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课记录修订稿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cf73615d4d8d15abf234e8e.png)
听课笔记综合课:语法教学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主讲人:刘希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程回顾。
具体内容:老师念一篇课文,第一遍念完后由同学们回答问题。
第二遍念完后,由学生们复述。
提问内容:1.他们班的老师姓什么?2.王老师怎么了?3.王老师多长时间没有上课了?3.他们决定什么时候去看老师?4.王老师家在哪里?5.他们几点从学校出发的?6.他们是怎么去的呢?7.王老师见到他们怎么了?8.他们几点从王老师家出来的?9.从王老师家出来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买了什么东西?10.他们怎么回学校的?*其中出现偏误,当老师询问课文中的人物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回学校的时候,有同学回答“坐打的”,老师给予了纠正,指出只能使用“打的”或“坐出租车”两种形式。
2.新课教学。
(1)听写生词,共20个。
听写的单词有:乱七八糟,收拾,布置,方,圆,乱,收,桌布,花,铺,脏,拖把,拖,递,打扫,显得,整齐,蛋糕,蜡烛,插。
学生默写完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朗读单词,同时给黑板上由学生默写的单词纠错,全部改正又跟教师读一遍,后又请学生上讲台领读两遍。
(2)讲解生词。
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桌布作为教学用具,同时还邀请同学演示了“递”这个动词,并纠正了其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1.邀请两位韩国学生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2.语法学习:教师通过把一瓶花放到桌上的动作,让学生造句。
引出“把”字句的内容,再造正确的句子:老师把这瓶鲜花放在妮娜桌子上了。
同时分析了句子成分: S+把+O1+V+在+O2+其他成分,同时演示了其他的类似句式,把“在”替换为“到”(V+到)“给”(V+给)“成”(V+成)。
并且尝试在句子中加入状语成分。
例如:斯马克把椅子搬到教室里来了;我们应该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我要把朋友送到机场去;我们要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去;老师把茶送给朴世希了;老师把酒送给瑞秋了;老师请你把辞典借给我,好吗;琉璃把“方”写成“万”了;老师把“大”写成“太”了;老师把“找”写成“我”了;老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等等。
10外汉语2杨玉素 听课笔记
![10外汉语2杨玉素 听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6d104661eb91a37f1115c98.png)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10对外汉语2 杨玉素综合课:第五课:《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主讲人:范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教学1.课程回顾:首先老师开始与学生友好沟通,关心他的生活近况,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来回顾第四课所学的内容。
上节课的内容主要为“做了一次足部按摩”,在课堂上则问他上次回去后有没有去尝试,感觉怎么样来复习旧知识。
紧接着就是作业的检查。
上次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编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话并在课上大声朗读,老师在仔细听的同时帮学生纠正语音语调以及一些搭配错误的用法。
学生主要写了一篇自己去按摩店做足部按摩的情景对话,里边也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如有以下几个严重错误给予指出:()内为老师对他错误的纠正。
1)室内温度太热了。
(在按摩店里可以说的口语化点,没必要说是室内温度,直接说成“这里面太热了”)2)做一次洗脚。
(去掉“做一次”,直接说成洗脚,没有这样的表达)3)——你是第几次来中国?——我是来过中国五次。
(问你第几次来过中国,只需回答来过中国五次,不可以加“是”,这样的回答与问题偏离了)4)你什么时候来杭州?(因为是过去式,我们中文的表达常常用“的”“了”“过”来表示时态变化。
来过杭州是你过去的行为,所以最后要加上“的”)5)对按摩师傅说“真的好舒服。
”(一般“真的”怎么样都是主语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我的感受,我说“真的好舒服”,这里只要说“好舒服啊”即可。
)2.新课教学生词表进行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生词读音以及语用举例:1.老板娘就是一家店的女主2.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 引入“好+adj”的搭配_(长、短、美……)3.有点儿 a little“有点儿+adj”(这件料子有点儿浅/ 这个袖子有点儿短。
学生自己造句“今天有点儿冷”)4.合适就是刚刚好。
辨析一下“合适”和“适合”用法5.更以前的已经很好了,但这个比那个还要好叫“更”6.好像觉得会怎么样或差不多怎么样。
对外汉语教学详案 课堂实录
![对外汉语教学详案 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c58dba30029bd64783e2c8e.png)
课文王芳:玛丽,昨天考试考得怎么样?玛丽:怎么说呢?有好有坏,我自己觉得语法考得挺好的。
王芳:口语呢?玛丽:口语考得也不错,我说得很流利。
王芳:你发音怎么样?玛丽:老师说我发音发得不太准。
王芳:汉字写得快不快?玛丽:我写汉字写得很慢。
我听力考得也不好。
王芳:你试试听汉语歌,可以帮助你练习听力。
玛丽:是吗?好,我试试。
