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美小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word教案

人美小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word教案

童年贾宋小学徐红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十课美术欣赏课目录讲述我的童年故事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童年返回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13245请你像小侦探一样,推测这些人物的周围环境是怎样的。

12543油画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返回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年画:中国画的一种。

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中国画造型概括,有特殊的晕染效果。

返回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雕塑立体感强,能体现材料的美。

返回我们来看看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

摄影真实快捷,可抓住瞬间的美丽。

返回小组内讨论后完成表格。

再思考每幅图片中提出的问题。

说出你们的看法。

15432金色童年应立国摄金色和童年放到一起,让你想到了什么?返回冬天的阳光王今栋冬天的阳光从哪里能感觉到的?返回翻身奴隶的女儿于月川这幅画的背景是一片空白。

如果在空白处加上天空、飞鸟或房屋,好不好?留白突出主题返回返回端阳婴戏图(局部)苏焯(宋)小孩手里拿的石榴能告诉我们什么?如果去掉画面中的石榴,画面会变得样?补景均衡有助于表现形象zhuō战斗中成长秦大虎张定钊你认为画面中的人物谁是主角?为什么?对比突出视点返回欢天喜地佚名(清)通过欣赏清朝的年画作品,你能了解到清返回它们都是国画。

是我国传统绘画。

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纸或绢上。

黯淡的童年这个小朋友和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的家园正弥漫着战火硝烟,看看他的童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想对世界说些什么?推荐作业:1、搜集表现童年生活的作品。

欣赏,学习。

2、画一幅表现自己童年生活的作品。

展示给大家看。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8课 童年》 人美 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8课 童年》  人美 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8课童年》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年的概念,感受童年的美好,培养学生珍惜童年的情感。

2. 通过观察、回忆、创作,使学生掌握描绘童年场景的基本方法,提高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童年的含义,激发学生对童年的兴趣。

2. 教授描绘童年场景的基本方法,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描绘自己心中的童年场景。

4.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绘童年场景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童年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年的氛围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童年的含义,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自己的童年。

3. 绘画技巧讲解:教授描绘童年场景的基本方法,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4. 创作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童年场景。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童年》2. 教学目标:了解童年、描绘童年、分享童年3. 教学内容:童年含义、绘画技巧、创作指导4. 教学重点:描绘童年场景的基本方法5.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年的氛围和情感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描绘童年场景的画作。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故事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童年的概念,描绘童年场景,分享童年故事,培养学生珍惜童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童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 通过对童年的绘画,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童年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童年生活场景的观察和描绘。

3. 童年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童年生活场景的观察和描绘。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童年的美好氛围,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童年的生活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画教材、绘画作品、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绘画纸、绘画笔、颜料、橡皮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童年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童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童年的生活场景。

3. 示范: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童年的美好氛围。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评: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的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年》2. 板书内容:(1)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童年生活场景的观察和描绘(3)童年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画一幅童年的作品。

2. 观察作业:学生观察童年的生活场景,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绘画童年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了绘画童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童年的生活场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创作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描绘童年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第十八课《童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童年》(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童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年的美好,学会珍惜时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童年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童年的美好,学会珍惜时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童年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童年的美好,激发学生珍惜时光的意识。

2.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童年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童年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童年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二、新授1. 教师简要介绍童年的美好,引导学生珍惜时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童年的画面,讲解绘画技巧。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三、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童年的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绘画心得。

四、展评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欣赏。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绘画童年的画面,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童年的美好,激发学生珍惜时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绘画进度,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教案中,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导入、新授、练习、展评和小结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设计。

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5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5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应会: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学过程:
请从人物表情、服装穿戴、四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幅作。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 (1)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 (1)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童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绘画技巧,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自己的童年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和独特的感受。

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对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回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展示用的板子和挂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童年主题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补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强调绘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继续绘画自己的童年生活,可以将作品装裱起来,作为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8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8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为指导思想。

结合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都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本课设计强调了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手中的画笔绘制心中的故事,使美术课成为学生体会快乐的课堂。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创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领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想象中培养个性,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灵活比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四、学习材料
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2、教师用具:课件、巨人。

