遭到了破坏,同时从中世纪绘画题材上讲,其题材十分单一,表现的主要为宗教题材之绘画。
至于欧洲中世纪如西班牙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由于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这些国家的画家们就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的各类植物及几何图案装饰上面了。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004b2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3.png)
中国画鉴赏论文(推荐五篇)第一篇:中国画鉴赏论文中国画赏析中国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风格,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国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
中国画第一特点是意境创作的追求,推陈出新是中国画进步的宗旨,中国画主张“缘物寄情”,“以景寓意”,“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
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使画家在作画前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的表达,而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创作。
在中国画章法布局中状物立象,就是首先必须剪裁取舍分别主宾然后根据物象往来逆顺的运动之势部署画面。
使之造成动人心魄的气象。
而中国画在“置陈布势”中,如果要使画面章法获得灵动舒畅,富有变化,必须巧妙地处理空白,疏密,虚实之间的关系。
所谓空白是无画处,是虚处,是疏处是与密实相对而言的是与疏密虚实有密切联系的,虚实对构图,笔墨有极大的概括性,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既是疏密有致,可以打破构图中的平均布置,“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空景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虚与实在意境中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转化,中国画用墨有干湿,浓淡之分,构图遵循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艺术原则,有藏有露,有隐有显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美妙,而又带有几分迷蒙感的意境创作。
中国画在发展的早期就重视表情的描述,南朝的王微在《叙画》中提出山水并不是地图,应求“容势”,要表现大自然的生动变化,“望秋水,神飞扬,临春风,恩浩荡••••••此画之情也”。
文人画家也旨在写意而不写实。
欧阳修指出“古户画画意不画形”从“意”出发把追求形式看成是画工的事,真正的画家应是得意忘形。
中国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中国画被风起云涌的时代气息所驱动,推陈出新,魅力长存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541c3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5.png)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书法艺术欣赏论文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8]。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
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9 ]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
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
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8 ]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
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
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
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
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
”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fef8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3.png)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美术鉴赏论文篇一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推荐19篇)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推荐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27b8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1.png)
中国书法欣赏范文第1篇一个学期的鉴赏学习让我对原本陌生的书法鉴赏有了一定的了解。
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真正欣赏书法的还只在书法界搞书法创作的专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非从事书法创作的能欣赏的人还不多,大多数人还只是一般看看而已。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非专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
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
曹老师建议,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
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
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
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
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
