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诀乳海
中医外科脉诀百草居
中医外科脉诀百草居脉部位歌脉为血脉百骸通,大会之地寸口宗,掌后高骨名关上,关之前后寸尺名。
【注】脉者血之府也。
周身血脉,营运贯通,十二经中,皆有动脉。
独取寸口者,盖以其经每至寅时,各经之气皆上朝而大会于肺,故曰寸口宗也。
掌后有高骨隆起,界于尺脉、寸脉之间,名曰关部。
关前之位,其名曰寸;关后之位,其名曰尺。
尺、寸者,谓从关上至鱼际长一寸,从关下至尺泽长一尺,故名之也。
脉分主歌上焦候寸下焦尺,中焦之候属两关,包络与心左寸应,胆与肝家在左关,膀胱小肠肾左尺,胸中及肺右寸间,胃与脾脉右关取,大肠并肾右尺班。
【注】两寸之脉,主候上焦胸中;两关之脉,主候中焦膈中;两尺之脉,主候下焦腹中。
左寸之脉,浮候包络,沉以候心;左关之脉,浮以候胆,沉以候肝;左尺之脉,浮候膀胱、小肠,沉以候肾。
右寸之脉,浮候胸中,沉以候肺;右关之脉,浮以候胃,沉以候脾;右尺之脉,浮候大肠,沉亦候肾。
此遵《内经》分发三部诊脉法也。
伪诀以大肠、小肠配寸,三焦、命门配尺,包络竟置不问,悉属不经。
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右尺候大肠。
千古只眼也,当从之。
分发脏腑脉图(图缺)浮沉脉歌浮沉从肉上下行,皮浮属肺血心经,筋沉属肝骨沉肾,肌肉为脾候在中。
【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然外以候腑,内以候脏,《内经》、脉书确然可考,岂有独于脾胃则曰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者耶?当以“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之句为正。
其尺外之“外”字,当是“内”字;尺里之“里”字,当是“外”字。
中附上,左右之“内”、“外”字;上附上,左右之“内”、“外”字,皆当改之。
故不循旧图所列,以符内候脏、外候腑之义。
【注】脉从肉上行者,谓之浮;脉从肉下行者,谓之沉。
然心、肺俱浮,于皮毛取之而得者,肺之浮也;于血脉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
故曰皮浮属肺血心经也。
脉象与气血精津液输布的相互关系简析
脉象与气血精津液输布的相互关系简析摘要:通过对寸口脉的解剖学考察,结合肌肉的丰盛与紧张程度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古代中医关于气血的理论,提出了对脉象浮沉的三部分别的解释。
借助古代医学著作中的脉诊技法,根据按压力度不同反映气血盛衰的原理。
同时,应用血流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推断血液在血管中呈分层状态,类比简单脉象,得出气血精津液也在脉管中分层的结论。
结合古今医学理论,阐述了气血精津液之间相互依存、有机结合的原理。
通过中医理论探讨脉象变化与致病因素的关系,从而倒推疾病的发生机制。
以浮脉和滑脉为例,将抽象的脉象描述形象化、量化,有助于理解脉象形成机理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气血;脉象;解剖;量化;作为中医临床四诊之一的脉诊,在反映中医诊疗特点方面具有突出意义。
几千年的发展使得众多学者建立了完善的脉学理论体系。
《伤寒论》开篇即提到脉诊法,强调了对脉象的重视,反映了古代医家对脉诊的重视程度。
一些学者提出了“舍症从脉”“舍舌从脉”的理论,认为脉诊应成为辨证论治的中心。
然而,脉象的量化描述仍然存在一定模糊性,导致了在实践中的一些困难。
通过对古代医籍的研究,结合现代中医的理论,可以尝试从气血精津液输布状态的角度探讨脉象形成的机理。
1. 寸口脉的解剖结构古代医学已经探究了人体结构,其中提到了经脉,认为经脉是受血而营的,主要负责气血的输送。
现代解剖学则认为寸口脉对应桡动脉,脉象的产生是由桡动脉在心脏的舒缩作用下形成的振动波,与掌浅分支有密切关系。
桡动脉周围包裹着平行肌肉,这种解剖结构会影响到桡动脉的触诊。
2. 解剖基础与脉象形成关系观察桡动脉周围肌肉的形态可以发现,自尺部至寸部肌肉渐渐减少,这种变化会导致寸部脉象的浮沉差异。
根据肌肉的厚度,施加不同的压力可以得到不同的脉象,这也被称为持脉指法。
因此,脉象的浮沉与肌肉张力密切相关。
3. 持脉指法持脉指法是根据肌肉的厚度施加不同的压力,以观察脉象的变化。
通过施加标准化的压力,可以得到不同部位的脉象,从而辅助诊断。
王叔和脉诀
心藏歌三首
心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顺视鸡冠色,凶看淤血凝。诊时须审委,细察要丁宁。 实梦忧惊怖,虚翻烟火明。秤之十二两,小大与常平。 又歌曰 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又歌曰 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大实由来面热风,燥痛面色与心同。微寒虚惕心寒热,急则肠中痛不通。 实大相兼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单滑心热别无病,涩无心力不多言; 沉紧心中逆冷痛,弦时心急又心悬。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日芤。主淋沥,气入小肠。 歌曰: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圆必自除。 又歌曰: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脚手酸 痛,小便赤涩。
肝藏歌计三首 卷之三 肾藏歌计三首 肺藏歌计三首 卷之四 脾藏歌计三首 左右手诊脉歌 左手寸口心部脉歌 左手中指肝部脉歌 左手尺中肾部脉歌 右手寸口肺部脉歌 右手中指脾部脉歌 右手尺中命门脉歌 卷之五 论七表脉法 卷之六 论八里脉法 卷之七 论九道脉法 卷之八 诊杂病生死候歌 论暴病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脉歌 诊四时虚实脉歌 论伤寒歌 阳毒候歌 阴毒候歌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卷之九 察色观病生死候歌 论五藏察色候歌 肝藏歌 心藏歌 脾藏歌 肺藏歌 肾藏歌 卷之十 诊妇人有妊歌 妊娠杂病生死歌 产难生死歌 怀妊伤寒歌 小儿生死候歌 小儿外证一十五候歌
歌曰: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又歌曰:滑脉居寸多呕逆,关滑胃寒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
【收藏】《濒湖脉学》27部脉象歌诀
【收藏】《濒湖脉学》27部脉象歌诀1、浮脉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
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2、沉脉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
又谓之石,亦曰营。
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
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
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沉则为气,又主水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3、迟脉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
《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
中医把脉口诀表
ﻫ中医把脉口诀表分类: 中医保健字号:大中小订阅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
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附图: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
