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电原理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就是电力盗窃。
电力盗窃不仅会造成电力公司的损失,也会对正常用户造成影响。
对于电力盗窃行为进行监察与反制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用电监察中的盗电与反盗电技术进行分析。
一、盗电技术分析电力盗窃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资源并进行使用,而不进行相应的费用支付。
电力盗窃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 线路串接通过在正常供电线路上串接非法设备,实现电力的窃取。
这种方式是较为传统的电力盗窃手段。
盗窃者利用私自引线的方式连接到正常的电力线路上,从而实现非法吸取电力资源。
2. 篡改电表盗电者通过篡改电表的方式,使得电表不能正常记录用电量或者记录的用电量偏低。
这种方式相对于线路串接的盗电方式更为隐蔽,同时也更为普遍。
3. 非法引电非法引电是盗电者通过私自凿开电线开裂的方式将电线引入自己的家中,通过此种方式获取电力资源。
这种方式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
4. 其他手段盗电者还可能采用其他手段获取电力资源,比如在电力线路上设置隔离或者变压装置,通过特殊的电气设备进行盗电等。
二、反盗电技术分析针对电力盗窃行为,电力公司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监察和反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盗电技术:1. 智能电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电表可以实现远程抄表、监控用电情况等功能,能够有效防范电力盗窃行为。
一旦出现异常用电情况,电力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数据分析技术电力公司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一旦发现用户用电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增加的用电量或者用电负荷过大等异常情况,电力公司会及时进行核查,从而发现潜在的盗电行为。
3. 线路监控系统电力公司会通过线路监控系统对整个供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一旦出现供电线路被串接等非法行为,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窃电现象指的是私自在没有支付电费的情况下,非法使用电力资源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窃电行为屡禁不止,给正常的用电秩序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有必要对窃电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窃电措施,以维护正常用电秩序,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们需要分析一下窃电现象的成因。
窃电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个别群体的经济困难有关,他们为了降低生活成本而私自窃电;另一方面则与一些单位的利益驱使有关,他们为了降低成本,通过窃取电力资源实现经济利益。
在城市中,一些小企业、工厂和居民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窃电现象,这些都是窃电现象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通过串通行窃电劫取利润,这种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安全造成了巨大伤害。
对于窃电现象,应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应当提高社会公众的用电意识,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合理用电观念,增强用电安全意识。
也需要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的用电制度,完善用电设备,提高用电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监管力度,完善窃电举报机制和法律制度,形成严密的监管网,对窃电行为及时进行打击,并依法严惩窃电分子,维护用电秩序和社会安全。
在加强窃电现象防范的也要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揭露力度,通过舆论宣传普及窃电现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引导各界关注窃电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窃电现象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各个区域进行窃电巡查和监测,强化对窃电现象的预防控制。
特别是要对一些易发生窃电现象的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建立健全的窃电预警系统,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窃电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应当重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窃电现象治理的强大合力。
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窃电问题,鼓励广大市民发挥监督作用,主动参与窃电行为的举报和揭露,为有效打击窃电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窃电现象是一种违法行为,给社会和市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
窃电原理和方法
窃电原理和方法展开全文1、窃电原理分析:窃电的目的,就是想无偿地获得电能,其手段是使计量电度表少计量甚至不计量。
所以我们研究窃电必须从电度表的工作原理说起。
我们知道,电度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电能。
故电度表主要结构是由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器等组成。
由电度表的作用原理知,改变输入电度表的电流、电压、相位以及改变电度表的转速、齿轮变比等均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
下面分改变电度表的电气参数(电流、电压、相位)和机械参数(转速、齿轮变比)两方面对常用窃电方法进行剖析。
2、窃电方法剖析:改变电度表的电气参数法和改变电度表的机械参数法1、短路电度表的电流线圈这种方法通常是在电度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较隐蔽的做法是用准备好的两头带针的导线分别插入电流线圈的入出两端,使流入电度表的电流减小。
这种方法可以使电度表转速变慢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电度表停转,实际上不能,因为电度表电流线圈电阻很小,外部用导线短路后,短路导线只能分去流入电流线圈的部分电流,电度表照样会转,只是少计了短路导线分去的部分负荷。
故对这样的窃电方法仅靠观察电度表会不会转来判断用户有无窃电是不对的。
2、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或断开电压线圈。
对于单相电度表,断开电度表的电压联接片是很容易的事,会造成电表不转,但很容易被发现。
如果用一个电阻串到电压线圈上,负荷端直接连出,所串电阻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套住,可以做到很隐蔽,其原理是使通入电压线圈的电压减小,达到少计量的目的。
3、调换输入电度表的零线与火线,使零线流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
这种窃电方法是在用电时,和邻居互换零线或另取一地线形成一地一火制,使自家电度表零线悬空,由于电流线圈悬空没有电流流过,故电度表不会转动。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监察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电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电监察就是对电力使用进行监管,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
