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被压扁的沙子》同步练习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被压扁的沙子》同步练
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2分)
1. (8分)(2011·绍兴) 选择下面语境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只填序号)
2010年的岁末,史铁生,这个地坛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将永远记得他留下的这段文字:“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抱怨生活给________(A.ɡěi B.jǐ)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________(A.qūB.qǔ)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________(A.mèi B.mài)力。
”
2. (2分)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 . 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
B . 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 . 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 .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3. (2分) (2016九上·江门期末) 下列各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删去“与素养”)
B . 我国计划在2016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改“关注”为“兴趣”)
C . 不管这里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们不注意保护矿产资源,任意开采的话,这一资源还是会越来越少。
(把“不管”改成“尽管”)
D . 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把“截止”改为“截至”)
4. (2分)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 . 斯石英和沙子是二氧化硅。
C . 斯石英和沙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 . 斯石英要比沙子重得多。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容易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格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 . 在农村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发展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 岳阳因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明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D . 拓展的岳阳楼景区增加了景点,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脉络。
每处景点,都使参观者相敬如宾。
6. (2分)下列划线字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褶皱(zhě)劫难(jié)骨骼(gé)
B . 遗骸(hái)蟾蜍(yú)撞击(zhuàng)
C . 两栖(xī)深渊(yuān)鸟臀(tún)
D . 追溯(suó)衍射(yǎn)溅到(iiàn)
7. (2分)下列句子加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________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________可使这种变化加快。
A . 如果……就……
B . 即使……也……
C . 虽然……但是……
D . 因为……所以……
8. (2分)读课文《最后一课》,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在今天这次课上“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 . 因为这堂课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法语课之一。
B . 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镇上许多人都来听课,从前的镇长也来了。
C . 因为明天韩麦尔先生就退休了。
D . 韩麦尔先生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9. (3分)加线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正确的是()。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A . “确实”是副词,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B . 表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
C . 用在这个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D . 该词可有可无。
10. (4分)根据拼音在下面横线上写汉字。
hēmiào yuán zhān
一气________成________手回春断壁残________如坐针________
bèi lèchuò chuòyù
芒刺在________天伦之________影影________望眼________穿
11. (3分)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
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1题;共2分)
12. (2分)(2019·凤翔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
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下面是对500名大学生有关传统家书的问卷调查结果:
材料二:家书何以“抵万金”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
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
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
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校给自己的后代。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200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的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
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
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材料三: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10—19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62%,30—39岁的比例为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18和14个百分点。
另外,10—19岁的年轻人中有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遗憾。
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让人在家书和E—mail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
然而,人
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
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
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阅读材料请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 调查显示大学生主是要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其次是微信,而写家书的人很少。
B . 从调查数据看,日本青年认为应亲笔写信的原因是要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C . 与电话、QQ等现代通讯手段相比,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
D . 现代人越来越少提笔写家书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4)有人认为传统家书会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不会消失。
请说出你的看法,并运用材料的相关内容作适当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13. (20分) (2019九下·武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杨凡
①毫无疑问,电脑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但它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②科学家们在“神经塑性”的课题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成年人的大脑并非是因遗传就确定了个性和智力。
相反的,神经是可塑的。
③脑科学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
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
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
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这说明总共5天的互联网使用就重塑了他们的大脑回路。
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减少深度思考的频率。
④现在很多人不喜欢阅读书籍或长篇文章了,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
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
⑤网络的环境促使我们匆忙地阅读,草率并浅层次地进行思考。
即使我们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
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
虽然扫描和浏览的能力与认真阅读和思考同样重要,但是问题在于,一目十行的略读正在成为我们阅读的主导模式。
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⑥电脑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记忆方式。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阅读一些信息,他们告诉一半受试者,过一会儿可以在电脑文件夹里找到这些信息,同时告诉另一半受试者,这些信息将会被删除。
接着,研究人员让受试者记住这些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以为信息会遭删除的受试者记得更牢,以为信息会存储在电脑中的受试者对储存信息的文件夹名记得更清楚。
实验表明,受试者不是记住信息本身,而是更倾向于记住信息的存储地。
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有了问题就“百度”或“谷歌”一下,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
⑦互联网为个人记忆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补充,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
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⑧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我们适应新的文化现象,包括使用一个新的媒介,最后我们就会有个不同的大脑。
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也许有一天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互联网正从哪几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大脑?请简要概括。
(2)联系第④⑤两段的画线句,指出第④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4)你赞同下面哪一个人物的做法?结合本文介绍的知识谈谈理由。
A . 文俊在长时间、反复地玩游戏后,高兴地喊道:“我终于摸清了这个电脑游戏的规律啦!”
B . 自从在姐姐家接触了“百度”之后,安琪一有问题就求助于网络。
C . 子云喜欢阅读网络小说,但他更喜欢阅读纸质小说。
D . 为培养自己深入思考的习惯,郑康决定每天花一定时间上网阅读。
14. (7分)(2019·钦州模拟)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漫话石鼓文
①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
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做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②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
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③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
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将之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
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
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徵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责重。
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
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④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选文略有改动)
(1)下列关于“石鼓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被当做我国最早的文字。
B . 石鼓文刻在十块鼓形石上,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
C . 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D . 石鼓文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篇事物说明文,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
B . 第①段中划线的“仅”字,说明石鼓文是大篆的唯一代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石鼓文的字体与金文,小篆的区别之处。
D . 本文按逻辑顺序介绍石鼓文的定义、内容、字体、研究价值、流传经历、时代考证等相关知识。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 汉字的演变依次是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
B . 石鼓文的书法字体多取正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
C . 石鼓自唐代初年在今西省歧山县出土后,坎坷流传至今,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D . 经历代学者考证,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15. (4分)(2019·开江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
如制造业中智能机器人对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统对手工作业的替代等。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B)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
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
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
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发,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
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另一个关于A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潘云鹤认为,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
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
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选自《读者》有删改)
(C)
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
比如,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最普通的研究人员平均年薪都有50万美元,如此令人羡慕的岗位也存在被替代的可能。
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互联网逐漸成为唯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看似变得多而自由,但其实由于人工智能的原因,垄断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也就变得容易了。
此外,人工智能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2016年的围棋人机对弈中,谷歌设计开发的阿法狗与韩国的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
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选自微信公众号“失飞的纸飞机”有删改)
(1)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来看,未来人工智能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需要。
B . 通过“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可以断言,未来学生的文化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会大大提高。
C . 目前,在全球最大的12家投资银行里,包括最普通研究人员在内的大部分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D .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别人无法掌控我们需要的信息,信息量将更加丰富,信息使用更加自由。
(2)下列有关“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成本的降低。
B . AI(人工智能)技术会升级换代,进入2.0时代。
它将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
C . 人脑和电脑直接联合工作,形成了“脑机混合”增强版智能,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无限提高。
D . “双刃剑”是指人工智能有利也有弊。
人工智能发展的危害就是有可能影响就业(机器排斥人工)、垄断信息、运行成本高企。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时间和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 . 本选文重点说明“人工智能”发展的美好前景。
C . AI的能力无可估量,也许有一天,人类会被“AI”完全控制,世界将变得更为秩序井然。
D . “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综合题 (共1题;共2分)
12-1、
12-2、
12-3、
12-4、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