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及恒等式
会计原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

其他业务利润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余额。 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企 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为投资收入,而企业收回的对外 投资与其投出时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增加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处理。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 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3)、净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企业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即为企业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必 须分配,包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红利或股利 等。
态要素;现金流量表要素为现金流量。但由于现金流量表主要是 根据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分析填列的,因此,也可以认为 现金流量表要素是资产负债表要素与损益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 形态。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列六个会计要素,它是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1、资产 (1)、资产的涵义 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 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 一项重要特征。 2)、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前者是指企业对其有所有权; 后者是指已经掌握了其实际未来利益和风险。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注意区别: ♣资产不等于财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财产,但属于资产,本单位的财产一定 拥有其所有权,资产不一定。 ) ♣资产不等于物资 ; (物资有实物形态,而资产不一定有) ♣资产不等于资金;
(资产既包括价值方面又包括使用价值,而资金仅指财产、物资的货 币表现,是其价值方面的反映。 )
(3).资产的分类 任何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结构的 资产。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按 其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 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 预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预付项目包括应收票 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存货是企 业数量最大的流动资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 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者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权等。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 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 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负债
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大全

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分类3.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要素4. 会计等式和会计恒等式5. 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6. 会计的法定职责和社会责任二、会计凭证和账簿1.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内容2. 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和要求3.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4. 会计账簿的填制方法和要求5. 会计凭证和账簿的保管和利用三、会计账务处理1. 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要求2. 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3. 会计账务处理的内容和方式4. 会计账务处理的核算对象和核算内容5. 会计账务处理的原始凭证和业务票据四、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和评价3. 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4. 利润表的分析和评价5.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6.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评价五、成本会计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程序3. 成本会计的要素和分析4. 成本会计的管理和控制5. 成本会计的制度和体系六、管理会计1.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程序3. 管理会计的要素和分析4. 管理会计的制度和体系5. 管理会计的系统和方法七、税务会计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税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程序3. 税务会计的要素和分析4. 税务会计的制度和体系5. 税务会计的规划和应用八、审计与验资1. 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审计的内容和程序4. 审计的原则和制度5. 审计的实务和经验九、会计信息系统1.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组成3. 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序和方法4.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5.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十、国际会计准则1. 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和发展2. 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体系3. 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和适用性4. 国际会计准则的审查和评论5. 国际会计准则的实务和经验以上是会计实务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等式

交易或事项应确认为哪一个会计期间的问 题。 ➢会计的核算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
1、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 入,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收到,均 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 本期费用,不论现金或者银行存款等款项是否支 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现在 形成某项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 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 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行成本可以反映现在形成某一会计要素 应付出的代价,但这种计价的可操作性比 较差。
2.费用
(1)费用的定义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2)费用的特征
➢ 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一种代价,因此费用的确 认应与收入配比确定。
➢ 费用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或者说是企业收入 的一种扣除。
(3)费用的分类
3.利润
(3)资产的特征 ➢ 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所控制的 ➢ 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权益
(1)权益的定义
➢广义的权益,是指对企业全部资产的所 有权,它包括债权人以贷款方式形成的 债权人权益和投资者提供的以投资方式 形成的所有者权益。
➢狭义的权益,是指“资产或资产股权超 过一切债务的净值”。特指所有权净值, 即净资产的所有权。
收入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1. 引言会计是一种记录、报告和解释经济活动的方法和工具。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介绍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并详细解释会计恒等式的含义和作用。
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作为会计记录的基础的经济事项或经济资源。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B)的框架,会计要素可以分为五类:•资产(Asset):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可以通过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负债(Liability):企业对外部方面产生的经济利益,需要在未来支付或转让给其他实体。
•所有者权益(Equity):企业对所有者的责任和归属权的经济利益。
•收入(Income):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费用(Expense):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用于获取经济利益的流出。
这五类会计要素包括了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用于衡量和记录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是会计工作的核心,表达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平衡关系。
会计恒等式可以用一个简单表达式表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说明了企业的所有资源都来源于债权人(负债)或者所有者(所有者权益)。
换言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必然等于它所欠债权人的债务总额与它对所有者的权益总和。
3.1 会计恒等式的作用会计恒等式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方法来验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检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可以确保财务报表没有错误或遗漏。
•为企业的财务分析提供了依据。
借助会计恒等式,可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了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如何影响资产变动的。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指导。
会计恒等式能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经营活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2 会计恒等式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恒等式的具体体现。
每个会计分录都对应着会计恒等式中的一个等式项,通过记录财务交易的借贷方向来保持会计恒等式的平衡。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恒等式

动静相结合恒等式:
资产+费用=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 问题:张三公司经过一个月运营后,静态恒等式 是否仍然成立?
