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4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包含了《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表演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的意境。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and 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词的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

2.道具:准备与诗词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3.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表演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

例如,播放《静夜思》的音乐,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夜晚,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音乐和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

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

三、再读知意交流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

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注意引导:“千朵万朵”泛指很多花,数不清。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难点: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鉴赏教学法: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资料:准备相关的古诗词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例如,展示《静夜思》的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寂静的夜晚。

2.呈现(10分钟)呈现《静夜思》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选入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深刻的意境,又有鲜明的意象,充满了诗人的激情和感性。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也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古诗文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激情和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了解诗文的大意,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

可以引用一些与古诗文相关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案(一)【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2.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词两种体裁的不同,了解“词牌名”这种格式。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4.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的方法,初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5.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祖国山水的特点,感受山水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吟诵复习:1、激发感情: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很多名山大川,它们绚丽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古人、今人流连忘返。

很多诗人,也用自己的诗词来赞美山川的壮美。

这样的古诗词,我们学过一些,请同学们想一想。

2、复习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看看这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三首古诗。

3、学生回忆吟诵。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磨”。

3、通过体会字词,明确诗的意思。

4、通过激发想象,领悟诗的意境;通过反复吟诵,领悟诗歌情感。

5、理解这三首古诗词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教学《独坐敬亭山》:1、范读感悟:在我国的宣城,有一座山,叫敬亭山。

这座山山势不高,却因一首诗而出名,这首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诗题,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静心聆听这首诗。

听范读,感受语速和语气。

出示课件《独坐敬亭山》图文,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理解体会:(1)解诗题,知作者:同学们,读了诗的题目,其中的那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

独:独自一人。

从这个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简介作者,联系背景:(3)这首诗的作者,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学生介绍李白的主要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等知识)要准确的理解一首诗词,作者写作时的经历是必须了解的。

四年级下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古诗三首教案【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1.《独坐敬亭山》表现了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籍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2.《望洞庭》,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复杂的感受。

3.《忆江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江水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学习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学习准备】查找诗人资料,查找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学习时间】2课时【篇二: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5、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三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隔、数”七个字。

教学重难点:1、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诗人之情感。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留恋”、“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出示多媒体课件)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出示多媒体课件)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巩县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一生作诗三千多首)。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设计板书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设计板书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设计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古诗之美”为主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三首古诗词,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每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2)详细讲解每首诗的背景、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5.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诵。

(2)评出最佳朗诵奖。

(2)布置作业:选择一首诗进行背诵,并写一篇关于这首诗的感悟。

四、教学设计板书1.第一首诗:《春晓》板书内容:作者:孟浩然主题:春天的早晨意象:鸟鸣、花开、春眠情感:喜悦、悠闲2.第二首诗:《静夜思》板书内容:作者:李白主题:夜晚的思念意象:床前明月、思乡情感:孤独、思乡3.第三首诗:《江南春》板书内容:作者:杜甫主题:江南春景意象:江南、春水、花红柳绿情感:赞美、喜悦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了诗词背景、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课堂实践环节,学生的朗诵表现出了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1.古诗词三首【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根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 ,带着学生读背吟诵 ,读中想象 ,读中追问 ,读中感悟 ,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 ,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 ,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演播 ,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 ,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⒈课件呈现庐山 ,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 ,?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 ,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 ,看图说诗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 ,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 ,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 ,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亭 ,读tí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

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 ,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 ,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 ,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 ,生试读正音 ,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 ,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1〕学了古诗 ,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古诗词三首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背诵《江南春》、《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古诗。

1.2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感悟诗人情感。

1.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2.2学会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1背诵三首古诗。

1.2理解古诗的大意。

1.3学会生字词。

2.难点:2.1感悟诗人情感。

2.2欣赏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及诗人。

1.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江南春》2.1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诗歌节奏。

2.2教师解析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学习《静夜思》3.1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诗歌节奏。

3.2教师解析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学习《望庐山瀑布》4.1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诗歌节奏。

4.2教师解析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拓展延伸5.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仿写。

5.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6.2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教师给予鼓励。

四、板书设计1.《江南春》生字词:楼、柳、花、水、风诗意:江南春色美,楼前柳绿花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静夜思》生字词:床、疑、霜、白、明诗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庐山瀑布》生字词:望、庐山、瀑布、飞、直诗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诗词中出现的生字,结合注释准确理解词义。

能流利背诵这三首古诗词,并默写前两首。

2.学生能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说出诗句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诗句,指导朗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把握诗人的心境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多媒体展示敬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简单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二)整体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让学生根据诗句画出画面。

