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106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一、预案背景输液反应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输液器、输液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不良反应。
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输液反应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因输液反应造成的损害。
2.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处理能力。
3. 加强医院对输液反应的预防和管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因静脉输液引起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
2. 应急处置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管理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 医护人员:各科室医护人员负责本科室的输液反应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输液反应发生时,立即暂停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遵医嘱改换其他液体。
2. 护士立即向医生报告,医生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状况等。
3.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过敏、激素、对症治疗等。
4. 对病情严重者,立即进行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6. 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
7.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8.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及药液进行封存。
9. 登录不良事件系统,上报输液反应不良事件。
六、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
2. 合理配置输液药物,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定期检查输液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科室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医院输液安全。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e9c2631b765ce0408143b.png)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六、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
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
存。
【应急流程】
发生输液反映
↙↘
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
↓↓
更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遵医嘱给药
↙↘
保留好换下的液体,送药剂科,测量T.P.R. Bp必要时CPR 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及药品↓
↓↘做好记录,不良反应过
程填写药品不良反应
表
通知药剂科药液送检↓
上报护理部
↓
报告相关部门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应急预案输液反应
![应急预案输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74f016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c.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处理医院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简称输液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输液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空气栓塞、循环负荷过重等。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应急处置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消毒供应室等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
3. 报告与联络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输液反应: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报告经治医生。
2. 评估病情:经治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3. 处理措施:a. 轻度反应:减慢输液速度,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b. 中度反应:停止输液,给予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c. 严重反应:立即进行抢救,包括心肺复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治疗。
4. 抢救过程记录:护士、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 报告与上报:a. 报告经治医生:护士在发现输液反应后立即报告经治医生。
b. 报告应急处置小组:经治医生将病情及处理措施报告应急处置小组。
c. 报告上级部门:根据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6. 调查与处理:a. 调查原因:应急处置小组对输液反应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
b. 处理措施: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事件总结:事件处理后,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液反应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输液反应输液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输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4e8d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9.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处理医院用药过程中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以下简称输液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减少输液反应对医院的物质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输液反应,包括但不限于热原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三、定义1. 输液反应:指因输液过程中药物、液体、器械等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2. 热原反应: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或寒战反应。
3. 过敏反应:指患者对某些药物或输液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4. 药物不良反应:指在正常剂量或超剂量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四、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输液反应发生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向经治医生报告。
2.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以下处理:a. 热原反应:给予保暖、冰敷、吸氧等对症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b. 过敏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吸氧、维持血压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进行紧急抢救。
c. 药物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的解毒、拮抗或对症处理。
3. 做好以下记录:a. 患者基本信息、输液时间、药物及剂量、输液反应发生时间、症状及体征等。
b. 抢救措施及效果。
c. 患者病情变化及转归。
4. 将换下的输液器、液体及剩余药物进行封存,送检。
5. 及时向院感科、医教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报告,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
6. 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解释输液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五、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液过程的无菌状态。
2. 选用合格、质量可靠的输液器和药物。
3.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药物浓度过高。
4.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
5.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液反应相关知识培训。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病人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病人输液反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895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6.png)
一、引言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给药方式,但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即输液反应。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救治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输液反应。
三、应急预案的组成1. 组织机构(1)成立输液反应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应急处理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协调、指挥和监督。
2. 应急预案内容(1)输液反应的识别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输液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2)应急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3)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室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8)登录不良事件系统,上报输液反应不良事件。
3. 应急预案的实施(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完善输液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上报。
(3)加强输液器的管理,确保输液安全。
(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预案的调整与更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临床需求。
2.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临床实践,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内容。
五、结语制定病人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各部门应认真落实本预案,共同努力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8580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7.png)
【应急预案】一、即将住手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普通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六、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即将住手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应急预案】一、病人输血时,责任护士每15 分钟巡视病人,问询病人主诉,如浮现寒颤、高热、腰疼等输血反应症状时立刻住手输血,更换输血管,改换生理盐水。
二、保留原输血器及余血,报告输血科、控感办。
三、及时通知医生及护士长,配合医生,遵医嘱给药。
四、严重输血反应,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救治,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和抢救过程。
