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是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由招生院校自行命题。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正、精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学问基础、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两门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把握相关学科的基本学问、基础理论和基本办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办法分析、解决现代汉语及语言学基础性实际问题。
二、评价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把握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基础学问、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要求考生能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办法来分析和解决现代汉语的基础性实际问题。
()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语言学概论的基本理论分析基础性语言问题。
三、考试内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由“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两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部分测试以下内容:.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二)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部分主要测试以下内容:.语言的本质特征、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音、词汇、句法与语义,包括这个层次和方面相关讨论的重要概念、理论.语言进展与变化的缘由、表现、特点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光考试时光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卷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分。
其中现代汉语分左右,语言学理论分左右。
(四)试卷题型比例现代汉语分操作题题(内含若干个小题),共分论述题题,分语言学理论分分析题题(内含若干个小题),共分简答题题,每小题分,共分论述题题,分五、样卷(见附件一)附件一: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试卷(样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考试时光为分钟。
一、操作题(共分).按“四呼”给下列汉字归类:(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1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分析现代汉语的事实。
自学考试者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语法学简史、汉语语法特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构成句义的因素、词的分类问题、主宾语问题、歧义句问题、语法结构及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的语法现象。
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十一章, 其中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和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重点章。
第十一章为可选章, 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其余章为一般章。
二、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这一概念、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 特别是了解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2.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着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着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着,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现代汉语2复习大纲(语法语用部分)

现代汉语2复习⼤纲(语法语⽤部分)《现代汉语》复习⼤纲(语法、语⽤部分)⼀、总体框架:第⼀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第⼆章词类和功能分析法第三章短语结构和层次分析法第四章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第五章歧义现象分析第六章复句(排除多重复句)第七章语⽤⼆、各章的重点第⼀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等语⾔单位的结构规则。
⼆、语法的基本特征①抽象性——语法是从⽆数具体的语法结构组合中概括、抽象出来规则。
②⽣成性——根据语法规则可以产⽣出⽆限合法的结构(包括句⼦)。
③递归性——指在语⾔单位的组合过程中,语法规则可以反复地⽆限地使⽤。
④系统性——语法是⼀个严密的系统⽹络。
⑤民族性——指⼀种语⾔的语法区别于别种语⾔语法的个性。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汉语语法最根本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段来表⽰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总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①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影响。
②虚词的运⽤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
③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④短语的结构跟句⼦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致。
第⼆章词类和功能分析法⼀、词类的划分标准充当句⼦成分的能⼒语法功能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词与词的组合能⼒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形态标志三标准形态形态变化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所具有的概括意义和类别意义●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中,语法功能是主要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作为辅助和参考的标准。
⼆、汉语的词类体系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实词数代词:数词、量词、代词修饰词:副词、区别词词类声⾳词:叹词、拟声词虚词关系词:介词、连词语助词:助词、语⽓词第⼀层第⼆层第三层三、需要掌握的语法要点(⼀)实词部分1、能指出具体词语的词性关键是要掌握每⼀类词的划类标准:名词:+[数量短语+ ~]动词:+[∽+宾]形容词:[很+∽]区别词:[+定]、—[很+∽]副词:[+状语]数词、量词、代词(⼈称代词、疑问代词、指⽰代词)、拟声词、叹词的辨别⽐较简单。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
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自己的素质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
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精讲(无笔记)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第十章难点第四章难点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含义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吃了写了看了红了亮了(动/形+了)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状语[+名词]+动词+补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句子+状语+动词+补语+名词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3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如:+谓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34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如:明天王明哥哥偏正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4如:a bc dea/c///d//e一、语法的基本属性412[xìng][wùmèi]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A.B.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 :•B.•••dao ran)••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偏正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 c.如:a ()wave和()d.they them。
e.,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数,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c.+d.+股+浪+个+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畴。
