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题目塑料加工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学院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4.3.6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设计题目:塑料加工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一、设计目的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三、设计任务(一)设计内容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1)负荷计算(2)主结线设计: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选用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5)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元件的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
(6)配电装置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的选择、设备布置图。
(7)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厂区配电系统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2.电气主接线图。
四、设计时间安排查找相关资料(1天)、总降压变电站设计(3天)、车间变电所设计(2天)、厂区配电系统设计(1天)、撰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电力工程基础[2] 工厂供电[3] 继电保护.[4] 电力系统分析[5]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3 月7 日一.原始资料1.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门卫水塔水泵房浴室仓库仓库仓库招待所托儿所注塑车间管材车间生活间备料复制车间锻工车间原料库生活间机修模具车间热处理车间铆焊车间食堂办公楼单丝车间原料库生活间薄膜车间试验室辅助材料库锅炉房工人休息室水泵房加油站收发室(西)危险品库油泵房油罐汽车库成品库(一)成品库(二)包装材料库通往市区道路比例:1:5000注:车间变电所NNo.1No.2No.3No.4No.5图1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2.工厂的生产任务、规模及产品规格:本厂年产10000t 聚乙烯及烃塑料制品,产品品种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射用制品等,其原料来自某石油化纤总厂。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及说明书正文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镇江胜利机械加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2.原始资料2.1 工程概况工厂共有生产车间7个,另有综合辅助设施2个。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工厂拟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配电所一座,车间变电所3座。
高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拟与二号车间变电所合建。
3、4车间负荷为二级负荷2. 2 负荷资料电力负荷:(1)1号车间变电所STS1供电负荷:1车间动力 150Kw、Kd=0.75、cosϕ=0.65照明 20Kw、Kd=0.85、cosϕ=0.72车间动力 380Kw、Kd=0.65、cosϕ=0.7照明 25Kw、Kd=0.85、cosϕ=0.7综合楼动力 180Kw、Kd=0.75、cosϕ=0.8照明 280Kw、Kd=0.85、cosϕ=0.8(2)2号车间变电所STS2供电负荷:3车间动力 400Kw、Kd=0.65、cosϕ=0.7照明 30Kw、Kd=0.85、cosϕ=0.74车间动力 600Kw、Kd=0.55、cosϕ=0.75照明 40Kw、Kd=0.85、cosϕ=0.75车间动力 200Kw、Kd=0.6、cosϕ=0.75照明 20Kw、Kd=0.85、cosϕ=0.7(3)3号车间变电所STS3供电负荷:6车间动力 280Kw、Kd=0.65、cosϕ=0.7照明 25Kw、Kd=0.85、cosϕ=0.77车间动力 250Kw、Kd=0.65、cosϕ=0.7照明 20Kw、Kd=0.85、cosϕ=0.7食堂等动力 180Kw、Kd=0.75、cosϕ=0.8照明 40Kw、Kd=0.8、cosϕ=0.6注:计算总负荷时,KD取0.9。
2. 3 供电条件工作电源由电力系统的地区变电所A提供,变电所A有35kV和10kV两种电压出线可供工厂选用,变电所A到工厂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5km。
此外,电力系统还有一个变电所B的10kV线路可向工厂提供所需的备用电源,变电所B到工厂的架空线路长为7km。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
然后讲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量、三相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本节课程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
包括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等。
主要是对三相电路和不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3 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包括变电站的规划、容量的选取、配变的选择等方面。
同时将会讲解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线路的选取、根据电力需求选取适当的变压器等内容。
3.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前,要先制定好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要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和安排好教学时间。
3.2 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将会结合实验进行。
实验内容主要包含对三相电路的实验、对不对称电路的实验、容量规划的实验等内容。
3.3 课程总结在完成上述实验内容后,要对课程进行总结。
首先对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回顾,然后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学习进行规划。
四、课程设计评估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将进行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理论课程测试:测试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电力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2)双回路对称运行实验 按实验(1)的方法进行实验(2)的操作,只是将原来的单回线路改成双回路运行。 (3)故障后线路结构变化后的对称运行实验 投入开关站 QF5,而将 QF4 和 QF6 退出,按这种运行方式进行实验。 注意:本实验也无需合上“短路”按钮,就可以进行模拟故障后的运行方式实验。本 实验不要合上“短路”按钮,否则后果自负! 上述三种实验状态量与结果填入表 1 和表 2,另将表 1 的内容折算为标么值填入表 3 中,并 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用示波器观察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波形。 注意:在进行实验前必须认真领会实验的内容与方法,拟好实验步骤,经指导教师审 阅合格后,方可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 ! ! 因为把无穷大系统当作负荷,所以要把系统电压调低些。
1
输电线路的参数如下:
XLA=XLB=486°(Ω) XLC=2.585.2°(Ω) XLD=XLE=1286°(Ω) XLF=886°(Ω) (2.585.2°、486°、5.586.4°) (2.585.2°、486°、5.586.4°) (985.6°、1286°、1586.2°) (685.5°、886°、1086.2°)
联络变压器的参数如下:
变压器容量 SN=2.5KVA 接线组别 Y0/Y0 短路阻抗 UK=13% 变比为 380V、380 2.5% V、380 5% (V)/380(V)
静态负荷的参数如下:
LDA=(125+j95)Ω LDB=160Ω,(160+j105)Ω,j105Ω LDC=(120+j125)Ω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发电厂生产运行实验
(单机—无穷大,验证型,2 学时)
1、实验目的
(1)认识发电厂各功能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熟悉发电机组的启停机操作和正常运行调节操作; (3)熟悉发电机组的并网与并列操作; (4)观察与分析发电机组各运行状态的变化。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09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电网规划第1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 2第2章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指导 ---------------------------------- 2第3章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 5第4章送电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 ------------------------------- 6任务书----------------------------------------------------------------------------- 8附录-参考资料-------------------------------------------------------------------10第1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运行的根本任务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来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设施。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供电的可靠、经济以及电能的质量水仅取决于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远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现有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结合能源和交通条件,分析负荷及其增长速度,预计电力电量的发展,提出电源建设和系统网架的设想,拟定科研、勘测、设计以及新设备试制等任务。
电力系统设计是在审议后的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制定出具体方案。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照有关的设计技术规定;从整体出发,深入论证电源布局的合理性,提出网络设计方案,并论证其安全可取性和经济性,为此需进行必要的计算;尚需注意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发电、输电、变电工程的协调,并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创造条件。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603029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英文名称: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 basis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本科日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供电一次系统的有关设施,控制、保护、信号和测量等二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维护运行所必备的设计、计算的基木知识。
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供电方案选择、主接线设计。
2.熟练掌握供电设计必需的计算方.法: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导线设备的选择计算、继电保护的选择整定。
3.熟悉供电系统主回路和二次回路常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4.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供电系统的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提高知识转化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概论1.了解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要求、电力系统的构成。
掌握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2.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供电系统设计的一般知识。
3.掌握供电系统的特点、决定供电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负荷计算1.计算负荷的确定的意义,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
(三)供电系统1.熟悉变电所设置,变压器选择。
2.了解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及作用,母线制,电气主接线。
3.了解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一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4.了解电力网的结构,掌握导线截面积选择计算。
(四)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1.掌握无限大容量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一标么值法及有名值法。
2.掌握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方法。
(五)供电系统的保护1.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及接线方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介才, 余健明, 韩廷臣, 2004年。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书
《某区域110kv 电力网潮流分布及补偿》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1.使学生所学的电力系统基本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应用,从而巩固、加深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使学生对电力系统各项技术规程和经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任务:某区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工农业生产增幅较大,为了保证可靠经济供电,拟对已有的网架进行改造,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原网架进行潮流分布计算,提供网改的技术依据,并对新网架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1.确定合理的网架结构,进行110KV 电力网的潮流分布及各点电压的计算。
2.选择导线截面,各变压所容量、型号。
3.进行无功补偿计算。
4.确定调压措施。
5.进行对称与不对称故障时各点电压、各回路电流计算。
三、原始资料1.原电力系统接线图(另见图)。
2.原电源、负荷情况:(1)a 电厂按负荷曲线运行总装机容量25MW ,8.0=ϕCOS ,厂用电占总装机容量10%。
(2)d 变电所负荷为40+j30 MVA 。
(3)b 变电所负荷为20+j16 MVA 。
