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 最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8 人之初》。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类的起源之谜。
2.培养学生的对神秘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课本《8 人之初》2.集体活动课件3.录音设备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口语练习,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二、导入教师以启发性问题导入:人类起源是一个怎样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和传说?三、学习示范教师先朗读课文,然后学生跟读,调整语速、音调。
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课文中所讲的人类起源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五、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论,全班共同讨论。
六、展示学生自愿展示课文朗读,鼓励用动作、表情等方式增强表现力。
七、作业设计1.完成《8 人之初》的朗读练习。
2.回家询问父母人类起源的看法,写下他们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人类起源的话题,引发了学生对神秘问题的思考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表达和合作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六、延伸阅读热爱科学:《探索人类起源之谜》以上是本课的教案设计,希朴望能有助于大家的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之初》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义。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理解“性本善”的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
•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
2. 难点•把握《人之初》整体意思,理解古文词汇的含义。
•运用“性本善”的概念,在简短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人之初》。
2. 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及句子的含义。
(3)分组讨论“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学生谈论思路,教师进行引导。
3. 教学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对“人之初,性本善”理解,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
4. 归纳总结(1)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古文词汇理解困难,语言表达欠缺流畅。
下一节课需要加强对古文词汇的解释和运用,同时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背诵本课文《人之初》,并写下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理解,以展示下节课。
以上是本节课《人之初》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读、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含义,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人、初、男、女、大、小”。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中的悲喜。
三、教学难点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之初》第2课时。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
板书:人、初、男、女、大、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新词,注意发音和字形。
3. 跟读课文
让学生听录音或老师朗读课文,然后进行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4. 分段理解课文
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5. 学习生字词
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词语辨析和造句练习,巩固词汇记忆。
6. 听读课文
让学生闭书,听老师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7. 语文活动
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例如填词游戏、课文改编等,巩固课文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课文。
3.创作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本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8 人之初》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8 人之初》优质课教学设
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背景
本课是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识字8 人之初》单元。
该单元
主要以“人之初,性本善”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识字、认字的学习,了解人的本性。
2. 教学目标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认读本课词语,并能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标题:“人之初,性本善”
•板书内容:儿童画像、相关词语、探究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让学生看一幅儿童画像,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儿童是怎样的?他们是
怎样的性格?”
2. 学习课文
让学生认读词语“人、初、性、本、善”,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字词的含义。
3. 分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给学生提供问题:“你觉得人是天生善良的吗?请解释你的看法。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
4.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在课堂互动、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肯
定和鼓励。
同时也注意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哲学观点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不仅仅是记住了几个生僻字,更是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道德情操。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敬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之初》的意义
2.能够正确读出《人之初》的文字
3.能够根据《人之初》的内容表达个人理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人之初》的识字
2.理解《人之初》的内涵
3.发表对《人之初》的个人看法
三、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之初》的意义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人之初》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课件《人之初》图片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放映《人之初》的图片,让学生看一遍,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看法?”
2. 学习《人之初》
教师带领学生读《人之初》的原文,重点讲解生字和生词,让学生反复读,掌
握正确的发音。
3. 感悟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人之初》的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人之初》的理解和看法。
4. 情景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扮演《人之初》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情
感和内涵。
5. 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之初》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掌握了《人之初》的识字,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作业布置
1.复习《人之初》的识字
2.用自己的话语写一篇关于《人之初》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
悟。
以上为本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之初》这篇课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4.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人、赏。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
3.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生字:人、赏。
2.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课文内容。
2.生字卡片:人、赏。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展示新的生字卡片:人、赏。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人之初》,并让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的含义,并让学生多次朗读,熟练掌握生字的发音和意义。
第三步: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帮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识字训练1.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进行书写练习。
2.引导学生探讨生字的用法和相关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语言运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子组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重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引导学生对人之初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课下复习生字的读写,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布置几个简单的句子组合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8 人之初-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8 人之初-教案(含教学反思)8 人之初备课素材【写作背景】《人之初》精选了《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
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本课的学习,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其他资料】《三字经》节选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qì yòu chū xìng jiào初性教幼器二、照样子,写一写。
相远幼木目阅读能力大提升三、重点段落品析。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这是哪句话的意思?思维创新大拓展四、“人不学,不知义……”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请你说两句。
