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技校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技校教育逐渐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技校生由于年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因素,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技校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效果。
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7岁,某技校机械加工专业一年级学生。
小明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文化程度不高。
进入技校后,小明表现出以下心理问题:1. 自卑心理:小明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缺乏信心,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2. 人际关系问题: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
3. 职业规划迷茫:小明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明确规划,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工作。
二、心理教育实施过程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心理教育:1. 个体心理咨询:首先,心理咨询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和需求。
通过谈话,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明的主要问题在于自卑心理和人际关系问题。
2.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改变消极的认知模式。
例如,当小明对自己说“我学不好”时,心理咨询师引导他分析这种想法的原因,并让他尝试用积极的想法替代。
3. 社交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师组织社交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小明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如倾听、表达、沟通等。
4. 职业规划指导:心理咨询师与小明一起分析他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帮助他制定职业规划。
5. 家庭支持:心理咨询师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小明的心理影响,并指导家长如何为小明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三、心理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自卑心理得到缓解:小明开始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技能,并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小明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
3. 职业规划明确:小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为之努力奋斗。
四、案例分析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心理教育对于技校生的重要性:技校生由于年龄、家庭背景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生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案分析,探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个案背景:小明,一名中职学生,性格内向、害羞,常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他在班级中没有朋友,经常一个人独自思考问题。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经常出现考试焦虑。
最近,他还表现出一些抑郁的症状,如食欲减退和失眠。
个案分析:小明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自卑、孤独、焦虑和抑郁方面。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他的性格和班级环境所致。
中职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工作压力较大的时期,他们需要面对课业压力、职业选择和社交压力等。
加之小明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学生,他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
个案解决方案: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1.个体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个体特点和问题,开展心理辅导。
通过与他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的情绪和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在辅导过程中,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2.班级情感支持: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同学间的友情和互助精神。
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和合作学习,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学业指导:帮助小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他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教育他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培养他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4.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相关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教育他们学会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个案预期结果:通过上述解决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小明逐渐克服他的心理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他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增强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
中职生心理成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17岁,某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
小明来自农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班级中较为低调。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小明从小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但成绩一直不稳定。
进入中职学校后,小明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二、案例描述1. 问题表现:- 学业压力:小明对专业课程感到迷茫,学习进度落后,成绩不佳,产生了严重的学业焦虑。
- 人际关系:小明在班级中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人交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较强。
- 自我认知:小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容易自我否定,对未来感到迷茫。
2. 原因分析:- 家庭背景:小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小明在学习上缺乏支持和鼓励。
- 性格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导致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 学校环境:中职学校的学习环境和高中有很大差异,小明难以适应,产生了心理压力。
三、教育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小明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建立信任关系。
- 定期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2. 学业辅导:- 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 邀请老师或同学为小明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克服学习困难。
3. 心理疏导:- 利用心理咨询室,为小明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 通过团体辅导,让小明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生涯规划:- 引导小明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树立职业目标。
- 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激发小明的学习动力。
四、实施过程1.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小明的基本情况。
通过谈心谈话,小明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压力。
2. 第二阶段: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
为小明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第三阶段:生涯规划。
引导小明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树立职业目标。
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点亮学生心灵的天空中职生心理辅导案例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他们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诸如厌学、早恋、自卑、焦虑、失落、恐惧、消极、逆反等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通过积极引导、行为纠正,从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使得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案例一:薛某,男,16岁,职中高一年级1203班学生。
