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管执法冲突及其解决对策
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原因及对策(精选5篇)

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原因及对策(精选5篇)第一篇: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原因及对策文章标题: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的原因及对策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暴力抗法主要在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物、乱搭乱建、违法户外广告,清理取缔违法占道经营、扣押当事人违法经营物品的过程中较易发生。
近年来,全国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暴力抗法行为且有蔓延的趋势。
现就行政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行政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的原因暴力抗法一般是指行政执法主体或受委托的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遭到暴力对抗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被管理对象不服从管理,使用辱骂、殴打、集体起哄、围攻、强行夺取被依法扣没物品等行为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甚至对执法人员进行人身攻击。
造成暴力抗法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执法对象的特殊性。
行政执法的管理对象一类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残疾人,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弱势群体,为了生活摆摊设点、小本经营,以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另一类为逃避各种规费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老游击队员”;还有一类是征地拆迁户及违建户。
由于这些相对人整体素质较低,法律观念不强,个别人法律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城市建设大局利益的关系,成为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暴力抗法行为的主要群体。
2、行政执法环境的孤立性。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市民依法办事意识不强,对违反法律法规所产生后果的认识不深,对依法行政工作缺乏理解。
对执法队伍权力的使用,有的市民在符合自身利益时,就不管其它情况一味“支持”,要求立即行使并见效;不符合自身利益时就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阻挠。
同时,由于相对人经济地位低、知识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更容易获得不明真象的市民同情,导致行政执法环境孤,如有居心不良者蓄意煽动,就很可能发生暴力抗法事件。
3、执法保障的脆弱性。
由于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具有强制手段,除非由政府组织的重大拆迁、强制施工等重大活动,难以得到公安机关的有效保障。
城管执法冲突的社会情境以《城管来了》为文本展开

目录
01 一、城管执法冲突的 原因
03三、解决城ຫໍສະໝຸດ 执法冲 突的建议02二、城管执法冲突的 影响
04
四、以《城管来了》 为文本的展开
内容摘要
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备受。然而,在实践中,城 管执法往往伴随着一些冲突和争议。本次演示将以《城管来了》为文本,从城管 执法冲突的原因、影响、解决建议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城管执法冲突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矛盾、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 城市管理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和矛盾,而现有的法律制度对于城管执法人员 的权责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从而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争议。
二、城管执法冲突的影响
1、对受害者带来的影响
1、对受害者带来的影响
城管执法冲突对受害者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精神 层面,受害者可能会因为冲突而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压力;在物质层面,受害 者可能会因为冲突而遭受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
一、城管执法冲突的原因
1、直接原因
1、直接原因
城管执法冲突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误解、以及 利益冲突等。比如,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粗暴执法的情况,从而 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另外,有些民众可能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而采取过激 行为,导致冲突升级。
2、深层原因
2、深层原因
四、以《城管来了》为文本的展开
在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解决城管执法冲突的一些尝试。比如,通过引入调 解机制,在冲突发生后由第三方介入进行调解,以化解双方的分歧;也有尝试通 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城管执法的认知和理解,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这 些尝试为解决城管执法冲突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指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执法部门对城市环境、市容市貌和市政设施进行综合管理和执法的工作。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权力冲突,这些冲突可能会影响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有必要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确保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权力冲突的表现形式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权力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行政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不同行政部门之间可能存在权责不清、职责交叉等问题,导致执法工作中的权力冲突。
环保部门和城管部门在执法工作中可能存在边界问题,造成执法责任的不明确,从而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
二、权力冲突的原因分析1.行政体制的不完善。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行政体制不完善可能导致不同行政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叠、权责不清的问题,从而引发权力冲突。
3.个人利益的碰撞。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个别执法人员可能出于个人利益考虑,不愿意协作、配合他人工作,从而引发权力冲突。
4.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可能会引发原有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模式失效,从而导致权力冲突。
三、解决权力冲突的策略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出现的权力冲突问题,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1.建立健全的执法协调机制。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建立健全的执法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化解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权力冲突。
执法协调机制应该包括建立健全的执法协调机构、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
2.完善执法法律法规。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完善执法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明确各部门的执法权限和责任,减少权力冲突的发生。
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执法程序和规范,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
3.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不同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权力冲突。
本文将从权力冲突的原因、表现、影响及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权力冲突的原因首先,权力范围不清晰是导致权力冲突的重要原因。
在城市管理中,涉及到各个行政部门的职责划分,但是部门之间对于具体职责的边界不是十分明确,这就容易导致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分歧和冲突。
