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_王爽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摘要:想要将低水平的传统现浇建筑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和机械化的建造方式转变,必须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使用比例。

本文通过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研究,旨在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健康的发展,提高在住宅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技术水平,引领地产业向高技术、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带动房地产也健康稳步的发展,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和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当前,随着科学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建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面临这工业化、信息化的转变。

近20年以来,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和低污染的装配式混凝土建成为新的热点建筑形式,因此相比木材结构和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更适合中国的现状。

1、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是装配式建筑或装配式房屋的简称,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物的预制部件在预制部件工厂生产,然后预制部件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再以机械吊装或其他工具,科技手段的连接,将零散的预制构件组装成整体,使预制构件转变成具有使用功能和符合建筑质量标准的建筑。

与当前国内的叫法不同,在欧美和日本一些国家装配式建筑也被成为工业化住宅或者产业化住宅,建造方式实际上一样的。

装配式建筑体系有很多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材料它可以分为四个结构系统、包括砌体结构系统、木材结构体系、钢结构系统和具体的系统。

近年来,为了促进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一些城市已建立了预制混凝土建筑的试点城市。

2013年之后,与现代建筑产业化的深入,预制混凝土建筑被提升为发展为房地产领域,和预制混凝土建筑从试点示范项目开始开发大型应用程序。

预制混凝土建筑工程在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和组织形式的建筑生产和管理社会化背景下的大规模生产。

在我国中高层建筑的主要建造形式大多以现浇钢筋滚凝土的建造形式为主,由于建造形式的不同难以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1. 建筑材料成本在建筑过程中,材料的采购一直是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现浇建筑使用的主要是混凝土和砖瓦等材料,而装配式建筑则使用的是预制混凝土构件。

从材料成本来看,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多为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因此成本控制相对较为简单。

而现浇建筑则需要大量的现场混凝土和砖瓦等材料,加之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储备和保护,因此在材料成本上通常高于装配式建筑。

2. 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工和机械费用。

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的,因此现场的人工和机械费用相对较低。

而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现场作业,包括模板搭建、混凝土浇筑、砌墙等,施工周期长,人工和机械费用相对较高。

从施工成本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 施工周期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由于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工期短,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的缩短工程周期。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现场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尤其是在气候条件恶劣或者是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施工周期更是难以控制。

从施工周期来看,装配式建筑明显具有优势。

4. 质量可控在建筑工程中,质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现浇建筑由于现场施工,施工条件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质量难以保证。

而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内加工,质量管理更加严格、可控性更高,因此质量更容易得到保障。

5. 环保节能在当前社会大力推崇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更加环保节能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装配式建筑由于工厂预制、干作业和模块化的特点,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由于现场施工,环保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

在环保节能方面,装配式建筑也更具有优势。

从建筑材料成本、施工成本、施工周期、质量可控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比较来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作为两种主要的建筑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工程化施工的建筑方式,其特点是在工厂内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工、装配,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等优势。

而传统现浇建筑则是采用现场砼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其特点是施工过程繁琐、周期长、质量受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

本文旨在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种建筑方式在成本方面的差异,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两种建筑方式的特点、成本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探讨其优缺点,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种不同建筑方式的优缺点,寻找各自的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的差异,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都是常见的施工方式。

通过对二者造价比较与分析,可以帮助施工方更加全面地了解两种建筑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为其在选择施工方式时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其次,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其在节约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研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比较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建筑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两种建筑方式的优劣和影响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特点部分,我们发现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而传统现浇建筑则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造价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部分,我们发现装配式建筑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综合考虑施工周期、人力成本等因素后,其整体造价相对传统现浇建筑更有竞争力。

在我们得出装配式建筑在造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并提出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优势与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推广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中两种常见的建筑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比较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节约劳动力和资源、环保减排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传统现浇建筑虽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对这两种建筑方式的造价进行比较与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比较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为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和提高建筑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情况,并分析造价比较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和分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的差异,并探讨造价差异的影响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的优劣势,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作者:李淑华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16期摘; ; 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近来新兴的一种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并且工程周期短、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建筑主体与装修同步,但是需要的成本比传统现浇建筑要高,所以本文将其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做了比较,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与降低造价成本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1; 前言近些年来,在房屋住宅方面我国政府加快了产业的推进步调,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且不仅仅通过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而是使用一些预制构件将其组合起来,从而构造出需要的建筑主体。