生词:1.得2.挺,3.流利4.发音5.准6.快7.慢8.听力9.歌10.帮助11.练习第二部分:教案设计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就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来自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四国的16位学生。
已经学习六个星期的汉语,共计60个课时。
课程类型:汉语精读课教学设计原则: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
3、强化学习环境的原则,在课前预先设计考试对成绩进行评价,给学习者创造一种整体记忆的氛围。
教学目标:3、知识目标⑪会读、会背、会写本课所有单词,并可以用之组词造句。
⑫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下课文对话,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⑬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说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并能造出正确的句子。
⑭通过演绎法使学生了解状态补语的语法意义,肯定形式,否定形式及疑问形式,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变换,利用所给单词造出正确的句子。
2、交际目标以小组方式对话,主要任务是学会怎样对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等进行判断和评价。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平常心态对待这些问题,减少学习焦虑,并介绍一些比较有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的方法,比如听歌,看电影等。
教学重点:(1)状态补语及其一般形式(2)动词重叠教学难点:“的”“得”二者比较多媒体运用:1、生词、例句和语法点部分用PPT课件2、相关图片用PPT课件课时安排:四课时,每课时50分钟第1~2课时:学习生词,分析易写错、读错的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第3~4课时:讲解语法点:程度补语、动词重叠。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2f215596edb6f1afe001f0e.png)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记录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教学内容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
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
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
教师情况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上课地点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教学时间9:00-9:50(50分钟)教学目标: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
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
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这节课的安排如下。
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
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
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
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
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
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
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
最后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
7.布置作业主题讲课内容是精读课本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是中级班的综合课,总的来说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际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f2161b0360cba1aa811dab0.png)
因材
施教
·教学方法能突出课型特点吗?
·教学环节的设计能适应学生水平,循序渐进吗?
1.由于教学对象是外国留学生,大部分又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字母文字为母语),于是汉字的识记往往是他们较难掌握的。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和结构,因为这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反之,教师所采用的汉字教学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学习汉字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又能激发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汉字课教学对象:一班,欧美与洲学生的混合班听课时间:10.00-12.00
观察者:导师姓名:
类别
项目
你的记录和听课时的想法
教
学
内
容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体验汉字入门篇》课本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
教学
内容
1.第一课时:课前导入---教师出示字卡,复习上一课所学汉字。学生齐认读。
步骤
·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吗?
·教学环节合理必要吗?
·时间掌握适度吗?