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
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
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
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
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以下是搜集各名家经验集脉理的文章摘要,数量真的少的可怜,这些名老怎么不肯透露多一点东西呢,而在我搜集的一千多本中医杂志中也是一样,脉诊的相关文章实在太少了,而且有一大半是脉象仪的文章。
倒是网络流传的一篇脉诊座谈会的记录,看了真是令人兴奋不已,中医如果不能用心在脉诊那真是买椟还珠,而且无法体会与进入最高深的中医境界。
※一、医话经验集的脉诊经验高血压脉象;高血压阳亢不仅脉见弦象,而且力量较强。
舒张压较高而收缩压不大高者,轻按弦象不明显,重案始见弦象,越重按弦象越明显,可以称为沈弦。
也可称为牢脉。
收缩压较高,脉压差较大的病人,轻按就有弦象,脉来时明显有力,脉去则相对减弱(近乎来盛去衰)。
【长江医话72、柯雪帆】促脉;急促之中时一止,若阳气盛,脏气乖违,稽留凝涩,阻其运行之机,因而歇止者,其止为轻。
若真元衰惫,阳驰阴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为重。
结脉;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譬如徐行而怠,偶稽一步可为结脉。
若结而有力者为积聚。
结而无力为真元衰弱。
疾脉;惟伤寒或温病热极,方见此脉,非它病之恒有也。
若劳瘵虚惫之人见之,属阴髓下竭,阳光上亢,有日无月,可决之短期而终。
【黄河医话163、脉诊点滴、徐光先】看脉必须看出五个脉象才能诊断清楚,如浮滑数而按之细弦,浮滑数为风热痰,弦为肝郁,细为血虚,此为素来血虚肝郁,目前风热痰火。
诊脉必分浮、中、按、沈四部,浮中与按沈所得脉象往往回然不同,一般来说,浮中见其标象,按沈得其本质。
【燕山医话9、论脉、赵绍琴】“脉脱入脏则死,入腑则愈“之我见。
【南方医话51、廖崇文】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虚脉浮大,中取稍按则明显减弱或细微似无,沈取脉微细如丝或无脉,为里虚,且阳气有浮越之象。
若浮大之脉弦张无柔和之形,则表胃气大伤。
【高忠英验案精选201、浮脉图解初探】肝脉;左关属肝,如有独弦,乃木火之炽盛。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诀
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诀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左右各11穴)乳上三肋间中府,上行云门一寸许,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后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鼻衄喉痹刺可已。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左右各20穴)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寻来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间,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肘纹头尽,肘髎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真,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髎水沟旁五分,鼻翼中点外迎香,大肠经穴是分明。
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左右各45穴)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仓挟吻四分近,大迎颔前寸三分,颊车耳下曲颊陷,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气舍突下穴相承,缺盆舍外锁骨上,相去中线四寸明,气户锁骨下缘取,库房屋翳膺窗近,均隔寸六到乳头,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第五肋间细扪循,不容巨阙旁二寸,以下诸穴与君陈,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下一寸无多少,共去中行二寸寻,天枢脐旁二寸间,枢下一寸外陵安,枢下二寸大巨穴,枢下三寸水道全,水下一寸归来好,共去中行二寸边,气冲归来下一寸,髀关髂下对承扶,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记,膝髌陷中犊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胫外一指需细温,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八寸条口位,膝下九寸下廉看,条口之旁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五寸唤,陷谷跖趾关节后,内庭次趾外间陷,厉兑大次趾外端。
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寸歌(左右各21穴)大趾内侧端隐白,节前陷中求大都,太白节后白肉际,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踝前下陷逢,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阴陵下三地机朝,胫髁起点阴陵泉,血海膝髌上内廉,箕门穴在股肌尾,冲门曲骨旁三五,冲上七分府舍求,舍上三寸腹结算,结上寸三是大横,却与脐平莫胡乱,建里之旁四寸处,便是腹哀分一段,中庭旁六食窦穴,膻中去六是天溪,再上一肋胸乡穴,周荣相去亦同然,大包腋下有六寸,渊腋之下三寸悬。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5、牙痛长,腿痛短。
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纲,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与头疼;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学位口诀
穴位口诀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
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
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
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
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
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
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
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
经络“四海“:气海、血海、谷海、和髓海,个个功能这么奇妙
经络“四海“:气海、血海、谷海、和髓海,个个功能这么奇妙我们因被俗事打扰,免不了身心俱损,对于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有时会忽略、弱化。
如何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呢?人体内有“四海”,是生命的根本,主宰和动力之所在。
