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海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海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洪水对我们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伤害。
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
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
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
但是,洪涝仍具有可防御性。
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海河属于雨洪河流。
洪水主要来自汛期的暴雨。
海河包括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水系,于天津市汇合后,始称海河流域面积为26.4万平方公里,年水量为216.59亿立方米。
于塘沽注入渤海。
由于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加强,海河流域处于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绥地带,气候湿润,降雨增多。
但历年此气团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强度极不一致,流域的降水量变差很大,时
常发生旱涝灾害。
洪涝灾害发生常见原因有
洪涝灾害发生常见原因有洪涝灾害是指由于天气变化、地理因素、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的大范围水灾。
下面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常见原因:1. 大气因素:气候变化、降雨不均、大范围持续降雨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水蒸气含量增加,降雨量也随之增加。
而降雨不均指的是降雨强度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超过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2. 地理因素:地势低洼、河流泛滥、湖泊溢出等地理原因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临时性湖泊,极端降雨时泛滥成灾。
此外,河流的上游降雨过多、冰雪融化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河水泛滥。
3. 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的不合理规划和管理也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非透水区域(如建筑物、道路等)会减少自然入渗的机会,导致雨水汇集到低洼地区。
此外,过度开发土地、砍伐树木以及生态系统破坏也会削弱土地的自然保护功能,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4. 水利设施问题:不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比如,过度垦殖、填海造地等行为会改变自然的水文特征,使水体失去原有排水的通道和路径,导致洪水无法迅速排出,造成洪涝灾害。
此外,水库和河道的疏浚不及时,以及堤防和护岸的破坏也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5. 土壤问题:土壤的质地、渗透性和含水量也会影响洪涝灾害的发生。
如果土壤质地较硬,不能良好吸收雨水,容易形成大量的水流和积蓄,导致洪水。
此外,土壤的某些化学成分也会对水的渗透性产生影响,进而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以上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一些常见原因。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同时也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以提高社会对洪涝灾害的应对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第六章 自然灾害 核心素养专项练(六)
核心素养专项练(六)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2题。
1.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①夏季暴雨集中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④春季台风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要缓解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②加固沿海大堤③人工降水④修建入海新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海河流域地势低平,易积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地表径流量大。
第2题,修建水库,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解决的是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修建入海新河,有利于汛期河水的下泄,从而缓解洪涝灾害,故选B。
格栅坝的特点是拦、排兼备,变实体重力坝的全部拦挡为部分拦挡。
下图为甘肃一格栅坝。
据此完成3~4题。
3.格栅坝的建设属于防灾手段中的()A.灾害监测B.灾害恢复C.灾害防御D.灾害救援4.格栅坝的建设主要针对的自然灾害是()A.洪水B.干旱C.泥石流D.地震『答案』 3.C 4.C『解析』格栅坝是针对泥石流的发生而建造的工程防御措施。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前准备的重要手段。
据此完成5~6题。
5.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灾B.泥石流C.洪涝D.寒潮6.北京市在太阳宫公园等处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
下列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A.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B.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C.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D.平常可用作大型停车场『答案』 5.C 6.B『解析』第5题,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针对的是洪涝灾害。
第6题,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人类躲避灾害而提供的避难空间,这里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故A不符合题意;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水电设施、应急厕所等基本设施配置,也就是应该备齐充足的水和基本的救生物资,故B正确;应急避难场所可建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交通便利的地区,不适合建在远郊区县,故C不符合题意;应急避难场所不得作大型停车场,故D不符合题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难点: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难点: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潮湿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修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才能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才能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才能下降。