六、协助医师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
七、如患者及家属有异议,即将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及余血进行封存及送检,分析查找发生输血反应的原因。
八、科室或者护理单元配合输血科、医务部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商议处理相关问题,职能部门对处理结果进行追踪、评价、记录。
【应急预案】一、患者在输液中发生过敏反应,即将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
二、报告医师,分析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
三、遵医嘱赋予抗过敏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四、保留原输液器和药液,报告药剂科。
五、及时准确做好记录。
六、向家属讲解过敏反应相关知识,取得理解。
【防范措施】一、输注刺激性药物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输注目的、注意事项等,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二、护士应选用直且弹性好,不易滑动的周围静脉进行穿刺。
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再输注刺激性药物,并妥善固定,输注完毕再用生理盐水冲注后拔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941c4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9.png)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本文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以备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本文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液体质量不合格:如液体瓶、袋、瓶口、瓶盖等处有裂纹、沙眼、异物等。
配液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药液错输或未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而引起化学反应。
药液污染,如液体瓶口、瓶塞等与空气中杂菌接触而污染。
静脉穿刺技术不当,如针头位置不正,针头未进入血管或穿破血管壁等。
有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或患者体质较弱、耐受力差,如:升压扩管、抗癌化疗药物等。
有些药物有过敏反应的特点,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及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
药液从组织间或皮下渗漏到皮下组织或组织间隙内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
某些特殊病人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溶血反应、心脏毒性反应等。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违反操作制度等。
根据不同的药物、不同的过敏反应,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热型过敏反应:病人寒战、高热、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同时皮肤潮红、出汗、手足湿冷,脉搏细速,皮肤苍白或青紫,重者神昏谵语、呼吸衰竭和休克。
血清病型反应:多于用药后7-14天发生,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淋巴结肿大等。
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迅速出现皮肤瘙痒或荨麻疹、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恶心,严重者出现休克和呼吸困难而死亡。
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各种皮疹:常于用药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水肿和荨麻疹样皮疹。
过敏性休克:常于用药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表现为全身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输液反应事件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ad3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7.png)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在发生输液反应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液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输液反应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输液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输液反应事件应急小组(1)组长:由医院分管领导担任。
(2)副组长:由医院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医护人员、护士、药剂人员等组成。
3. 各部门职责(1)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输液反应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护士进行现场救治。
(2)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生进行现场救治,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3)药剂科:负责提供所需药品,指导护士进行用药。
(4)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输液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5)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对输液器、注射器等进行消毒、供应。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救治(1)发现输液反应事件后,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2)护士进行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皮疹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并遵医嘱给药。
(4)病情紧急的患者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2. 报告(1)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并报告护理部。
(2)医生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3. 调查与处理(1)应急小组对输液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对输液器、注射器等进行消毒、供应。
4. 事后处理(1)对输液反应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确保医疗安全。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预案废止。
3.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医院护理部所有。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脚本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96033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b.png)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收集整理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一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一报告医生一遵医嘱给药一就地抢救f观察生命体征一记录抢救过程一及时上报一保留输液器和药液一送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询问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f皮内注射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要两人核对后方可确认,过敏试验阳性禁用f 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在医嘱单、病历夹、床头卡上注明过敏,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f停用此药三天以上,应重新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f 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盘内备有肾上腺素f试验阴性者,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一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注意保暖一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f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f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f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f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㈠过敏反应防护过程询问过敏史f有过敏史者禁做过敏试验f阳性患者禁用此药f该药标记告知家属f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f现用现配f严格执行查对制度f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㈡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立即停用此药f平卧f皮下注射肾上腺素f改善缺氧症状f解除支气管痉挛f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脏复苏f密切观察病情变化f补充血容f记录抢救过程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应急预案]立即抢救,通知医生f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心前区撞击,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f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器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脏复苏抢救措施f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f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冰帽f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做好抢救记录f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流程]立即抢救f通知医生f观察生命体征f基础、心理护理f记录抢救过程猝死应急预案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共2篇)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一、演练目的1.通过演练让护士更加熟悉输液反应的表现和熟悉抢救流程2.加强护士处理输液反应的应急能力二、演练依据《周口市中心医院临床应急预案与流程》三、参加人员应急演练总指挥:科主任张艳莉护士长何月参加人员:护士:田苗护士:赵静静值班医师:韩丽丽四、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培训1、培训时间:2022年03月15:002、培训地点:科3、主讲人:4、参加人员:除值班医生、护士外的全体医护人员五、演练背景2022年03月日16:00,护士赵静静巡视病房时发现45床患者寒战,呼吸急促,四肢发绀。
输液反应应急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545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6.png)
一、预案背景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药物、输液器具、输液环境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2. 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反应,降低输液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3.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预案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输液前准备(1)严格审查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史等。
(2)检查输液药品的质量、有效期,确保输液药品安全。
(3)对输液器具进行检查,确保输液器具的清洁、无菌。
