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

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

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摘要】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人们越来越怀念内心深处最自然的情感,渴望倾听与倾诉,于是需要交往。

城市居住小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亦是人们发生交往活动的主要空间。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居住小区中的交往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展、优化居住小区中的交往空间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交往;交往空间;规划设计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住进了高度整合的集约型住宅小区。

在这里人们穿梭于地下车库与电梯之间,能够很便捷的上班、回家。

但是人们在享受现代家居生活的同时突然意识到了始终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于是人们需要一片交往空间。

但是快速的城市发展催生的现代居住模式是否真正切合人的需要,居住小区中的交往空间设计是否合理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居住小区中的交往空间规划设计现状以及小区居民对交往空间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调查研究,着重研究小区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休闲场所的开发与利用。

2居住小区中的交往空间设计现状2.1 居住小区的封闭目前我国的城市居住区的形式以封闭式为主,它将原来生活在独立单元中的居民归入到相对集中、统一的大型社区中,也是出于安全的目的,城市居住小区都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

但是封闭对城市社交生活是带来副作用的,在一个被隔离的社会环境中,社交距离定会产生成见及误解,小区居民的交流、沟通也会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其他部分的居民对访问这些街道的兴趣减少,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交往”这一行为的发生。

2.2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商业化在住房用地商业化、居住小区建设利益化的今天,小区的空间规划设计首先考虑到的是土地利用率,资金回报率。

于是,形成居住小区中的居民楼之间的间隙过分密集,并且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忽视了人性化的因素,鲜有可供交往的空间区域。

居住小区的绿化出现了“为绿化而绿化”的现象,只考虑绿化面积是否达到有关规定,甚至诸多小区中的草坪、花坛、绿地景观等被栅格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覆盖面积达到,但其绿化的实际功能却远远发挥不了作用。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

更广的邻里交往。 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因素, 这 但缺乏交
也是形成邻里间关系冷漠 、 疏于交往 的关键性 因素。
莹 多层次、 立 多渠道的交往空间
吾 区规划 中, 住 交往空 间的设 计已成 为空间设 计 的一
容。 现代住 宅不仅要想 到如何 为居 住者提 供舒 适实 兰 间, 空 还应 想到在一个 住宅楼 里如何 有利于建 立和 的邻里关系。 居住 区的空间按其功 能要求, 一般可划 空间 、 公共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 间三级 。 半 其中半公 日 间并非是一个完全 浩 空 的公 共场所 , 其公共性有_。 的 定 为住宅组群内的半公 共空 间是供组 团内居民共同使 用
主 为 和 居 民 活 动 特 征 作 为 规 划 的主 要 任 务之 一 , 居 行 为
的, 是邻里交往 、 游乐和休 息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 , 宅组团 住
趋向小 型化或布置成 院落的围合 ( 如采用类似 四合院 、 里弄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手法 ) 使住宅围合成一个属于 “ , 我们 的” 自已的” 、“ 半公 开空 间。 生活在一个院落 中, 有一种集体感 , 邻里之间产生一种 和睦 的感情 , 互相关心照 顾。在南方 的居住 区设 计中, 常常可 以看 到 由一些板 式小高层 围合成一 个大 的交往 空间 , 车交 汽 通在 院落 外组织 , 车场设在外围或地下, 停 院内基本上是一个
验 和生 态 环 境
刻意营造出促进 交流 活动的场所 , 并提高环境质量, 这就 意味着为其他丰富的活动 如游乐、 体育运动和公共活动等提供 了良好 的发展基础 。 景观节点的塑 造使 人在动态的对 空间环境 的把握 中, 不断有视 觉的转换 , 形成美的享受。 这些方法包括 : 树立标志性建筑物 、 广场标志物、 绿化的艺术处理 , 还有雕塑、 小品、 水景和灯具等艺术处理。 在选择人们活动设施时, 尽量选 择朴素的生态材料, 木地板、 如 碎石子 自然铺成 的简单通行道 路, 创作一些简洁 、 精美 、 独特 的围墙图案和雕塑小 品, 但要考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越来越受到。

良好的户外交往空间可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从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定义、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内的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户外交往空间是指居住区内的公共开放空间,供居民进行交流、活动、休息等。

在居住区规划中,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同时要与住宅和公共设施等相协调。

户外交往空间应满足居民的社交、活动和停留等需求。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交往空间。

例如,对于儿童,可以设置游乐场和亲子活动区;对于成年人,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和健身设施;对于老年人,可以设置棋盘桌和晨练场地等。

交往空间的大小和布局也应根据社区规模和人口密度进行合理规划。

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行为模式、情感需求和身体特征。

在空间布局上,应保证空间的开放性和私密性的平衡。

同时,应注重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户外环境。

还可以通过增加灯光照明、安全监控等措施,提高交往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通过美学、设计等手段创造一个舒适而富有人性化的空间。

这可以通过采用特色的建筑风格、小品和雕塑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植被、水景等元素来营造自然、和谐的氛围。

