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来咱们班听课的老师真多,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他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祝福,这掌声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去聆听掌声背后的动人故事。
板书:21、掌声二.新课:(一) 创设情境:1、师范读,同学们用心感受这个故事,看看这篇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把掌声送给我。
2、课文中的掌声是给谁的?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掌声里,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
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来信)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精读第1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原来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残疾儿童,板书:忧郁、自卑)。
2、这段文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同情)练读,指名读。
3、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身患残疾的小英。
那时的她不爱说话,不和同学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齐读。
(三)精读第5自然段:1、可是后来,这样一个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变成什么样了? 读第5自然段:现在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2、是啊,她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奔跑说笑,快乐得像只小鸟。
甚至还学习跳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残疾,腿脚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体中,现在的她多么自信,多么乐观。
(指名回答并板书:开朗、自信)3、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生齐读。
4、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
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使学生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沙皇统治社会的黑暗。
初步了解想像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体会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中小女孩五次划亮火柴的过程,明白小女孩幻想中的幸福与现实中的不幸。
教学难点: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想像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教学准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一、幸福导入,悲情入境: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你是否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那幸福是什么?(新衣服、好吃的、新自行车、过年的压岁钱等等)那你还记得过年时我们都有哪些快乐的事吗?(食物、糖果、鞭炮、玩、和家人在一起),下面我们听一段录音:放卖火柴的小女孩开篇的情境录音(大雪、寒冷、饥饿、光脚、单衣),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年,你会怎样?(还不得冻死呀、不可能、找妈妈、老师是瞎编的)这就是真正发生在上个世纪俄国的事情,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冻死了,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好,老师这就带大家到那个时代去看一看。
二、倒叙研读,体会实情:一)学习12、一叁两个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小女孩死在大年夜里,光着脚,脸上带着微笑,手里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师:那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一次。
生汇报:他死之前看到过的美好的东西。
师:那小女孩看到的会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课文的开头去看一看。
二)学习1-4自然段生读课文,了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读后简单汇报。
播放动画,强化故事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影像。
三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4.总结学习古文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教学难点: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具: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反馈读,并提示知的不同读音,多音字:好的读音,乐的读音。
2、带着同学们的提示,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
(自读)3、指名朗读课文师:前面我们学习古诗时认识了诗人,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试着解答,不知道老师补充资料)《论语》对过渡:那到底他们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三、理解句子,感悟理解:自学提示: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自学) 汇报:(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为:就是知:聪明师: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
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5篇《花的学校》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识字、书写会写字。
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2、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六、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齐读课题。
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同桌合作读文。
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板书设计10花的学校泰戈尔印度降润碰触裳扬臂横平竖直方正教学反思本课我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甚至加细到每一个笔画。
当然个别指导也是分不开的。
本堂课我有个别同学是手把手指导的,让他们感受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要领。
我想,这样下去,久而久之我的孩子们的字会有进步的。
《花的学校》课文原文篇二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篇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石头书》:【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石头书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解释词语:(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6、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1、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2、朗读第1、2自然段。
3、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4、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篇1教学目标: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篇2教学目标: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篇1一、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安排:三课时三、教学目标:教养:⒈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⒉了解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色。
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发展: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捉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⒈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的景色⒉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捉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六、课型讲读课七、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八、教学媒体:小黑板、投影仪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兴安岭真美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
二、学习第2、3自然段⒈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积雪融化了,小鹿还在溪边散步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⑴请大家翻开书本40页⑵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指名读)读第2自然段:①标出有几句话②用“—”划出描写的景物③找出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⑶检查学习情况1> 第2自然段里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2> 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3> 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⑷春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得更美。
