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词总关情

合集下载

一字一句总关情

一字一句总关情

新闻工作:一字一句总关情(走转改)“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编辑记者满怀激情走进基层,满腔热情贴近群众,满腹才情倾注笔端,为读者奉献出一篇篇精品力作。

清人袁枚曾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

”新闻作品在客观记录的同时,也同文学作品一样,鲜明地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真实反映出群众的喜怒哀乐,在以情动人中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中国新闻史上,多少名篇“字夹风雷,声成金石”,一字一句总关情。

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飞扬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的激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洋溢着对志愿军战士无比热爱、真诚礼赞的深情;邵云环的《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饱含着对异国人民身处战火、失去和平的同情。

穆青在采访焦裕禄事迹的过程中,眼泪抹了一把又一把,写不成字,吃不下饭,多年后他的采访日记上还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新闻作品,往往令人一见钟情,过目难忘。

新闻“易碎品”的属性难易,但情感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新闻的形式在推陈出新,但“笔下带情”的要求永不过时。

记者如果失去“情”的利器,无论是妙笔生花,还是闭门苦思,都写不出像范长江、穆青那样的作品,也达不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现实中,为什么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有的人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却少了?为什么一些新闻报道耍尽各种“花活”,看起来亮丽炫目,却依然难以赢得受众欢迎?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

情感冷漠的记者,走进基层的脚步不可能坚定;情感贫血的作品,感染力和影响力不可能有坚实的基础。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所历。

”记者的心中情、笔端情,不是一己之悲欢,而是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是“乐为人民鼓与呼”的赤子之心。

这种情感,躲在高楼大厦不接地气培养不出来,坐在车上隔着玻璃浮光掠影感受不出来,泡在网上、会上远离生活挖掘不出来。

只有深入到实践一线、基层岗位和生活甘苦中,“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心相连,情相通,酝酿出生动感人的作品。

【优秀作文】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三篇

【优秀作文】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三篇

【优秀作文】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三篇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三篇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总有一句话,拨弄心弦;总有一个动作,温暖心田;总有一些人,一生永记。

——题记脚步·抚摸三春晖“晨兴苦读书,带月苦行归。

”苦学途中,几分愁,几分忧。

看着桌前墨色的“决战中考”,不禁慨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咚咚咚”,脚步声清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如雨落屋檐轻叩门窗,如钢琴轻弹悠然轻响——是的,这是妈妈的脚步声,随之飘来一阵茶香。

倏然,一双大手抚上额头,轻柔温婉,如阳光倾泻,如柳丝轻抚,如微风拂过波光湖面——是的,这是爸爸的抚摸,饱含无限疼爱。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有那一阵脚步声、一个抚摸,却带走我无限愁思,带来无尽暖意。

眼泪·香烟更护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这句诗是您教给我的。

曾记否?您向我们致以最后的鼓励,您红红的双眼,您闪烁的泪珠,您不舍却不能不舍的眼光,那么温润明媚,陪伴我们无数个晨昏朝暮。

曾记否?您陪我们苦读,满眼血丝却依然坚守。

曾记否?您为我们题词,信心百倍而目光坚定。

曾记否?您无数次手拿香烟,熬夜苦思教学方案,只为了我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今晨,您又点燃香烟,指尖微颤。

老师,您可知,只一颗泪珉、一支香烟,却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为我们消除远方阴霾。

蝴蝶·信纸若比邻“百川之上,桑葚之下,光影纵横……”难忘小A那行云流水的文字。

你呢?小A,还记得我们相处的时光吗?还记得那只蝴蝶吗?那日,我与朋友争吵,向你倾诉。

你弯弯的嘴角如同新月,一只小巧的蝴蝶正立在你的掌心,精致美丽,欲振翅而飞。

“飞吧,带走烦恼!”你轻柔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还记得那张信纸吗?上面你的字迹清丽温暖,一字一句都激我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的鼓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你的祝福。

不必太多言语,只一只蝴蝶、一张信纸,便铭记一生,怀念一生。

路在走,人在变,不走的总是那些温情,不变的总是有你们相伴的回忆。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总关情。

总关情,是一种宽容和理解。

总关情,是一种体谅和包容。

总关情,是一种关怀和关爱。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需要学会总关情,去理解和包容他人,去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总关情,首先是一种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我们需要学会宽容他人的不足,理解他人的难处。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而是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总关情,其次是一种体谅和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他人的言行而感到不满和生气。

但是,我们需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处境,包容他人的过失。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总关情,最后是一种关怀和关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

然而,我们需要学会总关情,去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去关爱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总关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

只有学会总关情,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体谅和包容,多一份关怀和关爱,让总关情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的风景线。

一言一行总关情

一言一行总关情

一言一行总关情一言一行总关情_700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说的是春风悄悄地滋润着万物,这是一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写的是母亲对儿子悄悄的关爱,这也是一种爱。