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对交往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可以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交往空间的功能性、人性化和艺术性,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我们可以继续对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憩空间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U T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6 4 l (0 0 1 —0 4 0 10 — 3 12 1 )3 0 9 — 2
1 交 往及 交往 空 间 的 定 义 室 内外 交往 空间, 有意识地创建 有利于各种交往 的环境 , 近年来越 人们在公共空间里 的活动是多种多样 的 , 丹麦著名的城 市设计 来 越 引 起 人们 的重 视 和 关注 。 专家杨 ・ 盖尔把公共空间中的这 些活动简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必要 交往空 间就 是 为人们 各种形 式的交往 活动所提供 的场所 、 环 性活动 、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多少有 境。 布置 良好 的居住环境的交往空间具有协调性、 方便性和亲和力、 点 不 由 自主 的 活动 , 如学 生 上 学 , 工 上 班 等 。 教 一般 地 说 , 日常 学 习、 吸引力 , 人们特别是离退休老人闲暇时间多, 居住 区散步 , 望和 在 希 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它们 的发生, 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 人聊天 , 人们也喜欢 有几家亲密的邻居可相互来往 , 交流情感。 关 系 不大 , 与 功 能 空 间如 居 室 、 室 、 公 室 有 密切 关 系 。 自发性 而 教 办 2 居 住 区 交 往行 为 模 式 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 的意愿 , 并且在时间、 点可能的情况下 才 地 21老人 行 为 活动 模 式 老 人 在 居 住 方 式上 有两 类 : 一 为 与 下 . 会 发 生 , 括 散 步 、 望 、 太 阳 等 。 这 些 活 动只 有在 外 部 条件 适 宜 代同居 , 包 观 晒 其中以单身老人为多, 求得互相照应, 一为老年夫妇 与其 的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 , 这些活动特别 有赖于外部 的 子女分开而单独居住 , 求得两代人双 方生活活动 的 自由, 并保持节 物质环境。 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 假 日的 亲切 来 往 。 社 活动 , 包括 互相打招 呼、 交谈、 各类公 共活动 以及最 广泛 的社 会活 老人 日常行为活动规律为 : 动 — — 被 动 式接 触 , 即仅 以视 听 来 感 受他 人 。 清晨— —锻炼身体 ( 多数喜好 小群人聚集健身 , 互帮互助 , 交谈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社会性活动是 由另外两类活动 发展 而来 交往 , 目主 要为气功 、 项 太极拳 、 或者长跑 、 老年迪斯科 ) 或溜 鸟( 部 的。人们 处于 同一 公 共 空 间倘 徉 、 连 以及 日常 的活 动 会 自然 引 发 流 分老人 ) 或买菜 ( 分老人 ) 部 ——回家—— 家务或外出散步休息。 各种社会性活动 ,为公 共空间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创造 了条 下 午午 睡一 外 出会 友或 在 家休 息、 务一 晚 间看 电视 、 睡 。 家 早 件, 使人置身 于众生 之中 , 耳闻 目睹 人间万象 , 体验 到他人在 各种 22中青年职工生活模式 中青年职工均为双职工 , _ 工作 忙碌 , 场 合 下 的表 现 。 这 种 耳 闻 目睹 的 “ 听接 触 ” 其 它 形 式 的 接 触 相 视 与 家务事 多, 上下班 制 , 时间 比较 紧张 , 当多居住地点 与工作地点 相 互关联 , 它们 是 从 最 简 单 的 、 拘 束 的接 触 到 复杂 的 、 极 参 与 的 无 积 距 离 较 远 , 通 工 具 多 为 自行 车 、 托 车 , 午 不 回 家 吃 饭 , 有 乘 交 摩 中 也 社会性的交流这一整个社会性活动 系列 的组成 部分 ,这种组成部 公 共汽车上下班 , 时间常得 不到保证 , 生活 紧张单调 , 业余 活动不 分称为交往。 社 会愈发展 , 交往 愈频 繁 , 相互依存愈 强, 在现今 的信 息社会 , 其每 日行为活动规律是 : 人 际 交往 已成 为 一种 生活 需 要 , 则 就 会 落 后 , 会 倒 退 , 时 代 所 否 就 为 清 早— — 早饭 —— 骑 车 ( 等 公 共 汽 车 ) 班 ( 同 时送 孩 子 上 或 上 或 抛 弃 。 睦邻 关 系 是整 个社 会 关 系 中 的 一 个 重 要层 次 , 具 有 一 定凝 是 。 聚力的集体 能量 , 依靠 这种 力量 , 无形 中加 强了居住 环境所必须 的 托 儿 所 幼儿 园 ) 下午 下班 ( 同时接 孩 子 、 买 菜 ) 或 或 —— 回 家——做 饭 、 家 忙 集体 的防卫能力 , 对社会的安定、 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供 良好的 务 等。 晚问 : 家务、 阅书报、 工作、 辅导孩子功课或看 电视等 。 作者简介 : 刘挺(9 2 , 广东梅州人 , 17 一)男,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建筑 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

浅谈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作者:焦利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摘要:交往需要是当今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邻里之交的沟通交往不仅能够达到感情的互动,而且能够舒缓紧张的生活情绪。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交流互动的主要物质载体,居住小区的设计,尤其是交往空间设计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活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本文就针对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现代社会的居住小区交往空间设计方案。

关键词:居住小区交往空间公共活动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19-01交流和沟通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存在的重要基础。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空间,自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和场所,因此,居住小区的设计必须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将交往空间的设计视为整个居住小区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从而为居住者提高良好的交往空间和氛围。

1 小区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于社会交往活动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交往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核心部分,居住小区作为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也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和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交往空间在居住小区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住户私密与亲和的共存,是指在设计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时既要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需要,也要考虑到住户的交往需要,并将两种需要进行适当的区分,从而在保护私人空间的同时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

其次,为住户创造必要的归属感,建筑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为住户创造出所需的归属感,从而实现私密性与亲和力的相互融合。

最后,为住户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设计者要十分注意交往空间的创造,组团绿化空间思想是娱乐文化场所以外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空间,也应该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使其既具有观赏性也便于人们沟通交往。

2 当前小区内人群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共同生活活动,是人们之间实现相互作用的需要,对于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现代社会中,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应该注重营造交往空间。

交往空间指的是人们在居住区内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它不仅仅是居住区的一部分,更是社区居民之间凝聚力的来源和增强器。

首先,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交往空间的布局与设计。

交往空间应该设置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以便于各个住户都能够方便地到达。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公共花园或者广场,这样居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休闲、活动和交流。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植物、景观雕塑等元素来丰富交往空间的氛围,使之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

其次,交往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的人们的需求。

不同的人群对于交往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居民的特点来合理划分和设计交往空间。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人休闲区、健身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大家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往场所。

此外,交往空间的设计还需要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长椅、休息亭等设施,以便于人们在此休息、聊天、交流。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活动区域,用于举办社区活动,如户外音乐会、文化展览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居民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最后,交往空间的设计还需要注重隐私保护和安全性。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设置绿化带、树木等来保护交往空间的隐私性,避免被外界干扰。

同时,要考虑到交往空间的安全性,例如设置照明设施、监控设备等,以保障居民在交往空间内的安全。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居民交流和互动的环境,增加社区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交往空间的营造,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互动的生活空间。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共3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共3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共3篇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交往空间营造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了让居民拥有一个优美舒适、具有人文气息的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营造必不可少。

