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2)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中国特色主义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上班时间管理规定新劳动法对于关于工作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有什么规定呢?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上班时间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班时间管理规定如下一、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作息时间。

上班时间:上午8~12,下午1~5。

二、迟到早退按50元每小时计算扣除工资(不足1小时按50元,超过1小时按旷工处理)。

有事提前请假,未请假或未批准请假,算旷工一天,按工资二倍罚。

三、员工工作期间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如上班时间玩手机、上网玩游戏、聊天、睡觉、在车间不允许吸烟等,发现每次扣工资20元。

四、没事情做的时候,自已主动找事做,或要求安排,上班时间不作为的,扣工资每次20元。

五、下班前10分钟整理自己的工具,并按公司要求放在指定的地方,如发现乱存乱放的,扣工资每次20元。

另及时搞好车间环境卫生。

六、售后服务,回公司必须带回售后服务单,若没有不计工资。

七、中午吃饭时间,必须打完卡统一吃饭,不打卡则按早退处理。

八、早上晨会由***负责安排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

以上规定从即日起执行!新劳动工作时间规定1、什么是工时?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多少?答:工时,又称为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工时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时间,是劳动的自然尺度,是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付给劳动报酬的计算单位。

工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作日,即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内的工作时间长度。

所谓标准工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而消耗时间的最长限度的一种工时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

在正常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哪些企业职工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答: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会计专业)名词解释: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资源配置:指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生意有价证券。

资本输出: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股份合作制:是接纳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

企业法人: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价格体系: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

经济增长:平日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要挟和危害的发展”。

小我收入:是指小我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把持价格是把持组织凭借其把持地位以获取高额把持利润为方针划定的价格。

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的形式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一、选择题:1、全民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全民所有制的建立,产生了全社会劳动者对于生产资料的平等的所有关系和共同利益,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条件。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一是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是改革小私有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1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216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4、公有制占主体条件下的其他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223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40:——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具备[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前提(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两个重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在此基础上整个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6、厂商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260:行为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

行为选择:7、短期的生产组织行为:262——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要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短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分:不变要素投入(厂房、设备)可变要素投入(劳动力和原材料)——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

——边际递减规律的存在~~制约边际产量的变化~~制约总产量的变化。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也递增。

边产转向递减—总产递增速度放慢。

边产递减为零---L28——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称。

(金融市场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金融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资金供求主体、金融工具(使金融市场得以实现的各种具体手段,如存单、债券等)、金融中介(媒介资金供求的专门组织和个人)。

2021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2021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导论: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从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一章商品和价值: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第二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货币、价格、纸币、价格标准、一般等价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三章(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工资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平均利润率、成本价格、利润、生产价格、超额利润、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由商品变为货币和货币变为商品而支出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包括用于商业簿记、邮资、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的费用。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社会总产品、经济危机两大部类:是指社会生产按其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个部类。

前者又称“第一部类”,后者又称“第二部类”。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并实现平衡,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根本条件。

