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中医骨伤科上肢骨折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Colles’ fracture
1 外伤史:间接暴力、腕背伸位跌倒、 手掌着地、前臂旋前 2 临床表现:肿胀、压痛、畸形、功能障碍, 典型的畸形:侧位—— 银叉畸形, 正位——枪刺样畸形
4 治疗:手法复位、后侧石膏托固定 (屈肘40-50度)3W
四 前臂双骨折
Fracture of the radius and ulna
解剖概要 尺、桡骨,上、下尺桡关节,骨间膜 与中立位
肌肉:屈肌、伸肌、旋后肌、旋前肌
临床特点与诊断
1 外伤史:不同暴力双骨折类型不同 直接暴力——双骨折平面为同一平面 间接暴力——桡骨近侧骨折、尺骨远侧骨折 扭转暴力——桡骨远侧、尺骨近侧(由尺侧 内上方斜向桡外下方)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五 孟氏骨折:Monteggia’s fracture
尺骨近侧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六 盖氏骨折:Galeazzi’s fracture • 桡骨下1/3骨折并下桡尺关节脱位
七 桡骨下端骨折 Fractur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adius
掌骨头、颈、干骨折
指骨骨折
末节指骨骨折
手指关节损伤(扭伤、脱位、骨折脱位)
Poacher拇
谢 谢!
3 直尺试验:正常时尺骨茎突距直尺1cm以上,
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
4 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几在一条直线上(正
常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远侧1~1.5cm)。
X线表现:桡骨远折段向桡侧及背侧移
位、嵌插、缩短移位掌倾角减少呈 负;尺偏角减少或0,下尺桡关节脱 位, 尺骨茎突骨折或腕关节盘撕裂
上肢骨折的康复
• 4~6周可进行肩部的全方位主动功能练 习,配合器械训练,逐渐增加抗阻力训练。 • 8周以后增加训练的强度,应用关节松动术
(同肩关节脱位)。
注意在治疗前,用蜡盘制作出的蜡片, 做肩关节的局部热敷治疗。
(三)肩锁关节脱位 未做手术修复,早期制动是关键,固定4~6周 局部组织自行修复,治疗以物理因子治疗为主。功
上肢骨折的康复
学习要求 掌握上肢骨折后不同时期的康复方法和治疗原 则。
熟悉上肢各部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和康复评
定的具体方法。
了解上肢各部位骨折的原因、发生机制、解剖
及生理特点。
第一节 肩部骨折与脱位
骨折愈合过程
血肿机化演进期 需要2-3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 临床愈合期需要 4-8周 骨痂改造形成期 需要8-12周
术后1周内制动,特别手法复位的要经常检查外
固定情况。
手、腕可行主动屈、伸活动,不要做旋转练习,
局部理疗(有金属固定物禁用电疗),注意手指的 血循环及感觉变化,防止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2~ 3周
肘关节及腕手关节主动练习,(手法复位的
功能练习可适当延后)
前臂轻柔的进行旋内、旋外练习
4~ 6周
(二)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端常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
内松质骨内,也称Colles骨折,多发于中老
年,女性多于男性,多因跌倒时手撑地所
致。
伤后腕部疼痛、肿胀、瘀癍,可见枪刺状畸 形 关节活动障碍 伤处可触及骨擦感 X线片可清楚了解骨折情况
三、康复评定 (一)尺桡骨干双骨折
1.经过了临床医生处理
2.请患者提示伤后或手术后的X线片 3.局部皮肤是否红肿,皮肤瘀斑有无破溃及畸形 4.测量肌肉周径,肌力等级 5.肩、肘、腕、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上肢损伤-V1
上肢损伤-V1
正文:
上肢损伤是指手臂、肩膀、手腕等部位的损伤,常见的上肢损伤主要
包括以下几种:
一、骨折:上肢的骨折风险较高,尤其是手指、手腕等细小骨骼容易
受伤。
骨折分类包括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和微小性骨折等,治
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脱臼:脱臼是指骨头脱离关节,常见的上肢脱臼包括肱骨头脱臼、尺骨头脱臼等。
治疗方式包括关节复位和物理治疗等。
三、挫伤和扭伤:运动和意外事故容易导致上肢挫伤和扭伤,疼痛和
肿胀是常见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静息、冰敷和物理治疗等。
四、肌肉韧带拉伤:激烈的运动或突然受力容易导致上肢肌肉韧带拉伤,常见的部位包括肩部、手臂和手腕等。
治疗方式包括休息、冰敷
和物理治疗等。
五、创伤性神经损伤:上肢神经受到外力影响也容易导致上肢损伤,
常见的神经损伤包括尺神经损伤和正中神经损伤等。
治疗方式包括神
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训练等。
以上是常见的上肢损伤类型,遇到这些伤害需要及时就医。
在保护受
伤部位的同时,要注意休息和物理治疗,以促进伤口恢复。
此外,预
防措施同样重要,包括多锻炼身体、保持正确姿势和做好安全防护等。
上肢骨折康复
锁骨骨折一、概述(一)锁骨骨折锁骨是人类胚胎时期第一块发生骨化的骨(胎儿时期第5周),同时也是惟一仅通过膜内化骨的长骨。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以青少年为多见,常为间接暴力所致,一般为侧方摔倒,肩部着地或前侧以手或肘部着地,暴力所导致锁骨而发生骨折。
锁骨骨折的分类1.锁骨骨折根据损伤病理与预后的不同,可分为三型:①I型:骨折无移位,喙锁韧带完整;②Ⅱ型:骨折有移位,喙锁韧带损伤,远骨折端受上肢重力的牵引向下移位,并随上肢与肩胛骨的活动而活动,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③Ⅲ型:锁骨外端关节面的骨折,易漏诊,常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2.锁骨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外1/3骨折、中1/3骨折和内1/3骨折。