交往空间的营造,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者在居住区的规划中为居民创造一个友好、开放、自由的空间,以满足人们日常交流、互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交往空间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交往空间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兴趣。

在居住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调查居民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并基于此来选取适合居民的交往空间类型和设计要素。

例如,对于年轻人群体而言,社交、娱乐、休闲等类型的空间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老年人通常更喜欢安静、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交往空间。

其次,交往空间需要有合适的空间布局和设计。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们的互动性和活动性,以及不同类型交往的需求。

比如,儿童活动区的布局要灵活,符合儿童玩的方式,同时也要安全可靠;社交活动区的设计则应该考虑到人们交流的需要,以及如何在空间中形成分层,创造出人们能够愉悦地聚会的环境。

此外,交往空间的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通过色彩和材料的运用,可以增加空间的生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以让空间更加耐用、安全和环保。

例如,在游乐区的设计中,亮丽的颜色和柔软的材料可以吸引孩子的视线,并创造出安全的玩乐环境。

最后,好的交往空间需要反映出社区的文化和历史。

交往活动区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形态,他应该反映出居住区的某些文化观念,同时也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例如,在公园等自然环境中,自然元素应该被融入到交往空间的设计之中,营造出生态、自然、舒适环境。

总之,交往空间的营造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交往空间设计,可以让居民在工作、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满足。

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初探

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初探
需要。 ( 3 ) 从众心理。“ 有 活动 发 生 是 由 于有 活 动 发 生 ” , “ 没 有 活 动 发 生是 由于 没 有 活动 发 生 ” 。所 谓 “ 从众心理” 是指被一些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 日益提高 , 人们对 居住 小区 的精神 和物质 需求也提高了 , 邻里之 间的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户外交 往 空 间是 人 们 交往 活动 的 场 所 , 居 住 小 区 户 外 交 往 空 间 的 人 性 化景观设计就要求在满 足人的生理需求 的同时 , 要满 足人 的交 往需求和交往心 理 , 创造 出安 全 、 舒适、 宜 人 的户外 交往空 间。 下面来对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进行初步 的 探讨 。 1 居 住小 区户 外 交 往 空 间 的人 性 化 景观 设 计 现 存 的 问题 在现今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中广泛提倡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念, 从 人性化 的角度出发 , 充分考虑人与 自然 、 人与建筑 、 人 与人 之间的关系 ; 然而 , 即使人们 意识 到人性化设计 的重要性 , 但是 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 例如 : 高举人 性的旗帜 , 却 大张旗鼓 地建设 出一批批违背人文、 忽略人. 眭的景观环境 ; 单 纯重视景观 的视觉 艺术性 , 而忽略其功能性与人 的使 用性 ; 盲 目照抄照搬 、 失去 自 身特色忽视人的归属感 ; 过分追求现代高档材料 、 造成人与 自然 的疏离等 。在进行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时往往 片面追求 空间环境形式化 , 地域特色缺失 , 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 的分析研 究, 导 致居 住 区 的交 往 危 机 日益 严 重 , 居 民社 区 意 识 淡 漠 、 缺少 归属感 。社区的漠然 、 交流的缺乏 , 不得不令 我们反思 : 我们是 否真正认识 、 了解人的需求 和人们的交往 心理 。 2 居 住 小 区户 外 交 往 空 间 中人 的交 往 需 求 ( 1 ) 交往需求是人的生理需求 。交往需求 能够直接或 间接 地影 响人 的生理健 康的发展 , 也 是人们正常 的生理需求 。如果 个人长期独处 , 不与人来往 , 就会倍感孤独 、 寂寞 , 因而导致失 望、 消沉 、 脾气暴躁 等 , 长期 下去 , 将 给 身心带 来 消极 的负面影 响。因此 , 邻里 间正常的交往活动 , 都是人们 日常生活 中一些基 本的生理需求 的体现 , 利用这 些交往 活动来 调节 心情 、 缓 解压 力, 形 成 良好 的生 理 状 况 。 ( 2 ) 交往需求是居民的心理需求 。交往 需求是人们心理需 求的一种外在 表现 , 人们 的心理需求 包括 归属 的需 求 、 爱 的需 求、 尊重 、 自我实现的需求 等 , 不 同交往 空间给人们 带来 的不 同 的心理感受 , 会影响人们 的交 往行为。居民 的交往 活动多是 自 发性 活动 和社会性活动 , 它们与居住区室外空 间质量密切相关 。 当户外空 间场地和环境 布局给人一种 亲切 、 舒适 、 宜人 的心理感 受时 , 人们 就会在此驻足 、 小憩 、 玩耍等 , 居民的各种 大量 自发性 的活动与社会性的活动就会 随之发生。 ( 3 ) 交往需求是居民的社会需求 。人 的需要是随着人 的社 会实践的发展 由社会不 断创造出来的需要 。交往需求作 为人的 种内在 的精神需求具有很强 的社会属性 , 而人 的社会属性 又 要通过交往来实现 。他们之 间的关 系是相互依存 的。一方 面, 人的交往行为必然要在个体与个体之间 , 个体与 团体之 间, 以及 团体与团体之 间进行 , 这种交 往行为必然具 有社会性 。而社会 性 的 形成 又要 在 社 会 成 员之 间的 相互 交往 活 动 中产 生 。 3 居 住 小 区户 外 交往 空 间 中 人 的 交往 心 理 了解了住区交往需求也并不 意味着住区外环境所提供的活 动空间就一定会被居民积极 的接受。人们在使用空间时带有某 种心理倾 向, 并不是随遇而安的, 不符合这种心理倾 向的空间也 不 会 产 生 吸引 力 。因此 了解 人 在 交往 的时 候 具 有 哪些 心 理 才 能 更好地设计 出有利于交往的空间环境。 ( 1 ) 中心恐 惧心 理。处 于一 个均 质性 极 强 的纯 粹 圆 的中 心, 人 的方 向感 消失 , 不知该朝那一方 向, 周身暴露在众人 面前 , 无所依从 , 没有安全感 , 不是迫不得已 , 很少有人光顾这一位置 , 这就形成“ 中心恐惧感 ” 。这正是人 们在平 时交往 中很少居 中

