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摩擦力专题
高考物理复习:摩擦力的综合分析
课时精练
基础落实练
1.如图,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小 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
力不变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则结合该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 √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可判断第50 s后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
在t=0时刻,力传感器显示拉力为2 N, 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大小为2 N,由小车与空沙桶受力平 衡,可知空沙桶的重力也等于2 N, A选项正确; t=50 s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为3.5 N,同时小 车启动,说明沙子与沙桶总重力等于3.5 N,此时静摩擦力突变为滑 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 N,B、C选项正确; 此后由于沙子和沙桶总重力3.5 N大于滑动摩擦力3 N,故第50 s后小 车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选项错误.
例2 (多选)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滑块M,在滑块M 上放置物块m,M和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B.图乙中物块m受到摩擦力
C.图甲中物块m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图乙中物块m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摩擦力
对题图甲:设物块m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而重力与 支持力平衡,若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方向水平, 则物块m受力将不平衡,与题中条件矛盾,故假设不成立,A、C错误; 对题图乙:设物块m不受摩擦力,由于m匀速下滑,m必受力平衡, 若m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故重力、 支持力不可能平衡,则假设不成立,由受力分析知:m受到与斜面 平行向上的摩擦力,B、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二节摩擦力学案
第二节摩擦力一、静摩擦力答案: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相对运动趋势0 F fm相反【基础练1】(2020·浙江省选考模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杆上进行静态平衡训练,如图所示,则( )A.平衡杆对人的力等于人对平衡杆的力B.平衡杆对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人对平衡杆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脚底发生了形变解析:选A。
平衡杆对人的力、人对平衡杆的力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A正确;人受到重力、平衡杆对人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B、C错误;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平衡杆形变造成的,所以D错误。
二、滑动摩擦力答案:μF N相反粗糙程度【基础练2】(多选)(2020·广东五华县期末质检)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M静止在传送带上C.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AD。
由题意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传送带启动后物块仍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F f=μmg cos θ可知,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A正确;由于物体受力情况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物体仍沿传送带匀速下滑,B、C错误,D正确。
考点一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假设法思维程序如下:状态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020·庐巢七校联盟第三次联考)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相同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D.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解析] 加速运动阶段,乘客的加速度沿电梯斜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匀速运动阶段,加速度为0,所以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加速度方向沿电梯斜向上,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只有向上的支持力,即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错误,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3弹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解析)
专题03 弹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目录题型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题型二弹力分析的“四类模型”问题 (2)题型三“活结”和“死结”与“动杆”和“定杆”问题 (4)类型1“活结”和“死结”问题 (4)类型2“动杆”和“定杆”问题 (5)题型四静摩擦力的分析 (6)题型五滑动摩擦力的分析 (8)题型六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10)类型1“静—静”突变 (10)类型2“静—动”突变 (10)类型3“动—静”突变 (11)类型4“动—动”突变 (12)题型七力的合成与分解 (12)题型八力合成与分解思想的重要应用——木楔问题 (14)题型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解题指导】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没有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判断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平面【例1】(2022·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m分别与一个物体(或面)接触,各接触面光滑,A图中细绳沿竖直方向,则小球m受到两个弹力的是()【例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B.铁球可能受墙面水平向左的弹力C.铁球一定受斜面通过铁球的重心的弹力D.铁球可能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例3】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
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题型二弹力分析的“四类模型”问题1.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拉伸形变、压缩2.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摩擦力的综合分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摩擦力的综合分析1.如图,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小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到的摩擦力增大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一同学站在木板上用力向右推木箱,该同学的脚与木板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若地面与木板、木箱之间均是粗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箱静止,木板向左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对木箱没有摩擦力B.若木板静止,木箱向右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若木板、木箱均静止,地面对木箱和木板均没有摩擦力D.