1.教师遵循了汉字的学习规律,从笔画到偏旁,从偏旁到汉字,在教学步骤上做到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也把汉字与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又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进行书写和识读,做到笔画不离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把同偏旁的字如“肚、服、胖、期”等放在一起教以方便学生记忆。教“肚”时会带出“肚子”、“肚子疼”等词汇,教“期”时会带出“星期”,并会提问学生“今天是星期几?”等句子。
对外汉语教研活动记录
![对外汉语教研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ab2cb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e.png)
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外汉语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我校对外汉语教学部会议室三、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对外汉语教学部组织,邀请了校内外共计20名对外汉语教师参加。
其中包括我校资深对外汉语教师、青年教师以及来自其他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专家。
四、活动流程1. 开幕式(9:00-9:10)-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校领导致辞,对本次活动表示支持和期望2. 集体备课(9:10-10:00)- 分组讨论:教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课程内容,分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解决方案。
- 分享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备课成果和心得体会。
3. 教学观摩(10:00-10:30)- 观摩课:由一位资深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内容为初级汉语课程“日常用语”。
- 观摩评价:其他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经验分享(10:30-11:00)-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对外汉语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 教师互动:教师们就讲座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共同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思路。
5. 总结与反馈(11:00-11:30)- 总结发言: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教师反馈:教师们填写活动反馈表,对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内容与亮点1. 集体备课环节:通过分组讨论,教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互动游戏、引入生活案例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听课(3篇)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听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2c67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5.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参加了本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听课活动。
以下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
二、听课内容概述本次听课活动是在某对外汉语培训机构进行的,授课教师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李老师。
课程内容为初级汉语口语课程,面向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
课程时长为2小时,共分为四个部分:课堂导入、基本语法讲解、实际对话练习和课后总结。
三、听课过程及分析1. 课堂导入李老师首先用简单的英语与同学们打招呼,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接着,她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中国风情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而且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奠定了基础。
2. 基本语法讲解李老师在讲解基本语法时,采用了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
她先是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每个语法点的含义。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句,让学生体会语法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实际对话练习在对话练习环节,李老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对话。
她鼓励学生们尽量使用新学的语法知识,并在对话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
在学生们进行对话时,李老师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此外,她还适时地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回答等,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 课后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李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总结。
她首先表扬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最后,她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争取在下次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听课感悟1.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本次听课过程中,我发现李老师非常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她通过轻松愉快的导入和互动环节,让学生们迅速融入到课堂氛围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 采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李老师在讲解语法和进行对话练习时,采用了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评课稿