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如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而且,对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静以修身,对书法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曹老师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喜欢写写画画,还给我们展示了他十几年前的作品文章.和他的一些书法练习手稿。
这也使我联想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都是很浮躁的,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总是静不下心来!而老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却不知道好好的运用!认真练习书法,不但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对书法的追求是一身的。
点点滴滴的珍藏,汇聚成一本本的快乐来源!中国书法欣赏范文第2篇我爱书法,因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中国的国粹,更是瑰宝。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d197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b.png)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11、形与神在艺术史上的源流。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
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而到了东晋时期,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
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
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
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2、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现。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
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
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
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
国画论文范文3篇
![国画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df50e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69.png)
国画论⽂范⽂3篇略论近世国画⽂章⼤家楼笙华⼜名楼森华,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画⼤讲堂》主讲,中国开放⼤学中国画教程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赏与修复学术主持,浙江⼤学艺术鉴赏与收藏投资⾼级研修班主讲,浙江省收藏协会理事,《浙江收藏》副主编,黄宾虹国画院院长。
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在浙江⼤学、厦门⼤学、宁波师范学院执教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
个展:2014 《秋⼭问道》⼭⽔画个展2013 《听此太古⾳》楼森华⼭⽔画展(中国美术学院)2012 《古雅之道》楼森华⽔墨画个展(宁波)2012 《钱塘时代》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11 《⼗⼆⽉》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8 《澄怀观道》楼森华⼭⽔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0 《楼森华⽔墨与油画》个展(台湾⼤学)1997 《回望传统》中国画个展(宁波展览馆)等近世国画⽂章⼤家,五百年间名世者黄宾虹有云:上古书画同源,仰观俯察,以造六书,取乎象形,⾃有丹青之画,书与画分,后世因重⽂⽽轻艺,有⼠夫之画,画与图分……⼜云:⾃来书画同源,书是⽂字,单体为⽂,孳⽣为字,以加偏旁。
⽂字所不能形容者,有图画以形容之,尤易明晓。
故图画者,⽂字之馀,百⼯之母也。
今求画学之途径,⾮讨论⽂字,⽆以明画之理,⾮研究习字,⽆以得画之法……学画之⽤笔,⽤墨,章法,皆源于书法。
舍⽂字书法,⽽徒沾沾于缣墨朱粉中以寻⽣活,适成其为拙⽽已,未可以语国画者也。
其语何出!六朝谢赫著画有“六法”,所谓⼀⽓韵、⽣动是也;⼆⾻法,⽤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元初赵孟\⾔书画同体(即后世曲解为“书画同源”),明季董其昌借禅宗以分画有“南北宗”。
⾄于后世影响甚巨,此后史学家竞相引证。
赵孟\有诗证⽈:《题柯九思画⽵》“⽯如飞⽩⽊如籀,写⽵还应⼋法通,若也有⼈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此论以理论⾼度指明了绘画的技术要旨。
⽆论这“本来同”的是源、是体、还是法。
书画鉴赏论文3000字
![书画鉴赏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f343fb3ddccda38376bafef.png)
书画鉴赏论文3000字篇一:书法鉴赏论文设计挺拔雄肆昂头天外------论颜真卿的艺术成就颜真卿(709年至785年),字清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唐代著名书法家。
一生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封“鲁郡公”,为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
向以义烈闻名官场,以至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家学渊博,工于尺牍,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自成一格,人称“颜体”,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其高尚人品也为后世景仰。
其人其书,皆为典范。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而且唯一能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伟大的书法革新家,他创造了“颜体”,堪称楷体“书圣”。
颜真卿的楷书,如正德君子立于庙堂之上,有衣冠庄重、气度隶穆之气象。
