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检测题(含答案)
(3)注意“戒奢从简”,以身作则。 (4)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22.隋朝大运河不仅为当时的南北交通提供便利,而且从客观上起到了南水北调的作用。也为新中国建设三峡工程,真正做到南水北调提供了样本。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大运河开凿有什么影响?
21.唐太宗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2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作了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2.B3.B4.D5.D6.A7.C8.C9.B10.A11.C12.B13.C14.B15.D16.C17.D18.C19.C
A.男女平等得以实现B.社会风气比较开放C.尚武之风盛行一时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3.骆宾王曾经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并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
A.骆宾王很有文采B.武则天爱惜人才C.宰相能力有限D.武则天不得民心
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B.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5.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
A.皇族的后代B.外戚C.朝政大臣D.掌握重兵的武将
6.“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诗中“平陈业”指的是( )A.灭掉陈朝B.创立科举制C.统一度量衡D.开通大运河2.“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
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
”这是对安徽泗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
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开通( )A.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B.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3.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道,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B.从谏如流C.轻徭薄赋D.戒奢从简4.“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5.“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以上材料可以佐证( )A.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B.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C.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6.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7.唐代广泛流行“胡装”“胡食”“胡乐”,统治者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
这表明唐朝( )A.民族政策开明B.中央集权强化C.社会风气保守D.文学艺术多彩8.文物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下列图片呈现的文物既能证明唐朝的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陕西秘色瓷B.骑驼乐舞俑C.越窑青瓷D.邢窑白瓷9.“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该部分共10小题,每空1 分,共20分)1. 隋的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连接了海河、、淮河、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3.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4. 唐玄宗在位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历史上称为“”。
5. 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6.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诗人李白享有“”的美誉。
7. 唐朝高僧不远千里到达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8. 开元末年以后,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9. 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10.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
此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二、选择题11.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12.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编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将隋文帝位列其中。
下列功绩属于隋文帝的是()A. 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 开创了“文景之治”D.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1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促进了经济交流B. 促成了贞观之治C. 巩固了封建统治D. 结束了分裂局面14.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以下最贴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15. “北通深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下面对于对吵的特点哪个最为符合实际()A.短暂而繁荣B.经济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4.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5.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A.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6.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武则天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7.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9.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金刚经》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11.下列人物中,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A.姚崇B.李春C.杜如晦D.玄奘12.诗圣指的是()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杜牧13.(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2)隋朝大运河以A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B____________,南至C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事件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2.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3.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减省刑罚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描述的工具是()A BC D5.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
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气的开放6.在我国历史上,把在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
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华佗—“医圣”B.顾恺之—“画圣”C.颜真卿—“书圣”D.杜甫—“诗圣”7.唐太宗、唐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反映的是()A.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8.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暴政导致其灭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2.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3.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是()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社会安定④物价低廉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5.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宋璟 C.狄仁杰 D.姚崇6.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洛阳、涿郡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7.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
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8.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9.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的开凿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11.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盛况,当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2.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A.B.C.D.13.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右图《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的第一章为“百年乱世出新朝”。
下列叙述与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无关的是()A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 .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C .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 .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2.下面是一位同学学习“开凿大运河”后完成的笔记,其中属于大运河作用的是( )隋朝开凿大运河⎩⎪⎨⎪⎧①隋朝统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②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③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五大水系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A .①B .②C .③D .④3.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 )A .唐玄宗时B .武则天时C .唐太宗时D .隋炀帝时4.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统治局面,史称( )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文景之治”D .“光武中兴”5.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死后为后人留下了众说纷纭的“无字碑”(右图)。
