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奥数第37讲 解决问题(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4解决问题-优质课件 .ppt
=250+50
2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0
=300
300
1. 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2.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种解法的理解?
3. 比较3种不同的解法,你喜欢哪种?
课件PPT
1. 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课件PPT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课件PPT
方法①: 方法②: 方法③:
12×25=300 12×25
12×25
1 2 =(3×4)×25 =(10+2)×25
× 2 5 =3×(4×25) =10×25+2×25
6 0 =3×100
课件PPT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 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 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件PPT
说说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人教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课件PPT
4 解决问题
课件PPT
1.知识目标: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 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 逆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 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1、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2、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3、师徒两人工作147个零件。
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每时做18个。
师傅做27个后,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4、剑兰花每支18元,水仙花每支85元,李阿姨买8支剑兰花和1盆水仙花。
付出250元,应找回多少元?5、一条跑道长60米,我每次跑7个来回,我每次跑多少米?6、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00米,平时走12分。
一天他有急事,平均每分比平时多走15米,这天小强用多少分从家走到学校?7、胜利小学四年级有25个小组,每组4人。
(1)如果每人植树8棵,一共植树多少棵?(2)如果四年级共植树90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8、某公园:成人票40元/人;儿童票半价。
两种票各买14张。
一共需要多少钱?9、每张桌子65元,每把椅子35元。
够买40套桌椅要多少元?10、冰冰冷饮部的牛奶雪糕:批发60元/箱,零售3元/支。
李阿姨批发3箱牛奶雪糕,每箱30支。
如果按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11、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
余刚每分走75米,苗苗每分走60米。
经过5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时行52千米,两车开出3时后相距多少千米?1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40米。
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14、两辆货车运化肥,小货车每次载重3吨,大货车每次载重6吨。
如果两辆车都运了24次,共运化肥多少吨?15、少先队员植树,第一组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二组平均每人植树13棵。
如果两个组都有10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植树多少棵?16、一辆客车以每时40千米的速度从汇东车站早上6时出发,一辆小轿车以每时80千米的速度从双凤车站早上8时出发。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苏秀华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解决问题例3)第3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45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利用知识经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些小数去掉小数点,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0.70.6040.562、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
5.83206二、探究新知1、教材第45页例3.(1)教师指定学生读题,并提出思考问题:怎样进行兑换?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那么1万元人民币就是(1×10000)元,所以也应该是(0.1563×10000)美元。
(2)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动手写一写,算一算。
(3)教师板书:0.1563×10000=1563(美元)(4)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进而揭示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再用其它例子验证。
2、教材第45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提出思考问题:要求1张A4纸有多厚,应该用什么方法?(除法)(2)学生独立列式:1÷100.(3)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100,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学生独立得出答案,全班订正。
(5)针对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整数数位不够的情况,教师向学生强调这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6题。
根据之前总结的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写出该题的计算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应用题第37讲_行程问题中的分段与比较进阶(学生版)A4
//////////////////////////////////////////////////////////////////////////////////////////////////////////////////////////////////////////////////////////////////////////////////////////////////////////////////////////////////////////////////////////////////////////////////////////////////////////////////////////////////////////////---- 1 ----应用题第37讲_行程问题中的分段与比较进阶(学生版)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在分段问题中,有的时候需要比较前后的情况.在比较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不同和联系,注意前后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重难点:提速与提前、速度和不变的相遇问题.题模一:提速与提前例1.1.1墨莫走路从家到学校去,平常要用30分钟.但是今天当他走到距离学校1千米处时,搭了路老师的顺风车去学校,结果这天用了22分钟就到了学校.已知车速是墨莫步行速度的5倍,从墨莫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例1.1.2从A 到B 是0.5千米的上坡路,从B 到C 是3千米的平路,从C 到D 是2.5千米的上坡路,下坡路速度都是每小时6千米,平路上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上坡路速度都是每小时3千米.如果小张和小王分别从A 、D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两人相遇?例1.1.3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他们计划在距A 地35处相遇,但中途甲休息了15秒钟,结果乙比计划多走36米才相遇,那么甲速为____________米/秒.例1.1.4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恰能在约定时间相遇;如果甲提高自己速度的13,那么只需要约定时间的56即可相遇;如果乙的速度降低14,那么就要推迟75分钟相遇.请问他们约定多少时间相遇?例1.1.5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在C 地.如果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且甲、乙还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D 距应用题第37讲_行程问题中的分段与比较进阶ADC B////////////////////////////////////////////////////////////////////////////////////////////////////////////////////////////////////////////////////////////////////////////////////////////////////////////////应用题第37讲_行程问题中的分段与比较进阶(学生版) C地10千米;如果乙速度不变,甲每小时多行3千米,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E距C地5千米,问甲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例1.