探查“四海”,可以由外知内,知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近而了解我们的身体,更好地爱护它。
四海即气海、谷海、血海和髓海,是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主宰和动力之所在。
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诊四海歌诀:一般探测诊四海,经脏腧穴需慎辨。
生命本根与主宰,气神精髓是关键。
气海一名叫膻中,两乳中间是膻中。
气滞咳喘求之应,热凉胀麻分病情。
谷海指胃后天本,俞为中脘上腹应。
脾胃肠道有疾病,热麻胀感有不同。
血海亦即下丹田,主藏精血性属阴。
脐下寸半是其位,藏精系胞功卓宏。
髓海为脑元神府,其俞脑后风府应。
温热适中为正常,过热过凉有灾星。
(1)诊气海气海主全身之气,位于胸中,名曰膻中( 实质上是指肺,因肺主气、司呼吸)。
任脉上两乳之间的膻中穴是其外应穴位。
其特点是主气滞咳喘一类疾患。
静下心来,当我们用手掌进行探测时,有热感多为肺部炎症、凉则多为哮喘或支气管扩张。
(2)诊谷海谷海即水谷之海,指胃。
外应穴在上腹部的中脘穴,其位置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上,主消化系统疾病。
探测时手掌有热感则多为溃疡病、胃窦炎等,有凉的反应则可能是食积、痰饮或胃寒型的慢性胃炎。
(3)诊血海血海即下丹田,外应穴位为气海穴。
为人体精血之海,为真阴所寄之处。
精血为阴,故血海属阴。
其位置在脐下一寸三分至三寸之间的小腹内。
一般探测时都有较凉的手感,若过凉则为元气亏损及阳虚之征,热感则多表明内有相关脏器的炎症。
(4)诊髓海髓海即脑髓之海。
所谓“海”,含有容纳包藏的意思,脑髓之海亦即包藏脑髓的地方。
在百会之下、风府之上为脑髓之海的部位。
外应穴在脑后的风府穴。
探测时,手感温度适中或微热为正常。
阴虚阳盛则热,气血双亏则凉。
脑为元神之府,应清虚空灵为佳。
濒湖脉诀27种脉象歌诀整理背诵版
濒湖脉诀27种脉象歌诀整理背诵版小郎中致力于整理中医古籍和医学资料,其中包括《濒湖脉学》的27种脉象背诵版。
以下是其中几种脉象的体状诗、相类诗和主病诗。
浮脉:体状诗:浮脉从肉上行,轻柔如榆荚毛轻;相类诗:浮脉如木在水中浮,中空处芤;主病诗:浮脉代表阳表病,迟风数热紧寒拘;有力的浮脉多是风热,无力的浮脉则代表血虚。
沉脉:体状诗:沉脉下行,柔软顺畅,如水润筋骨;相类诗:沉脉细长,像绵一样柔弱,弦长则牢固;主病诗:沉脉代表阴经病,常伴随痰多、迟寒等症状。
无力的沉脉代表气虚,有力的沉脉可能与XXX有关。
迟脉:体状诗:迟脉一息至少三次,阳气不足,阴寒加重;相类诗:迟脉比正常脉搏缓慢,但比慢脉稍微快一些;主病诗:迟脉通常与脏腑病有关,如痰多、寒邪等。
有力的迟脉常伴随冷痛,无力的迟脉则可能代表气虚。
数脉:体状诗:数脉常常六至,阴虚阳盛时会更加明显;相类诗:数脉比正常脉搏稍微快一些,但比急脉稍微慢一些;主病诗:数脉代表阳热,通常需要用火来调理。
实证宜用凉泻法,虚证则需要温补。
在肺病高发的秋季,数脉需要引起注意。
滑脉:体状诗:滑脉如珠子一样跳动,流畅自如;主病诗:滑脉代表阳气衰弱,常伴随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女性身上,滑脉也可能代表怀孕。
涩脉:体状诗:涩脉细短,往来不畅,像雨滴沾上沙子一样;相类诗:涩脉短小难以触及,轻轻一摸就消失了;主病诗:涩脉通常代表血少或精神失常,也可能与湿邪、血瘀等病症有关。
在女性身上,涩脉也可能代表无经或停经。
缓脉营衰卫有余,可能是由风、湿或脾虚引起的。
在XXX下痿痹时,可以分别在浮沉大小区域观察。
寸脉缓慢可能是由XXX引起的,而XXX则可能是由关节炎引起的。
神门濡泄可能是由风秘或脑部疾病引起的,而蹒跚或足力迂则可能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芤脉的形状像葱一样浮大,但边缘实际上是空的。
如果火热侵犯阳经,血液会上溢,如果热侵阴络,则会下流红。
寸部芤脉积聚血液可能会导致胸闷,而关部芤脉可能会导致肠胃痈肿。
郑卢医学脉诀传真:中医新手必学脉诀(真心秘诀值得拥有)
郑卢医学脉诀传真:中医新手必学脉诀(真心秘诀值得拥有)脉诀(一、二)原文脉诀(卢铸之老老师所传文字部分):其一:肺和膈间右寸知,胃脾大肠命关尺。
膻中与心左寸辨,肝胆之脉左关明。
小肠膀胱肾左尺,女子宫胞亦此寻。
轻取六腑重为脏,举寻按取浮中沉。
注:轻取六腑脉,重取五脏脉,肾脉重取要至骨。
其二:脉速需用息度衡,每分十七应永恒。
常脉一息四五至,三至为迟六七急。
注:诊脉者以自己的呼吸每分钟十七息,衡量被诊者脉速。
故“平脉”为诊脉之要。
脉诀讲解各部脉的解释:(1)膈间:横膈膜上叫膈间;膻中:心包,即心的包膜。
要把部位弄清,记熟,熟到不想,一搭手就知道哪个脏腑。
(2)举:搭上为举;寻:切脉时不准,可移动手指,举起另外手指,直到找到,为寻;按:重取。
(3)此脉诀与老本的《内经知要》上是一致的,其他的都不要看。
(4)现在亚健康的我们看有90%以上,官方的统计数字是60%~70%,这些人都需要姜、桂、附,不然我也不用那样辛苦。
需要大家认认真真学习郑卢医学,解决真正阳虚的问题。
(5)一息:一呼一吸。
每分钟十七次要永恒,要准确,多半次或者少半次都不行。
(6)四五至是常脉,也就是说每分钟68次,到85次之间是常脉。
要不看手表就能够知道患者的脉数,看手表就是西医的做法了。
(7)三至和六七至都是病脉。
要求1. 一个月练好每分钟十七次呼吸。
2. 先学四个脉象(自己去体会)(1)浮脉:如水中浮木(小块木头),去按,搭指即得,浮脉主风。
沉取时浮起为脏脉浮,就是洪大。
(2)沉脉:与浮脉相对,轻取无,沉取有,叫沉脉。
轻取时稍重一点就是腑脉沉;沉取时再重一点就是脏脉沉。
沉脉主气虚。
(3)紧脉:①如绞绳索。
体会粗线绞起来的味道,一松一退的,就是紧。
我当时在成都的黄瓦街看绞麻绳,一看就是半天,就是去体会这个紧的感觉。
②来去匆匆。
似人走得很匆忙。
这个比较常用,外感,太阳伤风、伤寒,都要查紧脉等。
(4)滑脉:如珠滚盘(上覆绸子)那种感觉。
这种脉常遇到,特别是女子,女子月经、怀孕、白带等都有滑脉,月经的滑脉如果不明显的话,月经就不正常。
脉诀完整版
脉诀 脉学著作。 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明·李言闻曾予补订,改名《四言举要》,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 ②《王叔和脉诀》的简称,详见该条。 ③南宋·刘开撰。又名《刘三点脉诀》、《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撰于1241年。本书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别就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篇名>金匮篇 书名:脉诀 作者:崔嘉彦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9年 <目录> <篇名>正文 属性: 人身之脉 本乎荣卫 荣者阴血 卫者阳气 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 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义 气如橐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手太阴经 可得而息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入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寻 寸关与尺 两手各有 揣得高骨 上下左右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至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名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 转数转热 在人消息 在人差别 迟数即得 即辨浮沉 浮表沉里 深浅酌斟 浮数表热 迟数里热 浮迟表虚 沉迟冷结 察其六部 的在何处 一部两经 一脏一腑 左寸属心 合于小肠 关为肝胆 尺肾膀胱 右寸主肺 大肠同条 关则脾胃 尺命三焦 不特脏腑 身亦主之 上下中央 三部分齐 寸候胸上 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 