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酒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酒故事·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
名人酒故事01_天子呼来不上船-张大千.2011.01.27
酒是双刃剑,关键在如何把控。好的来说,酒的刺激麻醉让人与人关系融洽坦诚,促进沟通,密切感情。酒还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会更息息相关。酒也是药材,有许多作用。科学合理饮用可以收获健康。但是,一定要用科学方法饮酒,才能收到好效果。如果过量,所有好作用就荡然无存,给我们全是坏作用了。怎么喝才能只有好作用呢,这是本讲座要讲的。
这个平台上,用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载体,以酒对人的影响而产生的精彩故事为中心,以医生的视角来剖析。我想把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与医药卫生知识揉起来讲,希望大家了解相应的医药卫生知识与养生保健的方法。先来讲第一个病,是最常见的病。醉。在医学上是一种病,叫急性酒精中毒。一个历史人物是桀骜不驯的李白。
想到李白容易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他的所作所为千百年来当作性格中的金字招牌。像他一样桀骜不驯的只他一个,被广为传颂。后世许多小说戏剧等都对这些进行精彩的记载和描述。民间流传的情节差别大。有这样说有那样说。再看史书,记载怎么样呢?《新唐书》中记太白醉酒,“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这一段记载可靠的就是这个。“天子呼来不上船”是通过杜甫的诗来表达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事件中,李白有哪些具体事彰显了他的性格呢?一是让高力士脱靴,一是拒绝玄宗的召见。高力士是宦官,伺候玄宗的人,决定了他围着玄宗的特点,决定了他政治优势是别人不具备的。他对玄宗的思想掌握得清楚。正因此,满朝都对他客气,多敬重他。他自我感觉一定也十分好。李白大醉后,却让他脱靴,高力士得跪下,肯定心里不舒服。至于拒绝玄宗的召见,更是不得了。这是抗旨不遵。李白正是靠着这种高大全的形象铭在我们心中。
后来仔细想想,这事理解不了。这与他的个性聪明劲不合套,他从小就想当政治家。远大志向,要想实行,没皇帝的肯定不行。我想他对此清楚,但是为什么大醉后却什么也不在乎呢?这种恶果厉害,想实现抱负开开玩笑呢。从医生角度来看,结果是李白这几件事不是发自内心,更不是为彰显傲骨来的。李白聪明不会干这种傻事,但是从大脑完全失控下得病的症状。这是病的必然表现,不受主观控制。像羊角风,平时跟好人一样,但是犯病,就可怕了。医学
上四期,有典型的姿势。这个装不了。瞳孔最不能装。这种症状不受大脑控制的。李白在两件事件中表现的正像这个。
李白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正是今天讲的急性酒精中毒。从医学上讲,一个人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像三两酒量喝到了六两上。这时,为什么酒精只损伤大脑,不损伤别的脏器?这与酒精特性有关。酒精对大脑对肝脏亲和力强。破坏力特别强。可是,为什么此时,只出现大脑的症状?而与肝无关呢?道理在大脑与肝脏对酒精反应程度不一。大脑管所有的器官,潜意识里规范着每个人该做什么,这是人正常生存的基础。急性酒精中毒时,最主要表现在大脑。肝脏就不像大脑。先观察一下为什么刺激我。肝脏受刺激时,不表现出来,但是对肝脏来说,后发制人,如果急了,就出现要命的病,像酒精肝,肝癌,都是致命的。大脑不一样,是人的司令部。在人身上表现是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抑郁。正常情况下的法律法规,不顾了。正常情况下受束缚的都没有了,放开了,结果是胡来了。这些症状他自己不知道。事后才会明白。变成了下意识行为了。