![对外汉语教学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fce76bb8f67c1cfad6b89e.png)
课程评价:一、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课型:短文教学的综合课。
课时:2课时。
对象:初下/中上的留学生,一共12人,来自日、韩、泰、越等不同的国家。
大致流程:生词讲解——课文讲解(语法点讲解)——巩固练习——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具体评价、分析及相关建议:(一)生词部分:1、读生词,教师在这一部分采取的方式多样,如: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领读、总体读、请学生读,等等。
使学生在掌握生词的拼音基础上,多次听、读,加深了印象。
2、生词讲解,a、教师教学方法多样,采用了动作法(牵手、调换座位)、图片释义(守、枯、烂)、例句展示(谎言、一旦、守)、提问法、实物展示、创设情境法等;b、教学方式灵活,一个词的讲解有时综合采取了几种方法;c、词语的学习与后面的课文内容紧密结合,采用文中的例句,学以致用,保证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d、以旧带新,由浅入深,由字面意思到深层含义(牵手、守、海枯石烂、壳);e、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重难点分明——重点有:牵手、守、海枯石烂,难点有壳/皮的区分。
(二)课文部分:教师将课文内容一分为二,正反方的观点分开来讲,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插入语法点的讲解。
但是并没有因此把课文内容分解的支离破碎,而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讲解了语法,并配合准备的道具(事物、卡片、创设的情境中)学会去用所学的语法造句,由简到烦,由易到难。
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兴趣盎然。
(三)巩固练习:复述课文:这是老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大胆尝试,通过“所有学生一起说——单个学生说——去掉一些词”的复述方式,由易到难,可谓是对学生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事实证明老师的这堂课是上得比较成功的,有2-3个学生都复述地很好,他们应该很有成就感,这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激励和表率,对班上同学学好汉语的信心和兴趣有一个很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教师最后对分开讲授的两部分课文进行了总结,简洁明了,使整堂课回归一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感知。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fa6410c998fcc22bdd10d6f.png)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语法教学听课笔记听课时间: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听课地点:博文楼403教室班级:外国留学生班学生情况:中等汉语水平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1.师生间相互问好。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复习旧课:1.目的: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巩固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复习形式:①老师慢慢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a.老师姓什么?b.老师怎么啦?c.老师家住哪里?……②老师在念一遍课文,有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在此期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三、讲练新课:1. 教学重点:① 20个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②“把”字句的掌握:S+把+O1+V+O2+其他成分。
③“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2. 教学难点:“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3. 教学步骤:①听写:老师先把要听写的20个生字词的序号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听写生字词,每个学生写5个。
②讲解生字词:在核对学生听写正确与否的过程中,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③讲解语法、句型。
④讲解课文。
a. 通过问一些“过生日”的问题引出课文。
b.进入课文:带读→提问→学生练习课文。
⑤布置作业:a. 认真复习语法。
b. 会复述本课内容。
c. 做60页的第2、3题。
d. 把课本62页第5、7题做在作业本上。
e. 预习生词21—41。
4. 教学方法:①语法展示法:a.听写:老师念,学生写,然后在指着黑板上的字词让学生齐读。
改正学生写错的字词(让其他同学自愿到讲台上去改),“方”→“万”等。
b.设置情景:设置一定的情景,把学生带进去,从而让学生明白字词的意思。
例如老师要讲“布置”一词,就先说一些有关晚会、party的准备工作的话,然后又是学生自己理解“布置”的意思。
对外汉语听课思考与评价
![对外汉语听课思考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5358fa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9.png)
对外汉语听课思考与评价一、听课前的期待我呀,对这个对外汉语课可好奇了呢。
我就想着啊,这对外汉语课肯定特别有趣,能把咱中国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语言教给外国朋友,肯定有不少奇妙的办法。
我还在想啊,老师会不会像那些超级有魅力的演讲家一样,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抓住呢。
二、听课中的发现1. 教学方法我发现老师的教学方法挺多样的。
有时候用图片来解释一些词语,就像在讲“熊猫”这个词的时候,一拿出熊猫那圆滚滚、憨态可掬的图片,那些外国学生眼睛都亮了。
还有啊,老师会用动作来辅助教学,比如说“跑”这个字,老师就在讲台上小跑了几步,学生们一下子就懂了,当时我就觉得这老师可真机灵。
2. 课堂互动课堂上的互动也很有意思。
老师会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比如让他们介绍自己国家的一种动物,然后再教对应的中文名字。
我听到一个外国小哥介绍他们国家的袋鼠,然后老师就教他“袋鼠”这个词的发音和写法,那小哥学得可认真了。
不过呢,我也觉得有时候互动有点小混乱,可能是学生们太热情了,大家都抢着说话,声音乱糟糟的。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很丰富,从简单的汉字笔画开始,到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简单的句子。
像教“你好”“谢谢”“再见”这些词的时候,还会延伸到不同的情境下怎么用。