●讨论“众鸟”“孤云”的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数量的对比表现出的孤独感。

●引导学生观察空白的画面,体会“尽”和“去”所表达的动态效果。

●强调诗人用词的精妙。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此时的孤独心境,通过反复诵读表现出这种孤独。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探讨“相看两不厌”中“相看”的对象,理解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特殊情感。

●从景美和精神寄托两个方面理解“看不厌”。

●联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进一步体会诗人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找到知心朋友后的心情变化,带着愉悦的情感朗读诗句。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再次朗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三首》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感受和鉴赏古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5.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古诗词,提升创新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提高语感。
4.诗词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汇、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通过讲故事、背景介绍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感。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推荐相关古诗词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6.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王翰的《凉州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孟浩然的《春晓》。

《凉州词》描绘了壮丽的边塞风光和战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登鹳雀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春晓》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意境和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凉州词》:让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边塞风光的壮丽和战士们的英勇豪迈。

(2)学习《登鹳雀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黄河景象,感受诗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学习《春晓》:让学生体会诗人描绘的春天早晨的美好,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例题讲解:讲解三首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三首诗词,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和作者。

2. 将三首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3. 根据教学过程,适时展示相关图片和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默写《凉州词》、《登鹳雀楼》和《春晓》。

(2)任选一首诗词,写一篇1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凉州词》描绘了边塞风光的壮丽,战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古诗词,进行欣赏和交流。

(2)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一课,本课选编了三个不同朝代的古诗词,分别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苏轼的《春日》,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

但他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欣赏诗歌的美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2.难点: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词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欣赏法:欣赏诗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资源。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4.教材:准备《古诗词三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要学习的three ancient poems, an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登鹳雀楼》、《春日》、《石灰吟》三首诗的文本,让学生朗读并注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1)同学们,你们晚上睡觉前有没有想过一些事情呢?诗人李白在他的诗《静夜思》中,就描述了他夜晚的思考。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比喻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夜晚的景象。

(2)教师挑选几位同学进行分享,并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春晓》1.导入(1)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诗人孟浩然在他的诗《春晓》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对比手法。

4.诗句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诗词背诵:请同学们课后背诵《古诗词三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2.诗词鉴赏: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从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3.诗词创作:以“春日”为主题,尝试创作一首古诗词,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4.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古人的智慧,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懂得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勇敢地面对。
(2)诗词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背诵、解析三首诗词,让学生在感受诗词韵律美的同时,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3)难点突破:针对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句式和寓意,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词创作。教师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6)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心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教学评价设想: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探究表现、创作实践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古诗词三首》(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 认读“蚕、昼”7 个生字;会写“蚕、桑”等8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三首诗次;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3.感知诗词粗心,用自己的话谈谈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在读和思的基础上回首运用学古诗的方法。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的内容,感觉江南山川的自然美,遇到美的熏陶。

【教课要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赏识古诗,累积古诗名句。

【教课难点】领会并感觉古诗的美。

【教课方法】想象法、联合说明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展现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好多的古诗,你能把你最喜爱的一首展现给大家吗?生展现背诵古诗,师合时评论鼓舞。

2. 你们真棒!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此外三首古诗词。

(板书课题:23.古诗词三首)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乡村四月》导入: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旷野,清爽的空气,勤奋的人们,这就是乡村。

今日,先让我们跟从宋朝诗人翁卷一同到四月的乡村看看,作者又看到了哪些风景?有什么样的独到感觉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

(一)读诗句1.听课件朗诵,生轻声跟读,注意区分停留。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 / 白满川,子规声里/ 雨如烟。

乡村四月 / 闲人少,才了蚕桑/ 又插田。

2.师指导学生朗诵诗,要求:读正确、流畅。

3.生自由朗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诗。

4.指名朗诵,师生评论。

(二)知作者1.介绍翁卷。

翁卷,南宋诗人。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被称为“永嘉四灵”,著有《四岩集》。

2.认识写作背景。

翁卷一世未当官,描绘了很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这首诗是作者到大自然中,到乡村去了解农民农忙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小结:只有认识了作者平生易写作背景,才能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解诗题(四)“四月”是什么节气?(初夏节气)。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三章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品味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领略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

2. 朗读诗词:让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分析诗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和情感,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 例题讲解: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讲解如何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望洞庭》和《忆江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交流分享。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独坐敬亭山》:意境:山水相依,宁静深远。

情感:怀念友人,寄托哀思。

《望洞庭》:意境:洞庭湖美景,如诗如画。

情感:赞美大自然,抒发豪情。

《忆江南》:意境:江南水乡,美丽富饶。

情感:怀念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2)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用文字进行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独坐敬亭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望洞庭》:诗人以洞庭湖美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豪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读“螺、谙”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并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在读和思的基础上回顾运用学古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并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过程:一、展示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咱们学习过很多的古诗,你能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展示给大家吗?生展示背诵古诗,师适时点评鼓励。