窃电行为对电网系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电压波动、影响电力质量、增加电力损耗等问题,也会给电力企业和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反窃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维护电网稳定、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一、窃电技术分析1、串联窃电串联窃电是指通过在电缆线路上新增一段连通电流的装置来窃取电力。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窃电者需要破坏电路,安装非法接线,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引发断电甚至火灾等安全事故。
2、分布式窃电分布式窃电是指通过在用户侧线路上引入附加装置,以减少电能计量表压力,或通过过电能表等手段对电能计量表进行干扰,从而实现窃取电能的行为。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从侧面降低了电能计量的准确度,造成了电力公司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3、侵占企业线路窃电某些非法行业和个人会将电线透过围墙挂在自家墙上,悄悄地将线缆引入他们自己的房屋,此时就可以侵占企业电线的电力资源来窃取电能。
针对以上窃电的技术实现方法,电力企业需要采取反窃电措施,遏制窃电行为,维护电力正常运行。
目前,反窃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包括:通过在窃电容易出现的地方(如线路、变电站)安装传感器,实时读取电网信息,从而发现窃电行为。
侦测窃电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检测窃电信号。
2、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质量监测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电能消耗、变压器的物理状态及参数、负载特性等来判断窃电行为的发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周期性的监测,有效识别窃电行为,但如果窃电技术更加先进,电能质量监测就可能会出现失效。
3、智能电表计量智能电表是一种高度可编程的电能计量器,能够记录电能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它可以通过计量表的计量系统实现窃电自动检测和告警,从而提高反窃电的精准度和效率。
总之,反窃电技术是电力企业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是保障电网运行的基本措施之一。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窃电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
窃电不仅损害了电力供应企业的利益,也给社会治安和电力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加强对窃电现象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研究对于保障电力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窃电现象的主要情况1. 窃电现象的表现形式窃电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非法改装电表、直接串接电线、违法盗用电力设备等多种手段。
近年来,窃电犯罪逐渐走向专业化、组织化,不断变换手法,给打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窃电的危害窃电现象严重危害了电力行业的经济利益,影响了正常用电秩序,给正常居民的用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且,窃电不法分子为了窃取电力还常常存在着破坏电力设备,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
二、窃电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1. 社会经济因素一些居民因生活所迫,或者是为了省钱,采取窃电等非法手段获取电力资源,这是一部分窃电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2. 监管制度不到位一些地区的电力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监管措施不力,给窃电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非法利益驱动窃电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不择手段,采取各种手段窃取电力资源,给正常用电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防窃电措施的可行性分析1.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对于减少窃电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2. 提高警示意识提高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加强对用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减少窃电现象的发生。
3. 技术手段的应用通过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远程监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窃电行为,防范窃电现象的发生。
四、防窃电措施的具体建议1. 增加巡检频次提高对电力设备的巡查频次,加强对电表、变压器等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完善监控系统加强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预防窃电行为。
五、结语要加强对窃电现象的分析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电力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力盗窃问题也日益严重,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如何进行用电检查,防范和打击电力盗窃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用电检查中的盗电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反盗电技术,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电力盗窃问题的重视,并引入相关技术手段,以期解决这一难题。
一、盗电现象与原因分析电力盗窃是指未经合法手段获得电能,通过非法接线或改装电能计量表等手段,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的行为。
盗电现象主要表现为通过非法接线、私拉乱接电线路,通过非法改装电表,甚至伪造电费单据等手段来逃避正常的电费缴纳行为。
而导致盗电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经济因素:一些居民或企业因为个人经济负担过重,或者因为经营状况不佳,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而通过盗电手段来减少电费支出。
2. 规避监管:一些人通过盗电手段规避电力部门的监管和管理,以躲避相关处罚或责任。
3. 不良习气:一些人出于不良习气,利用自身技术或者借助他人来进行盗电行为。
盗电现象的存在不仅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对于电力盗窃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源头上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手段上的防范。
二、用电检查中的盗电检测技术在用电检查中,对于盗电行为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及时发现和制止盗电行为,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公共安全。