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心理和尺度

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心理和尺度

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的心理和尺度摘要: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的环境对居住区内的居民影响很大,为促进居民的交往,要考虑居民的心理和所适宜的尺度,使居民在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中感到安全和舒适,这就要从整体的布局考虑,设计半私密性的公共空间,对设计的空间从各个细部入手,使空间的尺度小巧亲切。

小区室外空间的设计就是要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打造引人入胜的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关键字:居住小区室外空间交往户外活动半私密性尺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程度的加大,生活节奏变快,人们之间变得生疏,交往也就变得迫切需要。

居住小区是人们的居住地,为人们提供了见面的机会,创造了交流的条件。

通过对于居住小区的空间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交往频率。

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越长,他们邂逅的频率就越高,交谈的也越多,所以增加户外活动的机会有助于人们的交往。

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活动。

户外活动属于低强度的接触,与别的接触形式比较,这些接触似乎微不足道,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们既是单独的一类接触形式,也是其他更为复杂的交往的前提。

户外活动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物质条件,所以在进行居住小区空间设计时不只要考虑建筑规范还要考虑居民的习惯、心理和需求。

人与人的交往是需要建立在安全感之上的,这反映在人们的安全场。

每个人身体周围都存在着一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

对这一空间范围的侵犯或干扰将会引起被侵犯者的焦虑和不安,我们称这一空间范围为个人空间的“全场”,安场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它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个人在心理上需要占有的最小空间范围安全场起着分隔个人的作用,以便个人在空间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安全场的大小和形状因个人的性格特点、环境状况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全场前部较大,后部和两侧最小。

在室外空间中,由于空间形态和空间环境不同给使用它的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人在空间中的位置不同,理感受也不同。

通过观察分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人在室外交往空间中,在着三种交往场所心理,即中心恐惧感、前尊心理和后防意识。

浅谈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

浅谈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

中注入 了更多涵义的一种空间 。” 居住 区的外部空间则是 由居 住 区内以居住建筑为主的建筑 , 通 过有意识的组合而形成 的建 筑之间的空间。 它在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对 比中形成 自身在空 间 大小 、 形状 、 色彩等形态上的特征。 同时 , 由于人的参与 , 还具备
了比居住更有意义的空间内在特征 。


保持居住 区的安全和安静 , 保证 区内各项生 活与交通活 动正 常 理 舒适地进行 , 避免 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居住 生活环境 的影响。 论
3 . 1 . 2 人 车共存 “ 人车共存 ” 的道路组织方法是考 虑将 交通空间与生活空
间作为一个整体 , 通过 阻止无关车辆 的进入 , 并对街道的线 形 、
人流与车流 的矛盾 。 总 的说来 , 解决矛盾的方法有“ 人车分流” 、
的, 它必然要贯穿于室 内外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 人 民对于生 活质量要求 的提 高 , 越来越多的居 民从单纯追求住房 内部 空间 的宽敞舒适 , 逐步转 向于对居住社区外 部空间更 高的要求 。
“ 人车共存” 等几种 。
部 空间变得越来越单调乏 味。忽视 了人对居住空 间的主体性 ,
要求 , 保 障交通通畅和居住区的安 全和宁静 。
3 . 2邻 里 间 交往 的 促 进

扬・ 盖尔 的交往空间理论深入的分析 了人的交往行为同空
间形式 之间的关 系, 其代 表作《 交往与空 间》 一书中对此作了深
入 的分析 , 书 中将居住 社区 内居 民的交往 活动分 为三类 : 必要
纵 原 ( 宿 州 市 建 筑 勘 察 设 计 院, 安 徽 宿 州 2 3 4 0 0 0 )
摘 要 : 居住 区外部 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其设计影

浅析居住室外交往空间

浅析居住室外交往空间

浅析居住室外交往空间[摘要]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要为人提供居住的空间与场所,更要创造良好的室外交往空间来满足居住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文章通过对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组织与层次的分析,探讨交往空间的产生途径,提出积极营造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多维化与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关键词] 居住室外交往空间组织形式空间层次产生途径居住室外交往空间不仅是城市地域空间中某种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还是人们的生活、居住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系统。

居住空间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一种社会空间,邻里等基本单位整合而成的社会、空间统一体,其中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城市居住社区是一个由家庭等若干具有密切交往和稳定交往与互动的家庭构成,若干个邻里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空间系统,即居住社区。

Keller于1968年在《城市邻里》一书中提到邻里交往活动的内容:在危险情况下能互相帮助,交换信息,尤其是与大家的共同利益有关的话题。

居住区中人群交往行为形成一般包括五个过程:(1)若干个体聚集在一起为某一共同注意的目标而相互交往,相互影响;(2)受到某种特殊鼓动;(3)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出现极化性的倾向;(4)产生为实现共同目标的行动;(5)对环境重新估计一、室外交往空间的组织按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中的观点,社区中的行为可分为以下三类:(1)必要性活动:上学、上班、购物等与日常生活工作有关的必要活动;(2)自发性活动:晨练、散步、休憩、观望等;(3)社会性活动:儿童玩耍、老人和孩子保姆间的交往、社区活动等。

这三类活动对人和环境依赖程度不同:第一类不受环境限制,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第二类依赖环境对个人的关系;第三类依赖环境的条件以及人们的共同参与。

第二、三类只有在户外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才会高频率发生,交流才会随之而产生,是邻里交往的主要行为组成部分。

邻里交往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1.空间特征邻里交往与邻里的空间特征有关,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各住宅间的距离、住宅的相对位置以及单位居住组团的户数。

浅谈居住小区人际交往空间环境的营建

浅谈居住小区人际交往空间环境的营建

生 活 ,居住环境便成为 老人精 神和感情 生 活的 中心。同时 由于闲暇时间的增 多 ,老人在邻 里 中的交往 活动 频繁 ,是 居住 区内人际交往 的主角 。 老年人交往行为特 征包括 :① 同龄聚集 性 ,同性 聚集 性 。②受 季节 、天气 、时 间变 化 的影 响 大 ,微 弱 的气 温、 风力变化都会影响老人 在户外 的活动。③ 交往行 为多 为低 运动量活动 ,受身体状 况影响 ,一些 被动 非参与 性的 交往
维普资讯

