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摄像机抗干扰的办法
解决监控视频干扰的二个方法

解决监控视频干扰的二个方法第一:在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为视频基带传输。
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
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0~6MHz来传输,非常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
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建筑物内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建筑物内的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如果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象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
一、干扰是如何产生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具体表现如下:做安防工程,经常遇到的就是干扰问题,现实中的干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按照工艺要求施工的话,工程量将非常巨大。
所有的管线要地埋或者穿屏蔽,电源线缆与视频线缆要隔开距离传输,另外线缆不能太长,75-5的视频线缆不能超过500米。
另外在布线的过程中暴力布线很严重,往往会将线缆的屏蔽层给损伤,这样就会导致外界干扰信号介入,对视频信号进行干扰,所以综合下来干扰基本出现在:1、电源干扰:由于电源线缆和视频信号线缆平行而导致干扰信号介入。
视频监控中几种干扰现象及解决方法

视频监控中几种干扰现象及解决方法视频监控当中,视频信号出现干扰导致图像不清晰甚至图像不能使用的情况很多,根据图像出现问题的状况可以大概推论出干扰原因,对症解决问题可以事半功倍。
1.横纹干扰或者水纹干扰,图像出现木纹状的干扰一般人们称为横纹干扰或者水纹干扰,出现该情况的干扰因素有很多:A.供电系统电源有干扰信号叠加,从而导致供电电源不洁净出现问题。
一般这些干扰信号多来自本地电网的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系统采用UPS或者净化电源就可以解决该问题。
B.视频信号传输线的质量问题,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欧姆及参数超过规定和屏蔽性能不好(屏蔽网过于稀疏和没有采用铜丝)都是传输线的质量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更换视频线,由于费时费力费钱,这种方法只有在排除其他问题之后才可以采用。
C.强电干扰源对系统的干扰,可以通过做接地处理和加强屏蔽来解决,还可以通过增加移频型视频抗干扰器来解决该问题。
2.大面积的深乱网纹干扰,严重时不能形成同步信号和图像,该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视频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或者出现了断路造成的,一般都是因为视频接头上出的问题,一般出现网纹干扰多是单个的摄像头出现问题,不是整个系统的所有路数的信号出现问题,只需要逐个检查出现问题的摄像头接口就可以排除问题。
3.出现若干等距离竖条干扰,这个是由于视频线不是75欧姆导致阻抗不匹配造成的,也就是由于视频线的分布参数和特性阻抗不符合要求。
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终端并联电阻”和“前端串联电阻”的办法,建议采购合格的视频线避免类似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短距离通信(<150m)的情况下,不合格的视频线也不一定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是长距离通信,则出现问题的概率则会大大的增加。
4.出现雪花,噪点等干扰情况,当视频监控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视频信号偏弱导致的,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视频线的通信距离过长或者视频线的质量差强人意导致视频信号衰减厉害,可以通过更换视频线或者增加放大型视频抗干扰器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也可以通过采用视频光端机来解决通信距离的问题。
消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干扰探讨

消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干扰探讨消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干扰探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这些系统中,视频干扰问题始终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本文将探讨消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干扰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视频干扰的原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视频干扰一般是信号干扰造成的。
