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
统计实务
统计实务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重点: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单位和部门分类2. gdp的核算与分析应用3.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机构与表式4.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5.国际收支平衡表6.资产负债核算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2.投入产出表中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3.资金流量各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4.国际收支平衡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5.资产负债核算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知识点一: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二.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
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本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相系,又相对独立。
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例题·判断题]国民经济账户侧重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
()答案:错误解析: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例题·多断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
a.基本核算表 b.国民经济账户c.附属表 d.资产负债表 e.资金流量表答案:abc解析: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
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 分,每小题1 分。
)1.在我国,有权制定统计法律制度的不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统计局C.省人大D.省政协2.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效力由高到低分别为( )。
A.统计法律、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行政法规B.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法律C.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D.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行政法规、统计法律3.以下不属于统计行政规章的是( )。
A.《涉外调查管理办法》B.《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C.《关于统计报表管理的暂行规定》D.《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4.联合国《官方统计基本原则》规定,统计机构为统计汇编收集的个体数据,不论涉及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应严格保密,而且只用于统计目的,这体现了统计法的( )基本原则。
A.诚信统计B.规范统计C.如实统计D.隐私保护5.以下不属于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优点的是( )。
A.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B.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C.统计机构能有效避免行政干扰D.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6.以下不属于国家调查队职责的是( )。
A.定期公布其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所取得的统计资料B.依法查处其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C.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D.补充制定国家统计标准7.涉外调查机构需要延续涉外调查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 )前向原颁发机关提出申请。
A.十五日B.二十日C.二十五日D.三十日8.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 )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A.变更部分B.变更后的全部内容C.变更原因及理由D.变更依据9.关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律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B.地方调查项目制定一律需报审批,不存在备案情形C.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重复D.具有地域性,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10.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 )。
(财务知识)财务核算体系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核算体系财务核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是整个CBM系统的壹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核算系统的需求也是站在整个CBM系统的角度提出的,财务核算系统作为CBM系统的壹个子系统,既要能单独使用,也要能和CBM的其他子系统组合使用,所以,财务核算系统使用共分为四种模式:1、独立的财务核算系统;2、财务核算系统+预算系统;3、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4、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预算系统。
财务核算系统随着和CBM其他系统的捆绑使用,它的功能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当它独立使用时,它必须能满足企业基本的核算和财务核算功能。
独立使用的本财务核算系统由基础设置、数据初始、凭证管理、帐务查询管理、银行对帐和期末处理等六大功能组成。
本需求是以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为基础,同时考虑和其他子系统相结合时,对帐务系统相关功能所需作的调整。
引用的法律、法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帐务处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系统功能和结构1、数据流程图记帐凭证总帐明细帐日记帐科目及各类帐科目及相关体系对帐单数据输入:1、各专业子系统读取经过复核的记帐凭证;2、下级单位读取上报的往来凭证;3、手工输入的会计凭证。
数据输出:1、向报表系统传输数据;2、向综合查询系统传输数据;3、向上级单位传输上报凭证;4、向预算管理系统传输预算参数值。
2、系统功能财务核算中心是CBM会计核算功能的核心,负责生成且管理企业的财务帐簿,具有凭证处理、记帐、结帐、对帐、查帐等功能。
用户进入系统需要进行注册,待系统确定其权限有效性后,系统弹出帐套选择窗口,用户选择自己需要的帐套之后进入财务核算主界面。
3、系统结构整个财务核算中心由系统初始、凭证处理、帐务处理、银行对帐和期末处理等五大模块组成。
1基础设置科目级次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自动转帐设置、往来凭证的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等。
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制度是衡量企业经济活动所需的基础工具,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的方法和系统。
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是制定会计核算准则的基础和依据,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的概述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是确定企业会计核算的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根本方针。
依据这些基本原则,会计人员进行日常财务处理和报告财务状况。
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实体概念•核算周期•会计主体和对象•费用核算基础•货币计量•会计等式•会计记录原则实体概念实体概念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应该与企业所有者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区别开来。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应该独立核算,并单独记录财务活动。
核算周期核算周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核算处理的制度。
核算周期通常为一年,按月、季、半年或一年为一个核算周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会计主体和对象会计主体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个体,包括企业、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等。
会计对象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计量的各种经济业务和事项。
费用核算基础费用核算基础是指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费用,并为其进行科目分类和计量的基础方法。
费用核算基础包括现金基础和应收应付基础。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必须以货币作为计量媒介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之内,通过货币计量让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准确。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在一定会计周期内,企业借方金额等于企业贷方金额的基本算法,该等式可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始终坚持平衡和准确性的原则。
会计记录原则会计记录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将所有的经济业务核算记录在账目上,并按照一定的科目顺序进行分类,确保会计信息准确且易于理解。
会计记录原则主要包括原则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时间性。
总结会计核算制度基本原则是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核算和处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与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与原则企业会计核算是指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计量、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它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在进行企业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与原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首先,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是以企业作为划分对象,将其经济业务按照时间、空间和内容进行记录和汇总。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会计报表体系,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首要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净利润等。