而颜真卿的行草书与他的楷书相比,成熟得更早,并且更生动遒婉,有驰骋挥戈、拔剑起舞的叱咤气概,造诣极深,自有境界,和而不流,威而不犯。
既不同于六朝那种超逸优游、风行雨散的行书,也不同于张旭、怀素的惊电飞流、龙奔蛇突的狂草。
颜真卿往往融楷隶篆籀于行草中,运用中锋、藏锋、转锋于线条内,取笔划的苍劲奇崛,得字形的诡异飞动,化墨色的浓淡枯润,去挥发豪放雄健的英气。
唐代书法艺术在重视法度的同时,强调个性创造和性灵表现。
“法”的齐备,“情”的宣泄,是唐代书风的两大倾向。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北海、柳公权等人的“尚法”和张旭、怀素等人的“尚情”之作,是唐代书风的典范,而颜真卿兼及两极。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鲁公名帖《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艺术鉴赏论文(实用版)+书画鉴赏
![艺术鉴赏论文(实用版)+书画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268be671ed9ad51f01df265.png)
传统书画艺术鉴赏关于传统书画艺术也是艺术欣赏的一点,我们就从这一点来讲一讲艺术鉴赏吧。
中国书法.绘画都讲究神韵.意境和情趣.这些艺术作品表现出的艺术语言高远.典雅.远非一般想象那么简单.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篆.隶.真.草各具风格.不断有所创新.绘画更是如此.书画的效果和诗歌相似.能激发人们的思索和联想.文化素养较高的观赏.能看到字面上.画面上未曾显示的许多东西.一幅好的作品.必然是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风格和个人的风格.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鉴赏应本着这个标准鉴别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几千年来.由于汉字形体.结构的变迁.时代风格.书画家风格的不同.书法艺术可谓丰富多彩.在绘画方面.包括各民族.各时期的画派.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可谓洋洋大观.从题材上说.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草虫画等,从表现形式上说.有工笔画.写意画.工笔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分.对书画的鉴赏.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系列的相互联系.达到认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效果.一件好的作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有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如何鉴定书画的真品(俗称开门)和赝品(俗称不开门)呢?一件真迹会表明它具有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赝品的年代.个性.规范性.灵魂性相互矛盾.不统一.与真迹不同.书画鉴定最关键的依据.尤其是对近代书画来说.主要靠对每一个画家个人风格的把握.个人风格的差别主要在于笔法.每位书画家的执笔方式和下笔轻重缓急等.都有各自的习惯.显示出中锋.侧锋.逆锋.圆转.方折.虚笔.实笔等.不同的人还有自己的具体特色.同一作者从早期到晚年也有变化.但没离开属于自己的笔法一线贯通之处.仿造的人.最难仿像的就是被仿人的笔法特点.其常年形成的特定用笔特征.仿造人在短时间内是学不到的.尤其是放纵一路.最能体现作者个性的笔法.可以临摹.但行笔呆滞.不畅而板,取其大意.又会离开原作者的笔法.反而暴露出作伪者个人的笔法特点。
美术鉴赏论文:齐白石的书画特色
![美术鉴赏论文:齐白石的书画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094ef5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c.png)
美术鉴赏论文:齐白石的书画特色XXX是我国传统书画技法的继承者,他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并加以提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传统绘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XXX的草虫画是他绘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他在绘画中一直运用精细工笔和粗笔写意两种画法,其中精细工笔类的变化不大,但粗笔写意类的变化非常丰富。
这种现象适应了齐白石个人风格的产生和发展。
齐白石草虫画的表现形态有工笔的、小写意的、大写意的、工写结合的等,其在齐白石绘画中的主体位置往往是艺术表现的灵魂。
XXX的绘画作品中,龙以虾、蟹、鸡雏最为精炼,被公认为“三绝”。
据说他一直在案头的水盂里蓄养长臂青虾,每日数次进行细心观察或写生,认真研究虾的体态结构和活动规律,对虾的前进后退、急游缓泳、戏斗跳跃等等了然于心。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实践探索,终于总结出一套能充分发挥生宣纸的特点,恰如其分地掌握用笔、用墨、用水,既表现出虾体透明质感,又表现了须、臂弹性力度的成熟技法。
这是画家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高度融合的结晶,也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最优秀的历史传统。
XXX的代表作——虾,画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
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其中包括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和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
这种结构是齐白石虾的重要风格。
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XXX的虾一下子就活了。
XXX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合理,最好看,最美。
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
这个飞腾非常重要,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XXX变法的深刻。
XXX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
书画艺术论文(5篇)
![书画艺术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589e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9.png)
