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_2017
农业土地整治技术指导书

农业土地整治技术指导书第1章绪论 (3)1.1 土地整治背景与意义 (3)1.2 土地整治技术概述 (4)第2章土地调查与评价 (4)2.1 土地资源调查 (4)2.1.1 调查内容 (4)2.1.2 调查方法 (5)2.1.3 调查成果 (5)2.2 土壤质量评价 (5)2.2.1 评价指标 (5)2.2.2 评价方法 (5)2.2.3 评价成果 (5)2.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2.3.1 分析内容 (5)2.3.2 分析方法 (6)2.3.3 分析成果 (6)第3章土地整治规划 (6)3.1 规划原则与目标 (6)3.1.1 规划原则 (6)3.1.2 规划目标 (6)3.2 土地利用规划 (6)3.2.1 耕地规划 (6)3.2.2 园地规划 (7)3.2.3 林地规划 (7)3.2.4 牧草地规划 (7)3.3 土地整治工程规划 (7)3.3.1 土地平整工程 (7)3.3.2 水利设施工程 (7)3.3.3 道路工程 (7)3.3.4 农田防护林工程 (7)3.3.5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 (8)第4章土地平整技术 (8)4.1 土地平整方法 (8)4.1.1 地形测量与数据分析 (8)4.1.2 土地平整方式 (8)4.1.3 土地平整参数 (8)4.2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与施工 (8)4.2.1 工程设计 (8)4.2.2 施工技术 (9)4.3 土地平整效果评价 (9)4.3.1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9)4.3.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9)4.3.4 社会满意度评价 (9)第5章水土保持技术 (9)5.1 水土流失类型与治理措施 (9)5.1.1 水土流失类型 (9)5.1.2 治理措施 (9)5.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0)5.2.1 设计原则 (10)5.2.2 设计内容 (10)5.3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与管理 (10)5.3.1 施工准备 (10)5.3.2 施工过程管理 (10)5.3.3 工程验收与管护 (10)第6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1)6.1 农田水利设施规划 (11)6.1.1 规划原则 (11)6.1.2 规划内容 (11)6.2 灌溉排水系统设计 (11)6.2.1 灌溉系统设计 (11)6.2.2 排水系统设计 (11)6.3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与维护 (11)6.3.1 施工准备 (12)6.3.2 施工过程 (12)6.3.3 维护与管理 (12)第7章土壤改良技术 (12)7.1 土壤质地改良 (12)7.1.1 物理改良方法 (12)7.1.2 化学改良方法 (12)7.2 土壤肥力提升 (12)7.2.1 氮素管理 (13)7.2.2 磷钾管理 (13)7.2.3 微量元素补充 (13)7.3 盐碱地改良 (13)7.3.1 物理改良方法 (13)7.3.2 化学改良方法 (13)7.3.3 生物改良方法 (13)第8章农田防护林建设 (13)8.1 防护林规划与设计 (13)8.1.1 规划原则 (13)8.1.2 规划布局 (13)8.1.3 设计要求 (14)8.2 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 (14)8.2.1 树种选择原则 (14)8.3 防护林施工与管理 (14)8.3.1 施工准备 (14)8.3.2 施工技术 (14)8.3.3 管理与维护 (14)8.3.4 监测与评价 (15)第9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5)9.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 (15)9.1.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5)9.1.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5)9.2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15)9.2.1 水土保持修复技术 (15)9.2.2 盐碱化土地修复技术 (15)9.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6)9.3.1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16)9.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6)第10章土地整治项目监测与评估 (16)10.1 监测方法与指标 (16)10.1.1 监测方法 (16)10.1.2 监测指标 (16)10.2 整治效果评估 (17)10.2.1 评估方法 (17)10.2.2 评估内容 (17)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策略 (17)10.3.1 完善监测体系 (17)10.3.2 优化整治方案 (17)10.3.3 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17)10.3.4 强化政策支持与协调 (17)10.3.5 增强公众参与与监督 (17)第1章绪论1.1 土地整治背景与意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多重问题。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_2017

b. 隔坡梯田:相邻两水平阶台之间隔一斜坡段的梯田。
29
c. 坡式梯田: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而成的 梯田。依靠逐年耕翻、径流冲淤并加高地埂,使得田面坡 度逐年变缓,终至水平梯田,是一种过渡形式。
30
d. 反坡梯田:田面微向内测倾斜,反坡一般可达2°。能增加 田面蓄水量,并使暴雨时过多的径流由梯田内侧安全排走。 适于栽植旱作与果树。
1.梯田的作用
改变地形,拦蓄雨水,减少径流,增加入渗,减少土壤侵 蚀量,改良土壤,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
梯田是改造坡地,促进山区、丘陵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 措施。
法律规定25°以下的坡地一般可修成梯田种植农作物; 25°以上的则应退耕植树种草。
26
2.梯田的分类
(1)按断面分
27
a. 水平梯田:田面水平,适宜于种植水稻和其他旱作、 果树。
7
1.坡面治理工程
主要措施: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山坡截流沟
挡土墙等。
梯田
水平阶
鱼鳞坑
8
1.坡面治理工程
作用:
改变微地形,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 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坡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 利用的土壤水分;
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 在有发生重力侵蚀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挡建筑物防
包括: 4.2.1 斜坡固定工程 4.2.2 梯田工程
14
4.2.1 斜坡固定工程
15
1. 挡墙
是用来侧向支撑土体的构筑物。又称挡土墙。
主要用于防止崩塌、小规模滑坡、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滑动。 16
17
2 抗滑桩
——是穿过滑体深入 滑床以下稳定部分 以固定滑体的一种 桩柱。
水土流失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解决措施简介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和水资源的流失,是一种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对农田、林地和水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解决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土流失解决措施,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有效应对水土流失问题,并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案。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在农田、林地和水域周围建立植被屏障,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可以起到固土保护的作用,防止土壤被冲刷。
