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标准版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范本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5e9ee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5.png)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范本一、操作规定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设备;2、操作前必须核对设备之前的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操作;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或违规操作;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设备,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5、操作结束后,必须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清理现场,并按要求进行设备的停机检查。
二、设备保养规定1、根据设备保养手册和保养计划,及时进行设备保养;2、设备保养期间,需要关闭设备电源、气源等,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3、设备保养前必须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并贴上“禁止启动”标志,确保人身安全;4、设备保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使用指定的保养工具和润滑剂;5、保养完毕后,必须清理设备表面和周围的杂物,并及时扔掉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三、设备维修规定1、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向上级主管报告;2、设备维修前必须将设备电源切断,并贴上“禁止使用”标志,确保人身安全;3、设备维修必须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进行维修;4、维修人员必须按照维修手册的规定进行维修,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维修完毕后,必须测试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记录1、设备操作记录: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记录设备的工作时间、运行状态、设备温度等;2、设备保养记录:保养人员必须记录设备保养的日期、内容、材料等;3、设备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必须记录设备维修的日期、故障原因、维修措施等;4、设备巡检记录:巡检人员必须记录设备巡检的日期、发现的问题、处理情况等;5、设备故障记录:运行人员必须记录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现象、处理措施等。
五、设备事故处理规定1、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事故责任人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3、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人身安全,严禁采取擅自行动的行为;4、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作业标准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作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49daf476eeaeaad1f330de.png)
规范YZ-1.5T液压压装机维护保养。
2适用范围适用于YZ-1.5T液压压装机维护保养工作。
3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3.1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每班进行。
3.1.1检查脚踏开关是否完好。
3.1.2空试车:检查调整操作系统使其灵活可靠。
3.1.3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漏油。
3.1.4班后擦试机床外表,清除机床上的脏物。
3.1.5清扫工作场地,整理加工部件。
3.2一级保养。
保养人:操作人员为主,维护人员配合。
保养周期:1000H。
3.2.1擦净机床内外,清除死角,灰尘油污及锈蚀。
3.2.2拆下罩盖清洗内外。
3.2.3检查坚固各部位的紧固件。
3.2.4检查导柱,油管,保证管路畅通,无漏油。
3.2.5检查电器线路及各元件及地,是否良好可靠。
3.3二级保养。
保养者:维修人员。
保养同期:3000H。
除做好一级保养内容以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3.3.1清洗油箱、泵和阀体,更换变质润滑油。
3.3.2检查电机绕组,绝缘电阻值。
1、目的规范超声波清洗机的维护保养。
2、适用范围适用于超声波清洗机维护保养工作。
3、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3.1、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每班进行,保养时间:班前十五分钟。
3.1.1、检查各管道,阀门是否漏水。
3.1.2、检查电源开关,手柄或按钮是否在正确位置。
3.1.3、通电检查各指示灯是否完好。
升温时指示灯是否全亮,打开超声波开关时,指示灯是否灯亮。
3.2、一级保养。
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保养周期:660小时。
3.2.1、检查电缆线是否有破损,控制柜内各电器触点接触情况。
3.2.2、检查设备运行中有无异常声音。
3.3、二级保养。
保养者:维护人员。
保养时间:2000小时。
除做好一级保养的内容以外,更换已损坏的元件。
1规范充气机维护保养。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气机维护保养工作。
3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3.1日常保养:每班由操作人员进行,班前十五分钟进行。
3.1.1试空车:检查各部位运行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正常。
3.1.2班后擦去机器表面油污和渗入到油盒的油污。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987d34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3.png)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保护设备资产, 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设备使用第二条所有使用设备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条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 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
第四条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安全, 杜绝人为操作失误。
第五条任何人员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设备, 必须遵守设备使用的权限管理规定。
第六条设备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 不得随意更改。
第七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八条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 如发现异常情况, 必须及时上报, 并采取措施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第九条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 应爱护设备, 杜绝故意破坏和损坏。
第三章设备维护第十条每个设备都必须有专门的维护人员, 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维护工作。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确保设备符合工作要求。
第十四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定期清洁设备, 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并及时更换设备配件, 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人员在维护过程中, 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日志, 及时汇报上级领导。
第十八条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不得擅自离岗。
第四章设备保养第十九条设备保养必须严格按照保养计划进行, 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条设备保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保养工作。