或许这种爱并不轰烈,不易被人发现,但这都是爱。

家,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我们从这里学会走,学会说话,学会认字,学会……很多很多。

父母用他们的方式时刻表达着对我们的爱,但是我们总会将这些爱轻视,当作习以为常的存在。

冬天的黄昏,夜幕早已悄悄落下,五点半的天,已是黑漆漆的一片,路上的人早已回了大半,偶有几道轿车在大道上快速地驶过,四下里只有寒风呼呼地吹着,如刀割一般划过他的脸颊,如鼓一样在他耳边轰轰作响,而他却面无表情地迎着寒风站立,默默地看着车辆驶过,耐心地等待着孩子的出现。

离放学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小时左右,他再也等侯不住了,他开始担忧起他的孩子,开始左顾右盼,来回踱步,生怕因自己的疏忽,没接上孩子,让孩子在这漆黑寒冷的夜晚单独回家。

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容出现在他的面前,老远就能看到他做好翻开车门的准备,脸上便露出了微笑,这笑中充满了幸福与满足。

回到家,正在做菜的她从厨房探出头来,对孩子说:“你回来啦,快准备准备,吃饭了。

〞很快,一道又一道美味的小菜上桌了。

他们全家围在桌前吃起饭来,他和她时而用关心的语气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时而聊聊自己生意上的事,还时不时地给孩子夹菜。

然而,这里的他和她,正是我的父亲和母亲,这里的孩子那么是我。

他们天天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向我诉说着他们的爱,而更多的那么是从未被我注意到的,被我轻视的爱。

一言一行总关情,父母之爱时刻伴在我们的身边,藏在一举一动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这份淡而浓郁的爱。

精选阅读落月摇情_800字没有漆黑的天空打底,没有漫天繁星的衬托,有的,只是那耀眼的灯光与其争辉。

如今的明月,依旧是月,却已不明。

我坐在桌前,写不出明月的文字,闭上双眼,却忘不了,那落月之景。

忘不了的,是李煜笔下的落月,摇出了,昨昔的哀愁。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700字(通用6篇)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700字(通用6篇)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700字(通用6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7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1总有一句话,拨弄心弦;总有一行动,温暖心田;总有那些人,永记一生。

——引子脚步抚摸三春辉“晨兴苦读书,带月苦行归。

”苦学途中,几分愁,几分忧。

看着桌前笔尖划过几笔墨色“决战中考”,不禁慨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咚咚”,清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一点一叩击,流走之间如雨落屋檐轻启窗口,如钢琴轻吟,深切轻响——是的,这是妈妈的脚步伴随茶香。

倏然,一双大手抚上额间,轻柔婉约,如阳光轻洒,如柳丝摇坠,如微风抚过波光湖面,细腻轻柔——是的,这是爸爸的抚摸伴随无限期望。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一阵脚步一个抚摸,却淡去无限愁丝,带来无尽关怀。

眼泪香烟更护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这句诗是你教给我的。

曾记否?您向我们致以最终的鼓励,您泛红的双眼,您闪烁的泪珠,您不舍却不能不舍的眼光,那么温润明媚,陪伴我们无数个星辰朝暮。

曾记否?你陪我们苦读,血红布眼却依然坚守;曾记否?您为我们题词,信心百倍而目光坚定;曾记否?您手里无数次点燃的香烟,只是为了我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今晨,您又点燃那支烟,指尖颤抖,疏影横斜。

教师,您可知,只一颗泪珠一支香烟,却引领我走向成功,消除远方阴霾。

蝴蝶信纸若比邻“百川之上,桑葚之下,光影纵横……”难忘小a的行云流水。

你呢?小a,还记得那只蝴蝶吗?那日,我与朋友争吵向你倾诉,你弯弯的嘴角如同新月,小巧的蝴蝶正斜依在你掌心,晶莹巧妙欲振翅而飞,“飞出烦恼吧”你声音轻甜,萦绕心尖。

还记得那张信纸吗?上头你的字迹清丽,一字一句都激我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的目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你的祝福,不必太多言语,只一只蝴蝶一张信纸,便铭记一生,怀念一生。

一字一词总关情

一字一词总关情

一字一词总关情作者:林能监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2期【摘要】诗词语言的锤炼时要联系全诗的主旨,可以从词性入手,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体会其意蕴,赏析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和带来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词性诗词鉴赏炼字【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47-0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璀璨的明珠。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诗词鉴赏中,要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一字一词总关情。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那么什么是炼字呢?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作炼字。

古人创作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或者说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把“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用精神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高尚化了”(黑格尔《美学》)。

因为动词富有动态,生动形象,写活画面,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传递感情。

它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

贾岛在《送邹明府游灵武》写到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其中颈联“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一句中“藏”:是“隐藏”之意。