这些症状是一点一滴地出来的。医学上根据这些程序轻重及阶段性特点来分三个阶段:一是兴奋期,二是麻痹期,三是睡眠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特点,兴奋期时不会出大格。放肆了,可是进入麻痹期内心的束缚感就完全放开了。变成了天老二了,不服任何人了。表现出来的东西从医学上根本不听调控了。说话都乱了套,不受大脑调控。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就正是进入了麻痹期了。像酒后驾车,进入麻痹期了,大脑完全不受控制了。醒酒后才知道后悔。李白在这两个事件中放肆,连皇帝都不买账,发病原理也一样处于麻痹期。兴奋过了,累了,就进了睡眠期,自我调整了,睡眠与正常睡眠也不一样。急性酒精中毒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倒头就睡。像李白在金銮殿上就睡了。实际上他自己不知道。这个睡眠期掌握不好就出问题。像有些人躺到马路上就睡了。看似不大的病,实际很大,危险性也是极可怕的。另外,李白的这种表现,是歪打正着。有故事说河中鳄鱼饿了,几个小伙子正看对岸槐树上挂着的红荷包,一财主发布消息,敢于跳进河里游到对岸摘下就嫁女儿给他。这些人一个个准备跳,看到鳄鱼都不敢了。却有一人跳了,拼命游,鳄鱼高兴了。他奋力游了过去。怒吼谁踢我的?这与李白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名人酒故事02_会须一饮三百杯-张大千.2011.01.28
李白以豪饮著称于世,饮酒成了他重要生命内容之一。后人认为这是促成他诗歌成就的因素之一。
李白喝酒
上,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归纳一下,我查了许多资料。分析一下,有如下几特点:一是酒量大。平常生活中人们喝上半斤八两都很大了。李白一次喝多少呢?“会须一饮三百杯”,好像胡说,可能吗?但是静下来看,这数字不会太不靠谱。他常与朋友一起喝,没人更正,所以基本属实,当时我不相信,我为此考证一下,酒具大小。但结果证明当时酒具都大,那时,酒精浓度低。米酒黄酒,像今天的啤酒。就可以理解了。三百杯,大约六千毫升,去掉夸张,还得五千毫升左右。就是水也够呛。李白酒量大,不值得怀疑。二是酒瘾大。与酒量不一样。李白酒瘾更大。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酒瘾一上来,对他的影响破坏力就可想而知。李白英俊,风流倜傥,但是酒瘾上来了,整个变态了。损伤大。第三个是逢饮必醉。看见酒就一杯复一杯,不醉不罢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给老婆写信时说的。四是酒龄长。有诗:756年写的“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今粟如来是后身。”762年死的,从诗中可以推算出来,六十二年寿命中至少喝过三十五六年。医学上来说,这是酒精依赖症。酒成了他的生命中心。
酒精依赖症是他的第二个病。也是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发生的病。酒精依赖症,人对酒精产生了依赖。难割舍了。李白一天不喝不行。主要表现是两点:一是心理依赖,二是躯体依赖。心理依赖是内心仿佛出现幽灵,不断地向喝酒人发出指令,让他喝酒。有人有毅力,不喝,其实难。得治疗,多方配合才能拉回来,不是想的简单。这种冲动这种发自内心的饮酒冲动让你拒绝不了。所以靠毅力修养解决不了。人的大脑出现了实质性损伤。像肝脏肾脏心脏病都会出现实质性损伤,靠毅力心态解决不了。要系统地治疗。不是病人自己能解决的。躯体依赖呢?身体也出现许多症状,像脾气。像手脚振颤。