动静相结合恒等式
资金运动是静态、动态相结合的统一体,即: 会计六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购买柜台、设备等共4万元,付现金3万,欠1万; 余1万元现金。
要求:请你帮助张三计算:
商店现在共拥有多少资产? 商店共有多少欠款? 张三在商店中享有多少权益?
静态三要素例题解答
资产: 现金 存货 固定资产 资产合计 负债: 1万 应付账款 10万 所有者权益: 9万 实收资本 20万 负债及所有者 权益合计 15万 20万 5万
会计期末结帐后,利润=收入-费用,利润会构 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此时,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期间任一时刻,未结帐前: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基本等式
也称会计方程式或平衡公式,是指利用数学公式,对会 计要素及其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和科学表达。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等式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参见教材:资产负债表(简式) 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日 企业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 账、试算平衡、设计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
会计要素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根据会计基本前 提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 象的具体化,也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 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资金运动有静态和动态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财税知识基础应用考试大纲(2018版)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
财税知识基础应用考试大纲(2018版)
一、考试对象
本考试针对完成NIT “财税知识基础应用”课程学习的所有学员,以及掌握了财税知识基础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者。
二、考试介绍
1.考试形式: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2.考试时间:100分钟。
3.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50道、多项选择题10道。
满分100分。
4.考试内容:财税知识基础应用涉及财税基础知识、收到股东投资相关业务财税处理、资产购置与生产相关业务财税处理、产品销售财税处理、利润形成与分配财税处理等,使学生能够掌握处理财税基础业务的技能。
5.考核重点:通过选择题考核学员对财税知识的掌握能力。
三、考试要求及内容。
基础会计复习之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关键概念 1.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索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货币资金 当各项财产物资用货币来计量其价值时,我们就会取得一个会计概念,即资金。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
3.资金循环与周转 我们把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本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这一运动过程叫做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叫做资金周转。
4.工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工业企业因资金的投入、循环周转和退出等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各项资源的增减变化、各项成本费用的形成和支出、各项收入的取得以及损益的发生、实现和分配,共同构成了会计对象的内容。
资金存在或运用形态 从债权人处借入资金 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资金在使用中的耗费 资金在销售中的收回 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5.会计要素(1)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2)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6.会计要素的内容(一)资产1.资产的特征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是想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则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者说,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资产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权利。
(2)资产必须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除此之外,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必须很可能流入企业,而且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概括为(4)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2.资产的构成企业的流动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主体理论 资产 权益 资产=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权理论 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收入-费用 费用=利润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 费用)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资产+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 负债+所有者权益
2.负债
按偿还 期长短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负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 负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 债. ①流动负债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指将在一年(含一年) 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 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 ②长期负债 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 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会 计 对 象
会 计 要 素
反映经营成果 反映财务状况
静态
动态
收入
费用
利润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 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 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 有者权益三项.
1.资产
特征 概念 ①资产是由过去交易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 或者事项所形成的. 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 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 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产,而不能是预期的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 资产. 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 者控制的. 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 来未来经济利益.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2.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了解会计恒等式。
二、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要素;2.会计恒等式。
三、教学难点1.会计恒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会计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吗?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会计是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的方法,并且阐述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经济实体的财务信息,帮助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3.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3.1资产教师解释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2负债教师解释负债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3所有者权益教师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分类,包括资本和利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4收入和费用教师解释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了解会计恒等式4.1会计恒等式的概念教师解释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并进行简单的推导和解释。
4.2会计恒等式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恒等式对于记录和核对账目的重要性,以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计的基本要素?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2)下列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预收款项2.讨论题(1)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会计恒等式的概念。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涉及会计恒等式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七、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对会计的基本要素进行复习。
2.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和讨论题,并写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恒等式,使学生对会计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
财务会计重点知识总结

财务会计重点知识总结财务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财务会计重点知识的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假设,会计分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期间,货币计量则规定了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会计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确认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则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三、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财务会计的基本恒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四、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和核算,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
五、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六要素初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考点大全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一、会计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汁核算的其他事项。
2.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
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绎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拓展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
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教案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的内容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2、能熟练地说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说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第一,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二,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第三,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2、负债的特征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第二,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3、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会计学原理第3章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 会计计量 会计恒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是进行会 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静态
财务
要素
状况
经营 成果
动态 要素
我需要了解 哪些情况?