这位皇帝是()A .隋文帝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6.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
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开元盛世”D .“开皇之治”7.小华同学对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和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认识正确的是()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在唐朝时发明B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 .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D .它们都反映了唐朝农业的发达8.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C.实行开明政策,改善民族关系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9.某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商标(如下图),与该商标有关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辛弃疾10.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过度役使民力C.法律十分严酷D.宦官跋扈专权2.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空格内应分别填入A. 西晋、东晋、唐朝B. 东晋、西晋、唐朝C. 西晋、东晋、隋朝D. 东晋、西晋、隋朝3.下列关于唐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 581年、李渊 B. 618年、杨坚C. 618年、李渊 D. 618年、李世民4.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了()A.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 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 实行开明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5.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6.“传法为重,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的是A.玄奘 B.崔致远 C.遣唐使 D.鉴真7.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高宗8.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注重任用贤才D.提倡节俭9.“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实行科举取士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提倡节俭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10.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 隋炀帝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11.隋朝建立于(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12.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该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隋朝的建立使我国进入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辉煌时期,那么隋朝完成统一大业时的皇帝是()A. 隋文帝B. 隋炀帝C. 隋恭帝D. 陈后主2. 粮食关系国家生死存亡,是国之大事。
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反映了隋朝()A. 完成统一B. 经济发展C. 人口增长D. 轻徭薄赋3.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下列有关诗中“此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修建“此河”是为了巩固唐朝的统治B. “此河”是在隋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C. “此河”以长安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D. “此河”的作用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 热播电视剧《隋唐演义》中隋文帝灭亡了陈朝,中国南北再次实现了统一。
这一时间节点位于下图所示时间轴的()A.①处B. ②处C. ③处D.④处5.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 贞观之治B. 贞观遗风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6. 下图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在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注解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是()A. 郡县制B. 科举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7.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面是小明同学为武则天撰写的碑文,其中说法恰当的是()A. 武则天反对科举制B. 重用人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 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D.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8. 唐朝的骆宾王曾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武则天()A.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B.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C.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D.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9. 有学者评价科举制时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A. 杨广B. 刘邦C. 杨坚D. 杨勇2.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A. 长安B. 洛阳C. 江都D. 涿郡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中心是在()A 长安B. 江都C. 余杭D. 洛阳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 南水北调C. 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D. 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 邗沟—江南河—永济渠B. 江南河—永济渠—邗沟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6.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A.注重门第B.注重学识C.靠推举D.注重品德7.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他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浪漫情怀,享用“诗仙”的美誉。
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隋朝统一C.巩固了封建统治D.开辟了丝绸之路9.如果用词语来描绘朱温,哪一个不合适A.农民起义军将领B.唐朝节度使C.镇压农民起义的宦官D.后梁的建立者10.唐朝直接灭亡于A.土地高度集中B.宦官专权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11.如图是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唐朝高僧玄奘曾游学的佛学最高学府是( )A.大昭寺B.小昭寺C.那烂陀寺D.唐招提寺12.“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
”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的是( )A.盘庚迁殷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澶渊之盟13.农民起义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B.史思明C.姚崇D.黄巢14.唐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王朝,在唐宋之间是纷乱的五代十国,以下哪个政权是属于这一时期的( )A.北周B.后秦C.后汉D.东魏15.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6.“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8.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选项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答案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图中②代表的是隋统一全国,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建立隋朝B.灭亡陈朝C.开通运河D.开创科举2.中国有句俗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话若用于隋朝,你认为后人(隋炀帝)所“乘凉的树荫”应是()A.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局面B.隋文帝时经济发展快,国力强盛C.隋文帝首创进士科选拔人才D.隋文帝开凿京杭大运河3.“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C.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D.唐玄宗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
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关于隋炀帝落得如此下场,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举制的实行B.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打击C.隋炀帝的暴政D.南方陈朝的重新崛起6.唐朝,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并深入探究的时代。
它在隋末的废墟上昂扬勃兴,为中国人绘制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
下列与唐朝相关的史实,说法错误的是()A.618年建立B.都城是长安C.李世民建立D.建立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7.秉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理念,成就“贞观之治”盛世的皇帝是()A.唐玄宗B.唐太宗C.赵匡胤D.武则天8.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
D.科举制度的正式成立
16.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下列有关“五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②五个政权并存割据
③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④政局相对稳定,战乱影响较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殿试制度的创立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大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唐太宗发兵反击东、西突厥②遣唐使来华
27.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8.唐朝的繁荣昌盛能够闻名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9.比较隋朝和秦朝,它们有哪些相似地方?