人体有正常生理现象。大家每天都在喝酒,三十毫升左右。这是生理现象,一个人天天喝酒,因为人体有一个酒精加工厂。先天来的,功能专业,不谈。这是高质量的。不要投资。人体包括大脑脏腑,对酒精并不反感,但是不能超量。不能超过人体的分解代谢能力。得想办法降下来。在这范围内相安无事。你大脑,分析到人体内的情况,上策从根上解决,命令嘴上不再摄入。这在长期饮酒中嘴不听你的使唤了。中策来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躲得起,大脑走了,也用不了。因为大脑现在和五脏六腑四肢形成统一的整体。下策是和平共处吧,化敌为友,和平共处,建立在失败者的基础上,大脑以损伤利益为代价换
来与酒的和平共处,这就是酒精依赖症。大脑也因此损伤了。大脑时间一长与酒精也变成了哥们,适应了它的危害。把不常态变成了常态。本不希望有酒精,长时间就变成依赖了。
曾有一个音乐家作曲家,他看别的病,生活上一个习惯,一般人睡觉越静越好,他却不行,没噪音不行。晚上得听着音乐睡。一关音乐就醒。这属于与酒精依赖症一样的反常态了。一个道理。酒精依赖症病人怎么解决呢?喝下去半斤,不舒服马上消失了。喝酒就能及时解决酒精依赖症。这个办法是治的办法吗?这是饮鸩止渴,以生命为代价的。医院当然不能用这个办法。医院得用科学规范的办法来治根。把人从酒的阴影中拉回来。脑的损伤越来越大呀。
关于这个病的指导思想,酒精依赖症的治疗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预防,否则治疗为空。这在全过程中,具体环节上内容不一样。但是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在《黄帝内经》上就有科学的描述。这是两千年前就有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谈的是预防。好大夫就是上工,不是治疗手段多,而是有一套方法让人不得病。再好的药不如不生病。这是中医的指导思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自豪,这是宝贵的遗产。
作为急性酒精中毒与酒精依赖症从发病原因上有什么共性的东西?这两个病从轻重上有什么差异?这两个病从病理发展环节上有什么相互联系?共性都是脑袋出事了。程度上,有质的差异,前者是大脑紊乱,后者是大脑的实质损伤。一个是量变,一个是质变。内部发展变化上,酒精依赖应该是多次急性酒精中毒的基础上。从医学角度来讲,酒龄五年以上,超过九两的百分百出现慢性酒精中毒。即使没醉,突然出现不喝有点难受,这就是出瘾了。这是酒精依赖症的先兆了。血液里的酒精超标了,得清理了。再不清理会出事了。
酒精浓度超过正常指标,对身体对大脑对肝脏的危害比血糖血脂高更大。另一个人与李白同时期,长处是书法。这是谁呢?听下集。
名人酒故事03_张旭三杯草圣传-张大千.2011.01.29
上次讲到了与李白同时的旷世奇才,张旭书法开启了书法史上的先河,当时唐文宗封为三绝之一。当时冠以狂草大师的美誉。张旭狂草在那个时代受欢迎到一字难求的地步。同时代的人要想得到了个完整的书法作品难。有人为得到书法想尽了办法,史载,他刚刚做常熟的县令,没几天,对环境不熟,一个老人来访,打官司,张旭看完后乐了,发现这个老人打官司的理
由小,张旭看完后,说,值得吗?老人表态,同意,不过有请求,你能不能把想法与观点写下来。张旭就写了,把这个交给了老人,老人笑着走了。张旭也爽了。不几天又来告了。看完诉状,张旭急了,不舒服了。与前一张一样,还是小事,张旭说了,这样的小事再三找我,不是客观上影响了工作吗?老人听他急了,说了,想得到墨宝,没想到你急了。可以想到,为得到书法,什么点子都想得到。据说真迹在当时就马上可以变现。史载,有邻居,家道中落了,穷得吃不上饭。想到张旭,希望他资助自己。没几天回信了,写两层内容,一是同情,二是告诉他拿这封信卖,给了指导价,不要低于一百金。邻居觉得是忽悠他。说明在当时是大钱,但他老婆不急,拿着去卖试试,集市上去,出乎意料的是很快被人买走了,高价买走了。邻居一听,了不得。信如此值钱,要是完整书法作品呢。可见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与价值。