分类要求 没有交叉 覆盖全部内容
期 初 资产
资产 资产
负债 负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利润
费用
期
资产
末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综合会计等式的含义
综合会计等式反应了在收入、费用发生后,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平衡关 系,它综合的反应了企业在期初、期末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企业在某 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静态和动态会计等式的结合。
会计要素
资产
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的定义;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 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因过期无法出售的存货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
会计要素
资产
资产的分类
资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
会计要素
费用的分类
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会计要素
费用的确认条件
➢符合费用定义;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要素是指在会计系统中用于分类和表示会计信息的各项要素。
根
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
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要素。
首先是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包括了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
它代表了企业的实力和财富水平。
其次是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所欠的债务和责任,它包括了应付账款、
借款、未付工资等。
负债是企业所面临的债务和义务,表示了企业需要偿
还给他人的金额。
第三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企业
残余利益的表现。
它包括了股本、留存收益、利润分配等。
所有者权益是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权益主张。
第四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资产等
方式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的产生一般伴随着与之相对应的增加资产或者
减少负债的现象。
最后是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提供服务中所发生的支出,它以货币形式表现。
费用的产生一般伴随着对应的减少资产或者增加
负债的现象。
会计恒等式还可以通过结合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来解释。
收入的增加会
使资产增加,而费用的增加则会使资产减少。
通过核对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可以确保会计恒等式的平衡。
当一个企业成功的开展经营活动时,收入会
超过费用,资产会增加,这将导致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增加,会计恒等式得到保持。
第2讲 会计事项与会计恒等式

40
建立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揭示了企业会计要素 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编制会 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41
设置 设置 账户 账户
编制会计 编制 报表
会计 报表
复式 复式 记账 记账
收入 收入
费用 费
利润 利
用
负 负 债 债
润
资产 资产
37
6、16日,收到凌云山高科技公司财务咨询费 12 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现金=银行借款+所有 者权益+收入 110 000+10 300 +19 700=28 000+100 000+12 000
38
7、28日,李斌用现金支付所聘临时工工资 2 000元。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现金=银行借款+所有 者权益+(收入—费用) 110 000+10 300 +17 700=28 000+100 000+ (12 000—2 000)
益20元
资 产 负 债
表2-4
现金
70元
借款
30元
所有者权益
原始投资 本期收益
20元 20元
合计
70元
合计
70元
28 28
推导公式: 收入-费用=利润 ⑵ 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分配前) ⑶
29 29
会计恒等式
起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过程:收入-费用=利润 结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会计6大要素和恒等式:
一、会计6大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可以用来支持未来发挥经济效益的东西,比如现金、债权、存货、机器、土地等。
2、权益:权益指的是企业的所有者应享受的权利和利益,包括股权、贷款、债务等。
3、收入:收入是企业运营期间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其来源于销售、投资等收益。
4、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经济价值,比如购买原料的费用、工资支出等。
5、负债:负债是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资金所出借的经济回报权利,包括债券和贷款等。
6、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包括股份、股权、股息、股利等。
二、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指以下公式:
Total Assets = Liabilities + Owner’s Equity
用中文表达为: 物权等式: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会计恒等式即上述所说的物权等式,它是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会
计审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ar原则要求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总和必须恒定,未来也不会发生变动,就像一切拥有价值物品:当物权变更时,当事人必须加以及时反映。
因此,恒等式极为重要,是企业会计管理和审计的基础。
此外,恒等式还与企业自身的会计有着重要联系。
先批利润的记账变更原理和恒等式密切相关,当企业投资后,批利润使企业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时,恒等式即便可以应用于记账变更原理,从而充分体现出它的作用。
总之,恒等式及其相关原理是会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规则,是企业决策、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核心。
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1.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指的是会计所涉及的经济活动主体。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对象:•企业:指的是生产和经营商品、提供服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组织。
•个体工商户:指的是个人独资经营工商业的组织。
•合伙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合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指各种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核心内容。
通常包括以下要素:•资产: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具有经济利益且可衡量的资源。
•负债:指企业所欠的具有经济利益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剩余资产减去负债后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
•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流入。
•费用: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流出。
以上的会计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会计恒等式是会计中的基本等式,反映了企业资源的来源和运用。
该等式表达如下: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简单来说,企业的资产来源主要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资产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这些资源是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融资得来的。
•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或承担的其他义务,比如借款、应付账款等。
•所有者权益指的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包括股东投资、留存收益等。
会计恒等式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用来购买资产的资源来源必须等于这些资源的总价值。
4. 会计恒等式的作用会计恒等式在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规范,可作为制定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基础。
•可帮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为评估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依据,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和规划发展。
5. 结论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是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8
.