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主要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主要包括股东投入、盈余积累、利润分配和其他权益变动等。
其次,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是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操作的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十个会计核算原则,它们分别是实体性、持续经营性、货币计量性、历史成本性、收入确认性、会计核算主体的连续性、权责发生性、会计要素的完整性、会计要素的准确性和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这些原则既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准绳,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全面和可靠的重要依据。
其中,实体性原则要求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进行会计核算,与企业的所有者进行区分。
持续经营性原则要求企业假设将来能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或停业的情况。
中级统计工作实务试卷及参考答案(2019)
E.看护培养儿童的服务价值
50.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不包括( )。
A.能够获取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 B.原材料消耗
C.燃料动力消耗
D.购置的固定资产
E.固定资产折旧
51.不变价政府消费支出核算应综合利用( )缩减。
A.人均工资指数
B.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零售价格指数
E.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总额。
A.企业
B.法人与自然人
C.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
D.常住单位
40.汇率统计主要包括三类指标,即年平均汇率、时点平均汇率和( )。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中心汇率
D.汇率指数
统计工作实务试卷 第 5 页(共 12 页)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全部选对得
二○一九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工作实务试卷
注意事项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 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 分,
每小题 1 分。)
( )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A.变更部分
B.变更后的全部内容
C.变更原因及理由
D.变更依据
9.关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律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B.地方调查项目制定一律需报审批,不存在备案情形 C.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重复
D.具有地域性,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前言会计核算制度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记录、分析和评价的基础。
在中国,会计核算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已经成为集中体现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合规性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框架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法律与实施办法、规章、要求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这个系统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分别是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施方法。
1.基本准则基本准则是会计核算的指导性思想和方法,包含了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其目的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障会计报告的有效性。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准则包括:•充分体现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主要经营成本和收入的分开核算•会计信息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具体会计政策与制定会计法规的统一性•会计信息保密和防范欺诈的原则2.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是会计核算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方法,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给出的支持性指南。
具体准则一般由财务部门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并得到会计师公会的认可和审核。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具体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定义•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费用与收益的确认和分摊的具体方法•合同收入的核算核对机制3.实施方法实施方法是具体准则的细节化,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规定,包含了财务部门在某些情况下的具体解释和应对措施。
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法包括:•制定财务内部控制标准和流程•制定会计科目的具体代码•提供各种会计报表的记录方式和报表格式•确认和公布会计政策的变化•提供税务处理的指导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企业核算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对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和分录,并且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原理
会计核算原理会计核算原理是会计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会计处理业务的依据。
会计核算原理包括货币计量、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下面将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货币计量原则规定,会计应该以货币作为度量单位,将经济业务以货币计量并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这意味着会计处理的对象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而且应该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其次,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
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即A=L+OE。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和运用,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在会计处理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平衡,这是会计等式的基本要求。
再次,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权益,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核算对象。
此外,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
会计确认是指企业应该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确认相关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
这意味着会计处理应当以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为依据,及时、准确地确认和记录相关的会计要素。
最后,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会计计量是指企业应该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确定相关的金额。
会计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会计计量应当符合会计确认的原则,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原理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货币计量、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等内容。
这些原理构成了会计处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准确应用会计核算原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一、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基础。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原则等内容。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的根本目标和目的,主要包括资产控制和信息提供。
会计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一些基本假设,如货币单位假设、会计周期假设等。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核算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交易、事项等。
会计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所应遵循的一些规则和准则,如权责发生制、核算尽职原则等。
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核算方法是指会计核算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账务处理的方法、计算方法、核算程序等。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会计要素和会计要求来确定,如资金统筹法、收费实收法等。
三、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还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结果,是向内外部用户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工具。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按照一定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同时还需要进行财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四、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还包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会计目标和保护资产,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流程。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护企业免受各种风险的侵害,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由会计基础理论、核算方法选择和应用、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个体系在实践中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准确、完整、及时和可靠的会计核算,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核算,也就是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