若木箱向右运动,木板向左运动,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3.(2023·安徽六安市质检)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倾斜地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θ,将一定质量的物体放在长木板上,物体刚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物体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B .如果在物体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则物体将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C .如果在物体上施加沿长木板向上的力,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D .如果在物体上施加沿长木板向上的力,则物体一定沿长木板向上运动4.(2023·山东日照市高三月考)长木板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与木板接触面上装有摩擦力传感器,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θ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甲所示,摩擦力传感器记录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角度θ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1B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f2mg cos θ1C .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θ2时,木块做自由落体运动D .木板由θ1转到θ2的过程中,木块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5.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2B.32C.22D.526.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箱子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F ,保持拉力的方向不变,在拉力F 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摩擦力F f 的大小随拉力F 的变化关系,下列选项图可能正确的是()7.(多选)图示为工人用砖夹搬运砖块的示意图.若工人搬运四块形状相同且重力均为G的砖,当砖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对2的摩擦力为零B.2对1的摩擦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C.工人对砖夹的力增大,砖夹对砖的水平压力增大,四块砖对砖夹的摩擦力不变D.工人对砖夹的力增大,砖夹对砖的水平压力增大,3对4的摩擦力增大8.(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0时刻起水平力F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t1时刻,F减小为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9.(多选)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物块上端连接一轻弹簧,现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 =kt 的拉力拉轻弹簧的上端,则弹簧的弹力F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时间足够长,斜面足够长,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0.(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θ=60°的粗糙斜面上,用一个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 =mg 2(g 为重力加速度)作用在物块上,该物块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2mg B .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C .若撤掉该外力F ,此物块可能发生滑动D.若撤掉该外力F,此物块仍静止不动11.(2023·山东济宁市高三月考)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定推力F作用下匀速擦拭黑板,已知黑板擦与竖直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黑板擦的重力.则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A.F1-μ2B.μF1+μ2C.F1+μ2D.μF1-μ212.一长方形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长方形木板的上方有一条状竖直挡板,挡板的两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挡板与木板不接触.现有一个方形物块在木板上沿挡板以速度v运动,同时长方形木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左运动,木板的运动方向与竖直挡板垂直,已知物块跟竖直挡板和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竖直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A.0 B.22μ1μ2mgC.12μ1μ2mg D.2μ1μ2mg答案及解析1.C 2.B 3.C 4.D 5.C 6.B7.AC8.AD [由题意可知,开始物体做匀速运动,从t =0时刻,拉力F 开始均匀减小,t 1时刻拉力减小为零,出现的摩擦力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拉力为零时,物体仍在滑动,则受到的一直是滑动摩擦力,即大小不变,A 正确;另一种是当拉力为零前,物体已静止,则物体先受到滑动摩擦力,后受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相等,而此时拉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大小,D 正确,B 、C 错误.]9.AD [弹簧的弹力始终等于拉力F ,即F ′=kt ,故A 正确,B 错误;物块开始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且大小为mg sin α,方向向上,在拉力F 增大的过程中,静摩擦力的变化满足F +F f =mg sin α,随着F 的增大,静摩擦力先向上均匀减小到零,再向下均匀增大,当增大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再增大拉力,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之后大小就保持恒定,故C 错误,D 正确.]10.BD [对物块受力分析,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则有F f =(12mg )2+(32mg )2=mg ,故A 错误,B 正确;当撤去外力之后,只需要沿斜面向上且大小为32mg 的摩擦力就可以平衡,故此物块仍静止不动,故C 错误,D 正确.]11.B [设黑板擦与黑板间的弹力大小为F N ,摩擦力大小为F f ,黑板擦受力平衡,由三角形定则及勾股定理可得F 2=F N 2+F f 2,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联立可得F f =μF 1+μ2,故A 、C 、D 错误,B 正确.]12.B [物块沿运动方向受挡板的摩擦力大小为F f1=μ1F N ,因物块沿挡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等于木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故物块相对木板的速度方向与挡板成45°角,物块受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F f2=μ2mg ,其方向与挡板成45°角,如图,则物块与挡板之间的正压力F N =μ2mg sin45°=22μ2mg,故挡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 f1=μ1F N=22μ1μ2mg,故B正确.]。
摩擦力做功问题及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学生版)-高考物理热点模型
摩擦力做功问题及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模型概述1.摩擦力做功问题1)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静摩擦力做功的能量问题①静摩擦做功只有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②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3)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能量问题①滑动摩擦力做功时,一部分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容,因此滑动摩擦力做功有机械能损失。