可是在造价成本方面装配式建筑要比现浇建筑要高一些,这样就使其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本文对这两种建筑造价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降低造价。

2; 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城市中的大型建筑虽然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和地标,但是由此付出的环境破坏成本也很大。

在施工中难免会有一些大型的机械操作,不光是建筑材料的堆积和尘土飞扬带来的环境污染,还有对居民产生的噪音,这些无疑都成了城市居民心中的阴影。

而装配式建筑正好可以减少这方面的现场操作过程,施工过程也更井然有序,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不会给居民带来很大的困扰。

唯一不足是成本有点过大,但是好处是装配式建筑可以拆除,很多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这样无形也降低了成本,相关造价人员如果合理预算,更加能压缩成本,而且不会影响工程质量,对周围环境也起到环保的作用。

3; 现浇建筑造价装配式建筑现代人更加讲究效率,因此未来的建筑更加人性化和简约化。

装配式建筑将工程分为不同类型的部件,在预制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了对预制钢结构的制造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制造。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建筑施工领域,传统的现浇建筑和新兴的装配式建筑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建筑施工方式。

究竟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上有何异同?本文将对两种建筑方式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

一、成本结构比较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是相对较新的概念,它以工厂生产和现场组装的方式进行建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

与之相比,传统的现浇建筑则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现浇,需要在现场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工期较长且人工成本较高。

在成本结构上,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采用了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而现浇建筑的材料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在施工现场大量使用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而且材料的浪费较大。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工厂生产的模块化构件可以减少现场的人工操作。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且因为工期较长,需要支付更多的人工成本。

从成本结构来看,装配式建筑在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施工效率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工序化、规范化的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而现浇建筑的施工方式比较随意,需要大量的现场调度和管理,容易出现施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三、质量控制比较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受现场条件和人工操作的限制,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和施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件的应用,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现场调校和调整,施工质量不易控制。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质量和建筑稳定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环保可持续性比较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工厂生产的过程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和噪音。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在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进行比较与分析。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将分别介绍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特点,对它们的造价进行比较,并进行成本分析和风险控制。

在将总结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优势,进行综合比较。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的差异,帮助相关行业从业者在选择建筑方式时进行有效决策。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成本分析、风险控制、优势、综合比较、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对比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造价直接关系到建筑成本和投资效益。

装配式建筑由于其工厂化生产、快速装配等特点常被认为成本更低,而传统现浇建筑则在一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对于这两种建筑方式的造价比较和分析将有助于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者了解其优劣势,选择更合适的建筑方式,并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成本构成和风险控制策略,为建筑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比较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情况,探讨两者在建筑施工中的优劣势,并分析造价因素对于建筑选择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特点,探讨其在造价方面的差异;2. 分析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探讨造价差异的原因;3. 探讨风险控制对于造价比较的影响,分析不同建筑方式下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4. 综合比较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优势与劣势,为建筑业主、设计师和施工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建筑行业在选择建筑方式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1.3 意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建筑造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竞争力。

比较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

比较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

比较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中两种常见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比较这两种建筑方式,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也被称为预制构件建筑,指的是模块化地在工厂内制造构件,然后再将这些构件组装起来形成建筑物。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成本效益:1. 劳动力成本节约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大部分施工工序可以在生产线上完成,因此相对来说需要的人工少。

而现浇混凝土建筑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模板搭设、砼浇注等环节,因此劳动力成本较高。

2. 施工周期短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构件,在现场只需进行简单的安装拼接即可完成施工。

与此相比,现浇混凝土建筑需要在现场进行多个施工阶段,如搭设模板、浇注砼、养护等,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3. 质量控制更加严格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条件相对受控且标准化。

这种批量化生产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质量控制,并减少变形、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而现浇混凝土建筑容易受到气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质量难以保证。

二、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与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混凝土建筑也有其独特的成本效益之处:1. 投资效益高尽管现浇混凝土建筑在劳动力和施工周期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由于不需要制造模块化构件并运输至施工现场,所需投资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小规模项目或者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使用现浇混凝土建筑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2. 适应性强现浇混凝土建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设计上更容易实现复杂结构和个性化需求。

