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ppt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
![区域地理 中国的气候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d63b28650e52ea551898c8.png)
2、台风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旱涝灾害
(三)中国常见气象灾害
4、华北地区的春旱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5、长江流域的伏旱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气温
二、中国的降水
三、中国的气候
四、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中国的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 ②气流上升或气温下降 ③足够的凝结核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给我国
吐鲁番
带来降水的夏季 风在由东南向西 北推移的过程中, 水汽逐渐减少。 且地势西高东低。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3、旱涝灾害
(三)中国常见气象灾害
4、华北地区的春旱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5、长江流域的伏旱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气温
二、中国的降水
三、中国的气候
四、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等温线图的分析 1、根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二)季风性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 小,使得喜温农作物(比如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 的东北地区也可以种植。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冷空气入 侵使气温 在24小时 内下降10 摄氏度以 上,而且 最低气温 降至5摄氏 度以下。
(三)中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
二、中国的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 ②气流上升或气温下降 ③足够的凝结核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给我国
吐鲁番
带来降水的夏季 风在由东南向西 北推移的过程中, 水汽逐渐减少。 且地势西高东低。
措施:修建跨
流域调水工程。
(一)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原因:我国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集中在夏 秋两季,降水 变率大。
中国地理 中国气候(共26张PPT)
![中国地理 中国气候(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57468af61fb7360a4c650a.png)
,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地
面较南方获得的光热少,故气温低。
②冬季风影响:冬季风源地
,且受其影响的时间长,更加剧
了北方的严寒。
,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到重重
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干冷
性质有所改变,所以南方受冬季风
的影响比北方小,因而造成了南北
温差大的特点。
南国一派夏日景象
一、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亚热带
4 500~8 000℃
一年两熟到三 熟
热带 >8 000℃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春小麦、大麦、马 铃薯等
春小麦、大豆、玉 米、谷子、高粱等
冬小麦、玉米、谷 子、甘薯等
水稻、油菜、冬小 麦等
水稻、热带作物等
三、中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和夏季风共同的影响,东南距海近,受夏季风带来 水汽影响,降水多;西北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甚至不受夏季风影响, 降水少。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南部,此外,我国西 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降水量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措施: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五、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盛夏 7、8月份 — 华北、东北地区 — 9月份 初秋
↑↓
初夏 6月中旬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9月 秋末
↑↓
初夏 5月中旬 — 南部沿海地区 — 10月 秋末
⑴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ee2c9352d380eb63946d00.png)
太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太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林
林
林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太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林
林
林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14650c647d27284b7351c6.png)
*(2012·重庆高考)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 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 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 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 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 9~11 题。 9.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 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B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014·安徽高考)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 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 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 南部……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B .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6.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D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 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 广
在图中画展出0°C等温线并指出其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自然带 河流 耕地 粮食作物 水系
秦岭 淮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以南 大于0 ℃ 大于800 mm 亚热带 湿润地区
以北 小于0 ℃ 小于800 mm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1.00 0.14 7.74 1.00 0.83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1.00 0.95 1.07 0.29 2.56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5539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d.png)
•9
2、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1)、我国主要位于地球五带的哪一带?
北温带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什么?
温度带的划分指标:≥1000℃积温
•10
阅读内容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 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上 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 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 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 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写作
冬季干燥、南 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多雨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23
四、气候类型的成因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地势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24
四、评价
利 弊
利:光照强、 风力大
新疆、内蒙古高原 气候干旱 西部、青藏高原西 主要为荒漠•20 北
二、气候类型与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寒气候
季 亚热带风季风气候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2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阴山
•22
三、气候特征
冬季严寒, 夏季高温, 常年干旱少雨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 太寒 阳夏 辐2凉 射、,强雨热同期
•7
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一)、气温 1、气温的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 往北气温越低。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8
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2、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1)、我国主要位于地球五带的哪一带?
北温带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什么?
温度带的划分指标:≥1000℃积温
•10
阅读内容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 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上 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 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 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 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写作
冬季干燥、南 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多雨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23
四、气候类型的成因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地势高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24
四、评价
利 弊
利:光照强、 风力大
新疆、内蒙古高原 气候干旱 西部、青藏高原西 主要为荒漠•20 北
二、气候类型与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寒气候
季 亚热带风季风气候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2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阴山
•22
三、气候特征
冬季严寒, 夏季高温, 常年干旱少雨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 太寒 阳夏 辐2凉 射、,强雨热同期
•7
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一)、气温 1、气温的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 往北气温越低。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8
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风
狂风
特大暴雨 造成洪灾
风暴潮
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气旋、反气旋?哪一个可以形成台风?