其中内1/3骨折最为多见,占锁骨骨折总数的75%~80%,容易发生典型的移位,骨折可分为横形、斜形和粉碎形。
外1/3骨折较为少见,仅占锁骨骨折总数的12%~15%。
二、临床特点(一)锁骨骨折1.有明显的外伤处2.锁骨处可出现肿胀、瘀斑、局部隆起或畸形,用手可触及骨折端或骨擦感及骨擦音,局部压痛明显,上肢不能上举或后伸。
三、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是治疗的依据,也是制定治疗计划、实施康复治疗技术和手段,以及评价整个治疗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一般性检查、测量、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检查。
四、康复治疗。
伤后1~3周,肩部固定,主要进行肘、腕、手的屈伸及前臂的内外旋功能练习,可逐渐进行抗阻训练,如果未行内固定术,可用电疗法治疗。
伤后3日内,局部用冷疗,4日以后可用:1)超短波治疗:双极对置,无热或微热,10~15分钟,每日1次,10日一个疗程;(2)超声波治疗,局部接触移动法,每次15分钟~20分钟,每日一次,10日一个疗程;如果有金属固定物(钢针、钢板),应慎用电疗法治疗。
(3)红外线光治疗:垂直照射患部,以有舒适温热感为准,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6周,伤侧避免负重,可进行肩部的全方位主动功能练习,但外展不超过80°,开始肩袖肌训练,继续肘、腕部肌肉等长收缩,促进握力。
上肢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 内容
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1 日即开始, 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以患肢肌肉 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 动活动;尽量保持健肢关节的正常活动。(2~3周内) 骨折中期(纤维骨痂形成期):此期骨折断端已有 纤维骨痂形成,骨折已较稳定。应在原运动的基础 上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强度,对相关肌肉进行抗 阻训练。(3~8/10周)
2.超声波治疗,局部接触移动方法,每次15分~20分钟,每日1 次,10次为一个 疗程。
第3周,可主动进行肩的前后、内收、外展运动,动幅要轻柔,慢速、不能 用力过猛。 第4~6周,去除固定物后: 肩关节的前后、内外摆动,主动肩外展、后伸及内外旋运动,辅助抗阻力 及被动的关节功能训练。 2.体操棒,高吊滑轮、哑铃等器械应用,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肌力。 3.肩梯、肋木的功能练习。 4.墙拉力器或橡皮带训练,增强肩关节的活动度和肩带肌的肌力。
1)等长收缩:继续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
2)主动活动:应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逐步主 动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由不取下外固定到每天取下 外固定;由不负重到负重。
——通过关节面之间的的互相磨擦与挤压,可促进关 节软骨的化生修复,并使关节面有较好的塑形,同时 也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粘连。
▪根据肘关节受伤时的体位不Fra bibliotek而分为伸直型(肱骨近折端
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屈曲型(肱骨近折端向 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伸直型常合并有肱动脉正中 神经损伤,成人的肱骨髁上骨折常因直接暴力所致的粉碎性 骨折多见。
上肢损伤(一)
上肢损伤(一)上肢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是指上肢的任何损伤。
上肢损伤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处理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上肢损伤的类型和治疗方法。
一、上肢损伤的类型1.手指和手掌损伤手指和手掌是人体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之一。
手指和手掌的损伤类型包括切割伤、损伤、挫伤、骨折等。
手指和手掌损伤后,需要及时冷敷和包扎。
2.肘关节和前臂损伤肘关节和前臂的损伤类型包括脱臼、挫伤、骨折等。
肘关节是重要的关节之一,其损伤会影响到手臂和手的功能。
因此,在肘关节和前臂受伤后,需要及时就医,接受适当的治疗。
3.肩部和上臂损伤肩部和上臂的损伤类型包括肌肉拉伤、挫伤、脱臼等。
上臂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肩部和上臂的损伤会影响到肩部和上臂的运动和功能。
二、上肢损伤的治疗方法1.冷敷当上肢受伤时,需要及时冷敷。
冷敷可以减少疼痛和肿胀,并减少血液流入伤口。
可以使用冷敷包或饮料瓶装冷水热敷伤口。
2.包扎包扎可以减少疼痛和肿胀,并保持伤口的清洁。
包扎时,需要使用消毒纱布或创口贴,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伤口感染。
3.休息当上肢受伤时,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伤势。
如果需要进行日常活动,则需要使用支撑装置或助力装置,以减少对上肢的压力。
4.药物治疗在上肢受伤后,可以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
如果伤情较重,则需要使用强有力的止痛药和抗生素。
总之,上肢损伤是常见的伤害,必须及时处理和治疗。
通过冷敷、包扎、休息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可以控制症状和促进愈合。
如果伤情较重,则需要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上肢骨折
断肢(指)再植
