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设问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导入新课,猜想a.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b.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c.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3、设计实验①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问:给碘加热,碘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会变吗?停止加热,又会变成什么状态?颜色又会变吗?让学生猜想,将有代表性的发言写在一边。
②由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器材。
对学生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共同筛选出较优的方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案教案一: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分离方法。
3. 能够运用升华和凝华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碳酸氢铵、冰精、玻璃棒、玻璃棉、水浴、蒸馏水等。
2. 实验设备:试管、烧杯、恒温水浴等。
3. 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讲义。
教学过程:1. 导入:- 回顾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了解,引导他们思考是否还存在其他分离方法。
- 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升华和凝华?对此是否有一些了解?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知识讲解:- 分别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阐述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和过程。
3. 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进行升华实验:将碳酸氢铵加热,并使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 引导学生进行凝华实验:将冰精溶液放在恒温水浴中冷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总结归纳:-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 指导学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分离原理。
5. 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应用范围,如何利用这些分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对升华和凝华在生产和科研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6. 练习巩固:-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几个升华和凝华相关的问题。
-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习题作业。
7.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初中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中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 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3.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存在哪些状态?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化的?2. 提问:气态和固态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解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的原因。
2. 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升华和凝华现象,如碘升华、霜的形成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 教师总结学生提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进行讲解。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讲解,巩固升华和凝华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和转化过程。
2. 强调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课后总结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2. 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实例和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
同时,要加强练习题的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引言1. 导入新课:物质的三种状态2. 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3. 提问:除了这三种状态,物质还有其他的转变方式吗?4.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物质还可以从一种状态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如升华和凝华章节二:升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升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冰雕逐渐变小、干冰制冷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三:凝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凝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霜的形成、玻璃上的水珠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提问:升华和凝华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总结:如冰袋降温、固态二氧化碳灭火等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章节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哪些现象是升华,哪些是凝华?3.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章节六:实验探索观察升华和凝华1. 实验准备:准备干冰和温度计2. 实验步骤:a. 将干冰放在实验台上b. 观察干冰的变化,记录温度计的读数c. 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升华过程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章节七: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冰雕逐渐变小、霜的形成等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章节八:知识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其他应用1. 展示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子设备散热、冷冻干燥等2. 学生探讨:这些应用是如何基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实现的?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章节九:课堂互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竞赛1. 教师设计知识竞赛题目,涉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等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3. 教师总结竞赛结果,给予奖励和鼓励章节十: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及实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3. 教师给予反馈,强调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章节十一:互动讨论升华和凝华的实际案例1. 教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问题,如冬天窗户上的霜、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等。
人教版升华凝华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第6篇人教版升华凝华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继续练习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讨论并交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受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教育。
4、会写“龄”“待”“纷”“顾”“振”等5个生字,抄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练习模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同桌交流2、指名交流,老师适当补充,并提示“向家长了解信息”(板书)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默读,尝试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
1、请同学拿出笔,不出声地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尝试自己读懂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
3、请求同桌的帮助,尝试读懂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
4、向老师提出自己和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整理问题,向全班同学请教。
在这个环节,老师要特别注意发挥同学互助的力量,注意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词语方面的,提示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比如“若有所思”,就可综合运用查字典(查“若”的意思)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
如果是核心的问题,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什么意思?则可以在精读课文时组织讨论。
三、精读,探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朗读人物对话,特别是魏校长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受到感染教育。
1、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了解“光耀门楣”的意思,探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老师可以模拟魏校长组织教学,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情境学习。
如师:“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一位同学说——(生:为了家父而读书。
)师:又一位同学说——(生: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师:什么是“光耀门楣”呀?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光耀门楣”的意思,老师做必要的讲解,如“光耀门楣”也叫“光宗耀祖”,就是当大官、赚大钱等等。
老师继续走到某一位同学身边,亲切地问:“小同学,你也来说说。
”——(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 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探讨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的制作和衣服的干燥。
教学活动:1. 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他们是否曾经遇到过相关现象。
2.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练习题目:1.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升华教学目标:1. 理解升华的概念。
2. 掌握升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升华的定义。
2. 探讨升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的过程。
2. 解释升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3. 分享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雪山的雪升华和制冷剂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升华。