信号干扰包括电源供电、天线信号、信噪比不佳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摄像头与其他设备在相同网络内进行通信,进而干扰到CBR视频流。
所以消除视频干扰问题,必须从信号源方面入手,进行各种创新尝试和技术探索。
二、消除视频干扰的方法1.信号隔离技术信号隔离技术是视频干扰问题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信号隔离技术可以将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干扰信号隔离开,用于降低电路与电路之间不同域之间的电流交流。
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少信号干扰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隔离技术优点是很容易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可以降低电路之间的电流流动。
2.信号滤波技术信号滤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干扰解决方法。
利用滤波器可以过滤掉干扰信号的高频部分(不需要的高频),然后通过滤波器滤波后的信号输出。
这样就可以达到消除干扰信号的效果。
滤波技术适用于消除电源干扰、对射干扰,以及其他高频干扰。
3.信号放大技术信号放大技术是一种干扰信号放大的解决方法。
信号放大技术可以消除干扰信号中的低频成分,提高信号质量。
信号放大技术适用于消除高频干扰。
三、结论消除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干扰是保证现代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性能以及性能稳定性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介绍了在信号隔离、信号滤波和信号放大等方面的一些技术手段,可有效减少视频干扰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性的思路。
实际操作中,不同方案的使用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技术改进方案1. 选择高品质的视频设备在选择视频安防监控设备时,应选择高品质的设备。
监控工程中抗干扰措施有四招

监控工程中抗干扰措施有四招
监控工程中有很多的干扰因素,对我们的工程实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要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一防:
防:对干扰设防,把干扰拒之门外。
常见的有效措施:
A)传输线缆,穿镀锌铁管,走镀锌铁皮线槽,深埋地下布线等,给传输线缆一个屏蔽电磁干扰的环境,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止干扰入侵的手段,包括变电站超高压环境下的安全传输,都是有效的。
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不能架空布线,施工较麻烦。
B)eie 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是抗干扰技术的一项自有知识产权的新成果,其原理与穿铁管基本相同,外层是干扰屏蔽层,提供内部无干扰的传输环境,内屏蔽层是同轴传输回路的实际信号地,干扰在外屏蔽层上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接大地屏蔽干扰,内外屏蔽层绝缘,使干扰感应电动势与视频信号传输回路绝缘,有效防止了干扰的入侵。
优点是布线简单方便,成本低,在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会有干扰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实现防干扰盲目布线。
C) 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设防首先是应该考虑的。
二避:
避:避开干扰,另选一条路,改变源信号传输方式,属于这异类的技术有:光缆传输(模拟调制解调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射频,微波,数字变换等各种传输方式,都属于信息调制和变换方式,或频分方式,它能有效避开源信号传输中,0-6M 频率范围的直接干扰;这种方式抗干扰很有效。
目前也有一些不。
监控摄像机处理环境干扰的几个方法

1、BNC头接触不良会造成干扰——属于施工水平和经验问题,也有BNC公母头质量问题和75/50欧姆混卖混用问题;2、电缆伤断造成干扰:穿管时拉断电缆,垂直或倾斜自承重布线拉断电缆——如电梯视频线,弱电井多路捆绑垂直走线等——属于施工水平和经验问题;3、使用了劣质(铁质)电缆,产生了干扰——属于图便宜,质量的报复;4、监控摄像机因素造成干扰:监控摄像机本身质量问题,输出视频信号中含有干扰信号——属于产品配套选型失误,检测制度不科学,不严格、5、监控摄像机电源因素造成干扰:电源适配器质量不好,波纹太大,实际供电功率不够;集中供电线路衰减太大,电压太低;设备漏电等——属于产品配套选型失误,检测制度不科学,不严格、解决办法:1)监控摄像机是金属壳,壳体和BNC外壳是一体短路的,BNC外壳和同轴电缆的编织网也是一体短路的,同轴电缆的编织网也就是视频信号地、也就是说监控摄像机是金属壳也就是视频信号地;2)不锈钢立杆接在地面上,和大地等电位、监控摄像机通过金属支架、金属螺钉固定在金属支架上,这样监控摄像机外壳就与不锈钢立杆是一体短路的,监控摄像机外壳也是该点的大地电位了、3)绝缘——就是要求监控摄像机外壳与不锈钢立杆之间是绝缘关系,使地电位不能影响到视频信号地、绝缘具体怎么做,没有统一工艺和方法、因为监控摄像机不同,支架不同,具体安装方式方法不同,绝缘的具体位置,方式方法只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实际做法是五花八门,“简单,实用,有效”就可以、——4)绝缘是否做好了?