其次,权责不对等也是导致权力冲突的原因之一。
某些部门在执法中可能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协助,但是如果其职责没有得到明确规定,则可能出现借力无门、无力处置的情况。
此时,就会出现因责任不清、权力不对等引起的冲突。
最后,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合理、工作流程不顺畅也会导致权力冲突。
如果某个部门自身的管理不善,或者部门之间无法有序协调,就有可能导致执法工作出现混乱,甚至出现内部恶性竞争。
权力冲突的表现可以是不同的部门、人员之间在任务执行中发生矛盾和纠纷。
例如,在整治违法建筑过程中,建设部门查出一座违建,但是拆违的权力不属于该部门,此时建设部门与负责拆违的部门之间可能陷入权力冲突。
此外,不同部门之间在工作方式、工作标准、工作绩效等方面的分歧也可能导致权力冲突。
权力冲突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权力冲突容易导致执法效率低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其次,权力冲突会破坏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影响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
第三,权力冲突还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影响民众对于政府执法的信任和认同。
解决权力冲突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相结合。
首先,需要明确部门职责范围,尤其是执法权的划分。
政府部门之间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并在工作流程中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配合。
其次,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交流机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以减少问题的扩大化。
第三,加强监督和评估。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各执法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的权力冲突,是制约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权力冲突的原因,探讨解决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保障市民的权益。
一、权力冲突的原因1.权力范围划分不清不同执法部门的权力范围有着较大差异,在实践中难免会存在范围交叉的情况,导致执法无法开展。
例如,城管部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管理,而公安部门负责治安管理,两者在卫生、秩序等方面的职责范围可能会存在重叠,从而引发权力争夺。
2.重形式轻结果有些执法部门在工作中,过于注重行政手续和形式上的合规,而忽视实际工作效果。
例如,部分城管部门可能会因为装修许可证不全而强行拆违,却对违建后的环境背景和社会影响等问题不予考虑,这就可能引发其他执法部门的反感和抵制。
3.工作重心不同不同执法部门的任务和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导致工作难以协调。
例如,城管和公安部门各自负责的对象或者任务并不完全重叠,难免因为各自的工作需要而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摩擦,进而引发争论。
4.地方保护主义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种常见的权力冲突因素。
各级政府与属地工作部门。
部分地方会推卸自己的职责,不愿意接受其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纪律,导致工作上的难以协调。
二、权力冲突的解决策略1.建立权力协调机制建立执法部门之间的权力协调机制,加强权力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从而使不同执法部门的行动更加协调一致,实现工作上的有机统一。
2.合理分配执法任务应根据不同部门的执法能力和经验,合理分配执法任务。
将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分类,把执法重心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避免各自插手对方的工作领域,从而保证执法有效开展。
3.加强沟通和协调不同执法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交流工作中的问题。
同时及时响应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大力加强统一领导,实现工作协调和资料共享,鼓励各个方面的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尽到职责,互相支持和合作,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
浅谈城管执法方面的执法困境及对策

浅谈城管执法方面的执法困境及对策近年来,城市管理执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城管执法旨在维护城市秩序,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城管部门常常面临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从城管执法的困境出发,提出一些对策来促进城管工作的改善。
首先,城管执法困境之一是执法力度不足。
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和压力,导致执法力度不足。
一方面,执法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管理的需求。
另一方面,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大,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困境,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城管部门的投入,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
同时,要提高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城管执法困境之二是执法效果不佳。
城管执法过程中,有些违法行为难以彻底根除。
这主要是因为执法措施不够有力,执法手段不够灵活。
有些违法行为只是被暂时制止,而不会得到彻底解决。
为了提高执法效果,一方面,要完善执法手段,使其更加灵活多样化。
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城市管理的经验,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提高执法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另一方面,还应强化执法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执法不力的问题要严肃问责,对执法效果好的要加以表扬和激励,以激发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城管执法困境之三是与市民抗争对立。
在执法过程中,城管人员往往会遇到市民的抗议和不满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这主要是由于城管执法的不公正、不规范等原因所致。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主要是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交流。
一方面,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工作,让市民了解到城管执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城管人员要改变执法形象,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市民,及时回应市民的合理需求和意见。
最后,城管执法困境之四是执法权与执法责任不匹配。
在目前的执法体制下,城管部门虽然负责城市管理,但执法权力相对分散,责任不明确。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摘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城市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但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各部门之间权力冲突的情况。
本文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基本情况、权力分工、权力冲突原因及解决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权力冲突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最后对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的启示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促进各部门更好地协同合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权力冲突、解决策略、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指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执法手段,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的复杂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权力分工不清、职责重叠等问题,容易导致权力冲突的发生。
解决这些权力冲突,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率和水平,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执法的执行效果和社会稳定。
有必要深入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及其解决策略,为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权力冲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多个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职责与权限,因此容易出现权力冲突问题。