而装配式建筑受到生产线设备和尺寸限制,对于一些特殊形状或大跨度结构的建筑难以满足要求。

3. 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虽然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控制相对装配式建筑低一些,但是一旦完成施工后,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使用混凝土材料、搭配合适的防水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比较尽管两种建筑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但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和场景,在选择时仍需全面考虑。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的成本对比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的成本对比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的成本对比一、引言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建筑领域,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它相较传统建筑施工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并且在成本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二、背景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将构件以模块化形式制造出来,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一种建造方式。

传统建筑则是采用现场制作,从地基开始到竣工全部操作都在现场完成。

两者在施工方式上有较大差异。

三、材料成本对比1. 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使用模块化的构件,生产过程中可以准确计算每个构件所需材料的数量,避免了浪费和损耗,在材料采购方面可以实现精确控制。

此外,由于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装配式建筑所采购到的材料价格往往较低,从而降低了总体材料成本。

2. 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材料采购相对装配式建筑来说更加灵活,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浪费。

在现场制作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精确预测每个构件所需材料的数量,常常会存在一些浪费和损耗。

此外,在采购材料时也缺乏规模效应,导致价格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从材料成本角度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成本优势在于准确控制,在规模经济效应下获得更低的材料价格。

四、人工成本对比1.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生产方式,在现场施工时组装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构件在工厂中预先制造好,只需要简单的组装过程即可完成施工任务。

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资源,并降低人工成本。

2. 传统建筑传统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参与现场制作和施工过程。

从基础开挖到竣工交付,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参与,而且现场施工时间较长,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人工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施工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五、能源成本对比1.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模块化制造过程中更加重视能源的利用效率。

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对比装配式建筑与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分析

对比装配式建筑与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分析

对比装配式建筑与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混凝土建筑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两种建筑形式。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将建筑构件在工厂中制造完成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而传统混凝土建筑则需要现场施工。

本文将从施工成本的角度对比分析这两种建筑形式。

一、材料成本首先来看材料成本方面。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是提前设计好标准化模块,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材料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采购成本。

此外,由于工厂预制和加工采用机械化操作,可以保证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因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维修和更换材料的费用。

相比之下,传统混凝土建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在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和组装,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直接材料成本都会较高。

二、劳动力成本其次是劳动力成本。

装配式建筑由于在工厂中进行部分或全部预制加工,所以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另外,这种建筑形式主要依靠简单的安装工作,无需太多技术人员参与。

相比之下,混凝土建筑需要大量人力参与施工过程,从基础施工到结构搭建,再到室内装修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

而且传统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时间一般较长,导致劳动力成本也相应增加。

三、施工周期施工周期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并在现场进行模块化安装,施工速度较快。

可以在减少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下,提前规划好时间节点,有利于项目的进度控制和整体进展情况把控。

而传统混凝土建筑主要依赖现场施工,在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可能会造成延误和额外的人力资源投入。

因此,在项目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具备明显优势。

四、质量控制在质量方面,装配式建筑产品经过工厂预制加工后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能够减少施工现场的质量隐患,并通过标准化设计与加工生产间接提高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

而传统混凝土建筑在施工中往往容易受到环境、人力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出错和疏漏,给建筑物后期使用和维护带来困扰。

