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题(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考题类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4分,论述题2个26分,资料分析题2个30分1、需求:指一定时期对应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人们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它与支付能力、收入约束、偏好、政策、市场选择相关,是给定的需要。
2、选择成本:又叫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总和。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三个概念:资源的有限性,选择的必要和选择成本或机会成本4、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能对有益外部性进行刺激、鼓励,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进行自行抑制和调节。
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政府采取必要的需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供给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消费政策、收入政策予以矫正。
5、价格的四大功能和作用: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
商品的短缺或过剩,会引起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一切影响供求变动的因素(消费者收入水平,偏好,消费预期,技术水平,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都会在价格波动上得到反映。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就是对各种有限资源按照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进行各种用途的分配,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资源在价格变动的引导下在部门间的流进流出使得社会资源得到调节,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供给价格弹性表明价格能提供生产动力激励并促使企业间展开竞争,这是价格的激励作用导致竞争更加激烈,最终达到要素或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C )。
A. 均衡的货币政策B. 紧的货币政策C. 松的货币政策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D )。
A. 计划手段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D. 经济手段3.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B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D )。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
A. 资源的配置方式B. 所有制形式C. 经济决策体系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6.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C. 实现充分就业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8.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C )。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9.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C )。
新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纲及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012)导论简述题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P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因此,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P2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如果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理论,并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其具体内容包括:(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论述题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P18)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发展的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资料一、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1资源配置:就是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2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来尽可能充分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使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3经济运行机制:又称经济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作原理。
4资源配置方式: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三种方式。
按照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分别形成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三种模式。
5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6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着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7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8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萌生阶段、发展阶段和发达阶段。
与此相联系,市场经济也有三种:早期市场经济;近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9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生产要素商品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产权关系明晰化;市场体系完善化;交易过程规范化;宏观调控间接化;保障制度社会化;经济管理法制化;经济运行国际化。
10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它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联系及作用形式,其基本功能是调节市场经济运行,使经济运行趋近均衡状态。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11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一是以市场价格信号为调节器,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二是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量和流向,实现产需衔接;三是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是发挥竞争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2008级大专《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因为《练习册》单选题全部进入了考试范围,请按照课堂每次所选做题。
二、辨析题2章-1、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答:错。
经济体制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简称,包括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等,是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教材P44)2章-2、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答:对。
商品经济产生在前,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发达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2章-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答:对。
价值规律支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制约着市场经济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内容,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教材P32)3-1、所有制是指所有权及其权能的实现形式。
答:错。
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占有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教材P51)3-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
答:对。
股份制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是我国公有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教材P61)4-1、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分配。
答:错。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但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应该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
(教材P80)5-2、公益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必须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国有国营。
答:对。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赢利性、非竞争性,市场在解决这类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问题方面指挥棒失灵,国有经济必须完全控制公益性行业的国有企业。
6-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答:对。
形成市场机制中的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价格机制是“看不见的手”,是这个市场机制体系中的核心。
(教材P139)6-2、市场失灵的表现是市场供大于求,商品积压,生产停滞。
答: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详细解答:
第3题
市场机制:________
参考答案: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详细解答:
上一题下一题
(4/5)名词解释
第4题
增量改革:________
参考答案: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l)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改变;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决定产出构成。
(2)在追求高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而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为完成产值指标,企业对短缺资源的需求总是不可被满足的。
(3)由于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却能从投资中获益,因此企业会通过低估预算成本、与上级讨价还价等争取投资资源,引起投资紧张。
第三阶段(1987-199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在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认识的一次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5版)4套试卷及参考答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5版)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价格双轨制即同种商品国家统一定价和_____________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目的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价格体系。
2.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提出公有制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_____________并存。
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_____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经历了个体业主制、合伙制和___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6. _____________是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要素。
7. 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投资、消费和_____________三大需求,俗称“三驾马车”。
8.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保证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
9.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产出效应和_____________效应。
10.政府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的核心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关系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市场经济是()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制度。
A. 权力B. 市场C. 权利D. 生产2. 党的()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
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大C. 十五大D.十六届三中全会3.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个没有变”方针是由()提出的。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4. ()撰写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因此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目录选择题及答案(杨干忠第四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杨干忠版书后主要定义及简答题答案分析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杨干忠) (30)高频考试题归纳 (30)名词解释 (30)简答题: (33)论述题: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要知识点归纳 (43)选择题及答案(杨干忠第四版)市场机制的核心是(C)A竞争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是以?(D)A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B货币发行量为基础C竞争为基础D价值为基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在(C)A商品流通部门中进行的B服务性行业中进行的C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成员中进行的D第三产业的社会成员中进行的。