第二十一条设备保养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94b0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1.png)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凡使用本公司设备的部门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设备的运行规范1. 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先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使用有故障或损坏的设备。
2. 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培训,并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禁止操作不熟悉的设备。
3.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设备的开关、按钮等控制设备的操作装置必须设置在易于操作、观察和维护的位置,并有明确的标示,以免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5.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检修和处理,严禁私自维修设备。
三、设备的维护规范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电机、阀门等,并进行必要的润滑、清洁和调整。
2. 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连接器的接触情况,确保设备的电气运行正常,防止电气故障和火灾事故发生。
3. 定期清洗设备的外壳和内部结构,清除积尘和异物,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
4.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和消耗品,如滤网、密封圈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5. 定期进行设备的机械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四、设备的保养规范1.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和补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减少磨损。
2. 定期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和散热器,确保设备能正常散热,防止因过热引起的设备事故。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和电源接地情况,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和防止电气故障。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的稳定性。
5.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加固,预防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设备的安全措施1. 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cce76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0.png)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一、概述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支撑,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设备运行管理1. 设备开机与关闭1.1 设备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移除可能的障碍物。
1.2 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1.3 将设备接通电源,按照设备操作要求进行开机操作。
1.4 设备开机后,应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5 设备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断开电源。
2. 设备操作规范2.1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靠近设备运转部分。
2.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切勿擅自更改参数或操作方式。
2.3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工作环境,防止杂物进入设备。
3. 设备故障处理3.1 设备故障出现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上报设备维修部门。
3.2 在设备等待维修期间,应在设备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其他人员注意。
3.3 维修人员应及时到达现场,并按照维修程序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三、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定期检查1.1 设备维护部门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制定设备定期检查计划。
1.2 设备定期检查主要包括设备部件的松动、变形、磨损等情况的检查,及时更换损坏或磨损的部件。
1.3 定期检查应记录检查内容、日期、检查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2. 设备润滑管理2.1 设备维护部门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制定设备润滑计划。
2.2 设备润滑计划应详细列出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方式,以确保设备各部位充分润滑。
2.3 设备润滑应在设备停机或低负荷时进行,润滑剂要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数量。
2.4 设备润滑应记录润滑内容、日期、润滑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3. 设备清洁管理3.1 设备维护部门应制定设备定期清洁计划,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
设备维护与保养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与保养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f4ba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c.png)
设备维护与保养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设备维护与保养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规程将详细介绍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维护方案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可以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壳是否损坏,是否存在异物,如有问题应及时清理或更换。
- 运行状态检查:检查设备运行时的声音、震动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排查原因。
- 温度检查: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温度,如发现过热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
2. 清洁保养设备的清洁保养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防止灰尘或杂物对设备造成损坏。
清洁保养的具体步骤如下:- 断电:在进行任何清洁保养之前,首先应确保设备已断电,并将电源插头拔出。
- 清洁外壳:使用柔软的干净布擦拭设备外壳,注意不要用过于湿润的布或强酸碱溶液擦拭。
- 清洁内部零部件:根据设备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内部的零部件。
- 清洗过滤器:定期清洗设备上的过滤器,防止灰尘积累导致设备故障。
3. 润滑维护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少设备的摩擦,保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润滑维护的步骤如下:- 选择适当的润滑剂:根据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如机械油、润滑脂等。
- 清洁润滑部位:在涂抹润滑剂之前,应先清洁润滑部位,确保无灰尘等杂物存在。
- 涂抹润滑剂:将适量的润滑剂均匀涂抹在润滑部位上,避免过量或不足。
- 定期更换润滑剂:根据设备维护周期,及时更换润滑剂,以保持设备的良好润滑状态。
4. 故障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包括:- 排查故障原因:通过观察、检查和测试等方法,确定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 修复故障设备: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修复故障设备。