直至跟踝 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 不病者否 浮沉迟数 有内外因 外因于天 内缘于人 天则阴阳 风雨晦明 人喜怒忧 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 则为表证 沉里迟寒 数则热盛 内因浮脉 虚风所为 沉气迟冷 数躁何疑 表里寒热 风气冷燥 辨内外因 脉证参考 浮沉之脉 亦有当然 浮为心肺 沉属肾肝 脾者中州 浮沉之问 肺重三菽 皮毛相得 六菽为心 得之血脉 脾九菽重 得于肌肉 肝与筋平 重十二菽 惟有肾脉 独沉之极 按之至骨 举指来疾 脉理浩繁 总括于四 六难七难 专衍其义 析而言之 七表八里 又有九道 其名乃备 浮而无力 是名芤脉 有力为洪 形状可识 沉而有力 其脉为实 无力微弱 伏则沉极 脉迟有力 滑而流利 无力缓涩 退同一例 数而有力 脉名为紧 小紧为弦 疑似宜审 合则为四 离为七八 天机之秘 神授之诀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泛泛浮浮 如水漂木 芤脉何似 绝类慈葱 指下成窟 有边无中 滑脉如珠 往来转旋 举按皆盛 实脉则然 弦如张弦 紧如细线 洪较之浮 大而力健 隐隐约约 微渺难寻 举无按有 便指为沉 似迟不迟 是谓之缓 如雨沾沙 涩难而短 迟则极缓 伏按至骨 濡则软软 弱则忽忽 既知七表 又知八里 九道之形 不可不记 诸家九道 互有去取 不可相无 可以相有 过于本位 相引曰长 短则不及 来去乖张 形大力薄 其虚可知 促结俱止 促数结迟 代止不然 止难回之 三脉皆止 当审毫厘 牢比弦紧 转坚转劲 动则动摇 厥厥不定 细如一线 小而有力 弦大虚芤 脉曰改革 涣漫不收 其脉为散 急疾曰数 脉最易见 即脉求病 病无不明 病参之脉 可决死生 然有应病 有不相应 此最宜详 不可执定 人安脉病 是曰行尸 人病脉和 可保无危 中风脉浮 滑兼痰气 其或沉滑 勿以风治 或浮或沉 而微而虚 扶危温痰 风未可疏 寒中太阳 浮紧而涩 及传而变 各状难悉 阳明则长 少阳则弦 太阴入里 迟沉必兼 及入少阴 其脉遂紧 厥阴热深 脉伏厥冷 在阳当汗 次利小便 表解里病 其脉实坚 此其大略 治法之正 至于大法 自有仲景 伤寒有五 脉非一端 阴阳俱盛 紧涩者寒 阳浮而滑 阴濡而弱 此名中风 勿用寒药 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此非风寒 乃湿温病 阴阳俱盛 病热之极 浮之而滑 沉之散涩 惟有温病 脉散诸经 各随所在 不可指名 暑伤于气 所以脉虚 弦细芤迟 体状无余 或涩或细 或濡或缓 是皆中湿 可得而断 疟脉自弦 弦迟多寒 弦数多热 随时变迁 风寒湿气 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香港脚之脉 其状有四 浮弦为风 濡弱湿气 迟涩因寒 洪数热郁 风汗湿温 热下寒熨 腰痛之脉 皆沉而弦 兼浮者风 兼紧者寒 濡细则湿 实则闪肭 指下既明 治斯不忒 尺脉虚弱 缓涩而紧 病为足痛 或者痿病 涩则无血 厥寒为甚 尺微无阴 下痢逆冷 热厥脉伏 时或而数 便秘必难 治不可错 疝脉弦急 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 沉迟浮涩 疝瘕寒痛 痛甚则伏 或细或动 风寒暑湿 气郁生涎 下虚上实 皆晕而眩 风浮寒紧 湿细暑虚 涎弦而滑 虚脉则无 治眩晕法 尤当审谛 先理痰气 次随证治 滑数为呕 代者霍乱 微滑者生 涩数凶断 偏弦为饮 或沉弦滑 或结或伏 痰饮中节 咳嗽所因 浮风紧寒 数热细湿 房劳涩难 右关濡者 饮食伤脾 左关弦短 疲极肝衰 浮短肺伤 法当咳嗽 五脏之嗽 各视本部 浮紧虚寒 沉数实热 洪滑多痰 弦涩少血 形盛脉细 不足以息 沉少伏匿 皆是死脉 惟有浮大 而嗽者生 外证内脉 参考秤停 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 沉极则伏 涩弱难治 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沉弦细动 皆气痛证 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心中惊悸 脉必代结 饮食之悸 沉伏动滑 癫痫之脉 浮洪大长 滑大坚疾 痰蓄心狂 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此皆邪脉 神志昏乱 汗脉浮虚 或涩或濡 软散洪大 渴饮无余 遗精白浊 当验于尺 结芤动紧 二证之的 鼻头色黄 小便必难 脉浮弦涩 为不小便 便血则芤 数则赤黄 实脉癃闭 热在膀胱 诸证失血 皆见芤脉 随其上下 以验所出 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 设见浮大 后必难治 水肿之证 有阴有阳 察脉观色 问证须详 阴脉沉迟 其色青白 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 脉或沉数 色赤而黄 燥屎赤溺 兼渴为阳 胀满脉弦 脾制于肝 洪数热胀 迟弱阴寒 浮为虚满 紧则中实 浮则可治 虚则危急 胸痞脉滑 为有痰结 弦伏亦痞 涩则气劣 肝积肥气 弦细青色 心为伏梁 沉芤色赤 脾积痞气 浮大而长 其色脾土 中央之黄 肺积息贲 浮毛色白 奔豚属肾 沉急面黑 五脏为积 六腑为聚 积在本位 聚无定处 紧浮牢 小而沉实 或结或伏 为聚为积 实强者生 沉小者死 生死之别 病同脉异 气口紧盛 为伤于食 食不消化 浮滑而疾 滑而不匀 必是吐泻 霍乱之候 脉代勿讶 夏月泄泻 脉应暑湿 洪而数溲 脉必虚极 治暑温泻 分其小便 虚脱固肠 罔或不痊 无 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五疽实热 脉必洪数 如或微涩 证其虚弱 骨蒸劳热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殒其 如汗加咳 非药可除 头痛阳弦 浮风紧寒 风热洪数 温细而坚 气虚头痛 虽弦必涩 痰厥则滑 肾厥坚实 痈疽浮数 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 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 而疼者阳 不数不热 不疼阴疮 发痈之脉 弦洪相搏 细沉而滑 肺肝俱数 寸数而实 肺痈已成 寸数虚涩 肺痿之形 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 死者浮大 不白而赤 肠痈难知 滑数可推 数而不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未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 阴搏于下 阳别于上 血气和调 有子之象 手之少阴 其脉动甚 尺按不绝 沉为有孕 少阴属心 心主血脉 骨为胞门 脉应于尺 或寸脉微 关滑尺数 往来流利 如雀之啄 或诊三部 浮沉一止 或平而虚 当问月水 男女之别 以左右取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沉实在右 浮大在右 右女左男 可以为 离经六至 沉细而滑 阵痛连腰 胎实时脱 血瘕弦急 而大者生 虚小弱者 即见死形 半产漏下 革脉主之 弱即血耗 立见倾危 诊小儿脉 浮沉为先 浮表沉里 便知其源 大小滑涩 虚实迟 容根据脉形 以审证治 大凡妇人 及夫婴稚 病同丈人 脉即同例 惟有妇人 胎产血气 小儿惊疳 变蒸等类 各有方法 与丈夫异 要知妇孺 贵识证形 问始之详 脉难尽凭 望闻问切 神圣工巧 愚者脉脉 明者了了 病脉诊法 大略如斯 若乃持脉 犹所当知 谓如春弦 夏名钩脉 秋则为毛 冬则为石 实强大过 病见于外 虚微不及 病决在内 四脉各异 四时各论 皆以胃气 而为之本 胃气者何 脉之中和 过与不及 皆是偏颇 春主肝木 夏主心火 脾土乘旺 则在长夏 秋主肺金 冬主肾水 五脏脉象 与五运配 肝脉弦长 厌匕聂匕 指下寻之 如循揄叶 益坚而滑 如循长竿 是谓太过 受病于肝 急如张弦 又如循刀 如按琴瑟 肝死之应 浮大如散 心和且安 累匕如环 如循琅 病则益数 如鸡举足 死操带钩 后踞前曲 浮涩而短 蔼匕如盖 此肺之平 按之益大 病如循羽 不下不上 死则消索 吹毛 匕 沉濡而滑 肾乎则若 上大下锐 滑如雀啄 肾之病脉 啄啄连属 连属之中 然而微曲 来如解索 去如弹石 已死之肾 在人审识 脾者中州 平和不见 然亦可察 中大而缓 来如雀啄 如滴漏水 脾脏之衰 脉乃见此 又有肥瘦 修长侏儒 肥沉瘦浮 短促长疏 各分诊法 不可一途 难尽者意 难穷者理 得之于心 应之于指 勉旃小子 日诵琅琅 造道之玄
