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分析化工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2. 提高学生运用图表、数据和实验等方法进行化工过程分析和优化的技巧;3.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化工过程模拟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3. 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工程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传递与能量平衡;3. 传质与传热:质量传递原理、传热原理、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4. 单元操作原理:流体输送、热量交换、分离操作、反应器设计;5.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过程模拟软件操作、过程优化方法;6. 化工案例分析:典型化工过程分析、设备结构介绍、操作参数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基础第三周:传质与传热第四周:单元操作原理(一)第五周:单元操作原理(二)第六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七周:化工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流体力学(1-3节)第二章:热力学(4-6节)第三章:传质与传热(7-9节)第四章:单元操作原理(10-16节)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17-19节)第六章:化工案例分析(20-22节)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教材,按照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工原理知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

(2)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

(3)熟悉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流体流动问题的计算、传热问题的计算、传质问题的计算等。

(2)具备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

2.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

3.化工工艺设计和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4.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1.掌握流体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2.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3.掌握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理论,包括层流和湍流、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等。

4.理解气液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等。

5.掌握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等。

6.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分析流体流动问题。

7.能够计算流体流动和压力降的基本参数,如流速、压力降等。

8.能够分析气液平衡问题,确定相态和相组成。

9.能够运用传质过程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

1.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热导率等,通过实例讲解其测量方法和应用。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讲解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流动和压力降:讲解层流和湍流的特性,分析管道流动和开放流动的压力降计算方法。

4.气液平衡:讲解相图、相律和相变换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气液平衡问题。

5.传质过程:讲解扩散、对流传质和膜传质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传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动和压力降、气液平衡、传质过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化工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化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2. 引导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及其原理,如蒸馏、吸收、萃取等;3.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他们对化工行业的兴趣。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化工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查阅化工文献、资料,了解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化工专业,树立为化工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使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化工原理知识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教学设计和评估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流体输送设备原理及计算;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热量传递方式及设备;3. 传质过程:质量传递原理、分子扩散、对流传质、传质设备及应用;4. 反应工程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反应条件优化;5. 单元操作:蒸馏、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等操作原理及设备;6. 化工工艺:典型化工工艺流程分析、工艺参数优化、设备选型及操作;7. 化工设备:常见化工设备结构、原理、材料及强度计算;8.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基础;第三周:传质过程;第四周:反应工程基础;第五周:单元操作(蒸馏、吸收);第六周:单元操作(萃取、吸附);第七周:化工工艺;第八周:化工设备;第九周: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原理和工程观念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面对工程挑战的自信心和勇气。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质量传递、反应工程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六章。

2. 常见单元操作:流体输送、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反应器设计。

教材章节:第七章至第十二章。

3. 化工实验与数据处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

教材章节: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化工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十六章。

5. 化工与环境: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问题、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化工。

教材章节:第十七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1-3章)第二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4-6章)第三周:常见单元操作(7-9章)第四周:常见单元操作(10-12章)第五周:化工实验与数据处理(13-15章)第六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16章)第七周:化工与环境(17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设备;(3)掌握化工计算方法和技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兴趣;(3)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溶液、蒸馏、吸收、萃取、离子交换等基本操作原理和方法。

2.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包括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3.化工计算方法:包括物料平衡、热量平衡、质量平衡等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4周: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第5-6周:化工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化工原理》;2.参考书:相关化工原理的教材和学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反应器、换热器、蒸发器、膜分离设备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后,根
据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的一门课程。

在进行化工原
理课程设计时,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从实际工程问
题出发,进行设计、分析和论证。

首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计
题目的确定、设计依据的分析、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计算的进行、设计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以及设计报告的撰写等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
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依据,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最终撰写设计
报告。

其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
知识,如物质平衡、能量平衡、传质过程等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问
题进行设计。