二、简答题:不能光答要点,还要简单陈述。

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第一章商品和价值:1. . 简述商品经济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2. 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二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二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二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几种有代表性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2.0)A、4B、5C、6D、7正确答案:B2、根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区分为:(2.0)A、固定资本与可变资本B、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正确答案:C3、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2.0)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正确答案:A4、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2.0)A、采用先进技术B、贱买贵卖C、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部价值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5、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哪些:(2.0)A、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市场均衡理论B、二元结构理论、发展极理论、市场均衡理论C、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市场均衡理论D、二元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发展极理论、自由贸易理论正确答案:C6、国内储蓄包括:(2.0)A、国家强制性储蓄和私人储蓄B、国家税收和私人储蓄C、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D、国家强制性储蓄、国家税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正确答案:D7、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2.0)A、劳动生产率B、生产力C、科学技术D、生产关系正确答案:B8、C表示在银行外流通的货币,D表示活期存款,T表示定期存款和储备存款,O表示专业机构的负债,则广义货币供给量是:(2.0)A、CB、C+DC、C+D+TD、C+D+T+O正确答案:C9、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2.0)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C、不采取国家干预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正确答案:B10、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不包括:(2.0)A、加入世贸组织B、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创办经济特区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答案:D11、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2.0)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B12、“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原则有:①共商②共建③政策沟通④公平⑤合理⑥共享(2.0)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⑤⑥正确答案:C1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B)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工业和服务业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D)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就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D)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值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D)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流通领域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B)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C)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B、银行C、商业企业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A)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时期是(C)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C)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B、直接出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D)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B)A、是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D)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生产力中的因素是指(C)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3、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A)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5、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D)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6、自然经济是一种(B)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的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D)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A、V+mB、C+vC、C+mD、C+v+m9、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D)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10、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D)A、各个部门的创造过程B、各个部门内部的转移过程C、各个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瓜分过程D、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D)A、资产阶级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的相互关系B、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矛盾的体现D、私人垄断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其获取垄断利润服务12、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加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C)A、地区局部战争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C、国际经济旧秩序D、国际经济新秩序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D)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作用的结果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14、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C)A、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B、对外开放的本质要求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15、我国城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A)A、集体经济B、国有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C)A、劳动者共同富裕B、社会化大生产C、生产资料公有制D、市场经济17、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是(B)A、补贴和救济B、奖金和津贴C、福利和补贴D、保险和救济18、在现阶段,经济运作中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是(B)A、计划B、市场C、企业D、政府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20、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重庆工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政经2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工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政经2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B)A.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公有制C.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D.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C.在我国具体国情下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D.发达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经历的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收入差距导致的贫富悬殊B.公平与效率的矛盾C.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非对抗性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味着(A、B、C)A.应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迈进B.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D.已建成了社会主义E.还未进入社会主义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A.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B.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D.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的统一E.体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三、问答题1、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现实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如何形成的?2、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4、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说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6、简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现实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如何形成的?一般的说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展阶段,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理应与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为起点。

政治经济学 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 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20分)1、生产力是()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B、生产物质的能力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D、世界经济走向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A、一般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7、资本积聚()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G—W…P…W’—G’B. W…P…W’—G’·G—WC. P…W’G’·G—W…PD. G’—W…P…W’9、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10、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32分)1、货币是()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2、货币的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F、国际货币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A、竞争规律B、供求规律C、盈亏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4、生产社会化,是指()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F、产品的社会化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A. 生产使用价值B. 创造出劳动力价值C. 创造出剩余价值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8、借贷资本的来源是()A、还没有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折旧费B、还没有进行实物补偿的流动资本C、还没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D、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E、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三、辨析题(20分)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政治经济学期末重点知识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重点知识复习

一、名词解释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P92、价值: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P143、交换价值:是指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P14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5价值规律:6、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P397、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

P398、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P399、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长度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P4110、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P4211、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产生的差额。

P4312、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投放在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P5313、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P5414、资本周转:是指产业资本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运动。

P5615、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P6016、利润:是指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资本家销售商品后所获得的超过成本价格的价值。

P6717、平均利润: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B.阶级关系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C.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正确答案:C.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A.计划和市场相结合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国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D.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反对平均主义和极端化分配正确答案:C.国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

3、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跨国公司的特点?A.拥有全球化的生产销售网络B.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C.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D.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摩擦正确答案:D.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摩擦。

4、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A.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B.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帮助其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C.监督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D.管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事务正确答案:D.管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事务。

5、下列哪一项不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A.高科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B.出现“新经济”现象C.对外投资大大增加,资本输出不断扩大D.国有化程度提高正确答案:C.对外投资大大增加,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

它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别属于不同的阶级和群体,由此产生了剥削和阶级斗争。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和不稳定。

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

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

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前提?答:1、经济前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经济前提。

2、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社会主义的本质?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答: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4、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第二、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各种矛盾的需要;第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同我国目前这种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所决定的。

5、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答: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战友和支配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3、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答: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

吉大《政治经济学》(二)一、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从质上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

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数字来表示其大小、多少。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的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转移别人手里。

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除了要有使用价值属性以外,还必须要有能同别的商品相互交换的属性,即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3.价值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值。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时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各种不同作用的价值的商品,是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一、单选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2。

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3.商品是()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4。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5。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

成反比B。

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6。

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

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B。

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A具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具有价值C是金银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9。

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处在等价形式上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D经过商品交换11。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A.W—G-W’ B。