学习成绩较差,智力较好,对学习不感兴趣。
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
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
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赖在床上不去上课来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没有办法。
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头仰得很高,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家长和老师十分无奈。
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2.1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薛某的父亲是某工地负责人,工作忙,由于和孩子沟通少,任其自由发展,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行为和生活,偶尔问起成绩,若不理想,见面父亲就斥责、谩骂,造成孩子任性放纵。
而他的母亲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
对孩子的教育两人意见不一致。
2.2老师教育和处理方式不当。
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蛋插嘴,东张西望,老师缺少与学生心理沟通,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使师生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
2.3中职生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一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拒绝一切批评,所以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产生抵触情绪。
职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高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以期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职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就业焦虑、人际关系困扰等。
本案例以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小王为例,探讨职高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个案描述小王,男,17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
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基础薄弱,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
进入职高后,他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
1. 学习压力:小王在学习上感到吃力,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
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未来的就业。
2. 就业焦虑:小王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这种焦虑情绪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动力。
3. 人际关系困扰:小王在班级中与同学交流较少,人际关系较为紧张。
他害怕与人交往,担心自己被孤立。
三、心理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老师首先与小王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愿意倾诉自己的心声。
2.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知,如“我无法胜任专业课程的学习”等,并引导他建立积极的认知。
3. 学习策略指导:针对小王的学习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为他制定了合适的学习计划,并教授他一些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方法等。
4. 情绪管理训练: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小王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5. 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心理辅导老师组织小王参加人际交往技巧培训,让他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干预,小王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1. 学习压力减轻:小王逐渐适应了职高学习生活,学习态度变得积极,成绩有所提高。
2. 就业焦虑缓解:小王对未来的就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3. 人际关系改善:小王学会了与人沟通,班级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他不再害怕与人交往。
中职生心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中职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案例旨在通过心理教育,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背景小张,男,17岁,某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一年级学生。
小张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列。
在人际交往中,他总是显得自卑,缺乏自信。
面对这些问题,小张倍感压力,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心理辅导过程1. 初步了解在第一次心理咨询中,小张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
他提到,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成绩不好,进入中职学校后,看到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特长,自己却感到自卑。
同时,他在与同学交往中,常常感到尴尬和不适。
2. 制定心理辅导计划根据小张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制定了以下心理辅导计划:(1)帮助小张树立自信,提高心理素质;(2)改善小张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3)培养小张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 心理辅导实施(1)树立自信,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张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引导小张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让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
同时,咨询师鼓励小张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心理咨询师教导小张如何与人沟通,包括倾听、表达、赞美等方面。
在辅导过程中,咨询师让小张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的沟通技巧。
此外,咨询师还引导小张参加团队活动,让他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心理咨询师针对小张的学习困难,制定了个性化学习计划。
首先,帮助他调整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其次,指导他制定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他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4. 辅导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张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中职学生个案分析
中职学生个案分析第一篇:中职学生个案分析中职学校学生个案分析一、学生情况简介X年级X班,某男生,小学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父亲再婚;小学毕业后父亲将他独自一人送到湖南某武术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养成不少的不良习惯,例如打架,抽烟成瘾,喝酒,偷拿别人的东西,欺软怕恶,平时自控能力较差,上课睡觉等等;但他愿意呆在学校,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是因为在学校里才能找到朋友,才不会觉得孤独。
二、个案分析该生军训结束后就来到我的班上(后经了解他是因为军训期间在原来的班级偷拿别人的东西和打架,无法在原来的班级呆下去才转到我的班上),我当时很想拒绝这个学生,后来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心软就留下了。
我也一再找他谈心,开导他,虽然没有再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的次数也在减少,可是对其他的毛病成效不大。
有次晚自习他的情绪很低落,我看到他在一张纸上写道“我知道你们都认为我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你们都瞧不起我,我也不把你们当朋友了……我想找个没人的森林度过一生……”。
他一再违纪。
对于该生,我也在总结,像这样的学生,究竟如何教育?我把他们犯错的根源归结为识别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从小缺少关爱,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该生的问题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家庭因素家庭的变故,家庭缺乏温情,父亲对他关心不够细致,小学毕业的孩子还需要家长的关爱就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寄宿,心理发育很不成熟,使他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抑郁。
这些使的该生具有较强的自卑感,意志消沉。
反映到学习上就是不努力,常旷课;自我要求不严,感情放松,学习松弛,把物质和生理上的刺激作为主要追求,这样就易于产生各种不道德的行为。
2、学校因素由于学校后进生较多,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方法简单,以训斥、请家长、停课、送政教处等为主要形式。
或放任自流,完全不管;或管得过多、操之过急、要求过高。
前者使学生无所顾忌,后者使学生感到失去希望,破罐破摔。
