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效率_应惟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8
武汉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8卷 第1期 第6
。 同样地 , ) 宋云玲和李志文借鉴 S 证实了“ 应计异象” 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存在 a n 的 研 究 方 法, l o 1 3 2 1 2 5 - 性, 并且发现在市场整体高估时对应计利润错误定价的程度更大 , 而在市场整体低估时对经营现金流错 。 ) 误定价的程度较小 ( 李志文 , 宋云玲 、 4 9: 1 7 2 0 0 2 -
一 、引 言
管理者实施盈余管理一般是为了达 到 与 公 司 利 润 相 关 的 财 务 指 标 基 准 线 , 如债务契 约假说中债权人对盈利水平的要求 、 与管理层股权激励挂钩的会计利润水平 、 分析师对公 司经营绩效的预期以及证监会对发行股票 公 司 规 定 的 “ 业绩资格线” 等。 此 外, 在首发或 者股权再融资过程中 , 管理者往往也会进 行 盈 余 管 理 抬 高 股 票 价 格 从 而 获 得 有 利 的 市 场 时机 , 这可以被称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假说 。 事实上 , 盈余管理的财务指标基准线假说与市场时机假说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 公司 操纵盈余以符合债务契约的要求 、 或者为 了 达 到 股 权 激 励 和 分 析 师 预 期 的 盈 利 水 平 以 及 为了达到股权融资所要求的 “ 业绩资格线 ” 等也都抬高了公司股票价格 。 这里面隐含的假 定是 , 资本市场往往是无效的 , 难以对公 司 的 盈 余 操 纵 行 为 加 以 识 别 , 表现为市场对公司 应计利润或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 。 应 计 异 象” 的 概 念 并 指 出, 无 针对上市公司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 , a n最 早 提 出 了“ S l o 效率的资本市场在为股票定价时无法区分盈余构成的质量 , 导致投资者高估质量较差 ( 持 续性较低 ) 的应计利润 、 低估质量较好 ( 持 续 性 较 高) 的 经 营 现 金 流, 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 。 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 “ , 构造投资组合获得超额收益 ( 应计异象 ” 主要 a n 1 9 9 6: 2 8 9 S l o 3 1 5) - 。 在市 , ) : 是由于市场对应计利润中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所引起的 ( X i e 2 3 7 3 0 0 1 3 5 7 - 场非有效的情况下 , 由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管理者或控股股东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盈 余操纵的重要途径难以被市场准确识别 , 因此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定价出现了偏差 。 本文立足于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特点 、 上市公司集中的股权结构和较为严重的控股股 东代理问题 , 探讨市场对控股股东盈余操纵行为的识别及其表现 。 我们通过研究 1 8- 9 9 检验了市场对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 2 0 0 9 年中国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市场定价 , 为的识别能力 , 并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集 中 的 股 权 结 构 下 控 股 股 东 行 为 动 机 对 可 操 控 性 应计利润市场定价的影响 。 检验结果表 明 , 中国资本市场对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为的识 别能力较弱 , 这导致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 。 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 , 控股 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程度减轻 , 但在终极控股股东两
二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作为市场的共有信息 , 在有效的资本市 场 中 无 法 使 投 资 者 获 得 超 额 收 益 。 然 。S , ) 而, 应计异象 ” 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有力的质疑 ( l o a n 首次指出的 “ a n 研究了 股票 S l o a n 1 9 9 6: 2 8 9 S l o 3 1 5 - 价格反映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中包含的关于未来公司盈余信息的能力 , 得出市场无法识别应计利润 和经营现金流持续性的差别 , 从而导致对应计利润的高估和对经营现金流的低估 。 并 且 , a n利用这 S l o 一结论构造出了能够获得 1 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在识别盈余构成质量时的 4% 超额收益率的套利组合 , 1. 无效率 。 而后 , l i n s和 H r i b a r用同样的方 法 对 美 国 上 市 公 司 季 度 报 告 数 据 进 行 检 验 得 到 了 同 样 的 C o l 。S 、 ) 他们在证明 “ 结论 ( 应计异 象 ” l o a n C o l l i n s和 H r i b a r的不足之处在于 , C o l 1 2 3 l i n s &H r i b a r, 2 0 0 0: 1 0 1 - 的存在性后 , 均没有进一步探讨市场错估应计利润是由于对可操控性应计 利 润 错 误 定 价 还 是 对 正 常 应 计错误定价所引起的 。 研究 同样借鉴 S a n的 方 法, l o X i e将美国公司应计利润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正 常 应 计 两 部 分 , “ ” , 发现 应计异象 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市场无法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准确定价 造 成 的 以 可 操 控 性 应 计 利 润为标准构造的套利组合可以获得超过 1 这证明了市场高估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持 0% 的超额收益率 , 。但 K , ) 用于预测未来盈 余 的 变 量 如 销 售 收 入、 续性从而导致了错误定价 ( r a f t等 指 出 , X i e 2 3 7 3 0 0 1: 3 5 7 - 资本支出也可能出现错误定价 , 他们在实证检验中加入这两个变量及其变动值 , 结果得出市场并没有高 。 不过 , ) 估应计利润 , 无法拒绝市场对应计利润进行理性定价的假设 ( K r a f t等并 K r a 1 1 1 f t等 , 2 0 0 7: 1 0 8 1 4 - 没有将应计利润分解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和 正 常 应 计 作 进 一 步 的 讨 论 。P k和 S a i e n z a在 检 验 市 场 o l p 时机通过迎 合 渠 道 影 响 公 司 投 资 支 出 时 采 用 了 可 操 控 性 应 计 利 润 反 映 市 场 时 机 , 他们基于 S a n l o ( ) 、 ) 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 , 当管理者 通 过 盈 余 管 理 制 造 了 较 高 的 可 操 控 性 应 计 利 润 1 9 9 6 C h a n等( 2 0 0 6 时, 总应计利润上升 , 投资者对于公司业绩给予较高评价造成股价高估 。 