中医学古今著书目录名单
中医学古今著书目录名单经论《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太素》《难经》《类经》《医经原旨》《灵素节注类编》《内经评文》《内经博议》《经络全书》《内经知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四圣心源》伤寒、金匮《伤寒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发微论》《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补例》《伤寒捷诀》《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九十论》《伤寒医诀串解》《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高注金匮要略》《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金匮翼》《仲景伤寒补亡论》《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大白》《类证活人书》《伤寒六书》《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伤寒寻源》《伤寒总病论》《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附翼》《伤寒明理论》《伤寒法祖》《伤寒直格》《伤寒百证歌》《伤寒心法要诀》《河间伤寒心要》《伤寒舌鉴》《伤寒指掌》《伤寒括要》《经方实验录》《伤寒恒论》《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诊治《中医诊断学》《中医伤科按摩学》《濒湖脉学》《脉经》《医法圆通》《临证实验录》《褚氏遗书》《仿寓意草》《孙真人海上方》《诊家枢要》《诸脉主病诗》《临症验舌法》《奇经八脉考》《诊脉三十二辨》《察病指南》《脉确》《辨证录》《证治汇补》《石室秘录》《症因脉治》《丹台玉案》《脉诀汇辨》《脉症治方》《麻科活人全书》《丹溪手镜》《医宗己任编》《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校注医醇剩义》《望诊遵经》《医学从众录》《脉因证治》《三指禅》《诊家正眼》《杂病心法要诀》《医学见能》《医学妙谛》《史载之方》《笔花医镜》《诊宗三昧》《脉理求真》《金匮钩玄》《脉象统类》《脉诀乳海》《脉诀刊误》《名师垂教》《评琴书屋医略》《时病论歌括新编》《虚损病类钩沉》《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丹医秘授古脉法》《素灵微蕴》《自我调养巧治病》《常见病自测》《百病自测》《中医疾病预测》《手掌与疾病》《手穴手纹诊治》《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急诊医学》《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学》《物理诊断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本草《中药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雷公炮制药性解》《食鉴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吴普本草》《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千金食治》《本草蒙筌》《本草易读》《饮食须知》《证类本草》《本草求真》《本草新编》《本经逢原》《本草从新》《得配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崇原》《本草便读》《本草经解》《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名医别录》《本草分经》《本草择要纲目》《本草害利》《本草撮要》《药性切用》《药鉴》《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征续编》《药征》《本草乘雅半偈》《滇南本草》《本草图经》《药笼小品》《长沙药解》《玉楸药解》《中药炮制》《食物疗法》方言《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急救便方》《仙传外科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宁坤秘籍》《删补名医方论》《证治准绳·类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方考》《卫生易简方》《华佗神方》《仁术便览》《文堂集验方》《奇效简便良方》《小品方》《集验方》《退思集类方歌注》《奇方类编》《经验丹方汇编》《时方妙用》《串雅内外编》《苏沈良方》《回生集》《医方论》《眉寿堂方案选存》《汤头歌诀》《外科方外奇方》《急救良方》《时方歌括》《药症忌宜》《毓麟验方》《是斋百一选方》《千金宝要》《博济方》《普济本事方》《保健药膳》内科《中医内科学》《温热论》《增订十药神书》《时病论歌括新编》《凌临灵方》《温病指南》《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全生指迷方》《经验麻科》《内外伤辨》《虚损启微》《重订灵兰要览》《医学传灯》《青囊秘诀》《疠疡机要》《杂病广要》《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杂病》《类证治裁》《重订广温热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血证论》《松峰说疫》《时病论》《痧胀玉衡》《痧疹辑要》《温热暑疫全书》《脾胃论》《慎柔五书》《温疫论》《广瘟疫论》《瘴疟指南》《内科摘要》《何氏虚劳心传》《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流行病学》《人体寄生虫学》《传染病》《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呼吸病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神经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动脉粥样硬化》《胃肠动力检查手册》妇科《中医妇科学》《傅青主女科》《产宝》《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女科旨要》《妇科问答》《张氏妇科》《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宜麟策》《广嗣要语》《女科指要》《竹泉生女科集要》《家传女科经验摘奇》《妇科秘方》《产鉴》《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济生集》《胎产秘书》《女科秘旨》《证治准绳·女科》《济阴纲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经纶》《胎产心法》《竹林女科证治》《妇人规》《妇科玉尺》《女科精要》《胎产指南》《妇科心法要诀》《女科要旨》《女科百问》《妇科秘书》《沈氏女科辑要》《女科切要》《女科撮要》《女科指掌》《女科折衷纂要》《邯郸遗稿》《盘珠集胎产症治》《评注产科心法》《女科证治准绳》《女科秘要》《女科宝鉴》《组织学与胚胎学》《妇产科学》儿科《中医儿科学》《育婴家秘》《颅囟经》《麻疹备要方论》《小儿痘疹方论》《麻疹阐注》《幼科切要》《达生编》《幼幼新书》《证治准绳·幼科》《保婴撮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幼幼集成》《儿科要略》《婴童百问》《幼科释谜》《儿科萃精》《专治麻痧初编》《活幼心书》《婴童类萃》《幼科发挥》《幼科折衷》《幼科心法要诀》《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痘疹心法要诀》《婴儿论》《小儿推拿广意》《幼科铁镜》《慈幼便览》《幼科概论》《幼科推拿秘书》《幼科指南》《小儿药证直诀》《慈幼新书》《保幼新编》《儿科醒》《幼科种痘心法要旨》《陈氏幼科秘诀》《鬻婴提要说》