它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
(一)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订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定义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平衡表、帐户、矩阵等),形成一套逻辑一致和机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
(二)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就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它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总体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以及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标准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曾在相当长时期里并存发展。
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并存,即“国民帐户体系”(简称SNA)和“物质平衡体系”(简称MPS),前者将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主要指标。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MPS)。
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
简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简述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是指在会计工作中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的系统整体。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和记账原则、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内容。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主体和会计期间等。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报告,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在未来可持续经营下去,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企业和业主的财务分开独立核算,会计期间假设是指企业经济活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核算和报告。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核算和记账原则包括了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资产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
这些原则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了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包括权责发生制、现金基础制和混合基础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经济性事务的发生作为确认会计业务的标准,进而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现金基础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支来确认和报告会计业务;混合基础制则是综合了权责发生制和现金基础制的特点,适用于特定会计业务的核算。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主要报表编制方法包括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这些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展示方式,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了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和记账原则、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专业的会计人员应当深入理解这一体系,并严格按照其中的规定开展会计工作,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
生济 产总值(GDP)成为核心指标。 核
2003年,正式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2002)》。
10
算 司
国 民
目前,正在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经 2002)》进行系统修订,已形成《中国国民经
24.0
65.5
韩国
22.0
22.4
55.6
南非
17.2
20.2
62.6
40
算 国 分析各经济主体的资金余缺程度
司民
分为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
38
资金流量表的分析应用
算 国 分析各机构部门占GDP的比重 司 民 为我们观察GDP结构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
。经 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济 分析收入分配关系(最主要用途) 核
在资金流量表中,收入分配区分为两个环 节,一个是初次分配环节,另一个是二次分配 环节。
在核 资金方面,金融机构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M2)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要素的影响,比如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
和科技进步,如CD生产函数。
24
我国GDP增长速度
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降到7%的
算 司
国 民
平台,今年继续在6.5-6.8%之间。这是经济新 常态的重要特征,需要调适“心”常态。
反经济 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产业部门与产品部门之 间、核 各产品部门之间、产品部门与最终使用部门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投入产出核算包括供给表、使用表和投入产出表
。
28
算 国 目前,中国在年号尾数逢2、逢7的年份,每 司 五民经 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年号尾数逢5、逢0
会计核算的原则制度
会计核算的原则制度会计核算是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获得经济信息和进行经济分析而进行的一种组织化和系统化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原则和制度。
本文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原则制度。
会计核算的对象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
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包括作为组织的主体的企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业务的主体,如资产、负债、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等。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制度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所有权原则所有权原则要求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列账,并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主体完整性原则主体完整性原则是指,企业和个人应该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不能将个人的资产或负债等混入到企业中,或者将企业的资产或负债等混入到个人中。
会计核算持续性原则会计核算持续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假定企业会持续经营并且不会破产,这样才能正确地计算出企业的各项经济数据。
会计核算成本原则会计核算成本原则要求,在计算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时,应该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计算。
会计核算货币计量原则会计核算货币计量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都以货币形式表示。
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核算的计量过程会计核算的计量过程是指,将每个经济事项都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进行计量,得到相应的经济信息。
会计账簿的建立和使用会计账簿是记录和存储会计信息的主要工具。
会计人员需要建立各种不同的账簿,如总账、明细账、汇总表等,记录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详细情况。
会计凭证的制作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记录和证明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书面证明文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计人员需要认真制作和审核各种不同的凭证。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公布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公布经济信息的重要工具。
会计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编制出各种不同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并及时地公布给利益相关方。
浅谈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下管一级的评估制度:我国从年开始实行下管一级的评估制度, 明确规定下一级核算的数据必须经上一级统计部们评估认定后方可 对外发布。
年度采用三种方法核算,季度只核算生产法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演变的历史回顾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 史实际上是从向过渡的历史。 具体说来,中国国民经济核 算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体系与体系并存阶段 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即体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的年至年,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 品平衡表体系。
我国核算和发布制度进行了 哪些改革?
国家统计局经国务院同意,参照国际通行的 作法,先后下发了《关于我国核算和数据发布 制度的改革》的通知(国统字[]号)和《关于 改进和规范地区核算的通知》(国统字[]号), 决定对国家和地区核算和发布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的内容包括地区及相关指标的中文译名; 地区人均的计算方法;的核算与数据发布程序; 数据的定期修正机制等.