商品市场包括(A)A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B消费品市场和劳动资料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D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姓资不姓社)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B)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A)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保证经济总量平衡C.实现经济结构优化D.保证社会公平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5.关于计划和市场,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C)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D.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C)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体系 7.市场经济中,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目的是(D)A.繁荣市场B.发展生产C.增加税收D.追求利润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B)A.政府B.企业3C.市场中介机构D.市场管理机构 10.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A)A.国家B.企业C.个人D.中介机构 11.现代企业制度一般用(C)A.股份制B.合伙制C.公司制D.业主制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A)A.产权制度B.组织制度C.管理制度D.财务制度 13.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D)A.保持社会稳定B.维持经济增长C.保证公平分配D.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14.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是(A)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C.竞争机制D.约束机制 15.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C) A.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B.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B) A.由计划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B.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C.由生产者自定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D.由国家规定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殊性在于(D)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整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8.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重点(打印版)
20XX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题型介绍(150分)一、简答,4题,每题10分,40分。
二、辨析,4题,每题10分,40分。
三、论述,3选2,每题35分,70分1、资源配置的涵义?方式?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计划配置。
2、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3、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着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照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
5、什么是市场经济?分类?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形式。
二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方式。
分类:早期市场经济,近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有意识地引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力、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各类产权市场。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基本框架,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7、我国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决定的;(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3)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多种经济成份;(4)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也要求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8、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所谓所有制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1-599)完整版解析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答案: C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B: 个人业主企业C: 合伙企业D: 独资企业答案: A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B: 国有企业改革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答案: B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D: 经济手段答案: D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B: 紧的货币政策C: 松的货币政策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答案: C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答案: D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答案: B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答案: B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答案: D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2.市场经济是()。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3.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5.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二、多项选择题1.市场的基本含义包括()。
A.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B.市场是企业行为的外部环境C.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D.市场是有购买力的需求E.市场是同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2.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一论断表明()。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C.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D,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
A.自主的企业制度B.平等的经济关系C.完善的市场体系D.健全的法律体系4.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市场中的垄断B.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C.市场不能解决收人不公平的问题D.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5.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
A.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B.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人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C.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D.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三、简答题1.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2.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功能?3.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4.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通过哪些手段来进行?5.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哪些?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特点?7.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
12.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政策()
A.强化环境执法监管
B.发展循环经济
C.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D.放松环境保护要求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下哪些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A.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B.加强金融监管
C.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D.实行金融垄断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下哪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商业保险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就业的措施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C.提高劳动者素质
D.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就业岗位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下哪些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
A.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
B.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C.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______相结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向______和服务型政府转变。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______、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社会公平。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题
A.调节进出口贸易 B.调节资金的流出和流入 C.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从而起到协调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 D.使本国货币升值,增加本国财富
18.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 )。
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 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 E.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经济体制可以有多种形式
24.社会保险的特点主要有( )。
A.强制性和非营利性 B.普遍性和互济性 C.长期性和稳定性 D.非转让性
25.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
A.市场中的垄断 B.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C.市场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平的问题 D.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1.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D.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2.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的特征包括( )。
E.市场是同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