②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总功W =-F f ⋅x 相对,即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热量。
2.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1.用W =Pt 求功当牵引力为变力,且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由功率的定义式P =W t,可得W =Pt .1)“微元法”求变力做功:情形一: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力F 做的功与路程有关,W =Fs 或W =-Fs ,其中s 为物体通过的路程.情形二:当力的大小不变,运动为曲线时,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多个无穷小的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此法适用于求解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举例】质量为m 的木块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F f ⋅Δx 1+F f ⋅Δx 2+F f ⋅Δx 3+...=F f ⋅(Δx 1+Δx 2+Δx 3+...)=F f ⋅2πR2)“图像法”求变力做功:在F -x 图像中,图线与x 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就表示力F 在这段位移内所做的功,且位于x 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功,位于x 轴下方的“面积”为负功,但此方法只适用于便于求图线与x 轴所围面积的情况(如三角形、矩形、圆等规则的几何图形).【举例】一水平拉力拉着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x 0,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拉力所做的功,W =F 0+F 12x3)“平均力”求变力做功:当力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F =F 0+F 12,再由W =F l cos θ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举例】弹力做功,弹力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取初状态弹力为0,则W =F x =0+F k 2x =0+kx 2x =12kx 24.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在一个有变力做功的过程中,当变力做功无法直接通过功的公式求解时,可用动能定理W 变+W 恒=12mv 22-12mv 21,物体初、末速度已知,恒力做功W 恒可根据功的公式求出,这样就可以得到W 变=12mv 22-12mv 21-W 恒,就可以求出变力做的功了.【举例】用力F 把小球从A 处缓慢拉到B 处,F 做功为W F ,则有:W F +W G =0⇒W F -mgl (1-cos θ)=0⇒W F =mgl (1-cos θ)5)等效转换法求解变力做功:将变力转化为另一个恒力所做的功。
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2篇)
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____)“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____)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____)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____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摩擦力专题练习
摩擦力1.关于摩擦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摩擦力大小跟弹力大小一定成正比D.摩擦力方向跟弹力方向可以不垂直2.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4.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5.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x,同时车上的物体A 相对车向左滑行L,此过程中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A.水平向左,阻力B.水平向左,动力C.水平向右,阻力D.水平向右,动力6.如图所示,ABCD 为一倾角030=θ的粗糙斜面,其中AD 与BC 边平行,斜面上有一质量kg m 0.1=的滑块,当对滑块施加一个与AD 边平行的拉力N F 5=时,滑块恰能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2/10s m g =,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23 B.36 C.33 D.3 7.物体A 的质量为kg 1,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从0=t 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 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N F 10=的作用力,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取向右为正方向,2/10s m g =)( )8.(多选)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0=t 时刻起水平力F 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1t 时刻F 减小为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9.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B,使B 以速度v 向左匀速运动,这时轻质弹簧的拉力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B 所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 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若木板以2v 的速度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TD.若用2F 的力作用在木板B 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g 1μ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g M m )(2+μgC.当g M m F )(2+>μ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1.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kt F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所示,从0=t 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 )12. (多选)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只有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C.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上放着质量为m 的 物块C,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木板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 μB.A 、B 、C 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A 、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D.不管F 多大,木板B 一定会保持静止14.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体,F 是作用在物体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A.0,021==μμB.0,021≠=μμC.0,021=≠μμD.0,021≠≠μμ1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物体B,直到A 即将移动,此过程中,地面对B 的摩擦力1F 和对A 的摩擦力2F 的变化情况是( )A.1F 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B.1F 先不变后变大再变小C.2F 先变大后不变D.2F 一直在变大16.(多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kg 6.0,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 2,滑轮摩擦不计。