生产账户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 国内机构部门账户 生产账户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国外部门账户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
(三)附属表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概念
新方案将贯彻到哪一级?
由于各级之间、地区之间统计基础差 别较大,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国 民经济核算数据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 新方案在各级的实施要求是不同的。
• 国家、省(区、市)两级均要求实施新方案
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
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核算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财务管理体系,指导企业进行全面、准确地核算和分析。
它包括了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
一、基本框架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组织结构、核算科目和核算目标组成的。
组织结构包括管理层级、职责分工和内外部关系等。
核算科目指企业资金、成本和收益的分类,一般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科目。
核算目标包括提供财务信息、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评价经营业绩和指导经营决策等。
二、概念1.核算:指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计量、分类和汇总的过程。
2.核算对象:指核算主体和核算客体。
核算主体是指发起核算活动的主体,一般是企业。
核算客体是指被核算的对象,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
3.核算单位:指进行核算的基本单位,一般是企业,也可以是部门、项目等。
4.核算周期:指核算的时段,一般是年度、季度、月度等。
5.核算基础:指核算的前提和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财务会计准则和内部规章等。
三、分类核算可以按照不同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分类。
1.按对象分类:-资金核算:主要涉及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
-成本核算:主要涉及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利润核算:主要涉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等。
2.按内容分类:-资产核算:主要涉及资产的增减、变动和变现等。
-负债核算:主要涉及负债的增减、偿还和变现等。
-所有者权益核算:主要涉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分配等。
-成本核算:主要涉及成本的发生、分配和结转等。
-费用核算:主要涉及费用的发生和分配等。
-收入核算:主要涉及收入的发生和确认等。
3.按方法分类:-实物核算:主要涉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金融核算:主要涉及货币、待收款项、应收票据等。
四、核算原则核算原则是核算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为核算提供了方法和方法。
1.所有权原则:企业核算应根据实际所有权归属确定核算对象的划分和归集。
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中级)》核心讲义(国民经济核算)【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一套全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核算原则、核算框架、基本指标和基本核算方法,为开展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确立了标准和规范。
一、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1.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和扩展核算构成。
(1)基本核算基本核算是本体系的核心内容,旨在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描述。
基本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资产负债核算。
基本核算系统地描述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
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描述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形成和使用过程,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内容。
②投入产出核算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整合和扩展,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③资金流量核算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延伸,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描述一定时期各机构部门收入的分配和使用,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情况。
④资产负债核算描述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存量和结构情况,以及资产负债从期初到期末之间发生的变化。
⑤国际收支核算全面描述我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一方面反映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对外经济收支往来,另一方面反映对外资产负债存量及其变动状况。
(2)扩展核算扩展核算是对核心内容的补充与扩展,重点对国民经济中的某些特殊领域的活动进行描述。
扩展核算包括资源环境核算、卫生核算、旅游核算、人口和劳动力核算、新兴经济核算。
2.核算体系的有关基本概念(1)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
区分一单位是否常住单位,应注意两点:①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②时间的长期性。
(2)产品产品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果。
①产品按形态分为货物和服务:a.货物:指人们对它有某种需求,并能够确定其所有权的有形生产成果,这种所有权可以通过市场交易从一个机构单位转移给另一个机构单位。
会计核算制度具体包括
会计核算制度具体包括会计核算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基础制度会计基础制度是会计核算制度的一个基础,它包括会计的基本原则、假设、范围和方法等。
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原则是会计确认原则,即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必须在它们实际发生的时候,而不是在收到货物或收到付款的时候。
2. 会计核算制度的框架会计核算制度的框架指的是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的框架包括会计科目、分类账、总账、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其中,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对所有财务交易进行记录和分类的方法。
分类账是根据会计科目制作的账簿,用于记录每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
总账是所有分类账的总结,是企业财务状况的摘要。
试算平衡表是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前,用于检验分类账、总账账目余额是否相等的表格。
资产负债表记录了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利润表记录了企业某一时期的经济活动,即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
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其中会计政策是会计处理和 reporting 的方法,涉及会计估计、收入确认规则、费用计量等等。
会计估计是在不能精确计量的情况下进行的估计,如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计和无形资产价值估计。
4. 其他会计制度除上述部分外,其他会计制度还包括:•现金管理制度:包括财务计划、现金管理、现金预算、款项结算等;•财务报表分析制度: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并防止内部欺诈、错误和其他违法行为发生。
以上就是会计核算制度具体包括的常见方面。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财务、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
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建立的一套科学有效的会计体系和方法,用于组织和实施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和规范。
它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可靠、及时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制度的法律基础二、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制度应该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连续性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以及一致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统一的基本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会计制度的核算对象和范围会计核算制度应该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和范围,包括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经济业务的收入、费用、成本等。
此外,还应该对特殊经济业务进行特殊的核算处理,包括合同工程的进度、金融工具的衍生性质等。
四、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和核算期间五、会计制度的核算项目和科目体系会计核算制度应该明确核算的项目和科目体系。
核算项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收入等,科目体系则是对这些核算项目进行编码和分类。
科目体系应该符合管理需要和报表要求,便于核算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六、会计制度的记录和报告要求七、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要求八、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要求会计核算制度应该规定财务报告的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主要报表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界进行财务信息披露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企业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制度的有效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正确记录和处理经济业务,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核算体系的分类