但是呢,我感觉对于一些文化内涵比较深的词,解释得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比如说“龙”这个词,在咱们中国文化里那意义可深远了,可在课上就只是简单说了下是一种神话里的动物。
三、听课后的思考与评价这堂课啊,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老师很有耐心,一直在纠正学生的发音,而且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让整个课堂氛围很轻松。
不过呢,就像我前面说的,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
我觉得在文化教学方面可以再加强一点,毕竟对外汉语可不只是教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啊,课堂秩序的管理也可以想点新办法,不能让互动变成一场“混战”。
要是我来当这个老师的话,我可能会准备更多有趣的小故事来解释那些文化词,然后在互动的时候,给每个学生发个小牌子,轮到谁说话谁就举牌,这样就不会乱哄哄的啦。
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
![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785ee59fad6195f312ba6bc.png)
对外汉语教材教法听课评价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指导老师:叶南教授作者:学号: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102班第一节大课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班级:初级2班综合课时间:2013年10月22日第一、二节教师:某研究生课程名称:一直向前走一、教学过程:主要对生词进行讲解老师,开始上课,如中国传统教学,先说今天要上到哪一课,然后叫学生把书翻到第几页,直接引入生词。
一直老师在屏幕上画出一个街道的方块格子形状,在街道某一条路上标出A和B 两点,然后画图指示,并重复说“从A一直往前走到B”然后问学生“从A怎么到B”学生回答“从A一直往前走到B”老师说“很好”进入下一个生词。
“往”、“十字路口”、“拐”这三个生词一直用之前画的街道图来讲解,并且一直使用前面学的生词来造句是以学过的和正在学的融在一个句子里。
如“从A一直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往左拐,到B,并且亲自到座位下演示这句话的状态,这时,有一名学生走进教室,老师趁着这种状态,用生词描述学生的进入和走路的状态“小强一直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到他座位”学生们大笑,教室气氛轻松。
学生问道“十字路口是corner吗?”老师继续在座位下演示“corner”和“十字路口”的区别。
大概老师引入生词问学生:“现在几点了?”,学生回答“八点五十七分”老师解释“大概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你们说的现在8:57可以说现在大概九点”学生仍有所疑惑,老师现场点一个学生,问:“你有多高?”学生回答:“178CM”,老师再问他:“你有多高?”指黑板上的“大概”,学生反映过来后说:“大概1米8。
”老师同学鼓掌,老师又用刚才画的的街道,“从A到B有45米”学生疑惑,老师解释“米,米饭的米”“我们可以说,从A大概走50米,到B”。
方向用教室里贴的中国地图演示四川在中国的西南,广东在中国的东南,继续用街道图来演示马路先造句,学校南门有一条马路,简单解释马路的名称来由“以前没有汽车,在路上要骑马”然后画图,造句“学校到C要过马路“、“C在学校的马路对面”带学生读生词,句子。
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
![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785ee59fad6195f312ba6bc.png)
对外汉语教材教法听课评价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和评价指导老师:叶南教授作者:学号: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102班第一节大课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班级:初级2班综合课时间:2013年10月22日第一、二节教师:某研究生课程名称:一直向前走一、教学过程:主要对生词进行讲解老师,开始上课,如中国传统教学,先说今天要上到哪一课,然后叫学生把书翻到第几页,直接引入生词。
一直老师在屏幕上画出一个街道的方块格子形状,在街道某一条路上标出A和B 两点,然后画图指示,并重复说“从A一直往前走到B”然后问学生“从A怎么到B”学生回答“从A一直往前走到B”老师说“很好”进入下一个生词。
“往”、“十字路口”、“拐”这三个生词一直用之前画的街道图来讲解,并且一直使用前面学的生词来造句是以学过的和正在学的融在一个句子里。
如“从A一直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往左拐,到B,并且亲自到座位下演示这句话的状态,这时,有一名学生走进教室,老师趁着这种状态,用生词描述学生的进入和走路的状态“小强一直往前走,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到他座位”学生们大笑,教室气氛轻松。
学生问道“十字路口是corner吗?”老师继续在座位下演示“corner”和“十字路口”的区别。
大概老师引入生词问学生:“现在几点了?”,学生回答“八点五十七分”老师解释“大概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你们说的现在8:57可以说现在大概九点”学生仍有所疑惑,老师现场点一个学生,问:“你有多高?”学生回答:“178CM”,老师再问他:“你有多高?”指黑板上的“大概”,学生反映过来后说:“大概1米8。
”老师同学鼓掌,老师又用刚才画的的街道,“从A到B有45米”学生疑惑,老师解释“米,米饭的米”“我们可以说,从A大概走50米,到B”。
方向用教室里贴的中国地图演示四川在中国的西南,广东在中国的东南,继续用街道图来演示马路先造句,学校南门有一条马路,简单解释马路的名称来由“以前没有汽车,在路上要骑马”然后画图,造句“学校到C要过马路“、“C在学校的马路对面”带学生读生词,句子。
对外汉语谈话录
![对外汉语谈话录](https://img.taocdn.com/s3/m/dfff2a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2.png)
对外汉语谈话录
对外汉语学习者A:你觉得学习汉语最困难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师B:对于许多人来说,发音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汉语有声调,不同的声调代表不同的意思,而且有些音节的发音方式也与他们的母语不同。
对外汉语学习者A:那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练习发音吗?
对外汉语教师B:首先,我建议他们多听汉语录音,注意声调和发音细节。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发音练习,比如练习生词的发音和句子的朗读。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
对外汉语学习者A:除了发音,还有其他的学习难点吗?
对外汉语教师B:词汇和语法也是学习汉语的难点。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词义也比较复杂,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掌握。
语法方面,汉语的语序和句子结构与他们的母语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对外汉语学习者A:那么,你会如何帮助他们掌握词汇和语法呢?