构建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工程包括但不限于:坝塘、旱沟、水沟等。
这些工程能够有效地将水流引导到合适的地方,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还能够积存雨水和降低洪水的压力,保护土地资源。
这些工程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特点来设计和建设,以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并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合理施肥,并遵守农药使用规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耕作和保持耕地合理耕作和保持耕地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如保持耕层的完整性、避免连作等,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另外,保持耕地的合理利用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防止耕地发生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加人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了解,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宣传教育还可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修订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修订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预防、控制和治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的各类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复、重大技术改造等。
第三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四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条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处理违法环境行为。
第二章项目选址第六条建设项目的选址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开敏感区域和生态脆弱区。
第七条建设项目选址前,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第八条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资源保护区等特定区域,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限制或禁止建设某些特定类型的项目。
第三章施工工程第九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确保环境安全。
第十条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置,不得随意堆放或倾倒。
第十一条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第四章运营阶段第十二条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环境监测和治理。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运营期间应当定期进行环境排放监测,并及时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运营期间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第十五条针对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编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四号——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四号——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5.16•【字号】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四号•【施行日期】2017.05.16•【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1997年2月26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17年4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水土流失,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
本条例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防治结合,加强监督,注重效益的方针;遵循谁开发建设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土地使用权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其使用权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第五条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水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区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水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的发展和改革、规划和国土、交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住房和建设、建筑工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控告。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采用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奖励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预防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制度,加强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组织全民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植被。
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一、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1)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纳入工程建设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使之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
(2)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3)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4)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6)水土保持任务协助建设单位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施工管理。
掌握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隐患,提出对策建议,并落实整改。