测量方法: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BNC头外壳和立杆之间电阻是无穷大、因为你说“当我把摄象机从杆子上拿下来放在手上就不会出现干扰但是一放到杆子上就有干扰”,所以,判断是“地电位环路干扰”,绝缘,就切断了地环路,你拿在手上,也是绝缘,也是切断了地环路;干扰彻底消除,什么设备也不用添加就可以解决;5)请注意:检查一下你的系统:所有监控摄像机都必须与大地绝缘,只做好主机机壳一点接大地——这是安全地,也是系统静电泄放通道、这就是“单点接大地原则”;地环路是系统重大安全隐患!!!实践发现:同一类干扰现象有多种产生因素,排除干扰的方法也不同;而具体的工程实践经历又不可能同时都遇到这“多种产生因素”,所以总结的经验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一种干扰现象的解决方法,在另一个工程环境下“不好用”、这就给总结规律,指导实践带来麻烦。
监控系统中视频干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

监控系统中视频干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不同环境、不同安装条件和不同施工人员下,由于线路、电气环境的不同,或是在施工中疏忽,容易引发各种不同的干扰。
这些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象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
因此了解视频干扰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影响方式,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干扰问题,对提高闭路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视频干扰的主要表现形式1、在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向上或向下滚动。
也就是所谓的50HZ 工频干扰。
这种干扰多半是由于前端与控制中心两个设备的接地不当引的电位差,形成环路进入系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本身电源性能下降引起的。
2、图像有雪花噪点。
这类干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
3、视频图象有重影,或是图像发白、字符抖动,或是在监视器的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
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或者是设备之间的特性阻抗不是75Ω而导致阻抗不匹配造成的。
4、斜纹干扰、跳动干扰、电源干扰。
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扭曲就无法观看了。
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比如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或者是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有杂波而引起的,还有就是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
5、大面积网纹干扰,也称单频干扰。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故障,或者是由于BNC接头接触不良所致。
在现场中遇到的视频干扰不外乎以上五种情况,因此我们在现场中遇到这类现象,首先要冷静分析出现的干扰属于哪一类,找出可能产生干扰的大致原因,最终来排除它。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视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图一图一为典型的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图。
这类系统易产生图像在在监视器上有斜纹干扰或是出现滚动的黑杠。
监控摄像机各种干扰解决方案

1. 木纹状的干扰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或向上或向下慢慢滚动。
故障的可能两种不同原因。
要分清是电源的问题还是地环路的问题,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可用一台便携式监视器就近接在前端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若仍然出现黑白杠,证明摄象机的电源有问题。
如无,则干扰是由地环路等其它原因造成的.工程抗干扰四大基本要领——“一防,二避,三抗,四补”“解决干扰,判断干扰部位——事半功倍”——重要的是分清干扰产生的部位,才能确定是用“抗”的办法?还是排除设备故障。
“宽宽的一条(或2条)横纹在屏幕上慢慢地滚动”——这都属于低频电源类干扰,如果是黑白一对宽横条上下慢慢移动,说明是50Hz电源干扰,“移动”——是因为电源的50Hz与摄像机的场频50Hz,不同频、同步;如果是黑白两对宽横条上下慢慢移动,说明是100Hz电源干扰,如全波整流电源基波为100Hz;如何能更快的排除干扰——可行的技术方法就是要准确“判断干扰部位”,即前、中、后三个部位,前部——摄像机系统;后部——主机设备和供电系统;来自这两部分的干扰,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干扰”,属于设备本身问题,不能用"抗"的办法解决,只能用“排除故障”的办法来解决;只有来自中间传输部分的干扰,属于空间电磁干扰,也是安防工程中通常意义上的、最令人头痛的干扰。
这类干扰都可以用加权抗干扰器“抗”掉。
宽横条干扰——属于电源类干扰,它可以来自前、中、后三个部位,排除方法同上;来自中间传输部分的宽横条干扰,可以由视频/电源线并行产生,也可以是电厂、变电站等强功率设备和大电流线缆强电磁场干扰。
