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06d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f.png)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社会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 社会制度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A. 历史唯物主义B. 阶级斗争C. 唯物辩证法D. 经济增长答案:D3. 下列哪个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剩余价值答案:A4. 下列哪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的阶段?()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C.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D. 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阶段答案:C5. 下列哪个现象体现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A. 劳动力价值B. 劳动力使用价值C. 劳动力价格D. 劳动力工资答案:B二、判断题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答案:错误。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关系。
2.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
()答案:正确。
3.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答案:错误。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答案:正确。
5.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以生产力为基础,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 简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使用价值则取决于商品的实际用途。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3. 简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答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阶段是交换阶段,资本家通过交换实现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5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5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558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0.png)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模拟试卷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B )。
[A]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 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C )。
[A] 利润率提高[B] 社会资本增大[C] 技术进步[D] 剩余价值率提高3.资本主义银行垄断的形成, 使银行具有了新作用, 这个新作用是( A )。
[A] 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B] 银行垄断资本可以去吞并和排挤小银行[C] 银行成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人[D] 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能发放更多的贷款4.下列措施中属于财政收入政策的是( C )。
[A] 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B] 增减政府直接投资[C] 对垄断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D] 二者能同时进行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 B )。
[A] 固定资本更新[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生产相对过剩[D]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6.目前我国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是( D )。
[A] 集体所有制[B] 国家所有制[C] 个体经济[D] 家庭承包经营7、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是( D )。
[A] 两者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B] 两者都是自然经济[C] 两者都具备计划经济存在的条件[D] 两者都具备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8、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 C )。
[A] 投入等于支出[B] 支出大于收入[C] 投入小, 产出大[D] 投入大, 产出小9、宏观经济是指( C )。
[A] 个量经济活动[B] 企业或居民的经济活动[C] 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D] 某个地区的经济活动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D )。
[A] 社会运动的规律[B] 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 自然规律[D] 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11.在资本主义早期, 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 C )。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b76d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6.png)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一、单项选择1.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生产率B.生产力C.科学技术D.生产关系[答案]:B2.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终点是( )A.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B.成果的分配过程C.产品的交换过程D.产品的消费过程[答案]:D3.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 )表现出来的。
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 价格[答案]:C4.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 )表现为外部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观念上的货币与现实货币的矛盾[答案]:A5.通货紧缩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 )A.经济增长放慢和B.出口大幅回落C.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D.物价出现持续负增长[答案]:D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答案]:D7.在经济社会里,货币的借贷活动十分重要。
所谓货币的借贷活动,是指让渡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A.所有权B.收益权C.经营权D. 使用权[答案]:D8.资本家用来购买厂房设备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 流动资本[答案]:A9.与资本积累不同,资本集中:A.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B.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D.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答案]:A10.处于销售阶段的产业资本称为:A.流动资本B.流通资本C.商品资本D.商业资本[答案]:C11.一台价值30万元的机器,共使用15年,其每年提取的折旧基金是:A.5万元B.4万元C.3万元D.2万元[答案]:D12.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在于: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利息率D.提高平均利润率[答案]:B1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答案]:C1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流通资本D.社会总产值[答案]:D15.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A.商品B.货币C.使用价值D.价值[答案]:D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B.是先后不同的两种劳动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是既有差别又有矛盾的两种劳动[答案]:C17.资本家购买机器设备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A.物质形态始终保持不变B.在生产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C.使用价值固定不变D.价值一次转移[答案]:B18.资本集中是:A.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B.增加整个社会资本总额的最重要手段C.通过信用制度和进行资本积累而实现的D.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成为资本[答案]:A19.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剩下的就是:A.社会总需求B.社会总价值C.剩余价值D.社会净产品[答案]:D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af6c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e.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以下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是: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B.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C. 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 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选择答案:D2. 经济增长率衡量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下列哪个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中的分母?A.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B. 上年国内生产总值C. 平均国内生产总值D. 最高国内生产总值答案:B3. 下列哪个经济学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之一?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甘特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B二、判断题1. 政治经济学是关于政治和经济的交叉学科,研究了政治体制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该说法正确。
答案:对2. 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故该说法错误。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关系的理论。