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
![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5e012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0.png)
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一、引言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
二、维护和保养职责1.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2.设备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维修保养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技能。
三、设备维护和保养流程1.设备维护和保养按照计划执行,需提前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2.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并记录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情况。
3.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结束后,应将维修记录整理归档,以备查阅。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内容1.设备日常维护: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清理设备表面灰尘和杂物,并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松动,光电开关是否正常。
2.设备润滑维护: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点、轴承等部位进行润滑维护,并记录润滑情况。
3.设备检修:设备部门定期进行设备的大规模检修,检查设备的机械传动部分、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工作。
4.设备保养:设备保养人员应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更换易损件、校准设备仪表等。
五、设备维护和保养记录1.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应记录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时间。
2.记录内容应包括设备维修保养的具体项目、维修保养人员名称、维修保养时间等。
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查阅。
六、安全操作规范1.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照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2.在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前,应切断设备的电源,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3.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规定使用维修焊接、切割工具,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
4.发现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时,应立即上报设备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设备质量追溯制度1.设备部门应建立设备质量追溯制度,追溯每个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和维修保养人员。
2.发现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f77d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2.png)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为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制定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操作指导。
第一章一般规定1.本规程适用于企业的生产车间,涵盖各类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
2.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操作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和故障排除等内容。
3.所有参与维护保养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证书。
第二章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清洁1.1 每日开机前,对设备外表进行清洁,包括清除尘土和杂物,确保设备表面干净整洁。
1.2 清洁时,务必先停机并切断电源,使用干净软布或刷子擦拭设备表面,并注意不得弄湿电路、开关和电器元件等。
1.3 不得使用腐蚀性、易燃或易爆物品进行清洗。
2.设备润滑2.1 设备润滑必须使用指定的润滑剂,按照规定的周期和用量进行操作。
2.2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油脂充足,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2.3 润滑剂不得滴落在地面上,应采用合适的容器进行存储和处理。
3.设备检查3.1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气连接、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损坏部件。
3.2 检查时,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使用专用工具和仪器进行,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设备运转部件。
4.设备调整4.1 机械设备的调整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和参数。
4.2 调整过程中,严禁用力过大或使用硬物敲击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5.设备更换5.1 设备老化、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时,必须及时更换,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5.2 新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6.设备故障排除6.1 在设备故障发生时,操作人员首先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确保人员安全。
6.2 根据设备故障的性质和范围,进行相应的修复和维护工作,不得随意更换零部件。
6.3 修复和维护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和测试,确认设备完全恢复正常才能继续生产。
磁选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磁选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5211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c.png)
磁选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有哪些1. 设备清洁:包含磁选机的表面清理,内部磁滚、磁板等部件的清洁。
2. 润滑保养:定期检查并更换润滑油,确保设备润滑系统正常运行。
3. 零件检查:定期检查磁选机的磨损件,如轴承、皮带等,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4. 电气系统维护:检查电源线路、电机、掌控面板等电气部分的完好性。
5. 运行监控:察看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6. 防腐处理:对于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部件,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标准1. 清洁标准:设备表面无灰尘、无油污,内部磁组件无积矿,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
2. 润滑标准:润滑油质符合设备制造商要求,更换周期依照设备手册规定执行。
3. 零件检查标准:磨损件磨损程度不超出制造商规定的极限值,更换部件需为原厂配件或认可的替代品。
4. 电气系统标准:电气连接坚固,绝缘良好,无短路、过热现象,电机运行平稳无异响。
5. 运行监控标准:设备运行稳定,无异常振动、噪音,磁选效果实现工艺要求。
6. 防腐标准:防腐涂层完整,无锈蚀、剥落现象,设备在潮湿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是什么意思磁选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是指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旨在确保磁选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通过定期清洁,保持设备内外乾净,减少因灰尘和矿粉积累导致的故障;通过合理的润滑,减少机械磨损,提高设备寿命;对关键零件的检查和更换,保证设备性能;对电气系统的维护,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运行监控则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备设备故障;而防腐处理则针对特殊环境,保护设备不受腐蚀影响,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这些标准的执行,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和修理本钱,保障安全生产。