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
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二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间隔,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
假设所求地点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那么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互相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断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三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进步供水才能;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进步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难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地理复习指导栏目!。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和飓风,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全球变暖,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增加,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降水事件。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导致大量的水泥和沥青覆盖了土地表面,阻碍了地表径流的渗透和增加了径流的速度,从而增加了洪灾的风险。
3.河道的改变和疏浚不当:人为河道改变和不正确的疏浚措施可导致河流的水流速度增加,河道的水容量减少,进而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和规模。
4.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森林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水源保持者之一,森林覆盖能够减少降雨的冲击和水流的速度,起到了控制洪水的作用。
然而,过度的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破坏了森林的保护功能,导致了地表水递增速度的加快和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5.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也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果城市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排除大量的降雨,水就会积聚在城市地区,形成洪涝。
6.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质构造的不同和山区的地形是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山丘和山谷的地区更容易积聚水,形成洪涝灾害。
7.土地沉降:一些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发生了土地沉降现象。
土地沉降导致地表降低,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总之,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河道的改变和疏浚不当、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地质构造和地形以及土地沉降等。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和维护河道、加强森林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等。
河流湖泊水位变化与洪涝频发分析
河流湖泊水位变化与洪涝频发分析河流湖泊是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宝库,它们的水位变化和洪涝频发与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水文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探讨河流湖泊水位变化与洪涝频发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水位变化的原因。
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
气候变化会导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湖泊的水位。
当降雨量增加或者蒸发量减少时,河流湖泊的水位就会上升;相反,如果降雨量减少或者蒸发量增加,水位就会下降。
其次,人类工程活动也对水位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水库建设、引水工程以及河道改造等工程活动会改变河流湖泊的水位。
水库的建设可以调节河流的水位,当发生枯水期时,水库可以释放水来增加河流的水位;而在洪水期,水库又可以调蓄洪水,防止洪水泛滥。
引水工程则可以将水从湖泊或者其他地方引到需要的地方,人为地改变湖泊的水位。
河道的改造也可以通过深化河道,增加河流的水位。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洪涝频发的分析。
洪涝是指河流湖泊水位上升到超过河岸的最高水位,并造成农田或者城市内涝的现象。
洪涝频发与水资源的分布、地形地貌、降雨量等因素有关。
河流湖泊水位的上升需要有足够的水量供应,如果降雨量大于水体的蒸发量,水位就会上升。
而地形地貌则会影响水的流动状况,如山区容易发生山洪,平原地区则容易发生积涝。
除了气候和地形地貌,人类活动也对洪涝频发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过度开发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都会增加洪涝的发生频率。
城市的密集化建设会导致大量的硬质地面,而这些硬质地面无法有效地吸收和渗透降雨水,从而增加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此外,过度开发也会破坏湿地和水体的生态系统,减少了自然的调蓄能力,增加了洪水的威力。
在面对水位变化和洪涝频发的挑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来调节河流湖泊的水位。
但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洪涝灾害自然原因是什么
洪涝灾害自然原因是什么
洪涝灾害自然原因是什么?气箱转接介绍说,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常常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造成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的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在这过程期间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但也有的地区是因为秋冬季气温低且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
接下来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
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如1991年四川华蓥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
风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
上海潮位达5.04米,天津潮位达6.14米,许多海堤漫顶,被冲毁。
水火无情人有情,面对无法抑制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坚强的意志与自救的常识来挽救我们的生命。
更多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哪里找?来是您明智的选择。