答: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迅猛地对生产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旧的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矛盾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革,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2. 请简要介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供给是指市场上出售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价格的形成和商品的分配,供需关系达到平衡时,市场价格稳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四、论述题就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改革思路和方向。
在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供给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高经济的供给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5)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5)](https://img.taocdn.com/s3/m/60e3bf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d.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制度– B. 经济制度– C.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D. 政治经济学原理答案:C2.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 A. 由政府集中调配资源– B. 由计划经济决定价格– C. 由市场供求决定资源配置– D. 由混合经济体制决定资源分配答案:C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 社会资源稀缺性和效率问题– B. 分配问题和增长问题– C. 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 D. 价值理论和生产理论答案:B4.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系– D. 不确定答案:B5.政府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 B.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C.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文化管理– D.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文化管理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
答: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其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上自由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促使资源有效配置。
- 价格机制: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价格机制,以供需关系调节资源配置,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 激励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通过竞争获得回报,激发了创新和进步的动力。
- 独立决策: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企业有独立决策权,能够自由选择经济活动和合作伙伴。
2.简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答: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
-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 维护市场秩序:政府通过法律和监管机构维护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失灵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62c84cb7360b4c2e3f64ef.png)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成一个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是该社会中(A)A.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B.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起主要作用的经济规律体系2、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B)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反作用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起同样的决定作用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始终起决定作用3、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C)A.自然分工B.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公有制4、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D)A.价格B.价值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5、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A)A.相对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C.扩大的价值形式D.等价形式6、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B.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C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D.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8、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D)A.流动资本之比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D.可变资本之比9、在资本主义工资形式上,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A)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C.无酬劳动D.抽象劳动10、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是(B)A.资本积聚和竞争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C.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D.竞争和信用11、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C)A.P…W′-G′-W…P B.W′-G′-W…P…W′C.G-W…P…W′-G′D.G-W…P…W-G12、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D)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流动资本D.商品资本13、资本周转速度(A)A.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1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与( B )A.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同一过程B.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同一过程C.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同一过程D.平均利润转化为垄断利润是同一过程15、一般情况下利润率(C)A.等于剩余价值率B.大于剩余价值率C.小于剩余价值率D.与剩余价值率无关16、超额利润反映的是( D )A.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B.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C.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关系D.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关系17、垄断低价一般是( A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18、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 C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过剩资本D.资本集中19、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C)A.股东会B.独立董事C.总经理D.监事会20、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D )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B.土地的等级差别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d037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1.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个人B. 社会C. 阶级D. 国家答案:B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商品二重性D. 货币流通理论答案:A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资本与资本的矛盾D. 工人与工人的矛盾答案:A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过剩B. 消费不足C.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D. 经济周期性波动答案:C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公有制为主体D. 私有制为主体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A. 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B. 工人出卖劳动力C. 资本家剥削工人D.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 国家宏观调控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A. 社会劳动生产率B. 个别劳动生产率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答案:AC4. 以下哪些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关系B. 生产力C. 社会形态D. 经济规律答案:AD5. 以下哪些是剩余价值的来源?()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家的管理劳动C. 工人的必要劳动D. 资本家的投资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2. 什么是商品的二重性?答案: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2d2f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5.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规律B. 生产关系C. 经济危机D. 经济增长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D. 阶级斗争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政府干预不足D. 技术落后4. 以下哪项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A. 私有制B. 雇佣劳动C. 社会化大生产D. 平均利润率5.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总资本C. 可变资本/剩余价值D. 总资本/剩余价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 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何影响?8. 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10.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答案一、选择题1. B. 生产关系2. A. 劳动价值论3.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 D. 平均利润率5. 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二、简答题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它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为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7. 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根本原因。