7 6・






2 C o.9N . 0 rV 13 o4 7
浅 谈 居 住小 区人 际交 往 空 间环境 的 营建
卢 百灵 陈莉 丽
( 津 市河西 区 园林 管理局 ) 天
【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 目前居住 区中逐渐 出现的邻 里之 间人情 味越 来越 淡漠 , 人们彼 此之 间交往越 来越 少的现 象及 原 因。
从 以上的分析 中可以看 出居住 区邻 里 中丰富 多样 交往 行为 具有一定 的共 同特征 ,但 同时 也具有 多样性 :不 同的
人群 活动方式 、习惯 、心理需求 各有 不 同,在不 同地 点人 们的交往行为 也大不相 同。因此 ,对居 住 区户 外邻里 交往 空间的设 计首先应 满足一般 交往 活 动的要求 ,其 次更 应该 因人 而宜 ,因地而 宜、满 足不 同人群 在不 同领 域空 间 中的 交往需求 。 3 人 际 交往 空 间环 境 营 建 的原 则 人是社会交往 的主 体 ,交往 空 间最 终 是为人 服 务 的,
针 对居住 区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 , 来探讨如何 营建一种和谐的 、 有利 于增进居 民交往的空间形式。

城市居住区利于交往的户外空间环境探讨

城市居住区利于交往的户外空间环境探讨
缺失, 缺 乏对人 的交往 需求的分析研 究, 导致居住 区的交往危机 日益严重 , 居 民社 区意识淡漠、 缺少归属 感。本 文针对这些 问题 , 从居 民的需求 出发 , 通过对居住 区交往空间特征研 究分析 , 来探讨 总结利 于居民户外交往 的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 关键词 】 居住 区; 交往 ; 空间环境 ; 交往心理
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 居住环境是与人类居住生活行为密 切相关 的物质实体和社会状况。今 天人类对居住 区环境的追求 。 已由 关注住宅 内部环境 . 移向外部更 广阔的生活空 间 居住 区不再是单纯 为居住 , 而是有意识 、 有情感 、 有交往等 要求 的综合 的、 多功能的生活 场所 。 人们在住区 中生活需要丰 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来 满足人 与人之 间 的沟通 、 疏缓情绪 、 丰富生活等需求 。创造 良好 的住 区交往空间 , 对提 高和改 善居 民的生活质量 . 促进居 民的身心健康 . 增强住 区的活力和 吸引力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居住 区户外环境 中按位置可划分为 广场 空间 、 院落 空间、 住宅 人 口空 间等等 它们分别包含各 自的交往空间 . 由于它们呈现逐渐收 敛 的态势 . 公共性逐渐降低 . 私密性逐渐增强。 现将 以这 四类空间为对 象. 分别对其内的交往空间进行研究 3 . 1 广场空间 广场空 间是属 于“ 住 区一 公共” 空 间这一层 次 . 空 间环境具 有较强 的开放性 . 其主要功能在 于满足居住 区的人车流集散、 社会 交往 、 老人 活动 、 中青 年人 散步、 健身 、 儿童玩耍等要求 , 为整个居住 区的居民所 共享 。广场空间的设计 。 可通过 以下几个手段来促进 人们 的交往 : 1 ) 设置丰富的服务活动设施 广场要有吸引人 活动引导 因素 , 如喷泉 、 游戏场等空间和设 施 , 利 于吸引人前来活动。考虑到儿 童和老人是广场空间活动的主角 , 应该 注重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位置选择和设施布置 2 ) 加强 中心边角空间的吸引力 人们都倾 向于在广场的开 阔区域进行活动 . 而往 往忽略了广场的 些边 角空间 . 其实这些边角空 间往往 是人 们休息 、 聊天或 观看开阔 区域人们活动 的好地方 . 很有必要增加边角空间的吸引力 , 充分利用 , 为小群人提供较私密活动空间场所 3 . 2 院落空间 院落空 间是由建 筑、 柱廊和墙坦等 围合 而成的空 间类 型 . 是一个 内向型 、 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半公共空 间。它是除了住宅内部空间 以 外 与居 民关 系最密切、 居 民最容易到达 的户 外空间 , 是居 民出入的必 经之路 。 此空间中的使用 者比较 固定 . 多数为四周住户 , 居民在此空 间 会有 比较强 的领域感和归属感 利于交往 的院落空间 . 在设计时应考 虑到 : 1 ) 场地布设 对 院落空 间适 当地划分区域是有必要 的. 如果用不 同形式 的地面 元素 ( 草 坪铺地 ) 、 优美 的绿色环境 、 景观小 品将空 间略加划分 . 形成 动、 静两空 间 . 给居 民灵活使用 的余地 . 这 样能适应不 同人 的交 往要 求. 更具 吸引力 2 ) 植物构设 ・ 院落空间可运 用植物加 以限定 和组织 . 可丰富空 间层 次 . 增强空 间变化 , 形成不 同的空间品质 , 可使有 限的庭 院空间小中见大。 如将瓜 棚、 花架 、 树萌伞盖等作为空间水平 界面限定空间 , 人 的视线和行动不 受限制 . 但有一定 的潜在空间意识和安定感 . 3 ) 必要 的休 闲设施 院落 空间只有拥有一定 的设施 才能给居 民的休 闲行为一定的依 托. 从而建立与他人交往 的机会。 在 院落 中, 应着重考虑儿童的游戏设 施和老年人 的休 闲设施 . 适当考虑青少 年、 成年人 的休闲设施。 儿童游 戏设 施可选用器械设施 . 由于他们具有 很强 的挑 战性 和创 造性 . 器械 设施应具有趣 味性 、 创造性。成年人、 老年人 的休 闲设施主要是座椅 、 石凳、 凉亭、 花架等 。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交往空间的必要性——浅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交往空间的必要性——浅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限值 ;同时采用相应 的抗 震构造措施 ,保证 结构具有 足够 的延 性、 变形 能力和 塑性耗能 , 从而 自动满足第 二水准的变形要 求 。
第 二 阶 段 : 采用 与第 三 水 准 相 对 应 的地 震 动 参 数 ,计 算 出 结构
程分析理论 , 它把地震作为一个 时间过程 , 选择 有代表性 的地震 动加速度 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变量 ,把建筑物 简化 成多 自由度 的体系 , 从而计算 得到每一 时刻 建筑 物的地震反应 , 最终完成抗
专妊 船 妊 夸 专 专 宣
32 抗震 设计 理论 .
抗震设计理论主要有拟静力理论 、 反应谱理论 和动 力理论。
根 据 拟 静 力理 论 , 震 力 的 大 小 等 于 结 构 的重 量 乘 以地 震 系 数 。 地 反应 谱 理 论 是 加 理 工 学 院 的一 些 研 究 学 者 对 地 震 动 加 速 度 记 录 的特 性 进 行 分 析 后 取 得 的一 个 重 要 成 果 。 动 力 理 论 也 称 地 震 时
1 居住 区中交往 空 间的必要性
交 往 是 人 的一 种 心 理 需 求 。 一 个 人 生 活 在 世 界 上 , 不仅 有
共 空 间显 得 富于 活 力 和 魅 力 ,而 且 随 着 在 居 住 区 内交 往 活 动 的 频 繁 ,小 区 内居 民便 能 在 私 有 住 宅 之 外 形 成 更 强 的 安 全 感 和 更 强 的从 属 这 一 领 域 的意 识 , 从 而 将 这 些 场 所 和 周 边 的 环 境 视 为 自己住 宅 的一 部 分 , 大 了 自己实 际 的住 宅 范 围 , 时 也 更 有 助 扩 同 于 公共 交 往 活 动 的发 生 。
震设计工作 。