结果造成他们的情绪逆反和产生更多的不良行为。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很少说“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健康教育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都在15~20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特别是面对比同龄人早就业的压力及人际关系等问题时而产生焦虑,引发出一系列心理问题。
本人在中职学校任教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职高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20%以上,具体表现在个性偏差、厌学、网隐、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方面。
以下是我在任班主任和校心理咨询师时遇到并解决的典型案例。
【案例回放:我就是要吸烟】在心理咨询室的一角,她带着无所谓的神情,面对班主任的咆哮,一丝漠然的冷笑,显示着她对自己犯错行为的得意,随着班主任声音的提高,她的头仰得更高,眼光中带着仇恨。
在初步了解情况并送走班主任后,我请她坐下,她一副不领情的样子,问她为何与班主任发生冲突,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就是要吸烟!”之后就默默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在温暖的心理咨询室里,我决定走进她的世界。
【当事人身份】姓名:小娟年龄:16岁性别:女年级:计算机动漫一班籍贯:马鞍山当涂县住址:当涂县焦家村【行为问题】冲动、暴躁、易怒,经常与同学甚至老师发生冲突。
(一)家人稍加管教,便以离家出走为手段,由离家出走继而逃学,经常旷、缺课。
(二)每节下课一定会躲在女厕所抽一根烟,不然,下节课便心神不定。
【当事人背景材料】(一)家庭情况1.小娟的父亲因患癌症于小娟8岁时去世,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事给人按摩工作,收入不稳定。
奶奶在小娟还没出世时就因车祸意外去世。
爷爷年老有病,在家务农。
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
中职心理育人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
为了帮助中职生走出抑郁困扰,心理教育需要借助一些典型案例来引
导中职生,以下是一例典型案例:
王小明是一名中职生,平时成绩优秀,但是在高三阶段逐渐出现了抑
郁的情绪。
他在高二暑假经历了一次家庭变故,父母争吵频繁,他甚至因
为父母的争吵而产生了干睡症。
进入高三后,由于学业压力加大,他开始
变得自卑和敏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和负面评价。
王小明通过与心理教育师的沟通和引导,逐渐走出了抑郁的困境。
他
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并逐渐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家
庭氛围逐渐和谐起来。
通过调整学习和休息时间,他的学习压力得到了缓解,身心状态也趋于平和。
在一些困难时,他会寻求帮助,与心理教育师
或者身边的朋友进行交流,获得支持和理解。
通过这个案例,中职生可以学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主动寻求帮助。
抑郁情绪不是自己能够轻易解决的,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好地走出
困境。
其次,要学会与家人进行真诚的沟通。
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支持系统,与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改善家庭环境。
最后,要合理安
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的平衡。
学习压力过大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加重,合理的学习和休息安排可以帮助恢复身心的健康状态。
通过这样的典型案例引导,中职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抑郁情绪,并懂得
如何主动寻求帮助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教育的引导可以帮助中职
生走出抑郁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职中生心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以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竞争、人际关系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本案例讲述了一名职中生在逆境中如何通过心理教育获得成长的故事。
二、案例描述小张,一名来自农村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烹饪专业。
进入职业院校后,小张发现自己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在学习上,他基础薄弱,烹饪技巧不如其他同学;在生活中,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面对这些困难,小张逐渐产生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1. 心理问题的表现(1)学业成绩不佳:小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不愿意复习,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2)人际关系紧张:小张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较少,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波动大:面对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小张经常感到焦虑、烦躁,情绪波动较大。
2. 心理教育干预(1)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小张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导他如何调整心态,克服困难。
(2)小组活动:学校组织了烹饪专业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小张在活动中与同学互动,增进彼此了解,改善人际关系。
(3)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针对小张的烹饪技能不足,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课程,帮助他提高烹饪技巧。
三、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育干预,小张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1. 学业成绩提升:通过努力学习,小张的烹饪技能有了显著提高,成绩也逐渐上升。
2. 人际关系改善:小张在小组活动中逐渐融入集体,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 情绪稳定:通过心理辅导,小张学会了调整心态,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情绪波动得到有效控制。
四、案例分析1. 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本案例表明,心理教育对于职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2. 心理教育的方法:心理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心理辅导、小组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
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1: 高中生的压力管理背景信息: 张明是一名高中生,他在研究上非常用功,但压力过大导致他常常感到焦虑和疲惫。
张明是一名高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用功,但压力过大导致他常常感到焦虑和疲惫。
问题描述: 张明在备考期间经常失眠,并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
他无法专注于研究,给他的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张明在备考期间经常失眠,并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
他无法专注于学习,给他的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方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与张明交流,发现他对于成绩过于追求完美。
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帮助他管理压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与张明交流,发现他对于成绩过于追求完美。
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帮助他管理压力:1. 情绪管理:团队鼓励张明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提供适当的情绪释放途径,如参加体育运动或艺术活动。
2. 研究计划:团队帮助张明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让他感到更有掌控力和安全感。
3. 放松技巧:团队教授张明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温水泡澡,以帮助他缓解压力。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张明逐渐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压力。
他的失眠问题得到了改善,食欲和注意力也恢复了正常。
而且,他在高考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张明逐渐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压力。
他的失眠问题得到了改善,食欲和注意力也恢复了正常。
而且,他在高考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案例2: 大学生的情绪困扰背景信息: 李华是一名大学生,他最近经历了一段感情的破裂,导致他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自信心。
李华是一名大学生,他最近经历了一段感情的破裂,导致他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自信心。
问题描述: 李华开始出现了拖延研究的惯,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对未来感到迷茫和逃避现实。
李华开始出现了拖延学习的习惯,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对未来感到迷茫和逃避现实。