促进项目管段水土流失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二、水土保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各部室分工管理,安全环保部监督指导、各工区和各作业队实施, 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完整的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三、水土保持流程水土保持工作从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着手。
准备阶段,制定好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从思想上得到转变。
施工阶段,加强巡查力度,确保制定的措施能有效运用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验收阶段,抓好对水土流失区域的恢复,使各项水土保持项目满足验收条件。
四、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手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管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保证施工水土保持满足国家规定和当地水土保持标准,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制,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分工程区段、工点、生活区制定控制水土流失的具体的措施、要求和计划。
项目部将水土保持工作业绩与安全、质量、进度等同等对待,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所有水土保持工作与正式工程同时施工,同等要求。
1.宣传、教育、培训(1)对施工沿线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充分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和草皮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创优达标综合考核项目中,使水土保持工作深入人心。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17年修正)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12.2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49号•【施行日期】2017.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以及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拆除等项目)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下同)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实行建设监理。
总投资200万元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建设监理:(一)关系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安全的;(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三)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
铁路、公路、城镇建设、矿山、电力、石油天然气、建材等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水土保持工程,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
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水利部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
三农田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方案

三农田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方案第1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4)第2章三农地区概况 (4)2.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4)2.2 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 (5)2.3 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 (5)第3章水土保持治理原则与目标 (5)3.1 治理原则 (5)3.1.1 综合治理原则 (5)3.1.2 结构与非结构相结合原则 (5)3.1.3 科学布局原则 (5)3.1.4 持续改进原则 (6)3.2 治理目标 (6)3.2.1 生态目标 (6)3.2.2 经济目标 (6)3.2.3 社会目标 (6)3.3 技术路线 (6)3.3.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6)3.3.2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6)3.3.3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7)3.3.4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措施 (7)第4章农业水土保持措施 (7)4.1 改良耕作制度 (7)4.1.1 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7)4.1.2 推广保护性耕作 (7)4.1.3 轮作与间作套种 (7)4.2 植被恢复与保护 (7)4.2.1 植被恢复 (7)4.2.2 植被保护 (7)4.2.3 植被建设 (7)4.3 建设梯田与地坎植物带 (7)4.3.1 梯田建设 (8)4.3.2 地坎植物带建设 (8)4.3.3 梯田与地坎植物带管理 (8)第5章林业水土保持措施 (8)5.1 河道绿化与护岸林建设 (8)5.1.1 选择适宜树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水文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根系发达的树种进行河道绿化和护岸林建设。
(8)5.1.2 造林模式:采用乔灌结合的造林模式,提高河道绿化带的生态稳定性和水土保持5.1.3 造林技术:采用容器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适当密度的造林规格,保证林分生长健康。
(8)5.1.4 护岸林建设:在河道两岸建设乔灌草结合的护岸林,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引言:水土保持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维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多个方面,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一概念。
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分类:1. 林地防护措施:a) 林带设置:合理设置林带能够有效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b) 造林绿化:加强森林植被建设,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2. 土地整治工程:a) 坡面整理:合理整治坡面地形,建设梯田、梯垦,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
b) 河道疏浚:及时疏浚河道,保持河床畅通,防止水土淤积,减少洪灾和泥石流的发生。
3. 断流工程:a)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灌溉设施,科学调水,保证农田排水和灌溉用水的合理利用,减少水土流失。
b) 堤坝建设:修建堤坝,以阻止水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河道淤积和冲刷。
4. 植被恢复与保护:a) 贯彻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恢复:采用植被覆盖和固沙、固土技术,减少水土流失。
b) 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和保护珍稀植物,提高植被的群落稳定性。