因此,装配式建筑更具有优势。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分析

6990950 1365.42
806268
157.47
607889
118.70
216573
42.30
2375822
2 成本对比分析
(1)土建工程成本对比。土建工程是建筑施工的主体部 分,在工程主体中占有较高比例。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件 均在工厂完成,材料集中采购、构件机械化生产在成本方面均 有较大优势,但建厂固定投资的摊销成本、模具摊销成本非常 高,加之PC构件的远距离运输、现场吊运安装费用,装配式工 程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用量增加的费用,现场局部细部的现浇 产生的费用,所以装配式工程土建成本相较传统现浇还是高出 不少。因此从整体上而言,装配式施工成本相对于现浇施工模 式,其成本还较为偏高。单从混凝土这一块来说,PC构件C30 叠合楼板和叠合墙的采购及安装全费用价格在3700元/m3左右, 传统现浇建筑不会超出2000元/m3,成本差异明显。
3 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要点 从表1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较之现浇建筑工程
的整体成本要高出很多,尤其是在土建工程施工方面,传统建 筑工程所具有的优势更为明显。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几 个方面:一是装配式前期建厂和设备投入大,导致构件的摊销 成本过高。二是装配建筑施工在整体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对应 的预制构件在生产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三 是国家层面的设计标准、规范还未跟上,构件的通用性、模数 还没有大范围打通,生产效率还不能得到发挥。四是施工工艺 还不够成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有待改进提高。
(2)装饰部分成本对比。装饰部分由于涉及产品的最终 交付,所以要求较高。在现浇式建筑工程中,如果前期审图不 够细致,管理又没跟上就会造成装饰施工重新开槽布线布管,外 墙保温外墙装饰需二次施工,不仅会对交付验收带来较多麻烦, 而且还会出现成本大幅增加。而装配式建筑工程则能够借助BIM 技术做好深化设计,在工厂生产时就提前做好管网预埋,外墙保 温、外墙装饰面砖与外墙PC构件一次性在工厂生产成型,工序 不仅大为减少也能较好控制施工质量并节省工期,在成本方面也 优势巨大。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这方面的施工成本中,装配式 施工有优势,但上面案例可能由于设计没有采用外墙保温、外墙 装饰一次成型技术和构件生产时的管线预埋工艺,所以成本优势 还不太明显,这也是装配式建筑以后成本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作者:王丹吕傲丽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4期摘要:装配式建筑和现浇建筑是常见的两种建筑形式。

这两种建设形式的成本有一定的差别。

本文将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成本对比1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指标分析对比1.1 土建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柱、剪力墙及楼板底模,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砌筑量和部分抹灰。

因此在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含模板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保温、隔热工程、楼地面工程,建筑物超高人工、机械降效及水泵加压台班,措施费及塔吊基础等分项工程及其他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明显减少,抹灰费用有较少降低,而PC构件及安装的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在土建工程的平米造价增加近750元。

1.2 装饰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装配整体式建筑装饰工程成本由抹灰工程、楼地面工程和油漆、涂料工程、门窗工程组成,因装配整体式建筑构件已包含部分抹灰,导致抹灰量减少,已计入土建工程,故装饰工程不再计算。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较现浇要低7.28元。

1.3 电气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电气单方造价为81.77元/m2,而现浇建筑工程的电气单方造价为73.03元/m2。

从数据上来看,前者单方造价高于后者的原因在于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管线及配电箱数量增加,导致成本增高。

1.4 采暖工程成本數据的对比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采暖工程成本较现浇要低13.51元/m2。

其中塑料给水管占总造价比例由现浇建筑工程的1.35%降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0.64%,在采暖工程中降幅最大。

1.5 给排水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的给水管、管件和焊接钢管的成本较现浇要略高,其它三项要低,经过计算装配整体式给排水工程的平米造价要比现浇低15.72元。

2 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较高的原因分析从土建工程部分平米造价数据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平米造价较现浇建筑工程高出738.82元。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摘要:装配式建筑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装配式建筑所具有的特点较为明显,能够满足多种情况下建筑工程中对建筑的要求。

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工程优势,当然传统现浇建筑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优点,可以满足对应的应用需求。

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展开对比分析,旨在通过造价对比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并且结合分析对装配式建筑造价的降低提出优化意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1、关于装配式建筑及传统现浇式建筑的概述装配式建筑,即结合现场需求情况,对排版设计深化,由加工厂负责下料生产相应预制成品,并将其运送到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现场,在现场直接实施安装作业的一种新型装配形式的施工技术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装配式建筑往往不会受现场作业条件所限制,排版图一旦确定后便能够于工厂内实施标准化的生产制造。

因工厂生产作业技术较为成熟,均实行机械化的生产作业,可保障预制成品实际加工质量。

现场安装,决定着施工作业更具便捷性,施工工期得以节约,人员配备及周转料具层面投入成本均得以减少,材料浪费问题得以避免。

此外,现场切割及加工作业所造成噪声、粉尘相关污染问题均可以降低,可满足于节材、节水、节地、节能等绿色施工各项要求。

可见,装配式建筑结构,其是工厂制造和现场安装为主要手段的一种建造方式,工厂内流水线实施预制成品的生产加工,待运送至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现场后便可直接吊装安装操作,省去较多施工步骤,工期得以缩短,各层面优势均相对突出;而传统现浇式建筑,即为全部构件均是现场进行支模板,在现场实施砼浇筑及养护作业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如良好整体性及刚度性、较强防水性及抗震性、较强抗冲击性等等。