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表现为经济的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通常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9.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关系主要表现为资本家通过对工人的劳动进行剥削,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从中获取利润。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c51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c.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是:A) 研究社会财富分配和利用的学科B) 分析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C) 探讨政权与金融体系的运作的学科D) 研究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的学科答案:B) 分析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政府行为和经济行为B) 社会制度和社会福利C) 个体行为和企业行为D) 国际关系与全球市场答案:A) 政府行为和经济行为3. 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主要指的是:A) 扩大国内生产总值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 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答案:A) 扩大国内生产总值4.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A) 由政府中央计划决定资源配置B) 由私人财产所有权和自由竞争决定资源配置C) 由政府直接控制企业和资源配置D) 由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决定资源配置答案:B) 由私人财产所有权和自由竞争决定资源配置5. 经济周期是指:A) 短期内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变化B) 长期内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变化C) 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变化D) 资本市场的周期性变化答案:A) 短期内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变化二、判断题1. 市场经济是所有西方国家实行的经济体制。
答案:错误。
市场经济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实行的经济体制,还有一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体制。
2.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调节机制。
答案:正确。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形成价格和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3. 经济增长可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不受环境限制。
答案:错误。
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可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正确。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宏观调控。
5.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期是通货膨胀加剧的时期。
答案:错误。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期是经济活动降低,产出减少,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期。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faccee43323968011c92ee.png)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其30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D.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B.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C.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D.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3.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8.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特征是必然()。
A.有效增长B.逐步增长C.缓慢增长D.优先增长9.平均利润率是()。
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C.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10.借贷资本是()。
A.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生息资本B.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C.暂时闲置的货币D.高利货资本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A.人人都成为有产者B.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C.垄断资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D.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资本输出的形态可划分为()。
A.商品资本输出和货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D.国家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厚基础是()。
A.资产阶级国家B.占有大量殖民地C.资本输出D.私人垄断资本14.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既相互控制,又相互反控制B.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制裁C.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D.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掠夺1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发展趋势和停滞趋势这样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大学政治经济学试题汇编(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大学政治经济学试题汇编(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4ca9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政治经济学试题汇编(含答案)政治经济学试题第1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一、单项挑选题1.政治经济学是(A)A.经济学的原初形态*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D.生产方式3.马克思经济学办法论的核心是(B)B.矛盾分析*4.经济学分析办法中的矛盾分析是为(C)C.解决矛盾*5.由抽象到具体是(C)C.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6. 政治经济学是( D )。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D )。
D. 以上各项都正确(时期性、科学性、实践性)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B)开始的。
B.商品2.具有别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因此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缘故是所有商品(C)C.都凝聚着无差不的人类劳动3.无差不的人类劳动的凝聚形成了商品的(C)C.价值*4.商品是(A)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C)C.使用价值和价值6.商品的价值是(B)B.交换价值的内容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D)D.抽象劳动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0.制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C)C.具体劳动11.就别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A)为计量单位。