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走了400千米,乙走了300千米.相遇后甲将速度每小时降低4千米,而乙将速度增加23.当乙到达A 地时,甲离B地还有12千米.求乙走完全程所花时间.题模二:速度和不变的相遇问题例1.2.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点距离B地10千米.如果甲每小时多走4千米,乙每小时少走4千米,相遇点距离B地8千米.那么乙原来每小时走_______千米.例1.2.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时速是90千米,在BC上时速是120千米,在CD上的时速是60千米,在DA上的时速是80千米,从CD上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中点相遇,如果从PC的中点M同时反向各发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上一点N相遇,问:N到A的距离与到B的距离的比是多少?随练1.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速度比预定的每小时慢5千米,则到达所花的时间将比预定的多18;如果速度比预定的增加13,则到达时间比预定的早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随练1.2一辆汽车按照计划速度行驶1小时后,剩下的路程将速度降低25,继续行驶,结果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计划迟1小时30分钟;如果按照计划速度行驶20千米,其余路程按计划速度的34行驶,则比计划时间迟1个小时.那么全全程是多少千米?----2----应用题第37讲_行程问题中的分段与比较进阶(学生版)//////////////////////////////////////////////////////////////////////////////////////////////////////////////////////////////////////////////////////////////////////////////////////////////////////////////// //////////////////////////////////////////////////////////////////////////////////////////////////////////////////////////////随练1.3小明8:00从A地骑车出发,11:00到达B地,小华开车从A地出发,速度是小明的3倍;追上小明后,速度增加为小明的4倍.如果小华9:30到达B地,那么小华是在什么时候出发的?作业1一位职员每天早上以40千米/时的速度驾车,恰好能准时到达公司;某一天他晚离开家7分钟,结果需要把速度提高8千米/时才能准时到达公司,那么他家到公司的距离为多少千米?作业2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原速度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作业3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提速提高30%,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作业4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比乙早出发15分钟,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2:3,相遇时甲比乙少走6千米,已知乙走完全程需1小时30分钟,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和两地的距离.----3----。
四年级奥数 第37讲 解决问题(3)
第37周解决问题(三)专题简析: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转化,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 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车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车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 万元。
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练习: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用付了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
甲应收回多少钱?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鱼,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
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
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
问王叔叔和李叔叔各应得多少元?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一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7本,小强没有带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
小华应得几元钱?例题2: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师徒二人加工同一批零件,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苹果便宜2元,妈妈共带了多少钱?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行完全程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小时。
已知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驶25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例题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每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义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练习:1、三只船运9800块木板,第一只船比其余两只船共运的少18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多运200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7练习课
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练习课
授课时间:
课型:练习课
课时: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通过回忆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体验方法
②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类要按同一标准,会把三角形按角和边进行分类。
2、会用集合图表示不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渗透集合思想。
③思维与表达:经历三角形按不同标准的分类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④交流与反思: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价值与意义,培养敢于提问、善于验证、主动交流的良好习惯。
2.学习重点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教学准备: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基础练习
1、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
②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三类。
③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④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最少有()个锐角。
⑤等边三角形又叫()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每个角都是()。
2、判断
①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②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底边长8厘米,则腰长10厘米。
5、完成练习十五第9题
猜一猜游戏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集体订正,交流汇报,进一步学会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意图:
巩固本节内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作业设计
拓展性作业: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90度。()
④一个三角形如果是等腰三角形它就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3.3 解决问题(共18张PPT)
四 下数 学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4.3.3 解决问题
CONTENTS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目 1 温故知新 录 2 新知探究
3 课堂练习 4 课堂小结
4.3.3 解决问题
温故知新
01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00kg小麦可以磨多少千克面粉?1000kg呢?