解决方案: 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为李华提供了以下帮助来应对情绪困扰: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为李华提供了以下帮助来应对情绪困扰:1. 倾听与支持: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了李华的经历,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职中心理教育成功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中学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人才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职业中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成为职业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XX职业中学为例,探讨职业中心理教育成功案例。
二、案例介绍XX职业中学成立于1995年,是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建立健全心理教育体系(1)成立心理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为成员的心理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2)设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活动,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3)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心理健康。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践(1)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开展团体辅导。
学校定期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案例成效1. 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增强。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通过学习2010年继续教育课程,对第八讲大学生心理教育新探索十分感兴趣,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深入阅读,了解了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对教材中归纳的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学习。
我不仅学习了一些心理辅导技巧,以前很多的疑问也得到了解决,也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收获:一、加强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视作为一名与学生密切接触,需要和学生打交道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
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习,也使我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不是,或至少不仅仅是停留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培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中,在教学目标中,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但仅有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新生入学时要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技能训练。
二、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因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必须做的就是与各种各样的学生打交道,与他们谈心,与他们沟通,通过倾听讲座,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容易忽视却又是最最常见的一些学生反常的表现,让我明白了要如何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我们都知道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
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当我们发现有某些特殊现象的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先沟通,不要急于辅导,要先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真诚、发自内心,尊重学生隐私,与其产生共鸣,只有掌握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
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5篇各2000字以上
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5篇各2000字以上XXX: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2647字)一、案例:学校表现情况XXX,男,16岁,2012年9月就读我校汽修专业。
该生聪明贪玩、研究很不认真,经常逃课和一些社会青年交往,有早恋行为,常在校制造一些事端,多次教育,屡教不改。
上课不听课,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放弃学此门课。
为此,老师们对该生极为头痛。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经调查我了解到,XXX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极少陪伴孩子,XXX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
XXX在家霸道任性,爱发脾气,无心研究,喜欢到处乱跑。
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
三、案例分析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即经验我断定,XXX在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惯、多动依赖、退缩行为、品德行为等。
XXX缺少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祖父母对其极少约束与指导,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自制力差。
XXX虽物质上较优越,但内心极其孤独、空虚,形成了乱花钱,讲吃穿,攀比、早恋、厌学等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四、咨询计划的制定和个案处理辅导前,针对XXX的不良行为,我当真分析其因。
针对隔代抚育征象,决定从他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采取措施如下:1.真诚接纳、以同理心沟通交流关系大于教育”。
刚开始我就设法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XXX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他的信任。
使用“意向对话”本领,同理心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以会谈法、积极倾听、共情等技术为主,知道他的心里世界。
起初他不愿说,我以真诚、同理心的指导,先帮他宣泄情绪,接着通过及时肯定和积极倾听,从中体会到了他心里的伶仃与不满,尤其是对父母的报怨,以及对友谊、对理解、对研究进步的渴望。
通过沟通他告诉我在与父母相处的极少工夫里,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遭到的也是严厉的批评、教育。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案例一:自卑、焦虑情绪困扰
小明是一名中职生,平时成绩中等。
最近,他总是显得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经常独自一人发呆。
通过班主任的沟通了解到,小明来自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不够。
他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觉得自己没有出众的地方,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挖苦,因此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和焦虑情绪。
专家建议:
1.协助小明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树立自信心。
2.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发掘自身才能,获得成就感。
3.指导小明正确面对同伴的嘲笑,学会自我保护。
4.加强与小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给予更多关爱和理解。
5.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案例二:网络成瘾行为严重
小红是班上的学习尖子,但最近发现她上课时常玩手机,作业时而马虎时而延期交,校园生活也开始陷入孤僻。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了解,原来小红夜夜在网上玩游戏、刷视频到很晚,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她承认近期对网络世界上瘾严重,曾试图戒掉但总是失败。
专家建议:
1.与小红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
2.制定行为管理计划,设置规则,限制小红上网时间。
3.鼓励小红发展实际的兴趣爱好,增加线下活动时间。
4.关注小红的精神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5.加强家校配合,统一管理方式,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以上案例说明,中职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应高度重视并给予适当疏导与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在高职院校中,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咨询策略。
案例一:学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学生姓名,一名高职二年级的学生,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加上自己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够有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临近考试时,他感到极度焦虑,无法集中精力复习,晚上经常失眠。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采用倾听和共情的技巧,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焦虑和担忧。