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意义:1. 农田保育:农田水土流失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普遍、严重的问题,合理运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2. 保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
3. 抵抗自然灾害: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挑战和对策:1. 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地理环境,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 资金投入: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 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工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五篇水土保持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地方和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水利水土保持措施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的方法,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
工程建设应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水系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监测评价等。
(一)工程建设1、小流域治理工程。
结合当地实际,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水窖、水塘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河)生物缓冲带。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和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2、生态修复工程。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加强林草植被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编制河道整治规划,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封河育草,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
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
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河道清洁和优美环境。
4、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搞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2017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17 年某某工程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有限公司2017 年7 月25目录第一部分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交通组织计划,对项目部驻地、拌和场、预制场等临时设施布置和建设要进行详细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重点、关键、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第三部分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四部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五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六部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七部分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及保证措施第八部分雨季施工保证措施第九部分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第十部分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附表1 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2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3 工程管理曲线附表4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附表5 施工总平面布置附表6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7 临时占地计划表附表8 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第一部分总体施工布置及规划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2、2017 年某某工程标段《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3、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检验试验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我单位工地现场勘察情况;5、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公司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有关文件;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模式、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等施工要素情况。
二、工程简介本项目某某工程标段内容为等约14.4km需改造农村公路范围内的路基、路面工程等的施工以及为实施上述施工所必须的临时工程及缺陷修复等。
改造方案如下:①道路平面全线沿老路走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采用单侧加宽或双侧加宽方式,改造后道路路基宽度为 6.5m,路面宽度为 5.5m,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全线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②新建路面:18cm水泥混凝土板块面层+16cmC15水泥混凝土基层+20cm6%的石灰土底基层;③老路改建:对损坏的面层进行修复处理。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可以降低土地侵蚀和山体滑 坡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少对人民生 命财产的损失。
保障农业生产
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增强土壤的 肥力和保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稳 定的基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定义
定义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指通过工程 手段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以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的措施 。
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促进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促进生态 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有助于维 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02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2
目录