• (2)意义 明确会计主体这一基本前提,主要是为了把一
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活 动区分开来,把会计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该主 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的区别 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 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 的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 计核算上必须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
(2)分类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020/6/8
.
• (3)意义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会计核算具有极为重
要的作用。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 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 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 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 应付、待摊、预提等会计处理方法。
2020/6/8
.
• 4 、货币计量 (1)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综合反映其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是对会计计量手 段和方法所作的限定。
2020/6/8
.
• (2)记账本位币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
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
2020/6/8
.
会计要素
•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的分 类
• 会计要素是了解一个国家会计工作的切 入点,作为一个管理者,了解国家的会 计工作首先就要了解会计要素
.
会计要素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利润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这六项会计要素是整个会计 核算的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要素及恒等式
2017年2月
.
会计基本概念
•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
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 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 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 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
会计工作
•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 会计凭证 • 会计账簿 • 会计报表
.
会计简单介绍
主要内容包括: • 会计对象 • 会计要素 • 会计科目 • 会计报表
.
会计对象
• 会计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与企 业资金运动有关的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从取 得货币资金,到货币资金转为生产资金;从生 产资金再转为货币资金,这样一个运动的过程 都是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客观的,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表现形态都是一样的,所以会计才能够成为 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
.
会计基本假设
•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定义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 指对会计核算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以及核算 内容、计量手段和方法等所作的客观判断 与合理限定。 (二)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主要包括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020/6/8
.
• 1 、会计主体 (1)定义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
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才能保持稳定和一致,企业提
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可靠。
2020/6/8
.
• 3 、会计分期 (1)定义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
人为地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离的时间“间 隔”,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 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它是对会计主体提供 会计信息的具体期限所作的限定。
• 会计账簿的多少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而不同。
.
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要在会计账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会计 报表。
• 目前主要是三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 表、现金流量表。
• 会计报表是在账簿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浓缩, 是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高度概括。
• 会计报表要对外提供,它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 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 和职工。
.
会计凭证
•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通常所讲的各种发票,在会计上被称为
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通常属于非会计语 言。 • 会计部门把这种非会计语言转化成会计 语言,也即把原始凭证转化成记账凭证。
.
会计账簿
会计工作要在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把它转换成账簿
• 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可能 把成千成万张的凭证都翻一遍。
2020/6/8
.
• 2 、持续经营
(1)定义
持续经营又称继续经营或继续营业,是指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
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
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而不复存在。它是对会计工作的
时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2)意义
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
营活动为前提,在此前提下选择会计程序和会计处
.
会计要素---资产
• 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以
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能够给企业带来 未来的经济利益 • 分类 :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还有其他资产五类
.
资产分类
项目 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内容
在一年内被耗用或者是在一年内能够变现的资产。现金、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 品)、短期投资,都是企业的流动资产。
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投资
固定资产就是各种设备、厂房、生产线、办公楼等等。 固定资产通常使用年限要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比较高。 有一些资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但单位价值比较低, 也不一定要做固定资产核算,而是列入流动资产,比如 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
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
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货币计量这一基本前提还包含着币值稳定
不变或变化甚微的假设条件。
2020/6/8
.
• 总结: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 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 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 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提 供会计信息的具体期限,而货币计量则为 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 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 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 现代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