但是,其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来说,所需模板材料用量相对较大,现场较大作业量、较长的施工工期。

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2.1建筑建设周期短装配式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按部就班的建造模式,构件生产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模型构件、地基浇筑等多项环节都能够同时完成,这大幅度缩短了工程的建设周期。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一、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基本概念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内生产构件,然后再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它注重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通过提前生产好的构件,能够减少现场的施工工期和人力成本。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则是在施工现场通过搭模架模,然后浇筑混凝土进行建造。

这种方式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且需要大量的人工和用工,因此造价往往要高一些。

二、造价比较与分析1. 施工成本2. 配套设施费用在建筑的配套设施费用方面,装配式建筑也有不小的优势。

因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能够减少现场的辅助设施和设备投入,比如塔吊、脚手架等。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则需要在施工现场投入大量的配套设施和设备,所以在这方面会比较占优势。

3. 资金占用成本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因此资金占用成本会相对较低。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资金占用成本会相对较高。

4. 质量控制成本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进行生产的,所以对质量的控制会更加严格和可控。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则更容易受到现场环境和施工工艺的影响,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5. 管理成本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强调的是标准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的过程和质量。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更多的现场管理和协调,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通过以上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从整体来看,装配式建筑在造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虽然它需要一定的初始投入,但是在整体的施工周期、质量控制、配套设施等方面都能够节省不少的成本。

传统的现浇建筑仍然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建筑,传统的现浇建筑会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

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相信装配式建筑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传统的现浇建筑也不会消失。

希望本文的分析对于相关行业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建筑方式。

相比之下,传统的现浇建筑也一直是主流建筑方式之一。

在建筑行业中,人们经常对这两种建筑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它们的造价。

本文将通过比较这两种建筑方式的造价,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劣势,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选择方向。

一、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概念和特点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在工厂内大部分零部件都在工厂生产,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

这种建筑方式具有生产工序简单、易控制质量、效率高等特点。

相比之下,传统的现浇建筑则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整个建筑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

二、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1. 施工成本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工厂制造成本和现场安装成本。

相对于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制造成本可能略高一些,但是由于工厂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因此总体来说成本更加可控。

而且装配式建筑的现场安装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大部分工序都在工厂内完成,现场只需简单的组装和安装即可。

传统现浇建筑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机械设备成本。

由于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设备,施工过程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整体施工成本可能较高。

2. 节约时间在建筑行业中,时间就是金钱。

装配式建筑由于大部分组件在工厂内制造,因此在施工现场可以大大节约建筑时间。

相比之下,传统现浇建筑的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因为需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施工细节处理。

3. 质量可控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工艺优势,可以通过工厂内的自动化流水线进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可控性。

而传统现浇建筑由于施工现场和人工操作的局限性,质量相对不可控。

装配式建筑也存在一些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定制要求相对较高,适用场景受到一定的限制。

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生产,对工厂的要求也较高,投资规模大。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一定的质疑,例如新型材料的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问题。

【建筑通】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

【建筑通】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

【建筑通】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到底是高是低建筑通---只为您每天进步一点!原文《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发表于《建筑与预算工程造价》2014年第7期,作者为沈阳建筑大学王爽和葫芦岛市金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王春艳。

从现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本文拟以沈阳某公租房项目3#楼为例,通过对两种建造方式的造价进行分项对比,从而分析影响其二者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的措施和方法,简要提出我国装配式建筑下阶段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公租房数量预计超过2000套,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全装修和环保节能的整体卫浴、整体式橱柜等物品,达到拎包即可入住的条件。

该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作者所在单位和某知名PC构件厂家完成,本文提及的3#楼就是其中一栋,建筑面积为4713.56平方米,占地面积410.91平方米。

造价对比在假定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相同的前提下,对比两种施工方式下施工图预算造价如下: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造价对比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设计平米建安费用比现浇设计平米建安费用高出783.94元,其中,土建工程高出811.71元。

不难发现,两种施工方式造价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建工程上。

笔者又对两种施工方式下土建工程预算书进行了拆解分析,如下: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土建工程造价对比由上表可知,采用装配式设计,在地下工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抹灰及零星工程以及措施项目中均较传统现浇设计造价节约,仅PC构件及安装一项,造价大幅增加,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

