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诀
中医脉诀歌
中医脉诀歌中医脉诀歌皇室诊病命担保,不能望色询病因。
隔丝诊脉审脉理,判断不准掉脑袋。
精通脉理真功夫,皇恩昭示天下知。
熟读叔和脉诀歌,不如临证细琢磨。
要想真知脉学理,请读御医脉诀歌。
浮沉迟数是强弱,弦长细短是形模。
浮而有力是中风,浮而无力气血弱。
沉而有力有滞积,沉而无力寒闭络。
迟而有力风湿痛,迟而无力病因多。
数而有力诸般热,数而无力疮疡多。
脉理总纲牢记心,下面脉理细细说。
浮脉轻扶即可知,犹如水中漂木材。
有力伤风清涕嗽,感冒发热令人愁。
无力可知气血弱,补血理气不用说。
寸浮头痛关浮满,尺浮癃闭肝肾弱。
浮弦伤寒浮虚暑,浮缓风湿早医求。
浮滑风痰浮数热,浮脉之相细研读。
应指浮大细审详,来盛去衰洪脉居。
真阴不足病邪盛,急治方保君无忧。
寸寸心热多失眠,右寸涕嗽无奈愁。
左关肝呕右胃胀,调胃理肝可不忧。
左尺阴虚消渴症,右寸温烧骨蒸痿。
虚脉浮大软无力,夏月暑病可知因。
寸虚自汗多惊悸,关虚中宫胀不舒。
尺虚潮热骨蒸痿,若不急治要亡躯。
轻手取之浮大软,重按中空是芤脉。
寸关吐衄肠有痈,尺芤崩淋便血浓。
有表无里大散脉,散脉止数定不齐。
左寸怔忡右自汗,左关溢飮右食庳。
足下阳明定浮肿,尺散定是血大虚。
两尺如斯终寿算,良医难医无血人。
重按指下如欲绝,若有若无微脉居。
微脉阴阳虚之极,恶寒发热汗淋菲。
寸微衄血惊兼喘,关微中寒拘急危。
尺脉厥逆元阳损,女子崩中带下亏。
重按始有沉牢脉,寸沉胸胁痛膈水。
关尺腹背腰痛急,沉缓寒湿沉数热。
沉滑当知痰食积,沉若无力必气虚。
沉若有力是寒疾,依脉遣药定有奇。
伏脉推筋按至骨,体虚伤寒双解急。
厥逆脐疼复感寒,急服姜附病不危。
寸思呕吐关思痛,尺伏疝瘕泻谷痢。
何为实脉大而长,浮沉有力皆是实。
实脉风热蕴蓄深,谵语发狂宜下急。
寸实肝呕心胸满,关实腹痛胃肠疾。
尺实肠结是急症,细心医生莫迟疑。
迟缓数结仔细辨,促代更需仔细推。
一息三止号迟脉,浮迟表寒浮沉里。
有力无力皆寒疾,抑阴扶阳不用疑。
寸迟心痛吐酸水,附子茱萸治有奇。
若有滑数是湿热,清热燥湿最相宜。
〖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中医指南】把脉入门必背口诀把脉入门概述1、浮脉口诀: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口诀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口诀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2、首先要弄清脉的搏动原理,二十多种脉像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
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气的盛衰。
静脉血经下腔静脉回流右心房,再入右心室再经肺静脉入肺,红细胞与氧原子结合后再由肺动脉入左心房,再入左心室,再进入主动脉供给全身其他器官。
切脉中独取寸口指的就是切手太阴肺经经过的桡动脉搏动开端。
三部九侯就是摸身体其他各处脏器经络循行部分的动脉搏动。
肺是红细胞和氧原子结合的地方,人体运行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所以肺脉的变化反应了身体内的整体变化,所以可以用来指导如何调节人体阴阳。
你可以把血管想像为水管,正常情况水通过水管,靠近管壁就会压力明显可看做阳气,管道中央压力较小可看做阴血,如果阴虚轻轻摸就能感觉到搏动(浮脉,毛脉)。
如果阳虚管壁压力小,要用劲按的比较深才能感觉到搏动(沉脉,石脉)。
如果血不足,气失血养,气也少,血也少,就会流动不顺畅(涩脉,芤脉)。
久病气虚搏动压力小(细脉,小脉),血液流动缓慢(迟脉,缓脉)。
阴虚阳亢(疾脉,长脉),血行不畅有瘀阻(结脉,代脉)。
风属阳邪,会使脉跳过于有力,寒属阴邪,有收引的性质会使脉跳动紧绷,火属阳会使脉快速跳动,湿属阴邪会使脉缓慢或出现停顿,暑为阳邪但多夹湿会使脉紧小慢涩。
口诀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浮统五脉要明勘(濡、革、洪、微、散)沉含四脉重方得(伏、细、牢、弱)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
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王凯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部位明,寸关尺,左右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莫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念脉经,病在某腑在某脏,,虚当补来实当攻,寒宜温来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连续。
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疾,八九十至将死期。
为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
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心经沉脉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春脉浮,夏脉长,长夹浮带,常属平。
秋脉沉,冬脉短,短沉沉带,脾胃病。
阴脉细,阳脉多,细多脉数,热多胃溏。
阴脉钝,阳脉疾,钝疾无力,肺疾多肥。
拘带脉滑,沉紧驶腊,腰腿疼痛,心腹沉下。
画脉多征,事舌见真,春画胃肝,夏为心肺,秋画大肠,冬画小肠,十有三命,脾胃肾西,阴里巨显,条理最精。
滑为痞症,沉紧有脑,轻者畏服,遥为忧著,画指重症,状见心火。
这是一个用于辨别脉象的助记口诀,通过观察脉搏的浮沉、长短、细钝、快慢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情的轻重,从而指导治疗。
不同的脉象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脏器和疾病,医生根据脉象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口诀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
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关于“28脉的记忆口诀—中医执业医师二试必背考点”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中医把脉歌诀大全,一学就会!
