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能力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学习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善于在班级中打造一个独特的“朗读场”,营造浓郁的朗读情境。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激起学生对文字的敏锐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催化学生对朗读的热爱之情。倘若教师多在课堂上激情范读,那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就不愁没有了。如果教师魅力大,还能在班里招收几个朗诵高手做徒弟,或发展几个忠实的粉丝,定能在全班掀起一股“朗读热”。当朗读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时,学生朗读的热情就会不断地高涨。

二、坚守课堂训练,提高学生朗读的质与量

语文课永远是朗读训练的主阵地。语文课上应该“读”占鳌头,“读”树一帜,“读”当一面,这些读不能为读而读,须做到形式丰富,量多质高。形式丰富指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师生接读等等。量多质高则是针对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单独读书机会少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课堂40分

钟里想单独读书并得到教师指导的学生太多了。因此,语文课上的朗读训练要见缝插针,用以提高参读面和训练量,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飞跃。无声伴读就是一种提高参读面的训练方法,也叫陪读、假读。即上课教师范读时学生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读,这种读要求节奏、停顿、重音等尽量和范读的人一样,除了不出声,伴读者的口型变化、表情专注等均要达到正式朗读的水平。伴读不光用于教师范读,也用于分小节指名学生读,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更多的人读起来,而且伴读时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及时敏锐地发现朗读者的失误或口误,对训练学生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除了伴读,课堂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赏读,即在自由读书过程中学生听着或激昂或委婉的文字从自己的口中吐出,心中似有一泓清泉汩汩流过,这就是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的力量。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留心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从自己的语音变化中感受到朗读的独特魅力,体会自己的情感在不同的言语节律、语调、语气中有哪些细微的差异,敏锐地触摸到自己的语音变化,让倾听的心灵在文字的节律中获得自信。

三、健全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对朗读的重视程度

语文学习包含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听、说、读、写。不过学生和家长对读(尤其是朗读)不太重视。首先,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朗读、重视朗读。如每天的作业让学生既要动手写,又要动口读,从朗读课文,到朗读诗词,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并且和书面

作业一样检查、批改,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读书也是完成作业,读和写同样重要。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朗读等级过关测试,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评出等级,以激励学生的朗读热情。

四、开展诵读活动,以竞技的方式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训练。朗读对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地加深。小学语文学法家张田曾说过:“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所以,就学科功能来说,朗读绝不只是把书面文字还原为口头语言,它是整个语文教学链条的中心环节,前面连着识字、识词、识句,后面连着说话和写作。此外,朗读对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也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爱朗读的、敢于朗读的同学,他的性格一定是热情的、开朗的、大胆的、自信的。因此,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逐步提高要求。同时,朗读又是一项语文能力。目前小学生的课文内容一般都比较深,学生大多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用指导朗读的方法帮学生去理解课文。将“朗读”进行到底,精心培育,用心呵护,让朗读的种子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园地里长叶、开花,直至绿遍天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