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二年级下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童年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画作中表现童年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绘画表现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童年》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童年主题的画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尝试将情感转化为绘画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能迅速投入到对童年的回忆中,为后续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但在这一环节,我也意识到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以便他们能更深入地挖掘童年记忆。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童年的意义和绘画技巧的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如何在画作中表现童年情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在课堂互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本中的《童年》画作。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童年的场景和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情感的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2.教学难点
-情感的传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绘画语言,使之在作品中得以有效表达,是一大难点。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童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童年》为主题,体会艺术作品中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所表达出不同的历史背景,能够从环境,服饰,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述。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描述,对比分析,分组讨论,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感受童年的快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的变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从而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通过画面中人物表情,动作环境等方面传递的信息,学习对画面进行描述的方法。

2 难点:认识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三教学环节1 导入图片导入【学生作品欣赏】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内容?这些场景我熟悉,因为老师的童年都玩过。

你们玩过这些游戏吗?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艺术家们的童年。

板书课题2 初次描述《战斗中成长》和《翻身奴隶的儿女》你更喜欢哪幅作品?结合以下问题比比谁观察的最仔细。

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早晨,中午还是傍晚}?他们是去打仗还是打仗归来?他们打赢了吗?你觉得谁是主人公?你是怎么看出主人公的?组内讨论。

3 进一步观察画面能猜一猜这是哪里发生的故事吗?师生一起讨论。

4 整理资料简单评述学说话,用完整语言描述并评价作品。

谁能用一段话说说这幅作品中发生的故事。

思路:这幅作品是用什么艺术表现形式表现的?画中主要画了谁?在哪?去做什么了?画家通过什么方法,让我们体会到了小战士喜悦的心情?5利用所学巩固方法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翻身奴隶的儿女》。

他们在哪读书?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你觉得他们快乐吗?思考:每位同学都为画面中的小伙伴想了一个学习的环境,但是画面中的环境为什么是空白的?画家为什会留下空白?加入环境好不好?小结:留白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6 对比观察构图差异比较刚才两幅作品在布局上有什么不同?看画面人物的分布情况就是布局。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童年》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童年》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了解和掌握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美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画作示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童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童年主题的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回忆,创作一幅童年主题的画作。

2. 要求学生在画作中运用所学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童年的感悟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情况。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与童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童年的游戏、学习、生活场景等,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营造一个温馨、欢乐的氛围。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鼓励学生分享童年的美好回忆和有趣的故事。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展示童年主题的画作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

2. 讲解童年主题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童年的趣味性和想象力;如何运用色彩搭配表达童年的温馨和快乐等。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童年》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的课程内容。

本课以个人童年为主题,通过绘画和创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和感受。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作灵感。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材料知识。

他们对于个人童年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但可能缺乏对于童年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童年的记忆和感受,并帮助他们发现和探索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发现和探索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珍视自己的童年经历,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和感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探索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和材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个别指导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案例,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进行示范和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童年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童年的思考和回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讲解: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讲解绘画技巧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示范:进行一次示范创作,展示绘画的过程和技巧。

4.练习:学生进行个人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童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本课的主题和目标,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

第十八课《童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童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童年》(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的第十八节课,教学时间为1个课时。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让学生们学习童年的相关知识,并引导他们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童年。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童年的概念及其特点;2.学习画人物的基本技巧;3.学习用画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童年。

技能目标1.能够画出童年中的重要人物;2.能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2.让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找到美好的记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知识讲解(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向学生们讲解童年的概念及其特点。

可以通过ppt、图书等教具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 技能训练(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向学生们讲解画人物的基本技巧。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然后引导学生们观察并模仿画出。

再让学生们自行画出自己的童年中的重要人物。

3. 创作实践(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让学生们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示范作品和素材供学生们参考。

同时,老师还要督促学生们注重细节,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回忆。

4. 作品展示(1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让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增强班级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要加强的点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童年的概念及其特点。

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我可以使用更多的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们理解,让概念不再抽象。

同时,在创作实践环节中,我也应该更多地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和素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回忆。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人美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 童年》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童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童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童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的运用。

3. 童年生活的描绘和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童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好,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绘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童年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童年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童年生活。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示范演示,展示如何描绘童年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童年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六、板书设计1. 《童年》2. 课题: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作品要求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富有创意。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童年》是常锐伦美术二下的第18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童年的生活,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同时,他们也正处于童年的阶段,对于童年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情感方面,学生对于自己的童年时光充满怀念,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回忆,运用线条和色彩把自己童年的生活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把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出来。

2.难点: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记忆,如何处理画面的空间和构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3.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材、绘画材料、投影仪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童年主题相关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技巧,为学生创作提供灵感。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学生开始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童年》人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童年》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二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第18课童年》教材版本: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描绘童年生活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童年记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的童年生活,感悟童年的美好,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描绘童年生活,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悟。