★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离断
肢体、迅速转送。
★保存方法:干燥冷藏法,或包好后放入
4℃冰箱内。
★再植目的:不仅是使再植肢体成活,更 重要的是恢复其有用的功能。 ★手术适应症:视全身情况、肢体条件、 离体时间及年龄等具体而定。
右拇指完全性离断
再 植 术 后
再 植 术 后
右腕部离断
C. 有神经血管损伤。
4) 功能锻炼。
二、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1. 病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远断端向前 上方移位,可同时伴有神经血管的损伤。 2. 临床表现:
←
1) 外伤史。
2) 肘后凸起可触及骨折端。
3) 有骨折体征。 4) 拍片进一步明确诊断。 3. 治疗:基本原则同伸直型,但手法复 位的方向相反。
桡骨下端骨折
桡骨 下 端骨 折 系指 距 桡骨 下 端关 节面 3cm以内的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根据 受伤机制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又称Colles骨折) 1. 受伤时体位为:前臂旋前,腕背伸,
手掌 着地。
2. 典型畸形:侧面观→银叉样 正面观→枪刺刀样 3. X线:远断端向桡背侧移位。 治疗:一般手法复位+小夹板(石膏)外固定4
三、内收型骨折
1. 常为间接暴力所致。 2. 上臂呈内收位畸形,于肱骨上端常可 触及骨断端。 3. X线示:骨断端近端外展 ,远端内收。
⒋ 治疗:手法复位,超肩小夹板固定后 臵肩于外展70º 位。固定4~6周后进行循序 渐进的功能锻炼。
四、粉碎性骨折 1. 常由于强大暴力所致。 2. 局部症状更重。
5.X线检查(上胸部的正位片)可确诊。
↑
三、治疗:
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固定可用横8字绷带、 锁骨固定带及三角巾悬吊等。 手术指征: ⒈ 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 ⒉ 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 ⒊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上肢创伤骨折科普之-康复指南
上肢创伤骨折科普之-康复指南上肢有着许多的肌肉以及精密的骨骼关节结构,是人类为了适应复杂、灵活的工作而进化出来的,其主要可分为:肩、臂、肘、腕和手。
各肌群的力量、灵敏与高度协调,以及整个上肢的长度,都是为了使双手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因此,上肢骨折后功能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力,维持和恢复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工作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上肢骨折康复吧。
一、肩部(锁骨骨折)锁骨骨折有明显伤处,出现肿胀、瘀斑、局部隆起或畸形,用手可触及骨折端或骨擦感及骨擦音,局部压痛明显,上肢不能上举或后伸。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好发于中外1/3处。
康复1.站立时宜双手后叉于腰部,保持抬头挺胸体位。
2.睡眠时仰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两肩之间稍加垫高,保持与站立时相似的体位。
3.第 2 周时增加手指握力练习,并做肩部外展、旋转的被运动或助力运动。
二、上臂(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的外科颈以下1-2cm到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常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11%,好发于成人。
康复a.术后3 天内疼痛反应比较明显,可以做手和腕部的主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上臂肌群在主动等长收缩,同时辅以消肿的RICE(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ivation:抬高患肢)原则。
b.3 天以后疼痛反应减轻,即可在健肢的帮助下开始肩和肘关节的被动运动。
c.术后一周可以开始上肢肌群的主动等张练习,有条件的可做等速练习,以及肩和肘关节的主动运动。
d.3-4 周以后,除肌力仍稍弱外,整个患肢的功能即可接近于完全恢复。
三、肘部(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一般是由于倒地时手臂过度伸直所致,也有少数患者是因为受伤时肘关节呈现半屈曲状态,肘部着地所致,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
康复a.术后3 天的疼痛期内,可做肘关节远近肌群的等长收缩,肩、腕和手指各关节的全幅度活动度被动与主动练习,在采用RICE原则消肿的同时,也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上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上肢骨折的康复护理上肢骨折的康复护理赵莉敏(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江阴214400)上肢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少数为间接暴力引起。
是骨科的常见病。
除积极手术治疗外,术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康复护理的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上肢骨折康复护理原则减少肢体制动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患者在病房接受基本的康复训练;观察患侧肢体,防范残障的进一步形成;利用残存肢体的功能进行日常生活的代偿;提供适宜的内、外环境,确保康复计划的顺利进行。