⒉总结学法(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指名回答)(2)(出示学习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一起学习第3自然段。
⒊学习第3自然段(1)四人小组自学第3自然段(2)地位置认得有多少句话?(指名回答)(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4)你最喜欢哪个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结合插图逐句理解。
(5)夏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呀,我们反它读得更美。
4.春天、夏天的小兴安岭怎么样?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重点: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难点:掌握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组词法等。
游戏导入:看到这个字——鸟,大家想起哪些成语或是诗句呢?小鸟依人鸟语花香百鸟朝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甫《望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大家对鸟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请看到课题:父亲、树林和鸟,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吗?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初读全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疏通长难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初读效果;2、指导朗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幽深的雾蒙蒙的这两个词语比较难度,大家可要都准确啦!可以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来表示强调!3、学习一类字:雾、蒙,。
①我们先来看雾字,上下结构,一个雨字头,一个任务的务,请注意雨字头写扁,同学们看过雾吗?②再来看蒙字,这是个多音字,同学们知道吗?它有三个读音。
蒙字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间有两笔短横。
4、联系实际理解字词:雾蒙蒙是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你看过雾吗?有雾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这句话中还有比较难懂的词语——幽深,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幽静/深远的意思;那现在请大家想想这是怎样一个树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指名朗读;2、理解字词:凝神静气、兀立,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去理解,同学们请起立,我们来演一演父亲,像父亲一样望一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统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统编)教案一:《认识字音1》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认读和书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数字字。
2. 能够正确运用数字字描述、记录物品的数量。
3.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几个、一大箩、一些、多少”等词语来描述物品的数量。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书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数字字。
2. 运用数字字描述、记录物品的数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物品,如水果、玩具等,鼓励学生用数字字来描述物品的数量,如:“水果盘里有几个苹果?有一、二、三个苹果。
”等。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字卡片,让学生边认读边模仿教师的读音。
2. 教师讲解数字字的书写规则,并示范给学生。
3. 学生进行跟读和书写练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要求学生用数字字来描述物品的数量。
2. 学生自行搜寻教室中的物品,并用数字字来描述物品的数量。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用数字字描述物品的数量。
2. 学生自己搜集一些物品的图片,并用数字字描述物品的数量。
五、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数字字的认读方法和书写规则。
教案二:《认读汉字1》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模仿正确地认读和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 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一些具有单纯描述意义的汉字。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 掌握一些具有单纯描述意义的汉字。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具有单纯描述意义的汉字,如“大、小、长、短”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出来。
二、引入新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英文字母和拼音,让学生根据拼音和图形联想出相应的汉字。
2. 教师示范正确的汉字书写姿势,并与学生一起模仿。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1.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恐龙》是一篇说明文。
文中首先介绍了两亿年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接着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外形特点,然后又介绍了恐龙所吃的食物,再介绍恐龙的生殖特点,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人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恐龙问什么会突然灭绝?引人思考,激发读者探索的兴趣。
这篇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恐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动物的知识,而且会激发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识字重点:龙、亿、翔、站、部、移、秘。
2、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本课“漫游、遍及、鞭长莫及、庞然大物”等词语。
3、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版块——-人类的朋友这组课文。
那么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朋友大约生活在距今两亿年以前,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却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们是谁了吗?板书“恐龙”学习“龙”(龙的第四笔撇过竖弯钩)二、读文悟段,学习字词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
(小黑板或词语卡片)2、自由读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读不准的词句多读两遍。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习“亿”,注意亿右边乙写法。
通过查字典理解“漫游”的含义,书写“遍”字,形近字有编,扁)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这一段向我们介绍的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恐龙的特点,课文插图中有好几种恐龙,你能能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找到相应的四种恐龙吗?(同桌合作完成)5、说出你命名的理由(学生说特点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翔、站、部、移”四个重点字的学习。
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优秀3篇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3、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感情朗读,体会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预测故事,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墙壁”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1)图片——摇摇欲坠的老屋。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这是一座的老屋。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2)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3)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4)生字,读生字。
dònɡ zhǔnbèi bào qiángbì è zhīzhū piāo zhuànɡ bǎo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shài晒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准、蜘、蛛、撞、晒”,后鼻音“洞、墙”等。
(2)(课件出示5)词语,读词语。
暴风雨往前凑喵喵孵小鸡叽叽好饿偶尔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凑”,三拼音节“喵”。
(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2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2篇)苏教版三年级篇1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 、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大家先自己小声的读读课文,然后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好。
2、谁想给大家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他读的时候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
)3、师:说的好,哪些自然段写了孩子们为了上学克服重重困难的呢?(1——5自然段)4、6—7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孩子愿意克服重重困难,找到金钥匙改变穷山沟的美好愿望。