解决这些权力冲突,不仅关乎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
研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对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促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权力冲突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协调发展。
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对策]
![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60e072776eeaeaad0f330ed.png)
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镇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对策]摘要:城管是改革的需要。
从理论上而言,城管是为了优化行政权能的配置。
提高城管执法效力和力度,是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的矛盾。
文章首先分析城管执法中的矛盾,然后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最后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城管执法城管矛盾执法矛盾引言:随着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城管执法成为了社会极具争议的问题。
城管执法的困境其实是由于综合执法权缺乏法律依据。
城管的组织缺乏法律定位。
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和谐的综合执法。
一、城管执法中的矛盾(一)城管综合执法中暴力冲突频发当前我国城管综合执法过程中,暴力冲突现象表现的比较严重,其中既有行政执法对象的暴力抗法原因,也有执法人员野蛮霸道的暴力执法原因,两种原因引起的冲突都发生了流血事件和导致当事人非正常伤亡的案例。
2006这一年之内,广州城管支队共遭遇暴力抗法事件近500起,200多个执法队员受伤。
(二)城市弱势群体沦为主要执法对象我国政府部门执法执政都要“以人为本”,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城市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阶层却成为了当前城管综合执法的主要执法对象。
“公安管坏人,工商管富人,城管管穷人”的流传整整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
二、城管执法中的矛盾总结城管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执法缺乏足够法律依据根据有关规定,执法的权限大致可以分为工商行政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
各个工作部门,基本上集中了一个地方政府所有的主要执法权,城管往往与综合执法联系在一起,但我国法律却一直没有所谓的正式界定综合执法权。
没有约束的庞大权力,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刹车设备的重型卡车在市区中高速横行。
(二)城管缺乏足够的法律定位目前我国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还没有对城管部门定位。
因此,各地方城管的组织形式非常混乱,从决定主体上看,省级、市级、县级政府都可以自行设立城管部门;在级别上看,乡、县、区都有自己的城管建制;从身份上看,有的城管部门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有的则属于地方政府工作机构。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指城市管理部门对市容、环境、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管和执法的一种工作方式。
这种工作方式要求不同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城市管理的任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权力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会影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率,还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执法主体的归属问题。
在城市管理中,不同部门都有自己的执法权限,但是并不是所有执法问题都能明确地归属给某一个部门,因此在一些具体执法行为中,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争夺执法权的情况。
其次是执法范围的界定问题。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各部门之间的执法范围有时会有所重叠,这就容易引发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争议,甚至出现相互牵制、相互阻碍的情况。
最后是执法程序的规范问题。
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牵涉的问题较多,各个部门的执法程序和标准也各有不同,这就容易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和不统一。
要解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建立健全执法法律制度。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法律制度不健全、规范不统一所引发的。
建立健全的执法法律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执法权限和执法范围,并对各部门的执法程序进行统一规范,可以有效地解决权力冲突问题。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各部门需要密切合作,相互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协调行动。
只有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才能有效地化解权力冲突。
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清单。
对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各部门的执法权限和执法范围,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清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边界。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权力冲突。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与监督。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执法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化的培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同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杜绝权力滥用和执法不当现象的发生。
城管法律冲突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执行机构,承担着维护市容市貌、保障市民权益等多重职责。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城管部门常常面临法律冲突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执法效果,也引发了社会争议。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城管法律冲突的原因、表现及解决途径。
二、案例描述某市某区城管部门在整治城市环境时,发现一家小商贩在人行道上摆摊经营,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城管执法人员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要求商贩立即停止占道经营行为。
然而,商贩认为其经营行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拒绝接受处罚。
随后,城管部门与商贩就法律适用问题产生了争议。
城管部门认为,商贩的行为违反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应依法予以处罚;而商贩则认为,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城管部门无权对其进行处罚。
三、法律冲突分析1. 法律位阶冲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法律。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的位阶高于行政法规。
因此,在法律位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具有更高的效力。
2. 法律内容冲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市容市貌的管理,包括对占道经营行为的查处。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占用道路行为的查处。
两法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导致执法实践中出现冲突。
3. 执法主体冲突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管部门负责市容市貌的管理;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在处理占道经营问题时,城管部门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存在冲突。
