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 油脂 》 教案

合集下载

《酯油脂》教学设计

《酯油脂》教学设计

《酯油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酯油脂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了解酯油脂的制备方法;
3.掌握酯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酯油脂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1.1 酯油脂的定义
1.2 酯油脂的分类
1.3 酯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酯油脂的制备方法
2.1 酯化反应
2.2 水解反应
2.3 氢化反应
3.酯油脂的应用
3.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2 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3.3 药品工业中的应用
3.4 工业润滑油中的应用
3.5 其他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酯油
脂的初步认知。

2.知识讲解(20分钟)
根据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酯油脂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

3.实验展示(15分钟)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展示,展示酯化反应的实验过程,并观察反应结果。

4.实践操作(40分钟)
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如
酯化反应的操作步骤,并记录实验结果。

5.应用拓展(15分钟)
通过简短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酯油脂在不同领域
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6.总结归纳(5分钟)
对本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归纳。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2)掌握酯油脂的制备方法;(3)了解酯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酯油脂的制备方法;(2)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酯油脂的性质;(3)学会运用酯油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2)酯油脂的制备方法;(3)酯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酯油脂的制备原理;(2)酯油脂的性质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醇类、酸类、甘油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烹饪、化妆品等,引出酯油脂的概念;2. 讲解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结合课件和实物,讲解酯油脂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演示酯油脂的制备实验:讲解实验原理,示范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酯油脂的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酯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3.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酯油脂制品,了解其用途和性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酯油脂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 结合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酯油脂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酯和油脂 教案

酯和油脂 教案

酯和油脂教案教案标题:酯和油脂教学目标:1. 了解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酯和油脂的常见来源和用途。

3. 理解酯和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实验室用具和材料:酯和油脂的样本、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3. 学生参考资料: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常见来源和用途的简介。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酯和油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这两个化学物质的兴趣。

知识讲解:2.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包括酯的结构、酯的命名规则、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内容。

3. 探讨油脂的来源和用途,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的区别,以及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和工业中的应用。

实验演示:4. 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酯的合成和性质。

例如,将醋酸乙酯和乙醇混合,加热反应,观察产生的酯和酒精的性质。

5.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他们对酯的形成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讨论与总结: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酯和油脂的理解和认识。

7. 引导学生总结酯和油脂的常见来源和用途,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作业布置:8.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酯和油脂的应用领域,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教学延伸:9.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酯和油脂的更多应用和发展前景,并鼓励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或项目研究。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的作业报告质量和深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酯 油脂教案设计

酯 油脂教案设计

5、用途
酯 油脂 酯 油脂
酯 油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酯 油脂
酯的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情境2 情境2
油脂的物理性质
情境3 情境
学生分小组, 每组5--6 学生分小组, 每组5--6人。 分发教学用具,水果、 分发教学用具,水果、植物 酯的物理性质 实验用品等。 油、实验用品等。
情境1 情境1
学生小组 活动
情境5 情境5
CH3COOC2H5 + NaOH
CH3COONa + C2H5OH
(3) (3)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是一个互逆过程
酯 油脂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 回答油、脂的概念。 化反应的产物, 化反应的产物,介绍高级脂 举例:有花生油、芝麻油、猪油、 肪酸、 肪酸、甘油, 牛油等。 甘油,写出油脂的结 构通式。 构通式。 1、分类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物理压榨是把油从花生里压榨出来,而 2、物理性质 化学浸出是用溶剂把油萃取出来。 肥肉
酯 油脂教案设计
徐州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于佩
酯 油脂
苏教版《化学》必修2 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三、 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中的酯 油脂
酯 油脂
掌握酯的概念、 掌握酯的概念、性质 认识酯、 认识酯、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掌握酯的水解反应; 掌握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皂化反应 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工业制取原理 了解肥皂的成份、 了解肥皂的成份、 理解油脂的概念、组成、 理解油脂的概念、组成、性质和用途 以及过程。 以及过程。 提高分析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2. 掌握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酯油脂的定义和分类2. 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3. 酯油脂的制备方法4. 酯油脂的用途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原理2. 酯油脂的用途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酯油脂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酯油脂的结构和反应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滴定管等。

2. 试剂:醇类、酸类、酯类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香味、化妆品的成分等,引出酯油脂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酯油脂的定义、结构和性质,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其结构。

3. 实验演示:进行酯油脂的制备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与总结: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生对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酯油脂制备方法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类型的酯化合物及其应用。

2. 探讨酯油脂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复习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2. 完成酯油脂制备方法的练习题。

3. 收集有关酯油脂在实际应用中的资料,进行阅读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2. 掌握酯油脂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创新教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酯油脂【学习目标】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

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

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

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

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

【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引入概念: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油:植物的果实,液态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

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 OH OH【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1.组成元素:C、H、O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生】思考,讨论。