参考答案
1.D 2.D 3.D4.D.5.C 6.C 7.D 8.B 9.B 10.A11.B12.B13.A14.B 15.BC 16.C 17.C 18.B 19.B 20.D 21.B 22.B 23.A 24.A 25.D
23.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24.《明史.宦官传》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了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卷第I卷(选择题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下图解读错误的是()A.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B.隋朝取代了北齐C.隋朝灭掉了陈D.隋朝实现了统一2.包括隋唐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隋唐运河开凿于()A.隋文帝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玄宗时期D.隋炀帝时期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方便了隋炀帝南巡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4.下图所示,影响隋朝粮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优越B.经济水平发达C.水运交通便利D.粮食产地远近5.隋唐时期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为寒门学子提供进阶之梯的选拔机制是() A.分封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6.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出现了盛世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7.贞观年间,唐太宗将大臣魏征的奏疏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激励自己。
据此可知,唐太宗()A.朝令夕改B.立志成才C.善于纳谏D.敢于决断8.唐太宗时期,大臣有着不同的出身,有的曾是农民起义领袖,有的是少数民族,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
但唐太宗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A.用人唯贤的政策B.科举制度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实行D.开明的民族政策9.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隋朝创立科举制D.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10.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2.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隋大运河 B.元大运河 C.灵渠 D.都江堰3.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A.玄奘西游 B.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鉴真东渡日本 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4.郭沫若曾盛赞“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哪位统治者()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中宗 D.唐玄宗5.唐朝一名读书人从杭州进京赶考,走大运河不经过哪一段()A 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6.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青瓷②白瓷③冰裂纹瓷④唐三彩⑤青花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7.“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舞蹈艺术 B.绘画艺术 C.音乐艺术 D.书法艺术8.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武则天 C.隋文帝 D.隋炀帝9.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在自己墓前树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1.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的是()A.李渊 B.黄巢 C.陈胜 D.吴广1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②吃占城稻做的米饭⑧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④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之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学习隋唐史后,同学们进行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 文明初露曙光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2.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 李渊;黄巢B. 李世民;朱温C. 李世民;黄巢D. 李渊;朱温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A. 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 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4.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A. 权臣当道B. 隋炀帝的暴政C. 土地兼并严重D. 隋末农民起义5.唐朝灭亡后,全国又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指的是()A.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B. 后宋、后齐、后梁、后陈、后周C. 东威、西魏、北齐、北周、东晋D. 西夏、金、北宋、南宋6.下面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 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B. 日本唐招提寺鉴真坐像C.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D. 敦煌莫高窟7.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 玄奘西游B. 大运河开凿C. 文成公主入藏D. 遣唐使8.“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 黄巾起义B. 玄武门之变C. 陈桥兵变D. 安史之乱9.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体现出“盛唐气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检测卷
1.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2.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3.下面对于对吵的特点哪个最为符合实际()
A.短暂而繁荣B.经济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
4.电视剧《贞观长歌》曾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B.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C.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不已D.唐太宗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5.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A.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6.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7.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水排④耧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8.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9.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窝工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1.下列人物中,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12.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13.(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地位?
(2)隋朝大运河以A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B____________,南至C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一位商人,要把粮食从C运到A,请按顺序写出你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
14.唐代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早就了融洽的民族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成公主,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中的“朕”是谁?材料中的中华和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据材料二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交往的两个事例。
(3)对今天我们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15.(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请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保证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8)结合你所学习的本单元的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6.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17.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
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科举制
C.B.A.B.B.C.B.B.B.B.
D.B.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隋王朝的统治。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洛阳余杭涿郡
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唐太宗李世民中院民族少数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魏征和唐太宗姚崇和唐玄宗
和亲设机构管理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日本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三省六部制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唐玄宗
国家要注意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