0.85×100=85(kg) 0.85×1000=850(kg) 答:100kg小麦可以磨85kg面粉, 1000kg小麦可以磨850kg面粉。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320÷1000=0.32(千瓦时) 答:1只节能灯1天可以少用0.32千瓦时。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根据抽查,这批产品每100件 中达到一等品标准的有82件。
这批产品一共有1万件,达到 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多少件?
方法一:
方法二:
82÷100=0.82(件)
10000÷100=100
0.82×10000=8200(件) 82×100=8200(件)
答:达到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8200件。
1元人民币可以换 0.1563美元。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阅读与理解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展示你?
1元人民币可以换 0.1563美元。
4.3.3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分析与解答 思考:你能利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 花,才能酿出许多蜜。
三步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数学
三步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的三个步骤如下:
1. 理解问题:首先,细读题目,理解问题所需要解答的内容。
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
2. 找出解决方法:根据问题的类型,选取适当的解决方法。
例如,如果是计算题,可以使用算术运算来解答;如果是几何题,可以使用图形和图形关系来解答。
3. 解答问题:根据找出的解决方法,进行解答。
按照步骤逐步求解,确保每一步都正确。
最后,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可以帮助解决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精品课件
探究新知 9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方法二: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25
将12拆分成3×4
=(3×4)×25
=3×(4×25)
=3×100
=300(个)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300个羽毛球。
探究新知 9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方法三:
将12拆分成10+2
350÷14 =350÷(7×2) =350÷7÷2 =50÷2 =25(册)
除数14分解成一 个因数7恰好与被除 数成倍数关系。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5册。
巩固练习 3.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这学期一共有多少天?
3+31+30+31+30 =3+31×2+30×2 =3+62+60 =125(天) 答:这学期一共有125天。
巩固练习
6.
每本相册都是32页,
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我家大约有900张照 片,5本相册够用吗?
1
900张照片与5本 相册的总张数比较
32×6×5 =32×(6×5) =32×30 =960(张)
900<960
答:5本相册够用。
2 900张照片可插每本相册的页
数与32页比较 900÷5÷6 =900÷(5×6) =900÷30 =30(页)
30<32
答:5本相册够用。
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7.对比练习。
9600×25×4
9600÷25÷4
小学六年级奥数第37讲 对策问题(含答案分析)
第37讲对策问题一、知识要点同学们都熟悉“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田忌采用了“扬长避短”的策略,取得了胜利。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蕴含着数学道理,人们在竞赛和争斗中总是玩游戏,大至体育比赛、军事较量等,人们在竞赛和争斗中总是希望自己或自己的一方获取胜利,这就要求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要制定出自己的策略,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哪一方的策略更胜一筹,哪一方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逆推法和归纳法。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个人做一个移火柴的游戏,比赛的规则是:两人从一堆火柴中可轮流移走1至7根火柴,直到移尽为止。
挨到谁移走最后一根火柴就算谁输。
如果开始时有1000根火柴,首先移火柴的人在第一次移走多少根时才能在游戏中保证获胜。
先移火柴的人要取胜,只要取走第999根火柴,即利用逆推法就可得到答案。
设先移的人为甲,后移的人为乙。
甲要取胜只要取走第999根火柴。
因此,只要取到第991根就可以了(如乙取1根甲就取7根;如乙取2根甲就取6根。
依次类推,甲取的与乙取的之和为8根火柴)。
由此继续推下去,甲只要取第983根,第975根,……第7根就能保证获胜。
所以,先移火柴的人要保证获胜,第一次应移走7根火柴。
练习1:1、一堆火柴40根,甲、乙两人轮流去拿,谁拿到最后一根谁胜。
每人每次可以拿1至3根,不许不拿,乙让甲先拿。
问:谁能一定取胜?他要取胜应采取什么策略?2、两人轮流报数,规定每次报的数都是不超过8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累加起来,谁先报到88,谁就获胜。
问:先报数者有必胜的策略吗?3、把1994个空格排成一排,第一格中放一枚棋子,甲、乙两人轮流移动棋子,每人每次可后移1格、2格、3格,谁先移到最后一格谁胜。
先移者确保获胜的方法是什么?【例题2】有1987粒棋子。
甲、乙两人分别轮流取棋子,每次最少取1粒,最多取4粒,不能不取,取到最后一粒的为胜者。
现在两人通过抽签决定谁先取。
27.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7.3 问题解决(优质课件)
高度相等 计算正确
返回
问题解决
小红用20元买2本书,应找回多少钱?
