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共5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共5篇)

第1篇: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0年8月30号—2010年9月5号

实习地点:火炉山森林公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江引水工程盾构基坑工地、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

指导老师:宿老师、杨老师

实习目的:1.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通过观察岩石与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解理与端口等物理性质加深对岩石、矿物的认识与识别;

3.了解与认识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原理和利用盾构设备施工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盾构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简介:

1、前往火炉山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前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

3、前往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关于“我国地质灾害发展现状及防控”学术讲座。

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星期一

我们期待已久的《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的心情都无比的高兴和激动。一来学习了那么久的理论知识,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将之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另外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不至于一开学不适应而找不到学习的状态陷入被动。

今天早上我们去土木与交通学院报告厅集中,进行实习动员,并介绍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首先宿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的情况,让我们对本次的实习更加的有兴趣,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并用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首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份正式的勘察报告的格式和具体内容并

了解和学习了有关钻探岩土试样的分析和计算。下午我们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我们将要进行的野外实习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我们明天将要去的火炉山的岩石和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今天虽然没有进行野外和课外的具体实习,但通过搜集资料和老师的有关勘察报告的讲解,我仍然感觉收获颇多。

星期二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火炉山森林公园进行野外的实习,主要是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火炉山风景秀丽,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没多少人工痕迹,更能让人贴身的亲近大自然,另外山上空气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饶,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火炉山是典型的岩浆岩地貌,其上岩石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从成岩到成山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底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或喷出地表,

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会逐渐冷却,造岩矿物以次结晶最后凝固形成了岩石,即岩浆岩,花岗岩是深层侵入岩。2.花岗岩出露过程。主要是地壳抬升和外力剥蚀同时作用的结果,使覆盖在岩石上面的山体被剥去,岩石裸露出来。3.花岗岩山地与石块景观特征的形成过程。在山峰形成的同时,由于岩性结构在太阳暴晒和昼夜温差下产生层状物理风化作用,峰顶临空的棱角以及一些块体较小的山石的棱角逐渐消失,这叫球状风化。山上到处都是圆润光滑的岩石,老师说这些都是球状风化的结果。

因为我们专业人数较多,老师让我们分批进山给我们讲解,早上九点多大家便在山脚下集合一起爬山,大家沿着小路一起爬山,有说有笑,路的下面涧水潺潺,鸟鸣林幽;沿途草木葱茏,翠匀浅黛。在山涧水边小憩片刻,聆听流水,情旷自来。大约爬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视下面的风景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都是光滑的巨型岩石,还有传说中的“飞来石”,眨一看果然像是被人亲手放上去的那,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宿老师和杨老师已经给前一批同学讲解完了,在山顶等候,休息了一会,老师便开始给我们讲解起来。首先是那些巨大光滑的岩石,当地人们对这些岩石的传说很多,特别是那块横卧在山顶的那块“飞来石”,说它是天外飞来的陨石。其实不然,那只是一块普通的岩石,只是体积较大,又处于暴露于山顶经阳光、雨水、温度、风力的侵蚀外表岩层龟裂并成层状剥落,这样一层一层的剥落,才使其没有棱角,质地光滑,这就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岩石下的巨大缝隙也是因为球状风化所形成。岩石的风化程度又分为微、中、强,三种,宿老师教我们在野外用感官识别岩石的风化程度,除了直接用眼睛观察外,最好的是用榔头敲击岩石,听其声音:如果是微状风化,岩石结晶致密,声音清脆;如果风化严重,岩石晶体松散,声音迟钝。我们亲自试验,果然是这样,而且如果用力过大还能看到风化严重的岩层成片状掉落。此外ia,宿老师还参照实例重点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节理的知识,节理分为张节里和剪节理,张节理一般发育较稀,节理间距较大:而剪节理发育较密集,节理间距较小,成“X”形。例如,岩石上的那种很大的裂缝,像被劈开一样,那种便是张节理发育所致;而岩石上那种密密麻麻的很小的裂缝像岩石被击碎一样的便是剪节理发育所致。但无论是张节理还是剪节理都是因为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的。宿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一边下山一边向我们讲解一些有特点的地形地貌,一路上听老师参照实物认真详细的讲解,那些已经生疏甚至忘记的知识又被重新记忆,并且印象更加深刻了。例如,因植物根系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生物风化,还有如何辨节理两侧岩石移动方向等。与单纯的死记硬背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相比,这种参照实物的讲解更能让我们容易理解记忆,可谓事半功倍,终于理解什么叫“纸上寻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了。到了山脚下,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有关坡积土和残积土的有关知识,并教我们如何去辨别。随上下山来回,但同学们脸上丝毫不显倦意,仍是认真肯切的听老师讲解。这一路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将书本上的知识参照实物复习了一遍,并且理解的更加深刻,记的更加牢固,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长了些经验。今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各自离去,下午回到宿舍仍不敢懈怠,查找了一些关于矿物和生物化石的有关资料,因为明天我们要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

星期三

今天的实习内容是参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矿物岩石和生物化石标本。早上起的很早,因为没有老师的带领也没去过地化所,我们只能边走边打听。幸好地化所离我们学校不太远,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地方,老师和许多同学已经到了并开始讲解了。这里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各种各样的矿物岩石标本,还有古生物化石标本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我们书本上列出的矿物应有尽有,而且每一种矿物又有好几种不同的标本,颜色形态各不相同。比如,最常见的石英、石膏、云母,因为所含矿物元素的不同或量的多少油各自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虽然它们有很多特征相同,但如果真的拿出来让我们这种毫无经验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