例如,可以设计化工流程中的反应装置、分离装置、
传热装置等,通过计算和分析来确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计算和实验操作,并能够准确
地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的来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
理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
够加深对化工原理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2.了解传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单元操作设计和优化化工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和解决化工过程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和完成化工项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单元操作。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流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2.传质:传质的类型和计算方法、传质的设备;3.传热: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传热的设备;4.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反应器、分离器、输送设备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和流程;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验证化工原理的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用于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2.参考书:化工原理相关参考书,用于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案例;3.多媒体资料:化工原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化工原理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操作和验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 引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

2. 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内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1 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的平衡、能量的平衡、动量的平衡等。

学生将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

3.2 工艺流程的设计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化工工艺流程。

学生将通过分析化工原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控制参数等,设计出满足工艺要求的化工工艺流程。

4. 方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4.1 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化工工程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了解化工工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流程。

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化工原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4.2 课程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掌握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方法。

5. 评价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项目报告的评分和学生的学术表现。

以下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评价指标:5.1 项目报告评分学生将根据课程设计项目的要求,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

教师将对学生的设计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学术表现除了项目报告的评分外,教师还将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

学生的学术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6. 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课程简介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础概念和本质;2. 理解化工原理与化学工程实际应用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2周)1.1 化学工程与化工原理的关系1.2 化工原理的发展历程1.3 化工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周)2.1 原子和元素2.2 分子和化学键2.3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2.4 化学平衡与反应动力学3. 基本热力学(4周)3.1 能量和热力学基本概念3.2 热力学定律与计算3.3 化学反应热力学3.4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计算4. 流体力学基础(3周)4.1 流体的性质和流动方式4.2 流体静力学4.3 流体动力学4.4 流体力学方程和应用5. 物质传输基础(4周)5.1 质量传输基础5.2 热传输基础5.3 动量传输基础5.4 物质传输方程和应用6. 反应工程基础(4周)6.1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概念6.2 反应动力学与反应速率方程6.3 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和性能6.4 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讲授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使用投影仪展示示意图、计算公式等。

2. 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化学工程实验、模拟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设计项目:每学期结合具体实例,布置一到两个课程设计项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概述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一个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学生将对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二、课程设计目标1.深入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 项目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领域相关的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课题可以是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也可以是某种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等。

2.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所选课题,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3. 设计报告学生根据设计方案,撰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确定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化工相关课题或实际问题作为设计项目。

2. 文献调研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调研,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现有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文献调研结果,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详细的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和设备布局等内容。

4. 设计实施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5. 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设计实施的结果,撰写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介绍、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6. 成果展示学生根据课程要求举行成果展示活动,展示设计成果和分享设计经验。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1.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2.设计实施的完整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马江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如蒸馏、吸收、萃取等;3. 帮助学生理解化工设备的设计与优化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工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工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倾听他人意见;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工原理知识;2. 注重实验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 常见单元操作原理:蒸馏、吸收、萃取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化工单元操作原理》3. 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换热器、反应釜、塔设备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4.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实验现象;-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5. 化工软件模拟计算:运用化工软件进行流程模拟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六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6. 化工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际化工生产案例,探讨化工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化工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第2周:常见单元操作原理第3周:化工设备设计与优化第4周: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第5周:化工软件模拟计算第6周:化工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化工原理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王卫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2. 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3. 了解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如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2.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的化工实验,如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3.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传质过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化工基本概念2. 化工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等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化工计算3. 化工设备基本原理和结构:反应釜、塔设备、换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化工设备4. 实验方法和设备:测定反应速率、分析物质成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化工实验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计算反应所需物质量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化工案例分析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学习,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周:化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第三周:化工设备原理和结构;第四周:实验方法和设备,进行简单实验;第五周: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化工流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全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全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全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3)熟悉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设备。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3)学会使用化工原理相关的计算软件和实验设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化工领域的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化工过程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3.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流程和设备;4.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方法;5.化工原理相关的计算软件和实验设备的使用。