盗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例如用电量监测、负荷曲线等数据,对异常用电行为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盗电行为。
2. 能耗监测技术:通过对用户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用电设备的开关状态、用电负荷的波动情况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视频监控技术:在用电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用电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并记录盗电行为。
以上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盗电行为进行监测和检测,但是单一的技术手段可能存在盲区,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盗电检测,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价的上涨,电费成为了重要的经济负担。
因此,窃电现象也
逐渐增多。
为了防止窃电,一些反窃电技术也会逐渐出现。
下面,将分别从窃电和反窃电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窃电技术分析
1. 盗用他人电线
这种窃电方式最常见,如盗用邻居的电线连接自己家里的电器。
因为一般家庭和小型
工业厂房的电线电缆都是暴露在空中的,安装较为简单,容易被窃盗。
很多公共场所的电线是由物业专门维护的,但是一些人会侵入到电缆管道中将电线连
接到自家电器,从而窃取电力,之后将线缆暴露在外,以躲避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
另一种盗窃电力的方式就是串改电表,用来减少计费和掩盖窃电罪行。
通过某些手段
窃取监视电网的信号,盗用电表来欺诈电力公司。
1. 定位器
通过电线探头或者报警器对电线进行快速定位,发现管道和空中存在盗电情况后及时
报警,可以有效地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
2. 割线保护器
通过在主电线上安装割线保护器,如果电线被未经授权的人剪断,设备将立即启动警
报器进行声音和灯光报警。
3. 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具有储存数据、卡表功能、可编程、远程命令等功能,可避免窃取监视信号、串改电表等行为,保护用户利益同时防止窃电。
总之,电力窃盗已成为社会痛点之一,反窃电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防范窃电行为的
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尽可能地减少电力窃盗行
为的发生,保证公共资源的公平使用,维护正常社交秩序。
浅论窃电原理及防窃电技术措施
浅论窃电原理及防窃电技术措施摘要:本文论述了目前窃电的各种方式(列举法),对防止窃电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谋求为防止电力流失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窃电方式;防窃电;技术措施1、关于窃电的各种手法各种窃电的方式主要的原理都是通过对基本的电能测量器具大作文章,谋求达到偷电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压与铝盘涡流之间的磁力提供运转的动力,这种持续性的运动就会推定转盘转动,进而我们就能方便的读出电表的度数。
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上,窃电者可以利用改变电能表的输入和输出就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
例如改变电流、相位、电压、转速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电表的转盘数并不能真实的反应用电量,进而窃电的目的便达成了。
电能的产生有多重原因,但是各种来源产生的电能本身表现出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媒介反应的无实物性能。
电能蕴含巨大的能力,也被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区域内的电压,耗电工具的功率,线路电流本身这三者是影响电能计量的三个因素,改变着三个因素之一就有可能导致电能计量表所表现的数据不实[1]。
这三者和时间的乘积就能够改变用电量。
各种窃电行为就是由此产生的。
第一、采用欠压的方法窃电。
这种方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电线回路的接线环境,或是让电压回路在某种情况下不正常工作。
这样就会导致电压线圈直接失去压力效果,或者效果减少。
最终,反应到计量器上就会表现出少于实际情况的用电量。
① 使用手段让电压附近的回路表现出松开迹象。
电流互感器的熔断器被松开;保险内的熔丝被弄断;将线芯(回路导线)弄断;将计量器的电压联片弄断。
② 将电路的接线方式进行改变。
区域内的三相四线线路中的计量器具的零线和火线相接等。
③ 电压回路的线路不稳定。
电压回路必须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其接触不良会直接影响其电能的计量。
例如采取特俗手段将其接触面的氧化,形成养护层;电流互感器的低压保险被人为的松开;电压回路线路的接线被故意弄松;电能计量工具中存在的电压联片被弄松。
分析遥控窃电器原理及反窃电措施
分析遥控窃电器原理及反窃电措施遥控窃电器是一种利用无线遥控技术,趁人不备窃取他人电能的犯罪手段。
本文将分析遥控窃电器的原理,并提出反窃电的措施。
一、遥控窃电器的原理遥控窃电器通过无线信号控制被入侵者的电器设备,使其从启动到停止都在窃取电能。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信号发射与接收:罪犯使用遥控设备,通过发射无线信号到被入侵者所拥有的电器设备。
这些信号通常是通过无线电、红外线等技术传输。
2. 信号解码与控制:被入侵的电器设备接收到信号后,经过解码,将信号转化为实际的控制指令,如开关电源、调整电器功率等。
3. 电量窃取:一旦电器设备受到控制,窃电器可通过控制指令将电器的工作时间延长,使其在无人值守状态下长时间消耗电能,从而窃取电量。
二、遥控窃电器的反窃电措施为了应对遥控窃电器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反窃电措施,以确保个人及社会的电能安全。
1. 安装物理防护设备:在入侵电器设备周围安装物理防护设备,如金属网罩、激光探测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阻挡控制信号的传输,从而减少遥控窃电的风险。
2. 加强路由器保护:由于遥控窃电器依赖于无线信号的传输,因此保护家庭局域网的安全非常重要。
使用强密码对路由器进行加密,定期更换密码以及进行固件升级,都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3. 定期检查电表数据:定期检查家庭电表数据,注意是否存在电能消耗异常的情况。
如果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检查是否受到遥控窃电器的入侵。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遥控窃电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组织相关讲座、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遥控窃电器的原理和常见的反窃电措施,引导人们保护自身电能安全。
5. 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社会成员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导人们不要随意连接未知的WiFi网络,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以免招致遥控窃电的风险。
综上所述,遥控窃电器的原理是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电器设备窃取电能。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电能的节约与防止盗窃电能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
用电检查中,需要进行盗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以确保电能的安全和节约利用。
一、盗窃电技术分析
1、直接偷电:通过非法连接电源线路或窃取电表,将电能直接偷走。