2. 输液过程中(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3)发现输液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输液反应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和输液药品。
(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抗过敏、抗感染等。
(3)病情严重者,立即进行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输液反应调查与报告(1)对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护理部等部门报告输液反应。
(3)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室和药剂科进行检测。
5. 应急预案培训(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应急预案的终止1. 输液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稳定。
2.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认为可以终止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于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关于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9d00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关于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患者发生输液反响时的应急预案6篇患者发生输液反响应急演练培训一、患者发生输液反响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输液反响,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存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输液反响及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响时,应及时报告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办相关部门,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响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按规定进行实物封存①封存需医务人员及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场进行。
②封存标本时医患双方需在封口处签注姓名,日期和时间。
③封存标本由相关科室〔药剂科〕保管。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响处理流程发生输液反响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存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给中心、护理部。
6.保存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给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存输液器和药液→送检输液反响的处理〔1〕发热反响病症:病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左右,严重者可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病症。
处理: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病症: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方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597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a.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医院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输液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输液反应应急处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应急预案1. 输液反应的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器具、药物及操作环境符合要求。
(2)对输液药物及输液器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过期、变质等情况。
(3)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输液操作规范。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输液反应的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3)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
(4)病情严重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120急救中心。
(5)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6)将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进行检测。
(7)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等部门。
3. 输液反应的后续处理(1)对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3)对发生输液反应的科室进行整改,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五、应急处理小组职责1. 组织协调各部门,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2. 负责对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进行指导、监督。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4. 收集和分析输液反应发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六、附则1.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方案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应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2eeedf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e.png)
一、引言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二、应急预案1. 输液反应的定义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输液药物或输液过程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热原反应、感染反应等。
2. 输液反应的分级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将输液反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3.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1)轻度输液反应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2. 观察患者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如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冷敷等。
3. 记录患者症状及处理措施。
4. 如症状加重,及时上报上级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中度输液反应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2.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支持治疗。
3.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激素等治疗。
4.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
5. 如症状加重,及时上报上级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3)重度输液反应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2.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3.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等支持治疗。
4.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激素、升压药等治疗。
5.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
6. 如症状加重,及时上报上级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4. 报告制度1. 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 向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报告。
3. 如为过敏反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优化应急预案流程,提高救治效率。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1. 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判断。
2. 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流程。
3. 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
4. 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
3. 演练步骤1. 情景模拟:模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情景,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反应。
2. 抢救流程:按照应急预案流程进行抢救,包括停止输液、给药、观察、报告等。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通用4篇)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e4590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d.png)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通用4篇)【篇一】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减法反应时一、实验原理与目的六十年代以来,通常认为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听觉编码。
Poner等人(1990)的实验却表明,这种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1]。
现在一般认为: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
不仅如此,Poner的实验清楚地说明可认知心理学中的加法反应时,其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或心理过程,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是这个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1],也是这个心理过程存在的依据。
1.1实验目的测定辨别字母的选择反应时,检验比较字母异同的依据。
二、实验方法2.1被试心理系本科三年级男女生各4名,20岁,身体状况良好。
2.2材料计算机一台,心理学实验软件。
2.3程序1)运行心理学实验软件,输入被试个人信息。
被试根据指导语进行实验,如果呈现的字母是A和a或A和A,只要音同或形同均按J键,若出现A和B等不同字母,按K键。
2)首先进行的是练习实验,被试根据呈现的刺激进行按键反应,在保证正确反应的前提下,尽量快地进行反应。
练习实验结束后进入正式实验。
3)实验呈现的刺激有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间隔0.5m和间隔2m)三种形式。
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一轮实验结束后,还需进行第二轮(所采用的实验刺激呈现不同于第一轮),第二轮结束后,进行第三轮(所采用的实验刺激呈现同第二轮),最后进行第四轮(所采用的刺激呈现同第一轮)。
4)每轮实验结束后记录好实验结果。
三、实验数据及结果3.1根据八名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下三类刺激的平均反应时,统计出如下图表:表18名被试不同时间间隔下三类刺激平均反应时注:表中反应时的单位为毫秒根据上表绘图如下:图1不同时间间隔()下三种刺激的反应时间(m)由图可知,音同形同时被试的反应时间比音同形异时的反应时间短,同时呈现的刺激比继时呈现的刺激的反应时要长,并且在0.5时反应时最短,2时反应时又略微上升。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d65d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b.png)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和体征。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寒战、发热、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为了应对输液反应,以下是一份应急预案,供医护人员参考。