G-W-G’ C.G—G’ D.G—W…P…W'—G’13.资本的总公式是()A。

W—G—W’ B.G-W-G’ C。

G—G’ D。

G-W…P…W’—G'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B。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精华汇总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精华汇总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精华汇总0-1章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

因为社会发展阶段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且,研究生产关系的目标也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5、当今世界的经济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的分析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即对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二是表层层次的分析,即对经济运行层次的分析。

6、科学抽象法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

二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即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8、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具有客观必然性。

9、经济规律分为三个层次:一切社会共有的规律、若干社会存在的规律以及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10、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

1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创造出现实的生产.1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13、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14、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

15、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指人类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三要素指劳动者(主导要素)、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建筑物等)、劳动对象1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考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___B___。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2.生产方式是_____A____的对立统一。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3.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___D___。

A.社会性质决定的B.价值决定的C.交换价值决定的D.自然属性决定的4.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___B___。

A.商品二因素理论B.劳动二重性理论C.价值规律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5.商品的价值是___B____。

A.生产商品时的实际劳动耗费B.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C.生产商品的有用劳动耗费D.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6.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___C___。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7.资本的流通公式是___D___。

A.W——G——WB.G——W——GC.W——W——G'D.G——W——G'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____D___。

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9.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___D___。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10.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____A___。

A.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B.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___A___。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___B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一、名词解释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规律二、单项选择题⒈ 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① 分配关系② 消费关系③ 生产关系④ 交换关系⒉ 生产资料是指()①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③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④ 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⒊ 社会生产方式是()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② 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④ 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⒋ 政治经济学所考察的社会生产力包括()①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变化②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性质③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发展④ 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⒌ 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① 价值规律②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③ 剩余价值规律④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⒍ 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①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 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三、多项选择题1.物质资料生产()()()()()① 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②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 是生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④ 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容⑤ 它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其他社会活动的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因为如下各方面都依赖于科技发展和进步()()()()()①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 劳动资料的革新③ 自然资源的开发④ 新原材料的发明和利用⑤ 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 包括社会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②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③ 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之上④ 不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⑤ 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① 认识它② 利用它③ 限制它④ 发现它⑤创造它⒌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是()()()()()① 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② 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必须与前者相适应③ 前者的发展会引起后者的部分质变,到一定阶段引起后者的根本变革④ 前者的发展状况决定后者可能变化的程度⑤ 后者对前者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⒍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是()()()()()① 辨证统一关系② 前者的性质决定后者的性质③ 前者的变革必然导致后者的相应变革④ 后者对前者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⑤ 后者适应前者,则对前者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否则则对前者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四. 简答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怎样科学界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6、为什么说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着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及特点是什么?五.论述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实现相互作用的?2、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3、如何把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劳动:即劳动者的劳动,它是劳动者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人们的劳动所加工的对象。

它分为两类:一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质;一是已经人类加工过的半成品即原材料。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劳动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传导体。

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广义劳动资料还包括劳动过程所必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任何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

它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获取适合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它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都是由经济制度即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它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远行机制的统称。

一定的生产关系必须经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

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体现着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是经济现象发展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⒈ ③;⒉ ②;⒊ ③;⒋ ④;⒌ ④;⒍ ①。

三多项选择题⒈ ①②③⑤;⒉ ①②③④⑤;⒊ ①②③⑤;⒋ ①②③④;⒌ ①②③④⑤;⒍ ①②③④⑤。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1、答:⑴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⑵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

⑶因此,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答:⑴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只有被实际运用于生产,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才会变为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⑵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答:⑴ 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⑵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⑶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4、答:⑴ 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围。

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

⑵ 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

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

⑶ 只有了解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说明。

5、答:⑴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它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客观力量决定着经济现象的必然发展趋势。

它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

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⑵ 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表示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体现几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在联系,由于从低到高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

6、答: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

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决定一种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

⑵ 科学地认识这一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7、答: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⑵ 唯物辩证法的特点就是坚持如下基本观点:① 唯物的观点。

② 发展变化的观点。

③ 矛盾的观点。

④ 阶级的观点。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1、答:⑴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①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

②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③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

⑶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⑷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

2、答: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其次,各个社会集团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容。

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

(2)分配关系。

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