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doc-浙江工商大学

合集下载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3-人力资源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13级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全球化趋势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各类工商企业和其他组织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原则,经过学习达到如下要求:1、品格素养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方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

2、专业知识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业生涯、人员选聘与测评、培训与发展、绩效与薪酬管理等基本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以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动态。

3、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调研活动,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一门外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原版)、组织行为学(英文原版)、组织与职位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力资源选评与开发、人事心理学、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软件应用等。

四、学制四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模拟实验与软件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中进行招聘面试、个性测验、管理沟通等情景模拟式实验,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实际操作。

2、社会实践:结合教学,组织模拟实验、调查、咨询等实践活动。

3、毕业实习:第四学年安排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

六、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以周计)注:①实践1:军训(第一学期)(2周,1学分)②实践2:《组织行为学(英)》课程实践——企业专题调研(2周,1学分)③实践3:独立研究——专题调研或学术论文训练(2周,1学分)④实践4:《薪酬与绩效管理》课程实践——企业综合调研(2周,1学分)毕业实习:共12周,其中第七学期5周,第八学期7周,6学分;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共8周,8学分。

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物流工程领域(年制订)工程硕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年正式批准设置的与工学硕士学位具有同等效力的一种新型的高级学位。

为规范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和本校办学特点,以及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在充分吸取以往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特制订浙江工商大学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本硕士点依托学校在管理工程与科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等学科方面的优势资源,已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均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硕士点设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物流工程实验室、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物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物流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高端物流联合实验室等企业联合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拥有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团队”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近年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本硕士点与浙江省内主要大型物流企业、浙江供应链协会等行业协会以及从事物流业务的相关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和实践条件。

本硕士点研究内容涵盖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电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配送中心运作与运营、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等领域。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计算机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供应链管理与物流活动的规律,应用与发展管理工程与科学、工商管理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级培养方案….doc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级培养方案….doc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一、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我校2005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现在我们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

本学科点有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其中博士后出站人员3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入选各类人才项目7人。

近5年来,本学科点一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教育部课题10项;出版各种学术著作50部,其中专著19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28篇,其中权威刊物15篇,一级刊物4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收录41篇;获省部级奖6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招收八届研究生,已经毕业的四届研究生主要在教育、事业、企业等行业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党政工作。

二、培养目标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政治信念、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宣传、行政管理等领域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要求研究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原理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培养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高等院校、党校、哲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政机关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理论宣传和组织行政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业知识,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修订指导意见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修订指导意见

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修订指导意见为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需对各学位点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修订意见:一、修订指导思想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要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遵循“内涵式发展、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培养质量”的原则。

各培养学院要在认真总结自身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促进学科交叉,便利优质资源共享,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培养环境,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培养方案修订的要求1.正确把握《专业目录》的内涵,优化研究方向,突出学科培养特色培养方案要按新学科目录即《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以下简称《专业目录》)要求修订。

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并能体现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

鼓励设置前沿性、应用性、交叉性研究方向。

凡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应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无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暂按二级学科进行修订;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暂按二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一级学科跨学院共建的,由以建设一级学科的牵头学院负责协调培养方案制定,各二级学科所在学院可以制定以二级学科为研究方向的培养方案,方案中必须设置体现一级学科的核心课程。

二级学科名称暂按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0年颁布)确定。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关系。

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形成比较完整的、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突出对基础素质、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院要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学习教学和研究制度。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年制订)(一)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方向,现有五个优势研究方向:可视化技术与图形学、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模式识别与商务智能、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

本学科依托浙江工商大学的优势学科群、以及本学科的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解决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相关的实际的信息技术难题,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结合学院的“工管融合”特点和学科专业优势,重点培养掌握网络计算、可视媒体计算、服务计算、大数据处理、互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内坚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分析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独立从事前沿科学知识研究、系统开发及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浙江省的经济和社会提供合格的电子商务技术与管理、互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实现人才,以及上述领域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1、可视化技术与图形学:开展商务信息与大数据的可视化及其和谐自然人机交互理论与方法研究,包括商务大数据可视分析、移动商务中的图形计算理论与方法、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技术等。

2、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研究大规模互联网应用系统平台中的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科学问题,包括面向新一代互联网的商务计算理论与方法、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理论、社交网络与商务模型的演化计算等。