一、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当发现病人出现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拔除输液管。
将病人的情况报告给医生,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
2.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体温等变化。
如有需要,应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
3.抗过敏治疗对于轻度的输液反应,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补液治疗对于严重的输液反应,如低血压、休克等,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记录病情变化将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在病历中,以便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二、预防措施1.仔细询问病史在给病人输液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病人的过敏史和既往病史。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应更加小心谨慎。
2.做好药品和器材的准备在进行输液前,应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如注射器、输液管、消毒液等。
确保药品和器材的质量和安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输液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和药物外渗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4.心理疏导对于有紧张、焦虑等情绪的病人,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勇气。
5.加强培训和管理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同时,医院也应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输液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总结输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问题,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了应对输液反应,医护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管理。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eee60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2.png)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平台网报。
严重输液反应,立即报告
院感科、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备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实物进行封存。
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做好交接。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3ad4ebb4cf7ec4bfed01e.png)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一、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六、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
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应急流程】
发生输液反映
↙↘
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
↓↓
更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遵医嘱给药
↙↘
保留好换下的液体,送药剂科,测量T.P.R. Bp必要时CPR 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及药品↓
↓↘做好记录,不良反应过程填
写药品不良反应表
通知药剂科药液送检↓
上报护理部
↓
报告相关部门。
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701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4.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医院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输液反应对患者及医院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定义1. 输液反应:指因输液而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热原反应、过敏反应、药物污染等。
2. 药物不良反应:指静脉输液中加入的相关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引起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3. 热原反应: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热原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的发热或寒战反应。
三、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包括医务人员、护士、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护理部等部门。
四、应急预案1. 输液反应发生时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新的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3)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药剂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及药液进行封存。
2. 输液反应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过程的清洁、无菌。
(2)加强药品管理,定期对输液药品进行质量检查。
(3)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培训,提高对输液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加强患者沟通,告知患者输液反应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法。
五、应急处理程序1.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3. 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 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6.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7.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程序封存输液器具及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正确处理输液反应,及时控制原因,避免医患紧张关系。
2范围
所有输液反应
3权责
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对正确处理输液反应负责
4定义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一般不会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但较少见。
一般不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与过敏反应不同。
过敏反应可有发热,但体温一般相对低,多不伴有寒战。
影响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药物微粒、热原叠加﹔输液器与注射器;消毒液;输液温度、速度和浓度;患者因素(重症、年龄偏大、体质虚弱者易发生)。
5作业流程
5.1相关法规描述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疑似输液、输血、注
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5.2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5.2.1患者出现输液反应→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医务人员实施紧急处理(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若患方提出封存,则按封存操作规程进行)→通知临床药学科,药师到病区调查分析、建议指导和必要的沟通:药师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必要时按药品不良反应在线呈报。
5.2.2若发生群体疑似输液反应(同病区、同一时段内、发生≥3人)临床科室须向医务部报告。
医务部组织相关人员现场评估和急救指导。
5.3封存、送检操作规程
5.3.1当怀疑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人身损害后果时,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应立即对输液器、注射器、残存的药液、血液、药物以及服药使用的器皿等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同时需要封存的还有同批同类物品,以便检验时做对照检验。
封存处应签双方姓名。
5.3.2封存物品送检启封时,也要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在场的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均保证在二人以上。
5.3.3为了保持封存物品的初始状态,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真
实、公正,封存物品的保存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无菌、冷藏等,因此规定了由本院保管封存物品,置药剂科药库冷库,封存时间三个月。
5.3.4当不能确定上述疑似物品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检验时,医患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将封存物品送具备资格的相应检验部门检验,并共同对送检物品启封。
对药品进行检验的法定机构是药品检验所。
对药品进行检验的目的主要是确认是否是假药、劣药、与处方开具药物是否一致,如药品所包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是否符合,是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是否为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或未取得批准文号的,是否为变质过期或被污染不能药用的等。
5.3.5对封存物品进行检验时,检验机构应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而且指定的检验机构必须是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否则,出具的检验报告无效。
当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卫生行政部门或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检验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5.4积极寻找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
5.4.1药品因素:查残留液是否异常(胶屑、颗粒、异物、霉菌等)﹔查药品、大输液批号,判断是否过期;查配置环境以及洁净室菌检记录;查成品输液发送环节是否存在人为破坏;查输液配置后是否及时输注;查是否注意避光、冷藏等特殊使用要求:查配伍是否合理;查用法用量是否适宜。
5.4.2查一次性针简、拆包、输液器是否过期、破坏,是否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要求;
5.4.3查输液环境
5.4.4查清当日、今日本院其他病区是否发生类似不良事件;查同病区接收相同输液治疗的患者是否发生同样反应
5.4.5查给药速度、给药途径和方式、输注时间;对于某些特殊药物,查是否进行预处理(例如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查是否避光输注。
5.4.6患者是否曾接受过类似药物治疗。
根据相关原则,判断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5.4.
6.1若未明确原因,在未发生群体输液反应的情况下,不采取相应药事管理措施,但要求密切关注相应品种临床应用情况。
5.4.
6.2若发生群体输液反应,暂停用相应批号品种的药品和拆包,报告药库或临工部,联系供应商,更换批号,必要时向相应药品或设备委员会报告,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停用相应品种。
并对静脉配置中心洁净室内环境紧急加做一次相应院感检查、以及静脉配置中心外部环境检查。
5.5输液反应应急处理指导小组成员同本院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成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