• 引言 •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计 •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施工与维
护 •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效果评估 • 案例研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的应用
01
引言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维护生态平衡
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保持土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有助于防止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 的恶化。
类型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山坡防护 工程、拦沙坝工程、小型水利工 程、护林工程等。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
01
02
03
04
减少水土流失
通过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可以 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保护土壤和程可以改善农田的 水分和土壤条件,提高农作物
的生长和产量。
防止自然灾害
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增强土地的 稳定性,降低山体滑坡和泥石
分享75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分享75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周末或节假日外出游玩,总会碰到一些看似眼熟可就是叫不上名字的水土保持工程,这里小编总结了75种常见到的水土保持工程,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认一认,如果有疑问,也可以交流一下。
以下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常见的水保工程措施;一类为生产建设项目中常用的水保工程措施。
一、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坡面治理工程:消除或减缓地面坡度,截断径流流线,削减径流冲刷动力,强化降水就地入渗与拦蓄,保持水土,改善坡耕地生产条件。
A、坡面固定工程1、重力式挡墙(依靠自重来抵挡滑坡体的推力,防止崩塌、小规模滑坡及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滑动)2、悬臂式挡墙3、扶壁式挡墙4、框架式挡墙5、锚杆式挡墙6、抗滑桩(穿过滑坡体插入稳定地基内的桩柱)7、削坡工程(削减滑坡体主滑部分的体积,减缓坡度,减小下滑力)8、渗沟9、明沟10、暗沟11、排水孔(挡墙排水孔)12、截水墙(袋式)13、浆砌片石护坡(用浆砌石在坡面修筑的护坡工程,防止崩塌)14、锚固护坡(施工中)15、滑动带灌浆加固(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注滑坡体的软弱夹层来加固滑动带)16、防落石棚(用混凝土和钢筋制作落石棚防止崩塌落石)17、挡墙加拦石栅(在挡墙上设置拦石栅栏)18、金属网覆盖(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将坡面覆盖金属网或合成纤维网)(二)梯田工程:梯田是山区、丘陵区常见的一种基本农田,是由地块顺坡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在北方,习惯把山区丘陵区陡坡上修的水平田叫梯田,把塬区、川地区缓坡上修的梯田叫埝地;在南方,有的把坡上种水稻的梯田叫梯田,把种旱作物的梯田叫梯地。
25度以下的坡地一般修成梯田,25度以上的则应该退耕植树种草。
19、水平梯田(田面呈水平,在缓坡地修成的较大面积的梯田,又称埝地、条田)20、坡式梯田(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而成的梯田)21、反坡梯田(田面微向内倾斜,反坡角度一般为1度到3度)22、隔坡梯田(相邻两水平阶台之间隔一段斜坡的梯田)(三)沟头防护工程:在沟头兴建拦蓄或排除坡面暴雨径流,保护村庄、道路和沟头上部土地资源的一种工程措施。
浅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措施

浅析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措施发表时间:2017-11-02T10:53:12.9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陈晓军[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措施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7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防治措施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水土保持的设计原则及防治措施的分类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效益作了系统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必备条件,是防治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技术文件。
因此,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治,以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的危害,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项目区概况某高端润滑材料建设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黄金腹地,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3°6′,东经113°29′。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07 hm2,总建筑面积84300 m2,工程总投资8300 万元,项目从事高端润滑油脂生产,生产规模为20000 t/a 高端润滑油,3000t/a 高端润滑脂。
根据工程布置和特征,依据有关的设计资料及现场查勘,参照同类工程在相似地形条件下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划定本工程的防治责任范围。
经测算,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37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3hm2,直接影响区0.07hm2。
2 水土保持设计原则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目标,结合项目区特点,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方案编制中不再重新设计。
对其中达不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和要求的工程,应在原设计基础上加深细化。
(2)对本次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要以安全、经济、水土保持效果好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应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第一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第一次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3.01•【文号】国务院令第676号•【施行日期】2017.03.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五条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河道以及国境边界河道,由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实施管理。
第六条河道划分等级。
