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多选简答论述

合集下载

河南省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河南省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简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作用。

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简述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试述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7.发货网络资源的作用。

简述上好一节课的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简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

《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不陵节而施揭示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该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2.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复习资料(2013版)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单,判)1. 人们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成为西方“七艺”。

3. 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层次出现多样化,(1)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如在美国形成了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等层次;(2)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如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post-second education)和第三级教育(tertiary education)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6.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7.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

8.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简答)①政治决定着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④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9.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简答)①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②培养政治、法律专门人才③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10.单,高等教育的领导权有谁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11.政体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12. 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①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④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14. (简答)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①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②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③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5.判断: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超全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超全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其目的是按照一个“善”的原则去创造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和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内涵取决于:1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与其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明确行为方向,掌握进行道德选择的知识2教育功能,道德在社会教化方面起到的作用3调节功能,道德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法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多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畴的关系:1教师道德事业规法和范畴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道德事业规法和范畴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

河南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最终版

河南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最终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多选、简答部分)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其特点为:(1半成熟、半幼稚(2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3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4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二)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其特点为:1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2开始出现辩证思维3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先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7、智力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8、智力的差异包括:(1智力的个体差异(2)智力的群体差异9、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一)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差异1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想出来的把工作。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大题答案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大题答案

1.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简答07或多选)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3.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4.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简答):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5.教师威信的形成(简答-5条):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6.(12简答,05年.师爱的表现形式(简答):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7.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简答):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学习方法上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8.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简答4条):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9.学习动机的激发(11年论述,04年论述)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景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0.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多选简答论述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多选简答论述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多选简答论述多选/简答/论述教育学——多选(1、2)/简单(1、2)/论述(1)1.(论)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设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形成(单选)2、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简答)①文化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产物,而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②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最主要领域,通过相互交流,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③高校通过提供文化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现实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以推动文化更新。

2.(论)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单项度: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要求,但没有义务,是一种单项模式。

提出“双向度”:社会为教育提供良好氛围,有义务提供服务。

)2、两种价值学则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个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1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2 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3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论)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1、平等与效率的关系①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②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2、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①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

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

③国家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汇总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汇总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汇总(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汇总2004A简答 1.高等学校的基本社会特征是什么?2.高校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4.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5.简述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

6.简述我国学生的义务。

案例分析1.小张毕业后分配到一所高校工作,工作期间常常利用上班时间联系生意。

担任学生辅导员期间,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搞好学生管理上,而是想方设法的利用学生家长为其生意提供便利。

试图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县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张某,年轻气盛,秉性暴躁。

一次在对一所学校进行工作检查时,与该校一位教师李某发生冲突,最后动起手来打了李某。

请问:该案例发生的法律关系是什么类型的法律关系主题又是谁谁对张某的过错行为承担责任对张某的行为应如何让处理论述题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原则?2.联系教学实际,阐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人们赞美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烛”。

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2004B简答题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有哪些?2.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简述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

4.简述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模式的方法有哪些?5.简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6,。

简述我国教师的义务。

案例分析题1.小张毕业后在一所高校工作。

在学生、同事和领导面前表现的很大方、开朗,而且教学工作也不错。

然而她的宿舍却破烂不堪,还经常聚众在宿舍内喝酒、打牌直到深夜,影响他人休息。

他自己认为,“又不是上班时间,又没有学生看见,潇洒一下何妨?”试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对小张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分析。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精华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精华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考试要点第一章教学技能解读一、单选题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3。

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角色扮演”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受训者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中扮演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用类似演戏的方式来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水平。

5。

英国的微格教学。

6.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微格教学的创始人德瓦特。

爱伦。

二、多选题1。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2.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

3。

教学技能分为: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4.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

5.常用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有: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三、判断题1.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技能不断发展,教学技能指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3。

教学技巧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必然结果.4。

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

5。

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6。

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是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