(4)c 变电所主变中压侧负荷为10+j8 MVA ,低压侧负荷为5+j3 MVA 。
3.原主变压器型号清单: T1、T2:SFL -31500/110 T3:SFL -31500/110 T4:SFL -16000/110 T5:SFL -10000/110 T6:SFL -20000/110 4.现负荷要求:(1) d 变电所负荷为70+j50 MVA 。
(2) b 变电所负荷为40+j30 MVA 。
(3) c 变电所中压侧负荷为20+j15 MVA;低压侧负荷为15+j10 MV A 。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1份 编写内容:(1) 任务及原始资料(2) 确定合理网架结构、变压器容量和型式 (3) 选择导线截面,确定调压方式(4)电力系统对称、不对称故障的分析2.设计计算书1份编写内容:(1)110kv电力网的潮流分布及各点电压(2)进行无功补偿计算(3)进行对称与不对称故障时各点电压、各回路电流计算五、设计参考资料陈光会、王敏主编《电力系统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8月诸骏伟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1995年11月南京工学院主编《电力系统分析》 1996年4月霍宏烈李全中等编《农村电力网规划》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学会编《中国农村电气化优秀文集》(1978-1988)六、日程安排附图:。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摘要电力工程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其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力知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建立电力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此设计将包括对电力发电原理的讨论,对变压器和电机的分析,以及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探讨。
介绍电力工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之一。
电力系统是由各种电力设备和组件组成的复杂的机械和电气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家庭、工厂和办公室。
因此,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电力行业需要具备用电常识、电力生产、输配电,以及其他与电力工程相关的技能。
为了满足大众需求,许多学校和大学都开设了电力工程课程,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电力工程技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力工程基础知识的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第一阶段:电力发电原理和发电机第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用于发电的不同原理,例如燃煤、涡轮、核能等。
课程还将详细介绍各种发电机,例如涡轮发电机、燃气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并探讨利用再生能源发电的新技术。
第二阶段:变压器和电机第二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力传输和转换方面的问题。
课程将包括对不同类型变压器和电机的分析,如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单相电动机和三相电动机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领域。
此外,学生还将具备学习如何选配合适的变压器和电机的知识。
第三阶段: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了解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布置输电线路,以及如何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本课程还将介绍如何控制输电线路上电力的流向。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变电站的运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在本阶段还将首先了解电力系统的安全方面,以及如何防范灾难。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讲授电力工程的各个领域,同时还将启发式地进行实验,以进行实际操作。
课程设计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1
表9-5 电气一次回路常用图形符号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2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23
§第四节 课程设计题目1及具体要求
一、设计题目:某乡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要求及任务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16
4.比例 推荐采用比例规定,如表9-4所示。
表9-4 推荐采用的比例规定
类别 放大比例 原尺寸 1:2 1:20 1:200 1:2000 50:1 5:1 1:1 1:5 1:50 1:500 1:5000 1:10 1:100 1:1000 1:10000 推荐比例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18
一、图形符号的构成
的很简单的符号。 4.方框符号 方框符号是一种简单图形用以表示元件、设备等 的组合及其功能的符号。它既不给出元件、设备的细 节,也不考虑所有连接。方框符号通常使用在单线表 示法的图中,也可用在示出全部输入和输出接线的图 中。 5.组合符号 组合符号是指通过以上已规定的符号进行适当组 合派生出来的,表示某些特定装置或概念的符号。我 国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由13个部分组成,符号的形式、 内容、数量等全部与IEC标准相同,可以参看相关的标 准。
一、电气工程图的功能和种类
1.电气工程图的功能:①阐述电气工程的构成和功能; ②描述电气装置的工作原理;③提供安装接线和使用维
2015-6-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4
护的信息。 2. 电气工程图的种类 一项工程的电气图通常包括 以下一些: ①目录和前沿 图纸目录:序号、名称、编号、张数等; 前言:设计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工程 经费概算表等。 ②电气系统图和框图 该类图纸主要表示整个工程或其中某一项目的供 电方式和电能输送的关系,亦可表示某一装置各主要 组成部分的关系。如电气一次主接线图、建筑供配电 系统图等。 ③电路图 主要表示某一系统或装置的工作原理。如电动机 控制回路图、继电保护原理图等。
中北大学电力工程课设说明书
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课设报告《电力工程基础课设》课设名称某机器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班级 14070541学号 1407054147姓名袁航指导老师范锦彪崔春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变电所应建在靠近负荷中心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线材,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这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供电系统;变电所设计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of the rapid rise of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rapid growth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factories, on the power quali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dicators of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improves, so Design of power supply has been high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th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cost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production, it i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 safety equipment.