至于各种形式的干扰,如木纹,网纹,斜横竖条,噪声,雪花,扭曲等等,五花八门,这都是干扰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与干扰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很难把每一种都说得很清楚,同一种干扰和环境,不同的设备反应也不一样,如50/100Hz宽横条干扰,这是在监视器上的表现形式,有时在硬盘录像机上,却表现为扭曲;情况实在太复杂,要把每一种都研究清楚,当然很好了,不过,从工程实际出发,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如何能更快的排除干扰。
解决干扰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

/
解决干扰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法
视频监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被干扰的情况,一旦出现干扰将大大降低监控效果,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如果要解决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寻找干扰源
如果出现视频监控干扰,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查找干扰源。
干扰来源的三大部位是:前端—来自摄像机系统的干扰;中端—来自同轴电缆传输的干扰;后端—来自设备引入的干扰。
二、视频干扰的检查方式
将监视器放在前端与摄像机连接,看图像是否存在干扰,如有干扰则从摄像机本身来解决,如果没有干扰则进入下一步检查。
在监控室里将同轴电缆传输线与视频分配器或硬盘录像机断开,单独连接监视器上看图像是否有干扰,如有干扰则用抗干扰器。
这种干扰叫“环境电磁干扰”,这种干扰较为常见。
如无干扰则说明同轴电缆传输线没有受到干扰。
但与硬盘录像机一连接就出现干扰,说明系统设备之间接地电位差引起干扰,在视频线与硬盘录像机之间加上光电隔离器就能解决。
三、电源的干扰
由于劣质电源引起的视频干扰在前端干扰中,比较常见。
目前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已经提高许多,制作精良、用料足的开关电源已成摄像机电源主流。
建议选购应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安防监控电源时,尽量对电源进行测试,检查其稳定性、纹波大小等质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控摄像机抗干扰的办法
监控系统中干扰图像信号的事情时有发生,当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各种干扰就会通过传输线缆进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造成视频图像质量下降、系统控制失灵、运行不稳定等现像。
干扰的来源及影响方式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传输信号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路径由摄像机到矩阵,从矩阵再到显示器或录像机;一类是数字信号包括矩阵与摄像机之间的控制信息传输,矩阵中计算机部分的数字信号。
一般设备成为干扰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干扰主要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是,能通过视频电缆和传输控制信号的双绞线耦合进系统的干扰有:各种高频噪声比如大电感负载启停,接地电位不等引入的工频干扰,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使抑噪能力下降将共频干扰转成了差模干扰,传输线上阻抗不匹配造成信号的反射使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静电放电沿传输线进入设备造成接口芯片损伤或损坏。
具体表现如下:
由于阻抗不匹配造成的影响在视频图像上表现为重影。
在信号传输线上会将在脉冲序列的前后沿形成震荡。
震荡的存在使高低电平间的阈值差变小,当震荡的幅值再大或有其他干扰引入时就无法正确分辨出脉冲电平值,导致通信时间变长或通信中断。
接地和屏蔽不好会导致传输线抑制外部电磁干扰能力的下降,体现在视频图像就是雪花噪点、网纹干扰以及横纹滚动等;在信号传输线上形成尖峰干扰,造成通信错误。
平衡传输线路失衡也会在信号传输线上形成尖峰干扰。
静电放电除了会造成设备损坏外,还会影响存储器内的数据,使设备出现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抗干扰的方法
从干扰源的分析了解到并没有特别的干扰源,消除或者减少上述干扰的理论探讨也有许多,如何针对闭路电视监控工程解决干扰问题,很少有文献涉及,下面就闭路电视监控工种中常见的干扰及解决方法进行些探讨。
1 数字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
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通常指长线传输,常见的方式有:通过调制、解调方法在电力线或视频线上传输数字信号;通过工业标准的通信网络进行传输,比如RS422、RS845、RS485;自行开发的自动式传输。
三者相较,常见的还是RS422、RS485,因此重点讨论RS485数字通信抗干扰方法。
S485总线是采用差分平衡电气接口,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但在实际工程RS485总线并未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