关注交往的居住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

关注交往的居住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21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已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走向更高的心理与文化层次,不仅关注室内居住质量,并将目光移向更广阔的户外生活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融洽的居住区氛围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居民之间的交往则是居住氛围得以优化的途径和契机。

1户外空间及其作用1.1居住区户外空间及其层次居住区户外空间是居民进行交往和日常活动的场所。

根据居民交往内容和活动方式,居住区户外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有空间。

公共空间:即居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住区居民共同使用。

其间丰富的绿化,完备的设施,是居民游憩、交往的理想场所。

半公共空间: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供组团内居民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接触、熟悉、互助的地方,也是防灾避难和疏散的有效空间。

半私有空间:指住宅楼幢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最喜爱、利用率最高的场所,适宜儿童游戏和宅间居民交往。

1.2空间与交往行为户外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具有规律性、方向性、目的性,在不同的场合都会发生,因此户外空间对这种活动影响不大。

自发性活动是个人与空间对话,在环境适宜和心理平衡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依赖户外空间的质量。

社会性活动是居民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需要各种空间和建筑的外围环境。

根据定义,户外交往主要属于受户外的物质条件影响较大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更能促进人们交往。

2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2.1强化交往空间居住区户外空间为具有一定社会网络的人们进行丰富的户外活动,为人们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接触和交流创造了机会。

交往活动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

西方 的 古典 建 筑 艺术 。把 大 空 间分 割 成小 空 间 ,以小 空间 衬 托 大 空 间 ,以 “ 景 ”或 “ 借 对
景 ” 的 手 法 引 人 入 胜 , 以 空
廊 、花架 增 加 空 间的 层次 ,形 成 小 区 中最 具 活力 、最 有 人情 味 的场所 。 总 之 ,居住 区应 为
不 完整 ,硬 质场 地 的铺设 材料 和铺 设 往 、游 乐和 休息 的主要 场所 。这种 交
方 式不 经过 周密 设计 ,小 品设 施不 齐 住空 间不 能 主观臆 断 ,为住 户硬 性规 全 或设 计不 合理 。再 加上 开发 商为 了 定 交往 空间 ,不 了解居 民的心理 和 日 追 求经 济效 益 的最大 化和 施工 的便 利 常 生活 习惯 是很难 设 计 出为他 们所 接
照 间距排 列 ,道 路按 出入 需要 设置 , 其 中半公 共半 私用 空 间并非 是一个 完
绿化 按人 均 指标 分布 ,忽 视 了小 区交 全 的公共 场所 ,其 公共 性有 一定 的 限
往 空问 的规 划设 计 。在设 计过 程 中常 制 。作为 住宅 组群 内的半公 共 空间是 常 搞形式 主义 ,户外 活动 场地 的功 能 供组 团 内居 民共 同使用 的 ,是邻 里 交
( 采用 类似 四合 院 、里 弄 的设计 手 发性或社会性的活动 。 如 法 ),使住 宅 围合成 一个 属于 “ 们 我 的”、 “ 自已的”半 公开 空间 。生 活
满 足规 范指标 要求 就是 合格 的 。但 作 为 交往 空间 的绿化 则必 须考 虑居 民的
3 景 观 设 计 为 小 区 提 供 丰 活 动特 征和使 用心 理 ,并基本 具 备 良 、
绿 色 设 计 、 强 化 “ 人 为 本 ” 的 理 念 以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营造——以广地花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营造——以广地花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摘要 :户外交往空间是居住小区最为公众化的空间领域,
它 不 仅 是 户 外休 闲 的 一 个 重 要 场 所 , 同 时 在 塑 造 小 区 整 体 形 象 方 面 也 具 有 突 出作 用 。针 对 当 前 居 住 区 户 外 空 间 中存 在 的
交 往 问题 . 结 居 住 区 交往 空 间 建 设 的 手 法 , 以广 地 花 园规 总 并 划 设 计 方 案 为例 , 析 其 交往 空 间的 创 造 。 分
1 尊重自然 , 注重人的心理与环境的融合
居 住 区 的环 境 设计 应 充 分 尊 重 当地 的 自然资 源 和 传统 地 方
文化 , 反映在小 区的户外 空间 , 就是要尊重原有地形地貌 、 顺应 自然水体环境 、 保护原生态的树木景观。 在组团或者庭院的空间
设 计 中 , 以 围绕 基 地 原 有 的 、 保 留 下 来 的 水 体 、 木 组 织 景 可 被 树
二.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
交 往 需 求 是 居 住 生 活 中 的 基 本 需 要 之 一 _ 尤 其 对 于 今 天 1 1 , 生 活 在 城 市 高楼 里 的 居 民来 说 ,邻 里 交往 更 成 为人 们 沟 通 情 感 , 缓 情 绪 的 方 式 之 一 。A i 的交 往 活 动 不 仅 可 以使 公 共 空 舒 r ]
间显得 富于 活力和魅力 ,户 外交往空 间设 计的合理 与否也直
接 关 系到 人 们 交 往 的效 果 。
观或者是娱乐休 闲场所 , 而可 以唤起传统记忆空间的回放 : 从 一
一 .
目前居住区交往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棵老树下 , 三五成群 的人们躲在树荫下拉家常 、 下棋 等 , 邻里关