中医把脉歌诀大全,一学就会!一、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二、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三、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Y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四、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五、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六、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中医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和特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把脉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把脉口诀:1.把脉要有前后左右、上下左右、浮沉寸关问这句口诀意味着把脉时需要仔细观察前后左右的脉搏,同时还要触摸上下左右的脉搏,并且注意是否有浮脉、沉脉、寸脉和关脉等不同脉搏形态,最后还要向患者询问有关健康状况的情况。
2.寸脉为代表,其它肢脉逕观察这句口诀强调了寸脉的重要性,寸脉是指手腕尺泽穴处的脉搏,中医把脉时常常通过观察寸脉的形态和特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而其他肢体的脉搏也是需要仔细观察的。
3.細數形色,毛糸色馬,此即心脉这句口诀是指心脉的判断方法,中医通过细心观察形态和颜色来判断患者的心脉状况,有时还可以通过触摸毛细血管和皮肤的颜色来判断心脏疾病。
4.看舌便知心肾和三焦,色苍藏红恶灼黄这句口诀是指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来判断心肾和三焦的健康状况,舌头苍白或者藏红可能意味着心肾功能失调,舌头恶灼黄可能意味着三焦有炎症。
5.紧查明或浮或沉大病老人的髓脉这句口诀是指对于大病和老年人,需要着重观察髓脉,大病和老年人的髓脉有时会出现浮脉或者沉脉的现象,中医需要仔细观察这些现象来判断病情。
6.表里虚实,主要是琼脉这句口诀是指通过观察琼脉来判断体内的虚实情况,中医大脉中的琼脉反映了人体的虚实情况,有时琼脉会有紧绷、滑腻、弦实等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可以帮助中医判断病情。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把脉口诀,通过这些口诀中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中医把脉方法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熟练应用,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中医把脉方法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通过把脉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医二十八脉分脉歌
中医二十八脉分脉歌(2019-05-21 10:22:32)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于下:1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
左关浮者,风在中焦。
右关浮者,风痰在膈。
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
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
浮洪虚热,浮虚暑惫。
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
或为痰饮,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
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
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
沉滑痰饮,沉涩血结。
沉弱虚衰,沉牢坚积。
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
关迟中寒,癥结挛筋。
尺迟火衰,溲便不禁。
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
迟涩血少,迟缓湿寒。
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痈。
关数胃热,邪火上攻。
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5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胸满吐逆。
关滑胃热,壅气伤食。
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6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
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
【脉诀口诀】精
【脉诀口诀】精脉经:脉法体象、主病、兼病诀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歌: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
中医把脉歌诀
【兼脉歌】 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大,尿则阴痛。滑而浮散,中风瘫痪。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六、涩脉
【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十九、动脉
【体象歌】动无头尾,其动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主病歌】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得动,惊悸可断;右寸得动,自汗无疑。左关若动,惊及拘挛;右关若动,心脾疼痛。左尺见之,亡精为病;右尺见之,龙火奋迅。
二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促脉
【体象歌】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
【主病歌】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见促,心火炎炎;右寸见促,肺鸣咯咯。促见左关,血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食滞。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十、短脉