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embark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unified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load nature, the using electricity capacity,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ocal power supply condition, the union national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design proposal reasonably;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insist that saves the land principle.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hould construct is approaching the load center position, like this may save the wire rod, reduces the electrical energy to lose, improves the voltagequality, this is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cardinal principle.With high-power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in the supply of electricity from power generation in all area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Substation power system as a key link in the same field of new technologie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Key words : Power supply system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依据 (1)三、负荷性质 (1)四、电源 (2)五、设计范围 (2)第二章机械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3)一、金工车间的计算负荷 (3)1.1 除起重机外的设备组负荷 (3)1.2 起重机负荷 (4)1.3 金工车间照明的负荷 (4)1.4 金工车间总负荷计算 (4)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4)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2.2 全厂负荷计算 (5)三、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5)四、确定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无功功率补偿 (6)4.1 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6)4.2 无功功率补偿 (6)五、计算短路电流 (7)5.1 求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8)5.2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计算 (8)六、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10)6.1 主变压器35kV侧设备 (10)6.2 主变压器10kV侧设备 (10)6.3 10kV馈电线路设备 (11)七、厂区高配电系统线路选择 (11)7.1 主变压器35kV侧引出线 (11)7.2 10kV汇流母线与10kV侧引出线 (12)7.3 10kV配电线路 (12)八.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以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以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603029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英文名称:Electrical power engineering basis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本科日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供电一次系统的有关设施,控制、保护、信号和测量等二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维护运行所必备的设计、计算的基木知识。
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环节,包括供电方案选择、主接线设计。
2.熟练掌握供电设计必需的计算方.法: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导线设备的选择计算、继电保护的选择整定。
3.熟悉供电系统主回路和二次回路常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4.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供电系统的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提高知识转化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概论1.了解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要求、电力系统的构成。
掌握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2.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供电系统设计的一般知识。
3.掌握供电系统的特点、决定供电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负荷计算1.计算负荷的确定的意义,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
(三)供电系统1.熟悉变电所设置,变压器选择。
2.了解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及作用,母线制,电气主接线。
3.了解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一放射式、树干式、环形。
4.了解电力网的结构,掌握导线截面积选择计算。
(四)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1.掌握无限大容量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一标么值法及有名值法。
2.掌握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方法。
(五)供电系统的保护1.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及接线方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介才, 余健明, 韩廷臣, 2004年。