ab人----人们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d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课后习题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119 2、1898一、传统语法学12(1(2(3二、结构主义语法学120世纪3020世纪50608021234三、转换生成语法学1)20世纪50三、转换生成语法学21234四、功能语法学12。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2022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本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了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2)理解:七大方言区。
(3)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特点。
具体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其中主要区别在语音方面。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
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2.词汇方面。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复杂,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为基础。
普通话的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https://img.taocdn.com/s3/m/2dbffc572b160b4e767fcffe.png)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试大纲 [江苏]教材——朱德熙《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350)(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一门学问。
任何语法研究成果都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都有主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旨在揭示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它以当代人口头使用的活生生的语言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又具有共时性的特点。
语法学是语言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包含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的结构规律。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
词法学研究的是词的结构和词形变化以及词类,句法学研究的是词组、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特点: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经典语法名著学习,理解、领会语法学家分析语法现象的方法、技巧,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语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法的目的学习语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提高自己的素质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工具,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专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使用语言这一工具。
如果我们对语法规律有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自如地运用本民族语言,而且可以借此工具,理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性是语法的性质之一。
它要求人们从无穷无尽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有限的语言规律。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较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法是为了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利用它来指导、调解我们的语言实践;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用词造句,分析语言结构,纠正语言错误,把话说得比较通顺流畅,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课程名称与考试方式:汉语言专业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考试方式为:闭卷二、本课程考试内容、基本要求与复习方法建议:本课程考试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词类研究,主要是从词的语法角度对汉语的千千万万个词进行分类;汉语句法分析,主要是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范畴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语义范畴对句法进行研究;汉语虚词研究,主要从虚词的用法和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介绍当今这两大语法研究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即与汉语研究的关系;汉语语法应用研究,通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让汉语更好地为我们的交际活动、创造活动服务。
三、考试试题的基本题型和所占分数比例: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占20%、名词解释占30%、简答题占30%、问答题占20%,总计100分。
四、本课程期末复习的范围或各章节复习要点:绪论:三组重要的概念重点掌握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一般掌握第一章词类研究,主要是从词的语法角度对汉语的千千万万个词进行分类。
第一节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重点掌握第二节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第三节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第四节关于词的兼类问题一般掌握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主要是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
不考虑意义的句法分析时代已经过去,句法研究与分析发展到今天,必须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道路。
第一节层次分析法重点掌握第二节变换分析法重点掌握第三节语义特征分析法一般掌握第四节配价分析法一般掌握第五节语义指向分析一般掌握第三章范畴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语义范畴对句法进行研究,不同的语义范畴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第二节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重点掌握第三节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重点掌握第四节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一般掌握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主要从虚词的用法和虚词的意义这两个方面以实例着重介绍说明虚词研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 ”是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分析现代汉语的事实。
自学考试者应较系统地了解汉语语 法学简史、汉语语法特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构成句义的因素、词的分类问题、主宾语 问题、歧义句问题、 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层次分析、 变换分析、 语义格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等基本研究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的语法现象。
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十一章, 其中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 有关问题、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和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是重点章。
第十一章 为可选章,可让学生自行阅读。
其余章为一般章。
二、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这一概念、 语法所包含的内容和语法学的简史, 特别是了解 汉语语法学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三个历史时期。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一)识记:1. 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 描写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 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 ,),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着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 (1936 一 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 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 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着作: ①吕叔湘、 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丁声树等着《现 如吕叔湘主编的 《现代汉语八百词》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法答问》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具体特 点,认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复杂对应关系, 认识如何在事实考察中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 义结合起来。