2.你们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三首古诗词。

(板书课题:1 古诗词三首)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你都游览过哪些名山大川呢?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到敬亭山看看,作者又看到了哪些风景?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一)读诗句1.听课文朗读,生轻声跟读,注意划分停顿。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师指导学生朗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3.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诗。

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二)知作者1.介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文学成就:有“诗仙”之称,与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也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代表作品:《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

2.了解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游宣州时,距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被迫辞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这首诗是作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2.小结: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才能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解诗题“独坐敬亭山”中的“独”的意思为“独自”,“敬亭山”为山名,在安徽省。

诗题意思是诗人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敬亭山那里。

(四)明诗意1.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2.交流字词含义。

独:独自。

闲:悠闲自在。

厌:满足。

3.结合注释,说说每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直到没了踪影。

长空中的一朵白云,也慢慢地飘远。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和敬亭山互相注视着,彼此总也看不够。

此时能理解我寂寞心情的,只有敬亭山了。

)4.把整首诗连起来解释,全班读一读。

(五)悟诗情1.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什么?(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敬亭山的风景,无鸟也无云,让人倍感孤寂;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即孤寂寂寞。

)2.前两句中诗人用了什么写法烘托自己的孤独和寂寞?(鸟尽云去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3.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孤寂的敬亭山。

(出示图片)4.读后两句思考: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5.是啊,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风景中了,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名句。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六)课堂小结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2.师小结:学完本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所描写的孤寂景象,还让我们明白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体会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三、学习《望洞庭》回忆学习古诗词方法:读诗句——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一)读诗句1.听课文朗读,生轻声跟读,注意划分停顿。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青螺”。

3.师指导学生朗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4.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诗。

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二)知作者1.介绍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河南洛阳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乌衣巷》《秋词》《陋室铭》。

2.了解写作背景。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三)解诗题从《望洞庭》这个题目不难看出这是作者在“洞庭湖”这个地方的所见所感,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望:遥望、远望。

题目意思是远看洞庭湖。

(四)明诗意1.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2.交流字词含义。

湖光:湖面的光芒。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相:相互。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3.结合注释,说说每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的湖面没有风,看上去好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苍翠无比,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4.把整首诗连起来解释,全班读一读。

(五)悟诗情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想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镜未磨”是比喻的说法,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湖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2.后两句诗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比喻,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光、山色相称。

)3.小结: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六)课堂小结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2.师小结: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比喻的妙用。

四、学习《忆江南》导入:美景处处都有,描写美景的古诗词也是各有千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忆江南》,复习巩固学习古诗词方法:读诗句——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一)读诗句1.听课文朗读,生轻声跟读,注意划分停顿。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谙”。

谙:学习读音,应读“ān”,不要误读成“yīn”。

指导田字格中的写法。

3.师指导学生朗读词,要求:读正确、流利。

4.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初步感知这首词。

5.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二)知作者1.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是李白、杜甫以外名气最大的唐代诗人。

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诗敢为百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最早写词的诗人之一,《忆江南》就是一首词。

2.了解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相当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3.小结: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才能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解诗题“忆江南”为词牌名。

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

白居易写的这首词用的就是“忆江南”这个词牌曲调,巧合的是,词的内容与词牌又相吻合,或许这也是白居易选这个词牌的原因。

(四)明诗意1.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说说每句诗句的意思。

2.交流字词含义。

谙:熟悉。

胜:超过。

蓝:一种植物,叶绿蓝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3.结合注释,说说每句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曾经是那么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4.把整首词连起来解释,全班读一读。

(五)悟诗情1.作者写到“江南好”里的好在哪里?(风景)2.具体说一说写到了江南哪些风景?(春天里的太阳、江花、江水)3.江花和江水具体是什么样呢?(红胜火、绿如蓝)4.写江花和江水用了什么的手法?(对比。

用火焰与江南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颜色来形容江水的绿。

)5.课件出示图片,感受美景。

面对这种美景,你想做什么呢?(高歌一曲、赋诗一首、尽情游玩……)发挥想象,说一说这首词中所描绘的美景。

(提示:说话时可以想象诗人在干什么?表情怎样等。

)6.是啊,难怪诗人对江南如此难忘,写下了这动人的词曲。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自由读、分组读、展示读……(六)课堂小结1.学习了这首词,你有什么收获呢?2.师小结:学完本课,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还让我们领略了江南美丽的令人神往的风景。

从作者简短的文字里体会到了用词的巧妙。

五、课堂总结这三首诗词让我们懂得了作者寄情于山水,也是一种豁达,一种智慧。

六、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古诗词三首》”,一起来闯关吧!七、作业布置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2.积累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