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地理新导学大一轮测试必修②第一章第16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作业人教版(江苏专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人口的空间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D.流动人口增加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2.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B.交通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下图为“2001年、2025年(预测)全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据(单位:百万)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2001~2025年,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大洲或地区是()A.大洋洲和欧洲B.亚洲和大洋洲C.非洲和拉丁美洲D.北美和拉丁美洲4.“人口数量及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人口压力将得到缓解B.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导致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C.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城市化迅速,人口压力变小D.北美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移民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很大生育旺盛年龄一般是指20~34岁。
下图中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段(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与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图显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低高”模式B.“高高高”模式C.“高高低”模式D.“低低低”模式6.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A.该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B.该国国内人口迁移规模很小C.该国的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在50年后D.该国的“夕阳”产业潜力很大7.引起春节期间下图所示城市人口数量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3月8日)A.洪涝灾害B.疾病传播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2012年春节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出现“民工荒”现象。
下表为“我国2005~2010年部分产业工资年均增长率表”。
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 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世博园。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B[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
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上海旅游、出差、购物,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或永久变更,而乙是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
据此回答2~3题。
2.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北美C.从亚洲迁往非洲D.从欧洲迁往亚洲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北京流往河北C.从广东流往新疆D.从湖北流往贵州2。
B 3。
A[第2题,目前世界人口迁移总体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第3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空间变化(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指出,2017~2050年,预计9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将占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这9个国家是: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乌干达、印度尼西亚。
据此完成1、2题。
1.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未来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事业进步B.国际人口逐渐迁入C.政府实行计划生育D.传统生育观念改变2.上述9国中,国际人口迁入数量占人口增长数量比重最高的是( )A.巴基斯坦B.美国C.印度D.印度尼西亚【解析】1选A,2选B。
第1题,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人口迁出为主;政府实行计划生育和传统生育观念改变都会使人口增长变慢。
第2题,美国为发达国家,收入高、就业条件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国际人口迁入数量占人口增长数量比重高。
【补偿训练】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
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解析】(1)选C,(2)选D。
第(1)题,题干材料显示“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工人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这批工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第(2)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开始于美国南方地区,他们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
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2020·枣庄高一检测)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X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X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解析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
出国留学这种居住地地理位置的改变,相对来说属于长期性的改变,故属于人口迁移。
答案C2.若下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从非洲迁往西亚符合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
答案C最近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某某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完成第3~4题。
3.李姓人在历史上从某某逐渐迁移到某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教育4.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区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 ( )A.某某省B.某某省C.某某省D.某某省解析第3题,在历史上,某某省地处中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吸引某某李姓人向此迁移。
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某某省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吸引外省区人口向某某迁移,故某某省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
答案3.C 4.D5.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
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引起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主要是从内陆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务工和经商,人口流动规模大。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5、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6、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组织性迁移为主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7、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D、交通运输条件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10、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改革C、经济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11、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政策影响B、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D、开发国外资源12、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试测试卷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 读“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1.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 . 自然条件有所改善 B . 生产力的发展C . 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D . 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死亡率下降根据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 . 环境人口容量为2 300万人 B . 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C . 环境人口容量为3 000万人D . 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读“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 人口密度B . 政治因素C . 生态环境D . 经济因素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a 、b 、c 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C .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 .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有关我国现阶段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B . 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C . 劳动力短缺D . 大量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6.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 . 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 . 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 . 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7.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表,完成以下四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检测试题
《人口的变化》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国人口增添模式转变过程表示图,达成以下各题。
1.依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该国人口增添模式转变过程的次序是A.L-Q-N-P-M B .M-P-N-Q-L C .L-Q-M-P-N D .M-P-N-L-Q2.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M点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N点时人口数目达最大值C.P 期间劳动力不足D.Q点事后代口数目开始增添全世界人口迁徙在不一样历史阶段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对社会经济发展拥有重要影响。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3.以下影响人口迁徙的要素中,主要属于政治要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C.战争惹起的难民潮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批人口迁徙4.新中国建立以来与80 年月中期到此刻两个历史阶段人口流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从迁徙方向看都是从内陆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域流向欠发达地域②从迁徙原由看,前者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后者主假如经济要素惹起的③从迁徙量看,前者以国家有组织的迁徙为主,迁徙量小,后者以自觉迁徙为主,流动量大④从迁徙方式看,都以被迫性迁徙为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国 2016 年重生人口约 98.1 万人,占总人口的 0.78%,这意味着每 34 秒有一人出生,每23 秒有一人死亡。
65 岁以上人口约 3.417 万人。
据此达成以下各题。
5.该国最有可能是()A.尼日利亚B.美国C.日本D.印度6.相关该国人口情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增添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 .人口迟缓增添,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4% C.人口增添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D.人口负增添,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7.以下举措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①鼓舞生育②家产升级③提升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④加大对抚育少儿的支持力度⑤国际劳务输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生育率是指不一样期间、不一样地域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质生育水平或生育儿女的数目; 抚育比是指在人口中, 非劳动年纪人口与劳动年纪人口数之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内附答案)
同步练习—人口的空间变化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2、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4、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③从农村流入城镇④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青少年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2题。
5、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6、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