我们不妨就从两种工艺各自的土建工程造价构成来探讨其成本可能的压缩空间:1、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按照辽宁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用相关预算定额单价,然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出施工图预算。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作者:徐秋艳王军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9期摘要相比较传统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理想状态甚至可以将装修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

而设计标准化与管理信息化使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不断提高,而且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现实要求。

本文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出发,就其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造价对比一、前言最近几年,政府部门开始加快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步伐,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得到了推广,在加快建筑施工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不过,实践表明,装配式建筑在成本方面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这对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基于此,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的对比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

二、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指利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形成的建筑,依照预制构件形式以及施工方法,可以将其分为板材建筑、砌块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几种不同类型。

装配式建筑本身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部件标准化。

与现浇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完成部件预制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各种构件可以依照预先设定好的尺寸和样式进行生产,还可以直接在构件中设置门窗和管线。

不仅如此,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构件开始朝着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会使建筑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简单,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是施工周期短。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打破了传统建筑工程建设中按部就班的施工流程和模式,而且全部构件可以同时生产完成,模型构件、地基浇筑等工作也可以同时展开,这样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1]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以某城市新区公租房工程为例,总体数量超过1500套,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配以整体卫浴和整体式橱柜,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分析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许多农村群众都涌向了城市,因此对于城市的住房相对来说就会显得尤为紧张,因此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房价问题就成了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因此要将住房的价格降低,建筑造价降低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指标,当前在采用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性建筑方面都各有所长,在控制成本方面各企业都在探讨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性建筑的造价进行对比。

本文通过这两种建筑方式的造价对比,分析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来得出答案。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对比引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都已经被大量的采用,许多企业都把建筑的重点放在对建筑的工业化技术改进当中,然而,在许多企业施工过程当中发现,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与传统性建筑成本相比会高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当中会受到阻碍,得不到大面积的推广,高成本成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瓶颈,因此装配式建筑造价的高成本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近几年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总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下降,甚至低于现浇建筑的造价,因此,对这两个建筑方式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构成(一)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构成传统现浇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所设定的工程量来进行施工,并套用预算的定额单价,按照政府确定了费用标准,从而计算出施工图的预算,在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构成方面,它主要由直接的工程费以及间接的工程费和税金组成,直接的工程费包括人员的费用,材料的费用以及机械的费用,间接费用包含管理费以及企业的利润。

在直接工程费当中,主要的还包括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是传统性建筑企业建筑造价的最主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工程的计费基础,直接工程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的总价造成了影响,管理费和利润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1]然而规费与税金和以上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不同,它是非竞争性取费,它的费率主要由当地行政部门来确定。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研究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研究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研究摘要: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装配式建筑结构已成为一种主要形式。

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装配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成本而言,两者都有其特殊性。

本文以湖州市怡和家园I标段为例,首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总结,比较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的工程造价,并提出了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对比引言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预制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对传统的现浇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装配技术是指预制铸造技术在装配技术上的应用,与传统工艺相比较,不仅具有更快的施工速度,而且其所有构件都是应用工程制造模式,因此质量或精度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现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社会预制结构的重要性,然而,相比之下,传统现浇预制建筑施工成本较高,为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研究是必要的。

1、传统现浇建筑概述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要,形成建筑柱、梁、墙板等构件,并在施工中进行水管线和窗户的嵌入。

目前,我国建筑建设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建筑业的建设也将变得更加简单,建筑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随之增长。

此外,在拆除建筑物的过程中,大量的材料可以直接回收,材料的浪费大大减少,符合环保和节能的实际要求。

在过去,传统现浇建筑即所有构件采用现场支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现场养护。

现浇式结构是指在现场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的结构部件。

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抗冲击性好,防水性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开洞容易。

缺点:需要大量的模板,现场的作业量大,工期也较长。

2、工程概况湖州市怡和家园I标段为投资施工一体化BT项目,也是较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湖州市二环北路以南工程,由2幢32层高层精装修(建筑高度101.8米)、8幢16~24层高层和部分配套建筑组成,框剪结构,地下1~2层,总建筑面积19915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64382m2,地下建筑面积34768㎡。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发表时间:2019-06-14T11:18:54.0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焦鲲[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出现了猛烈增长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促进了房屋建造业的不断发展。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出现了猛烈增长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促进了房屋建造业的不断发展。