关于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这一安全知识,同样也值得大家来熟悉掌握。
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洪”,你知道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吗?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气候原因:季风气候显著,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有的地区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
也有的地区是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
所在流域的地貌特征。
是否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等情况。
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
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土壤与地质状况。
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
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人类修建的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另一种是因人类的过分集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也增加了产生的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1、多植树、多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乱砍滥伐,从根源上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2、加强河道整治、堤防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灾害的机会。
3、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当发现洪水来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5、洪水因为来势凶猛且速度较快,如果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而已经遭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门板、木排、船只等,做水上转移。
备战新高考2022年地理微专题19: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专题19: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高考真题回顾】【例1】(2012·上海地理)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地区旱灾频次水灾频次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 219松辽平原169 357环渤海平原415 799黄淮平原846 1407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949 2151(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8分)(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6分)(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考点定位】综合考查我国水旱灾害时空分布、原因和重点地区防治措施。
【解析】(1)考查提取图文数表有效信息能力。
由表格明显看出水旱灾害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的南北差异: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最严重。
发生频次: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方水旱灾害特点不同:南水灾北旱灾。
(2)注意本题设问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水旱最严重,从发生的气候、地形角度分析。
气候抓住降水量大和时间长;地形抓住地势地平;(3)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和丘陵地区(与上游类似: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参考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
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山东省海河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聊城市“2010.8.9”暴雨为例分析
市3 0年来 的最强 降雨 , 降雨过 程 强 度大 、 时短 、 围 广 , 历 范 致 使 聊城市 的东 昌府 区 、 开发 区 、 平 、 阿 、 茌 东 高唐 、 清 、 临 阳谷 、
涝灾程 度 。 1 3 人为毁 损严 重 。 涝能 力降低 . 排
21 0 0年 8月 8 日晚 间 到 1 日 , 城 市 普 降 暴 雨 , 部 特 1 聊 局 大暴雨 , 城 市 平 均 降 雨 量 达 18m 聊 4 m。 其 中 聊 城 市 茌 平 县
乐平铺 单站 降雨量 3 1mm, 城市 东 阿 、 平 、 4 聊 茌 高唐 、 昌府 东
区 等 4县 区 最 大 三 1 雨 量 超 过 2 0 mm。 此 次 降 雨 是 聊 城 3降 0
首先是 家庭 联 产 承 包 责任 制 的实 施 极 大 地 调 动 了农 民 的生产 积极 性 , 造成 部 分 群 众 在 排 水 沟 渠 内私 挖 乱 种 , 却 侵 占排水 沟渠 保护 区植树 或种植 农 作 物 , 而使 部 分地 段 出现 从 滑坡 和 泥沙堆 积堵塞 沟渠 的 现象 。其次 是 随 着村 村 通 油路 、 小 城镇建 设及 招商 引资力 度 的加 大 , 路 边 沟 两侧 建 设工 程 公
堵塞 公路 两侧 的边 沟 , 自搭 接 道 口, 擅 填埋 及 倾 倒 垃 圾 的 现 象, 这些 都严 重影 响 了排 水 畅 通 。再 次渠 道 淤 塞 毁 损 , 设 建 配套 不全 , 多涵 闸 、 渠 已很 难 维持 运 行 , 节 功 能 失控 , 很 沟 调
多年 来既没 有进行 较好 的配 套 建 没 , 没对 原 有水 利 工程 进 也
地理因素形成洪灾的原因
地理因素形成洪灾的原因
洪灾是由多种地理因素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因素,可能导致洪灾的原因:
1. 降雨量过大:持续强降雨或短时间内的大暴雨可能超过地表的排水能力,导致洪水形成。
当土壤饱和或地表已经被积水覆盖时,降雨无法迅速渗透,导致水流增加,形成洪水。
2. 地形和坡度:地势陡峭的山区或山脉下游的平原容易受到洪灾的影响。
陡峭的地形会加速水流速度,导致洪水扩散更快。
平原地区可能容易积水,因为水流速度较慢。
3. 河流和河道状况:河流的水位上升可能是由于持续降雨、融雪、山区泥石流等原因引起的。
河道狭窄、弯曲或存在堵塞物也可能导致水流受阻,形成洪水。
4. 地下水位过高: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地表积水的排水能力可能变差。
这可能是由于降雨过多、土壤排水不良或地下水系统的问题。
5. 湖泊和水库溃坝:湖泊和水库的溃坝可能导致大量水流释放,引发洪水。
这可能是由于地震、泥石流、冰川融化等原因引起的。
6. 沿海地区的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是由风和大气压力差引起的海水暴
涨。
当风暴潮与高潮、海平面上升相结合时,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发生洪灾。
这些是导致洪灾的一些常见地理因素,但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降雨过猛、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涨水过深,或者雨水无法及时排放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引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不仅导致降雨量的增加,也会引发降雨的不均衡分布。