《小儿常见病单验方》《儿科学》外科《中医外科学》《跌打损伤方》《伤科大成》《跌打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金疮秘传禁方》《跌损妙方》《外科十法》《伤科补要》《刘涓子鬼遗方》《正体类要》《正骨心法要旨》《救伤秘旨》《外科心法要诀》《外科大成》《外科正宗》《外科理例》《外科证治全书》《外科启玄》《立斋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全生集》《疡科纲要》《跌打损伤回生集》《外科集验方》《外科精要》《外科精义》《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伤科汇纂》五官《中医眼科学》《察舌辨症新法》《痰疠法门》《眼科秘诀》《尤氏喉科秘书》《白喉全生集》《喉科秘诀》《包氏喉证家宝》《白喉条辨》《口齿类要》《尤氏喉症指南》《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喉舌备要秘旨》《重订囊秘喉书》《眼科心法要诀》《焦氏喉科枕秘》《目经大成》《审视瑶函》《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明目至宝》《重楼玉钥续编》《眼科阐微》《原机启微》《重楼玉钥》《喉科指掌》《中医眼科备读》针灸《针灸学》《针灸大成》《穴道秘书》《神应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经络考》《针灸易学》《子午流注说难》《普济方·针灸》《类经图翼》《针灸资生经》《针灸甲乙经》《推拿抉微》《金针秘传》《刺灸心法要诀》《针灸素难要旨》《针灸神书》《针灸问对》《针灸大全》《炙膏肓腧穴法》《经络汇编》《经穴汇解》《黄帝明堂灸经》《针灸聚英》《宋本备急灸法》《子午流注针经》《灸法秘传》《针经指南》《中医刺灸》《人体解剖学》医论《中藏经》《外经微言》《柳洲医话》《刘河间伤寒医鉴》《医学源流论》《医林改错》《集验背疽方》《慎疾刍言》《韩氏医通》《证治心传》《市隐庐医学杂着》《性命要旨》《医医小草》《中医之钥》《止园医话》《医学传心录》《思考中医》《景景医话》《塘医话》《质疑录》《中风论》《肯堂医论》《医医医》《知医必辨》《推求师意》《洗冤集录》《对山医话》《疫疹一得》《医学读书记》《格致余论》《冯氏锦囊秘录》《疡医大全》《医学衷中参西录》《诸病源候论》《读医随笔》《周慎斋遗书》《冷庐医话》《医原》《丹溪治法心要》《友渔斋医话》《温病正宗》《医贯》《疡科心得集》《古今医彻》《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医旨绪余》《形色外诊简摩》《重庆堂随笔》《吴医汇讲》《银海指南》《痰火点雪》《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叶选医衡》《研经言》《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归砚录》《医门补要》《医学启源》《六因条辨》《解围元薮》《医学三字经》《侣山堂类辩》《温热逢源》《医效秘传》《存存斋医话稿》《医学指归》《医学真传》《此事难知》《阴证略例》《医经溯洄集》《三消论》《修昆仑证验》《客尘医话》《上池杂说》《原要论》《先哲医话》《人体使用手册》《医理真传》《四圣悬枢》医案《曹仁伯医案论》《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马培之医案》《杂病治例》《丛桂草堂医案》《续名医类案》《临证指南医案》《张聿青医案》《古今医案按》《王氏医案绎注》《吴鞠通医案》《孙文垣医案》《丁甘仁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回春录》《程杏轩医案》《奇症汇》《寓意草》《邵兰荪医案》《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叶天士医案精华》《一得集》《也是山人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花韵楼医案》《何澹安医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何世英医案》《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湖岳村叟医案》《洄溪医案》《集思医案》《旧德堂医案》《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病历书写规范》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圣济总录》《景岳全书》《医学纲目》《医学入门》《张氏医通》《寿世保元》《医碥》《医学正传》《古今医鉴》《万病回春》《顾松园医镜》《医门法律》《古今名医汇粹》《卫生宝鉴》《儒门事亲》《明医指掌》《医学摘粹》《丹溪心法》《医学心悟》《急救广生集》《明医杂着》《医学实在易》《轩岐救正论》《扁鹊心书》《医经国小》《医学集成》《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中医名词词典》《中医词典》a~b 《中医词典》c~d 《中医词典》e~f~g 《中医词典》h~j 《中医词典》k~l~m 《中医词典》n~o~p~q 《中医词典》r~s 《中医词典》t~w 《中医词典》x~y 《中医词典》z~其他养生《中医养生学》《中医饮食营养学》《饮膳正要》《陆地仙经》《养生秘旨》《女丹合编选注》《寿世传真》《养生导引秘籍》《养生导引法》《达摩洗髓易筋经》《心医集》《寿世青编》《养老奉亲书》《食疗方》《运气要诀》《马王堆简帛》《服食导饵》《古代房中秘方》《老年百病防治》《老年食养食疗》《茶饮保健》。
脉诀汇辨
脉诀汇辨[清]李延昰辑著周小青整理《中华传世医书》编委会总策划齐学进 何清湖审定工作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马继兴 王永炎 王雪苔 王绵之 史常永 白永波张灿朱文锋 江育仁 李今庸 李经纬 余瀛鳌 玾陈可冀 欧阳锜 尚天裕 钱超尘 唐由之 董建华 谢海洲 裘沛然 谭新华编辑工作委员会总 编何清湖 周 慎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仇湘中 李元聪 杨志波 杨维华 旷惠桃 何清湖 张崇泉 吴润秋 易法银 周 慎 周小青 贺菊乔 章 威 黄政德 程丑夫 路振平 蔡铁如 潘远根 整理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卜献春 王 韬 王永宏 王书献 王维贤 王文波 王明辉 王令月 王旭东 仇湘中 文体端 邓奕辉 田令青 司银楚 朱传湘 伍大华 向显衡 刘 芳 刘丽芳 刘伶田 刘巧田 刘志龙 刘玉青 刘炳午 江建波 杜杰慧 严 洁 李 点 李佑生 李和生 李坤三 李元聪 李璜河 杨 柳 杨运高 杨维华 杨志波 杨坚贞 杨正望 杨少峰 吴永贵 吴润秋 吴勇军 旷惠桃 肖 瑄 肖森林 肖锦仁 何清湖 何江 何耀荣 邹青玉 宋含平 张颖清 张炜宁 玥张崇泉 陈其华 林 洁 欧阳剑虹 易振宁 易发银罗青江 周 衡 周 慎 周 华 周小青 郑佑君胡郁坤 胡静娟 钟 颖 钟共河 段晓慧 贺福元贺菊乔 贺双腾 秦华珍 徐 英 徐基平 黄明舫黄令月 玥黄水 黄政德 黄佑初 黄江波 黄惠勇章 威 蒋文明 蒋士生 蒋益兰 韩育明 喻 嵘喻桂华 喻正科 程丑夫 谢 林 谢 立 谢立科谢春娥 蒲祖纯 路振平 解发良 蔡铁如 谭圣娥谭广波 谭新华 潘远根 瞿岳云学术秘书:刘朝圣 赵建业 葛晓舒总校对:蔡铁如校 对(以姓氏笔画为序)万 姗 王青青 方 照 邓 萍 刘亚芳 刘倩萍 刘锦霞 李长香 李海兰 李 银 李 萍 吕建美 杨永芳 苏劲松 杨宗纯 余茂龙 邹宇杰 张 文 张佳莉 武婧如 周颖璨 段顺艳 郭隽殊 袁建平 曾 鸣 葛姿宇 焦 蕉 廖 健 潘思明 颜翠岑|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现存古籍约十万册,传承数千年。
中医之诸“海”
中医之诸“海”中医之诸“海”1.髓海:指脑。
髓上能于脑。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
”故脑为髓海。
2.血海:指冲脉。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
《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太阴脾经。