对外汉语教师B:我会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他们掌握词汇和语法。
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词汇和语法的例子,并让他们造句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练习,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多阅读汉语文章和书籍,扩大词汇量,并了解不同的语法结构。
普通话课听课评课记录
![普通话课听课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6a5eee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d.png)
普通话课听课评课记录首先,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在课堂上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第二,显显了我校教师在评课方面的功力。
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评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教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第三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
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反思错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显示了我校教师的积极进取精神。
1.课堂设计精、结构精巧数学课不同于语文课,往往比较枯燥无味,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有张有弛,学生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
好的课堂总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 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
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3.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撑。
大多数教师能对身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
关于课堂语言,比如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 突出的不到位,老师放手“放”的不到位,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还在牵着鼻子走。
2、学生的小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小组交流应是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与同学交流,达成共识。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d6611651b307e87101f69650.png)
2015-2016年第 1学期期中作业题目___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录及感想姓名 __李侠_____________学号___201330403076_____年级 13级_____专业 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指导教师 ___叶南对外汉语课堂实录及总结一.听课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4月(不定时听课)二.听课地点:西南民族大学留学生公寓三.任课老师:综合课(余杨老师)听力课(刘老师)四.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班——汉语中级班汉语初级班(大约10人,5名美国人,2名韩国交换生,1名法国人,1名非洲人)汉语中级班(大约7人,5名美国人,1名澳大利亚人,1名菲律宾人)五.教材使用:《成功之路》起步篇——顺利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六.经典课堂案例回顾:一.综合课:综合课的教学时间共40分钟。
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与音频相结合的方式。
复习(纠正作业、复习重点语言点)——新课(生词、语法)(一)11月12日1.朗读课文。
2.解释生词。
语言点一:我习惯早睡早起。
习惯:动词。
(get used to......)例如:你们习惯中国的生活吗?很/比较/不太/不+习惯你习惯几点睡觉?你习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大卫觉得年轻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名词。
(habit)例如:睡懒觉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好/坏+习惯学生提问:习惯VS规律你的生活真有规律呀!规律:客观的,程度深。
如:自然规律我的生活习惯和他爷爷差不多。
习惯:主观的,程度浅。
语言点二:询问睡觉时间:1.你睡觉一般睡多长时间?——7个多小时/7个小时左右。
(概数词)2.你一般睡多长时间的觉?——7个多小时/7个小时左右。
(概数词)语言点三:推迟VS提前学生提问:推迟和迟到的区别。
我推迟了下课时间。
推迟:及物动词,需加宾语。
我迟到了。
迟到:不及物动词。
(二)11月19日1.做练习。
余老师阅读题目,并抽取同学作答,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对典型错误予以纠正。
教学体会:《ang eng ing ong》听课感受和听课记录
![教学体会:《ang eng ing ong》听课感受和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cec663d227916888486d75c.png)
教学体会:《ang eng ing ong》听课感受和听课记录教学体会:《angengingong》听课感受和听课记录我听过冯老师的很多语文课。
有新课讲课,也有练习巩固,我选择这一课是因为这是拼音的最后一节课,也是一年级易混淆的一节课。
冯老师先复习旧知,用前鼻韵母来导入。
巧妙运用卡片学习法,以齐读,打乱顺序读等方式来回顾旧知。
其次,是前鼻韵母的拼读。
其中包括很多知识点,整体认读音节要直呼,韵母直接带调读,拼读介母要注意。
同时,交给学生用小手做动作来带调读。