2、互换电表:将电表互换,让被盗电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来避免正常使用者的检查。
3、偷电器:通过安装偷电器,在正常使用电器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电能偷掉。
以上盗窃电技术,都是采用非法手段获取电能,给正常用电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用电
风险。
因此,在电力用电检查中,需要采取一些反窃电技术手段,确保电能的正常供应和
使用。
1、电表加密:对电表进行加密或者更换高安全级别的电表。
通过增加电表安全等级,可以大大降低盗窃电产生的风险。
2、用电监控设备:安装用电监控设备,对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
和解决拖欠、偷电等异常情况。
3、封堵电闸:对于空置房屋、暂停用电的用户或长期用电异常的用户,在其户内电
闸处加装封条,避免非法接入。
4、加装保护装置:在用电线路上加装防窃电设备,如防盗电表、漏电保护器等,有
效遏制不法分子偷取电能。
通过以上反窃电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防止盗窃电事件发生,保护电能的安全和合法
使用,同时有效促进了电力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窃电常见方法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窃电常见方法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窃电指的是非法获取电力资源而不支付相应电费的行为。
对于电力供应商和社会公众而言,窃电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电力系统负荷过重、安全隐患增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窃电问题,需要分析常见的窃电方法、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常见的窃电方法:1.改装电表:窃电者通过篡改或更换电表内部元件,使电表无法准确记录用电量,从而达到减少电费的目的。
2.过载窃电:窃电者利用电器设备故意超量使用电能,以超过电表能够记录的范围,从而实现减少电费的目的。
3.串联窃电:窃电者通过串联连接电源线路,从而向非法使用者供应电力,造成电力资源无偿使用。
4.交叉接线窃电:窃电者利用故意交叉接线的方式,将电力资源转移到非法使用者,从而达到窃取电能的目的。
二、窃电的原因分析:1.经济压力:一些窃电者由于经济困难或负担无法承受电费,从而选择窃电行为。
2.法律意识:部分窃电者法律意识淡薄,对窃电行为的违法性认知不足,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3.监管不力:一些地区电力部门监管不到位,对窃电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4.高电价:电力价格过高容易诱发窃电行为,一些用户为了减少电费负担而选择窃电。
三、对策:1.加强监管:电力部门应加强对电力使用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异常用电进行监控,及时查处窃电行为。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强对窃电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窃电行为的认识和法律意识。
3.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加大对电力网络的维护和改造力度,提升电力供应的质量,降低窃电者的动力。
4.建立举报奖励机制:设立窃电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打击窃电行为,增加对窃电者的打击力度。
5.合理定价:电力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合理确定电力价格,减轻用户负担,降低窃电行为的诱因。
综上所述,要解决窃电问题,需要从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供电质量、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和合理定价等方面入手。
窃电原理分析
窃電原理分析窃電的目的,就是想无偿地获得電能,其手段是使计量電度錶少计量甚至不计量。
所以我们研究窃電必须从電度錶的工作原理说起。
我们知道,電度錶是利用電压和電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電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噐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電能。
故電度錶主要结构是由電压线圈、電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噐等组成。
由電度錶的作用原理知,改变输入電度錶的電流、電压、相位以及改变電度錶的转速、齿轮变比等均可以达到窃電的目的。
下面分改变電度錶的電气参数(電流、電压、相位)和机械参数(转速、齿轮变比)两方面对常用窃電方法进行剖析。
2 窃電方法剖析改变電度錶的電气参数法短路電度錶的電流线圈在電压线圈上串联分压電阻或断开電压线圈。
调换输入電度錶的零线与火线,使零线流入電度錶的電流线圈。
使用辅助变压噐。
改变電度錶的机械参数法壹、普通机械錶(220v)校正噐:所利用的是变频原理。
把50郝兹的電,转变成320郝兹460郝兹的電流,经双向噐进入電錶的電流线圈使電錶反转,只能使電錶反转,停止。
三项電錶(380v)校正噐:是把三只相线的電压叠加起来产生近1000伏的電压,然后整流、稳压、取洋、经数字变频后在互感噐内行成反向電流,使在运行的单项、三项、電子式電錶倒转.接錶后的三火壹零线上即可操作。
僟悈電錶、啴楿、叒楿、彡楿、電ふ液瞐显沶、啇鄴電錶、茖種電錶侀呺哋箌啭噐啌淛噐、兯電噐、嫚趉噐、嫚啭噐、偸電噐、盜電噐、渻電噐。
電錶啌淛噐、電錶箌啭噐、電錶嫚啭噐、電錶渟趉噐、電錶兯電噐、電錶苆電噐、電錶偸電噐。
鼡汾壓電蒩戓電壓沍憾噐將電壓信呺變荿妸鼡纡電ふ恻糧哋尒信呺,用分流噐或電流互感噐将電流信号变成可用于電子测量的小信号,利用专用的電能测量芯片将变换好的電压、電流信号进行模拟或数字乘法,并对電能进行累计,然后输出频率与電能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驱动步进马达带动机械计度噐显示,或送微计算机处理后进行数码显示。
偷电的原理
偷电的原理偷电,也就是非法窃取电力资源,是一种违法行为。
但是,有些人仍然会尝试这种行为,那么,究竟偷电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力知识。
电力是通过电力线传输的,而电力线是由电缆和绝缘材料组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电力是由发电厂输送到用户家中的,而用户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来使用这些电力资源。
然而,一些人会尝试通过一些手段来偷取电力资源,以此来减少自己的使用成本。
偷电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非法接入电力线路来获取电力资源。
一种常见的偷电手段是通过擅自连接电线来获取电力资源,这样就可以绕过电力公司的计量设备,从而不用支付相应的费用。
另一种偷电手段是通过修改电表或者使用偷电器来实现偷电。
通过这些手段,人们可以在不支付费用的情况下获取电力资源,但是这是非常危险和违法的行为。
除了违法外,偷电还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非法接入电力线路可能会导致线路过载,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而且,偷电也会给正常用户造成不公平竞争,使得电力公司无法正常运营,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电力供应秩序。
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偷电行为的危害性,不仅是违法行为,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使用电力资源,同时也应当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电力供应秩序。
总之,偷电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非法接入电力线路来获取电力资源。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对整个社会的电力供应秩序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使用电力资源,共同维护良好的电力供应秩序。
最新窃电的方法及原理,请电工重点检查此种...