20元减去两本书的 价格,就是找回的 钱。
20-9.85-7.55 =10.15-7.55 =2.6(元) 答:应找回2.6元。
返回
问题解决
课堂练习 小明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他付给
售货员3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13.50元
12.75元
方法三 电信塔高度-电力塔高度: 26.5-25.35=1.15m 两塔高度差+小山坡高度: 1.15+18.5=19.65m
答:“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高度相差19.65米。
返回
问题解决
“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如何检验这个结 果是否正确呢?
所求结果+电力塔高度: 19.65+25.35=45m 电信塔高度+小山坡高度: 26.5+18.5=45m
返回
问题解决
这节课你们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了哪些知识?
2.整数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同 样适用于小数减法。
返回
问题解决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问题解决
赠品 不喜欢可以删除
历史故事 成语
返回
问题解决
一、四面楚歌——项羽
• 比喻陷入四面 受敌,处于孤 立无援的窘迫 境地。
两种商品一 共多少元?
30-( 13.50+12.75 ) =30-26.25 =3.75(元)
答:应找回3.75元。
返回
问题解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只有三分的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数学
只有三分的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数学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适用于四年级下册数学:
1. 使用模型:将问题可视化,使用实际物体或图形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列表法:将问题中的所有信息列出来,然后逐一分析和解决每个部分。
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组织思路,并逐步解决问题。
3. 分析法:将整个问题拆分为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个解决每个小问题。
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
4. 形象法:使用图表、图形或图像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年级下册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加减法、乘法、除法、面积、周长、图形的认识等。
以上方法适用于这些内容的解决。
四年级下册奥数第37讲 解决问题(三)
第37周解决问题(三)专题简析: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转化,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 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车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车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 万元。
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练习: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用付了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
甲应收回多少钱?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鱼,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
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
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
问王叔叔和李叔叔各应得多少元?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一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7本,小强没有带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
小华应得几元钱?例题2: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师徒二人加工同一批零件,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苹果便宜2元,妈妈共带了多少钱?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行完全程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小时。
已知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驶25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例题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每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义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练习:1、三只船运9800块木板,第一只船比其余两只船共运的少18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多运200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问题解决 第三课时西师大版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0页例3。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成功体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上个星期,我们到电影院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叫什么名字?教师:在看电影之前,你们最关心什么?猜一猜,每一场电影放映之前,电影院的经理最关心什么?我猜想,电影院的经理最关心卖出了多少张票。
教师:对,我们关心的是电影的内容,经理最关心的是票房收入。
板书:票房收入。
一场电影票房收入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票价,观看人数。
二、解决问题教师: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出示课件:小影院共有甲票座位50个,乙票座位100个。
教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教师:什么情况会使电影院经理最开心?教师:如果告诉你本场票房收入为2300元,请估计,电影票全部卖完了吗?(同时打出:本场电影票房收入2300元)说出判断结果的依据?1500+1000=2500元,但只收入了2300元,说明电影票没有全部卖完。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7.2 问题解决(37)-西师大版
课后作业
1.结合实际情况到超市去感受购物过程, 进一步了解购物小票的常识。
2.完成书上第84页的课堂活动的第1、2 题。
3.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问题解决》 (第一课时)
电信塔
电力塔
学习目标
1.会用整数的问题解决方法来迁移 学习小数问题解决知识。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问题解决的 过程,积极探索有效的检验方法, 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及优化 。 3.能愉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有提出疑问的意识。
预习检测
你能想办法 检验吗?
电信塔的高度加上小山坡的高度,减去电力 塔的高度就得到相差的米数。
活动一:检验问题解决的策略是否 正确
自学提示:根据书上例1列出的综合算式及计算结果, 请写出你检验的过程(完成学习单1)。
互学提示: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对此题的检验方法 ,互相学习并判断他人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展学提示:说说自己的检验方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或评价。
1.涉及小数的问题解决在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
上与整数的问题解决(
)。
2.从例1中获取的数学信息有
;
例2中获取的数学信息有
。
3.请把你收集到的“电信塔”和“电力塔”的 常识写下来。
答:
。
1
“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 高度相差多少米?