6.导论:介绍化工原理的定义、作用和意义;7.质量守恒定律: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8.能量守恒定律: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9.动量守恒定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0.化工单元操作: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分类、原理和流程;11.化工工艺设计:讲解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2.实验操作:介绍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操作方法;13.化工原理软件应用:讲解化工原理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化工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5.软件模拟法:利用化工原理相关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化工原理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化工原理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化工原理的相关概念和设备;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5.化工原理软件:为学生提供化工原理相关软件的使用权限,方便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课程设计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门全面且高效的化工原理教学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论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化工原理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质量传递、能量传递、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学习目标:学生应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仪器设备,掌握常用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 应用目标:学生应能够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理解化工过程中的原理和规律,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动力学和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等。

(2) 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质量传递过程的速度控制因素,质量传递的传递机制等。

(3) 能量传递: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的基本理论,传热方式与传热设备等。

(4) 流体力学: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和物理规律,流体传动设备等。

2. 实验教学内容:(1) 基础实验:采用常规实验装置,进行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测定,质量传递过程的实验,热传导实验等。

(2) 设计和创新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1) 理论部分:采用讲授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部分: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并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估和成绩评定1. 理论部分评估:通过平时作业、课堂互动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占总评成绩的30%。

课程设计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化工原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和压力、热量传递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在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进行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计算。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将培养对化工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认识到化工原理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和压力、热量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学生将学习流体的基本性质,包括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

然后,学生将学习流体的流动和压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流速、流量和压强等参数的计算。

最后,学生将学习热量传递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等热传递方式。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和压力、热量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此外,还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和压力、热量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书将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际应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展示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动画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方面。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以巩固学生对流体性质、流体流动和压力、热量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碳八分离工段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高材111指导老师:王卫京学生姓名:陈应龙学号:11416025日期:2013.7.5目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第一章前言 (4)1.1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4)1.2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4)1.3 设计方法简介及步骤 (6)1.3.1设计方法 (6)1.3.2设计步骤 (6)1.4 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条件 (6)1.5 物性数据 (7)1.5.2管程流体在定性温度144℃下的物性数据: (8)第二章工艺结构设计 (9)2.1 估算再沸器尺寸 (9)2.1.1再沸器的热流 (9)2.1.2计算传热温度差△tm (9)2.1.3假定传热系数K (9)2.1.4计算实际传热面积A p (10)2.1.5工艺结构设计 (10)2.2 传热能力核算 (11)2.2.1显热段传热系数KL (11)2.2.2蒸发段传热系数KE (13)2.2.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 (13)2.2.4计算平均传热系数KC (14)2.3 面积裕度核算 (14)2.4 循环流量的校核 (14)2.4.1计算循环推动力△P D (14)2.4.2循环阻力△P f (16)2.4.3循环推动力△PD与循环阻力△Pf的比值计 (20)设计自我评价 (21)附表1 (22)参考文献 (2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__陈应龙______ 班级__高材111___设计题目:碳八分离工段立式热虹吸再沸器设计1.工艺条件(1)工艺物流组成:乙苯1.99%,对二甲苯21.5%,间二甲苯47.7%,邻二甲苯28.8%,(以上均为摩尔分率)(2)操作温度188℃,(3)操作压力塔顶压力为常压(4)塔底部压力0.12Mpa(5)加热水蒸气压力25kg/cm2,(6)加热负荷1240000kJ/h,(7)加热方式间接蒸汽加热(8)要求管程和壳程压差均小于50kPa,试设计标准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第一章前言1.1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因此,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经过精密演算,得出所设计设备的各项参数。

1.2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如右图所示,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器传热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这种再沸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的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

但是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壳程不能采用机械方法清洗,因此不适宜用于高粘度或者较脏的加热介质。

同时由于是立式安装,因而增加了塔的裙座高度。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利用热介质在壳侧提供热量将管侧工艺流体加热沸腾的管壳式换热器,它是自然循环的单元操作,动力来自与之相连的精馏塔塔釜液位产生的静压头和管内流体的密度差。