绝在哪儿呢?一是作品绝,二是作品的表现手段更绝。作品本身创造了一种新的字形,叫狂草。这种狂草外观形态潇洒,特有的神韵对人视觉冲击力极大。这是一次文字改革,还能过本人的功底把创立的狂草神韵充分地表现出来了。真迹不多,但从这些可以看出确实棒。表面随意,但是内行眼里每笔划都有出处,有传承。像古书评价为,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这个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集百家之长,推陈出新的结果。正因此,一问世,好评如潮。像颜真卿两次辞官,去跟张旭一点点学起。如云烟,这是杜甫的评价。书法之绝,可以充分看得出来。表现手法更是,书法形式用头发写,以发代书。这难。他却成功了。写出来的东西如龙似凤,如行云流水。这种绝到了领军的地位。
张旭与酒有什么联系呢?没酒就没有这种狂草。就引不出这种病。以发代书前提必须喝酒。酒是重要前提。史书有记载,《国事补》中说,“饮酒辄草书”,总用头发来写。李白喝三百杯,才出现冲动。张旭呢?恰恰相反,只要极少量的酒就会发病,三杯。有史载,“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张旭以发代书有特点:无先兆性;突然性;强烈性;短时性;酣睡性;失忆性。没有先兆,不会提前告示。什么时候出现自己都不知道。喝酒是前提,不是每次都准出现。来无影。出现就突然了。用手写写一冲动,放下笔就以发代书,表演了。过程显得兴奋。体现强烈性。因而也就短时,几分钟十几分钟就结束,一睡就结束了。结束后就忘了。最多也只能记得一点点。这就是这种病的特点。从医学角度分
析这种过程实际是病的发作。这种病叫病理性醉酒。
什么叫病理性醉酒呢?叫突然短时间少量饮酒引发的急性精神症状。一是得先喝酒,二是得有精神症状。酒量要少,精神症状分三类,可以兴奋可以抑制可以失调,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症状,表现为暴力,有攻击性,体现在客观的主观两方面。客观上会毁物伤人,主观会自伤自残。他这属于自残。
为什么这病在犯病时会有暴力倾向呢?这一瞬间,病人脑里出现离奇的幻觉与片断妄想。出现恐怖的画面。用这样的相象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时这种病人文质彬彬的,一犯病就不是他了。恶果厉害,为什么呢?不要认为醉酒没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但是赶上这个,麻烦了。恶果不可想象。有个印象,得赶紧送医院,留在家里或许是个祸害。怎么诊断?得抓这几个;一是得喝酒,喝得少是第二个特点。这个量因人而异,前提是酒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构成酒精中毒的后果。第三个是没先兆突然等。发病时间来说是短时性,不能长时间犯病。顶多一小时过去了。张旭符合这个特点。再一个是失忆性。杀完人,抓他他都不知道。这不是装,他记不住了。张旭也是这样,一醒完全记不住。
这种急性病理性醉酒与李白的不同,李白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单纯性醉酒,而张旭算病理性的醉酒。
另一个也是如此,表现为脱衣秀。一犯病就脱得一丝不挂。朋友无意看到这样,就劝他,他就说,你懂什么,天地是我的房,我小屋是衣服,我在屋里不要穿,你怎么钻到我裤子里来了?这是症状。这病与张旭的病是一样吗?不一样。同是精神病,但是来自不同病因。刘伶,与其他人有一技之长不同,他找不到突出的专业。他出名就靠喝酒。这本是边缘化的,可是他却出名了,只能从喝酒来看了。酒量大到一次能喝四十斤酒的地步,关键还不醉。他遗憾的是一生没有真正醉过。老婆一听急了。酒花了多少钱,还冤,让两个扔进酒缸里了,第二天一看,被他喝光了。还不醉。这种表现是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症状。病理性醉酒一定得少,而这个一定是多,不具备攻击性。
名人酒故事04_但恨饮酒不得足-张大千.2011.01.30
陶渊明五个儿子都是先天痴呆都与饮酒有关吗?