磁选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范文1、开机前、应查看设备运行记录,对磁选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2、常常检查磁选机的精矿卸矿要均匀,如不均及时处理槽体。
3、常常察看磁选机胶面是否完好,如有分裂及时汇报并处理。
4、磁选机运转中,严禁任何人靠近筒体;严禁在运转中调整、检修设备。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模版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955c5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d.png)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模版1. 介绍1.1 本制度主要针对公司内的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2. 设备运行管理2.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严禁违章操作。
2.3 设备运行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4 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 设备维修管理3.1 设备维修工作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3.2 设备维修工作必须遵循统一的维修流程,包括故障确认、维修方案制定、维修实施、维修记录等。
3.3 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严禁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维修操作。
3.4 设备维修前必须进行停机检查,确保安全维修,防止事故发生。
4. 设备保养管理4.1 设备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
4.2 设备保养周期和内容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并进行记录和跟踪。
4.3 设备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的保养人员进行,必须按照规定的保养流程进行操作。
4.4 设备保养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保养人员必须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设备管理责任5.1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5.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设备。
5.3 设备维修人员和保养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
5.4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周期性对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5.5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保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6. 文件管理6.1 所有与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相关的文件必须进行归档管理,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38083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f.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引言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并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操作人员在使用、维护和校验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以下规程。
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维护和校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工作环境。
3. 使用相关设备前的准备工作3.1 确保操作人员已接受相关培训,并具有相关证书或许可证。
3.2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如电源、接地线等。
3.3 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4.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2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独立作业,应有专人监护。
4.3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步骤和顺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操作或更改设备设置。
4.4 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完整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4.5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4.6 禁止同时使用多个设备或混合使用不同设备,以免产生意外或损坏设备。
4.7 在使用电源设备时,应注意电源开关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保安全使用。
4.8 禁止随意更换设备的部件或零件,如需更换,应根据设备的规定进行操作。
5. 仪器设备的维护规程5.1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5.2 对设备进行清洁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并遵循相关的清洁指南。
5.3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维护作业,避免使用不合适或损坏的工具。
5.4 在维护过程中,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的操作或维修。
6. 仪器设备的校验规程6.1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正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2 校验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校验结果。
6.3 校验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6.4 如果校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
起重设备维护、保养作业规程及标准
![起重设备维护、保养作业规程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e7ea8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1.png)
起重设备维护、保养作业规程及标准起重设备维护、保养整地规程及标准一、适用范围:桥式(含氧电动葫芦起重装置)门式起重机。
二、一般规定:1.每日班前班后,须清理设备上为存在的灰尘,即做好控制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及主体结构的清洁工作。
2.从事检修大修人员应该熟知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拆卸方法。
3.凡检修都必须按规定穿戴专业保护(包括工作服、帽、鞋、手套等)用品,赤脚禁止穿拖鞋或赤脚在现场作业。
4.维修时,如需高空作业时,必须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佩戴安全带及较多保护措施)。
5.电气操作要遵守《电气操作规程》。
6.检视电路和控制设备与否灵敏有效。
7.起重机构制动器的松紧情况和上限开关是否良好。
8.检视检视钢丝绳在卷筒上才的缠绕情况,有无窜槽和重叠。
9.检视起重机运行中是否比较稳定,各传动部位不理应异响。
电机、制动系统、接触器不应有不正常杂音。
10. 检视直流和轴承的轴承运行情况,温升是否正常,电机温升不应超过60度,不应有过热现象。
11. 仔细检查各减速器箱润滑油,发现变质、缺少应该添加换新。
12. 各安全装置必须有效,要求行走限位开关动作后,上用在轨道上按运行速度内必须制动有效。
三、作业工序:1. 申请停电。
2. 做好维护、保养前的准备工作(工作服及安全设施的配置)。
3. 对起重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4. 工作完毕后,清理工作现场,收拾工器具,回收旧部件。
5. 申请送电试车。
6. 撤离工作现场。