7。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四、简答题1。

微格教学的特点(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简答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简答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简答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简答或多选)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1.明确演示的目的,做好演示准备2.演示时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活动,并尽可能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加深印象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3.练习安排要有计划性,方式要多样化,时间分配要合理新课程改革三位一体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都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获得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2.在教学方面要求突破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3.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具有创造性与个性化的人文教学4.要求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证明假设、寻求合理性5.要求打破传统的记忆型的简单训练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思维型的自主构建教学文化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5.教师自身的素养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7.学校条件理解“法教必有,教无定法”1.法教必有,即教学一定要讲究方法2.教无定法,即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要学会创造性综合性运用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提高学校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局限: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上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课外作业布置指导要求1.作业内容要切合课堂教学内容,题目要有典型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基本原理2.作业分量、难度要适度,以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为准,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当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参考作业3.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界限,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进行及时指导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1.通览教材,全面理解2.精读教材,深层领会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1.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2.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1.合理地设计问题2.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提问目的要明确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1.创造平等的师生对话环境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3.欣赏学生的独特性4.要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5.倾听后要进行及时反馈课堂对话的基本要求1.营造对话的气氛2.选择恰当的对话话题3.真诚地倾听学生言说4.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1.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2.要条例清晰,层次分明3.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4.文字要精当5.书写要规范6.时机要恰当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1.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2.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3.反馈必须及时4.反馈必须准确5.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教学强化的基本要求1.强化目标要明确2.强化态度要诚恳3.强化时机要恰当4.强化方式要灵活5.强化要与反馈及时结合结课技能的作用1.结课有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使之系统化2.有助于检查教与学的效果3.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具有教学过渡的作用结课的基本要求1.结课要有针对性2.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3.结课要简洁明快4.结课要有趣味性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简答)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精心选择2.难易要适度3.数量要适当4.题目要有启发性5.形式要灵活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批改作业要及时2.批改方式要灵活3.要尊重学生4.批改态度要认真5.批改符号要统一6.批改要与讲评紧密结合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1.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2.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3.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4.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教学反思的途径1.阅读理论文献,在理论理解中反思2.撰写教学日志,通过写作进行反思3.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对话讨论中反思4.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班主任工作职责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1.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4.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6.应变能力7.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8.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1.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2.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3.培养他们学习兴趣4.耐性细致、持之以恒地做好转化工作简述同辈群体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作用1.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2.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3.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4.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5.为学生的文化交融营造了环境如何对青少年同辈群体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1.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2.利用“参照群体”,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加强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论述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论述

2014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师考前押题-论述题1、论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论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做到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注重各阶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好因材施教。

3、论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史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4、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答: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⑴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⑵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⑶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⑴遇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5、论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答: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⑴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⑵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⑶对学生知道、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时民主平等的关系:⑴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⑵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时相互促进的关系:⑴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⑵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6、论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答: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1直观性原则的运用: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⑶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的运用: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⑶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⑷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的运用: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⑵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⑶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的运用:⑴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⑵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⑴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⑵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⑴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⑶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⑷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试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关系答:1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2⑴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和做好其他环节的先决条件⑵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关节,既对各课质量的检查,又对后续环节有重要影响⑶作业检查与批改和课外辅导既能检查学生听课质量,又能弥补和改进上课的不足⑷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时对前四个环节和整个教学工作的检阅,并能促进下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的全面提高8、论知、情、意、行之间的辩证关系答: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知、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2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是中介,“意”是保障3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答: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简答和论述)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简答和论述)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
一、简答题:
1.简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2.简述大学zhi能的历史演变过程。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4.简述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5.简述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建构良好的师生关心。

2.你如何理解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请你简要论述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4.请你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5.请简要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4)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4)

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一、选择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的基本原则是() A. 纠错为主 B. 笨鸟先飞 C. 师生互动 D. 宽严相济2.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科研室的作用,对教师开展支持性和服务性的科研活动。

以下哪项不是支持性和服务性的科研活动? A. 制定教学计划 B. 编写教材 C. 查阅教育相关文献 D. 收集教育相关数据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注重的原则有() A. 重视多媒体教具的使用 B. 注重教材的详细解读 C. 着重教材的内涵和思想 D. 关注课时的控制4.高考是指() A. 高级职业资格考试 B.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C. 高等教育考试 D. 高级技能人才考试二、简答题1.简述教师该如何管理课堂学生。

教师管理课堂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确保学生遵守纪律;–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2.简述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期进行课堂观察,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成绩;–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等;–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评价结果,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三、论述题1.论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习惯。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学习资料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学习资料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适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A.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的方针、目的D.教育体制2.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B.杜威C.斯宾塞D.纽曼3.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的决定性要素是()A.教育因素B.政治制度因素C.科学技术因素D.经济因素4.从高校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A.学科并列课程、核心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C.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D.理论课程、实践课程5.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为()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6.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A.天津中西学堂B.南洋公学C.京师同文馆D.山西大学堂7.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是()A.教务处B.团委C.学生会D.各教学单位8.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兴趣D.学习理想9.“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A.能力B.性格C.作风D.期望10.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的是()A.逆向迁移B.顺向迁移C.负迁移D.正迁移11.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图表、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形式属于()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行为直观D.言语直观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高后低D.先低后高13.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是()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社会弱化D.社会惰化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集体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为学生爱心奉献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5.教师职业与其它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A.为人师表B.献身教育C.教书育人D.公而忘私1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A.教书育人B.依法执教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1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A.职业认定制度B.职业许可制度C.职业审核制度D.职业监督制度19.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指的是()A.法律的历史渊源B.法律的理论渊源C.法律的效力渊源D.法律资料的来源.20.学生申诉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A.《教师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育法》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重点整理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电子版

重点整理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电子版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复习资料(2013版)《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4.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5. 多选: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6.多选: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9.多选: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0.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11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人格12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13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14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15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17.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

18.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

19.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的德文意思是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