陶渊明作为文学大家,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从小就赞赏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也欣赏外祖父的道家思想。一生,41岁为界,之前是儒家精神为主,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进取努力,曾做过江州祭酒参军与县令等小官,官不大,但也尽量为百姓办事。他骨子里是地道的文人墨客,看问题的角度是书呆子,与当时官场规则格格不入。好心总办坏
事。把顶头上司都得罪了。他们就整陶渊明。甚至想把人置于死地。他也意识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他决定辞官。决裂官场,回乡当农民。他一生有两个嗜好,一是以诗咏志一是喝酒。前者是他喜欢把所见所闻所感用诗记下来。一生写了许多诗,留下许多精神财富。喝酒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喝酒。他是酗酒,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有条件就喝。诗词中对这个特点描述平淡。不像李白。陶渊明却不在诗中描述这些。典型的只有四句,“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史料上,记载过一些经历,能看出他与酒的特殊感情。一是,他刚刚做彭泽令时,发生一事,体现酒的位置。当时政府对县令俸禄,分两部分,一是钱,一是土地允许耕种。当时亩产低,天天能吃饱都不容易。当时政府让县令无偿提供一部分土地来解决吃喝。有三百多亩良田,这了不得了。全家没后顾之忧。这是公田,只有使用权,陶渊明没见过,高兴,第一念头是解决了喝酒问题。想把它种粳,作为酒加工厂。太太急了。
但恨饮酒不得足,是他真实的心理写照。这种对酒的感情给他带来了恶果。甚至因此辞职,一次与幕僚研究工作,他穿着便服,很随便,一边还喝着酒。这在今天正常,可是这时来了一个人,看到后,指着陶渊明斥责,成何体统?这人是刘云,是寻阳的督邮,是上级单位的。这个官不是大,但是权力大,职责是考察县令政绩,巡视并上报有关单位。县太爷都怕的人。这次来没有通知,袭击说明有矛盾。这人与陶渊明没矛盾,只是受人之托来找茬的。是郡丞,对陶渊明不满。何隆直接跟陶渊明也没矛盾,是他哥哥的问题,彭泽的首户何泰常少交税,以往县令不太管,而陶渊明就从他开刀。陶渊明意识到了严重,就辞职回家。官场的躲了,但是经济上的问题来了。生活问题来了。这时,有朋友颜延之当了太守了,路过时,拜访陶渊明,给了两万钱。陶渊明却拿去喝酒了。对这事,我个人觉得很不舒服,责任心没有。
这种喝酒肯定损伤身体。主要体现在生殖上。导致精子的生成,导致五个儿子先天性痴呆。这种情况从神经科来说一是先天性脑积水,一是先天性颅裂,等情况。脑积水最常见,多到挤扁了脑组织。头大,但不正常。也有小头症,脑袋小,骨缝过早骨化。定型,脑壳定型脑组织就不定型,脑压高,不聪明了。有骨缝裂开了。脑都不灵了。也有脑细胞出现退化性改变。照样不灵光。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到底是不是这些中的哪一种呢?根据症状描述,“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
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对症状描述准确。像写出了病历一样。都好玩,舒生活不能自理。一个比一个傻。这么聪明的陶渊明生了五个傻儿子!没有形态学描述,说明没这种情况,这样分析这五个属于第五种情况,脑实质出现痴呆症。陶渊明并不知道这种惨与他有关。他还在怪儿子。老了他才悟出来了。很后悔。
我想起一个歇后语,脑袋进水了。实际正相反,脑袋工作要大量的水,没水干不了活。含水到百分之七八十。小孩更多。为什么呢?所有功能离不开水。思维意识情感智慧都归大脑。所有功能的协调与它也有关。这种信息活动复杂。复杂到现实社会任何一台高档的计算机功能都望尘莫及。生物物理学上,都是大脑细胞的生物电的活动,要重要的介质就是水。没水就没生物电活动。人脑永远不可能过度。越用越灵光,不可能过度。但是头昏为什么呢?缺氧是原因,最根本的是缺水。所以,年轻人要多喝水。我建议大家养脑要多喝水。定时喝水。建议喝六次,早晨起来就喝,二是一上班打开电脑喝,三是上午下班,四是下午上班,五是下午下班,六是睡觉前。再就是闭目养神,切断眼睛传递来的信息。一次闭十五分钟,一天闭三次。肯定养好了脑。养生主要讲的是养脑。
