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度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等设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定量研究。生态足迹(EF)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来的比较成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生态足迹

英文名字: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footprint

其他的名:生态占用

定义:

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应用科学

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应用可科学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

生态足迹(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和魏克内尔提出,生态足迹模型由张志强、许中民与1996年首次引入我国。生态足迹主要研究对象的各种消费转化为提供该消费量并吸纳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定量测度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并通过阻击与实际生态承载面积的对比,测量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法、成分法、投入产出法。。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

象地被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该指标的提出为核算某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状况提供了简明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它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人类对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压及其量级,因为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

一.赤峰松山区农产品结构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多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化大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更是是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们依然秉承着华夏千年的农业文化,第一产业在我国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农业的重要性就会联想到关乎九亿多农民的“三农”而“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关乎的重大问题,他作为切实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以及缓解城乡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一直把关乎广大老百姓的“三农”问题作为国家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我的家乡,赤峰市松山区则主要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我区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就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1.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近几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品种结构逐步优化,优质品率明显提高。各地通过实施“种子工程” ,在重视发展本地名特优品种的同时,加大了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农产品优质率逐年提高。 2 0 0 0年,全区农作物良种普及率已达90 %以上;猪、牛、羊的杂交配种量比往年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中名特优品种发展势头比较猛;林业林种、树种结构逐步完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2.是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优,经济作物及特色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种植业:水稻播种面积减少,水果、蔬菜、烤烟、蚕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粮经种植面积比例有所提高畜牧业:猪、牛、羊、禽肉占肉类总产比重也在提高。

3.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近一步增加,第一产业有所下降。

4.农业生产结构日渐合理,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蔬菜香蕉,荔枝、

八角甘蔗速生桉等特色农产品呈现规模化发展,主要优势农产品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效益有所提高。

5.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初露端倪,经营组织增多。

6.农民思想的到了改变,大多数农民可以给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种养结构。

7.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加快农产品的增收渠道。

一、松山区总体概况

据调查,西道村位于松山区南部,东至下海苏沟村,南至城子乡新庄村,西至王府乡下关地村,北至古都河村,现全村区域面积195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5公里,南北最宽13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260余户,共3980余人。总耕地面积 217 万亩,人均耕地 4.6 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2100 元粮食总产量 49 万吨,人均持有量公斤;国农村劳动力 19.6 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 10 万人。近年来,松山区以农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农村经济建设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二、松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具体情况

1、西道村是典型的农牧业相结合的经济主体,农业依然是本地区的主打产业,近年来随着农业体制不断地改革,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有所增加,但规模不大,就有关调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占收入的54.30%,畜牧业收入占 33.95%,农畜总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56.23%,表明本地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的是这两大产,根据我区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