据此回答下列3题7、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8、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1。
2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选题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
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下列1—2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
环境质量下降D。
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读2016年1月24日春运第一天十大迁入和迁出城市对比图,回答下列3—4题。
3。
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 D.政策因素4.春运期间,上海、北京同样也位列人口迁入城市前十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上海、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B.上海、北京气候条件适宜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团圆的习俗逐渐淡化D。
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上海和北京过节5.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外出讲学B。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阶段水平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2(2021-2022学年)
阶段水平检测(一)——人口的变化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1~2题。
1.我国劳动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A.1965年ﻩB.1990年C.2015年ﻩD.2045年答案C解析当劳动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变为0时,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时,大约是2015年。
2.据图推测,我国未来面临的严峻人口问题最可能是( )A.出生率高ﻩ B.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老龄化严重D.劳动力过剩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不断降低,这最可能是由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自然增长率下降造成的。
劳动人口增长率下降,最终会导致劳动力不足以及人口老龄化严重。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A.迁入人口性别比呈平衡态势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男性人口仍占多数答案D解析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D项正确;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项错误;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项错误;迁入人口性别比并不平衡,A项错误。
4.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工程建设ﻩ B.交通运输C.产业结构 D.家庭婚姻答案D解析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影响因素可能是婚姻因素,D项正确;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两项错误;产业结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数量增添减少,性别差异不大,C项错误.抚养比是指在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2020年高中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2 习题(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提升练习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3该国可能是()A.中国B.巴西C.德国D.泰国解析:第1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了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2题,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
第3题,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
答案:1.D 2.D 3.C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5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解析:第4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因此对中西部地区的民工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5题,美国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光热条件较差,环境污染严重,故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后多迁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
答案:4.C 5.A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绘制的“江苏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①缓和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迁入量较多的年龄段主要为15~29岁和30~44岁,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经济因素是影响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020年高中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 习题(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练习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第1题,图中的竖轴表示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
读图可知,图示国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量都是负值,说明人口外迁,而发达国家人口迁入量都是正值,说明人口迁入。
第2题,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人口迁移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利于迁出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答案:1.B 2.C读图,完成第3~5题。
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4若此图表示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A.四川、广东B.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D.新疆、甘肃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D.甲地优美的环境解析: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往发达国家或地区。
西亚、北非的石油输出国因为资源开发,也招募了大量外籍工人。
第4题,我国民工主要从内陆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湖北、重庆均位于中西部地区,河北、山东均位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人口迁移量不大。
新疆因为资源开发,人口迁入较多。
第5题,迁入地良好的教育条件、优美的环境会吸引人口迁入。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迁移的进行。
答案:3.C 4.A 5.A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因素,且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
(2019·南京模拟)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 1.B 2.A 3.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
第2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
第3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C正确。
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 285人,同比去年
增加2 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下表为该区2014年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据此完成4~6题。
4.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
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
5.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人口增多
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就业环境改善
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6.春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给该区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
D.缓解“民工荒”问题
答案 4.A 5.C 6.A
解析第4题,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主要在16~45岁之间,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春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
第6题,根据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低、男女比例不协调,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等可以推断该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优化升级,还需要较多文化程度低、无技能的劳动力。
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完成7~9题。
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
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
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
8.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
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
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
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9.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
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答案7.D8.C9.B
解析第7题,表格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但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并不多,这说明年轻人很多外出到城市打工了,该现象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导致的,据此选D。
第8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得三县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减少,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会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加快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专门化经营转变;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会促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据此选C。
第9题,针对该地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偏老化的现状,三县应全面落实农村生育政策,但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要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应对偏老化的现状;实施大规模专门化生产制度;通过一定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据此选B。
(2018·扬州模拟)库车、轮台、和静地处亚欧大陆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
B.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C.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D.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
11.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C.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10.C11.A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人口由南疆向北疆迁移的数量逐渐增加,因此C正确。
第11题,据图可知,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可能导致北疆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适当缓解北疆地区就业困难,减轻南疆土地荒漠化,南疆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因此A正确,B、C、D错误。
(2019·镇江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13.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
老龄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2.B13.C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的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15.某债券研究团队发布的《2016中国人口迁移跟踪》报告称,最近6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4 180万,其中约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线城市,逾40%分布在二线城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城市的特点。
(2)判断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比重最高的城市并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3)为应对人口大量涌入的不利影响,试为这些城市提出可行的合理措施。
答案(1)人口净流入城市趋势集中,增幅分化;发达地区城市的强大吸引力,常住人口依然向一、二线城市集中;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较强。
(2)广东东莞。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3)通过政策控制人口;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卫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