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卓越)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车仁飞老师目录1 绪论 (3)2 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及电力网的电压等级的选取 (4)2.1 该电力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选三种) (4)2.2 电压等级的选择 (8)3 输电线路导线,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选择 (9)3.1 输电线路导线的选择(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9)3.1.1 方案二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0)3.1.2 方案二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2)3.1.3 方案三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15)3.1.4 方案三导线截面积的校验: (18)3.2 变压器的选择 (21)3.2.1 发电厂1变压器的选择 (21)3.2.2 水电厂2主变压器选择 (22)3.2.3 变电站变压器选择 (22)3.3 断路器的选择 (23)火电厂1主接线的确定 (23)4 两种方案的工程经济计算 (28)4.1 投资: (28)4.2 年运行费用(万元):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和损耗费 (29)4.3 年计算费用(万元):按7年收回投资计算 (31)4.4 方案最终确定: (31)5 线路潮流与电压损耗计算 (32)5.1 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32)5.2 线路的参数 (35)5.3 各节点的运算负荷和功率损耗计算(最大负荷时) (36)5.4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设发电厂高压侧电压为121kv) (37)5.5 各节点的运算负荷和功率损耗计算(最小负荷时) (41)5.6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 (42)6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46)7 节点短路时短路电流的计算及断路器选择 (50)7.1 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50)7.2 最小运行方式下短路电流的计算: (52)7.3 各处短路器选择: (55)8 设备清单 (57)9 总结 (58)10 参考文献 (59)11 附表: (60)1绪论《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是一本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材,相应课程是在学习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大型专业平台课。
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资料
淮阴工学院电力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编者:张惠萍适用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学院2014年 6 月 20 日目录实验装置操作说明 (2)基本要求及操作规程 (4)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8)实验二、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13)实验三、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16)实验装置操作说明一、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操作电源”的“可调电压输出”开关(右下角)及“固定电压输出”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
控制屏左侧面上安装的自耦调压器必须调在零位,即必须将调节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已接通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
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按钮指示灯亮,只要调节自耦调压器的手柄,在输出口U、V、W处可得到0~450V的线电压输出,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
当屏上的“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输入电压”时,三只电压表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值;当“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输出电压”时,三表指示三相调压输出之值。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
实验完毕,须将自耦调压器调回到零位,将“直流操作电源”的两个电源开关置于“关”断位置,最后,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二、开启单相交流电源的步骤1)开启电源前,检查控制屏下面“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须在“关”位置,调压器必须调至零位。
2)打开“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并将“单相自耦调压器”开关拨到“开”位置,通过手动调节,在输出口a、x两端,可获得所需的单相交流电压。
3)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将开关拨到“关”位置,保证操作安全。
实验完毕,将调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并把“直流操作电源”的开关拨回“关”位置,最后,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自动化系二0一二年十一月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2)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3)选测元器件,安装电路,独立进行试验,并通过调试改进方案;(4)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1)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3)掌握一些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实验中出现一般故障,能通过“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独立解决;(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掌握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巩固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技术指标和条件,初步设计出完整的电路(这一阶段又称为“预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好实验文件,其中包括:画出方框图;画出构成框图的各单元的逻辑电路图;画出整体逻辑图;提出元器件清单;画出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图。
要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需要设计者进行反复思考,大量参阅文献和资料,将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及可行性论证,然后才能将方案确定下来。
具体步骤是:(1)框图设计;所谓框图设计就是针对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从全局着眼选用若干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单元电路——方框来组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各项时间要求,即形成所谓的总体方案。
任务书5
⑸中国电力网
⑹北极星电力网
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⑻正泰集团公司网站
⑼王士政.电力工程类专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年春季学期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方向
班级
题目名称
榆中110kV地区变电所电气设计
一、设计原始资料