书画艺术论文(5篇)书画艺术论文(5篇)书画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1.1书籍封面的插画设计封面是一本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它的美观与否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当中有着肯定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图形知觉的组织性是脑本身具有机能的表现,因此,以插画形式消失的封面设计更具新颖感和情感吸引力,更能跃入人的视线。
1.1.1书籍封面插画的特点封面插画设计是书籍封面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位于书籍封面的位置,所以要求其具有直观、明确的特点,给读者带来能够产生共鸣的视觉效果。
它在画面中占有很大位置,是视觉的中心,设计者在依靠书籍封面表达书籍内容时,可以运用比方、象征这一类的手法来表达。
封面插画可使用的内容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人物、动植物以及自然风光等一切现实中的产物。
1.1.2插画设计在书籍封面中的运用要素(1)在插图使用的数量上应当以少而精为好。
对于大部分的书籍封面作品来说,图片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
使用一到两幅质量较高的插画,能够鲜亮地突出主题,而插画的使用数量较多时,给人带来的视觉上冲击力则会变弱,达不到宣扬主题的目的;(2)插画的面积因素取决于插画的重要性。
大面积的插画往往用来渲染气氛,书籍的封面采纳一整张大的插图,这样能够快速地吸引读者的视线,给读者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通过插图的内容将书籍信息快速地传播出去,而小面积图片则可用于关心读者加深印象;(3)读者的印象。
读者对插画的感受直接影响插画所产生的效果。
总之,封面插图的设计是为了使读者与之间能够快速进行沟通,把握住它的运用要素,会使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有效的功能。
1.2书籍内页及内容帮助插画设计1.2.1插画在书籍内页中的表现手法插画设计在书籍内页中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形式:(1)绘画的方式。
在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插画的领域,绘画方式的书籍插画以其独有的艺术品位和布满人文情感的表现方式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力。
几米漫画,这是当代非常流行的一种绘本式的插画风格,它的绘画的手法与色调渐渐告辞了写实主义风格,更加注意意境的表达,因此掀起了一股新形式的绘本创作的潮流,渐渐成为了绘画类插画的时尚代言;(2)摄影写实方式。
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d6dd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5.png)
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进行人文关照的表现形式。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篇1论海上画派的花鸟画艺术摘要:海上画派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
就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及商业的频繁,已使其成为当时中国最活跃的地区,人民的生活随着商业的繁荣而变得富裕,有了更广泛的视野。
就经济的发展而言,富裕的象征,便落在精致文化的发展上;就文化特质来说,绘画创作是极为适宜的主题艺术。
其画风已形成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海上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凸显个性,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联系深,能达到雅俗共赏,作品颇具象征性,讲究内涵充实,造型色彩华美而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赵之谦;虚谷;任颐;吴昌硕扬州画派之后,清中期以后的中国画坛进入了一个低谷期。
虽在康乾时期有郎世宁、王致诚等外籍传教士画家供奉朝廷,培植西画中用之风,而焦秉贞、唐岱等本土画家也曾参以西画之法共同表现宫廷文治武功、帝侯所好祥瑞等图像诸多绘事;但乾隆以后,随着清王朝的没落,正统派的艺术和个性派的风格都处于停滞状态。
此时,中国的艺术界正孕育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黄宾虹先生称之为“道咸画学中兴”,即从道光、咸丰年间出现的中国文化界的金石学热潮。
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纷纷献身于此,在书法、篆刻和文人写意画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学术成就,使得中国画在一片衰势中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清代末年上海出现了一批绘画名手,也就是“海上画派”的主力军。
“海上画派”主要是金石学运动的产物,是道咸画学中兴的丰硕成果。
从社会经济背景方面而言,上海作为“鸦片战争”后新兴起来的商业都会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苏州、扬州。
商品经济的繁荣刺激了绘画商品化的发展,各类行会性质的民间书画组织纷纷成立,字画彻底成为一种真正的商品在社会上生产流通,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022d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2.png)
中国美术鉴赏论文15篇中国美术鉴赏论文: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感悟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般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学习领域,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鉴赏?评述”学习领域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长。
“鉴赏”与“鉴赏”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用,两者好像并无多大区分。
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分的。
“鉴赏”一词的基本含义是“鉴别(或‘鉴定’)” 和“鉴赏”。
“鉴别”是指对美术作品的真伪、创作年月、艺术质量之凹凸的识别与确定,或者是对各种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可见,“鉴赏”包括“鉴赏”,但不仅仅是鉴赏,它的内涵大于“鉴赏”。