29.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B.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D.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选择题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A) 个人私有财产权的保障B)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C) 劳动者的自主选择D) 把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相结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什么?A) 政府的引导和调节B) 市场自由竞争C) 劳动者的努力和创造力D)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A) 市场供求关系B) 政府调控C) 生产成本D) 社会需求决策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什么?A) 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B) 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C) 实现雇员的福利D) 以国家利益为重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作用是什么?A) 资源配置的机制B) 平衡生产与消费关系C) 维持社会秩序D) 保护消费者权益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别是什么?A) 所有生产要素归私人所有B)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C) 劳动者享有自主创业权利D) 企业自由竞争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主要是什么?A) 保护私有财产权益B) 控制市场价格C) 提供公共服务D) 限制企业竞争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政府的引导和调控B) 良好的法制环境C) 劳动者的创造力D) 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案例是什么?A) 中国的改革开放B) 苏联的计划经济C) 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模式D) 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收入分配不均B) 社会福利保障不足C) 政府干预过多D) 私有企业发展困难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于公有制经济为基础,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公共利益。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一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一、资源的稀缺性: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可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可以无代价地自由取得的物品)和经济物品(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性)经济物品的稀缺性不是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
资源配置过程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德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
任何社会都必须对三大问题做出选择: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在特定资源水平条件下,在可供选择的物品而后劳动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即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这些产品。
3、为谁生产,即谁来享用或受益于所生产的商品,或社会总产品通过何种途径,按什么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单位,家庭和个人。
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
把机会成本的方法用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分析中,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而后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三、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按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分为:1、自给经济,其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她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的是购买的。
2、计划配置和计划经济体制3、市场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在每天的购买中,对该商品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者需要采取效率最高而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
为谁生产。
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P20):4、混合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国家都是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三大问题的决策基本都是在市场中由私人做出,政府则监督市场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试复习题
第一套一、名词解释(3分5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 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3.市场失灵: 是指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 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4、渐进式改革: 即在保持现有宪法制度不变的条件下, 改革是通过自上而下逐渐过渡的方式来完成。
5、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二、简答(7分5题)1.简述分三步走的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所指的时间范围是1981年到21世纪中叶:(1)1981年—199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达到400—500美元。
人民实现温饱(恩格尔系数达到50%)(2)1991年—200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达到800—1000美元, 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富先不足, 温饱有余)(3)2001年—2050年,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达到4000—6000美元。
第二, 基本实现现代化, 即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现代化。
第三, 人民生活基本富裕。
2.简述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8页答: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共有制经济的主题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 也有其质的规定。
(2)现阶段, 坚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 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题地位, 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题教师们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之前想要给自己的学生们做一些训练题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题以供大家阅读。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政府调控机制B.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C.市场准入机制D.利益分配机制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调节,它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起作用的,故选B;A、C、D与题意不符。
答案:B2.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①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②像“看不见的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③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④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⑤要求生产者必须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市场调节的优点。
③是解决市场调节弱点的措施,因此不选。
市场调节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调节生产经营者的活动来配置资源,市场这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是自发的,企业的行为是自主的,因此,①②④⑤都正确。
答案:C3.市场调节的优点是( )①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②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证高效益③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④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优点。
①③④都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优点。
②说法错误,市场调节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不能保证高效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共4道1、简述资源配置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涵义。
(P221)答:资源配置就是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来尽可能充分满足各种社会需要,使社会配置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2、简述资源的种类。
(P221)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水、生物、环境等;一类为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信息等。
3、简述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P221答:一个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社会对资源的无限需要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即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在数量上总是有限的。
4、简述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机制的涵义。
P221答: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作机理。
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的。
5、简述资源配置的方式及经济模式。
P221答:可分为自然配置、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三种,由三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别形成了三种经济模式,即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6、在社会化条件下,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221答:(1)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和形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属性或制度属性,却和社会经济制度有紧密的联系。
(2)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着经济体制运行效率的高低。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由经济体制来实现的。
(3)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方式,较为灵活。
因此,同一社会经济体制制度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选择同样的经济体制。
7、商品经济的产生的条件及基本含义: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013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0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程琳·2013年12月16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题(2012级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程琳)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P114答:(1)国家所有制,也称全民所有制、国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财产公有制形式;(2)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分为集体所有制和城镇所有制经济。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基本内容P119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有三: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②旧的社会分工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而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直接原因;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上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一是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参加劳动;二是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扣除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用于积累的生产资料、必要的物资储备、用于公共事业和公共管理的需要之外的余额;三是个人提供的劳动的量与质,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
3、按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P1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其直接或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或贡献率获取收益的分配方式。
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对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来说,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会产生相应的收益索取权。
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优化配置,提高使用率。
所以,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的收入分配原则。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P123答: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消耗与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其核心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公平的的内涵包括:第一、取得收入的机会均等;第二、分配的尺度统一;第三、结果的均等。