在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之下,建造房屋也开始向机械化生产靠近。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到大力推广,这就给传统现浇建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概述,再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的工程造价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如何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近年随着国家对住宅产业化的推动,再加上全国4000余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压力(过去五年里政府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2018年新开工1030万套),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北京、深圳、沈阳等几个试点城市得到了大力推广。

目前,国内许多知名的企业开始研究建筑主体(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工业化技术,先后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万科集团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阳等多个一、二线城市进行了试点项目建设,从现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因此,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造价的对比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

一、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能把建筑工程分为类型不同的建筑部件,之后再根据建筑具体需求形成建筑柱、梁以及墙板等构件,且能在构建中落实好水管线与窗户的埋设工作。

现如今我国建筑构建提高了标准化与产业化,建筑工程建设也会变得更加简单,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因此得到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探讨改进对策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直接工程费 构成内容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 PC 构件生 产、运输和安装环节。若要使得装配式建筑建 设成本接近甚至低于传统现浇建筑,就必须降 低 PC 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建筑业 发展至今,建筑材料成本可节约的空间已十分 有限,装配式建筑若要取得价格优势,可尝试 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本文拟以沈阳某公租房项目 3#楼为例, 通过对两种建造方式的造价进行分项对比,从 而分析影响其二者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降低
装配式建筑造价的措施和方法,简要提出我国 装配式建筑下阶段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项目总建筑 面 积 逾 11 万 平 方 米 , 公 租 房 数 量 预 计 超 过 2000 套,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通过全 装修和环保节能的整体卫浴、整体式橱柜等物 品,达到拎包即可入住的条件。该项目在方案 设计阶段由作者所在单位和某知名 PC 构件厂 家完成,本文提及的 3#楼就是其中一栋,建 筑面积为 4713.56 平方米,占地面积 410.91 平 方米。
2128.72
6208408
1317.01
中直接工程费为施工企业主要成本支出,是构
程、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 成建筑造价的主要部分,也是工程取费的计费
程、抹灰及零星工程以及措施项目中均较传统 基础,直接工程费对建筑工程造价形成最为直
现浇设计造价节约,仅 PC 构件及安装一项, 接的影响,而管理费和利润则由企业根据自身
— 29 —
757.67
4
楼地面工程
62450
13.25
211032
44.77
5
屋面及防水工程
97360
20.65ຫໍສະໝຸດ 12870327.30
6
抹灰及零星工程
394301
83.64
746571
158.37
7
措施项目及其他
542051
114.99
594945
126.21
土建工程合计
10034807
由上表可知,采用装配式设计,在地下工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402(2014)07-0026-04
近年随着国家对住宅产业化的推动,再加 上全国 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压力 (过去五年里政府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 1800 多 万套,2013 年新开工 630 万套),预制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北京、深圳、沈阳等几个试 点城市得到了大力推广。目前,国内许多知名 的企业开始研究建筑主体 (特别是住宅建筑) 的工业化技术,先后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万科集团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阳等 多个一、二线城市进行了试点项目建设,从现 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 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 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 响,从而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 进程。
3.1.3 运输环节——改变构件装运形式, 提高运输效率。
与现场良好配合沟通,PC 构件编号和摆 放追求科学简洁,尽量将构件平放或立放,提 高构件的运输效率,节省运费。
3.1.4 安装环节——提高安装速度,节约 安装成本。
PC 构件的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之 一,其费用构成以重型吊车和人工费为主,安 装速度直接决定安装成本。关键的技术国产化 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优化,并且通 过分段流水施工方法实现多工序同时工作,将 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4 小结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目前仍处于摸索发展 阶段,受技术、经济、规模等方面因素的限 制 , 预 制 率 较 为 低 下 (PC 率 仅 为 15%-20%)。目前装配式建筑普遍存在“快” 而“不省”的局面,经过案例实践,仅建安工 程费用,增量就高达 20—50%。预制装配式建 筑目前在西欧、北美、日本应用已相当广泛, 且预制率高,达到 50%-75%,其成本也得到 有效控制。从上述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进 程和经济社会效果来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住宅成本控制将成为住宅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 比较研究,分析了国内装配式建筑目前造价偏