由此可见,美术鉴赏的学习活动,设计的范围要比美术鉴赏大,要求也更高。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更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加深化地进行讨论性学习。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同学们的主体行为,仅仅靠老师的讲授,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
本文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1. 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的审美关系在美术鉴赏课中,美术鉴赏的客体与主体之间发生一种审美关系。
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以及审美力量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目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
高中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最初都是以自己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其美与丑,过于自我缺少客观性,不能真正熟悉美术作品,更不行能进行客观评价。
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制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需经过评价才能被熟悉和把握。
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评判。
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沟通活动,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鉴赏教学的目的。
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鉴赏则更难。
这或许由于在鉴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同学追求现实意识和阅历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
关于书画鉴赏的思考和研究-绘画论文-艺术论文
![关于书画鉴赏的思考和研究-绘画论文-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900bccbcd126fff6050b08.png)
关于书画鉴赏的思考和研究-绘画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绘画鉴赏论文(8篇知网范文)之第八篇摘要:我国历史悠久, 从古至今书画家不计其数, 创作出的优秀书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书画作为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但是各个时代书画家有着自己不同的风格, 而且同一时代也有着不同的书画流派。
随着书画作品经济价值的不断攀升, 出现了很多伪造作假手段, 从而从中获取高额的利益, 这些都给书画鉴赏带来了很大难度。
下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 对书画鉴赏做一简要论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书画作品,鉴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 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开始将金钱与时间, 投入到古玩收藏上来, 不仅可以陶艺情操, 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而且古玩还有巨大的增值空间。
特别对于书画作品而言, 要想收的真品、上品, 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不可或缺。
为此, 笔者结合实践对书画鉴赏展开探讨与分析, 以供参考。
一、书画鉴赏的时代气息时代气息是书画作品的一个明显特征, 而且透过书画作品, 还可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等时代气息, 这些也与书画作家的个人风格联系紧密, 在书画作家个人风格中可以将这些时代气息尽显出来。
所以对历史各朝代的经济文化以及特点进行充分掌握之后, 便可作为书画作品鉴赏的重要依据。
如两宋时期, 不仅具有非常突出的阶级矛盾, 而且还有非常尖锐, 国内官只顾自己敛财, 对民众却不关心, 同时契丹与西夏对宋朝虎视眈眈, 然而对当时的社会进步却没有形成完全阻止, 在商业以及农业和手工业上, 依然较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 文化艺术也不断进步。
在这其中不乏绘画艺术的发展, 如《清明上河图》便是当时的代表之作,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着, 这幅名作不仅在国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而且在世界是也有着很高的声誉。
画作的内容将当时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社会景象全面的展示出来, 反映了但是汴梁城的繁荣景象, 更全面的呈现了当时的经济情况。
董其昌画学理念探析论文(五篇范文)
![董其昌画学理念探析论文(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0646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8.png)
董其昌画学理念探析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董其昌画学理念探析论文董其昌对李流芳的人品及画品大加赞赏:“李孝廉长蘅,清修素心人也……长蘅以山水擅长,余所服膺,乃其写生,又有别趣。
如此册者,竹石花卉之类,无所不备,逸气飞动。
嗟嗟!其人千古,其技千古。
”④可见评价之高。
明清之际,除董其昌之外,大家对于李流芳的评价都相当高,这可在明清人的画评以及题跋中有所体现。
但是,近百年来,李流芳却渐渐被人们遗忘,究其原因,是李流芳始终被笼罩在董其昌的光环之下,相对于董其昌而言,李流芳是一个纯粹的绘画实践者,他对董其昌的画学思想大多数都是认同的,这在他的绘画题跋以及绘画实践中可见一斑。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结合他的绘画,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他,并肯定其绘画成就及历史地位。
师古人亦师造化李流芳与董其昌无论在艺术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画法上,两者都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关联。