最新窃电的方法及原理,请电工重点检查此种...最新窃电的方法及原理,请电工重点检查此种现象的窃电行为。
(一)窃电方法现阶段窃电常见的窃电方法有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扩差法和无表法五种类型。
欠压法:故意改变计量装置电压回路的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高压回路故障,使电能表失去电压或输入的电压减少,从而造成少计或不计电量的,称为欠压法窃电。
欠流法:使电流回路开路或短接电流回路,以及改变TA变比,改变电路的接法等称为欠流法窃电。
移相法窃电:故意改变电能表的正常接线,或接入与电能表线圈无电联系的电压、电流,还有的利用电感或电容特定接法,从而改变电能表线圈中的电压、电流间的正常相位,致使电能表慢转或反转,这种窃是方法称为移相法窃电。
扩差法窃电:私拆电表,通过采用各种手法改变电能表内部的结构和性能,致使电能表本身的误差扩大;利用电流或机械力损坏电能表,改变电表的安装条件,使电能表少计电量,这种方法称为扩差法窃电。
无表法窃电:未经报装入户就私自在供电企业的供电线路上接线用电,或有表用户甩表用电,称为无表法窃电。
其他方法窃电:例如某砖厂安装有250千伏安专变一台,采用高供低计,一只三相四线机械表装在铁制的表箱内,表箱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配电室外墙上,窃电者将其中一颗膨胀螺栓退出,将表箱倒置,造成电能表不转动,检查多次没有发现窃电方法,后通过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用电时间、用电负荷,然后放松客户对供电部门的警惕性,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该户的窃电手段,此方法很简单但确不易被发现。
(二)窃电原理分析1.改变电流窃电(1)把TA的P1端与P2端短接,使电流不经过TA的一次绕组,绕过电能计量装置窃电;(2)断开或者短接TA二次侧回路使电流值为零窃电;(3)改变TA变比值,将大电流比的TA铭牌换成小电流比的TA 铭牌;(4)将TA二次极性反接,或在电能表电流线圈中接入反向电流,使电能表反转窃电;(5)TA比值过大,利用TA的误差特性窃电。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电力使用和管理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偷电行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对于用电检查中的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窃电技术分析1. 电表篡改电表篡改是最为常见的窃电手段之一。
不法分子常常通过修改电表内部结构或者操纵电表的数据来实现窃电的目的。
电表篡改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利用外力对电表外壳进行损坏,然后对电表内部线路进行改动,有的通过在电表上安装外部器件实现数据操纵。
这些方式都能够使电表显示的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不一致,从而实现窃电目的。
2. 盗用他人用电在一些多户用电的情况下,不法分子通过串联、并联、变相及关联等方式,将自己的用电装置与他人的用电装置直接相连,实现了窃电的目的。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粗暴,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隐蔽性。
3. 使用非法漏电继电器非法漏电继电器是一种专门用于窃电的装置,它能够将电网供电的电能进行调整和变换,使得电表无法正确测量实际用电量。
这是一种相对高级的窃电手段,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二、反窃电技术分析1. 高精度电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中出现了更为先进的高精度电表。
这些电表具有更为精准的电能计量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电表篡改和数据操纵,从而提高了用电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2. 漏电检测系统漏电检测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用电系统中漏电情况的设备。
它能够对电路中的漏电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对漏电进行定位和处理。
这一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盗用他人用电和非法漏电继电器等窃电手段的实施。
3. 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电力管理部门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窃电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这种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将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远程管理。
三、结语用电检查中的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大有帮助。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
浅析窃电现象及防窃电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窃电现象在一些地区逐渐显露出来。
窃电不仅给电力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也给社会治安和民生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加强对窃电现象的分析和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窃电现象的成因、影响及防窃电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窃电现象的成因窃电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经济因素。
一些窃电者因为经济困难,或者是出于赚取没有成本的电费的动机,采取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从而导致窃电行为。
2. 社会环境因素。
一些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差,监管不严,导致窃电现象屡禁不止。
3. 规制不力。
电力公司对于客户用电情况的监管不力,给窃电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4. 道德观念淡化。
一些人对于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不以为耻,甚至视作理所当然。