3、模式识别与商务智能:研究模式识别和商务智能理论与方法,包括基于视频/图像的行为建模与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媒体数据理论与方法、以及商务数据挖掘与情感计算等。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2)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2)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2)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个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旨在培养能在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从事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工作和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三、主要课程设置
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运筹学及应用、计量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四、学制
二年+二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六、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8级(2+2)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一)
【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组成结构
统计学
操作系统(英)
运筹学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
管理信息系统(英)
组织行为学
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
【专业课】
创新实践
计量经济学(英)
软件工具及应用
系统分析与设计(英)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
【专业选修课】:
模块一:信息系统开发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英)
系统模型与模拟
决策支持系统
软件项目管理
模块二:信息系统管理
市场营销学
信息分析与预测
管理会计
商业自动化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企业战略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共同选修课程:
科技论文写作
高级运筹学
电子商务概论(英)信息经济学
证券投资学
国际贸易。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科学与工程(年制订)(一)学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浙江工商大学“大商科”学科布局的核心学科之一,是体现理工学科与经管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重要学科。

本硕士点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电子商务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团队”以及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教案示范中心“现代商贸信息技术与工程”的依托学科点之一。

在浙江省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与优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

本学科研究生要求能够扎实地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仔细严谨的科学作风,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三)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围绕互联网经济的商业背景下,重点研究面向移动互联下的商务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性支撑技术、农村和跨境电商的模式与机制、移动电商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电商平台实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围绕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供应链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等领域,重点研究复杂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技术、全过程集成及流程优化理论方法和覆盖电子商贸生态系统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系统工程与优化:围绕商贸流通和互联网行业,研究和解决互联网环境下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

重点研究互联网资源调度与优化、复杂网络与社交网络计算、面向电商的博弈优化理论等。

、智慧商贸:围绕“智能、安全”的现代商贸技术及应用为核心,重点研究智慧社会中现代商贸的大数据管理与优化技术、现代商贸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现代商贸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技术等。

浙江工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模板】

浙江工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模板】
浙江工商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姓名:学号:培养学院:
专业: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导师组成员:
一、博士生课程学习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公共
学位课
专业
学位课





二、博士生必读的重要论文、著作
序号
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出版年月(或卷期页码)
1
2
3
4567来自8三、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初步设想(含科研论文发表要求)
题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现已具备的科研条件、主要研究方法、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四、学位论文进展时间表
开题
报告
研究
阶段
论文
撰写


五、审核意见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培养学院领导意见:
学院院长:学院盖章:
年月日
此表须经导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一式六份(可复印),校档案馆及研究生本人档案各一份原件,
研究生院、培养学院、导师和博士生各一份复印件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3培养方案(会计)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培养方案203培养方案(会计)

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2013级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学科基础理论,精通会计,善于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熟练运用资本市场机制和风险控制规范能力,从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等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审计执业等实务以及科研工作的管理型高级会计人才。

二、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基本精神,与注重高度国际化环境下资本市场规则、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管理型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学生经过4年学习,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1、政治、人文和科学素质:懂得马克思主义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有法制观念,注重人文精神、公民意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能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利用科学知识观察世界,具有一定创新能力。

2、专业素质:①系统地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②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学科基础,具有成为未来公司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③适应公司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能熟练运用IT处理会计信息;④适应高度国际化趋势,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能力;⑤熟谙资本市场的知识和规则,为公司和社会创造价值;⑥具备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设计和完善风险控制的框架,提升抗风险能力;⑦能理论联系实际从事调研和科研活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三、主要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资、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案例研究、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会计信息系统、ERP软件操作、经济法、税法、税收筹划、公司治理、金融学、投资学、管理咨询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

浙江工商大学设计学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设计学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设计学培养方案(一)院校介绍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学校拥有经济学、管理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500余人,各类研究生540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浙江工商大学设计学院具有国家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设计学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2019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

(二)艺术设计学院学位点介绍设计学本学位点依托浙江工商大学“大商科”优势,以“艺术设计+商业+X”为特色,着重培养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且具有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及商业DNA的高水平创新创业设计研究及实践人才。

近年来指导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包括著名的国际设计奖项iF奖、全国美展入选、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靳埭强设计奖、白金创意大赛金奖、德黑兰海报双年展入选等,竞赛成果显著。

本学位点设有以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传播设计与理论研究本方向主要以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特点,以传播学的视角,对艺术设计的传播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

2)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本方向立足于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以项目驱动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3)产品设计与数字媒体理论研究本方向研习经典、前沿的设计理论,关注日趋多元的产品设计与数字媒体实践,探索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原创设计和服务。