他们都主张在师古的同时也要师造化。
首先,在如何师古的问题上,李流芳与董其昌的认识是相同的。
李流芳主张博采众长、不求形似,反对一味摹古。
他在《为与游题画册》中称:“余画无师承,又喜临摹古人,如此册子,荆、关、董、巨、二米、两赵无所不效,然求其似之谓也,子久、仲圭学董、巨,元镇学荆、关,彦敬学二米,然亦成其为元镇、子久、仲圭、彦敬而已,何必如今之临摹古人哉!”⑤李流芳所处时代临古之风盛行,画家大都对古人亦步亦趋,这种对待传统的态度,李流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谓稍存笔墨之性,不复寄人篱壁,但当世耳食者多,识真者少,聊借千载上诸君之名,以恐喝之。
效颦学步,非予本性,令摹古者见之,当为一笑。
然后世有知此道者,亦或相赏形似之外耳。
”⑥董其昌亦有类似的言论:“巨然学北苑,元章学北苑,子久学北苑,倪迁学北苑,一北苑耳,而各不相似,他人为之,与临本同,若之何能传世也。
”⑦从前人师古的经验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同一临本的感悟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绘画面貌,自我感受在临摹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要受到形似的限制。
【最新文档】中国画欣赏论文-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最新文档】中国画欣赏论文-优秀word范文 (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75b5b3fa195f312b3169a5d0.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画欣赏论文篇一:中国画鉴赏论文1.中国画概述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
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
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中国化的历史十分悠久。
【1】“仰韶文化”中彩色陶器上的纹样和装饰,是迄今为止我们祖先最早的绘画艺术,距今已有6000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帛画,汉代印度佛教绘画也传入中国,并发展迅速,出现大量精美壁画,如敦煌石窟艺术。
隋唐时期,写意山水画发展起来,山水花鸟开始作为独立的画科。
宋元时期,“界画”产生,风俗画兴盛起来,同时水墨山水画也大有发展。
明清时期,出现一大批画派,如“浙派”、“吴门派”,推动中国画进一步发展。
近现代时期,比较杰出的画家也很多,如吴昌顺、齐白石、丰子恺等人,推进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
纵观中国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是在历史的积淀中一步步发展,并融合外族艺术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日臻成熟。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突出贡献是我们的前人一步步铸就的,了解中国画发展概述,是欣赏中国画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中国画的种类2.1按创作思想及审美情趣划分,可分为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画2.1.1 文人画系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画”。
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画或称诗卷气。
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
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写为多。
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
他们的画大多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关于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
![关于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8e9b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a.png)
关于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中国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美术绘画的一个重要支流,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鸟画欣赏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花鸟画美术鉴赏论文篇1琐谈花鸟画欣赏摘要: 花鸟画欣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欣赏花鸟画丰富多彩的题材寓意、灵活多变的构图艺术、淋漓尽致的笔墨情趣、感人肺腑的含蓄意境入手,从题材内容到构图形式、从笔墨情趣到含蓄的意境,按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探讨了花鸟画的欣赏过程,以帮助读者掌握花鸟画的欣赏规律。
关键词: 花鸟画欣赏题材寓意构图艺术笔墨情趣含蓄意境花鸟画随处可见,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着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齐白石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画大师,其花鸟画雅俗共赏,深受人们喜爱。
有的人看后说:这个好那个好,可好在哪里呢?这就是欣赏的问题了,大多数欣赏者是处在对画的第一印象即感性认识阶段,对作品很难深入地欣赏,达到理性的欣赏阶段,这正是欣赏的意义所在。
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1]欣赏花鸟画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因此,花鸟画欣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欣赏丰富多彩的题材寓意花鸟画题材广泛,古往今来,画家们非常重视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珍禽异兽深入观察和写生,表现这一题材已成传统并赋予不同题材以深刻寓意,充分运用题材的象征意义。
“花鸟画的象征意义,就是指用画面题材的象征意义作为作品的主题”。