以上成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导致了窃电现象的滋生。
二、窃电现象带来的影响1. 经济损失。
窃电严重损害了电力公司的经济利益,导致公司财务收入受损,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2. 社会治安问题。
窃电者采用非法手段获取电力,往往对电力设施进行破坏,给社会治安带来潜在风险。
3. 用电安全问题。
窃电行为往往伴随着非法改装电路、私拉乱接,不仅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也给周围居民带来潜在危险。
4. 影响公平竞争。
窃电行为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对正当经营者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
窃电现象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三、防窃电措施为了有效防范窃电行为,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1. 提高社会监管力度。
加大对窃电现象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窃电者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降低窃电者的违法成本。
2. 完善电力监管系统。
电力公司应加强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用电情况,防范窃电行为。
3. 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加强对窃电行为的道德谴责和宣传,强化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4. 加强电力设施的安全性。
电力公司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窃电者的作案机会。
关于反窃电的一点解读
关于反窃电的一点解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用电量的不断增大,窃电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反接、跨接、伪造铅封、使用倒表器等,窃电技术日益智能化,窃电行为更加隐蔽,使供电企业电量严重损失,造成电力供电公司每年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窃电问题不仅影响了电力企业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建设以及社会稳定。
因此,只有更好地提高反窃电技术水平,彻底堵塞窃电漏洞,创造良好的供用电秩序,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窃电的原理及方法剖析:窃电的目的,就是想无偿地获得电能,其手段是使计量电能表少计量甚至不计量。
所以研究窃电必须从电能表的工作原理说起。
众所周知,电能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电能。
由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可知,改变输入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相位以及改变电能表的转速、齿轮变比等均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
剖析现阶段窃电分自窃电的方法主要有:1、使电表转慢(1)窃电分子将电能表外壳打开,拆去数匝电流线圈,再将线头反方向绕几匝,重新接好,盖上电能表外壳,用私自仿刻的电力局计量铅封钳伪造铅封做假铅封。
(2)在电能表接线端上给电压线圈上串联一个起限流降压作用的电阻或给电流线圈上并联一个分流电阻。
(3)在非金属外壳的电能表外放置电磁铁,磁力线方向与电能表的制动电磁铁磁力线方向一致,加大制动力矩,2、使电表停转(1)窃电分子在表计的后面将表壳破坏,用杂物将表盘卡住或将表盘扭曲变形,使之不能转动。
(2)用2支针,针眼穿多股软导线后,将针尖刺入接线导线,将电能表电流线圈短路,达到窃电目的。
(3)外借零线或火线窃电,将负荷接在火线与借来的另一块接线正确的单相表的零线之间,由于负荷电流不经过两块表的电流线圈,所以两块表均不走;也可将火线借给别人窃电。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
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分析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价的上涨,电力窃取和反窃取行为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正常的用电秩序,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对电力窃取和反窃取技术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电力窃取技术分析1. 挂钩窃电技术:挂钩窃电是指通过非法连接电线或者搭乘他人的电源线路,从而窃取电力的行为。
常见的挂钩窃电技术包括拆解电表、串户用电、偷接电线、抽电等。
这些技术通过破坏电线路连接或者绕过电表计量,实现窃取电力的目的。
3. 设备窃电技术:设备窃电是指通过非法操作设备,窃取设备电力的行为。
常见的设备窃电技术包括恶意篡改设备参数、偷空调电等。
这些技术通过改变设备工作参数或者直接窃取设备电力,实现窃取电力的目的。
1. 电能表检查:通过对电能表进行检查,可以查出是否存在拆解、串联、偷接等行为。
常见的电能表检查技术包括瞬时抄表、继电器检测、电能表封条检查等。
2. 负荷检测:通过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常见的负荷检测技术包括负荷曲线检测、负荷波动检测、负荷断电检测等。
3. 设备参数检查:通过对设备参数进行检查,可以查出是否存在恶意篡改行为。
常见的设备参数检查技术包括设备工作参数记录、设备工作状态检测等。
1. 维护用电秩序:电力窃取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用电秩序,导致电力资源浪费和生活用电困难。
通过分析窃取和反窃取技术,可以加强对电力窃取行为的监测和防范,维护用电秩序。
2. 提高电力安全性:电力窃取行为可能导致电力线路短路、设备故障等安全问题。
通过分析窃取和反窃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力安全性。
3. 保障供电质量:电力窃取行为会导致电力质量下降,造成电压不稳、频率波动等问题。
通过分析窃取和反窃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质量问题,保障供电质量。
电力窃取和反窃取技术分析对于保障正常的用电秩序、提高电力安全性和保障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对电力窃取行为的监测和防范,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电力供应的可持续发展。