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关怀。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的文章,仅供大家阅读交流~1 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现存的问题在现今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广泛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即使人们意识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高举人性的旗帜,却大张旗鼓地建设出一批批违背人文、忽略人性的景观环境;单纯重视景观的视觉艺术性,而忽略其功能性与人的使用性;盲目照抄照搬、失去自身特色忽视人的归属感;过分追求现代高档材料、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等。

在进行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时往往片面追求空间环境形式化,地域特色缺失,缺乏对人的交往需求的分析研究,导致居住区的交往危机日益严重,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缺少归属感。

社区的漠然、交流的缺乏,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解人的需求和人们的交往心理。

2 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人的交往需求(1)交往需求是人的生理需求。

交往需求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的发展,也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

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不与人来往,就会倍感孤独、寂寞,因而导致失望、消沉、脾气暴躁等,长期下去,将给身心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因此,邻里间正常的交往活动,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的体现,利用这些交往活动来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形成良好的生理状况。

(2)交往需求是居民的心理需求。

交往需求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人们的心理需求包括归属的需求、爱的需求、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不同交往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居民的交往活动多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它们与居住区室外空间质量密切相关。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与邻里关系的思考

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与邻里关系的思考
安全感 ( l ; 椅设 置在 出入 口 ,公 共性 太强 ,人 图 座 7) 流量 太 大 ,不适 宜进 行 交 往 ( l8) 图 。 在 较 大 的 公共 空 间 中 ,人 们 愿 意 选 择 半 私 密 、 半 公 共 的空 间进 行 逗 留 ,这 样 既 有 公 共 活动 的 参 与 性 ,又 可 以 处 于 一 个 有 一 定 私 密 性 的 被 保 护 空 间 中 ,有 安 全 感 。因 此在 休 息设 施 的选 择 时 人 们 也 会
947 6 a p c 6. s x.
全 方位 的 法 律 监 管 体 系 大 大 降 低 了 美 国非 营 利 艺 术 机 构可 能 会 承担 的 “ 德 风 险 ” 道 ,避 免 类 似 “ 美
国联 合 道 路 ”的 行 业 丑 闻 的 再 度 发 生 ,而 严 格 的 财
务 审 查 制 度 及 主 动 的 信 息披 露 制 度 ,则 有 效 建 立 起
参 照这 种 心 理 。尤 其 是 座 椅 这 一 设 施在 户外 公共 空
居 民 的 心理 行 为 ,通 过 研 究 居 民 的 交往 心 理 和 交 往 行 为开 发设 计 合理 适 用 的 居 住 区外 环 境 ,使 环 境 起
到 引导 和到 导 向的 作 用 ,促 进 居 民进 行 邻 里 间 的 适 当 交 往 ,促 进 邻 里 关 系 ,形 成 一 个 良性 的 循 环 。 邻 里 间的 E常 行 为 和 感 受构 成 了富 于 生 气 的居 l
[] 2 梁妍 . 国 的非 营利 艺术 机 构 简介 [] 美术 观 察 ,2 0 美 J. 0 6
( . 1 2)
[ ] 转 引 自) 简杰 弗里 ・ 5( 余丁 . 国视 觉 艺术 管理 [ 】 北 中 M .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

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论文摘要: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城市居住区人口密度随着逐年上涨的地域经济发展趋势而不断提高,但北京市居民在居住区的户外往活动却呈现下降趋势。

本文通过对北京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模式入手,对北京市居民的户外交往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利于北京市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居民交往活动需求1引言北京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城市居住质量也取得了良好改善。

但因为发展的过于迅速和供需关系的紊乱,在居住区的设计与规划中过于盲从,在规划中主要以物质性的需求为主旨,导致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居住区内感情冷漠,缺少精神生活。

其次,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发生了改变,距离不再阻碍人类的交往活动,互联网社交成为当下的主流交往方式,这也使得居住区户外交往活动需求减少。

交往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户外交往活动可以简化的分为三种:必要性交往活动、自发性交往活动和社会交往性活动。

①必要性活动因为其不可选择性,很少会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所以与空间环境没有较大的关系。

②自发性活动的发生完全从属于人类的个人意愿,只有在外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也使得这类交往活动对户外交往空间有极为强烈的依赖性。

③社会性活动,其发生多属于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连锁反映下而产生的交往活动,是具有综合性的交往活动,虽然,物质环境对于此类交往活动的影响不大,但是,良好的交往空间可以提高社会性交往活动的机遇与质量。

因此,如何引导居民的自发性社会活动是现代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2北京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概况北京传统的生活居住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族群式规模的四合院为主。

院子外侧由胡同相连,其居住空间环境上由于相对的封闭与交融特性,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户外交往条件,胡同也成为了传统居住模式中相对成功的户外交往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交往需求是居住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之一,特别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城市住宅已经从开敞自然的住屋形式逐渐演变为高度密集的公寓楼1。

邻里交往更成为人们沟通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2。

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直接关系到邻里的交往,它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

本文除了对交往空间的意义以及近现代我国居住区空间交往设计的现状作介绍,还阐述了国内外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的研究概况,并且讨论了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原则,来探讨(进而)总结利于居民户外交往的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Introduction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Outdoor CommunicationSpace in Residential AreasA bstract:The demand of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ce.Especially in modern socit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e dwelling houses have varied frm open and natural houses to departments with high density. The contact between neighbors has become a way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and release emotion. Residential area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it is the meterial carrier of neighbors. This paper not only summarizes the meaning of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idential space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times.,but also made the induction and the summary for the residential outdoor space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inciple of residential area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 ,then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outdoor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method furthering intercourse for residents.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 outdoor communication space design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城市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大片新建的城市住宅解决了很多居民的住房问题,人均住房面积大大提高的同时,住房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城市建设的设计和规划根本来不及细细研究,只会一味盲目的抄袭,却忽略了人的本质需求。