建筑与预算
月刊 第 7 期 总第 219 期 2014 年
工程造价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
王 爽 1,王春艳 2
(1.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2.葫芦岛市金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造价进行对比,通过对分项工程中土建工程 造价的构成分析,总结了影响两种形式建筑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而分别从企业对策和行业对策两方面 研究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造价
装配式设计
现浇设计
序号
分部工程
造价 (元)
平米造价 (元/ m2)
造价 (元)
平米造价 (元/ m2)
1
地下工程
758238
160.85
926860
196.62
2
砌筑工程
4580
0.97
28655
6.08
现浇钢筋砼工程 3
PC 构件及安装
1411120 6764707
299.35 1435.02
3571642
2 造价对比
在假定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相同的前提 下,对比两种施工方式下施工图预算造价如 下:
收稿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王爽,(197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经济研究。
E-mail:ws@.n
2014 年第 7 期 总第 219 期
某公租房小区 3#楼装配式设计与现浇设计造价对比
序号
1 2 3 4 5
分项工程
土建工程 装饰工程 给排水工程 采暖工程 电气工程
合计
装配式设计
造价 (元)
平米造价 (元/m2)
10034807
2128.72
702611
149.05
144251
30.6
134657
28.57
385484
81.77
11401810
2418.71
现浇设计
造价 (元)
平米造价 (元/m2)
6208408
1317.01
736929
156.33
218338
46.32
198381
42.08
552572
73.03
7914628
1634.77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一住宅建筑,装配式
2.1 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设计平米建安费用比现浇设计平米建安费用高
按照辽宁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
出 783.94 元,其中,土建工程高出 811.71 元。 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
造价大幅增加,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 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
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
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可排除其对造
我们不妨就从两种工艺各自的土建工程造 价对比的影响。
价构成来探讨其成本可能的压缩空间:
由此可见,在建设标准一定的情况下,传
— 27 —
2014 年第 7 期 总第 219 期
3.1 企业对策 3.1.1 规划环节——重视项目规模效益。
大投入需要大产量才能降低投资分摊,无 论从设计阶段、预制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可 以降低单价,使构件成本下降。这一点在公租 房类较为简单规范的住宅项目中体现的尤为突 出。
3.1.2 设计环节——通过设计的优化提高 预制率和构件重复率。
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较为低下,因 而构件场内和现场施工成本均居高。因而欲控 制装配式建筑造价,关键性的要提高预制率, 发挥吊车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水平构件现 浇,减少满堂模板和脚手架的使用,降低直接 费和减少措施费双管齐下。另外,在设计环节 通过改进,提高构件重复率,尽量减少模具种 类、提高周转次数,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3.2 行业对策 3.2.1 制定更为完善的相关法规、标准。 现有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各环节之间的配合 能力欠缺,建筑工业化的优势难以体现,更令 开发商成本剧增、装配式构件建筑造价大幅提 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经济性。 3.2.2 形成全产业链的建筑工业化经营模 式。我国建筑设计、PC 构件生产、建筑施工
— 28 —
2014 年第 7 期 总第 219 期
企业各自独立,即使大型建筑集团同时拥有多 项业务板块也多是独立法人,受企业管理和成 本费用等条件制约,相互之间的配合受到局 限。这种产业链的段条和社会化分工所导致的 税金和利润的重复计取,也是造成装配式建筑 造价上升的原因。本文对此不做过多探讨。
高的原因、寻求了基本的改进办法。相信大力 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进而降 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对 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变革都将产生深远的现实意 义。
参考文献: [1] 李洁,李正茂.浅析通过建筑工业化技术进步提高
装 配 式 建 筑 经 济 性 [J] . 住 宅 产 业 , 2013, 8: 19-21. [2] 谷 明 旺. 浅 谈 建 筑 工 业 化 技 术 与 经 济 性 的 关 系 [J] .住宅产业,2013,2:15-20. [3] 杨岚.预制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研究与运用 [J] . 住宅产业,2013,3:58-60. [4] 梁龙.广州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策略研究 [D] . 广州:广州大学,2013. [5] 纪颖波,赵雄.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建设 研究 [J] .改革与战略,2013,11:95-99. [6] 贾伟凡,王海洋.探讨我国工业化建筑与现代化建 筑 的 发 展 措 施 [J] . 科 技 与 企 业 , 2012, 12: 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