偷电的原理
偷电的原理
偷电的原理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能的行为。
尽管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且被严厉打击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试图利用各种方法偷取电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偷电原理:
1. 盗用邻居的电源: 这是最常见的偷电方式之一。
当人们与邻
居共享同一电源时,他们可以通过非法的分线盗取邻居的电能。
通常,他们在夜间或邻居不在家时进行作案,通过连接自己的电器到邻居的电路上来偷电。
2. 篡改电表: 某些人会尝试篡改电表来减少实际的电费消耗。
他们可能使用一些技巧来操纵电表的读数,使其显示较低的用电量,从而降低电费。
这种偷电方式往往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3. 非法接线: 有些人会通过非法接线来获取电能。
他们可能在
电线杆上或电表旁接下电线,从而直接连接到电网中,绕过正常的电费计量装置。
这种非法接线不仅会导致偷电,还可能存在电路安全隐患。
4. 安装装置绕过电表: 一些人会安装一些特殊设备,如电表旁
的绕开装置,来绕过电表的计量功能。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隐秘地使用电力而不被电表检测到,从而实现偷电的目的。
尽管偷电有时可能似乎是一种取巧的行为,但它是非法的、有悖道德的,并且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惩。
偷电不仅会导致不公平的资源分配,还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和安全风险。
因此,
大家应该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遵守相关规定,并通过正当的途径使用和获取电能。
浅析4种窃电器窃电原理,防止智能窃电转空子
浅析4种窃电器窃电原理,防止智能窃电转空子传统的窃电方法是指那些如私自接线、绕越计量装置、伪造或开启计量装置封印,故意损坏电能计量装置等的窃电方法。
通过直观检查,就可发现,属于简单的窃电方法。
智能型窃电手法是从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入手,改变电压、电流及相位等参数,使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如使用倒表器窃电、改变电能表结构窃电、远方遥控方式窃电等),由于采用了窃电装置进行窃电,不需伪造或开启计量装置封印,表面看起来并不改变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只是在负荷侧加装窃电装置。
此类窃电方式具有科技含量高、智能型、隐蔽性强、不易发现等特点。
窃电器常以节电器的面目出现,达到使电能表走慢,少计电能的目的。
伴随窃电现象出现了为窃电者提供服务的行为,如生产、销售窃电装置,传授窃电技术,帮助他人窃电获取报酬等。
窃电器曾猖狂一时,给电力部门造成很大损失,窃电器被吹得神乎其神,许多人被弄得晕头转向,觉得防不胜防。
其实窃电器并非不可防范,只要搞清楚窃电器的构造,清楚其行窃手段,就掌握了克制它的方法。
1、电磁干扰窃电器的原理分析电子式单相电能表绝大部采用步进电机计数器,而步进电机计数器在强交变场作用下会自动计数,改变磁场的方向,计数器便快速递减计数,从而实现窃电。
例如: 将电子式电能表置于一个足够强的交变磁场中,如果步进电机屏蔽不好,步进电机就会受交变磁场的影响而转动,从而使得计度器转动。
试验的原理接线图如图1。
2、电感型窃电器的窃电原理分析窃电器结构见图2中的虚线框,铁芯上绕有两组线圈,初级线圈线径较小、圈数较少,次级线圈ce线径较大、圈数较多。
两线圈的b、c端相连接。
使用线圈的中心抽头可调整窃电能力,次级线圈全部使用窃电能力最强。
行窃时,如图2接线,未接窃电器时,电能表1端电位高,2端电位低;窃电器接上后由于窃电器a端接低电位,e端接高电位,致使窃电器次级线圈中感生出与电能表电流线圈电位方向相反的电动势,由于两者并联形成闭合回路,则一个强大的反向电流附加于电能表电流线圈,现场测试表明:当用电负荷小时,电能表飞快反转,当用电负荷大时,电能表虽正转但比正常情况慢得多,从而少计电量窃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电原理分析
窃电原理分析
窃电的目的,就是想无偿地获得电能,其手段是使计量电度表少计量甚至不计量。
所以我们研究窃电必须从电度表的工作原理说起。
我们知道,电度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线圈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积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定出电能。
故电度表主要结构是由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器等组成。
由电度表的作用原理知,改变输入电度表的电流、电压、相位以及改变电度表的转速、齿轮变比等均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
下面分改变电度表的电气参数(电流、电压、相位)和机械参数(转速、齿轮变比)两方面对常用窃电方法进行剖析。
2 窃电方法剖析
2.1 改变电度表的电气参数法
2.1.1 短路电度表的电流线圈
这种作案方法通常是在电度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较隐蔽的做法是用准备好的两头带针的导线分别插入电流线圈的入出两端,使流入电度表的电流减小。
这种方法可以使电度表转速变慢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电度表停转,实际上不能,因为电度表电流线圈电阻很小,外部用导线短路后,短路导线只能分去流入电流线圈的部分电流,电度表照样会转,只是少计了短路导线分去的部分负荷。
故对这样的窃电方法仅靠观察电度表会不会转来判断用户有无窃电是不对的。
2.1.2 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或断开电压线圈。
对于单相电度表,断开电度表的电压联接片是很容易的事,会造成电表不转,但很容易被发现。
如果用一个电阻串到电压线圈上,负荷端直接连出,所串电阻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套住,可以做到很隐蔽,其原理是使通入电压线圈的电压减小,达到少计量的目的。
2.1.3 调换输入电度表的零线与火线,使零线流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
这种窃电方法是在用电时,和邻居互换零线或另取一地线形成一地一火制,使自家电度表零线悬空,由于电流线圈悬空没有电流流过,故电度表不会转动。
当供电部门查电时,恢复自家电度表零线,电度表计量正常。
这种方法很容易在室内控制窃电与不窃电,供电人员很难查到真相。
窃电的关键是要使流入电度表的零线与火线调换。
2.1.4 使用辅助变压器。
窃电时用变压器二次输出大电流反向流入电度表的电流线圈,使电度表反转。
这种方法没有什么痕迹,窃电者只需在供电部门每月抄表前,使电度表反转,减少一定电度即可,当然这需要较专业的水平。
2.