在气候季风和低纬度地区,夏季降雨集中,而在寒冷地区则会因为降雪或冰雹而引发洪涝灾害。
2.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也对洪涝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山地地区因地势陡峭,下雨后降水很快流下山坡,造成山洪。
河道狭窄的地区,降雨过多时,河水无法顺利排入海洋,而形成洪水。
地下水埋藏在黏土和砾石中,阻碍了排水的过程,也是洪灾发生的原因之一3.土地利用。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是引发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水泥路面、建筑物等人工硬化区域增加了雨水的径流量,导致降雨无法渗透到土壤中,进而形成洪水。
此外,大规模的人工围垦、森林砍伐、湿地开发等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削弱了地表的水源调蓄能力,增加了洪涝灾害的概率。
4.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洪涝灾害。
在规划和建设水利工程时,如堤坝、水库、排水系统等,往往忽视了河流的自然特性和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形成了漏洪、渗漏等隐患。
一旦降雨过多,这些工程设施往往无法承受洪水冲击的力量,导致洪水泛滥。
5.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地表水循环,导致地表缺水,产生洪涝灾害。
此外,过度开垦湿地和破坏自然河道等也削弱了水体的调蓄能力,增加了洪灾发生的概率。
总之,洪涝灾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地理、土地利用、水利工程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形成洪涝灾害。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气象预报、改善水利工程、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减少产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
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
刘洪升
【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7)001
【摘要】以往学术界在探讨海河流域水灾成因时,多强调不利的自然条件.不利的自然条件固然是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唐宋以来海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方位并没有显著变化,灾情之所以愈来愈重,主要是由于太行山区森林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淀泊淤塞所致,太行山区森林的破坏是酿成水灾的根本原因.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刘洪升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4
【相关文献】
1.1800年以来海河流域夏季降水量的定量重建及分析 [J], 王涛;郭媛;罗艳;周迎平
2.九江水灾频繁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J], 陈正来
3.河南省海河流域"96·8"暴雨洪水灾害成因及对策 [J], 丁永杰;刘富叶
4.海河流域六百年来水灾频发的警示 [J], 刘宏
5.1939年海河流域水灾述论 [J], 谢忠强;李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口附近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河口附近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和地势:河口地区通常位于河流与大海相交的位置,地势低洼。
河流在流经高地前由于地形下降速度较慢,使得河水中的泥沙沉积,增加了河道底部的高度,形成一种平缓的河道。
而到了河口地区,河道突然变宽并且深度减小,导致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增加。
这种地形和地势特点使得河口地区容易形成洪涝地区,暴雨落下后,水量增加,河水难以及时排出,导致洪水形成。
2.气候条件:河口地区通常处于气候湿润的地区,降水较多。
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季风气候带来大量降水,很容易形成暴雨。
同时,河口地区还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在登陆前后会带来大量的降水,引发洪涝灾害。
3.海洋潮汐:河口地区靠近大海,受海洋潮汐影响。
潮汐的周期性波动会改变河口的水位,尤其在潮汐波动的高峰期,河水会受堵塞,难以流入大海,形成洪水。
4.河流结构和流量:河口地区通常是一个河流与大海相交的地方,河水流量大,并且受到河流水量、潮汐和海水来流的复杂影响,容易形成河流水势堵塞,河床淤积,无法及时排水。
当降雨量大、河流水势汇聚,形成大面积洪水时,就会造成洪涝灾害。
5.地震和地质条件:河口地区有时会面临地震的威胁。
地震会引发地壳断裂或地层移位,导致地势变化,阻碍水流通行,造成洪水。
地震还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洪水。
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河口地区洪涝灾害易发,此外,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比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降低了地下水对大气降水的稀释和缓冲作用,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在河口地区进行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城市建设等也会影响水流的排泄,进一步加剧洪涝灾害的风险。
因此,为了减轻河口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应加强防洪措施,包括加强河道治理、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建设排水设施,控制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海河流域“16·7”大暴雨洪水成因初步分析
2 . 2 主要影响系统及演变 由 2016年 7 月18~20日位势高度场分析可知,
这次天气过程主要受高空槽、切 变 线 、西南涡、低空急 流 、地面气旋等多个天气系统影响。7 月 1 8 日2 0 时 , 从 500h p a 高空形势场来看,5 8 4 线已经压到流域南部
92
水文
第37卷
以 来 最 大 洪 水 ,大 清 河 系 及 北 三 河 系 发 生 较 大 洪 水 , 多 条 河 流 发 生 超 历 史 或 超 保 证 洪 水 ,部分闸坝出现 较 大 泄 流 。其中子牙河系沙河朱庄水库出现百年一 遇 特 大 洪 水 (流 量 过 程 见 图 2 ) ,洺 河 临 洺 关 站 、冶河 微 水 站 及 平 山 站 、泜 河 临 城 水 库 出 现 5 0 年一遇特大 洪 水 ,滹 沱 河 黄 壁 庄 水 库 出 现 2 0 年 一 遇 大 洪 水 ;大 清 河 系 沙 河 王 林 口 站 、阜平站出现百年一遇特大洪 水 ,其中王林口站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流量过程见 图 3 )。漳卫河系安阳河安阳站、子牙河系滹沱河支流 松 溪 河 泉 口 、北三河系北运河支流凉水河张家湾均 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永 定 河 系 、北三河系部分闸坝 出现较大泄流。
图 1 7 月 18〜2 0 日海河流域降雨量等值线图 Fig.1 The contour of the rainfall in the H aihe R iver basin during
18-2 0 July, 2016