)四、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日积月累b组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穷但心里却充满阳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们快慰,让人释怀。
三、教学方法:导学互动四、教学用具: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1、直接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礼物》这一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导学提纲(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 “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哪些词语写出了老婆婆的“穷”?(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3)、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3、自学设疑(二)合作互动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个人体会,让我们来碰撞思维的火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0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一.完成“我的发现”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好的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可以帮助三年级老师们更好地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课堂,小编为三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三篇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语文三年级《丑小鸭》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丑小鸭》是一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历经种种挫折,磨难,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他们体会丑小鸭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以及变成天鹅后它的心情变化。
在理解丑小鸭的不幸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容易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在朗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鸭为什么能成为白天鹅,体会文章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格林兄弟的童话,谁一说是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这篇故事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名叫《丑小鸭》。
(板书课题:28丑小鸭)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来解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惩罚、嫉妒、姊妹、沼泽、嘲笑、自卑、清澈、清晰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4.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自出生以来就被人欺负,被迫离开家,在历经了种种苦难、歧视、挫折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篇【精品】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篇1(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__的主要内容,体会__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__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过程与理解:抓住课文重点句子,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把话说得简洁明了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突破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分析、理解教学难点:明白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加何修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借题激疑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小熊一起来《收购废话》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1)“收购”是什么意思?从各处买进(2)“废话”可以收购吗?(3)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生字,用括号括出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2、指导重点生字读音“驶”:翘舌音,注意与平舌音“s”区分;“废”:声母是f,不是h;“录”:读“lù”,与“nù”区分;“斤”:前鼻音,注意不要读成“jīng”3、跟着老师读4、擦拼音读5、同桌互相正音,练读6、指名读生字词(2)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你还能给“了”组几个词吗?了解了断了结了得多音词“重、了”组词。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1、观察生字特点,全班交流,汇报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三年级语文优化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优化设计)

三年级语文优化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优化设计)1、学问与力量:⑴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⑵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愁闷、文雅、迟疑”4个词语。
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⑷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鼓舞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
回报别人的付出。
2、过程和方法:⑴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⑵发动学生采纳比照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悟大意。
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⑷让生相互沟通,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敬重他人,善待他人,鼓舞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怀和鼓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比照阅读课文的一、四两小节,熟悉英子掌声前后所产生的变化。
2、难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设计思路】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时机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
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舞的掌声。
掌声从今转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头“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舞和关爱。
英子在同学们赐予她的掌声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便设计通过两段表达英子掌声前和掌声后的文字的比照阅读、体会,让学生自己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发觉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解决问题。
教师只在旁做简洁的引导。
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由于有涉及到人物的内心心理变化,所以在课前模拟课文的环境,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通过采访学生,让学生进入角色去体会,解决本课的难点。
【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有关课文段落、生字的课件展现。
2、学生预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搜集一些关爱别人的有关事迹、资料等或身边的小事;搜集小儿麻痹症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师:听说班的同学们多才多艺,有小小书法家,有朗读家,小唱歌家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是教师的职责,一份优质的语文教学方案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在对对子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实物投影。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这个家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草树木。
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这是一首对子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
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自由读。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一人读一句。
注意我可能随时请你接着读,没叫到的同学仔细听,他们是不是读准字音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请你再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
标完后,同桌间互相考一考,看看你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
2.说说你们画了哪些生字朋友,大声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把这些生字朋友从课文中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1)出示生字:“雾”。