(一)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机构单位具有基本特点:
l 有权独立拥有货物和资产,能够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所有权;
l 能够作出直接负有法律责任的经济决定和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
2.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
金融机构指主要从事金融媒介以及与金融媒介密切相关的辅助金融活动的常住单位,它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所有金融机构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金融机构部门。
3. 政府单位政府部门
政府单位指在我国境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一特定区域内对其他机构单位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法律实体及其附属单位。政府单位的主要职能是利用征税和其他方式获得的资金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转移支付,对社会收入和财产进行再分配。它主要包括各种行政单位和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所有政府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成政府部门。
3. 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核算体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和统计基础情况确定产业部门分类。随着统计基础的改善,产业部门的分类要逐步细化,以更好地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社会公众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
四、 核算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定的,即交易在债权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的时间记录。这一原则适用于各种交易,包括同一机构部门内部的交易。权责发生制原则意味着交易在其实际发生时记录,而不是在相应的收入与支付发生时记录。
第三章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为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国家统计局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修订,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的规范性文本《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同为机构部门。
1. 非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部门
非金融企业指主要从事市场货物生产和提供非金融市场服务的常住企业,它主要包括从事上述活动的各类法人企业。所有非金融企业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业部门。
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本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它标志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与国际标准接轨方面又迈出了重要步伐。
第一节 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概念、分类和核算原则
一、 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描述。
2.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该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3.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等于生产者价格加上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再加上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二).估价原则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产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而不是按原购置价格估价。
第二, 时间的长期性在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 产品
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从不同角度,可以把产品区分为不同类别。
区别:投入与产出有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有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是货物与服务的主要区别。
(三) 生产范围
国民经济核算将生产定义为: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一项活动,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二) 产业活动单位和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同质性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分分类。所谓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是为生产核算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等。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相系,又相对独立。
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
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4. 住户与住户部门
住户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个人或个人群体。所有住户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住户部门。
5. 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
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机构单位都是非常住单位。将所有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起,就形成国外部门。对于国外部门来说,并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它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地点的唯一性。如果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生产活动,也要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活动单位。
2. 生产活动的单一性。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要么只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要么虽然允许有一种以上的生产活动,但主要活动在单位的增加值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也已经说,所有次要活动的总体规模与主要活动相比是很小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核算体系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 常住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
理解点:
1. 经济领土不完全等于地理领土。经济领土是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
2. 经济利益中心: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区分一单位是否常住单位,应注意把握两点:
第一, 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期末存量。
经济中的许多流量都有与其直接对应的存量,如金融资产流量与金融资产存量相对应,但也有一些流量没有直接对应的存量,如进出口、工资等。
(七) 核算价格
核算价格主要有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三种价格。
1. 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其应付产品税,加上其应收补贴。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的核算价格,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价格。
第一, 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第二, 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第三, 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因此,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货物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而服务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四) 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和除本住户成员提供的或个人服务之外的所有服务的生产,从而消费范围也限于在上述生产范围内的货物和服务。
(五) 资产范围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持有或使用而获得经济利益。
根据这个定义,金融资产和由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固定资产、存货等,以及某些不是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产生的资产(如土地、矿藏、森林、水资源资产等),只要某个或某些单位对这些资产有效地行使所权,并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都属于资产范畴。
(六) 流量和存量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
l 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负债、其他义务或未来的承诺,并能签订契约;
l 能够编制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一套在经济和法律上有意义的完整账户。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住户,一类是得到法律或社会承认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后者在现行国家统计制度中被具体称为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