复习导入时先从朗读入手,再挑出重难点,查看学生识记情况。
引入新课后,老师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的区别?有学生回答出发音部位不同。
而老师补充到尾音n与尾音ng的区别。
顺而,练习了n与ng的发音。
无独有偶,老师抛出问题:为什么ing不是单独的音节?学生则立刻回答,需要小y来帮忙。
老师趁势引出ying,yin,yi。
同类型的音节让学生更容易记忆。
引导学生找到拼音规律,同时利用音近字记住读音。
(ying,老鹰的ying)老师让学生利用自编儿歌来学习。
张大嘴巴angangang,扁扁嘴巴engengeng,圆圆嘴巴ongongong。
这是根据发音时的嘴型来记忆的。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记忆方法。
教会学生发音方法后,即刻进行练习。
开火车是合适的方法,而且是前后鼻音对比读。
既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发现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再从书写上讲解后鼻韵母,这时,会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回答问题。
这是冯老师放手的地方。
学生可以观察得到的结论则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样印象更深刻。
看图拼图,比如羊(yang)狼(lang)。
老师充分发挥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借助字音读正确。
其中还有一些三拼音节,学生都能够成功借助图形读准字音。
在复习巩固时,老师同样利用图画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老师读时认真听,自己读时用手读。
从组词到说话。
学生思维活跃,表现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1日13:00—14:4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10级汉语泛读课本第5级第二课阅读2练瑜伽男人正流行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复习
1、猜词技能:词语互释
他对人很热情,但是他妻子却很冷漠。
哥哥是出色的音乐家,弟弟也很优秀。
2、新技能学习:根据上下文猜词
通过句子后面意思来猜测生词的意思;词语的搭配关系猜测;通过句子的对立意义猜测。
娇惯:形容词,溺爱。 学步:学习走路,并用图片展示说明词义。
畅快:舒服,舒畅。例:心情畅快。
3、学生读课文,填空部分留着先不读出来。给出选项,解释选项的意思。如:131题,A.一直 B.经过 C.直到 D.到达。教师解释选项的词义、词性,并给出例句。
4、归纳综合填空题的技巧和方法
(1)通读全文,了解其意。 (2)近义词辨析(意思、词性、搭配、色彩、词可互换的排除)(3)注意固定搭配 (4)完成全篇后,通读全文,看其是否通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猜谜语,打一成语“一诺千金”,带出课文“最贵的承诺”。(2)同时引出以前课文中有关联的词“冥思苦想”、“苦思冥想”,这与“千金一诺”、“一诺千金”一样是近义词。(3)讲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一成语的出处和故事。
2、生词讲解:(1)蹒跚,形容词。意思是totter。这是叠韵词。走路缓慢而摇摆不稳的样子。搭配:老人步伐(蹒跚),给出老人图片,和例句。近义词是:踉跄。反义词是:矫健(并解释词义,请学生造句。)(2)完毕-完结(动词),相同点:结束;不同点:侧重过程已经完成-侧重结果,不再存在。练习:填词并说明原因。搭配:生命完结,学期完结,任务完结,故事完结。并请学生读搭配词组。(3)难为-为难。(4)难堪。(5)归还。(6)责怪。(7)淌。(8)恍惚。(9)攥。(10)哑。(11)戏法、患、如期、借款、拂晓、攒乏、为何、十万火急、唯一、震撼、绵长、深切、奔腾严谨、遗忘、相处、源头、牢靠、内涵、是否(副词)……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汉语口语速成 入门篇下21课《你去过香山吗》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课文一:
1.领读生词,然后让学生读,并纠音。
2.领读课文,然后分角色读课文一。
S+V过……/S+没+V 过……(to emphasize this experience)
(举了很多例子,问学生,让学生用“V+过”回答,例如:你去过大理吗)
13、父亲都八十多岁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小山村。 时间状语放于句首。
……
评析与收获
1、教师能够根据周末HSK考试即使进行总结和分析。
2、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讲解语法点清晰明确。
3、教师根据试卷内容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语法点。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五)
课程科目
中级汉语
授 课 人
李欣璐
课 型
阅读
授课班级
3、你可千万A客气,请B吃C点儿D。 多:表示大概
4、A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他B曾C有过相关论着D。 关于:一般出现在句子开头。
5、我A也B你C这么一个朋友,D我怎么会害你呢 就:表示强调
6、A你B把明天的面试时间C用的材料D准备好。 应该:一般置于动词前
7、他整天开车在外边跑,我的心A没有B一天C为他D提着的。不:不直接修饰数量短语
1、新课文讲解
读段落并提问,在屏幕上飞出关键词,引导学生说句子。重点词语给出了很多例句,并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机会。(适合、通过、以及……)
5、模仿造句练习,并当堂检验。(有关、跟……有关、不是……而是、通过、为……而、既……也)。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练结合 演示法
评析与收获
一、评价
1、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老师亲和力强。
2、课文拓展的内容具有实践性,注重词语的用法和搭配,不仅仅只是机械练习。
3、教学步骤明晰。
二、收获
1、课堂上语法的讲解要适量适度,不能讲的过多过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接受。
2、重视情景创造,词语和句型的语用。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八)
课程科目
初级汉语
授 课 人
杨丹
课 型
口语课
授课班级
初级1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4日8:30-10:00