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摩擦力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高考必备】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C.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2.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3.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甲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______N;若要让图乙中的A、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______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5.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重1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20cm(如图所示),测力计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当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6.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高考物理复习摩擦力专题
一、 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 物体间直接接触(2) 接触面粗糙(3) 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4) 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显然,两物体不接触,或虽接触但 接触面是光滑的,则肯定不存在摩擦力•但满足(1)、(2)而缺少(3)、(4) 中的任意一条,也不会有摩擦力.如一块砖紧靠在竖直墙,放手后让其 沿墙壁下滑,它满足条件(1)、(2)、(4),却不具备条件(3),即相互间 无压力,故砖不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乂如,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 体它满足了条件(1)、 (2)、(3),缺少条件(4),当然也不存在摩擦力.由于不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导致答题错 =误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例1 (1994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C 是水 一曜平地面,A 、3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 /力/%"///刀块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3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綫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角和3、C 间的动 摩擦因数“2有可能是(A ) = 0,= 0 (B ) “I =0, H 0 (C ) “ H0, =0 (D ) //)H0, HO解析:本题中选A 、3整体为研无对象,由于受推力的作用做匀速 直线运动,可知地面对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故心工0,对A 受力分 析可知,水平方向不受力,"可能为0,可能不为0。
正确答案为(B )、(D ) .二、了解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 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
这种特点 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这里不赘述。
对于摩擦力的被动性, 现仔细阐述。
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 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2 (1992年全国考题)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耳、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F] = 10N 、F 2 =2N,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解析;件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 8N,方向向左.撤去戸以后,物体在耳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 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2N,方向向右.从上述分析可见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答案应为(D ).对(A )10N,方向向左(C )2N,方向向左 (B )6N,方向向右 (D )零于滑动摩擦力同样具有被动性.三、把握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计算和判断中学物理只谈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两种(滚动摩擦不讲).其中几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随外力变化的范围值。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05 重力、弹力、摩擦力(练)(含解析)
专题05 重力、弹力、摩擦力1.用一个水平推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从t =0开始水平推力F =kt ,即压力不断增大,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正比。
因此滑动摩擦力不断增大,当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使推力增大,也不会影响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因此B 正确;ACD 均错误;2.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B .g m m k l )(21++μC .g m k l 2μ+ D .g m m m m k l )(2121++μ 【答案】C3.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某新型材料的木板上,当木板倾角分别为45°和6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21 B .2 C 22. D .23 【答案】B【解析】当木板倾角为45°时受到静摩擦力,由平衡知识可知,静摩擦力大小为mgsin45°;能够当木板倾角为60°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60°,由题意可知:mgsin45°=μmgcos60°,解得μ=2,故选B.4.(多选)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光滑球和每个接触面间均存在弹力的是: ( )【答案】B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判断两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能力,紧扣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用假设法分析;要知道物体间产生弹力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物体要发生弹性形变,可以移走与光滑球的接触面,看球能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来分析是否存在弹力。
高考物理总复习—摩擦力
一.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间有压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④.接触面不光滑。
2.大小①.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随引起这个摩擦力的外力增大而增大。
0 ≤f 静≤f max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其它力的情况确定。
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一致。
合外力为0,物体必静止或匀速运动,反之亦然;合外力不为0,物体必做变速运动,反之亦然。
②.滑动摩擦力:f = μN强调:1. μ跟物体材料有关、跟接触面情况有关。
μ没有单位2.N 是两物体间的压力,而不是重力。
如:斜面上的物体,f = mgcos θ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平行于两物体的接触面。
二.靡擦力有无的确定1.由产生条件确定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
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