[2]通过长期的花鸟画学习和教学,我发现画家对某类常见题材的表现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大抵如:仙鹤象征长寿、纯洁;鸳鸯象征夫妻恩爱;赤练蛇象征祥瑞之物,古文献有“赤蛇嘉应”;牡丹象征富贵、昌盛;荷花象征纯洁、君子;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梅兰竹菊象征君子美德。
还有的题材具有谐音性,以画面中题材名称的谐音含义作为作品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基本上由绘画、题字、印章三个部分组成。书画印一般都用篆书,先书后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张大千三卜多岁之前的早期绘画,除了可从绘画、书体的风格鉴别真伪外,还可充分利用印章。他早期绘画作品所铃印章基本上为自刻,如“张季”、“张季媛印”、“大千’、‘阿爱”等。张大千进入中年后,自己所刻印章基本不用,只有个别早期印章见于晚年绘画作品中.如“大干唯印大年’等。他在印章中出现“季’、“媛”、“季媛”是他早期名字的显著特点。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张大千在画不同作品时,所铃闲文印也随之不同。 书画印在鉴别书画真伪时固然重要,但如过份依赖,也会误人歧途。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书画印,就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书画的作伪有完全作伪,真伪参半两种。摹、临、仿、造是指完全作伪,而添、减、割、拆则属于半真半假。绘画作伪除了完全作伪、半真半假外,尚有一种特殊形式——代笔。代笔是指画家请他人代为绘画,然后画家落上自己的名子,并铃盖自己的印章。当一个画家名声显赫后,索求作品的人很多,当画家应接不暇时,便请某人代为作画。尽管代笔属伪作,但被画家所请的代笔人也是画坛高手,所以就其艺术水平来讲虽次于真迹可也非同一般。这样看来代笔画又与完全作假有所不同。
当今的时代,随着世界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于是把目光放在其他方面,比如古玩收藏,第一可以自娱,第二是古玩本身所具有的增值能力。要收藏到真品、上品,首先就要学会鉴赏,而这篇论文就是围绕书画的鉴赏展开的。
书画的鉴赏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不少书画作品都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书画的时代气息多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的影响,而又与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有着莫大的联系,时代气息必然会反映到个人风格中,而个人风格中又蕴涵着个人气息。因此,当我们掌握了历史上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之后,时代气息就可以成为书画鉴定的一个可靠的重要依据。如两宋时期,尽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内有官不顾民,乡绅横行,外是西夏、契丹虎视眈眈,但这一切却未能阻止社会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起唐代仍有很大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宋代的文化艺术也走向了新的繁荣,其中便包括有绘画一项。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有《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书画的鉴别还有很多方面,不能一一详尽道来。但以上都是书画鉴赏的重要问题,值得探究
通常所说的款识也叫题款,是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绘制特点及诗词歌赋等。款名有单款、双款之别,双款即另加上赠送对象名字。“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款识成为了构成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名款也是书画真伪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画家的字体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特有的风格,如果有人想临摹,就会顾此失彼,形神很难兼备。明代文征明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其精整。他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习钟睬、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严谨,笔锋挺秀,书体端正,早年师法怀素及苏东坡、黄庭坚、米带各家,融合变化,运笔遒劲流畅,自成一体。当我们了解了文征明书法师承、演变过程后,就可以根据名款的书体来判断年代早晚与真伪。除此之外,还可根据他不同时期写不同名字来判断作品的年代与真伪。文征明绘画质品甚多,鉴定真伪时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注意名款“壁”的写法,文氏兄弟三人,长兄名奎,其弟名室,文征明名壁,奎、壁、室均从土,凡写壁从玉写成“璧”者定为伪迹无疑。文征明在四十四岁之前均写“文壁”,四十四岁之后改用“征明”。
大多数画作都是描绘人物、山水或花鸟,而书画作品的另外一个分别就在于有的风格严谨工整,而有的却是豪放挺拔。除了时代气息外,个人风格是书画鉴定的另一个主要依据。个人风格是指某一画家的作品有自己的面目、风格、特点,这一点一般在画家晚年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鉴定者凭借这一点,常常无须见款识,便能够轻易判断出是出自何人手笔。大凡一个著名画家,在步入画坛之时尚未树立自己的绘画风格,多学其他名师的手法,在其不断的学习中吸取经验,久而久之,自成一体。著名画师唐伯虎擅长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等,在早期以工细艳丽为主,画法继承了五代、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而进入中年后则变为水墨写意,到晚年后构图简括,逸笔草草。又如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尤精画竹。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如果一个人去刻意模仿唐伯虎、郑板桥、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终会因只做表面文章而暴露出功底浅、内涵少的缺陷。
由于时代不同,所以各时代画家所使用的纸绢也有所不同。当我们掌握了各种纸绢的恃征对于鉴定书画真伪有很大帮助。当我们以纸、绢为依据鉴定书画真伪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绢的质量有高低,绢画保管有好坏,不能简单地认为绢已发黑或残损就是年代久远的作品。对用纸也要注意,素白纸可以根据需要染色,可以根据需要做旧,切不可以为纸色发黄、纸已残破就是旧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