3、讲解生词,让学生看并观察,是否有问题。
二.课文学习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通过提问引出“招牌菜”,并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特色菜”、“拿手菜”。
3、学生看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问“来两个”什么意思,并举例“来一杯咖啡”。
4、让学生划出课文中有“什么”的句子,并讲解“什么”的用法,主要讲解“什么”不是问题的用法。让学生总结问问题的词,并讲解用法。
授 课 人
尹琬祺
课 型
HSK综合
授课班级
HSK强化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19日10:20-12: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北语教材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教学对象:五个学生(四个韩国人,一个西班牙人) 教学手段:幻灯片的放映
教学内容:综合填空
1、综合填空的第一步,先浏览短文并划出不认识的词。
2、讲解生词:高龄、娇惯、学步、培养、散发、翘、脚丫、畅快。
什么—任何东西 谁—任何人 哪儿—任何地方 怎么—任何方法 什么时候-任何时候
5、做课后练习。
6、布置作业:复习生词并预习课文。
评析与收获
1、教师扩展内容丰富,并且非常实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一些词语教师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2、讲解结构细致、清晰,学生容易掌握。
4、给学生归纳一些词的用法,学生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比较容易理解。
2、教师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在学习新词语时,穿插介绍中国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教师有些用语不够准确,甚至读错字,备课不充分。
4、老师的例句有时很难,图片内容也很深奥,学生难以理解。
5、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单一,没有顾及全班同学。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二)
课程科目
课堂观察与实践
一、课前导入
图片展示、问题提问引出本文学习的关键词:长寿、冬眠、锻炼、低温、低热量
二、课文生词认读及分析
延年益寿、器官移植、冬眠、潜能、终结、后遗症、随时随地、行之有效、患
三、课文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回答老师列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 1—4自然段
1、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随时随地让动物进入“冬眠”状态的方法。(ⅹ)
教学对象:东南亚学生16人 教学手段:幻灯片放映
1、听写。在听写完后,老师会对错误多的词语再做简单讲解提示,复习上节课的生词。
2、串讲剩下的生词,轻语义解释,重搭配和语用。如:制定(制定计划,制定方案);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事(从事科研工作,从事教育工作)等。
3、复习课文
根据上节课的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来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复述内容。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六)
课程科目
综合课
授 课 人
饶丽
课 型
综合
授课班级
中级1班
授课时间
2011年4月27日10:20—12:0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8课 《吃什么都可以》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生词认读
1、请学生读生词,并纠音,教师带读生词。
2、学生在黑板上写生词“喝”、“渴”,并加以区别;讲解生词“点”,举例“点菜、点酒水、点歌”等;讲解生词“好”,引出语法点“好+V”→形容词:举例“好吃、好用、好看”。讲解生词“周”,例“周日、一周”,并强调不能用“一个周”,讲解生词“假”,举例“假期、暑假”,引出放学。讲解“冰雕”,用图片讲解,引出“木雕、石雕”。知识点“某人和/跟某人开玩笑”。
2、这种神奇的技术有希望在五年内用于医学临床治疗。(√)
3、这种神奇的技术将给人类延长寿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4、科学家们已可以随时随地让老鼠进入“冬眠”,但这给老鼠留下来后遗症。(ⅹ)
5、冬眠不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潜能。(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四、练习讲解
五、布置作业
练习第四题,并预习下一课。
3.S+是……的(to emphasize) 你为什么来中国 你是几月出生的 你是在哪里出生的4.是吗!/真的吗!(surprise)
5.真行!真棒!
让学生分角色A/B
A:我能……
B:真的吗?
课文二:
1.领读生词、然后然学生读,并注意纠音
2.领读课文二,然后分角色读
S+V过+……没有你吃过火锅没有
布置作业:P67 1.2. P68 3. 4.
3、布置作业:抄写生词
三、教学方法
(1)对比法:将新旧知识串联,重复记忆。
(2)联想法:“言而有信”联想到“言而无信”。
(3)演绎法:将词义、搭配、例句演绎出来,有的配以图片。
(4)词语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把成语故事或是着名的作品嵌入讲解中。
评析与收获
1、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及情景再现法,加深学生对新词新内容的理解。
3、通过练习锻炼新技能。
二、课文内容学习
1、生词认读,教师纠音。
2、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关于瑜伽运动的问题,学生积极回答。
3、分组竞赛,课文生词掌握联系。
4、课文内容学习
①学生朗读课文并总结主要意思
②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练习讲解
四、布置作业:选择生词中的几个生词写出一段话或者用生词造句。
5、课堂练习(综合填空一、二、、三、四部分全部讲完后)
(1)先读所学过的几组词,然后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