2. 描述升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章:凝华教学目标:1. 理解凝华的概念。
2. 掌握凝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凝华的定义。
2. 探讨凝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凝华的过程。
2. 解释凝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3. 分享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雾凇的形成和冷凝器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凝华。
2. 描述凝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
教学内容:1. 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
2. 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如冰的升华。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升华和凝华概念、应用等方面的掌握。
-设计一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实验,要求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2.选做题:
-拍摄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提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升华和凝华现象,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通过展示冰冻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雾凇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升华和凝华现象,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物理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碘升华、冰块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会变干?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实例。
2.讲解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原理,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干冰升华等。
3.讲解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原理,如霜、雪、雾凇等。
4.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5.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窗户上的霜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兴趣。
1.完成课本上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共计20题。
2.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选择一个实例进行描述,并分析其转化条件和伴随的热现象。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升华或凝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展示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霜的形成等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利用实验、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升华和凝华的直观认识。组织学生进行冰块融化、碘酒挥发等实验,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3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衣物变干、窗户上的霜等。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写成观察报告。
第二章:实验演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升华和凝华的发生。
2.3 教学步骤2.3.1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冰块、加热器等。
2.3.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step--step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2.3.3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原因。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写成实验报告。
第三章:理论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原理。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原理。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3.3 教学步骤3.3.1 原理讲解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在联系。
3.3.2 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影响。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写成分析报告。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知识。
4.3 教学步骤4.3.1 练习题讲解讲解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注意到生活中的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升华是指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1.3.3 举例说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和凝华。
2.3.2 解释热力学原理:解释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章:实验演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联系。
3.3 教学步骤:3.3.1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3.3.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3.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关系。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练习题:提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练习题。
4.3.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4.3.3 解答疑问:讨论学生练习中的疑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有更全面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8篇)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相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相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实力目标视察试验,相识物体改变,形成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情感目标了解物理学问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试验引入课题,学生视察碘升华的试验,分析试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干脆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须要吸热,凝华须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的学习,注意视察和试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许多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碘的升华试验,要学生留意视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干脆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视察的问题,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升华和凝华的吸热,肯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留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改变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推断实力、要弄清起先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依据物态改变的定义来推断是属于何种物态改变、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课题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改变的图解,学生思索有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和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依据所学的学问,干脆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二、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方法1、老师试验,留意在试验过程中要说明清晰碘是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索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依据原来学到的学问,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试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成的气态,这里干脆两字是教学的重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视察试验,老师提出思索问题,学生带问题视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试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试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三、吸热和放热的状况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意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方法2、可以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实现,供应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试验的方法,并实施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二、一些现象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物态改变的分析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探究活动:试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改变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改变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作品的保存,引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和实例。
章节二:升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升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升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升华现象。
教学步骤:1. 引入升华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作品的保存,引发学生对升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3. 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升华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升华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章节三:凝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凝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凝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进行凝华实验,观察凝华现象。
教学步骤:1. 引入凝华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霜的形成,引发学生对凝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3. 进行凝华实验,观察凝华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凝华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育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过程。