A.简单劳动12.社会必要劳动时刻决定(B)B.商品的价值量*1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D)D.成正比或成反比或无关1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B.社会必要劳动时刻决定的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B)B.成反比 16.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如今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17.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共同表如今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普通等价物的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C)C.普通价值形式18.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职能是(D)D.流通手段19.一种商品的价值表如今其他一系列商品上,其价值形式是指(B)B.扩大的价值形式*20.货币是固定充当普通等价物的(D)D.特别商品21.价值形式的进展顺序是(A)A.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普通价值形式、货币形式22.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A)A.别需要现实的货币24.能够用观念上的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A.价值尺度 25.用来偿还债务的货币,执行的是(C)C.支付手段的职能 26.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B)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 *27.货币流通速度是指(C)C.同一单位货币反复充当流通手段的次数2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29.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0.商品经济产生的缘故是(B)B.社会分工和私有制1.资本原始积存之因此表现为"原始"的过程,是因为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确立之前2.小商品生产是指(D)D.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要紧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3.资本原始积存是指(C)C.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4.资本总公式是(B)B.G-W-G′*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A)A.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C.劳动力成为商品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C)C.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日子资料的价值8.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别性在于它被使用时(D)D.能制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9.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C)C.生产资料1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因此叫别变资本,是因为(B)B.它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别发生变化11.资本的别同部分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别同作用,可分为(B)B.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2.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依照资本别同部分(A)A.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别同作用*13.剩余价值来源于(A)A.工人的剩余劳动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C)C.工人无报酬动的产物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6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制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17.价值增殖过程只是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那个"一定点"算是指(D)D.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刻18.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为(A)A.剩余价值率19.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B.劳动对象20.剩余价值率是指(A)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1.生产资料是指(A)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2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B)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制造的全部价值是(D)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24.可变资本是(C)C.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的货币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时期是(A)A.简单协作2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C)C.劳动生产率别变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B)B.工作日长度别变2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A)A.在必要劳动时刻别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取得的2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基本上依赖(D)D.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刻获得的31.在别延长工作日的事情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办法,属于(B)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2.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截了当目的是猎取(C)C.超额剩余价值33.工资实质是(D)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C )C.商品资本2.资本的生产时刻包括( D )D.劳动时刻和非劳动时刻3.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生产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 B )B.生产资本4.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做预备的时期是( B )B.购买时期*5.产业资本要实现延续别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 C C.在时刻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列6.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期是(D )D.出售时期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时期是( C )C.生产时期 8.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B )B.PWˊ-Gˊ-WP*9.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时期是( B )B.购买时期10.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C )C.Wˊ-Gˊ-WPW’11.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时期( D )D.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资本12.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时期( C )C.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资本1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D)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5.产业资本循环的公式是(A )A.G—WPWˊ-Gˊ1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17.在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时期(B )B.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18.流淌资本别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B )B.机器设备19.固定资本的实物要素是(A )A.劳动资料20.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的资本形态是(C )C.生产资本21.既属于别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D )D.机器、厂房、设备22.依照价值周转方式的别同,生产资本能够划分为(B )B.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2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A )A.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4.把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是依照它们在(D)D.价值转移过程中的别同方式25.在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别变资本的是(B )B.劳动资料26.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棉花是作为(A )A.流淌资本27.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损耗称为(B )B.有形磨损28.在同一生产资本中(B )B.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淌资本29.加速资本周转能够(A )A.提高年剩余价值率*30.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A )A.周而复始31.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C )C.精神磨损3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 )C.I(v+m)=Ⅱc33.cⅡ>)m+v(I是(B )B.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34.()cmxmm cⅡ)+v(I+=+是(C )C.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35.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咨询题是(D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6.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C )C.Ⅰ(v+m) >Ⅱc 37.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动身点是(A )A.社会总产品38.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咨询题是(C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9.扩大再生产最基本的平衡条件是(B )B.()cmxmvⅡ)+v(I+=+*1.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是( B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2.利润率公式表示为( A )A.vcp+ ='m3.反映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B )B.利润率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C )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A )A.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率6.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B )B.别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同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8.