通过交流,了解到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害怕考试失败会让家人失望。
咨询师帮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教导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学生逐渐调整了心态,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焦虑症状明显减轻,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人际关系困扰学生姓名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高职一年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难以融入集体,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较少,经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咨询师在与该学生的交流中,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担忧。
通过角色扮演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与人打招呼、展开话题、表达关心等。
同时,咨询师建议学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经过多次咨询和实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案例三:职业规划迷茫学生姓名即将毕业,但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咨询师首先与学生一起探讨他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以及对职业的期望。
通过职业测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 性格测试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案例浅析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案例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需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案例的浅析,探讨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最终对该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未来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1.2 研究意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适应挫折和压力,提高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保持身心健康。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稳定的学生更容易专注于学习,具有更强的学习动力和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缓解学生在跨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的压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自身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挑战,提升整体竞争力。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意义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以及缓解学生跨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的压力。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的分析,旨在探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中职学生,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但近期在学校的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他变得沉默寡言,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减少,并经常自己一个人闷闷不乐。
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下降,出现了厌学的情况。
家长和老师对他的这种变化感到困惑,希望能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
问题分析: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小明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如下:1.学习压力过大:中职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2.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生通常面临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压力,有时可能会出现争吵和冲突,这对学生的自尊心有一定的影响。
3.家庭问题:家庭因素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的冷漠、重视升学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解决方法:为了帮助小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搭建沟通渠道:学校和家长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2.提供情感支持:学校和家长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情感支持,尤其是在他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并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4.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学校和家长应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摆脱升学压力和竞争焦虑。
5.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应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和友谊,减少学生间的竞争和冲突。
结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生本人也要学会适当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积极寻求帮助,并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提升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促进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中健康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而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某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案例描述1. 学生情况某职业中学初一年级共有300名学生,其中女生180名,男生120名。
经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
2.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教学内容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为“认识自我,拥抱阳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方法。
(3)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
(4)人际交往技巧。
4.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主体环节①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关于心理压力的问题,如“如何应对考试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②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心理,并总结出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③角色扮演:教师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心理状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3)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下建议: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
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心态。
③学会与人沟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三、教学效果1. 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正确看待自身心理问题。
2. 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增强。
3.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四、反思与启示1.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育心理学的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7岁,是一名中职二年级的学生。
他在课堂上经常沉默寡言,与同学交流甚少,甚至在小组讨论中也不愿意发言。
课后,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教室的一角低头玩手机,显得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
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小明的这一表现后,开始关注他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诊断通过对小明的观察和与他的交流,李老师发现小明存在以下问题:(1)沟通障碍:小明在与人沟通时,往往表现出拘谨、紧张,甚至出现回避行为。
(2)自信心不足:小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3)人际关系紧张:小明与同学之间的互动较少,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2.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来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2)性格因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使得他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拘谨。