设计管理本学位点依托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设计学基础,融合工商管理学科特色,结合计算机辅助下的大数据分析,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主,通过与工商管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授课,培养具有设计管理理论基础、具备设计管理实践能力、拥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08级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于商业物资流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等,从事物流管理方案的分析优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策划、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物流管理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四年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物流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3)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技术;(4)熟悉物资流通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6)掌握物流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总体培养要求,学生经过4年学习,应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遵纪守法;具有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勤奋学习,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实干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2.完成本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为:(l)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我国有关方针政策;(2)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工程学的理论基础,具有从事物流管理技术的初步科研能力;(3)掌握分析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物流组织管理能力,能对各种企业物流工程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熟悉宏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能从事商品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工作及物流产品的销售工作;(4)要求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2021级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南

浙江工商大学2021级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南

浙江工商大学2021级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南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奋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决定开展2021级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16字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和需求导向,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假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实践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科学道德修养。

二、基本原则1.坚持高标准,培育卓越人才。

以建设卓越研究生教育、培育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对标先进、科学论证,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先进的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坚持“四个面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优势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2.强化分类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扎实推进分类培养,从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培养环节等强化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区分。

学术学位研究生应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术研究方法训练,突出获取知识、前沿跟踪、学术交流、学术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注重研究方法类、论文写作类、交叉学科类等课程的设置。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思想,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探索校企联合培养。

3.优化课程体系,落实课程思政。

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淘汰已不适应培养需要的课程,避免因人设课。

自2021级研究生起,所有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要求,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实现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价值教育全覆盖。

4.加强学科交叉,形成培养特色。

在满足学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聚焦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积极探索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科研育人、平台育人培养模式,鼓励跨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课程教学,积极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机制。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2008级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立足于商业物资流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包括外资、合资企业)等,从事物流管理方案的分析优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策划、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物流管理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四年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物流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3)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技术;(4)熟悉物资流通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6)掌握物流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总体培养要求,学生经过4年学习,应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遵纪守法;具有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勤奋学习,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实干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

2.完成本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为:(l)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和我国有关方针政策;(2)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工程学的理论基础,具有从事物流管理技术的初步科研能力;(3)掌握分析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物流组织管理能力,能对各种企业物流工程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熟悉宏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能从事商品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工作及物流产品的销售工作;(4)要求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试行)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打造一支金融学院学生的优秀人才队伍,我院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领导和实施本计划由院党政共同领导,院团总支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辅导员协助。

实行“双向选择、立项管理”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主任:陈志昂副主任:周绍志钱水土委员:施建祥朱晋彭寿康周春喜陈春萍何波韩银华陈永春华靖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范围和条件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每年三月至次年四月在校的一、二、三年级学生,符合条件的可按双向选择原则选配导师,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申请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须具备如下条件:1、思想政治表现良好,无不良行为,无任何处分。

2、对学术研究、社会调研、科技活动等具有浓厚兴趣,思想敏锐、富有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善于思考,愿意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负责地开展科技活动。

3、学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前30%。

4、凡不符合上述条件3的同学,报名须经团总支特别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

三、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导师的条件和职责本院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可成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

根据需要,也可适当聘请院外中职以上教师作为我院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

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一般须具备以下条件:1、中职以上职称。

2、本人愿意承担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履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的职责和义务,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等科技活动。

3、教学、科研工作之外有一定余力。

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的职责:1、每学期为所指导的学生不定期作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主要内容为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已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介绍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和成果等。

2、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结成项目小组,并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完成有关课题,或参加其他课外科技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指导,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科技作品质量。

浙江工商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工商大学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英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获准设立于2005年。

本专业旨在传授英语语言学和文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在英美文学、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和英语文体学等研究领域有所见长。

本专业立足培养学生具有夯实的外语功底,正确的理论思想,深厚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能从事和胜任英语语言和英美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外事工作,文学翻译和文学批评等工作。

本专业学术梯队由14名教授和30余名副教授组成,其中包括2名学术带头人和20余名学术骨干。

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晰,学术专长互补,具有讲授3个方向20余门主干课程的经验。

本专业附设英语语言文学、叙事学研究所两个研究所,秉承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近几年来,该硕士点已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教材60余本(册),译著30余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家一级和核心类刊物及其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4项,教育部外语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教育厅、省规划办等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8项。

二、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外事、经贸、新闻、高等院校、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英语高级人才。