四、解决途径1. 明确执法主体针对执法主体冲突问题,建议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城管部门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责,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
城管冲突事件反转措施

城管冲突事件反转措施近年来,城管冲突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城管执法人员与市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演变成了暴力冲突,给城市的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化解城管冲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反转措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实现和谐共处。
首先,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城管执法人员作为城市管理的主要力量,需要具备良好的执法素养和沟通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做到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使其成为市民的贴心人。
其次,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有健全的机制来支撑。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合理分工,形成合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城管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
再次,加强社会治理的综合化和智能化。
城管冲突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社会治理不够细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治理的综合化和智能化,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协同化,形成政府、市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力,共同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最后,加强市民参与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城市管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市民的责任。
因此,需要加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引导市民依法行事,文明执法,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的规定,共同维护城市的文明秩序。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提高市民的法律素养,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使市民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共同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总之,城管冲突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市民、社会组织之间的合力来解决。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旨在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在实践中常常涉及到权力冲突问题。
权力冲突不仅会影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果,还会损害政府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
解决权力冲突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重要任务之一。
权力冲突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制度性因素和人为因素。
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责权不清、衔接不紧密、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不同部门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力;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职责争夺、权责交错、利益纠纷等现象,造成执法部门之间权责冲突。
针对权力冲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权责明确、衔接紧密的职责分工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和责任,避免职责重叠和责任推卸。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形成合力。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增加衔接环节,杜绝权责冲突的发生。
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机制,规范综合执法行为,确保权力的行使在法律框架下合法合规。
加强培训和专业能力建设。
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加强跨部门执法协作能力的培训,增强综合执法部门的整体实力。
加强对权责冲突案例的研究和总结,形成经验,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各部门之间及时共享执法信息和相关数据,避免信息不畅通造成的交叉执法现象。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智慧城市综合执法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加强民意参与和监督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
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密切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形成政府与市民的良好互动机制,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解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需要从制度建设、组织协调、法律完善、培训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和民意参与等多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冲突,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能,为城市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浅谈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ba7592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c.png)
[浅谈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城管执法观念落后当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行政指导是辅助的管理手段,这种方式很难使被管者心服口服。
在“官本位”执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方式简单粗暴。
尽管执法部门突破“障碍”,但执法效果并不理想,并容易引发矛盾甚至冲突。
城管执法暴露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处于转型期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仅仅看成是政府的管理。
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
(二)执法人员素质低下新形势下对执法队伍的素质要求在提高,而我们的执法队伍构成复杂,一部分执法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公仆心不强,作风不正派,这都与我们重使用轻教育的城管执法观念有关,为少数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提供了条件。
有些素质较低的城管队员,在执法时不懂法规,不讲方法,不讲策略,简单地处理矛盾,宣传解释不到位,缺乏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控制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有些责任心不强的城管队员,不能正确对待管理对象的牢骚、指责和过激行为,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发生纠纷时对管理对象态度蛮横、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最终酿成恶性事件。
(三)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城管执法人员代表政府,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然而在执法过程中,很多执法人员并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
在行政处罚案件中程序违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没收商品不开罚单、不说明情况,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推翻、捣乱等,都严重损害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
(四)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全国还没有出台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因此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