⑴榆中地区变电所是榆中县城新建110kV架空线路供电的终端变电站。
榆中县地处兰州市东郊,平均海拔1480~3670m,变电所所址位于平缓地带,交通方便,无特殊环境污染。年最高气温为36℃,年平均气温6.7℃,最热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350mm左右,无霜期120天。最大冻土层厚度0.6m,地震烈度6级,年平均雷暴日数25日。
二、设计内容与技术要求
⑴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拟定数个初步方案,经初步技术经济比较,得出两个较优方案,并进行主接线方案设计论证;并考虑设计所用变压器的设计。
⑵无功补偿:将功率因数补偿到0.9,计算出补偿容量。
⑶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号,以及所用变的选择。
⑷计算短路电流,根据电气设备选择的需要,选择短路计算点,绘制等值网络图,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并列出计算结果表。
⑸选择电气设备和校验:选择35kV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并对断路器、隔离开关进行校验。
⑹配置各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⑺规划榆中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选择避雷器。
⑻配置主变压器保护,35kV、10kV线路继电保护。
三、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
⑴设计题目(封面);
⑵摘要:简要说明本设计内容、用途及特点;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力系统的组成。
2. 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电力工程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电力系统设计。
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PSCAD/EMTDC、MATLAB等,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电力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电力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对电力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在电力领域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电力工程相关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2. 创设互动、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电力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电力工程基础理论:- 电力系统概述: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
- 电路基础:回顾电路基本定律,分析简单电路的计算方法。
2. 电气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变压器:学习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了解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功能、类型及操作原理。
- 电力线路:掌握输电线路的分类、参数及线路损耗计算。
3. 电力系统分析:- 稳态分析:学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负载分配等。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力工程与管理班级电力1201姓名朱斌学号201211354指导教师杜露露2015年7 月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杜露露班级:电力1201班姓名:朱斌学号: 201211354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
引言1 设计任务................................................. - 1 -1.1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 - 6 -1.2工厂总平面图....................................... - 6 -2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 6 -2.1 负荷计算........................................... - 7 -2.2 无功功率补偿....................................... - 7 -3 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 9 -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 - 10 -4.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10 -4.2 变压器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11 -5 短路电流的计算.......................................... - 11 -5.1 绘制计算电路...................................... - 11 -5.2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 12 -5.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 12 -5.4 1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 - 13 -5.5 38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 - 13 -6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4 -6.1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 14 -6.2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 15 -6.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 15 -7 电气主接线图............................................ - 16 -7.1 二次回路方案选择................................. - 16 -8 变压所的防雷保护........................................ - 16 -8.1 防雷装置意义..................................... - 16 -8.2 直击雷的防治..................................... - 16 -8.3 雷电侵入波保护................................... - 17 -8.4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 17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1设计任务1.1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4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XXX钢管加工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一、设计目的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三、设计任务(一)设计内容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1)负荷计算(2)主结线设计: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选用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5)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元件的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