参考答案:一、初 chū性 xìng 教 jiào 幼 yòu 器 qì二、辶元幺力三、人不学,不知义四、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五单元8《人之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
•能够感受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朗诵《人之初》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达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诗歌内容
•向学生介绍《人之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等。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使学生理解诗歌意义。
朗诵练习
•给学生时间学习和背诵《人之初》。
•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让学生展示成果。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人之初》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并背诵《人之初》。
•让学生写下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之初》这首诗歌。
8《人之初》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
《人之初》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课【教材分析】本课精选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等5个生字。
2.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积极传诵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会认本课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初次见面,猜猜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看《三字经》片段视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小朋友,你们想读一读古代小朋友的识字课文吗?打开课本56页,两手捧书书外斜,身体坐正脚放平。
努力读准字音,不和他人一条声。
2.你看,三字为一句。
我们来和同座一起读读课文吧!一人读一行。
3.我们这篇识字的题目叫“人之初”,三字经的第一句也是“人之初”,看来,人之初这句话很重要呢!我来看“初”这个字。
【PPT出图】,左边一个衣字旁,右边是刀,做一件衣服,最初要用剪刀把布料裁开,“初”有了最早、最初的意思。
延伸:那春天的开始就叫(初春)。
夏天的开始就叫?……初次见面就叫(初见)。
4.那人之初是什么样子呢?【PPT出示:子】瞧,不就是这样一个在襁褓里的小婴儿嘛,这个字就是“子”。
子就代表刚刚出生的小婴儿。
那一个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成人呢?想知道吗?那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的“闯关大挑战!”(1)【第一关:火眼金睛找找找】:汉字先生说了,秘密呀,就藏在这篇课文的两个汉字中。
给你们一点小提示:看看哪两个汉字中还藏着“子”这个部分,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来。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的初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初学者的基本品质,如谦虚、好学、尊重他人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人格品质。
文化知识目标:通过对《人之初》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初生阶段的思想,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针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的部分)了解“人之初”认识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逐步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展示课件上的初生婴儿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人最初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人之初”的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人之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在初生时是一张白纸?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教师补充讲解“人之初”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含义,如人性的本善本恶等话题。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等。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使他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将遵循识字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同时融入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以下具体步骤。
生字识别:通过展示生字卡片或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课文中的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顺序,并示范书写。
学生跟随模仿,进行书写练习。
新词理解:在生字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词的意思。
通过例句、图片或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教师范读:教师首先进行课文的范读,注意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为学生树立榜样。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 人之初》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 人之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并背诵《人之初》这首古诗;2.能理解古诗《人之初》的内容,体会古人对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思考;3.能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简短的想象与表达。
二、教学准备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识字8》;2.课件:包含《人之初》古诗的课件;3.黑板、彩色粉笔、白纸、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识字8》前面所学的内容,让他们联想到关于生命成长和人类起源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这个词组的含义,初识人类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人之初》这首古诗,让学生跟读古诗。
•讲解古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对“人之初”和人类起源的看法。
3. 听读(10分钟)•教师朗读《人之初》这首古诗,让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提高语音语调表达能力。
4. 读写(15分钟)•学生进行课文默写,检验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古诗的内容,理解给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5. 朗诵与表演(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人之初》的朗诵与表演,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点评表演,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诠释古诗中的意境。
6. 想象与表达(15分钟)•引导学生根据《人之初》的内容,展开想象,画出自己对“人之初”场景的插画。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想象与感受。
7.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古诗《人之初》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练习默写《人之初》这首古诗,巩固记忆;•思考《人之初》的含义,展开一段自由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古诗《人之初》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尊重古人的智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通过表演、想象与表达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语“人之初”的含义和来源。
2.能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3.能准确地读出词语“人之初”并能在句子中使用。
4.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继续。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和念出词语“人之初”。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对词语“人之初”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2.能在正确的情景下运用词语“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练习本。
4.图片或实物展示“人之初”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与“人之初”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词语。
第二步:学习1.引导学生读出“人之初”这个词语,解释其意义是指人类的开始或初始阶段。
2.教师通过示范书写“人之初”,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人之初”并进行纠正。
第三步:运用1.培养学生对词语“人之初”的理解和表达,提问引导学生用“人之初”造句。
2.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用“人之初”造句的情境。
第四步:拓展1.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古诗词或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之初”这个词语的用法和涵义。
2.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书写词语“人之初”,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个词语。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人之初”的意义与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关于“人之初”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长亲子阅读,找到更多相关词语或故事。
八、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人之初”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学生多交流,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人之初”这个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近”等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写字。
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1、《三字经》是中国众多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
2、教师播放小学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
(学生观看)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不急,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自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
教师重点指导正音。
(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