[1]2 、锁骨骨折2.1 愈合期⑴平卧硬板床,两肩之间垫高,保持肩外展后伸位;⑵伤后7天内卧床来做保健体操:深呼吸,主动活动躯干和下肢;⑶15天左右增加握拳、伸指、腕肘关节屈伸、前臂内外旋,力量由小到大;⑷21天左右增加控力球、腕抗阻屈伸,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⑸30天左右增加仰卧位时,头和双肘支撑床面做挺胸运动。
[2]2.2 恢复期⑴第1天站立位时,增加上体向患侧屈,肩向内外摆动,幅度逐渐加大;⑵逐渐增加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运动(拍皮球、拾物、爬墙运动、练习书法等);⑶患肩的抗阻练习;⑷锻炼时避免使用暴力,应循序渐进,避免患侧卧位,以防跌倒摔伤;⑸注重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肱骨外科颈骨折3.1 愈合期⑴取仰卧位,头肩部稍抬高,患侧上肢下面垫枕头,使之与躯干平行位置,避免肩部前屈伸和后伸,并保持床单元的整齐和干燥;⑵对骨折有移位者在进行行手术复位后,立即进行功能锻炼,扶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疼痛;⑶对于移位较大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用三角巾吊起患肢,功能锻炼在三角巾内开始;1~2天左右,嘱患者做手指握伸拳、腕屈伸各5~10次左右,以后逐渐增加到15~25次;⑷3~4天后增加两足并立同肩宽,上体向患侧侧屈,患肢在三角巾内。
肩部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是肩关节呈外展位,维持数秒后还原,重复3~4次,逐渐增加;⑸15天后,增加肩部的放松呈外展状态,做肩的前后摆动16~20次;腕与指的抗阻练习,15次左右;⑹3~4周后,可用健肢托住患肢前臂做耸肩、肩关节内、外旋,10~15次左右。
骨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
骨外科学--上肢骨关节损伤一、锁骨骨折1.临床表现*(l)症状: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使疼痛加重。
病人常用健手托住肘部,头部向患侧倾斜。
(2)体征:可扪及骨折端,有局限性压痛,有骨擦感。
(3)X线检查。
2.治疗(l)无移位骨折或儿童青枝骨折者无需特殊治疗。
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6周即可开始活动。
(2)有移位的中段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横行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
复位固定后严密观察双侧上肢血液循环及感觉和运动功能。
(3)切开复位指征①病人不能耐受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痛苦。
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和功能。
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④开放性骨折。
⑤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二、肱骨骨折1.肱骨外科颈骨折*(1)解剖: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位于解剖颈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所以骨折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2)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①无移位骨折:一是裂缝骨折,二是嵌插骨折。
不需进行手法复位,用三角巾悬吊上肢3-4周即可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②外展型骨折:骨折近端呈内收位,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肱骨头旋转;远侧骨折端肱骨的外侧骨皮质插入远端髓腔,呈外展位成角畸形;也可能远侧骨折端向内上移位而呈重叠畸形。
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③内收型骨折:上臂呈内收位畸形,常可扪及骨折断端。
X线片可见骨折远端位于肱骨头的外侧,大结节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变小,肱骨头有旋转,可产生向前、外方的成角畸形或侧方移位。
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
④粉碎型骨折:对于严重粉碎型骨折,若病人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很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
b.手术治疗先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近折端骨折块,使外科颈骨折复位,再用T型钢板固定,或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中注意修复肩袖,术后4-6周开始肩关节活动。
c.对青壮年的严重粉碎性骨折,估计切开复位难以内固定时,可行尺骨鹰嘴外展位牵引,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8周后去除牵引,继续用小夹板固定,并开始肩关节活动。
上肢损伤的护理
预后:经过治疗和康复,患者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
2
1
4
5
6
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一位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意外受伤,导致上肢关节脱位
护理措施:及时送医,进行关节复位手术,术后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恢复正常功能
预防措施:加强运动安全教育,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02
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的上肢功能训练,如抓握、握力训练等
03