3.气海: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汇聚发源之处。
《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
”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
属任脉。
4.水谷之海:指胃。
《灵枢·五味篇》曰:“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由于是饮食汇聚的场所,水谷之气发源于胃”,因此,《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
”5.十二经之海:指冲脉。
因为冲脉起源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与其他经脉有广泛的联系,有总领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故《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6.经脉之海:指冲脉。
语出《针灸甲乙经》:“冲脉者,经脉之海也。
”7.经络之海:指冲任脉。
《灵枢·五音五味篇》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行背里,为经络之海”。
8.阴脉之海:指任脉。
因为足三阴在在小腹与任脉相交,左右两侧阴脉通过任脉而相互联系,总领一身之阴经,故名。
9.阳脉之海:指督脉。
因为督脉循行于肛背之中,上头面,诸阳经该交会于此,具有调节全身经气的作用,故名。
10.五脏六腑之海:指冲脉。
《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指胃。
《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11.玉海:指膀胱。
素有“津液之腑,为州都之官”之称。
亦是推拿部位名。
《小儿推拿广意》之膀胱亦即玉海,位于小指近端指骨的腹面,治大小便闭等症。
12.气海俞:经穴名。
中医的怪脉
中医的怪脉
01
怪脉(又名败脉、真脏脉) 怪脉又叫死脉、败脉、真脉等。李中梓曰:“真脉,真 脏也,即死脉也。”怪脉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如屋之漏”“辟辟如弹石”等 。宋·崔紫虚《四言举要》记录十四种,元·危亦林《世医 得效方》整理了十怪脉,明·李梴《医学入门》、明·周学 海《脉诀乳海》只叙述其六,日本·丹波元简《脉学辑要 》怪脉 十种怪脉,偃刀釜沸,弹石解索,转豆麻促, 雀啄屋漏,鱼翔虾游。真脏脉见,胃气已无, 参察色证,各有所属,多难起复,救当宜速。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的怪脉
02
1.雀啄 脉象:脉来数次后,即间有歇止,歇而再至,如雀啄食 状。 主病:脾绝,又曰肝绝。 歌诀:如雀啄食,连来凑指,脉数疾绝,来三去一;脾 元谷气,已绝于内,胃肠空乏,无所禀藏。 2.屋漏 脉象:如漏屋滴水,良久脉来一次。 主病:脾绝,又曰胃绝。 歌诀:若残霤下,良久一至,溅起无力,如水滴地;脾 胃已绝,谷气空虚。 3.弹石 脉象:脉来辟辟凑指,急促而坚,如石搏指。 主病:肾绝。 歌诀:辟辟而至,如指弹石,急促而坚,去疾来迟;真 脏脉现,肾绝已期。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的怪脉
05
10.麻促 脉象:脉象散乱,细微至甚,应指如麻子纷乱。 主病:肺绝。 歌诀:形如麻子,应指纷乱,细微至甚,无根萧索;阴 阳错乱,卫枯营涩。
怪脉多见于各种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各种心脏病、心 力衰竭、心律不齐、严重肝肾损害、失血、脱水、电解 质紊乱、中毒及感染等。由于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故 多见于病人临终前,古人定为“绝脉”。现在许多所谓 不治之症都得到了挽救,所以对于“绝脉”患者,也应 积极抢救,不应放弃治疗。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的怪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脉诀乳海书名:脉诀乳海作者:朝代:年份:<目录><篇名>序属性:素问九卷。
为医经之祖。
西晋乱后。
失其第七一卷。
故梁七录所载全元起诠注。
皆只八卷。
唐王冰谓于郭子斋堂。
得受先师张公秘本。
林亿等讥其以阴阳大论之文纂入。
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
何以言之。
夫六淫之邪。
以风寒热为三大纲领。
考素问风论热论。
病情委曲详尽。
何以独阙寒论。
而热论首言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既云类伤寒。
则有正伤寒专论可知。
惜乎亡于兵火。
仲景伤寒论序云。
撰用素问九卷。
当时尚未亡失。
是伤寒专论。
散见于六经篇中。
幸高平王叔和编其残帙。
使医统正脉。
一线不绝。
厥功伟矣。
又集先贤诊法。
着成脉经。
更以师承心验者。
别撰脉诀。
经高阳生编为歌括。
以便记诵。
辞俚旨深。
朱子跋郭长阳伤寒补亡论。
深许其高骨取关之义。
何戴起宗李濒湖辈。
不求其旨。
但鄙其文。
多见其不自量也。
余夙好方术。
服膺此书。
思欲诠释以畅其义。
庚寅之春。
于广陵肆中。
得脉诀乳海六册。
虫啮尘湮。
几难卒读。
携归案头。
如理乱丝。
始能成诵。
其作者为王君邦傅。
王君不知何时人。
亦医林中之矫矫者。
以河洛之精义。
发叔和之奥旨。
而于营卫循行之道。
尤深致意焉。
论理精详。
引证博雅。
金元后仅见才也。
惟画图立说。
似近胶刻。
脏腑拘例。
未免沿习。
言其所当然。
未言其所以然也。
请试明之。
易本乎天地。
人与天地参。
其阴阳之理一也。
乾坤六爻以配十四经脉。
婺源江氏河洛精蕴。
论之綦详。
脏腑定位。
西士解剖诸书。
言之甚悉。
而气化之理阙马。
夫归藏商易。
取用乎坤。
而以十二辟卦。
候一年十二月消息。
礼记孔子曰。
吾欲观殷道。
是故之宋而不足。
征也。
吾得坤干焉。
所谓坤干者。
商易归藏也。
故系辞曰。
变通配四时。
又曰刚柔相推变。
在其中矣。
又曰。
往来不穷。
谓之通。
又曰。
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
皆此义也。
汉儒每常言之。
十二辟卦者。
即十二月令之卦也。
又即乾坤二卦六爻之旁解也。
盖干之六阳。
自十一月建子。
冬至一阳始生。
为地雷复卦。
即干初九爻。
十二月建丑。
二阳生。
为地泽临。
即干九二。
正月寅。
三阳生。
为地天泰。
即干九三。
二月卯。
四阳生。
为雷天大壮。
即干九四。
三月辰。
五阳生。
为泽天。
即干九五。
至四月建巳。
六阳充足。
而为干为天。
即干上九。
此一年之乾卦也。
至五月建午。
夏至一阴生。
为天风卦。
即坤初六爻。
六月建未。
二阴生。
为天山遁。
即坤六二。
七月建申。
三阴生。
为天地否。
即坤六三。
八月酉。
四阴生。
为风地观。
即坤六四。
九月戌。
五阴生。
为山地剥。
即坤六五。
至十月建亥。
六阴纯静。
而为坤为地。
即坤上六。
此一年之坤卦也。
夫坤为万物之母。
而能生物。
然坤本纯阴。
必待干与之交。
而得其阳。
然后始能生万物也。
十二支次序。
世人皆以子为首。
因坤临十月亥。
坤为纯阴之卦。
阴极则阳生。
故十一月冬至一阳升于地上。
为地雷复也。
不知造化端倪。
实不在子而在午。
盖天地交而后万物生。
是干坤交之初。
即为万物造端之始。
然交必阳体充足。
而后能交干之六阳。
乃充足于四月之巳次为午。
故干至五月建午。
始与坤交是则干足于巳而动于午。
巳午皆火。
故伏羲干居正南。
干之外体。
属火。
干中含蓄阴精属金。
故五行家言。
庚金长生在巳。
所谓长生者乃指其生之之源而言也。
干之初动于午每年五月夏至之时。
干上九一。
阳已升至天顶极高。
不得不转而向下向下即感动坤阴之气上升而交。
故天地三交五月建午为第一交。
六月未为二交。
七月申为三交。
所谓坤三索于干也。
乾坤交而谓之索者。
以坤本纯阴。
必索于干而后有阳。
始能生化也。
干阳入坤而化为气。
气升为云为雨。
盖十二辟卦。
干位巳火也。
坤位亥水也。
干与坤交。
则火入水中。
而化为气。
以水为质火为性试以一碗。
人张口气呵之则生水故知气之形属水。
而其所以能升腾行动者。
则火也爻辞曰。
见群龙无首吉。