例1、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 。
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例2、如图所示,长5m 的水平传送带以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现将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的A 端,那么,物体从A 端到B 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存在的时间有多长?方向如何?练习: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体,F 是作用在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μ1≠0,μ2≠0。
2.根据运动状态确定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物体受其它外力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即:① 假设没有摩擦力,看物体能否处于平衡,如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有摩擦力;如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无摩擦力。
摩擦力高考知识点总结
摩擦力高考知识点总结摩擦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种力,它在我们走路、开车、使用各种工具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高考物理考试中,摩擦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与摩擦力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第一,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按照物体表面间作用的性质,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之间无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则是在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第二,静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静摩擦力的大小不会超过物体之间的正压力。
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是利用静摩擦系数和物体之间的正压力相乘得到。
第三,动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比静摩擦力小。
计算动摩擦力的方法是利用动摩擦系数和物体之间的正压力相乘得到。
第四,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汽车行驶时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汽车能够保持在道路上行驶;人们行走时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在地面上保持平衡;门把手、手把手等表面粗糙的物体可以利用静摩擦力来保持握持。
第五,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
通常情况下,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此外,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第六,摩擦力与其他力的关系。
摩擦力与其他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摩擦力可以抵消其他力的作用,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摩擦力可以增强其他力的作用,使物体加速或减速。
综上所述,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高考物理知识点,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好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而且还可以为我们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高考物理—摩擦力专题练习
高考物理—摩擦力专题练习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特别是对有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往往起着决定作用).(2)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可先分析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然后分析接触力,分析接触力时,要先分析弹力,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上,再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3)受力分析完后,应仔细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另外,检查时要能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这样做看似费时,但只要能养成好习惯,分析受力时,就会自觉地运用了.2.受力分析时应注意:(1)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他物体的受力混淆.(2)对物体所受的力,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可无中生有.(3)“向心力”、“回复力”等效果力,并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分析受力时应注意.1、如图所示,一半球状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只甲虫(可视为质点)从半球面的最高点开始缓慢往下爬行,在爬行过程中( )A.球面对甲虫的支持力变大 B.球面对甲虫的摩擦力变大C.球面对甲虫的作用力变大 D.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变大2、如图2,在内壁光滑截面为矩形的钢槽中,对齐叠放着两根长度和质量都相同,且所受重力均为G,但粗细不同的金属管A和B,金属管外壁也光滑,外半径分别为1.5r和r,槽的宽度是4r.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 )A.细管B对底面的压力等于2GB.两管对侧壁的压力均小于GC.两管之间的压力小于GD.两管间的压力和对侧壁的压力均大于G3、如图,物块A、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B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力F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A、B均始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的( )A.支持力不变B.支持力减小C.摩擦力增大D.摩擦力减小4、如图所示,直角形支架,垂直固定放置,竖直杆AC光滑,水平杆OB粗糙。
高考物理模型101专题讲练:第31讲 与摩擦力做功及摩擦热相关的6种题型
第31讲与摩擦力做功及摩擦热相关的6种题型1.(2021·浙江)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滑块以v0=16m/s的初速度沿倾角θ=37°的斜面上滑,经t=2s滑行到最高点。
然后,滑块返回到出发点。
已知sin37°=0.6,cos37°=0.8,求滑块(1)最大位移值x;(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从最高点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P。
一.知识回顾1.摩擦力做功正负情况运动的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时,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摩擦力做负功,该摩擦力就是阻力;若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摩擦力做正功,该摩擦力就是动力。
总之,摩擦力既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还可能不做功。
举例如下:2.两种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情况比较方面,表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变成内能Q相同点正功、负功、不做功方面两种摩擦力对物体都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5.摩擦力做功计算要注意过程中位移的方向是否改变。
(1)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做功W=-Fl(l指位移,F指摩擦力)。
(2)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或曲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此时摩擦力做功W=-Fs(s指路程,F指摩擦力)。