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不但面临着执法相对人的质疑,而且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几乎无所不包。
浅议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活动中的矛盾及化解

2011年1月(总第263期)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NO.1,2011(Cumulatively,NO.263)[摘要]近年,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运而生。
但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有关执法冲突的报道屡见不鲜,许多城市甚至出现了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问题。
围绕城市行政管理中发生的矛盾从数量到强度,都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这些事件的发生,使社会舆论开始转向对城管执法的反对和声讨,现行的城管体制受到拷问。
本文从现行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活动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活动中的矛盾形成原因,并提出化解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活动中的矛盾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为解决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中的矛盾找到一些新的出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矛盾;化解一、现行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活动的特征(一)执法对象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受到侵害较为普遍城市行政管理是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行政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城市的有序、健康发展。
但是城市行政管理目的的实现决不能建立在违法行政管理基础上。
城市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对执法对象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侵犯都是违法行政管理的典型表现,这种侵害有时甚至表现为暴力侵害。
在执法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执法人员对执法的对象态度恶劣、侮辱执法对象的人格的现象,不时地在新闻媒体上还会发现执法对象的人身受到执法主体的暴力侵犯这样的新闻。
执法对象的合法生产资料被查扣或者没收甚至直接予以破坏则更是常见。
(二)执法主体的执法手段变味与立法目的脱离任何一部法律的出台都离不开立法目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也同样有自身的立法目的。
即城市管理要追求使城市得以有序、合法的、和谐的发展,立法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执法活动。
执法实践中执法手段的运用要始终以立法目的的实现为中心。
而现实中的执法手段往往与立法目的脱离。
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部分城管人员在执法时一律采用强制手段迫使执法对象停止经营。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存在的权力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冲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和执法主体,各个部门之间在执法权力的划分和执法范围上可能存在竞争冲突。
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在处理违规建筑问题时可能存在争议,导致执法行动受阻。
2. 矛盾冲突:不同行政部门和执法主体之间在职责范围、执法标准、执法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执法行为相互冲突。
环保部门和工商执法部门在处理污染企业问题时,前者强调环境质量,后者强调经济效益,两者的执法行动可能存在冲突。
3. 信息不对称冲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涉及的信息涉及多个部门和执法主体,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执法行动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交通管理部门处罚一辆违规停放的车辆后,该车辆的违规信息并未同步到城市规划部门,导致重复违规。
针对以上权力冲突,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1. 加强协调合作:各部门和执法主体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应增强协同合作,加强沟通,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执法范围,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冲突。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执法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各部门和执法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冲突。
3. 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建立联合执法、跨部门执法的机制,形成执法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机构,通过协商、协调等方式解决权力冲突问题,确保执法行动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4. 完善执法规范和标准:制定更为明确和统一的执法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部门和执法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减少因执法标准不一致而引发的权力冲突。
5.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对权力冲突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执法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法规和职责要求。
解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需要各部门和执法主体加强沟通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并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和运行,以实现执法行动的高效有序和权力行使的规范统一。
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计划的矛盾与冲突解决

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计划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在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来自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纷争,也可能来自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将对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效果和形象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计划的矛盾与冲突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目标与职责在制定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计划时,首先应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
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分工应该明确,责任应该明确,避免任务重叠和责任不清的情况发生。
通过明确目标和职责,可以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沟通与协调城市管理执法局内部涉及到的部门和岗位众多,信息传递和沟通十分重要。
通过加强沟通与协调,可以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可以建立定期的工作联席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参与,交流工作情况和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工作需要的信息,减少信息不畅的情况。
三、强化培训与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和法律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培训和能力提升,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可以定期组织培训班或者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工作人员增加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四、加强监督与反馈在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中,监督与反馈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公正和规范。
可以设立监察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要鼓励公众和社会各界对工作进行监督,接受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五、合理制定计划与目标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工作计划应该合理制定,目标要具体可行。