(一)识记:代汉语语法讲话》 。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着, 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等。
(二)领会:1.什么是语法;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形式的概念1. 语法形式;2.语法意义。
(二)领会:1. 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三)综合应用:在事实考察中做好形式和意义的结合。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即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成原则基本一致、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形态;2.语法范畴。
(二)领会: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句子、什么是句义、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句子;2.句义。
(二)领会: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A. 成分词的异同。
B. 词语的次序。
C. 组合层次。
D. 语法结构关系。
E. 语义结构关系。
F. 句调。
(三)简单应用:句义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关于词的分类问题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汉语中词类的含义,了解具体的词类划分标准,认识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具体词语进行归类。
(一)识记:1. 词类;2.实词;3.虚词。
(二)领会:1. 根据词的意义给词分类,实际上是行不通的;2.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3.划分词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组合能力; 4.汉语的词类系统。
(三)简单应用:各类词的语法特征。
(四)综合应用1.判别词性;2.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
第六章关于主、宾语问题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汉语中主、宾语的划分标准问题,认识主、宾语的概念,并会分析具体语言事实。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主语;2.宾语。
(二)领会:1.主、宾语的划分不能以意义为标准;2. 主、宾语的划分不能纯粹以词序为标准;3. 把意义与词序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也行不通;4.应该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5.主、宾语划分的事实分析。
(三)综合应用: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主、宾语。
第七章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层次性和层次分析,认识层次分析的功能、结构、意义原则,了解层次分析的优点和不足,会运用层次分析法语言事实。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扩展;2.替换;3.句法结构的层次性;4.层次分析;5.广义同构;6.狭义同构。
(二)领会:1.层次分析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结构原则;2.层次分析法对特殊结构的处理。
(三)简单应用:1.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具体类型;2.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
(四)综合应用: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体句法结构。
第八章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何谓句式变换,了解句式变换的同一性原则和平行性原则,认识句式变换分析的条件和句式变换的意义,并运用变换分析法分析语言事实。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 句式变换;2.同一性原则;3.平行性原则。
(二)领会:1. 同一性原则的具体内容;2.平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3.限制句式变换的具体条件;4. 变换分析的作用。
(三)综合应用:用变换分析进行句法结构。
第九章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何谓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了解何语义格的类别和相关谓词的类,了解与句式相关的语义类别,了解定、状、补语义指向的特征,认识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的关系,并运用相关方法分析语言事实。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 语法特征;2.语义结构;3.零向谓词;4.单向谓词;5.双向谓词;6.三向谓词;7.动态义;8.静态义;9.语义指向。
(二)领会:1.语义格的具体类型;2.谓词的向分类;3.与句式相关的具体语义类型;4.补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5.状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6.定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
(三)简单应用: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四)综合应用:1.分析语义格;2.分析动词的向;3.分析定语、状语、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十章关于歧义句问题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歧义句、歧义句的类型有哪些,认识语义结构的表层形式特点和深层形成因素,并运用相关方法分化歧义句。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一)识记:1.歧义句;2.多语义词语(二)领会:1.歧义句的类型;2.形成语义结构歧义的因素;3.语义结构歧义的表层形式特征。
(三)简单应用:分化歧义句。
(四)综合应用:运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有歧义的语言结构。
第十一章如何学习写作语法论文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写作语法论文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具体写作。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综合应用:写作语法学术论文。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本大纲是编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材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
凡指定的考试用书或参考书,其内容如与本大纲有出入,均应以本大纲为依据,作适当的增减。
(一)关于使用教材指定使用教材:《现代汉语语法学》(增订本),傅雨贤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4 月第1 次修订,2003 年7 月第8 次印刷。
(二)关于自学应考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1.自学应考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所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照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全面理解、掌握教材各章节的知识内容,力求融会贯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 自学应考者应依据本大纲的要求进行思考和练习,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初步具有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语言现象的能力。
(三)关于社会助学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1.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参照本大纲所附的适合本课程水平的各类题型,把本课程的知识系统与要求自学应考者掌握的分析方法和具备的分析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体现本课程社会助学的导向性。
2. 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现代汉语语法学》。
在助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2.1 教材的各章节虽然相对独立,但彼此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助学过程中,不宜搞重点辅导哪章哪节的做法。
2.2 教材每一章的内容都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并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
助学过程中,一定要由前往后,逐步推进,力求让自学应考者全面学习和掌握教材讲授的知识。
2.3 在助学过程中,力求讲清基本概念,以使自学应考者切实理解教材所讲授的内容。
3. 社会助学者在助学过程中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把助学重点放在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
为此,在助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3.1 不要仅仅讲授教材的内容,还要在助学过程中多举些实例,要给自学应考者多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3.2 不要仅仅要求自学自考者死记硬背概念术语,要着力指导考生学会应用教材所讲授的各种方法,能够分析处理各种实际的语言材料。
(四)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
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
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