6.易错点:(1)计算摩擦力做功时,物体的位移是指对地的位移。
而计算摩擦热时,是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相对运动运动的路程。
2一对静摩擦力的总功为零是因为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它们运动时相对地面的位移是相同的,所以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若做功,则必定对一个物体做正功,对另一个物体做等量负功。
但是滑动摩擦存在相对运动,对地面的位移不同,其正负功不相等。
3摩擦力做功问题,常涉及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要注意两物体的位移关系。
二.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热公式推导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点滑至B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而木板前进了l,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专题8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练习含解析
专题8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摩擦力方向是与“该接触面两侧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一定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无关,与之平衡的外力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有关,而与拉力(或其他外力)及运动状态无关.3.求解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还要注意它们之间可能的转换(突变).1.(2019·江苏泰州市联考)大型商场或者大型超市为了方便顾客上下楼,都会安装自动扶梯.小王同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商场或超市中的自动扶梯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有台阶,另一种无台阶,两种自动扶梯分别如图1所示.此外,小王同学还发现,为了节约能源,在没有顾客乘行时,这两种自动扶梯都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行,当有顾客乘行时自动扶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则电梯在运送顾客上楼的整个过程中( )图1A.图甲所示的无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B.图乙所示的有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C.图甲所示的无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下D.图乙所示的有台阶自动扶梯中,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下答案 A解析乘客在无台阶的电梯上运动时,在加速和匀速阶段,都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匀速阶段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在加速阶段偏离竖直方向.乘客在有台阶的电梯上运动时,加速阶段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偏离竖直方向;匀速阶段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下.综上分析,A正确.2.如图2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在长木板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着箱子做匀速运动,人的质量大于箱子的质量.若鞋与长木板、箱子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人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木板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木板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答案 B解析人在长木板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着箱子匀速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A错误;箱子在木板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等于F,B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板受到的人和箱子施加给它的两个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木板无摩擦力的作用,C、D错误.3.如图3所示为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将一物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物块水平相连.现在用轻绳与长木板连接,用手向右水平拉轻绳,使长木板在桌面上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B.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答案 C解析物块与长木板间发生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只要两者间发生相对运动即可,木板不一定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错误;物块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等于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C正确;木板与物块、桌面间都会有摩擦力,D错误.4.(202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如图4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x1、x2,物块在A、B两点均恰好静止,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4A.F1x2+x1B.2F1x2+x1C.2F1x2-x1D.F1x2-x1答案 C解析物块在A、B两点均能恰好静止,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设弹簧原长为x0,由平衡条件得F1=k(x0-x1),F1=k(x2-x0),由以上两式解得k=2F1x2-x1,C正确,A、B、D错误.5.(2020·山东青岛二中期末)如图5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图5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答案 B解析由于竖直墙面光滑,所以墙面对物块a无摩擦力作用,故物块b对物块a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物块b对物块a的摩擦力大小为2mg,对物块b受力分析可知,物块b受到重力、推力F、物块a对b的弹力和竖直向下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b还受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3mg,A错误;由于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也等于2mg,B正确;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3mg,则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3mg,C错误;物块a受到物块b水平向右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它们的合力斜向右上方,即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D 错误.6.如图6,某同学在沙料场中发现沙子堆积时会形成圆锥体,且堆积过程中圆锥体的底角保持不变.他测得某堆沙子的底部周长约为30 m,沙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8,则这堆沙子的体积约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的三分之一)( )图6A.1×102 m3B.2×102 m3C.3×102 m3D.8×102 m3答案 A解析对圆锥面上的任一沙子有:mg sin θ=μmg cos θ(θ为圆锥体的底角),即有tan θ=μ=0.8.根据数学知识得圆锥底部的半径r=l2π=15πm,圆锥体的高为h=r tan θ=12πm,圆锥体的体积为V =13Sh =13πr 2h ≈91.3 m 3,选项A 正确. 7.如图7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置于带有挡板C 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轻弹簧与斜面平行,挡板与斜面垂直.