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九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4)1.3 工程设计原则 (4)第2章林业生态工程现状分析 (5)2.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5)2.2 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 (5)2.3 森林资源现状 (5)第3章树种选择与配置 (5)3.1 树种选择原则 (5)3.1.1 适地适树原则:根据项目区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树种。
(5)3.1.2 生态功能原则: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的树种。
(5)3.1.3 生物多样性原则:注重选择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树种,包括不同层次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6)3.1.4 经济效益原则:考虑树种的木材、果实、药材等经济价值,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6)3.1.5 景观美学原则:结合项目区的景观需求,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6)3.2 树种配置方法 (6)3.2.1 混交林配置: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进行混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6)3.2.2 层次配置:根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分层配置,形成立体结构的森林。
(6)3.2.3 混合配置:在同一林分内,采用不同生长速度和生态位的树种进行配置,以利于长期保持林分结构和功能。
(6)3.2.4 模拟自然配置:参考项目区自然植被类型和分布,进行树种配置,使人工林与自然植被相融合。
(6)3.3 主要树种简介 (6)3.3.1 针叶树种: (6)3.3.2 阔叶树种: (6)3.3.3 灌木树种: (7)3.3.4 草本植物: (7)第4章造林工程设计 (7)4.1 造林工程布局 (7)4.1.1 造林区域选择 (7)4.1.2 造林树种选择 (7)4.1.3 造林工程分区 (7)4.2 造林密度与模式 (7)4.2.1 造林密度 (7)4.2.2 造林模式 (8)4.3.1 整地 (8)4.3.2 苗木处理 (8)4.3.3 造林时间 (8)4.3.4 造林施工 (8)第5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9)5.1 水土保持工程目标 (9)5.1.1 降低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缓水土流失速度,提高土壤抗蚀功能; (9)5.1.2 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9)5.1.3 减少泥沙淤积,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9)5.1.4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9)5.1.5 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管理制度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管理制度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时,建立一套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管理的制度范本,以供相关部门和单位参考使用。
水土保持工作关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和恢复土地资源。
一个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与设计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是基础。
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点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
规划中应明确工程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预期效果及监测评估机制。
二、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是确保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划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技术的合理运用,如梯田建设、植被恢复、水系调整等,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保障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还应定期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对于保证水土保持工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应确保资金的专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挪用或滥用资金。
同时,要加强财务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效率性。
五、后期维护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只是第一步,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样重要。
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发挥效益。
同时,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鼓励参与工程的日常维护。
六、法律法规遵守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
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
七、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为增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公信力,应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工程进展、效果评估等信息。
水土保持率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率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率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后,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的程度。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率,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
-治坡工程:包括梯田建设、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分散水流能量,降低冲刷作用。
-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设施等,用于拦截泥沙、滞洪蓄水、控制沟壑发育。
-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水池、水窖、灌溉与排水系统等,优化水资源利用,减少水分流失。
2.植物措施(生物措施):
-造林种草: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和草种进行种植,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固持能力。
-封山育林、育草:对一些不宜直接开垦的土地实行封禁管理,自然恢复或人工辅助促进森林和草地的再生长。
-林网构建:在农田周边建立防护林带,减轻风蚀、抑制水蚀,改善小气候环境。
3.耕作措施:
-等高耕作:按照地形设计等高线进行种植,使作物行间形成微型挡土墙,减少径流。
-等高带状间作、套种:结合农作物种类特性,采用不同高度层次的种植模式,增加地面覆盖,减少裸露土壤。
-沟垄耕作、少耕免耕技术:通过保留作物残茬、不翻耕土地等方式,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保护土壤表面不受雨水直接冲刷。