按摩疗法:对受损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04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和康复信心
05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
01
康复训练中要注意姿势的正确性,避免错误动作导致二次损伤
03
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感受,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重度损伤:指损伤程度严重,可能会导致肢体残疾或丧失功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02
03
04
05
常见损伤原因
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中的摔倒、扭伤等
01
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
02
职业伤害:如建筑工人、矿工等职业中的工伤事故
03
运动过度:如过度训练、过度使用等导致的损伤
04
慢性劳损:如长期保持同一姿势、重复性动作等导致的慢性损伤
06
职业康复:为患者提供职业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职业能力,增强自信心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患者的性格、情绪、压力等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上肢骨折(1)
上肢骨折(1)上肢骨折是指上肢骨骼受到外力伤害而造成的骨折。
此类骨折常见于工作、运动和交通事故等场景中。
骨折后,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下面将从常见类型、原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谈谈上肢骨折。
一、常见类型上肢骨折的类型有很多,包括手腕骨折、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等。
手腕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手腕是人体最活跃的部位之一,所以手腕骨折的发生率也最高。
二、原因导致上肢骨折的原因通常是外力伤害,比如跌倒、摔伤、车祸、运动或工作中不当操作等。
还有少数是由于骨骼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三、症状通过外伤判断骨折并不总是准确,因此骨折后常会出现以下症状:1. 疼痛:摔伤时会出现明显疼痛,骨折后疼痛会更加剧烈;2. 畸形:肢体出现明显的错位或变形;3. 肿胀:由于局部组织的损伤,造成局部水肿;4. 活动受限:骨折后肢体会变得僵硬,活动受限;5. 疼痛加剧:移动患处时会出现疼痛加剧的症状。
四、治疗对于上肢骨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固定和手术治疗。
具体分如下:1. 药物治疗:常常使用止痛药、消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降低炎症,帮助减轻患者不适感。
2. 外固定:外固定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固定患处来达到患者骨折迅速复位稳定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也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外固定主要有夹板、绷带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上肢骨折,外固定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骨钉、钢板、螺钉等方式将骨复位固定,同时限定患者的肢体运动,以保证骨折迅速愈合。
五、预防上肢骨折的发生与平时个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有很大关系,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骨折风险高的人群应当减少进行危险的体育运动,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2.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所有的工作岗位上随时做好防护措施,抵御潜在的风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上肢骨折的护理
(二)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 还应立即用消毒 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 被污染。伤口表面的 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 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 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 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 固定。
(三)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 可减少伤员的疼 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 便于伤员的搬运和 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 的。因此,应力求简 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 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 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 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 可就地取材,如木棍、 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 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 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 两个关节为准。如找 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 直接将伤肢绑在身 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 使前臂悬于胸 前。