《酯 油脂 》 教案

《酯 油脂 》 教案

《酯油脂》教案路桥中学陶志祥教材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醇,酸以及酯化反应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皂化反应.这些有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和有兴趣的.教材在明确油和脂肪的概念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油脂属于酯类.在阐述油脂的物理性质之后,即介绍油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中重点介绍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水解又分为在碱性溶液中和酸性溶液中水解,教材中指出前一种情况就是皂化,应扩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并可以和酯化反应对比.教材简单地介绍了油脂的用途,并常识性介绍了肥皂的制造过程和去污原理.背景分析: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醇,酸以及酯化反应,但是没有学习丙三醇,酯的定义以及水解生活背景:生活中经常见到油脂,肥皂,有兴趣研究教学目标1、了解酯、油脂的存在、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2、能区分脂与酯,油脂与矿物油;3、理解油脂的结构,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等概念;4、理解酯化与皂化的关系,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通过自制肥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皂化反应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教学过程:[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引入概念: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油:植物的果实,液态[研究酯的结构] 复习:酯的形成,介绍甘油:丙三醇写出下列方程式:C17H35COOH+C2H5OH→CH3COOH+ →C17H35COOH+→学生完成方程式,老师点评依据上面的方程式,使学生对油脂的结构有深的认识: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可以形成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学生阅读信息提示,找出以下信息]1、酯和脂的区别与联系2、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油脂物理性质]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归纳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能溶于酒精、汽油(衣服干洗原理),熔沸点低(纯净物为分子晶体),有香味[实验研究脂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油脂的水解实验问题:油脂在水中和酒精中溶解性一样吗?如何证明油脂已经反应完全?如何使产物析出并得到?皂化反应:通过CH3COOCH2CH3的酸性/碱性水解反应做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水解反应问题: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有什么关系?找出断键位置,指出反应类型?练习:写出硬脂酸甘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介绍盐析]用“在制取乙酸乙酯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之一即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做类比,介绍盐析[归纳制肥皂的步骤][其他可能化学性质]简单了解,如果高级脂肪酸中有碳碳双键,那么该油脂可以发生那些反应?回忆得到结果:加成(与氢气,溴水,氯化氢等),植物油一般含有碳碳双键[用途]油脂的用途:营养物质,工业原料,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油漆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酯和油脂》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酯和油脂》教案

3.3.3 酯和油脂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酯和油脂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并能写出它们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生活中的化学以及第三章前两节有机物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有机物时掌握了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对酯和油脂的物化性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酯和油脂是几种比较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其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酯和油脂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酯和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
油脂的水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芳香气味很浓芳香气味较淡芳香气味消失实验结论
酸性条件
化学方程式
碱性条件
[议一议]
1.决定乙酸乙酯化学性质的基团是什么?
2.为什么酯的水解反应采取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什么?
3.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水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二、油脂
1.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

油脂可看做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或软脂酸()]与甘油[丙三醇()]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其结构
简式为,其中R1、R2、R3代表的是烃基,可相同,也可不同。

2.物理性质
类型油(植物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状态
物理性质溶解性: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3.化学性质
(1)油脂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酯油脂》教案
路桥中学陶志祥
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醇,酸以及酯化反应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皂化反应.这些有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和有兴趣的.
教材在明确油和脂肪的概念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油脂属于酯类.在阐述油脂的物理性质之后,即介绍油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中重点介绍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水解又分为在碱性溶液中和酸性溶液中水解,教材中指出前一种情况就是皂化,应扩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并可以和酯化反应对比.教材简单地介绍了油脂的用途,并常识性介绍了肥皂的制造过程和去污原理.
背景分析:
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醇,酸以及酯化反应,但是没有学习丙三醇,酯的定义以及水解生活背景:生活中经常见到油脂,肥皂,有兴趣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酯、油脂的存在、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
2、能区分脂与酯,油脂与矿物油;
3、理解油脂的结构,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等概念;
4、理解酯化与皂化的关系,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通过自制肥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皂化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研究酯的结构] 复习:酯的形成,介绍甘油:丙三醇
写出下列方程式:
C17H35COOH+C2H5OH→
CH3COOH+ →
C17H35COOH+→
学生完成方程式,老师点评
依据上面的方程式,使学生对油脂的结构有深的认识:
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可以形成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学生阅读信息提示,找出以下信息]
1、酯和脂的区别与联系
2、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与联系
[归纳油脂物理性质]
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归纳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能溶于酒精、汽油(衣服干洗原理)
,熔沸点低(纯净物为分子晶体),有香味
[实验研究脂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油脂的水解实验
问题:
油脂在水中和酒精中溶解性一样吗?
如何证明油脂已经反应完全?
如何使产物析出并
得到?
皂化反应:
通过CH3COOCH2CH3的酸性/碱性水解反应做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水解反应问题: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有什么关系?
找出断键位置,指出反应类型?
练习:写出硬脂酸甘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
[介绍盐析]用“在制取乙酸乙酯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之一即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做类比,介绍盐析
[归纳制肥皂的步骤]
[其他可能化学性质]
简单了解,如果高级脂肪酸中有碳碳双键,那么该油脂可以发生那些反应?
回忆得到结果:加成(与氢气,溴水,氯化氢等),植物油一般含有碳碳双键[用途]
油脂的用途:营养物质,工业原料,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油漆等。

[自学肥皂的去污作用]
[课堂小结]
练习:
1.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无固定熔、沸点
B.油脂属于酯类
C.油脂不溶于水,比水轻
D.溴在油脂中溶解度很小
2.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 ]。

A.甘油
B.植物油
C.硬脂酸
D.油酸
3.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A.乙醇与甘油
B.植物油与汽油
C.油脂与乙酸乙酯
D.硬脂酸与醋酸
4.用分液漏斗可分离的一组混合液体是[ ]
A乙醇和水 B.甘油和硬脂酸钠水溶液
C.油酸甘油酯和水
D.植物油和煤油
5.22.5g某油脂皂化时需要3gNaOH,则该油脂的式量为[ ]。

A.450
B.600
C.900
D.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