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 恰好静止.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A ,直到B 刚要离开挡板C ,则此过程中物块A 的位移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 )图7A.mg kB.mg sin θk C.2mg k D.2mg sin θk 答案 D解析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 恰好静止,A 受到的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值,根据平衡条件,有mg sin θ=F f ,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弹簧拉力大小等于物块B 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之和,即kx =mg sin θ+F f .由题意知,A 、B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解得x =2mg sin θk,故D 正确. 8.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磁铁,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静止不动.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轻拉磁铁,磁铁向右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则磁铁受到的摩擦力F f ( )图8A .大小为MgB .大小为F 2+Mg 2C .大小为FD .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竖直平面内,磁铁受向下的重力、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二力的合力为:F 合=F 2+Mg 2;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应与重力和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C 、D 错误,B 正确.9.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9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是选项图中的( )图9答案 C解析开始时,α=0,F f静=0;木板缓慢竖起时,木块相对木板静止,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由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f静=mg sin α,因此,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它们呈正弦规律变化,图线为正弦函数图线,在木块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F f静达到最大值;α继续增大,木块将开始滑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F f静m>F f滑;开始滑动后,F f滑=μmg cos α,因此,滑动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减小,呈余弦规律变化,图线为余弦函数图线;最后,α=π2时,F f滑=0.综上分析可知,C正确.10.(多选)如图10所示,水平面上复印机纸盒里放一叠(共计10张)复印纸,每一张纸的质量均为m.用一摩擦轮以竖直向下的力F压第1张纸,并以一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动摩擦轮,确保摩擦轮与第1张纸之间、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均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摩擦轮与第1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1张纸受到摩擦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6张纸受到的合力为零答案BD解析第1张纸相对于摩擦轮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轮的运动方向相同,向右,C错误;对第2张纸分析,它的下表面与第3张纸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μ2(F+2mg),上表面受到第1张纸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为F f=μ2(F+mg)<F m,则第2张纸与第3张纸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第9张纸也不发生相对滑动,即第2张以下的纸所受的合力都为零,故A错误,B、D正确.11.(2019·河北省定州中学承智班月考)如图11,斜面A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放在斜面上,有一水平力F作用在B上时,A、B均保持静止.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 f1,B受到A的静摩擦力为F f2,现使F逐渐增大,但仍使A、B处于静止状态,则( )图11A.F f1一定增大B.F f1、F f2都不一定增大C.F f1、F f2均一定增大D.F f2一定增大答案 A解析对物块B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可能有静摩擦力.设B的质量为m,斜面的倾角为θ,①当mg sin θ>F cos θ时,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上,大小为F f2=mg sin θ-F cos θ,当F 增大时,F f2变小;②当mg sin θ=F cos θ时,静摩擦力为零,当F增大时,F f2变大;③当mg sin θ<F cos θ时,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大小为F f2=F cos θ-mg sin θ,F增大时,F f2变大.故F f2不一定增大.对整体受力分析,则有F f1=F,则F增大,F f1一定增大,A正确.12.(2020·山东潍坊市期末)质量为50 kg的货物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货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某同学用大小为240 N的恒力使货物运动,g取10 m/s2,则物块和地面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是( )A.250 N B.240 N C.200 N D.100 N答案 C解析当拉力水平时,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得:F f=μF N=μmg=0.5×50×10 N =250 N>240 N,所以拉力一定不水平,假设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对货物受力分析有竖直方向:F N+F sin θ=mg水平方向:F cos θ≥μF N=F f,联立解得:161.2 N≤F f≤238 N,故A、B、D错误,C正确.13.如图12所示,质量m1=10 kg和m2=30 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5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50 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0.40 m时,两物体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 m/s2)( )图12A .100 NB .300 NC .200 ND .250 N答案 B解析 当质量为m 2的物体向左移动0.40 m 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0.40 m ,根据胡克定律得,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 弹=kx =250×0.40 N=100 N .以质量为m 1、m 2的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F 弹+F f ,又F f =μ(m 1+m 2)g ,得F =F 弹+μ(m 1+m 2)g =100 N +(10+30)×10×0.50 N=300 N ,B 正确.14.(多选)如图13所示,三角形ABC 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三棱柱的横截面,∠A =30°,∠B =37°,C 处有光滑小滑轮,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物块通过细线跨放在AC 面和BC 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C 面光滑,物块b 与BC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 1∶m 2可能是( )图13A .3∶5 B.1∶1 C.2∶1 D.5∶2答案 ABC解析 若m 1较小,当物块b 恰好静止时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m 1g sin 30°+μm 2g cos 37°=m 2g sin 37°,解得m 1m 2=25;若m 1较大,当物块b 恰好静止时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m 1g sin 30°=μm 2g cos37°+m 2g sin 37°,解得m 1m 2=2,所以满足条件的两个物块质量之比为25≤m 1m 2≤2,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 1∶m 2可能是A 、B 、C.。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18页)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5摩擦