【体象歌】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主病歌】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十一、洪脉
中医脉诊歌诀
中医脉诊歌诀中医脉诊歌诀整理,十分难得,记住了能顶半个医生!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中医把脉口诀(古法)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中医脉诊必背口诀大全
中医脉诊必背口诀大全
1. 六脉三部分,寸关尺厘尽。
寸口见人身,关上测阳流,尺前探阴毫,厘中知气血。
2. 先看脉象若,出入定虚实。
八纲配四诊,阴阳辨因果。
3. 色、数、力、势,为脉象标准。
浮沉緩急弱,皆是病情现。
4. 气、血、阴、阳,脉象体病根。
盛、衰、实、虚,诊察要精准。
5. 常见脉象若,有些需特别。
弦、涩、滑、迟,多见于肝胆。
6. 濡、弱、钩、短,多见于心肺。
大而滑、小而沉,多见于脾胃。
7. 缓而迟、数而弱,多见于肾虚。
舒张力、收缩力,多见于心脏。
8. 细、数、弱、短,多见于血虚。
弦而急、诸阳脉,常见于实证。
9. 结、代、涩、滞,常见于血瘀。
匀称节律佳,即为正常表现。
10. 内伤脉与外,阳证脉与阴。
脉诊始终重,精准为要看。
中医脉法口诀大全
中医脉法口诀大全
中医脉法口诀大全
一、脉搏偏硬表急慢
上影浮,下影沉,前后俱要凸险。
四海平,左中右,若有表内外划分。
二、寸口五节拍
利郁厚,微滑细,头颈结头胸里。
三、十二指节痛
自言胀,恶袭人,元气奔火全部转。
四、循环求变
九州少,八方多,分别有使其度。
五、叹息呼吸
阴阳全,甲乙横,上注量方可得仙。
六、脉之血
元气运,前细散,血脉偏多而动静。
七、脉续出血
加减隐,数短长,通脉流血定位忠。
八、脉脉关系
时频表,视量大,细查宝藏显下沙。
九、过期不治
急慢来,如日晦,脉血量若见虚到。
十、脉脉十反
静动悬,尚急慢,内外表细致观看。
中医脉诊歌诀
中医脉诊歌诀中医脉诊歌诀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熟记中医口诀,脉诀
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5、牙痛长,腿痛短。
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2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2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2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2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2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2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2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2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2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3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2、内侵膻中则为厥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纲,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与头疼;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00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中医脉学口诀
1.三部九候,脉证合参这个口诀指的是脉学中的三部分,即脉象、脉候、脉证。每个部分又包含三个小节,合起来就是“三部九候”。在诊断中,要把脉象、脉候、脉证综合考虑,才能进行合理的治疗。
2.虚实寒热,病在脉中这个口诀指的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脉象。通过观察脉象的虚实、寒热等Biblioteka 点,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这些口诀都是中医脉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脉诊和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脉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
3.面色脉象舌,三阳六腑藏这个口诀是中医诊断中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象和舌苔等,可以了解身体的情况,判断疾病的位置和性质。
4.脉诊先看舌,寸口常常须比较这个口诀是指在脉诊时,应该先看舌苔和舌质,再进行脉诊。在脉诊中,常常需要对两侧的脉搏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
5.三部六脉,各有主症这个口诀是指脉象的分类,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脉。每个脉象对应着不同的主要症状和疾病类型,需要在诊断中进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脉诀》的基础上经过六十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各种脉象与疾病变化的关系。
浮脉左寸脉浮是伤风,目眩头痛风痰壅。
浮兼虚迟心气少,心神恍惚不安宫。
浮散心气虚烦躁,洪数心经被热攻。
左关脉浮主腹胀,数因风热入肝中,怒气伤肝脉浮促,心胸逆满不相通。
左尺脉浮小腹胀,膀胱风热是尿涩。
芤则男子必尿血,妇女崩带定无疑。
迟是疝气脐下痛,浮而无力是肾虚。
右寸脉浮肺受寒,咳嗽清涕寒风痰,如遇洪浮为肺热,浮迟喘咳吐痰涎浮细本是肺阴伤,干咳少痰声嘶哑。
右关脉浮是脾虚,中满不食郁气居,浮大涩来因吐食,浮迟脾胃虚寒余。
右尺脉浮下焦风,大肠秘结苦难通,若逢浮虚元气少,浮数风热大肠攻。
沉脉左寸脉沉心内寒,胸痛皆因饮与痰。
关沉痃癖小腹痛,沉伏肝寒胁刺连。
尺沉肾脏寒邪侵,腰背冷痛便浊频。
男子精冷女结血,沉细筋酸尿余淋。
右寸脉沉肺受寒,停痰咳喘气舒难,紧滑咳嗽因伤冷,细滑骨蒸寒热缠。
右关脉沉是胃寒,食积中满与吐酸。
右尺脉沉腰酸痛,若还沉细痢脐寒。
迟脉左寸脉迟心内寒,湿凌膻中布散难。