(6)配电装置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的选择、设备布置图。
(7)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厂区配电系统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2.电气主接线图。
四、设计时间安排查找相关资料(1天)、总降压变电站设计(3天)、车间变电所设计(2天)、厂区配电系统设计(1天)、撰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电力工程基础[2] 工厂供电[3] 继电保护.[4] 电力系统分析[5]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一. 原始资料 1. 工厂总平面图1某机械厂总平面图比例:1:20002345678910厂区大街大街大街工厂生活区生活区的负荷中心后厂门厂门公共电源干线邻厂北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600h ,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书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设计说明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农电0701班第二小组2011年3月目录目录 (1)《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4)1电力电量平衡 (5)1.1系统有功平衡 (5)1.1.1 系统用电负荷 (5)1.1.2 系统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 (5)1.1.3 系统备用容量 (6)1.2无功补偿的设置 (7)1.2.1 1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7)1.2.2 2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7)1.2.3 3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7)1.2.4 4号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8)2供电方案设计与比较 (8)2.1方案的初步设计 (8)2.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 (8)2.2.1主接线设计要求 (8)2.2.2 发电厂主接线设计 (8)2.2.3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 (9)2.3导线的选择与校验 (9)2.3.1方案I (9)2.3.2方案II (11)2.3.3方案III (12)2.3.4方案IV (13)2.3.5方案V (14)2.3.6方案VI (16)2.4变压器的选择与相关参数的计算 (17)2.4.1 发电厂主变的选择 (17)2.4.2 四个变电站主变的选择 (18)2.5供电方案的初步比较 (19)2.6供电方案的详细比较 (20)2.6.1电能损耗 (20)2.6.2电压损失校验 (21)2.5.3一次投资与年运行费 (23)2.5.4两种方案经济比较 (24)3潮流计算 (24)3.1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分布计算 (24)3.1.1 确定各站点运算负荷 (24)3.1.3初步潮流分布 (27)图3-4 功率分布 (28)3.1.4详细潮流 (28)3..1.4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时电压分布计算 (30)3.3故障时功率与电压分布计算 (33)3.3.1 线路2-4退出运行 (33)3.2.2 A-2某回线停运 (34)4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36)4.1发电厂低压母线 (36)4.2变电站调压 (36)4.2.1 1号站调压计算 (36)4.2.2 2号站调压 (38)4.2. 3 3号站调压计算 (39)4.2.4 4号站调压计算 (40)5最优供电方案统计数据 (41)6心得体会 (41)7参考文献 (42)8附录 (42)《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二、设计的原始资料(另附)三、设计的内容要求按照下述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本设计,共同形成1份“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原始资料分析、系统的功率平衡及无功补偿的装置2.确定若干可能的网络方案1)设计电网布线形式及相应的电压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教研室第一节概述供配电设计应包括负荷的分析计算、确定配电方案、选择高低压电气设备及成套设备、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进行短路计算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考虑电气设备的布臵方案,还可以包括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防雷与接地以及电气照明设计内容。
一、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中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耗能低、性能先进的电气。
3)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二、供配电设计的基本内容供配电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所设计、高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电气照明设计等。
(一)变配电所设计变配电所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尝计算。
2)变配电所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3)变电所主要电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配电所设计不含此项内容)。
4)变配电所主接线路的设计。
5)短路电流的计算。
6)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7)变配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装臵的选择与装定。
8)变配电所防雷保护和接地装臵的设计。
9)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单。
10)绘制变配电所主结线图、平面图和必要的剖面图、二次回路图及其他施工图。
(二)低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低压配电线路系统方案的确定。
2)低压配电线路的负荷计算。
3)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4)低压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
5)低压配电系统接地装臵的设计。
6)低压配电线路敷设方式的设计。
7)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8)绘制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图、平面布线图及其施工图样。
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首先应认真学习和消化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题目、任务和要求,搞清楚已给了哪些原始数据,尚缺哪些数据和资料需要自己收集,然后应考虑借阅一些有助于设计的图书资料,并草拟一个设计的大致进程安排。
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又要很好地与指导教师配合,争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免走弯路。
第二节设计步骤一、收集原始资料在动手设计之前,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收集用电设备的性质、特征、功率、布局、环境及气象条件;有关厂房的平面图及断面图;用电设备平面布臵图;电源的电压、容量及可能提供的供电方式。
二、电力负荷的分析计算根据工艺设计提供的各厂房电力负荷清单,分析那些电力设备属一级负荷,那些属二级负荷,那些属三级负荷,然后按需要系数法分别计算出各厂房及全厂的计算负荷,在全厂平面图上画出各厂房的负荷图。