力的突变问题
模型归纳1.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四类突变图例分析“静—静”
突变
在水平力F 作用下物体静止于斜面上,F 突然增大时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将“突变”“静—动”突变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F 从零逐渐增大,当物体开始滑动时,物体受水平面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力“突
变”为滑动摩擦力
“动—静”
突变
滑块以v 0冲上斜面做减速运动,当到达某位置时速度减为零而后静止在斜面上,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高考物理摩擦力问题 - 汇总
专题复习——摩擦力问题复习1:摩擦力类型及其大小的求解(基础)1、(单选)节目《激情爬竿》在春晚受到观众的好评。
当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f1和F f2,那么( )A .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B .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C .F f1向上,F f2向上,且F f1=F f2D .F f1向上,F f2向下,且F f1=F f22、(多选)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减速运动,B 、C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 .三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不为零 C .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选)如图,用夹砖器把两块质量都为m 的相同长方体砖块P 和Q 竖直夹起,悬停半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握住夹砖器的力越大,夹砖器对P 和Q 的摩擦力越大B .P 和Q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C .两块砖块受到夹砖器的摩擦力总和为2mgD .砖块所受的摩擦力与砖块的重力无关 4、(单选)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
A 、B 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 、B 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 1、x 2。
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f mx 1+x 2B.2F f m x 1+x 2 C.2F f m x 2-x 1 D.F f mx 2-x 15、(单选)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 A .1μ1μ2B .1-μ1μ2μ1μ2C .1+μ1μ2μ1μ2D .2+μ1μ2μ1μ26、(多选)木块A 、B 的重力均为40N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Δx =2.0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k =400 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0 N 的水平力推木块B ,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A .木块A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 NB .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C .木块B 所受静摩擦力为零D .木块B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 N7、(单选)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g m kl 1μ+ B .g m m kl )(21++μC .g m kl 2μ+D .g m m m m k l )(2121++μ8、(单选)大小相等的力F 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能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 )9、(单选)如图所示,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受一个弹簧拉力作用,弹簧原长小于悬挂点的高度,水平向右的拉力F 拉动滑块,使滑块向右缓慢移动,并且滑块始终没有离开地面,则在上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 .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 .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 .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10、(单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物体质量m =20 kg ,B 物体质量M =30 kg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高考热点专题 从四个角剖析摩擦力课件 新人教版
【解析】在(1)中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但A与B保持相对静止, A向右做加速运动,必受到向右的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B给A的向右 的静摩擦力(jìnɡ mó cā lì)。 在(2)中,B相对于A向右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不动,A、B之间的 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给A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1)中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jìnɡ mó cā lì) (2)中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0.40的粗糙(cūcāo)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200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
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B物体上,使它慢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取g=10m/s2,
当移动0.50m 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
A.80N
高考热点专题(zhuāntí)(二) 从四个角度剖析摩擦力
第一页,共19页。
【热点概述】 摩擦力的理解和分析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高考的 热点。要掌握好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应注意摩擦力的分类、性质及 作用。准确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对我们正确解决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niú dùn)运动定律及能量守恒等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页,共19页。
4.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既可作动力,又可作阻力,因此摩擦力既可做正功,又可做 负功。一对静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发生(fāshēng)转化;一对滑 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转化的内能。
第十二页,共19页。
【例证4】如图,质量为m的小木块A以水平初速度v0冲上质量为M, 长为l,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上,并正好不从B上掉下,A、B 间的动摩擦因数(yīnshù)为μ。求此过程产生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