四、注意事项:(一)工作前:1.合闸后检查机械和钢轨上是否有电(用电笔试),电压是否正常,要求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正负5%。
2.清理轨道上为的障碍物。
3.挂停电标志牌,绝对禁止在运转以后,对阴部各传动部位进行检查保养。
(二 )工作中:1. 检查各连接处的螺丝是否微调松动。
2.检查各安全装置的灵敏性。
3. 各润滑部位是否按规定呐喊。
4. 电缆线有裂祸及或擦伤,发现后应用绝缘胶布包好扎好。
5. 检查制动系统与否灵敏可靠。
6. 检查滚珠轴承及绳索磨损情况,如达到磨损界限,对其需要进行更换处理。
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设备维护保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2835e5f705cc1754270916.png)
设备维护保养规范(ISO9001-2015/IATF16949-2016)1.0目的为了确保公司所有的生产设备得到有效、合理的保养,规范公司有关设备的保养规程。
2.0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悬挂式(螺柱式)点焊机、气体保护焊机、交流弧焊机、通风设备、热水锅炉、涂胶机、各种管道、泵、喷漆烤房及燃气热风炉、流水线、自行葫芦运输线、等离子切割机、聚脲机、发泡机、冷冻干燥机、液压铆接机、税控加注机、冷媒加注机、空压机、汽车检测线及测控系统、电脑真空刹车液加注机、起重设备、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柴油发电机组、汽车举升机、四轮定位仪、轮胎平衡仪、轮胎拆装机、配电室、液压机、开卷线、机动叉车、电动叉车、工业打标机、库卡机械手、干式离合固定台压力机、电气部份等机械设备设施仪器的保养守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上述设备设施仪器的维护保养。
3.0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制造厂提供的有关设备说明书《设备操作规程》4.0术语与定义4.1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指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通常含有两个意义,一个是预防性维护保养,另一个是生产性维护保养的意义,两者合而为一即为设备维护保养。
预防性维护保养就是指在机械没有坏掉以前,加以定期检查或定期护理。
生产性维护保养,就是指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保养。
4.2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指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3一级保养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cc6e7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2.png)
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一)总则一、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通过改善人的素质、设备的素质和企业的素质,以达到设备无故障、无缺陷,彻底消除设备的事故损失和浪费,提高设备的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文明生产厂的总目标。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建立岗位、车间、科室三级管理网,实行专群结合,科室与车间管理部门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从上到下分工负责,做到自己的设备自己管,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设备维护保养要贯彻执行“维护保养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推行操作者生产维修,维修人员预防维修和车间、科室改善维修相结合的全员生产维修制,达到延长大、中修理周期,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
四、积极推广运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新技术,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提供设备维护保养信息和资料,并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
五、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和技术素质。
(二)维护保养的职责范围一、机电部负责管理、检查和督促各车间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二、机电部根据日常预防性检查和设备故障率状况,负责指导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完善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操作性和维修性。
三、机电部要做好设备故障的统计分析工作,采取措施和办法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率。
四、车间负责落实本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实施。
1、维修人员每天要根据设备的点检标准进行1~2次的巡回点检工作,做好巡检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和事故隐患应及时处理,若处理有困难要及时逐级向上报告。
同时要督促、检查岗位工、巡检工做好生产维修范围内的工作。
2、车间技术人员负责本部门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工作,及时处理日常维护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做好计划性预防维修的同时,对故障率较高的零部件做好改善维修工作,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运转周期,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车间技术人员要采用一定的现代化状态监测手段,定期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监测并记录,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好预防性维修。
4、在维护保养工作中,要贯彻执行设备完好标准,严格执行检修质量标准,使设备经常处于最佳性能状态下运行。
设备保养维护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设备保养维护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d4e7e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e.png)
设备保养维护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在2023年,设备保养维护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和智能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台好的设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因此,设备的保养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我们将了解设备保养维护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在设备运行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预防性维护,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预防性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清洁:每天对设备进行清洁,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杂物和油污等,以避免这些物质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2.设备检查:每周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润滑部分、冷却部分、电气部分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
3.设备修改: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病症或不足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调整,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二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设备故障,这时我们需要进行修理维护。
故障维护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停机:首先要停机,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故障检查:进行细致的故障检查,清晰地了解设备问题,判定设备故障原因,并且记录下来。
3.设备修理:针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维修处理,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设备恢复:修理完成后,进行设备恢复工作,包括拆卸维修工具,进行设备清理和检查,等待设备运转正常后再对其进行使用。