问题往往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拓扑不合理,未按照总线型网络拓扑布线,成为事宜上的星型拓扑;传输线与接收和发送端设备连接不正确,削弱了平衡线的抗干扰能力;第三公用双绞线,未进一步采取抗干扰措施,比如采用屏蔽双绞线。
虽然在造成干扰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干扰的表现形式上只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增加了信号畸变程度;一种是外部的干扰由于平衡条件被破坏,共模干扰变成了串模信号进入传输线。
关于信号反射。
根据电磁理论,减少长线上信号反射的唯一途径是阻抗匹配,若通信网络拓扑为总线型,阻抗匹配比较容易实现,但若是星型网络拓扑,根据工程经验则可按图1方式进行匹配,在发送端串上与传输线特征阻抗相同的电阻RO,在接收端按图所示进行连接,其中R1>R2,R=(R1*
R2)/(R1+R2)=R0。
在发送R0一般是驱动门输出内阻的5倍以上,可以得到较高的发送电平,接收的
匹配阻抗是经5伏电源形成的,在阻抗匹配的同时减少了吸收功耗,这样既减少了的射,又不会因为增加了匹配电阻吸收过多的信号功率,信号的电平阈值差变小。
双绞线作为RS485传输一对电磁感应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对静电感应引起噪声的抑制能力较差,因此RS485传输线应选用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的屏蔽层要正确接地,这里讲的“地”应是驱动总线逻辑门的“地”,而非“机壳地”、“保护地”,但在许多实际设备上往往没有给出接地连接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一条线将屏蔽与驱动逻辑门集成电路的地相连。
2 视频信号的干扰
视频信号的干扰在图像上表现为地花点和50HZ横纹滚动,对于雪花点干扰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这种干扰比较容易消除,在摄像机与控制矩阵之间合理位置增加一个视频放大器,将信号的售噪比提高,或者改变视频电缆的路径避开高频干扰源,高频干扰的问题可基本上得到解决。
较难解决的是50HZ横纹滚动及进一步加高频干扰的情况,比如电梯轿厢内摄像机的输出图像。
为了抑制上述干扰,首先分析一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摄像机要求的供电电源一般有三种:直流12V、交流24V或220V,大多数工程应用中不从电梯轿厢的供电电源上取,而是另外布设供电电源给摄像机供电,摄像机输出图像经过一条软性的视频电缆从井道的上方或下方送出,视频电缆和供电电缆与轿厢的动力线捆绑在一起,当电梯运行时牵引电机运行产生的电磁场沿照明动力线传播,显然会影响摄像机供电电缆和视频电缆,当视频电缆的屏蔽层不够严密时,高频干扰就经视频电缆传回监视器。
而对于50HZ的横纹滚动根据电磁学理论知道视频电缆的屏蔽层可完全消除50HZ工频干扰。
由此可以推断这部分干扰不是通过视频电缆耦合过来,而是来自电源线和不合理的视频线联结。
对于图像中的高频干扰,因它的频带仍在8MHZ以内,采用空隙率为50%左右的屏蔽网可基本消防高频干扰,但要达到50%的空隙率屏蔽网根数需每个波长长度有60根以上,这样高的密度又会使电缆的柔韧性下降,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有双层屏蔽的视频电缆。
视频电缆屏蔽层是接地的,如果视频信号“地”与显示器的“地”相对“电网地”的电位不同,即如图3
所示两处接地点相对电网“地”的电压差不同,那么通过电源在摄像机与显示器之间形成电源回路,这样50HZ的工频干扰进入显示器中,从图中的电气联接可以看出消除50HZ工频干扰方法有两种,一是想办法使各处的“地”电位与“电网地”的电位差完全相同,或者切断形成地环流的路径。
由于工程环境比较复杂,使各处“地”完全等电位比较困难,只能通过加大摄像机供电线缆的线径,尽可能降低地回路的电阻。
或者采用切断地环流回路的方法,在摄像机或显示器端有一端不接地,通常在显示器端不接供电电源的地,这样虽不能完全消除干扰但可大减少50HZ的干扰。
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到,如果电源线上耦合上高频噪声,即使视频电缆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再好,也会将噪声送至显示器,因此摄像机的供电电源线最好也要屏蔽,上述措施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就要全面考虑才能实现,若到了系统调试时发现干扰存在可采用调制和解调的方法将噪声滤除,在摄像机端设一调制器将视频信号搬移到几十兆赫兹的频度段上,在显示器端设一低通滤波器将低于8NHZ的信号全部滤除,再经过解调将视频图像还原。
3 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
监控系统的供电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一处;另一种是分布式供电,摄像机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从抗干扰效果的角度讲,集中供电方式更好一些,可以基本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的情况。
结束语
监控系统中干扰主要体现在数字通信通讯线和视频图像的干扰上,解决干扰的关键在于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要全盘考虑上抗干扰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扰问题,而不要等到工程后期再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
可以说,抗干扰处理的是否得当体现了整个监控工程质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