关迟手足皆拘急,胁下时痛因受寒。
尺迟肾虚小便浊,妇女月水定然难。
右寸脉迟寒入肺,冷痰气促胸不宽。
右关脉迟中焦冷,脾胃有寒食不甘。
右尺脉迟脏冷泻,小腹疼痛腰膝艰。
数脉左寸脉数口舌疮,咽喉疼痛苦难当。
左关脉数肝经热,头晕目疼邪火亢。
左尺数为下焦热,遗浊淋癃小便黄。
右寸脉数肺经热,吐红咳嗽内生疡。
右关脉数肺有热,呕逆痰壅火炎亢。
尺为相火炎上象,滋阴降火始能康。
滑脉左寸脉滑心热盛,实大心惊舌又硬。
关滑目痛肝有热,尺滑淋赤茎中痛。
右寸脉滑痰涎呕,毛焦咽燥晕在头,有时津涕粘而咳,须知肺热疗解瘳。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麻杏甘石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驱邪有奇功。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加轻粉,燥实阳水却相当。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逍遥散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神不宁,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玄参,犀角翘芍知桔梗,泻火解毒亦滋阴。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左金丸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香薷散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六一散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理中丸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法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芍桂枣,细辛甘草木通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黄芪桂枝五物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营卫俱虚风气袭,血痹服之功效良。
葛根黄芩黄连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i. 表里交攻阳热盛,ii. 外疡疮毒总能消。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1. 除却半夏名2. 异功,3. 或加香砂气滞使。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益气固表止汗神。
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4. 怔忡健忘俱可却,5. 便血崩漏总能医。
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泰山磐石散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茯加芪芩断联,再益砂仁与糯米,妇人胎动可安痊。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第一方。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黄根最宜,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桂与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苑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
桑螵蛸散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苓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
固冲汤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镇心泻火可复康。
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养心神。
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交泰丸心肾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十份连,怔忡不寐心阳亢,心肾交时自可安。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苏合香丸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荜茇乳檀芳,犀冰术沉诃香附,衣用朱砂中恶尝。
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湿痰食火因,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
瓜蒌薤白白酒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当加半夏良。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且暖下,寒疝腹痛是良方。
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化痰降逆兼调补,痞硬噫气力能禁。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五药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效奇。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芎桃红,赤芍归尾加地龙,四两生芪为君药,补气活血经络通。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用柴胡,大黄花粉桃红入,当归山甲与甘草,跌打损伤瘀痛除。
温经汤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生化汤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阳活血最见长。
十灰散十灰散用大小蓟,荷柏茅茜棕丹皮,山栀大黄俱为灰,上部出血此方宜。
咳血方咳血方中栀青黛,诃子海粉瓜蒌仁,姜汁蜜丸口噙化,木火刑金咳血平。
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黄,归草栀子淡竹叶,热结血淋服之良。
槐花散槐花散为便血方,侧柏芥穗枳壳襄,槐角防榆归芩枳,清肠止血亦可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