4.水利调控: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方式,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开展河道治理,修复河岸生态,稳定河床,防止河水对两岸造成冲刷破坏。
5.监测与维护:
-定期对水土保持工程设施进行巡查、维修与更新,确保其功能正常发挥。
-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水土保持效果,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2017年修正)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12.22•【文号】•【施行日期】2017.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22日《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申报、审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其中,审批制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核准制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备案制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
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当纳入下阶段设计文件中。
第三条开发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和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篇章,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
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参加。
第四条水土保持方案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凡征占地面积在一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一万立方米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应当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
第五条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由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责。
具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并由有关行业组织实施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该行业组织制定。
(完整版)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防止水污染是文明施工、保持生态平衡、为人民造福的要求所在。
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水土保持的规定,按照国家水土保持的有关要求,依据“三同时”原则,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1)材料保管及机械使用措施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必须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2)路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路基工程及时落实弃土弃砟挡护和坡面防护措施。
路基边坡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防护。
砂石料场地必须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使用。
在施工中,注意保护树木、花草。
施工时争取少砍树或不砍树,不随意超出设计规划界限。
路堤成型后及时施作防护工程或植被,路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防护工程或排水沟的施工。
在路堤施工过程中,设计的排水沟未能形成贯通时,先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期间雨水排放畅通。
工程竣工后,必须拆除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对拆除后的场地和垃圾要进行平整和焚烧,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水土流失。
路基、站场的土石方工程尽量安排在非雨季施工;开挖或填筑的路基土质边坡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3)桥梁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沉淀池沉淀,符合要求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
余土及废弃物等,严禁直接排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必须在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弃置于弃土场。
施工期间,桥梁基础施工中产生大量多余的基坑土,堆放在桥梁附近影响环境,必须作弃土集中堆放处理。
桥梁预制场规模很大,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清运临时工程,修整、恢复受到破坏的植被,将硬化的地基处理后的进行复垦。
(4)大临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大临工程中的施工便道设计和施工,力求做到少占良田耕地;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考虑与地方道路或乡村的机耕道相结合,并做好土石方调配,减少弃土、取土;对填挖不平衡地段产生的弃土,有必要的采取支挡防护措施,修筑好便道两侧的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流的畅通,减少和避免边坡的冲刷,保证施工运输正常运营,保持水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 4.2.1 斜坡固定工程 4.2.2 梯田工程
14
4.2.1 斜坡固定工程
护坡 工程
挡墙
排水 工程
抗滑 桩
斜坡固 定工程
削坡和反 压填土
滑动带 加固
植物
……
固坡
15
1. 挡墙
是用来侧向支撑土体的构筑物。又称挡土墙。
1.梯田的作用
改变地形,拦蓄雨水,减少径流,增加入渗,减少土壤侵 蚀量,改良土壤,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
梯田是改造坡地,促进山区、丘陵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 措施。
法律规定25°以下的坡地一般可修成梯田种植农作物; 25°以上的则应退耕植树种草。
26
2.梯田的分类
(1)按断面分
27
a. 水平梯田:田面水平,适宜于种植水稻和其他旱作、 果树。
18
3 削坡和反压填土
——削去主滑部分,填在 阻滑部分。
1—削土减重部位 2—卸土修堤反压 3—渗沟 4—滑坡体 5—不透水层
19
4 排水工程
排除地表水 包括防渗工程和
水沟工程。
拦截病害斜坡以 外的地表水
防止病害斜坡 内的地表水大 量渗入,并尽
快汇集排走
排出地下水工程 包括渗沟、明暗沟、排水孔、ຫໍສະໝຸດ 6037沙性土
55
计算方法之二:
➢ 根据地面坡度、机耕和灌溉需要先确定田面宽度, 然后计算田坎高度等。
38
各要素之间具体计算方法:
田面宽:B=H(ctgα-ctgβ) 田面毛宽:Bm=H ctgα 埂坎占地宽:Bn=H ctgβ 耕作田面宽:b=B-D 田面斜宽:L=H/sinα 田坎高:H=L sinα
α -地面坡度,°
h -地埂高,m
β -田块坡度
Bn -田坎占地宽
H -田坎高度
b -耕作田面宽
B -田块宽
Bm -田面毛宽
D -地埂底宽
L -田面斜宽 d -地埂顶宽
35
计算方法之一:
➢ 根据土质和地面坡度选定田坎高度和田坎坡度, 然后计算田面宽度。
36
根据土质和地面坡度选定田坎高度和田坎坡度
52
(六)谷坊的施工
土谷坊:坝体结构与淤地坝、小
水库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山洪携带 泥石多,谷坊易淤满,坝体内一般 不设泄水管。
石谷坊:用石料筑成,石
料来源充足、水流冲刷力大 的地方,宜修筑石谷坊。
53
4.3.3 拦砂坝工程
是以拦蓄山洪及泥石流沟道中固体物 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 筑物,是荒溪治理主要的沟道工程措施, 坝高一般为3-15米。