10 、治疗切口引流目的:引出手术的渗出液,防 止 感染。 拔管时间:48小时之内。 处理: (1)保持管道畅通,不能扭曲,妥善固定,注意 翻 身时不能脱落。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做 好 记录。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 (4) 引流袋的位臵应低于切口平面,以防引流液 逆流, 引起切口感染。
谢 谢
八、 饮食护理
(1)、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 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 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 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 辨证,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 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
4 、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 患肢 固定90度,时间3--4周,髓内钉固定者,管 型石膏固 定4--6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一、肱骨干骨折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为肱骨干。
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
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
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桡神经紧贴骨面行走。
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
(1)骨折原因与类型
1、直接暴力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2、间接暴力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3、旋转暴力新兵训练中,少数新战士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不协调应力作用于肱骨中段,导致投掷的扭转螺旋骨折。
骨折线为螺旋型。
(2)移位原理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图1)。
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图2)。
肱骨干下部骨折,骨折远段移位随前臂及肘关节位置而异。
骨折后病人常将前臂贴胸前,引起骨折远段内旋。
(3)临床表现
桡神经在肱骨中段及中下段后外侧桡神经沟内经过,该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
伤后上臂立刻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血斑、积血、畸形、上肢活动障碍的等。
二、肘部骨折与脱位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肘部骨折最常见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即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全身骨折中占3%-26%,其发生率在所有儿童肘部骨折中达到50% -80%。
其常常由于出血、组织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屈肘角度过大使间室内压力过大,直接阻断组织微循环或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血管挛缩而出现肌肉神经缺血症状,造成其难以复位且不稳定。
该类骨折还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尺神经的损伤时有发生。
国外学者有报道医源性神经损伤占总病例的3.6%,其中尺神经损伤(81%)属较严重的一种损伤。
它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肘内翻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不全及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虽然各种治疗方法都有改进和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已明显减少,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较高,治疗时必须加以注意。
2、临床表现
常有局部外伤或或患儿跌倒外伤病史,肘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或张力性水泡,肘部向突出半屈位,局部压痛明显,手触之有摩擦音及骨折端严重的屈曲型骨折,折断可能穿透皮肤,外磨形成开放性骨折。
三、上肢骨折的康复措施
1、早期康复
早期阶段为骨折后1 2 周。
此阶段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肿止痛,防止肌萎缩。
由于此时患肢肿痛明显、骨折断端容易发生再移位,所以应该以患肢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原则上,骨折部位邻近的近端、远端关节暂不活