第三步:设备结构维护设备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维护,以保障设备的长期运行。
结构维护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设备保养:对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润滑的部分进行及时保养,以保证设备长期使用。
2.设备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结构性检查,对设备的传动部分、传感器部分、冷却部分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不足。
3.设备维修:当设备结构性故障出现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理处理,彻底解决设备问题。
4.设备改进:不断对设备进行改进,以保证设备能够适应未来的新技术和新需求,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设备保养维护是工业生产和智能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保证设备的长期使用,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制造业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制造业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7c65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1.png)
5.3.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5.3.2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故障诊断能力。
5.3.3 完善故障处理流程
建立健全故障处理流程,保证故障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2.2 润滑系统的维护
(1)定期清洗润滑系统,清除油污、杂质。
(2)定期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件,更换磨损、损坏的部件。
(3)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
(4)保持润滑系统清洁,防止润滑油污染。
3.3 润滑设备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3.3.1 故障分析
(1)设备运行异常,如声音、振动等。
(2)润滑油变质、污染。
5.1.5 数据分析
收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5.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以下是生产设备常见的故障及其分析与处理方法:
5.2.1 电机故障
电机故障可能表现为启动困难、运行速度异常、温度过高等。分析与处理方法如下: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排除电源故障;
(2)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故障;
通过以上分析,设备润滑管理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保证设备润滑良好。
第四章 设备清洁与保养
4.1 设备清洁的基本要求
设备清洁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Fra bibliotek要环节,其基本要求如下:
(1)制定设备清洁计划,明确清洁时间、清洁范围及清洁责任人;
(2)清洁工作应遵循“先总后分、先内后外”的原则,保证清洁效果;
(3)清洁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设备运行维修及保养制度模版
![设备运行维修及保养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1a6f1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0.png)
设备运行维修及保养制度模版一、目的及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设备的运行、维修及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适用于本单位各类设备的运行、维修及保养。
二、责任与义务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及保养工作,需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
3. 所有使用设备的人员需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并及时报告设备的异常情况。
4. 管理层负责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设备的运行管理1. 所有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关的验收记录。
2. 每个设备都需有专人负责日常运行,确保设备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使用,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3. 设备的运行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
四、设备的维修管理1. 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维修人员需及时到场进行检修,并填写维修记录。
2. 维修人员需严格按照维修工艺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换零件。
3. 维修完成后,需对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设备的保养管理1.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并填写保养记录。
2. 保养人员需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3. 对于重要设备,需进行定期的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六、设备的保管与管理1. 设备使用完毕后,需及时清理并妥善保管,保证设备的完好无损。
2. 管理层需制定设备存放和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
七、设备的更新与淘汰1. 对于老化或无法维修的设备,需及时进行更换或淘汰。
2. 设备更新或淘汰后,需填写相关的报废手续,并做好备案工作。
八、设备维修及保养的考核与奖惩1. 对设备管理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估其工作情况。
2. 对于工作出色的人员,可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到位的人员,可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培训。
九、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焚烧炉维护保养规程
1、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结构:主要由A#、B#煅烧炉体,二次燃烧炉,冷却塔,急冷塔,布袋收成器,
洗涤碱液塔,空压机,引风机,混料机,供水系统及辅助管道组成。
1.2 工作原理:回收物用托盘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助燃空气由炉排上的气孔喷入并与垃
圾混合燃烧,同时使垃圾悬浮在空中。
挥发和裂解出来的物质进入第二级燃烧室,进行进一步的裂解和燃烧,未燃尽的烟气进入第三级燃烧室进行完全燃烧;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受热面加热蒸汽,同时烟气经冷却后排出。
2、设备润滑表
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4、设备维护保养
4.1.日常维护检查
4.1.1清扫设备外表及罩壳,保持设备清洁;
4.1.2按照规定的润滑要求及时更换或添加润滑油(脂);
4.1.3检查减速机油位是否在刻线以内;
4.1.4检查减速机是否有异常响声;
4.1.5运行中电机温升低于50℃;
4.1.6检查轴承座是否有发热振动情况;
4.1.7检查各部件螺栓连接是否紧固;
4.1.8检查气缸是否有漏气现象;
4.2.一级保养(运行300h)
4.2.1机械部分:
①清洁各部位及死角;
②检查炉体有无裂缝,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③各仪表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及时修理或更换;
④开启阀停止位置的确认;
⑤离合器、制动器有无异常声音。
4.2.2电气部分:
①控制屏是否完好,
②电缆接头是否变色,
③检查各开关开启是否灵活,如有损坏、及时修理或更换。
4.3二级保养(运行3600h)
4.3.1机械部分:
①电机传动轴的检测,检测是否变形或摩擦;
②检查平衡器气缸内壁的状况检查;
③传动轴承组合间隙的调整;
④检查各安全装置动作是否可靠;
⑤固定螺钉是否牢固;
4.3.2电气部分:
①检查电气线路有无裸露、磨损;
②对电气部分进行全面紧固处理;
③更换老化失效的元件;
4.4三级保养(运行5000h)
4.4.1机械部分:
①电机轴承磨损的状况,视情况更换;
②离合、制动器的分解检查;
③检查滑块导板间隙是否正常;
④各传动部件的拆检。
4.4.2电气部分:
①电气开关的检修;
②线路的检修更换;
③触摸屏灵敏度和精度的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