(3)学习压力:小明在中职阶段,学习压力较大,导致他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忽视与他人的沟通。
三、干预措施1. 心理咨询(1)帮助小明建立自信: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2)提高沟通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小明的沟通能力。
2. 班级活动(1)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2)鼓励小明参加小组讨论,提高他的沟通能力。
3. 家庭辅导(1)与小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
(2)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沟通能力提高:小明在课堂上开始主动发言,与同学交流更加自然。
2. 自信心增强:小明在班级活动中表现积极,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3. 人际关系改善:小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融入了班级集体。
五、案例总结本案例通过心理咨询、班级活动和家庭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中职学生小明克服了沟通障碍,增强了自信心,改善了人际关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施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教育不当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
中职生也不例外,他们担心毕业后求职困难,情绪上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等诸多问题,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我校为解决这一问题每周上一节心育课,使他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心理健康常识和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要使学生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帮教老师也要给于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指导。
下面我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以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更积极健康地成长。
案例:预备铃已响,我还未进2014春汽修(2)班的教室,就听见小宋的大嗓门,而且人不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见老师进来,他才赶忙回到座位上,课桌上的书本乱七八糟,然后把所有的课本往地上一撂,上课了,他还是心不在焉,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左顾右盼,我走到他跟前,轻声地说:“坐好,注意听讲,不能三心二意,,这么聪明的你应该是应该认真听讲的”。
他低下了头,而后的时间他听得相当认真,还不时纠正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脑子反映很快,十几分钟后老毛病又犯了…….
小宋是一个令其他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迟到、旷课、逃课,上课经常摆出一副不认真的样子,头转来转去,还不时
乱插嘴,打断老师的讲课;你对他批评教育时,他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眼睛望着天花板,心不在焉,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上并不认真,脑子很灵活,但成绩处于中等,而且喜欢与顽皮的学生交往,在公共场合爱起哄,经常唯恐天下不乱,不过他也是班级里的“百事通”,样样事情,大小事问他他准知道。
一、心理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
但是小宋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常年带着,由于和孩子之间不沟通,任其自由发展,他经常不回家。
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行为和生活,偶尔问起成绩,若不理想,见面父亲就打骂,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小宋任性放纵。
(二)、学校影响: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蛋插嘴,东张西望,老师对他很头疼,,缺少与他沟通。
虽然他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赏。
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落不到实处。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16岁——17岁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
这一阶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阶段
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
所以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
(一)、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我认识到造成小宋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不要只顾赚钱,而且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
努力做到和风细雨,打开他心灵的窗户。
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消除心理冲突,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我一次次地用课余时间打电话、发短信,做他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母亲亲自回家照顾小宋了。
经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小宋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开始愿意回家了。
(二)、用爱心构筑心与心的桥梁。
小宋同学的心理障碍除家庭而外,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做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关注这样的问题学生,应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呵护。
不应该对他持冷漠的态度。
小宋从初中就受到老师的冷淡,造成他心理上的不平衡,那么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怎样改变他呢?我和任课老师及帮教老师商量决心重塑他的形象。
每周不定期的找他谈话,随时发现问题就给予解决,而且让他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展示个人才能活动,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经常找我和帮教老师谈心,他表示一定要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而且他回家能主动和父母交流。
有一次他问我:“老师,我还是以前的坏学生吗?”我立即就否定了,并且告诉了任科老师对他的肯
定,这位同学激动不已。
他让老师、家长重新认识了他。
让他展示出了他的才能,当他领到红红的奖状时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成功喜悦,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原来我也很棒!".在他天真,欢快的抿嘴一笑间,我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和老师们重视小宋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他乐于接受的方法讲明道理,消除他错误的认知因素,认真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确立适合他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他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指导他重点阅读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有关内容,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使他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经过半年多的耐心教育,小宋回到了课堂,并且能静心学习,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了很多。
现在小宋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三、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
没有心理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沐阳光而生善。
为此,学校首先从教师抓起,号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自觉学习心理学,鼓励老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做到人人可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请心理专家到校讲授《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理论,不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业务水平和心理咨询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老师积累个案,搞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为全面开展心理教育较好地准备师资。
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二)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师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为人师表,使学生在尊重鼓励气氛中,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教育,攻“心”的教育又需要爱心与耐心,我将继续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艺术开展心理沟通活动,最后,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分担成长路上的风雨,分享阳光灿烂的心情。
吴名武
2015 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