1.5 负荷端接移相器,调整电流和电压的电角度,使电度表反转(对三相电度表有效)。
2.2改变电度表的机械参数法
2.2.1 在电度表上端钻一小孔,窃电时插入铁钉或其它物件,使电度表转盘卡死或增加反转动力矩,使电度表少计量。
2.2.2 调整制动磁铁,使制动力矩增大,电表转速变慢,从而达到窃电目的。
2.2.3 调整轴向齿轮与计度器齿轮之间的传递间隙
间隙调紧则使传递阻力增大,转盘卡阻、转速变慢,调大则使轴向齿轮与计度器齿轮传动不良,转盘虽然转动正常,但计度器齿轮时转时不转,使计度器计出电量减少。
这种窃电方法聪明之处是利用电度表的工作原理,以制造故障形式隐蔽窃电事实。
2.2.4 更换计数器齿轮变速比,使电度表计出电量成倍减少。
这种方法是窃电者的秘密武器。
其具体做法,是用小容量电度表的计度器更换大容量电度表的计度器,这种被更换后的电度表计出的电量比实际用电量成倍减少。
比如,用5(10)安1800转/KWH的电度表计度器更换10(20)安900转/KWH的计度器,由于电度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没有变,那么铝盘转速不变,但计度器被更换后原900转计实际用电一度,变成了转1800转才计一度。
计出电量比实际用电量少一半。
这种窃电方法的要点是要用同一厂家的电度表才能够互换计度器,否则机械尺寸无法对应。
同时要牺牲一个电度表作代价。
操作时电度表盘面不要更换,则供电人员无法识别。
这种窃电方法是以上所有窃电方法的最高手段,即使把电度表拿到校验室校验,也无法识别。
因为电流和电压线圈未变,电度表转盘转动正常,只是计度器齿轮转速变比被改变,电度表所计电度与实际用电量不成对应。
对现在计电度表转数校验电度准确度的校验方法无法测出其错误,即使拆开电度表也很难看出
破绽。
目前,还没有文章公开揭露这种窃电方法。
这种窃电方法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校验仪无法校验其窃电性质,危害性最大。
除了上述的各种窃电行为,还有一种就是内外勾结窃电,这类窃电早在建国初期就有发生,现在也屡见不鲜,而且这种窃电数额不小,对供电企业威胁较大,很值得业内人士高度重示。
对改变输入电度表电流、电压大小或改变电度表电流电压线圈的窃电方法,供电人员只要加强外观检查、以及对怀疑用户的电度表进行校验,一般都能查出真相。
对于采用机械法窃电的用户,由于没有明显的窃电痕迹,很难查出真相,即使被发现,也可以借电度表本身机械故障而摆脱罪名。
以前很少有文章披露这方面的窃电方法,故提醒供电人员对这样的窃电手段要
特别防范。
综合以上的种种窃电方法,除2.1.4和2.1.5所提两种方法不需要动到电度表外,其它方法都需要动到电度表,甚至要拆开电度表才能实现窃电,这就使窃电者研究如何拆开电度表的铅封问题。
其实,只要稍动脑筋,拆开现有电度表的铅封并不难:用一字形小螺丝刀或针头扩松铅封封口较宽的
一端,用力就可以拉出铅封线。
回装时,用合适大小的针扩大铅封孔,使原抽出的线可以从原位穿回即可。
装好后,用两边平滑的钳或其它工具稍用力压紧,使线不能抽出,只要用力合适,不会伤害到原铅封面的标记字,可以做到看不出有被拆过的痕迹。
3.反窃电措施
通过分析以上各种窃电方法,可看出窃电者手段十分高明,而且做法隐蔽。
对如何杜绝窃电行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反窃电措施:
3.1集中安装电度表,并对电度表屏柜加封加锁,使用户自己不能随便接触、调整电度表。
针对大多数窃电方法需要动到电度表的特点,供电部门用这种方法能有效杜绝多种窃电手法。
很多地方已经采取了这一做法,但对农村、住房分散等地方较难实现,但也要把电度表安装到比较明显处,不要装设在用电住户的房内或围墙内,为窃电提供方便,同时,供电人员要加强巡视,对怀疑窃电的用户更换其电度表校验检查。
3.2 改进电度表铅封设计。
针对现用铅封容易撬开和复原的特点,建议供电部门研究使用封口压下后不能复原的封法。
3.3 使用有止逆功能的电度表。
为防止使电度表反转的方法窃电,应装设带止逆功能的电度表。
现在用的单相电度表都没有止逆功能,定货时要求制造厂家加装止逆装置。
对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的电度表,同样应购买带止逆功能的电度表,防止利用反相电流窃电。
3.4 使用具有防窃电功能的电度表。
现在很多厂家已经生产出具有防倒转、防脱钩、防电流短路、防一线一地的新型电度表。
对用电大户应优先考虑选用,它具有窃电时间记录、报警等先进功能,能有效防止窃电发生。
本文来自: 电工之家() 详细出处参考:/article/dgjs/2009/0915/1398_2.html
本文来自: 电工之家() 详细出处参考:/article/dgjs/2009/0915/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