由于管理者操纵公司盈余导致 当期收益增加但不易保持 , 市场非有效对公司总应计利润或可操控性应计 利 润 的 错 误 定 价 最 终 会 得 以 。 , ) 纠正 , 因此公司股票未来收益率是下降的 ( k &S a i e n z a 2 0 0 9: 1 8 7 P o l 2 1 7 - p 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 , r a m a n a m 基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观点考察了管理者盈余管理的信息 S u b y 传递功能 , 研究指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提高了盈余对股票收益率的解 释 力 、 增 加 了 盈 余 所 传 递 的 信 息, 。借鉴 S 市场为其定价能够 体 现 市 场 的 有 效 性 ( u b r a m a n a m 的 方 法, C n h u S u b 2 8 1) r a m a n a m, 1 9 9 6: 2 4 9 - y y g 等对日本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 , 发现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能够增加报告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 并且发现市场 能够识别不同所有权结构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传递信息质量的影响 , 他们 认 为 这 体 现 了 市 场 在 识 别 可 。 ) 操控性应计利润信息含量和定价中的有效性 ( n 2 0 0 4: 1 C h u 2 0 - g等 , 国内学者对我国资本市场上 “ 应计异象 ” 也进行了一定探讨 , 并 得 到 一 些 有 意 义 的 结 论。如 刘 云 中 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会高估应计利润而低估经营现金流 , 但根据应计利 润 构 建 的 套 利 组 合 只 能 获 得 。李远鹏和牛建军利用1 刘云 中 , 8到2 0 0 2年 A 股样本公司进行研 3. 1% 的超额收益率 ( 9 9 2 4 5) 0 0 3: 4 0 - 究, 发现套利组合只获得 3. 李远鹏和牛建军发现应计利润 2% 的超额收益率 。 但在剔除亏损样本之后 , 被市场显著高估 , 以应计利润为标准构造的套利组合获得了超过 7% 的超额收益率 ( 李远鹏、 牛建军, 2 0 0 7:
三 、数据 、 样本和变量
( 一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 1 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 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国泰安 8-2 0 0 9 年中国沪 、 9 9 因此 研究服务中心数据库 , 包括公司基本财务数据和控股股东数据 。 由于研究中包含 t和 t +1 两期 , 公司财务数据还包含了 1 7 年和 2 0 1 0 年的数据 。 国泰安数据库提供了 2 1 年以后的控股股东数据 , 9 9 0 0 笔者将下载的基本财务数据和股东数据与公司年报进行了交叉对比 , 以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这一方法在已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系数的 计 算 借 鉴 了 L r t a等 的 方 法 ( a P o L a P o 5 1 8) r t a等 , 1 9 9 9: 4 7 1 - 有文献中已得到普遍采用 。 样本采集剔除了金融性公司 、 统计数据不全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公司 , 样 本整理时剔除了异常值公司 , 最终共得到 1 3 2 个观察值 。 4 1 ( 二 )变量定义及其特征
应惟伟 等 :控股股东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效率
2 7
权分离程度较大的情况下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错误定价程度加剧 。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 第一 , 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公司股权 结 构 集 中 的 特 点 , 笔者分析指出在股 权结构集中的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主要是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 , 控股股东 操 纵 公 司 盈 余 追 求 自 身 利 益 ) ( 的研 究 成 果 考 察 应 计 利 润 构 成 中 可 操 控 性 应 计 利 润 和 正 常 应 计 的 的动机强烈 。 第二 , 借鉴 X 0 0 1 i e 2 市场定价问题 , 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上 “ 应计异象 ” 主要源于市场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错误定价 , 这
控股股东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效率
应惟伟 袁肇祥
ຫໍສະໝຸດ Baidu
摘 要 :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有效 识 别 控 股 股 东 盈 余 管 理 行 为 , 市场对公司盈余构成存在 错误定价 ,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正常应 计 被 高 估 而 经 营 现 金 流 被 低 估 。 公 司 控 股 股 东 特 征影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市场定价 ,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被高估 的程度较小 , 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大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被高估的程度更大 。 关键词 :控股股东 ;盈余管理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资本市场效率
第6 8卷 第1期 2 0 1 5年1月 V o l . 6 8. N o . 1 J a n . 2 0 1 5. 0 2 6~0 3 1

/ : 0. 1 4 0 8 6 . c n k i . w u s s . 2 0 1 5. 0 1. 0 0 4 D O I 1 j j
; ; 拓展了国内学 者 的 相 关 研 究 结 论 ( 李 志 文, 刘 云 中, 李 远 鹏、 牛 建 军, 宋 云 玲、 3: 4 0 7: 1 2 5 9: 1 7 0 0 2 0 0 2 0 0 2 4 5 1 3 2 - - -
。 第三 , ) 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 属性以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错误定价的影响 , 分析 2 4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 , 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为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 从公司制度背景 的角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进行考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