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1)试卷
河南省鲁山一高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
河南省鲁山一高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
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
材料反映了当时秦国() A.贵族势力的反攻B.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C.统治机制的变化D.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2.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
这种观念有利于()A.消除民族矛盾B.促进边疆开发C.加强君主专制D.强化民族认同3.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
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必须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
材料反映了()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C.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D.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4.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
“既还奏事,上皆是之。
”这表明()A.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B.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5.唐代,在官营手工业中,以官奴婢配作坊重役。
到宋代,官营手工业中官奴婢、刑徒等劳动者则完全被从民间雇佣的募匠、番匠所代替。
此变化反映出() A.官府对官营手工业部门管理放松B.当时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已经出现C.手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D.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减轻6.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B.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7.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
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它们所揭示的共同问题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大国之间结盟威胁和平D.冷战局面的形成2.1903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经常镇道署呈报江苏抚院获准立案.拔荷花塘官地作为建厂地基,并暂借规银l万两。
次年,从国外订购发电机、锅炉等设备陆续进行安装。
因绅商居民担心破坏风水,阻挠立杆架线,郭礼征登门协商,历时7个月才架线完工。
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B.晚清政府积极推进洋务运动C.中国近代化受制于多种因素D.民族工业完全依赖外围资本3.《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对丧事不宜过份铺张……火葬用的木柴,不得用斧削光。
埋葬或火化时,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
紫色的以一件为限,奏乐的人以十名限。
出丧时,妇女不得抓面毁容,也不得无节制地嚎哭。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宜扬神权迷信色彩B.维护贵族特权利益C.内容广泛条文明晰D.推动风俗文明进步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经济遭到削弱B.战后国际地位下降C.战后殖民地的丧失D.战后联合国成立5.在谈及中国古代打官司问题时,有人问:“秦朝地方百姓如果需要打官司,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他们应当首先去找谁?”对此你认为应该首先找的是A.啬夫B.县令C.郡守D.廷尉6.1499年7月10日,当达・伽马船队返抵里斯本时,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2001080351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也没有形成地方割据。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缺乏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B.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科举制度强固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D.地方武装军事实力不够强大2.“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这说明军机处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3.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此次战争结束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A.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D.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5.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6.如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A.此信函写于国共对峙时期B.“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7.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
由此,英国A.确立了议会主权B.开创了立宪政体C.实行了政党政治D.进行了议会改革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的进展……‘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可知,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要求在议会中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席位,而旧的选举制度存在弊端,议会面临改革,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B选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开始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政体;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到政党政治,英国政党政治在17世纪已经出现。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基本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统治B.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D.因为运动失败使国共走向合作推进了大革命参考答案:B3.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国家无代价征收农民的余粮C.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参考答案:C4.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
这些规定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参考答案:C点睛:本题以军机处为切入点,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军机处设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
【历史】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公社所有制下,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为“共有地”,用来应付公共的支出。
殷商时期“公田”和“私田”在法律上均属于国王,农民因领有属于国王的份地,所以其剩余劳动必须耕种属于最高统治者的“公田”。
这一变化()A.说明了社会性质的变化B.反映了公有制社会的延续C.说明土地私有制遭侵犯D.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
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
这种心态变化表明()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4.下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①③⑤对应的著作最有可能是()①中国人的圣书——②哲学的天籁——《庄子》③救世的苦行者——④人性的批判——《荀子》⑤国家的秩序——A.《论语》《老子》《韩非子》B.《论语》《墨子》《韩非子》C.《孟子》《韩非子》《墨子》D.《墨子》《论语》《韩非子》5.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
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6.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
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频发生,促使孔子倡导“克己复礼”、老子向往“小国寡民”。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社会进步与代价之间的矛盾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7.荀子给儒家的“礼”赋予“法”的内容,其弟子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老子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
河南省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三)历史试题
河南省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三)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在西周的封国齐国的宗法制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齐国国君C.卿大夫D.国君长子2.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4.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 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5.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
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7.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
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
这一变化表明了A. “天命观”的消逝B. 伦理政治的勃兴C. 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 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实行德政、慎用刑罚的思想,体现了西周时期伦理政治的勃兴,故B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统治者始终相信天命的存在,这时期“天命观”未消逝,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主刑辅理念随着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提出而逐渐成熟,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始终存在神权政治,并没有崩溃,故D选项错误。
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 李贽—“各从所好,各聘所长”B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C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可知,这个制度重视亲情关系,即重视血缘关系,选项中“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强调了血缘关系,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贽的“各从所好,各聘所长”强调的是个性解放与自由,不是强调亲情关系,故A选项错误;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强调的是仁政、民本思想,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强调亲情关系,故C选项错误。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C.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 D.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2.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3.“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
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4.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 )A.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B.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C.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D.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5.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2.2008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3.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 )A.商朝宗法制B.秦代郡县制C.西周分封制D.隋唐科举制4.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大夫——士——卿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5.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了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六国中最早和最后被灭掉的国家是( )A.韩国燕国B.韩国齐国C.赵国燕国D.魏国齐国6.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7.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
”有的答:“功成名就。
”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8.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 )A.明太祖时期B.明宣宗时期C.明成祖时期D.明宪宗时期9.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礼乐制度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0.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表1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简表。
这反映出当时A.各派均反对争霸战争B.民众渴求社会安定C.诸子的主张渐趋一致D.诸子关注军事斗争2.西汉时期出现缿筒,缿筒就是朝廷接受各种投诉与检举信件的竹筒,《汉书》载:“教吏作缿筒,及得投书。
”这说明西汉王朝A.强化对王国的监管B.重视官吏道德建设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鼓励民众参与反腐3.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