已经形成的 台风雏形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1963至199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次数 想一想:下面哪些类型的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
1998年长江洪水
旱灾
洪灾 遭受旱灾的庄稼
(三)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地点
齐齐 哈尔 巴黎
纬度
1月平均 7月平均 气温 气温
北纬47 ° 23′ -19.6 22.6
北纬48 ° 58 ′ 3.1 19.0
气温年较差 42.2 15.9
北京 北纬39 ° 54 ′ -4.5 26.4
30.9
纽约 北纬40 ° 40 ′ -0.8 22.8
23.6
我国气温特点: 冬冷夏热,大陆性气候显著。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不同地区 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
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夏季风较强时, 南旱北涝
夏季风较弱时, 南涝北旱
我国干旱灾害出现的次数
1.2009年春节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百年 不遇的特大春旱,多个省份的小麦减产甚至绝 产。旱灾也是影响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中的一种。 2.从1968年开始,非洲发生了持续十多年的干 旱受灾人数达1.5亿,死于饥饿的人数高达200 万。我国每年受旱农田约2085万公顷。
成因:夏季风的进退;
(2)年际变化:
规律:年际变化大,北方较南方大。降水越少, 年际变化大。 成因: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
造成的。
(二)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
⑵四类干湿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7、8
7、8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广州 武汉 北京 哈尔滨
(1)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2、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秋_多_,_冬_春__少,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北_方_雨_季_短__,_南_方_雨_季__长_______ 。
中国的气候
2我国降水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1)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__、__降__水月较,哈多尔的滨月为份_,_广__州_ 为月_。________________月,武4汉、为5__、___6__、___7__、___8__、_月9,北京为
3、4、5、 6、7、8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注意五观月察
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华南地区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6—7月上旬份
6月—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5月
7、8月 东北
西南
华北 伏旱
6月
江淮
9月
西南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华北、东北
的
进 退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2)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2)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夏季风的进退决定了我国各地雨季的长短
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空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注意观察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3、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 要标志。
3、气候复杂多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四、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寒潮 水旱灾害
台风
(一)寒潮 读图思考: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实质是冷锋天气) 2、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寒潮的源地吗?知道发生时间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3、寒潮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寒潮能影响到我国哪些地区?我国哪些地区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为什么?
1、该地位于我国的( B ) A、华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该地最大蒸发量出现于8月,其原因是( A ) A、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 B、冰雪融水多 C、此时锋面雨带还在南方没到本区 D、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足够的水汽
B
课堂活动二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 )
3、干湿地区
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mm,降 水量小于蒸发量(注意塔 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年 降水量约为50毫米
知识回顾
我国的
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
多集中夏秋季节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练习:读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 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二)台风
读图思考: 1、什么是台风?台风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它发生在世界哪些海域?什么时 间? 2、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 3、台风会造成哪些灾害?如何减轻台风灾害?台风有功吗?
(二)台风
1.概念: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生成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上 的叫做飓风,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的叫做台风。当 然,只有中心风力等于或超过12级的才叫飓风或 台风。不及12级的称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或强 热带风暴。
B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A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B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C)
降水的年际变化:我国各地降水有的年份多,有 的年份少
特点:降水年际变化大,但各地不等,南方较小, 北方较大,降水越少的地方,年际变化越 大
原因: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 夏季风强,雨带推移快,形成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雨带推移慢,形成南涝北旱。
2、我国降水时间变化
(1)季节变化:
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想一想: 1.台风有哪 几部分组成? 2.台风引起 的降水主要 分布在台风 的哪些地方? 3.从图上能 否看出台风 眼区的天气 状况?
台风眼
世界上台风的主要影响区(黑色曲线内部)
我国时间上:每年5-10月、
7-9月最多
同学们 找一找: 1.影响 我国的 台风的 路径有 哪些? 2.各在 我国的 哪些省 区登陆?
3、干湿地区
大兴安岭至张家口、兰州 斜向拉萨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400~800mm,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注 意400mm等降水量线的 位置和走向)
3、干湿地区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400mm,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注 意200mm等降水量线的 位置和走向)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至 冈底斯山 一线
华北地区的春旱:
⑴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少雨 ⑵我国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 ⑶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的季节,农 作物需水量大。
伏旱
每年的7、8月份, 雨带推进到华北、东 北,此时长江中下游 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天气晴朗,加之高温 、蒸发旺盛,出现干 旱天气,称为伏旱。 (台风可解除一些旱情)
思考: 阅读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 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特点。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
我国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吗?
2、雨热同期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又多雨
思考: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我国农 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思考: 同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非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景观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200㎜
4半00湿㎜润区
800㎜
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地区
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3、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干湿度(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
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mm,降 水量大于蒸发量(注意 800mm等降水量线的位 置和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 高原东南角
伏旱
注意七·八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伏旱
每年的7、8月份, 雨带推进到华北、东 北,此时长江中下游 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天气晴朗,加之高温 、蒸发旺盛,出现干 旱天气,称为伏旱。 (台风可解除一些旱情)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