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童年生活的回忆,二是如何用绘画表现童年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童年生活的细节,运用恰当的绘画技巧表现童年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图片、绘画教材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童年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1)讲解童年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价值。

(2)讲解如何用绘画表现童年生活,教授绘画技巧和方法。

(3)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行创作一幅描绘童年生活的绘画作品。

4.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绘画技巧要点,以便学生随时回顾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创作一幅绘画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童年》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童年的回忆和感受。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绘画和制作过程中能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对美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回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各有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童年的回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表达自己的童年回忆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表达的障碍,提高艺术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3.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作品示例。

2.学生准备:带齐绘画和制作工具,准备好表达自己的童年回忆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童年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展示童年主题的绘画和制作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制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童年回忆和感受。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以此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童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悟。

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无忧无虑的欢笑和纯真的梦想。

通过绘画,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色彩和线条回忆那些曾经的时光,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和感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二是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在教材中,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

他们对于童年的回忆充满热情,渴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学生在绘画中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和场景,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是他们面临的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能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童年回忆,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习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能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把握人物形象和场景,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和评价法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学习,提高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童年的图片和案例,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慨,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 童年》教学设计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下《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童年》是常锐伦美术二下的第18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童年生活的各种场景和人物,以及相关的绘画技巧指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美术,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童年生活的理解和表达可能会受到年龄和经历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童年生活,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童年生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以及如何指导学生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and expresstheir own childhood experiences.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绘画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互相启发和借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童年》教材。

2.画材: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童年主题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童年生活的各种场景和人物,以及相关的绘画技巧指导。

同时,教师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一幅童年主题的绘画作品,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自己的绘画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和借鉴。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第18课童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童年》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童年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可以参考和模仿,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童年的记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发展的阶段,他们对美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 教学重难点1.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童年记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教师准备案例图片,用于引导学生参考和模仿。

3.教师准备童年相关的话题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的童年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童年。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将绘画和写作相结合,表现童年的故事和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绘画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26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26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

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

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

从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

表现形式涉及年画、油画、中国画、摄影等。

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

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

二、学情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应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

本课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6幅表现“童年”的作品。

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画卷。

从宋朝的《端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境,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

这就是说在完成本课学习中,我们要把美术的学习从技能的学习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

因此,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美术文化进一步理解。

【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的生活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学具】
课本、绘画工具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你们在校学习生活的录像,大家认真观察里面拍摄到是谁?
2.师:刚才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活动中高兴吗?
有一位有心的同学把我们的活动用画笔记录了下来,他给这幅画起了个名字叫《童年》。

不仅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喜欢童年,对于一些大艺术家来说“童年也是他们最愿意表现的内容,因为童年是人生中最令人难忘的阶段。

3.课件出示几幅作品,看看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你觉得作者是想表达什么?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表现童年生活的艺术作品。

引出课题。

三、欣赏、评述:
按照学生的喜好分组,欣赏同一作品的学生在一起讨论。

第一组欣赏《端阳婴戏图》
作品画的是什么时代的人物?画面中的人物有几个?他们在做什么?你猜得出他们的对话吗?
第二组欣赏《欢天喜地》,并与《端阳婴戏图》进行对比。

观察画面上的一群孩子在做什么?与《端阳婴戏图》相比,人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的创作时代那个离我们更近?
第三组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并与《欢天喜地》进行对比欣赏。

画面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对比《欢天喜地》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构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民族?从那里表现出来的?
我们前面欣赏的几幅画都是用中国的传统技法表现的国画作品。

下面我们自看看第四组欣赏的作品是什么?
木雕作品《冬日的阳光》
第五组欣赏《战斗中成长》
请你猜猜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衣着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四、教学拓展: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可是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还不能上学,看到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组织学生讨论。

我们欣赏了一些们书作品,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作业设计】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交流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

本课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6幅表现“童年”的作品。

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画卷。

从宋朝的《端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境,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

这就是说在完成本课学习中,我们要把美术的学习从技能的学习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

因此,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美术文化进一步理解。

【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的生活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题材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课件
【学具】
课本、绘画工具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知识。

出示有关图片
3.引出课题。

三、探索研究:
小组讨论:你的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你打算怎么表现你的童年?
学生交流。

教师给与帮助意见。

四、作品创作:
1.学生根据对作品的欣赏感受,创作自己的童年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

(鼓励学生为主。


【作业设计】
创作表现童年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