避免过高的目标和过分严苛的要求,造成工作难以推进和完成。
在制定计划时应充分调研和评估,确保计划可行性和合理性。
同时,要鼓励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合作与合力,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城市“脏、乱、差”现象不断出现,具体表现在占道经营、违章建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方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城市管理工作难以做到规范、有序、高效的运转。
一、城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城市管理的执法主体。
法律建设的滞后,使城市管理面临着一系列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执法主体、执法手段、执法范围、机构性质、人员身份、装备服装、安全保护等。
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在执法过程中,行使相关的行政处罚权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当执法遇到阻力时,要么管理双方采取极端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引发矛盾冲突。
要么执法机关退却,使法律的尊严收到损害,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二)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法律对执法人员的保障力度不够。
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贯穿始终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团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进而引发矛盾纠纷。
一些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容易引起群众反感。
有的执法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不善于化解矛盾,往往以硬碰硬,导致矛盾激化。
目前城管执法人员很多不属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受委托组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方面在行使处罚权时,对不法分子起不到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在执法人员受到侵害时,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一部分管理相对人缺乏公德意识,不配合执法工作。
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导致职工下岗、提前退休、并轨等,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体制的改革,促使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
这些人往往知识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受思维、知识、技能、资本等局限,大量人员分散在城市街头,形成非法劳务市场或从事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与解决策略分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依法行使对城市管理秩序和市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权力冲突,这不仅影响到综合执法的效果,也会影响城市管理的整体效果。
对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权力冲突表现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之间的权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责界定模糊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过程中,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之间的职责界定往往模糊不清,导致执行人员对于自己应该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产生疑惑,进而出现争执和冲突。
2. 执法标准不一由于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执法标准存在差异,例如环保部门对于环保标准的执行方式与城管部门存在不同,这就会导致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出现冲突。
针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出现的权力冲突现象,有必要采取一系列解决策略,以促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顺利进行。
各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执法对象,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这需要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各自的职责范围清晰明了。
针对不同部门、不同职能的执法标准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执法标准,通过相关会议和协商,确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的标准化操作流程,避免因执法标准不一而引发的冲突。
3. 规范执法程序为了防止执法程序不统一的情况出现,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规范的执法程序,明确执法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4. 统一执法结果未来在城市综合执法中,各部门应该通过协商一致,建立并统一执法结果的评定体系。
这样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结果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统一规范,避免不同部门执行人员出现矛盾。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相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效果将会得到明显提升,相关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也将会得到缓解,并最终实现规范和有序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如何处理城市管理执法中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处理城市管理执法中的矛盾与冲突城市管理执法是保障城市秩序和市民安全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实践中,执法工作常常面临矛盾与冲突。
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效果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
本文将围绕如何处理城市管理执法中的矛盾与冲突展开论述。
一、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矛盾和冲突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沟通不畅,因此,建立健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是解决城市管理执法中冲突的重要手段。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邀请各方参与,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同时,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提高执法效率,减少矛盾的发生。
二、加强培训与规范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是矛盾和冲突处理的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和沟通技巧。
因此,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各类矛盾与冲突。
此外,出台明确的执法规范和操作指南,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滥用职权和不当执法行为的发生,减少矛盾的滋生。
三、注重预防与调解矛盾的预防和调解是化解冲突的有效手段。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社区矛盾排查机制,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和反映问题,以预防矛盾的发生。
同时,成立独立的调解机构,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矛盾调解,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此外,鼓励各方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避免诉讼的发生。
四、加强监督与问责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监督与问责是保障执法公正和合法的重要手段。
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执法滥权和不当行为。
同时,建立投诉举报制度,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对执法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确保执法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五、积极倡导法治观念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树立对于处理城市管理执法中的矛盾与冲突至关重要。