与卧式相比其循环速率高传热膜系数高。

但是工业上应用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其加热督要有一定高度才能获得较高的传热速率而塔底液面与再沸器上部管板约为等高这样就提高了塔底的标高使设备安装费增加并且设备的清洗和维修也困难。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不稳定性往往是由于两相流的不稳定流型所致。

在立式热虹吸管内蛇两相流沸腾流型自下而上相继出现鼓泡化工原理基础强化训练流、弹状流、环状流及环雾流等。

弹状流的大汽抱的不断出现与破裂激发了操作的不稳定性。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与卧式相比虽有较好的防垢性能但对于粘度大的物料例如石按化工中一些高分子聚合物也常因结垢堵塞管道而要定期清除垢物。

严重的情况下运转一年就会将再沸器中绝大部分管子堵死垢物的清除费力费时十分困难。

改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操作性能强化其传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设计方法简介及步骤1.3.1 设计方法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的流体流动系统式有塔釜内液位高度Ι、塔釜底部至再沸器下部封头的管路Ⅱ、再沸器的管程Ⅲ及其上部封头至入塔口的管路Ⅳ所构成的循环系统。

由于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依靠单相液体与汽液混合物间的密度差为推动力形成釜液流动循环,釜液环流量,压力降及热流量相互关联,因此,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工艺设计需将传热计算和流体力学计算相互关联采用试差的方法,并以出口气含率为试差变量进行计算。

假设传热系数,估算传热面积。

1.3.2 设计步骤1、初选传热系数,估算传热面积2、依据估算的传热面积,进行再沸器的工艺结构设计;3、假设再沸器的出口气含率,进行热流量核算;4、计算釜液循环过程的推动力和流动阻力,核算出口气含率。

1.4 再沸器壳程与管程的设计条件壳程混合气体的定性温度为131℃。

表1 混合物各纯组分物性数据(t=131℃)物性组分黏度(g)Pa s黏度(l)Pa s热容(g)J热容(l)J密度(l)Kg汽化焓J乙苯8.7000.0002461172.844228.084765.4343.599对二甲苯8.5160.0002305169.440220.355760.4663.639间二甲苯8.6930.0002315169.743222.411764.5833.673壳程管程温度/℃131 188压力/Mpa 2.45 2.4蒸发量/(kg/h) 72001.5 物性数据1.5.1壳程水蒸汽在定性温度200℃下的物性数据:潜热rc=1943.5kJ/kg 热导率λc=0.663W/(m.k)黏度μc=0.136mPa.s 密度ρc=863.0kg/m31.5.2管程流体在定性温度144℃下的物性数据:液相潜热rb=361.14 kJ/kg 液相热导率λb=0.124 W/(m.k)液相黏度μb=0.24 mPa.s 液相密度ρb=791 kg/m3表面张力σ=0.0173N/m 液相比热容Cpb=1.6 kJ/(kg.k)汽相密度ρv=5.81 kg/m3 汽相黏度μv=0.009 mPa.s蒸汽压曲线斜率(Δt/Δp)=0.00303 m2.K/kg第二章工艺结构设计2.1 估算再沸器尺寸2.1.1 再沸器的热流根据任务书所给热流量为Q = 1.24×106 = 3.44×105wQ=WG×△Hv平均汽化潜热△Hv=361有机液体蒸发量W=Q/△Hv=260000/36.1=7200(kg/h) 2.1.2 计算传热温度差△tm饱和水蒸气温度tm=188℃操作压力下液体沸腾温度tb=144℃传热温差△Tm=tm-tb=188-144=44℃2.1.3 假定传热系数K表2—1 传热系数K值大致范围假定传热系数K 值为600 W/(m 2·K )。

2.1.4 计算实际传热面积A p= 3.44×105/(600×44)= 13.03(m 2)2.1.5 工艺结构设计(1)选定传热管长度L=500mm(2)传热管规格为φ45×3.5mm(3)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则 总传热管数N T 为= 13.03/(3.14×0.038×0.5) =217 排管构成正六边形的个数a 、最大正六边形内对角线上管子数目b 和再沸器壳体内径D 可分别按下式计算。