名人酒故事05_酒池肉林亡国恨-张大千.2011.01.31
商是奴隶制王朝,历时六百年。末代君主商纣王是残暴君主,嗜酒如命。酒池肉林。
商纣王在古代帝王中是名气大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靠的是残暴。最昏庸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酒精中毒性脑病,是慢性酒精中毒中最严重的一种。大脑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人的思维意识心态情感心理活动甚至性格都与大脑有关。如果大脑病变人的性格就会扭曲变态。人就容易产生暴虐的心理与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商纣王的酗酒与亡国间的关系。
商六百年历史中,一共出现十七帝三十一王。从开国的成汤到中兴的盘庚,把商搞得有声有色,疆域达到了北到内蒙西到青海湖南到长江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伟到帝辛时,更上一层楼。应该再传几代不成问题。可是周武王一次袭击,就灭了商。商一战而亡。纣王也落得自焚的下场。表面上看,这个结果是偶然的,可是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来分析,这是必然的。决定政权的兴亡是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时商纣王民心完全丧失之时。商百姓从内心巴不得他死去的时候。武王看到了这个时机。实质做的是顺民心的事。胜利就是必然的事。前1046年那场战役,在牧野战争,双方具体部署,周武王只有五万,商有
十万。这十万是临时的,正规部队在南方平叛。武王准备了多年才有五万,而这临时就凑合了十万人。如果这十万人能同心同德,牧野战鹿死谁手就难说了。输在民心上。纣王有哪些举动导致商的民心尽失呢?残暴。残暴到什么程度呢?有许多酷刑。嗜杀成性,令人发指。当时商百姓时时刻刻都活在昏天黑地中。
继承王位前,他并没有这种嗜杀成性的表现。刚当皇帝时也奋力拼搏。扩大疆域。把中原文化传到南方。出现暴虐心态是后来的事,他在位三十年。后来逐渐出现的。为什么出现这种心态呢?从医生角度来说酗酒过度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酗酒过度使大脑出现器质性病变。如果在平民身上,作用不大。但是出现在帝王身上不受管制,地位导致了他的恶性心态无限膨胀。酗酒是产生暴虐的心理基础了。查了许多资料,他喝酒的具体描述不明确。只能从理论上推测。那时,国家造酒很发达了。史载,贵族把酒量多少作为身份的象征。纣王更是如此了。武王伐纣打到牧野时,纣王和大臣们喝了七天七夜了。这可以看出他的酒量。此外还有酒池肉林,把人工湖装上酒,反映出他对酒的感情。这时加温后才喝酒。商酒具有大量铅,容易中毒。铅中毒就能使大脑中毒。
科学饮酒包括哪些内容呢?让酒对个人家庭社会只起好作用的饮酒方法。有八要素构成:优秀的品质;适宜的酒量;适宜的速度;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心态;适宜的酒前酒后;适宜的佐菜。白酒好坏,三个标准,一是低度,四十度以下。二是杂质少。三是口味纯正。主动喝酒与被动喝酒都一定要度数低。杂质少,甲醇要低。这也与价位无关。口味纯正。
适宜的酒量,指不会构成任何伤害的酒量。指多少呢?我们国家05年规定的是男人不要超过30克。07年调整到25克。这依据的是人体对酒精的排解能力。喝酒取决于人体分解酒的能力。这种能力靠什么呢?取决于酶。酶也不一样,有人多有人少。这不是练出来的。基本定型的。
适宜的速度,反对感情深一口闷。不能一下子喝许多酒,肯定有伤害。量要少,速度要慢。小酌慢饮。酶一天工作情况也不一样。晚上五点半到七点半最足,喝酒效果好些。早晨就差些。适宜时间重要。
适宜的温度,有些酒得温,白酒在25到45度间喝。一是可以把香气放出来,二是降低杂质。温酒时,要先温到65度上,再降到喜欢的温度。甲醇这时大量挥发了。
不同的情绪变化也影响酒精分解酶的作用。愁时,不好好干了,容易醉了。
酒前酒后也要注意。不要空腹喝酒,最好是酸奶。减少了对胃壁的刺激。还有芦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