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透”:是“穿透”之意。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字一句总关情——作文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一字一句总关情——作文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作文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教育论文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作文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蒲亚庆文以情动人,好的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精妙的文章,不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华丽辞藻的堆砌来取胜,而是靠真实情感的抒发去感染读者,教育读者。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到真时自感人。

”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这两篇文章,并非字字珠玑,却句句动人,穿越历史的时空,父亲那翻爬月台去买橘子时肥胖的背影,鲁迅那隶体“一”字似的须、根根竖起直立的发,黑瘦的面容,早已在读者脑海中定格为永恒的画面。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德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好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我做了一下几点有益的尝试:一、仔细观察,从生活中选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不开生活,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一些同学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因为对生活缺少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花鸟虫鱼,一草一木,这些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感受。

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记录下生活中的欢乐,悲伤,喜悦,感动,苦涩和无奈,写真话、抒真情,只有从生活中选材,才能让我们的作文内容丰富起来。

二、字里行间,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感是写作的动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在这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当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清丽隽永的语言;我们还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春的喜悦、热爱、赞美之情,他用如花的妙笔,写出了大部分人对春的感受体验,因而引发了读者心灵的共鸣。

一 字 一 词 总 关 情——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一 字 一 词 总 关 情——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海口市琼山中学Βιβλιοθήκη 闵 扬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尽 皆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考点透视】
考点
大纲展 示
考查 频率
能力 层级
所占分值
考查方 式
鉴赏文 学作品 炼字题 的语言
【叠词锤炼】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①芜:丛生的草。 问题:“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葱郁茂盛、繁复 厚广的样子。同时,叠词在音节上富有韵律感, 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
高频
D
2013年高考 天津卷2分 简答题 福建卷2分 湖南卷3分
【复习目标】
1、掌握炼字题型的答题思路与方法。 2、学会炼字题型的规范答题。 3、通过品味字词增加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命题揭秘】 “炼字”就是锤炼字词,指诗人经
过反复琢磨推敲,从词汇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 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事物或表情达意。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 感情,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
问题: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3分)
第一步
参考答案:“网”是“网住、留住” 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 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 住春天,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 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 情绪。
第二步
第三步
【迁移训练】
南 浦 别
白 居 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一词总关情
发表时间:2018-10-10T10:06:08.08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19期作者:杨瑛
[导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杨瑛(湖北省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湖北宜城 441400)
中图分类号:G6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007-0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记》评论说“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称赞“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 “绿”指代叶,“红”指代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百炼为字,千炼为句”对于一文一字的讲究和推敲锤炼,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可以说是文人对自己才华与智慧的一种挑战。

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讲的就是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即后人所说的——炼字。

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几个甚至一两个字上,正是这几个或一两个字让全诗意境飞出,情感表达更为彻底,也使诗歌有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对此妙处有过相关阐释的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那么所炼之字有无特殊之处,让创作与鉴赏有迹可循呢?今天将从诗人所炼之字的词性入手,探寻一定规律,以期对鉴赏诗歌有所裨益。

一、动词
动词在炼字艺术中较为常见,写的非常好的也很多。

如林景熙《溪亭》“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颈联中“穿”“数”两个动词就生动传情。

“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诗中“垂”、“涌”两个动词,将星月精神描摩得毕肖。

清?金圣叹《杜诗解》:看他眼中但见星垂、月涌,不见平野、大江;心头但为平野、大江,不为星垂、月涌。

千锤万炼,成此奇句,使人读之,咄咄乎怪事矣!
二、形容词
像查慎行在《早过大通驿》中这样写道:“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 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软字借触觉表现视觉,轻字假重感描摹观感,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

宋末词人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作了一首词《一剪梅?舟过吴江》。

其中有这样几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和“绿”在这里都作使动词用,再各加一个“了”字,从动态中展示了颜色的变化。

这里作者并不单是在写景,更是在抒发对年华消逝的慨叹。

这种“转眼间又春去夏来”的感叹。

包含了他对久客的叹息,包含了他思归的急迫心情,也包含着光阴似水的人生感喟。

三、数词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作者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好友郑谷,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

”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四、虚词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的,能把虚词写活,需要很深的文学功底。

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两个字写得非常之妙,即“自”与“空”。

清人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中的评语说:“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 “又”字暗示作者在时间上不止一次浪迹天涯,字里行间饱含天涯流浪的愁苦与无奈。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双崖插天,仰而望之,入天犹为石色。

其穿水亦无底,而近水处溅沫浮气,望如云屯,谓之“云根”不虚。

“犹、忽”二字如浮云着风,闪烁无定。

还有一些诗句中像名词、量词等也运用的十分出色,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可以仔细品味。

这些所炼之字生动传神,或表情或造境,诗人的情感因此表达更为彻底,读者亦能从中涵咏出兴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