收稿日期=2016-12-07 作者简 介 : 魏 琳 (1 9 8 3 - ) ,女 ,山东冠县人,硕 士 ,主要从事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工作。E -m a il: linw eihhu@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围湖造田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速度快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围湖造田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①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②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一、成因河流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河流水量过大或河道不畅等因素引发的洪水灾害。
其主要成因如下:1. 大雨天气:暴雨或长时间持续降雨会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容量,引发洪水。
2. 山洪暴发:山区地势陡峭,雨水迅速流入河流,形成山洪,加剧了河流的水位上涨和洪水的发生。
3. 雪融水:在冬季或春季,山区积雪融化导致大量融水流入河流,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容易引发洪水。
4. 天然堰塞湖溃坝: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堰塞湖形成,当堰塞湖的水位超过堤岸时,溃坝会引发洪水。
5. 河道疏浚不及时:河道淤积、杂物积聚等会导致河道断流、河道容量减小,水流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二、治理措施针对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河流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河流水情、雨情等信息,提前预警,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2. 加强河道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增加河道容量,提高洪水的排泄能力。
3. 构建防洪设施:加强河道护岸和堤防的建设,采用防洪墙、防洪闸等防洪设施,加强对河流的控制和管理,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4. 发展水库调度:合理规划水库的蓄水和泄洪,通过调度水库的水位,减少洪水的冲击和危害。
5. 加强山区治理:加强山区的防洪治理,修建拦洪墙、梯田等措施,减少山洪的形成和冲击。
6. 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加强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掌握应对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起来,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大雨天气、山洪暴发、雪融水、天然堰塞湖溃坝和河道疏浚不及时等因素。
为了有效治理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疏浚河道,构建防洪设施,发展水库调度,加强山区治理,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共同努力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它的形成和发展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
在本文中,将会探讨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可能的防治对策。
一、成因分析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河流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降水量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河流的水位上升,超过河床容量,从而引发洪水。
此外,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和频繁的暴雨、台风等天气现象也会增加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2.地形因素地形因素也是导致河流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河流的水流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河床中。
当降雨来临时,泥沙和水的凝聚力变弱,造成水流不畅,从而引发洪水。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同样也对河流洪水灾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河流的固定化、填埋、消失了河道的自然护堤等行为都会增加洪水带来的危害。
另外,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排水系统的不完善等也会导致洪水不能快速排除。
二、防治对策1.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针对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水,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持续观测降雨情况、天气变化,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洪准备。
2.改善地形环境改善地形环境是减少河流洪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效的河道清淤和河岸修整可以增加河流的通过能力,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防治洪水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洪水的容量,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水流得以流通,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4.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加强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是灾害防治的关键。
政府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洪水防治的工作,增强公众对洪水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总结起来,河流洪水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人为因素。
为了减少洪水带来的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改善地形环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等都是减少洪水带来灾害的有效手段。
最重要的是,减少自然和人为不利因素对河流的影响,提高对洪水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
(1)该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多暴雨,容易夏季发生洪涝灾害。
(2)海河是扇状水系,遇到暴雨,五条支流同时涨水,下游河道容纳不了(原来的海河只有一个入海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3)海河各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区,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使河道变浅,泄洪能力差。
(4)上游缺乏滞洪水库,下游河堤不牢固,入海口少。
淮河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
1、淮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
2、地形属于黄淮海平原,排洪渠道不是很通常,雨多的时候,河流容易泛滥。
3、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
就是黄河泛滥,该地区也容易受灾,历史上,黄河就不止一次夺淮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