言气升能为云雨。
故喻为龙。
而干与坤三交。
则干上四五之三爻。
尽入于坤。
而干上爻巳火之首。
早入亥水之中。
为育生胚胎之兆。
故龙之无首吉也此天地阴阳化育之义推之与人亦然饮入于胃。
由胃小肠相接处幽门。
幽门之上有一窍。
水饮从此窍散布下焦脂膜之中。
由脂膜而渗入膀胱。
膀胱无上口。
故曰渗入也。
气血之升降。
必由呼吸以循环。
吸入天之阳。
呼出地之阴。
吸入之气。
由鼻入肺。
历心引心火。
从总脉管。
循督脉入肾。
又从肾系以达下焦胞室。
挟膀胱至下口。
其吸入天之阳气。
令人身心火。
蒸动膀胱之水。
化而为气。
循冲任而上。
化津化汗。
过膈入肺。
还至于口。
由呼而出。
斯即乾坤相交。
三索之义也。
明乎此。
不独察水火之征兆。
阴阳之盛衰。
即四时伏气之病机。
莫不由此悟入。
若夫营卫之理。
请再明之。
卫者气也。
卫护于外者也。
营者血也。
营运于中者也。
但血中有气。
气中有血。
不可须臾相离。
而其本则一。
其道有三。
如动一也。
静一也。
所以能使其动静者。
又一也。
太极无形。
而寓三才之理。
凡物皆然。
不独指动静而言也。
谷入于胃。
其糟粕由广肠而出魄门。
其精液有微丝管。
吸至颈会管。
过肺入心。
化而为赤。
此即清者为营也。
其血赤由总脉管。
循督脉下达。
胞室。
内而脏腑。
外而经脉。
一日夜五十周。
尽八百十丈之脉道。
以应呼吸漏下者。
此其一也。
人之饮食五味杂投。
奚能无毒。
胃中悍毒之气。
合下焦水火蒸腾之气。
由上焦气街散入微丝血管。
微丝血管者。
即经所谓孙络。
此浊者为卫也。
灵枢营卫生会篇。
谓卫气出于下焦者。
言其生气之原。
五味篇谓卫者。
阳明水谷之悍气。
从上焦而出卫于表。
阳者。
言其出入之道也。
奉心化赤。
之血气。
由络脉管之尾。
递入孙络。
与阳明悍毒之气并。
布散通体皮腠之间。
充肤热肉。
澹渗毫毛者。
此其二也。
清浊混淆。
赤血渐变渐紫。
西士见其色紫。
知其有毒。
名之曰炭气。
然不知其毒所从来也。
孙络散布遍体。
渐并渐粗。
而接入回血管之尾。
回血管者。
即经所谓络脉也。
血入回血管。
内而脏腑。
外而经脉。
并脉管交相逆顺而行。
外行于经脉者。
有阴阳之别。
一支沉于分肉之间。
一支浮于肌腠之上。
即阳络行于皮表。
阴络行于皮里。
而皆与脉管偕行。
亦即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之义。
此其三也。
回血管内外行遍。
入总回管至心。
递入于肺。
呼出悍气。
吸入生气。
紫者复化为赤。
经云。
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者。
此之谓也。
诊脉察病。
当考诸运血脉管之营卫。
外邪袭入。
当考诸微丝血管。
缠布周身之营卫。
夫太阳主表。
太阴亦主表者。
盖肺为天。
天包地之外。
而处于上。
膀胱为水。
水环地之极。
而处于下。
膀胱主水。
水阴也。
肺主气。
气阳也。
故寒伤营。
当责诸太阳。
热伤卫。
当责诸太阴。
识此寒热之治。
知所适从矣。
若口鼻吸受之伏气。
当考诸回血管。
阳络浮于脉外者。
可刺之以泄其气。
阴络沉于脉内者。
宜急攻之以杀其毒。
观近世沙毒必刺委中诸穴。
其血色微紫病轻。
深紫或黑病重。
故当急刺以出其血。
否则毒由总回管入心。
不可施救。
此其证也。
虽然。
其道有三。
而气血则一。
斯乃阴阳至理。
三才指归。
乾坤三索。
化生万类。
不外乎此。
然卫气篇曰。
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足征阴阳之变。
虽圣贤亦莫测其机。
即其不变者观之。
又岂可缘木以求鱼。
故谓画图拘例者泥矣。
如浮为表脉。
而里虚者无不兼浮。
沉为里脉。
而表寒重者。
阳气不能外达。
每多沉紧。
迟为阴寒。
若热邪壅结。
隧道不利。
脉反呈迟。
数为阳热。
若脉来浮数。
大而无力。
按之豁然而空。
此阴盛于下。
逼阳于上。
虚阳浮露之戴阳证也。
脉数盛大。
按之涩。
而外有热证者。
此名中寒。
乃寒凝血脉。
外证热而脉即数也。
是表可主里。
里可主表。
寒可察热。
热可察寒。
阴阳变化之机。
活法存乎一心。
似可不拘拘于成见矣。
然不以规矩。
不能使人巧。
若舍绳墨。
又从何处化裁运用乎。
则脉诀一书。
尤当深思而索玩者也。
故乐为之序。
\x光绪辛卯初秋。
石林旧隐。
叶霖子雨氏。
书于研医读易之斋。
\x<目录>卷一<篇名>脉诀辨惑论属性:脉诀之来旧矣。
今复有议其非者。
何也。
以其言浅而意深也。
惟其言浅。
故厌常喜新之徒。
乃以诀为不足法。
反出言以诋毁之。
惟其意深。
故冒昧鲜识之徒。
随众附和。
望洋而退避之。
是以王氏之说终不明。
而为脉诀之一大厄也。
余幼自孩提。
即闻先大人尝诵此诀。
长而二十有四。
惟儒业是亲。
先大人见余羸弱而多疾也。
因命余改儒而就医。
意盖欲其自利而利人也。
及执经之日。
戒之曰。
医诚不易。
惟脉尤难。
他如崔紫虚。
滑伯仁。
李濒湖。
及诸家之撰。
虽各有可观。
终为及肩之墙耳。
岂若叔和脉诀。
中边皆甜。
诚医门之乳海也。
但以诸家注释。
各有短长。
有失作者之旨。
致使后学永堕疑山。
汝当学时。
只宜参究本文。
勿拘旧释。
倘从自己胸中体帖出来。
方与古人相晤对也。
余因谨遵严命。
即自手录脉诀本文一卷。
删其注释。
熟读而详玩之。
即于虚字剩句。
亦必细心理会。
不敢轻放。
于意所已明者。
则中心藏之于意所未明者。
然后检阅诸家注释。
其诠之善者则选之。
其不善者则姑置之。
而复参究本文。
其中有以数日而得其旨者。
有以数月而得其旨者。
有以数年而后得其旨者。
噫。
夫脉诀之理。
渊微如此。
毋怪平冒昧浅识之徒。
不得其门而入也。
而说者有曰。
王氏但有脉经。
而无脉诀。
诀乃高阳生谬言也。
而余曰非也。
经固王氏之经。
诀亦王氏之诀耳。
夫经者。
叔和集诸家之说。
以成一书。
有缵绪祖述之功。
诀则出叔和素所征验者。
而成一书。
有得心应手之妙。
要之皆王氏之书也。
及乎脉诀出。
而天下古今。
脍炙人口。
言言皆妙。
字字入微。
虽白叟黄童。
咸知有此。
几与日月争光矣。
如果出于高阳生者。
何不自署其书曰高阳氏之书。
而甘逊其美于王氏也。
夫所谓高阳生之谬言。
实无考据。
好事者为之耳。
即借有所谓高阳生者。
亦不过取叔和之心法。
而复歌咏之。
以便世之流通云尔。
只如素问灵枢。
固轩岐之书也。
然不尽轩岐之文。
何以知之试观尚书诸篇。
语多简炼。
况轩岐又在唐虞之上。
则其文之朴略可知。
其所以得如是之纯粹华美者。
乃汉儒取其文而润泽之。
始可通乎流俗。
岂亦将曰内经为汉儒之伪造。
而非轩岐之书可乎。
或又难曰。
子既取法轩岐。
则必以内经为准矣。
其内经脉要精微论。
有曰。
尺内两傍。
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
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
右外以候胃。
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
内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
内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
后以候后。
上竟上者。
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
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经言如此。
夫经之所谓尺者。
即今之所为尺部也。
经之所谓中附上者。
即经之所为关部也。
经之所谓上附上者。
即今之所为寸部也。
惟其寸居上。
故以之候心与肺。
惟其尺居下。
故以之候肾与腹。
今子而遵脉诀之法。
是心与小肠同候左寸。
肺与大肠同候右寸。
夫心肺在上。
其于寸部候之宜矣。
至于小肠大肠。
居于至下。
而欲候于至高之上。
其与经旨不大相背谬乎。
余曰。
然。
据子所言。
脉必本诸内经。
其诊法当以脉要精微论为准。
是凡在上者。
必候于寸。
凡在下者。
必候于尺矣。
独不观脉要精微论中又曰。
诊得心脉而急。
此为何病。
病形何如。
岐伯曰。
病名心疝。
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
何以言之。
岐伯曰。
心为牝藏。
小肠为之使。
由此观之即一篇之中。
尚不拘于上下之区字。
况平人气象论有曰。
寸口脉中手长者。
足胫痛。
又曰。
寸口脉沉而弱者。
疝瘕小腹痛。
其灵枢始终篇。
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
候手足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