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20.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21.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知心理学》一书,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信息加工者。

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年论述题整理版

河南教师资格证历年论述题整理版

论述题1.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的规范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要求规范,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并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个体发展面向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

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是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个体的发展c)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有及时的价值也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传授的内部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具有更长远的意义d)学校教育有助于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开发个体特殊才能方面,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群体中学生间的表现出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学校的教师和领导有专门的教育学和心里学的知识素养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注意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学生群体中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发现他人个性的闪光点,充实自己的个性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样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a)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造宽松的心里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b)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提供榜样示范c)开设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的思维策略通过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3.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1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生命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身心特点朝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3.2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以下5条下面结合教育进行阐述顺序性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开展阶段性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能年龄不同特征的人按照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同时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不平衡性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一个非常短暂的时期。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简版

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精简版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纲要《教育学》考试大纲1(P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P2,P3)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演变成“大众教育”。

3(P5)政治对高等教育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4(P6)高教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5(P9)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结构:其中,产业和行业结构对应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技术结构对应层次结构;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地区结构。

6(P16)高校的社会功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高校的出现:西方,古希腊“学园”;中国,西周。

7(P18)确定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引发赠地运动,康乃尔、威斯康星为代表。

8(P27)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激励四作用。

9(P3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P32)高校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

11(P39)高等教育两种价值现的主要观点:都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倡导“自由教育”的个人本位观;柏拉图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王和军人的社会本位观。

在我国,孔子提倡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本位观;老子则主要强调个人修养完善,更好理解“道”。

12(P42)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古希腊的“自由民”(公民)的培养目标是通才教育,内容为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13(P46)美国马丁?特罗认为,某一国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属英才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属于大众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属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河南高校_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1)

河南高校_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1)

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3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18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19德国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0铁欣纳;内省法,意识元素、意识经验。

21机能主义美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心理机能。

22行为主义美华生,后期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选/简答/论述教育学——多选(1、2)/简单(1、2)/论述(1)1.(论)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设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形成(单选)2、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简答)①文化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产物,而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②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最主要领域,通过相互交流,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③高校通过提供文化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现实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以推动文化更新。

2.(论)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单项度: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要求,但没有义务,是一种单项模式。

提出“双向度”:社会为教育提供良好氛围,有义务提供服务。

)2、两种价值学则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个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3.(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1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2 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3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4.(论)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1、平等与效率的关系①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②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2、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①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

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

③国家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5.(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先批判现状再说策略):现状:1993-1997年国家计划招生的毕业生安排就业,少部分双向选择;97年后招生就业全面并轨,毕业生自主择业,学校成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指导和服务。

策略:1 进一步改革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 政府将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里准备1.(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①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④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简)高等教育的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3.(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判);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反战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简)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5.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最不贬值的)。

6.(简)威斯康星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3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7.(简)《莫里尔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影响: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了大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

2、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

3、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

8.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9.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10.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11.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

12.制定培养目标确定的几个关系:德与才,身与心,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13.(简)高校智育的主要任务是:1 通过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2 专业知识教育。

3 在普通和专业基础上,形成学生各种基本技能和各种专业技能。

4 在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4.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15.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康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16.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7.通才教育的三个明显特征:传授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8.专才教育的三个特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19.(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较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0.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部分。

21.高等教育平等包括:入校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受教育结果平等。

22.学制建立依据1 ~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 ~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23.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特征:1 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2 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3 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4 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24.现代学位制度的确立:十九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根据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他主张大学要1广泛开展世俗的科学教育和2发展民族文化,3提倡学术自由、4实行教学和科研的统一。

25.教育部就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24字方针。

26.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的考试形式、3统一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

27.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原则:系统原则、整体效应原则、最低岗位数量原则、动态性原则。

28.高校对教师考核: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业绩。

29.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有1中央集权型(多选:法国、意大利、瑞典)2 权力分散型(美国;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分权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单))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德国、日本、英国)30.(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

2 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

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等制度。

4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31.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能级~,地域~,管理体制~32.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包括:1学科专业结构2课程~3教材~4队伍~。

33.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2文化传统因素3科学技术因素4教育因素。

34.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因素:1学术因素2体制~3区域发展水平~35.高校教师的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

36.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37.高校教师的结构1职务结构、2学历结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38.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征:1~逐步出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分化,可能导致自我矛盾2~的要求和能力显著提高3~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39.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40.(简)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社会学意义上的干校师生间关系(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认知、情感等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道德义务的关系)41.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广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42.(简▲)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执业转移能力;2、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3、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43.人才素质(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1、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国际意识)4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

44.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则的原则:1专业培养的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4专业培养质量规格的国标性。

45.(简)教学过程的特殊性:1、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46.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47.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48.(简)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1科学性与思维性相统一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9.(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1显性课程是课表内安排的2隐形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3可以通过师生的每次交流、教师衣着、行为举止以及校园文化进行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