采用人工方法增加急流槽的粗糙程度,以减小急流的冲刷作用。
台阶式跌水沟头防护:分为单级式和多级式,单级台阶式适用于落
差1.5-2.5m,地形降落比较集中的地方。多级台阶式适用于落差较大, 地形降落距离较长的地方。
48
4.3.2 谷坊工程
山区沟道内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建的横向挡拦建 筑物,又称防冲坝、沙土坝、闸山坝。高度一般小于3m。
挡土墙等。
梯田
水平阶
鱼鳞坑
8
1.坡面治理工程
作用:
改变微地形,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 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坡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 利用的土壤水分;
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 在有发生重力侵蚀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挡建筑物防
止滑坡。
31
(2) 按建筑材料分
石坎梯田
土坎梯田
植物田坎梯田
32
(3) 按利用方向分
农用梯田
果园梯田
3.梯田的规划
(1) 耕作区的规划:以一个经济单位(乡、镇)的农业生产
和水土保持规划为基础。选择坡度较缓、土质较好、水源和交 通条件较好,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的地方。
(2) 地块规划:考虑的原则:地块的平面形状、大弯随势,
综合 措施
沟壑治理 措施
小型水利 工程
崩岗治理 措施
3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
工程 措施
根据措施 特性分类
综合 措施
林草 措施
农业 措施
4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布设原则
1. 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2. 沟坡兼治、上下游相结合;
综合措施
上下游 结合治
理
5
本章主要内容
4.1 概述 4.2 坡面治理工程 4.3 沟道工程 4.4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4.5 护岸和治滩工程
特点:
实施简单;投资少;效果好;易于被群众接受。
9
2.沟道工程
主要措施:
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沙坝、淤地坝、沟道护岸工程。
谷坊
拦沙坝
淤地坝
10
2.沟道工程
作用:
固定沟床,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 峰流量;
拦蓄泥沙,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 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
6
4.1 概述
一、概念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指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 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
二、类型
根据修建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分为:
① 坡面治理工程; ② 沟道工程; ③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④ 护岸和治滩工程。
7
1.坡面治理工程
主要措施: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山坡截流沟
主要用于防止崩塌、小规模滑坡、大规模滑坡前缘的再次滑动。 16
3/2/2020
17
2 抗滑桩
——是穿过滑体深入 滑床以下稳定部分 以固定滑体的一种 桩柱。
抗滑桩 不透水层
由多根抗滑桩组成的桩群共同支撑滑体的下滑力。 省工省料,施工方便,工期短,广泛采用。 材料:木桩、钢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适用于滑体不太厚,滑床比较稳固的情况。
39
➢ 梯田的缺点:
• 费工,成本高:在15-20度坡修梯田每公顷(15 亩)420-900工日,按每工日100元计算,约 42000-90000元;
• 土地利用率低:约64.8%; • 田间作用不方便。
40
例: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经验
科学考察简报2006年第14期
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模式
41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文水资源学院
1
水土保持措施
是指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 源,在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基础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 农业措施的总称。
沟道治理
林业措施
等高耕作
2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
根据治理 对象分类
荒地治理 措施
风沙治理 措施
坡耕地 治理措施
特点:
技术要求高;投资大。
11
3.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主要措施:小水库、蓄水塘坝、引水工程等。
水塘
水窖
作用: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在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的同
时,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
特点:技术要求高;投资大。 12
4.护岸与治滩工程
主要措施:护基工程、护坡工程、治滩工程等。
护基工程
治滩工程
地面坡度(°) 5 10 15 20 25
田坎高度(m) 1
田坎坡度
质地
(°)
粘性土
70
沙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沙性土
60
1
粘性土
70
沙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沙性土
60
1
粘性土
70
沙性土
65
1.5
粘性土
65
沙性土
60
1
粘性土
65
沙性土
60
1.5
粘性土
60
沙性土
55
1
粘性土
65
沙性土
60
1.5
粘性土
例: 云南红河州哈尼梯田
CCTV美丽中国湿地行 2013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42
4.3 沟道工程
定义:是固定沟床,拦蓄泥沙,防止和减轻山洪和
泥石流灾害采用的工程措施:如沟头防护工程、谷坊、拦沙 坝、淤地坝、小型水库、护岸工程等。
作用:防止沟道底部下切,固定并抬高侵蚀基面,
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
包括:
4.3.1 沟头防护工程
4.3.2 谷坊工程
4.3.3 拦砂坝工程
4.3.4 淤地坝工程
43
4.3.1 沟头防护工程
防止沟头前进,保护坡面不被切割而修建在沟头的水土 保持工程。根据沟头防护工程的作用,可分为蓄水式沟头防护 工程和排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一)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适用于沟头上部来水较少时。沿沟边修筑一道或数道水 平半圆形沟埂,拦蓄坡面径流,防止径流入沟道。如:沟埂式 沟头防护
实施坡改梯、坡面水系工 程和田间道路相结合的坡面水 土综合整治。在小流域综合治 理规划的基础上,选择坡度较 缓又相对集中的坡耕地修建石 坎或土坎梯田;在梯田的上部 修筑拦水沟,在梯田间布设蓄 水池和沉沙池,通过小型渠系 将拦水沟、梯田、沉沙池和蓄 水池连通,同时与渠系结合建 设农田道路。坡面水系工程可 以起到拦、导、蓄、排、灌的 作用,降雨时将上游坡面的来 水和梯田里多余的水量通过渠 系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蓄满后 则从下游排出,干旱时则将蓄 水池里的水放出,用于灌溉。
(一)谷坊的作用:
✓ 固定与抬高侵蚀基面,防止沟床下切
✓ 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山脚 ✓ 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 ✓ 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坝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