N T = 3a (a+1)+ 1则 a = 8b = 2a+1则 b = 17 )85.9)44600/(106.225m t K Q A mR (=⨯⨯=∆⋅=63)2025.0/(85.90=⨯⨯==ππLd A N TD = t (b-1)+(2-3)d 0则 D = 32×(17-1)+ 2×38= 588mm取管程进口管直径Di=250mm, 出口管直径Do=300mm正三角形排列L/Ds 应合理,一般在4—6左右,不符合则应修改。

卷制壳体内径以600mm 为基数,以100mm 为进档级。

接管尺寸,查表2.2 传热能力核算2.2.1 显热段传热系数KL1、计算循环量设传热管出口处气含率x e =0.10(<25%)= 7200/(3600×0.10) = 20(kg/s )2、计算显热段管内传热膜系数αi= 3.14/4×0.0382×217= 0.246 = 20/0.246 = 81.3kg/(m 2·s ) 管内Re 和Pr 数: = (0.038×81.3)/ 0.00024 TN b 1.1=)/(67.16)12.03600/(7200s kg x D W eb t =⨯==019.06302.044220=⨯⨯==ππT i N d s ()[]s m kg s W G ./877019.0/67.1620===Re =b i G d μ= 1.3×104 >104= (1600×0.00024)/0.124 = 3.1 Re >104, 0.6<Pr<160, LBC/di>503、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a 0计算= 3.44×105/(1938.2×103) = 0.18(kg/s ) = 0.18/(3.14×0.038×217) = 0.007 = (4×0.007)/(0.136×10-3)= 206 < 2100a 0 = 1.88Re -1/3 {ρ2g λc 3/u 2}1/3= 1.88×206-1/3×{8632×9.81×0.6633/(0.136×10-3)2}1/3= 15394污垢热阻R —查表 沸腾侧R i =1.76×10-4[m 2·K/W]冷凝侧R 0=5.2×10-4[m 2·K/W]1.3124.0/)00024.0106.1(3=⨯⨯==bbPb r C P λμ12441.34790002.0/124.0023.0Re 023.04.08.08.0=⨯⨯⨯==n r i i i P d λα)/(37.0)102.1938/(1022.7Dc 35s k g r Q c=⨯⨯==()[]s m N d m M T./1051.0)92025.0/(37.00=⨯⨯==ππ21001500)10136.0/(051.044Re 3<=⨯⨯==-μM 21004≤μM 适用于:管壁热阻R w =4.299×10-5[m 2·K/W]所以有= 1/{38/(1244×20)+1.76×10-4×(25/20)+4.299×10-5×(38/22.5)+5.2×10-4+1/7989}= 388W/m 2·K2.2.2 蒸发段传热系数KE设计思路:Xe<25%控制在第二区:饱和泡核沸腾和两相对流传热双机理模型:同时考虑两相对流传热机理和饱和泡核沸腾传热机理Ke=887W/m 2·K2.2.3 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K *m /W 4607989/1102.55.22/2510299.420/251076.1201244/25/{1112454000=+⨯+⨯⨯+⨯⨯+⨯=++++=---)(ααO m w i i i i L R d d R d d R d d K 2.58148098.05167=⨯+=+=nbtP V a ααα187.0=∆+⎪⎪⎭⎫ ⎝⎛∆∆⎪⎪⎭⎫ ⎝⎛∆∆=tL PwL m L T i ss BC W C t K N d p t p t L L ρπ2.2.4 计算平均传热系数KC= (388×0.0935+887×0.4065)/0.5= 794 W/m 2·K2.3 面积裕度核算= 3.44×105/(794×44) = 10m 22.4 循环流量的校核2.4.1计算循环推动力△P D式中蒸发段两相流平均密度以出口气含率的1/3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