这说明当时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4.《旧唐书·乐志》称:“大抵散乐杂献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
”据此可知,唐朝时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5.在今之东亚的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北非的埃及等国家、地区都有发现中国的宋代陶瓷。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宋代A.航海技术的发达B.抑商政策松动C.制瓷业技术成熟D.民营手工业崛起6.图1可以说明,当时的中国A.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君主专制被严重削弱C.政治统治潜伏着危机D.地方取消了省县建制7.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
河南省鲁山县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60
河南省鲁山县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记.礼运篇》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A. 礼仪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井田制2.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一记载反映了A. 分封制开始出现B. 阶级矛盾尖锐C.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上述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 王室的衰微B. 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 分封制的崩溃D. 阶级矛盾的尖锐4.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5. 《左传•僖公十八年》载:“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
齐师败绩。
狄救齐。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A. 周天子地位衰微B. 分封制遭到破坏C. 礼乐制不复存在D. 血缘纽带趋向瓦解6.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7. 秦王嬴政灭六国后,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
嬴政这一做法A.意在限制相权B. 具有宣扬功业色彩C. 意在寻求统治依据D. 企图保证皇位世袭8.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室的生活事务,宗正管皇室亲属。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
上述材料说明()A.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B.周公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2.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
这一现象表明()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
这一情况说明当时()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4.“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个体统治的转变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5.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由此,较为合理的判断是()A.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6.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鲁山一高高一年级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下图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半坡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尽管他们相距遥远、几乎没有交通,但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点是A.起源最早B.世界领先C.独一无二D.多元一体3.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
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科举制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
“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
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
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A.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B.土地私有制的产生C.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D.“初税亩”的实施6.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主张体现了A.天人合一观念B.朴素辩证思想C.逍遥自由观念D.朴素唯物史观7.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
以下符合上述条件的有①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产生认同观念,融入华夏族②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④北方各诸侯国为抵御匈奴族南下在北部修筑长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秦统一后关东地区奉儒学为政治根基。
秦始皇四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封禅,推行祭师文化和祭拜禹、舜等先王。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
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2.春秋时期,《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这反映了( )A.牛耕技术的出现B.铁制工具的使用C.一牛挽犁的出现D.耦犁的广泛使用3.下图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4.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封闭性C.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工具筒车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6.下列是某电视剧描绘汉代手工业状况的几组镜头,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丝织品大量远销罗马B.汉武帝下令盐铁官营C.人们用煤炭冶炼铁器D.工匠被编入专门户籍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8.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1)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1)(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宗教色彩B.宗族色彩C.神权色彩D.王权色彩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4.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5.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B.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 (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7.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三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在西周的封国齐国的宗法制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齐国国君C.卿大夫D.国君长子2.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 )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官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4.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 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5.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
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7.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A.宗教色彩B.宗族色彩C.神权色彩D.王权色彩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4.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5.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B.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 (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7.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这反映了 ( )A.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C.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
”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顾问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并列机构9.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10.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11.“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12.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
这里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位置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C.古希腊人对民主、自由的追求D.城邦政治及其小国寡民的特点13.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
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14.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他的最美好的名声,……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
”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B.法律至上C.分权制衡D.社会契约15.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惩罚。
这表明:()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16.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17.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18.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9.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
”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 ) A.议会制度出现 B.立宪制度确立C.政党政治兴起D.内阁制度形成20.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16部宪法,其中在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70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A.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B.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C.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21.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地说主要在于(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C.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D.认为人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3.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展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C.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24.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
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非选择题25.(20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
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
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挡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
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端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形成的原因。
(5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5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2分)26.(20分)材料一“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的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的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分析》材料二由于地理条件便于攻伐,加之中国人自古就有追求大一统的强烈意识,各邦国都努力开疆扩土。
于是,强凌弱、众暴寡的吞邦灭国战争连年不断。
通过兼并战争,合为战国七雄,最后,秦国扫六合定一统,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领土大帝国。
在这种诉诸灭国战争以求“天下归一”的历史环境中,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被采用和推广,官僚制度逐步完备,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君主专制势必成为最终的历史归宿。
——摘编自程汉大《古希腊罗马为何成为宪政发源地》(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在国家体制上的不同,并说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10分)27.(12分)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
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允许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讲、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