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1 / 9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的学问)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的分类具体科学的分类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举例举例 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物理学 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经济学 思维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 心理学心理学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 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的关系问题)l 内容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基本形态 特点特点局限性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地本质上是正确地但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唯物主义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基本形态本原本原 举例举例 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人的主观精神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客观精神 上帝、理念、绝对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三、两个对子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形而上学关系关系从属关系关系 研究研究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分歧分歧 辩证法:全面、发展、联系辩证法:全面、发展、联系 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第三课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神上的反映二、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要求我们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要求我们承认相对静止)【规律】1.规律是客观的,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规律是普遍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意识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有具有反作用,要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精神的力量。

(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的作用#【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认识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思想和政治学理论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权与公民的关系、国家的理想形态等问题。

在高中阶段,政治哲学也是必修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政治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对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的总结。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思想和政治学理论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权与公民的关系、国家的理想形态等问题。

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政治、政治思想、政治学理论、政治哲学。

二、古代政治哲学1. 古希腊政治哲学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模型,主张寻求公正和智慧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学理论,强调公民的素质和教育的重要性。

2. 古罗马政治哲学古罗马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有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

斯多葛派强调理性与自然法的合一,提出了道德的权威和普遍法则;伊壁鸠鲁派则提倡快乐至上和个体主义。

三、现代政治哲学1.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主要是指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哲学家的观点。

他们认为国家的存在是由公民自愿达成的社会契约所决定的,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

2.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指以追求最大幸福为原则的政治哲学观点,代表人物有李嘉图、贝恩斯和斯图亚特·密尔。

他们认为政策和行动应当根据其对整体快乐的贡献来评判。

3.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主张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政府的限制权力,代表人物有洛克、亚当·斯密等。

自由主义影响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强调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

四、现代政治制度1.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公民通过选举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来行使政治权力,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等。

民主制度强调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选择和参与。

2.共和制度共和制度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来行使政治权力,代表人物有罗伯特·达尔、马奎斯·德·康多尔塞等。

2019年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

2019年高中政治《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

《政治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一、政治生活高考常考“主体”高考对政治生活知识常以“主体”为落脚点进行考查。

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主要有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与人大代表、政协与政协委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等。

今年尤其关注监察委员会。

(一)公民与政府【知识归纳】1.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市民、居民、工人、农民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⑤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2.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有国务院(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省、市、县、乡)、政府领导人(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另外还有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等。

涉及的主要知识:①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经济领域)、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此中的公共服务侧重民生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⑤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⑥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⑦政府要树立威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生活智慧与哲学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就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瞧待生活与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瞧,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瞧法与根本观点。

哲学就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就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与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瞧法与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与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就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

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精排完整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精排完整版)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地艺术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具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体认识和改造社会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科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学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生活决定哲学,哲学反作用于生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物质与意识)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能——可知论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不能——不可知论唯物主义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基本形态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二.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

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对对子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一.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批判功能)(2)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进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条件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特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作为一个高中生,政治哲学是我们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之一。

它涉及到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日后的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中政治哲学生活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政治政治是一种管理社会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表现。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体系。

具体来说,政治知识的重点包括:1.国家国家是一个具有主权、领土、人民和政权的社会组织。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国家的起源、属性、功能、形式以及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国家不同的制度和模式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在政治上实行的规定制度,包括宪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民主制度等方面。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优缺点及其运作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指关于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理论体系。

高中政治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经典的政治思想,如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

同时,也要了解一些近现代的政治思想,如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

二、哲学哲学是对宇宙、生命、思维等等问题的探讨,是人类思考的最高层次。

在高中哲学课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范畴以及经典哲学家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原理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起源和本质的哲学学科;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条件的哲学学科;道德哲学则探讨人类如何判断合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政治哲学针对政治领域的问题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

2.哲学的经典学派哲学的经典学派包括: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等等。

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哲学学派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人生思考和发展。

三、生活高中政治哲学不仅仅只是学习一些理论和思想,同样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是关于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的总结:1.价值观学习哲学和政治,能使我们了解到不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生活智慧与哲学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的时候我们会学习哲学方面的政治知识,会接触到大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归纳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1、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①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效果的程度。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③在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必要性。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其次,从全部客观事实的实际出发,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第三,从全面的实际出发,反对片面的观点;第四,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僵化的观点。

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就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事求是是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3、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因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地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我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就要了解我们的现实,就要把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高中政治哲学必备知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哲学生活是政治必修4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一)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二)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三)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二、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的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仁者心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含义:一是事物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三、运动是规律的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2.规律的特点:①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②是普遍的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活动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四、意识的作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错误)的意识促进(阻碍)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两个结合+两个反对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1)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2)实践活动的分类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①亲身实践(直接经验)②学习他人(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和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的主体→人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二)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3)要求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①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②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要求]1.系统: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要求:对未来要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1)量变:数量,场所的变化、渐进、不显著质变:根本性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要求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有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5.矛盾的特殊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要求:坚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①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②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相互连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相互转化: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主要方面: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次要方面:被支配地位(2)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坚持两点论①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②某一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①复杂事物,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某一矛盾,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分主要矛盾:办事情→关键,重点,核心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反):看问题→主流,主体,性质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辩证否定观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4.反对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2.但对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不得不让位与更高的阶段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4.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的5.创新意识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含义: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精神生活(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的内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