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市民遵法守法的意识,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让市民了解执法依据和程序,增强对执法行为的理解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管执法冲突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街头商贩与城市管理存在矛盾、城管执法不规范造成城管执法冲突;提高执法人员和市民素质、社会监督、创新执法形式。
[关键词]:城管、执法、冲突、原因、对策
在我国,城管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为大家熟知,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难以调和的人民内部的矛盾。
其根源在于行政主体城管执法的不规范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仍没得到合理的保护,因此引起矛盾。
一、执法冲突的原因
城管执法由于是综合执法,本身具有着相当的难度。
另外,之所以导致城管执法经常产生冲突,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街头小摊小贩的生活来源问题和城市的市场管理、市容市貌管理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
另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在城市里本身也形成了大量的下岗职工,这两类人构成了街头小摊小贩的最重要的来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飞涨,生活成本飙升,这两类人要在城市里生存下去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又使其不得不在城市里生存下去。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技能落后,其又不能胜任更好的工作,于是在街头摆摊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方式便成为其必然的选择之一。
由于
大部分小摊小贩是流动性的,监控困难,因此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安全、卫生等质量问题便给消费者形成了重大的隐患。
而且部分摊贩经营不诚信、短斤少两,制假售假,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另外,小摊小贩的存在也给城市的市容市貌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其无序性,给交通、环境、卫生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基于以上,一个矛盾便形成了。
在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和低技能者的就业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小摊小贩的存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进城农民和下岗职工全家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市场管理、市容市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城管作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其维护市场和市容市貌的执法行为就不可避免的会和小摊小贩的生活问题以及城市低收入者的消费习惯问题发生正面的冲突,容易遭致其抵制。
第二、城管执法行为很难让小摊小贩们信服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主体的平等性、自主性,当然这种自主并不能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
小摊小贩影响城市环境,因此其自主经营行为必须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受到行政机关的治理。
但同时,其既让渡了经营的自主权,限制其经营的公共利益亦应令其信服。
而在实践中,城管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其执法行为却很难让小摊小贩信服,因此引起矛盾。
第三、城管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为处罚而处罚,为收费而处罚”的现象。
城管进行行政处罚的目的本来是在于利用行政处罚来制裁
违法者,纠正违法经营行为。
但由于目前我国城管部门仍然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因此导致不少执法队伍实行自收自支,以收费和罚没收入来补充执法经费的不足或给领导发福利。
这样就导致了该纠正的没有纠正,而以简单的罚款了事,影响执法效果。
第四、城管执法中存在着暴力执法现象。
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部分城管队员缺少系统的法制化教育,甚至是来源于雇佣的社会闲杂人员,法制和服务意识淡薄,权力意识浓重,因此导致其执法时粗暴,动辄用暴力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城管执法冲突及城市弱势群体保护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素质
城管执法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部分城管执
法人员的素质较差,法制意识淡薄。
要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大力提高城管队员的素质。
首先,在城管执法人员的选拔上,要注意严格选拔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把那些素质高、懂法律的人员选拔进来,而把那些能力低、素质差、法制意识淡薄的人员淘汰出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稳定城管执法队伍,防止一些临时队员因为缺乏培训而影响整个队伍的素质。
其次、要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培训使其树立起服务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观念,这是文明执法的根本。
还要加强法律培训,不光让队员掌握实
体法的规定,更要使其掌握程序法的规定,使其树立起较强的法律意识。
第二、加强城管队员的自律和外部对城管队员执法的监督,部分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够规范,凭关系办事,凭人情办事,这也是造成城管执法难以达到期望效果,并难以让行政相对人信服的重要原因。
为避免这种不正之风,我们需要加强对城管队员的监督。
要发动群众,对城管执法中吃、拿、卡、要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举报;在相关部门设立纠风热线,并对公众宣传,欢迎群众打热线举报;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查处,以纠正违法违规案件。
对于搞权钱交易,与不法分子勾结,失职渎职,损害公共利益,敲诈勒索,侵害经营者合法利益的人员要坚决查处。
第三、加强对广大摊贩和市民的法制教育和文明教育,使其自觉服从管理,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
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目的的有效实现离开了广大市民的参与将很难实现。
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包括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等,教育广大摊贩和市民自觉服从城市管理,自觉养成良好的经营和生活习惯,共同维护城市的良好形象。
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摊贩和市民的法制观念,使其认识到违法经营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增强其行为的自觉性。
对于一些违法经营、不文明经营的行为,要通过媒体等方式进行批评曝光,使广大市民都对其进行监督,以促使其改正。
第四、创新执法思路,积极探索和尝试一些不易引起冲突的城管执法的新方式。
我们需要大力创新城管执法思路,积极寻求一些新的、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的执法方式。
如很多城市在试行的“软性执法”“柔性执法”,通过聘请监督员、执法协管员等来进行执法方式、执法作风的改变。
第五、大力创新方式,改善城市小摊小贩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从源头上避免冲突。
积极探索改善城市弱势群体生活的多种方式。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其一、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条件,引导小摊小贩向其他行业流入。
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吸收进城农民和下岗职工就业的重要方面,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仍要适度发展,以缓和我国目前严重的就业压力。
第二、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
小摊小贩之所以会摆摊设点,是因为其缺乏劳动技能,只能从事一些卖水果、卖简单饮食等简单工作。
如职业技能能通过培训得到提高,有利于其寻找别的工作,向别的行业中流入。
第三、对于仍存留的商贩,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如很多城市在试行的“引摊入市”,对解决弱势群体生活问题,加强城市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积极尝试。
商户集中进行经营,管理更有序了,同时商户在付出较少成本后可以放心的合法经营,对商户也是愿意接受的方式。
第四、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体系。
尽管我们采取了以上一系列途径解决小摊小贩的生活问题,但仍有部分社会弱势人员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进入其他行业就业或入市正规经营,城管如对其坚决取缔,又会触碰到其生存问题。
对这一部分人群,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