所培养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过硬的语言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教学及科研能力;应熟悉英美文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弄清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流派特征及其影响;掌握文学研究及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并能就某一时期的文学流派或某一作家的创作思想、风格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

三、主要研究方向本硕士点设以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英美文学本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1)英美文学史: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2)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

浙江工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浙江工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浙江工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以及一定的文秘公关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新闻编辑、管理等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文学以及秘书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相关学科理论与技能的系统教育和训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能力。

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总体培养要求,学生经过4年学习,应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文艺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掌握关于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3.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听、说、写、译的应用能力;
5.具有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决策参谋、对外联络公关等基本能力;
6. 具备较强的电子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

主要课程设置:中国文化概论、应用写作、电脑图文设计、实用公关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美学原理、文学批评原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中国文献学、秘书理论与实务、行政管理学等。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制订2019版全英文授课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制订2019版全英文授课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关于制订2019版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几项统一指标说明一、培养方案构成(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三)主要课程设置(四)学制(五)学分分布表(六)课程计划表二、培养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为4-6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30学分左右,不低于125学分。

三、课程结构与设置(一)按课程要求分类,共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课程1.必修课。

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国际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核心课。

(1)普通共同课。

指学校规定全校各专业均需开设普通共同课。

(2)学科共同课。

指同一学科中各专业均需开设的共同课程。

(3)专业核心课。

指专业最核心的,且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必修课程。

2.选修课。

包括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1)专业选修课。

指为拓展国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深专业学习的深度而设置的课程。

鼓励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实现按照专业方向培养。

(2)通识选修课。

指为提高国际学生的文化涵养、审美情趣、团队精神、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而设置的课程。

(3)任意选修课。

指为了扩大国际学生知识面,提高国际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设置的课程。

(二)课程学分要求1.一般课程按每16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部分任意选修课与单独设立的实验课等按16×2学时为1学分。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每2周为1学分。

课程设计、模拟实验每1周为1 学分。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每1周为1学分。

2.选修课的学分应占总学分数的15%及以上。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时间文科应不低于6周,理工科应不低于12周。

(三)课程安排原则各专业应按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设置课程,要体现“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原则,体现汉语教学不断线,体现注重培养了解中国当代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原则。

1. 各专业均须开设普通共同课程,包括汉语、中国概况、计算机课程、始业教育课程,具体课程名称和学分要求是:(1)汉语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6年制订)
(一)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浙江工商大学“大商科”学科布局的核心学科之一,是体现理工学科与经管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重要学科。

本硕士点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电子商务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团队”以及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商贸信息技术与工程”的依托学科点之一。

在浙江省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与优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

本学科研究生要求能够扎实地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电子商务:围绕互联网+经济的商业背景下,重点研究面向移动互联下的商务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性支撑技术、农村和跨境电商的模式与机制、移动电商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电商平台实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围绕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供应链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等领域,重点研究复杂物流系统仿真与优化技术、全过程集成及流程优化理论方法和覆盖电子商贸生态系统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3、系统工程与优化:围绕商贸流通和互联网行业,研究和解决互联网环境
下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

重点研究互联网资源调度与优化、复杂网络与社交网络计算、面向电商的博弈优化理论等。

4、智慧商贸:围绕“智能、安全”的现代商贸技术及应用为核心,重点研究智慧社会中现代商贸的大数据管理与优化技术、现代商贸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现代商贸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技术等。

5、服务管理与工程: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研究服务创新的运行机制、移动互联背景下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的构成维度、高科技行业众包或互联网+时代利益驱动机制、创新知识传导机制、评估服务实际运行情况的度量方法以及通过反馈、沟通、自我调整、修改优化、对服务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服务需求预测提高服务价值及用户满意度的方法等。

(四)培养年限
学制2.5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可延至4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总学分不低于33学分,包含实践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详见表1。

(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本学科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完成由导师指定的文献阅读任务,在论文开题时需要提交经导师确认的已完成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清单。

(七)中期考核
本学科硕士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才能继续下一阶段学习。

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学科学位委员或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中期考核委员会作出综合评定意见。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背景清晰,具有前沿性,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状况,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论文研究工作要求综合运用科学理沦、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创新性成果。

论文撰写概念清楚,结
构合理,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学风严谨,理论方法与实验方法正确,结果真实可信。

(九)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实行毕业与学位申请制。

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2016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系统工程与优化
智慧商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