忽略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导致了城市建筑千篇一律,人与人感情上交流冷漠,城市记忆丧失,文脉断裂。

因此,我们寻找一个适合我国的城市居民需求的户外交往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一、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含义“交往”是由于共同活动的需要而在人们之间所产生的那种建立和发展相互接触的复杂和多方面的过程3。

居住区的交往既包括上学、上班、购物、存车等必要性活动,也包括散步、锻炼身体、晒太阳等自发性活动和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交往空间”是指人们在户外空间中活动,交往,在其中聚集或者停留。

户外交往空间是与建筑实体区别开的,它是具有空间体特征的一个公共场所,决定了它与居民及居民的户外活动是相互联系的。

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因此户外交往空间设计也要随着时代而改变[1]。

合理的户外交往空间能够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居民主要的活动方式就是社会性活动,因此可见户外交往空间对社会性活动的重要性[2]。

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是提供给社区人们交往的场所,人与人的交往有助于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友爱和谐,安定团结。

城市的活动内容,其实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户外交往活动丰富居民的生活,释放居民的压力,这是交往空间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3]。

二、国内外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概况国外有许多有关城市住区环境设计的书籍。

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4],还有奥斯卡·纽曼的著作《可防卫空间》[5],艾伦·B·雅各布斯的《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卡尔的《建主之间的生活:公共空间的利用》,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等等,都是通过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建筑、设计对生活的影响,为创造有活力的户外空间带来了许多有效的建议。

1979年,国内一些学者重新开始研究社会学、社会交往理论、经验研究等。

其中也包括居民的行为心理,交往时间,社区交往一些方面。

1993年的《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恩济里-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1997年的《中国小康住宅示范工程集萃》、2000年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等著作,里面都有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内容。

虽然国内相对国外交往空间的研究专著还比较少,但是为了设计出优美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近年来我国的研究学者也开始注重探讨户外交往空间设计这一领域,也有不少调研实例[6]。

三、我国居住模式与交往行为(一)传统居住模式与交往行为传统居住模式有很多,虽然他们分布广泛,也各不相同,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封闭性。

这些模式包括了“天井式”、“里坊式”、“街巷式”、“里弄”、“胡同大院”等。

在内部设置天井的住宅一般叫做“天井式”,它的特点是通风和采光比较好,但是因为多是同一家族居住在一起,因此居民之间的交往比较亲密,但是也有封闭性的特点;“里”、“坊”式的居住模式多为单一居住地区,数十百家居住在高墙围起的院内,因此居住规模较小,封闭性较强,居民交往密切,院内的街巷就是交往空间;北宋时期的“街巷式”是由于商业手工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商业街代替了里坊的街巷。

住宅与商店,作坊混合在一起排列,因为居民住宅能够直接到达街巷,所以居住区的居民日常活动比以往更自由了;“里弄”式住宅是由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大量修建的高密度住宅连排布局而形成的。

居住区空间一般由街、弄、里三级组成,从里、支弄、总弄到街,多层次的划分,有利于邻里的交往[7];“胡同大院”在北方比较普遍,它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住区设计了,多为家庭为单位居住在一起,大院的外面有胡同与其相连。

传统的居住模式虽然缺少公共空间、封闭、等级化严重,但是居民的私人院落使得居民居住有安全感和领域感,并且并不妨碍居民间的交往活动,而且传统居住模式注重融于自然,重视环境精神的构建。

所以说我们应该汲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借鉴他们有用的地方,这对现代户外设计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二)现代居住模式与交往行为建国以后的现代居住模式包括了“单位大院”、“住区模式”、“多元化模式”。

“单位大院”模式是靠近工厂和单位居住,打破以前的以血缘关系为聚集的居住方式,同一会给居民之间带来亲密的关系,反而因为上下级关系的影响,客观上压抑了居民间自由的交往;“住区模式”的形式多样,条件较好的居民一般选择高档商品房,普通民众则选择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虽然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住房体系,但是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居住区形式单一,住宅千篇一律的问题;现在的“多元化模式”,出现了可以供居民选择的多种居住模式,表面上多元化的居住区带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居住环境也有所提高,实际上很多住宅区只是一些宣传炒作,并没有深层次的关注居民的真正需求,因此居民的交往行为也会受到影响[8]。

人们在城市中居住,形成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域。

人们在居住区域内活动,在居住区域内交往,并且这样的交往活动场所是分布在居住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的。

不同的空间也分别用来实行不同的交往活动,有公共的,有私密的,根据居民的需求而设计[9]。

以上海为例,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它的居住区也是历经了种种变迁,从有房住到要求住的舒适健康,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一般要求上升到了对整体环境和谐和空间设计合理的复合性要求。

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太快,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住房需求紧张,因此在快速建造大量单一化、雷同化、程式化住房的同时也渐渐忽略掉了人们的交往需求。

这是一个城市的问题,但却是许多城市的缩影[10]。

四、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居民在交往空间中要能够使生理和心理的同时得到满足,要能够自由的行走、活动及停留。

还要特别关注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身体需求和心理状况,依据他们的自身情况进行设计,给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1、人性化原则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第一原则一定是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的居住空间不仅仅要能够满足居住者的功能需求,也要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

建筑及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在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放在考虑范围之内。

良好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设计师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合理的利用交往空间。

居住环境与人的生活分不开,并且现代社会更加关注社区建设。

社区就像一个小型社会,通过美化社区环境,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出优秀的社会文化。

因此,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才是必要的。

2、地域与历史性原则地域性文化是指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它渗透在每一个人的成长中。

我国的地域文化独定要遵循当地的气候、民俗、文化历史和城市发展状况,不能够盲目的改造。

不论是沙漠、平原、海盗还是丛林,只有合理的利用好当地的环境物质基础,才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环境空间。

3、整体性原则在设计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时一定要符合当时当地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合理利用资源,注重节能环保。

不要一味追求浮夸华丽的景观,而是要提供朴实简约的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来有效的完善和优化居住环境。

生态环境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能够随意的为了美观而破环我们的环境,要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在满足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发展,从而做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