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们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师:太阳出来了,雾慢慢地散了。
老师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出示卡片]齐读晨chén雾(2)填空:( )对雾课件出示云、雾的对比图片。
(注:山峰间萦绕的云)知道为什么用云对雾了吗?(3)小结:有时我们也把它们放在一起。
(课件显示:“对”字消失留下云雾。
)学生读词。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雨对( )春夏对( ) 追问:为什么这样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过渡: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这幅图说的是哪句话?(出示:青山绿水图片)提问: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山伴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青山伴绿水”。
小结:青山有绿水作伴,绿水有青山作伴,我们有( )作伴。
(课件出示:我们有____作伴。
)这样的情景多美呀!(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1)看图激趣。
(出示:农场图片,图上有菜园,周围有果树)(2)看图认识蔬菜、水果。
农场里的物品真不少,看看你认识哪些,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白菜,红椒、蒜苗,豆芽、红薯的图片) 在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用课件呈现出对应的汉字,生字上有拼音。
蒜suàn苗葡pú萄táo 方式:看音节读词,去掉图片背景读词,去掉拼音直接读词。
(3)引导记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蒜葡萄都有“艹”,完整地读第二小节。
思考:“艹”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艹”的字?)(4)找对子。
在这小节里,哪些词语是相对的?比一比,看谁最有眼力。
(5)朗读第二小节。
方式: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6)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重点理解:红薯长青藤。
课件演示图片,帮助理解“长青藤”。
葡萄穿紫袍:课件出示紫色的葡萄。
(7)练习说话。
看到农场这样的美景,你最想说什么?(8)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5.小结。
有感情地读全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红”字。
1.巩固会写字的认读。
方式:抢读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
(1)观察会写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除“袍”字外,都是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
) (2)指导写“袍”字。
请学生自己读帖——说说它的写法——学生临写——纠正反馈——再次练写。
重点提示: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五)作业。
收集带有本课生字的物品,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记在自己的识字卡片上。
第二课时(一)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1.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语。
2.一字组多词,看谁组得多。
3.分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选出好的方法。
各组选同学来交流。
4.交流课外识字情况:说说你从哪些物品的名称中找到了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方面的共同之处。
(占格、宽窄、大小等方面)方式:指名说,课件演示(如:用画线法标明结构特征)2.总结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规律:上下对正竖向短,记清各部窄和宽,下部穿插上空间,结构紧凑不松散。
3.学生照范字书写,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
学生对照自己写的观察哪一笔写得好,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再写一个。
要求:第二个比第一个漂亮。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写字方面,你又有什么收获或心得?(三)扩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又认识了哪些字?说给大家听听。
2.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是相对的,可以对成对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认识横折、横折勾和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朗读的能力。
3、认识到书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学生课前准备的绘画的书架或照片,带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流程:一、导入1、谈话:谁愿意谈谈你的小书架是什么样的?丁丁家也有一个小书架,他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书架吧。
2、复习单韵母二、读文1、老师大声读课文,小朋友们打开书小声读读短文。
听的时候要用手指着书认真听。
2、生评价师读得怎么样。
3、谁能完整地读课文?指名读?4、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三、识字1、小书架中有许多有趣的字卡,让我们一齐来读读它。
如果这个字你不认识你可以示意老师。
2、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在课文中读读这些认识的字。
3、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请小老师教同学。
四、再读课文1、认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架上摆了哪些你最喜欢的书,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架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
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1、认识新笔画“横折、横折勾和点”。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用、在”的笔画笔顺。
3、指导书写。
六、练习猜字游戏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3(一)教学目标:《小书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复习学过的六个单韵母。
2、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图画认识上、中、下的位置。
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课部分结合第四单元金钥匙的教学内容,以小伙伴丁丁导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通过回顾丁丁家爱读书的好习惯,将前后教学内容融汇贯通,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指导课题中“书”字的发音,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汉语拼音能帮助我们说好普通话,发挥拼音帮助正音的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读识字听读识字是适合新教材特点的一种识字方法,是由长期从事小学教学与研究的天津教育研究院谷锦屏老师首创,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一项创造性研究。
它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儿童自然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由文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通过自己试着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对能正确朗读课文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易读易背,学生往往在熟知课文内容后,不愿意看书。
为了把听读识字落到实处,使学生切实在读中认识生字的读音,我在听录音读、跟录音读两个环节中都设计了用手指读,旨在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每一个字上,从而达到听、读、认的和谐统一。
熟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动学生自己找,再读一读、认一认。
并在复习熟字的同时,巩固六个单韵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
充分运用学具,通过同位互相认读生字卡片,将本课十个生字从词语中单独提出来,再通过对口令、摘葡萄游戏加深印象,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生字读音。
识字过程穿插了比较“用”和“月”的异同以及“在”的说话训练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听读识字的基础上,联系比较形近字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及想象力。
3、最后,结合丁丁及学生自己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养成天天读书的好习惯本课教学我注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同位读、听口令游戏、摘葡萄游戏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生字掌握得较为扎实。
听读识字注重实效,并运用指读将每个生字的识记落到实处。
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由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4教学目标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语感目标)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技能目标)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情感目标)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
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
师范读。
(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
(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
(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6)记忆认词。
(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