(2)多音字:教,jiāo(教书);jiào(教师)。
5、小组比赛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熟悉文本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4、师生拍手读。
四、学习第1小节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交流不懂的地方。
3、教师讲解重点词的含义。
(苟:如果,假如;乃:就;迁:改变、变化。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天性虽然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教育不一样,因此所形成的习性、习惯也就相差很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人之初》。
2.能正确书写课文中生字。
3.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4.能听懂课文的内容,并简单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识记,包括掌握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表达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人之初》、板书工具。
2.学生:课本、笔、本单元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人之初》这篇课文,让他们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题目“人之初”意味着什么?2.请学生展示本单元词卡片,帮助他们快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让学生大声跟读课文《人之初》,并解释生字和课文中的一些生动形象描述。
2.强调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在读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做简短的讨论,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步:巩固训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训练,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课文朗读。
2.通过组内互助、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和生字发音。
第四步: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一幅画,展示对《人之初》的理解。
2.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简单描述人类的起源,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1.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2.简单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点以及生字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程以《人之初》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字学习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人类起源,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能说出课文中描写的小朋友的特点。
3.能听懂老师的阅读朗读课文,并模仿跟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小朋友的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
1.课文《人之初》的教材。
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放一段描写小朋友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2. 学习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每组设计一个小展板展示。
4. 学生表演
•各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展板,展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
5. 总结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小朋友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身边的小朋友,注意描述细节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一步可以加强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
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
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
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
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
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能够背诵词语《人之初》。
2.了解《人之初》中的含义,能够简单描述其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并读出《人之初》。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3.能够与同伴合作,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并背诵《人之初》。
•理解《人之初》中的涵义。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词语《人之初》的教学卡片。
2.词语《人之初》的黑板书写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舌头操活动,准备开始语文学习。
2. 引入•老师出示词语《人之初》,并向学生解释这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词语来自于哪篇古文。
3. 学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词语《人之初》,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朗读。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理解《人之初》的意义,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长汇报的方式展示理解。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该小组对于《人之初》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拓展•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人之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词语的内涵。
7. 总结•老师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
六、课堂作业1.背诵《人之初》。
2.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于《人之初》这句词语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人之初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人之初》时,学生积极性高,理解能力较强。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再加深对于该句的诗歌背景等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文学素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2.掌握生字词语,能够准确朗读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4.感受课文中表达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语的认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朗读和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朗读生字词语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2.图片或动画展示人物形象
3.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学到的词语
2.出示《人之初》主题图片或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
1.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重点记忆
第三步:理解课文
1.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主题
第四步:朗读练习
1.分组朗读整篇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课文总结
1.学生描述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总结课文主题
六、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情节自由发挥,编写一个小故事
2.表演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生字词语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准确朗读生字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朗读练习中仍存在一些学生发音不准的情况。
下一节课将加强朗读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发音准确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之初》这篇课文。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人之初》的原文内容;3.能够正确朗读《人之初》;4.能够理解《人之初》中的意思,并进行适当解释;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诵读《人之初》,理解古文诗的意义。
难点: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调查表;3.古文诗《人之初》的结构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人之初”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人之初》1.展示《人之初》的原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诗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的寓意,做思维导图或总结。
第三步:课堂练习1.班内朗读《人之初》;2.编排故事或表演《人之初》的内容。
第四步:课堂讨论对学生们表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梳理《人之初》的主题和意义。
第五步:课堂总结总结古文诗《人之初》的文学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人之初》的理解;2.背诵《人之初》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3.了解古诗词中的其他名作,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反思《人之初》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诗,它的意境和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本节课以《人之初》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撰写的《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希未可以对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
(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
(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8人之初》
学习环境专心一致
人之初懂礼、成才
好好学习持之以恒
课后反思:
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
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
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