动,但身体其他各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具体采取如下康复措施:
1. 保证营养供给;
2. 使用促进骨折愈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治疗;
3. 指导患者尽早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即不引起关节活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通俗点说就是用力绷紧和放松,以此来预防肌肉的萎缩或粘连;
4. 进行主动或(和)被动活动应远离骨折部位的关节;
5. 进行卧位保健体操,如使用骨科床的吊环等进行心肺功能训练;
6. 纠正不良体位,防止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2.中期康复
中期阶段指骨折2 周至骨折临床愈合。
此时患肢肿胀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日趋稳定。
除了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外,应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健肢的帮助下,逐渐开始进行骨折部位邻近的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
如病情允许,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
同时,应配合理疗方法达到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当骨折处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并由1 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
累计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所以最好于固定2 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防止关节内粘连。
具体采取如下康复措施:
1. 继续临床治疗及护理。
2. 运动疗法:应用CPM(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进行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加强健肢的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患肢由不负重到部分轻度负重,逐渐加强患肢关节活动度、肌耐力等训练。
3. 作业疗法:为恢复肢体使用功能的训练,上肢着重于完成各种精细动作的训练,下肢着重于负重和行走的训练。
4. 理疗:促进骨痂生长,消除局部水肿,改善循环,缓解疼痛、粘连。
具体治疗有电疗、光疗、热疗等。
5. 中医:针灸、中药洗剂外洗等,可起到通络、活血化瘀等效果。
6. 水疗: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可进行水中运动治疗,可在减少患肢负重量情况下行走,以缓解肿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7. 矫形器及支具的应用:可起到固定、保护、改善关节挛缩等作用,日常生活自理困难时可借助各种自助具。
3、晚期康复
晚期阶段指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
此时骨痂已经形成,在X 线片上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存在临近关节活动范围下降,肌萎缩肌力减弱等功能障碍。
因此,特别对于早期、中期功能锻炼不足的患者,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通过康复治疗尽早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肢体正常功能。
主要锻炼形式是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
同时配合理疗、外用药物熏洗等,并注意全身锻炼。
具体采取如下康复措施:
1. 运动疗法:如早期活动不足,关节功能障碍明显,需通过关节松动等训练改善活动度,继续加强全身肌耐力训练,可增加抗阻练习,弃拐患肢逐渐负重步行,并纠正不良步态。
2. 作业疗法:继续恢复肢体的使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理疗、中医:基本同中期阶段的方法。
4. 职业康复:电脑技能培训、工作模拟训练、工作强化训练等,训
练患者的原有职业能力或者获得新的工作技能,为重返工作岗位准备。
四、上肢骨折的功能锻炼
一般骨折后的2~3周开始进行功能训练,此时不宜做大强度的功能训练,适宜做小幅度的抗阻训练或主动训练。
早期患肢上臂肌肉应用力作主动舒缩活动,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还应作伸屈指、掌,腕关节的活动,但禁忌上臂作旋转活动,以免再发生移位。
在伤后2-3周,除继续早期的功能锻炼,应逐渐作肩、肘关节活动,伸屈肩肘关节,旋转肩关节即划圆圈动作,双臂上举。
骨折临床愈合后,可增加肩外展外旋活动,双臂轮转等锻炼全身的动作。
前臂尺桡骨骨折在复位固定2周内,可作前臂及上臂舒缩、握拳等动作,消肿后,作肩、肘关节活动,但不作旋转活动。
4周后,加作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
(1)早期病程小于3周
采用关节松动技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肘关节活动度,同时帮助患者增强上肢、前臂肌肉力量,以被动活动和主动运动形式并举,以达到患者屈肘、伸肘时能抗重力,避免过度牵拉和剧烈被动活动,强调少量多次。
(2)中期病程3~6周
用关节松动技术,进行牵拉,松动关节力量可逐渐增强,便避免暴力。
做肌力训练时,以患者的主动运动和抗主力运动为主,同时配合上肢关节活动器、肘关节活动器、腕关节活动器和使用哑铃锻炼等。
(3)后期病程大于6周
采用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尽可能加大运动量,增强重复次数,锻炼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重点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