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统一,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习题(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复习题1.市场经济的模式特点及其借鉴意义(1)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模式(自由市场经济),主要特征,全力维护自由市场竞争,政府干预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标准,政府倾向是重投资和消费而忽视储蓄;运行特点,a承认国家干预,但拒绝国家计划,b反对垄断,保护竞争,采用财政货币政策(政府干预度较低,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健全)(2)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主要特征,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又反对把经济统紧管死;运行特点,效率原则——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政府干预;目标,稳定货币,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强调社会福利。
(适度干预)(3)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主要特征,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宏观决策以政府为主,但与企业磋商,重视战略研究有深层次影响;运行特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经济立法与行政指导干预经济。
(政府控制宏观经济方面作用突出,控制税收,还税于民)2.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1.含义不同:激进式改革又称“休克疗法”,是20世转轨过程中采取的基本方式;渐进式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转轨采取的基本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特点不同:激进式改革在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推进私有化,彻底改变传统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基础上,采取短期内放开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与价格的方法,经过短期经济与社会秩序混乱动荡,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在保持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改革逐步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变迁的方法,最终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3.性质不同:激进式改革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向西方式的社会与经济形态转变,是断裂的突变性的改革,具有激进性、深刻性和全面性;渐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坚持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和一元化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前提下,逐步改革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是连续的逐渐的变革,具有渐进性、非均衡性和集中性。
3.经济增长度量的指标及缺陷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增长,衡量指标是GDP或GNP,经济增长率的缺陷(1)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分产品和服务不经过市场交换,但它都应该是GDP的一部分(2)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地下经济,但不能统计为GDP (3)GDP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成本(4)在进行国家比较时会带来许多问题(汇率)(5)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意义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常被视为价格的广泛、大幅、持续上涨。
通货紧缩是指商品的供应过剩或通货供应量的减少而导致物价疲软乃至下跌态势,伴随着供应过剩、物价下跌,其连锁反应是企业收益减少,生产水平降低,失业率上升,最终导致经济萧条。
5.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态势及政策走向一、外部环境二、内部经济运行数据:二季度数据三、宏观政策走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巩固价格水平稳定这一成果的情况下,实行调整性的政策组合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重要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1.货币政策:“总量稳健、定向扩张”2.财政政策:3.进出口政策4.就业政策5.房地产调控政策2012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
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3%。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6%。
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或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合理利用资源,c保护生态环境,d提高生活质量。
7.如何理解CPI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个人消费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
包括消费和服务价格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是指衡量各时期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与CPI不同,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8.市场体系是怎样构成的?有何特征(1)市场体系的构成从市场交易或流通的对象分为: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从市场交易的空间范围分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国际市场从市场组织和机构设置分为:市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从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从市场竞争的不同状态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2)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性,各分类市场在国内地域间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应存在行政分割封闭状态。
开放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按国际市场价格信号配置资源。
竞争性,各种经济主体平等竞争。
有序性,具有完整、完备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则。
9.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4年市场发育的重点是农村,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5-1992年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各种形式的消费品交易市场蓬勃兴起。
✓1992年-Now市场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市场主体不断成熟,市场辐射范围逐步扩大,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10当前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健全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应着重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一、存在的问题:(一)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二)部门和地方对市场的分割和封锁较为严重;(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尚未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仍不能构成真正的市场主体,风险与利益不对称,这直接影响它们的市场行为;(四)市场法规建设滞后。
1.市场准入制度存在明显缺陷,(1)市场准入的规则体系仍不完善。
(2)政府滥用准入权力或不当设定准入条件的情况仍然严重。
(3)执法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2.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1)协议限制竞争行为屡见不鲜。
(2)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
(3)恶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
(4)某些跨国公司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和独有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问题开始显现。
3.失信现象大量存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1)尚未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2)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3)社会信用管理中介服务业不发达,(4)尚未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管体系二、解决方法,1。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1)重点解决准入规则不完善的问题,取消市场准入规则中的歧视性规定,给各类市场主体公平进入市场的机会。
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适度抬高市场难入的标推和门槛。
加大对违规主体的惩治力度。
(2)重点解决政府滥用准入权力的问题,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在明确界定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权限的基础上,按照《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规范政府准入行为。
推进市场准入监管体系改革,合理配置监管权,防止统一的行政监管权被人为地分割。
解决地方政府滥用市场准入权力搞地方保护的问题,将《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行政性规定中的核心内容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制定实施细则,使制止地方保护行为的法律规定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2. 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1)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a.加快《反垄断法》的制定工作,b.全面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2)设立独立、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3)在执法权限及程序等方面满足反垄断调查的要求,(4)加强在竞争政策方面的国际协调与合作3.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营造良好的信用道德和信用文化环境,(2)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开与保护制度,(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中介服务体系,(4)制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5)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体系11.什么是资本市场?按市场业务不同划分的资本市场包括哪些内容?答:资本市场是指提供长期运营资本的市场。
即经营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借贷和有价证券的市场。
包括:1、证券市场: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2、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银行对工商企业提供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扩建或新建企业所需长期资金贷款的市场。
12.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它有哪些特点?答:劳动力市场是指把劳动力要素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场所,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⑴追求利益最大化⑵价格信号引导⑶自由流动⑷恪守合约13.简述供求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
答:(一)供求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从质的方面看,供给和需求是互为依存的。
2、从量的方面看,供给和需求是互相适应的,具有趋于均衡的趋势。
(二)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1. 均衡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需求略大于供给。
2、非均衡市场:卖方市场: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买方之间展开竞争,卖方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去,从而出现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由卖方起支配作用的现象。
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某种商品的供给远小于需求,也可能是因为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导致某种产品的短缺。
这种提价可以一直进行到供求关系在某种价格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为止。
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和商品生产者能否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组织生产,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企业和商品生产者的生死存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调节总量平衡。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从而吸收更多的投资,供过于求时,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得不到实现,迫使部分滞销企业压缩或退出生产。
第二,调节结构平衡。
供求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转移,导致经济结构的平衡运动。
第三,调节地区之间的平衡。
它促使统一大市场的各个地区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得到具体落实。
第四,调节时间上的平衡,它促使部分劳动者从事跨季节、跨时令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温室种植、跨季节仓储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缓解了供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