根据各厂房的负荷性质及平面布局,确定在那些地方设车间变电所及各变电所中的变压器台数。
然后根据确定的车间变电所布局,拟出各车间变电所供电范围,并计算各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1、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示例工程上都采用列表来表示,以下是对两座厂房供电的变电所计算实例。
2.变压器的选择根据S=309 kV〃A ,可选315 kV〃A 。
查《供配电技术》附录表2并考虑到今30后发展的要求:选S9-400 kVA变压器一台。
3.低压补偿柜的选择拟采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装在变电所低压母线集中补偿。
从GCS低压抽屉式开关柜手册中选用总电容容量为116kvar电容屏型号:-34一台GCS1GCS型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有34、35两种方案,其中之34方案为主屏,35方案为辅屏。
34、35方案各有A、B、C三种规格,其中A规格采用10步控制,每步投入16kvar,共160kvar;B规格采用8步控制,每步投入16kvar,共128kvar;表1、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C规格采用6步控制,每步投入16kvar,共96kvar。
选择步骤:①根据控制步数要求,选择1台34方案主屏。
②根据所需无功补偿容量再补充1台或数台35方案辅屏。
具体可见GCS手册。
4.全厂负荷计算将各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加上变压器损耗功率及高压负荷,总加后乘以参差系数再减去高压补偿功率,即得全厂计算负荷。
三、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工厂大多数用电设备是380V的,掌握车间配电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车间配电的特点是用电设备台数多,设备搬动机会多;绝大多数采用绝缘导线为防止导线过热引起火灾,正确设臵导线过电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车间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设备平面布臵图、拟出两种可行的车间配电系统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一种方案。
车间配电设计应考虑的问题:1、车间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2、车间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如图①沿梁②跨梁③沿墙、沿柱④穿管明敷设⑤穿管埋地暗敷设 沿梁、跨梁、沿墙、沿柱适用于干线敷设。
从分电箱到用电设备的支线一律采用 图 1 穿管埋地暗敷设。
离地3.5m 以上的电力线路允许采用裸导线。
离地面3.5m 以下的导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离地面2m 以下的导线必须加机械保护(穿钢管或硬塑料管)。
3.配电方式:(1)为减少电压波动引起的闪烁,照明线路应在车间动力总开关之前分出。
(2)离配电点比较近的,且功率比较大的少数用电设备可以用放射式供电。
(3)对于功率比较小、台数比较多的设备,宜于采用干线对分电箱供电,然后由分电箱对各用电设备配电。
(4)考虑分电箱供电范围时,注意支线的敷设不要跨过通道;通道另一侧的设备,应由另一侧的分电箱供电,不要采取这一侧的用电设备由另一侧的分电箱供电。
(5)吊车电源不要经过分电箱,应经单独的开关直接引自干线。
根据前这些原则及车间设备平面布臵,即可拟出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种方案。
4、导线截面的选择:车间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由分电箱开始。
(1)首先选择分电箱中各路的熔体额定电流:因为决定分电箱的规格,不是各路的计算电流,而是各路的熔体额定电流,因为熔体额定电流大于各路计算电流,熔体额定电流应满应满足下列两式C FE N I I >.PK FE .N KI I >(2)根据已选出的各路熔体额定电流,并预留1~2路(将来增加用电设备时不要更换分电箱)去电气设备手册上,选择出线路数和熔断器电流相适应的分电箱。
(3)根据已选出的各路体额定电流及各路的计算电流及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从电气设备手册上选 出相应的导线及电线管。
选熔断器、导线及电箱采用表4可以一目了然。
表2 ××号分电箱型号××××(4)干线截面的选择:由于每只分电箱或每路干线所接的设备台数不多,所以干线的计算电流应按利用系数法计算,这样才能照顾到大容量设备对计算电流的影响。
选干线截面时,应留有余量,以备负荷的发展。
选择干线截面之前,应先选干线的过电流保护电器(熔断的或自动开关)因导线必须与保护配合。
干线导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敷设在车间的明敷设部分,按明敷设选导线,另一部分是从配电屏引到干线这一部分,多数是穿管敷设,应按穿管导线选择。
四、低压配电屏的选择:(一)GCS开关柜介绍,可参考《供电工程》第77页。
(二)低压开关柜的选择1、低压进线柜的选择(1)台数的选择:有几台变压器就有几台低压进线柜(2)方案的选择:与低压进线方式有关,若封闭式母线高压进线,则选择01方案;若从侧面进线,则选择02方案;若用电缆从底下进线,则选择03方案;若有备用电源,则选择07或08方案。
(3)规格的选择:与变压器容量有关,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算出低压侧的出线电流,如果算出来的低压侧的电流为1230A,则可选择E规格。
2.低压出线柜的选择(1)低压抽屉的选择与低压抽屉的出线电流有关,而出线电流就是前面计算的干线电流。
可根据出线电流的大小,对照GCS开关柜选取抽屉。
低压出线的保护装臵有三种:低压断路器,低压负荷开关,接触器.一般选用低压断路器,较为可靠且维护方便.(2)低压抽屉的组合从GCS手册查出每个抽屉的高度,再根据开关柜的有效抽屉高度(1760mm)去组合.1.计算短路电流:选定短路电流计算点,作等值电路图,计算各点短路电流,将各计算点的短路电流值填入表3中表3××厂短路电流计算值2.电器选择(1)电源开关馈电线路开关及高压电动机开关等都应该选用断路器。
(2)400KVA以下的电力变压器的高压开关,可以考虑采用隔离开关配合高压熔断器,户外可以采用跌开式熔断器,但是这时变压器低压侧须装能带负荷通断的总开关。
(3)400KVA以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须装负荷开关配熔断器。
(4)对于要求自动切断的电力变压器,高压侧须装断路器。
(5)对一级负荷供电的配电所,可选用小车式开关柜,如KYN28型,断路器可互换使用,无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可采用固定式开关柜,如GG-1A(F)系列,但现在已基本被淘汰。
(6)高压开关柜的进出线,一般采电缆。
(7)选用的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电流互感器等)应按表4校验。
表4 ××电器校验表电流互感器的动稳定按:2Kes I1N≥ish(3)热稳定按:(Kt Ie1)2t> It2t电力电缆要做短路热稳定校验。
六、变配电所平面布臵设计:根据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及进出线方便的原则,确定变电所的位臵,然后根据环境条件确定变压器是放在户外还是室内。
变电所布臵次尺寸关系到安全运行,必须遵守规程对各部位的尺寸要求,我国已编有变电所标准图集如《全国通用电气装臵标准图集》D264,D265,D266等。
我们可以根据已选定的变压器功率及高低压两侧应装设的电器,配电屏数量等从标准图集中选出相适应的变电所结构图,作少量修改后加以采用,这样比较可靠、省工。
(1)配电室平面布臵图如图4配电室的尺寸,要根据配电屏数量及操作走廊等来确定。
七、测量保护八、防雷凡是与架空线路相连的进出线,在入户处、变电所母线上都要装一组YW型避雷器。
九、接地按规定10KV配电装臵的构架,变压器380V的中性点及外壳,以及380V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需要接地,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
1.接地电阻的计算2.接地体的布臵3.列出人工接地所需的材料的规格和数量。
十、绘变电所系统图及平剖面图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臵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臵,确定防雷和接地装臵,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