2.认识凝华和升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认识升华和凝华的一些常见现象。
2.通过实验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化学演示法2.实验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时,为什么我们的汗水蒸发能让我们感到凉爽?放在冰箱里的冷饮,为什么会在外表面凝结出水珠?二、知识讲解1.升华:升华是物质直接从固体状态转变成气体态的现象。
升华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因此是一个吸热过程。
升华的一些常见现象:冰的升华:大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消失,其实是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这就是升华。
樟脑球的升华:樟脑球是一种固体物质,但是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后会消失,这也是升华。
碘的升华:碘在室温下是固体,但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碘直接转成了紫色的气体。
2.凝华:凝华是物质由气态转变成固态的现象,是气体沉积回到固体状态的过程。
凝华过程需要释放能量,因此是一个放热过程。
凝华的一些常见现象:冷凝水: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呼出的空气是很热的。
当我们呼出的热空气遇到了凉爽的玻璃窗户或镜子时,水蒸气就开始凝结成了小水滴。
冷凝汽车排气:有时我们还能看到汽车排气管里冷凝的水珠。
三、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做出植物叶子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将植物叶子浸泡在液氮中,待叶子香料跑光之后用火机对其加热,将分别出现升华和凝华现象:叶片升华,变成了香气贪婪的、逐渐散发出来的香气;另有一部分叶片因热量不断失去而导致聚集成紫色,之后直接在叶子表面凝华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华和凝华之间的联系和反应。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过程和常见现象,培养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中的应用,为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做好铺垫。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3.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实例。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解释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3. 知识讲解: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4. 实验演示:进行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如冰雪融化、衣服晾干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条件及应用。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掌握其条件,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条件等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来评价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物质的其他状态变化:除了升华和凝华,还有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等状态变化,可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生活中的热现象: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如热水沸腾、冷水结冰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升华和凝华》教案篇1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3.4升华和凝华(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节升华和凝华素养目标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重点难点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知道了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呢?2.(情景导入)寒冷的冬天,在气温低于0 ℃的户外经过较长时间后结冻的衣服仍能晾干,这是为什么?寒冷冬天的早晨,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些冰花是从哪里来的?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一说,古时候人们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你赞同这个观点吗?通过今天的新课学习,同学们就能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了。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升华和凝华问题1:寒冷的冬天雪人上的雪是怎样变成水蒸气的?灯泡使用久了后,为什么会灯丝越来越细,灯泡越来越黑?固体是直接变为气体的,还是先变成液体后再变成气体的呢?实验1:碘的升华和凝华在试管中放少量碘。
塞好塞子,摇动试管,让学生可以听见碘在瓶中晃动时的声音。
再将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出现的现象。
现象:放入热水后,试管中固态碘减少,出现紫色气体。
归纳:①固态碘在烧瓶中时间久了会产生气态的碘,但是非常的缓慢,不易观察,我们为了加快它的变化所以给它加热。
②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 ℃,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达到500 ℃,应该用热水加热,能够避免碘熔化。
小结: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出现液态碘,这个过程需吸热。
把试管放入冷水中冷却,再向学生展示试管壁和试管塞上附着的固态碘。
是由碘蒸气通过凉水放热又变成固态的碘,整个转化过程中没有液体出现。
小结:我们把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需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需要放热。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的过程。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常见现象。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过程的理解,区别于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
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复杂的生活和自然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段美丽的雪景视频,画面中有雪花飘落,同时还有冰雕在阳光下逐渐变小的场景。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个视频中,冰雕变小和雪花形成分别是物质的什么变化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课1.升华概念引入:讲解冰雕在阳光下直接变成水蒸气消失不见,这种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强调“直接”二字,即没有经过液态这一中间状态。
实验演示:在一个烧瓶里放少量碘,对烧瓶微微加热,观察到烧瓶内固态碘逐渐减少,同时有紫色碘蒸气出现。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会凝华成固态碘附着在烧瓶壁上。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及升华吸热: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如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升华成了水蒸气;用久了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是钨丝在高温下升华成钨蒸气。
讲解升华吸热的特点,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来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雨。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资料,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 讲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讲解升华过程中吸热和凝华过程中放热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其应用。
2. 思考和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结合实际提出应用建议。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气象、材料科学等。
2. 介绍升华和凝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冷冻干燥、升华印刷等。
3. 探讨升华和凝华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冰晶的形成、血液冷冻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关于升华和凝华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见解。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进行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
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的学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在引
出课题时,由于有了很多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可以直接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碘的升华实验,要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升华和凝华的吸热,一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注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设计方案
升华和凝华
【课题】升华和凝华
【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教学过程分析】
一.引入课题
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可以直接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变化的图解,学生思考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和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根据所学的知识,直接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
二.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方法1、教师实验,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解释清楚碘是从固态直
接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考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根据原来学到的知识,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实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的气态,这里直接两字是教学的重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带问题观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
三.吸热和放热的情况
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重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
方法2、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实现,提供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并实施实验,得出一些结论.
【板书设计】
第七节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二.一些现象
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物态变化的分析
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思考常见的物态变化,看看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查阅世界各地的特殊的天气状况,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