26.5 m 18.5 m
?m
25.35 m
1
18.5+26.5-25.35 =45-25.35 =19.65(m) 本题的解题想法是:
互学提示: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对此题的解题想法, 并对比书上例2的综合算式讨论哪种问题解决策略更优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周解决问题(三)
专题简析: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转化,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 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车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车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 万元。
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
练习: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用付了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
甲应收回多少钱?
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鱼,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
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
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
问王叔叔和李叔叔各应得多少元?
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一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7本,小强没有带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
小华应得几元钱?
例题2: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练习二:1、师徒二人加工同一批零件,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苹果便宜2元,妈妈共带了多少钱?
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行完全程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小时。
已知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驶25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例题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每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义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练习:1、三只船运9800块木板,第一只船比其余两只船共运的少18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多运200块。
三只船各运木板多少块?
2、红花、绿花和黄花共有78朵,红花和绿花的总朵数比黄花多6朵,红花比绿花少6朵。
三种花各有多少朵?
3、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0,其中甲、乙两个数的和是丙的3倍,甲比乙多10。
三个数各是多少?
例题4:有甲、乙、丙三袋化肥。
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
甲、乙、丙三袋各重多少千克?
练习:1、某工厂一车间和二车间共有100人,二车间和三车间共有97人,一车间和三
车间共有93人。
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2、某校一年级有四个班,共有138人。
其中一(1)班和一(2)班共有70名学生,一(1)班和一(3)班共有65名学生,一(2)班和-(3)班共有59名学生。
一(4)班有多少名学生?
3、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比丙多59,乙、丙两数的和比甲多49,甲、丙两数的和比乙多85。
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例题5:小龙故事书的本数是小虎的6倍,如果两人各再买2本,那么小龙故事书的本数是小虎的4倍。
两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练习:1、城南小学有红皮球的只数是黄皮球的5倍,如果这两种皮球再各买4只,那么红皮球的只数是黄皮球的4倍。
原来红皮球和黄皮球各有多少只?
2、学校有彩色粉笔和白色粉笔若干盒,白色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3倍。
后来,白色粉笔和彩色粉笔各用去12盒,现在白色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7倍。
学校原来有彩色粉笔和白色粉笔各多少盒?
3、某小队队员提一篮苹果和梨到敬老院去慰问。
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5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剩下11个苹果,梨正好分完。
已知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
敬老院有多少个老人?
课后练习
1、小华、小凤、小云三人合用一些铅笔、小华带来16支,小风带来14支,小云没有带铅笔,他付出了10元,小华应得几元钱?
2、小英把8×(□+10)错看成8×□+10,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
3、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40,其中甲、乙两个数的和是丙的4倍,甲比乙多12,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4、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比丙多63,乙、丙两数的和比甲多27,甲、丙两数的和比乙多73。
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5、李旭折了一些纸花,红纸花的朵数是紫纸花的5倍,如果这两种纸花再各折2朵,那么红纸花的朵数是紫纸花的3倍。
原来红纸花和紫纸花各有多少朵?
6、老师拿出一些红铅笔和绿铅笔分给幼儿园小朋友。
每次拿出3支红铅笔,5支绿铅笔送给小朋友,最后剩下20支绿铅笔,红铅笔正好分完。
这时老师想起原来绿铅笔是红铅笔的2倍,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提优练习
1、小南和小北同算两数之和,小南得2972,计算正确,小北得1685,计算错误,小北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两个0漏掉了。
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2、某校四、五、六年级共有560名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五年级学生人数的总和还多40名,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20名,三个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
3、桃树、梨树、苹果树共有59棵,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比苹果树多23棵,桃树比梨树少1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4、甲、乙、丙三人各有画片若干张。
甲、乙两人的画片共有55张,乙、丙两人共有画片52张,甲、丙两人共有画片47张。
甲、乙、丙三人各有多少张画片?
5、四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116人,二班和三班共有学生108人,一班和三班共有学生112人,三个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6、命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5倍,如果两种树再各种4棵,那么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
柳树和杨树原来各有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