剩余价值和利润最初在量上的关系是( D )D.剩余价值=利润9.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是由(A)A.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C )C.平均利润率*11.生产价格与价值( D )D.数量也许相等但性质别同12.生产价格的变动最后取决于( D )D.商品价值的变动*13.生产价格是( D )D.价值的转化形式14.生产价格等于( B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15.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 B )B.生产价格*16.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 A )A.生产过程与流经过程的统一1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 )A.别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18.当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B )B.利润19.成本价格是指( A )A.生产商品所费的别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 D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2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 B )B.转化形式22.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 B )B.c+v23.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 C )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24.商业利润来源于( D )D.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产业剩余价值的分配*25.利息是( A )A.对利润的一种分割26.利息是( D )D.借贷资本的价格27.借贷资本的价格是( A )A.利息28.利息率是指( B )B.一定阶段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29.一定阶段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是( A )A.利息率*3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B )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31.企业主收入是( C )C.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32.银行利润率是( A )A.银行利润与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 33.利息率的最高限普通别能超过( D )D.平均利润率34.借贷资本是一种( B )B.生息资本35.级差地租等于( A )A.各级土地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个不价值的差额36.级差地租Ⅱ是指( B )B.等量资本延续追加投入同一等级的土地上,由于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别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37.级差地租产生于( C )C.土地经营的垄断38.土地价格是( B )B.资本化的地租39.级差地租是( A )A.因经营较好土地获得的归土地使用者的超额利润40.绝对地租产生的缘故是( A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41.级差地租Ⅰ是指( A )A.等量资本投在别同等级的同量土地上,由于别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别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42.绝对地租等于( B )B.个不价值与个不生产价格的差额43.土地价格( D )D.与租金数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息率成反比44.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别包括( B )B.企业家才干----利润 1.资本积存是指(B)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2.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A)A.农业过剩人口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预付资本中(A)A.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4.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关于(B)而言的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同量资本积存可以汲取的劳动力5.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由于(C)C.劳动力的供给相关于资本的需求太多了6.资本积存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D)D.相对减少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预付资本中(B)B.别变资本的比重增加8.相对过剩人口是指(C)C.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而浮现的人口过剩9.平均利润率趋向下落规律的内部矛盾是(C)C.利润率下落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10.阻碍平均利润率下落的因素包括(D)D.剩余价值率别断提高11.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下落是(C)C.也许的12.导致平均利润率下落的因素包括(A)A.资本有机构成别断提高*13.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B)A.绝对日子水平别断下落14.资本主义积存的普通规律是(C)C.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15.个不资本在竞争中以兼并其它资本的方式来增大自身,称为(C)C.资本集中16.资本规模扩大的两种方式是(B)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7.资本积聚是指(D)D.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不资本*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9.资本主义危机的全然缘故在于(D)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20.资本主义积存的历史趋势是(A)A.剥夺者被剥夺,资本主义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C)C.个不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经济全球化意味着(D)D.全球经济一体化2.现代企业的要紧形式是(A)A.公司制3.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日子中,企业的组织形式要紧有三种(C)C.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4.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日子中,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是(D)D.单人业主制5.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要紧手段是(A)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微观经济举行干预的要紧手段是(D)D.反垄断政策+科技支持政策7.联合国依照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日子水平有一具划分标准,当一具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为50%~60%时属于(C)C.温饱8.恩格尔系数是指(A)A.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9.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D)D.0.5以上10.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为(B)B.0.2~0.311.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为(C)C.0.4 12.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变化表现为(B)B.中产阶级别断壮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13.战后西方国家的劳资关系(D)D.在法律规范下别断改善1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是(C)C.向新形态的过渡15.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D)D.公私混合所有制16.新的更高形态的生产关系产生的条件是B.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差不多发挥殆尽17.发生社会XXX的条件是(D)D.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对旧制度都再别中意1.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低级时期实行(A)A.按劳分配2.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高级时期与低级时期的唯一差不是(C)C.分配原则3.马克思设想的将来社会别具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D)D.过渡阶段4.我国的"过渡阶段"是指(B)B.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5.五年打算变成五年规划,是因为规划比打算更具有(B)B.灵便性6.中国的"三大改造"是指对(C)的XXX改造。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11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c.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fab2758fb770bf78a55f1.png)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 分)1.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__的特殊商品。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在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达到能控制公司的股票数额,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
5.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属于_________________融资。
10.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农、林、牧、渔业属于第_____________产业。
11.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国家收入、_____________、个人收入。
1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主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还主要是谋生手段等经济条件决定的。
13.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购买软件。
14.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______________;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5.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剩余价值率2.倾销3.集体所有制4.金融市场5.个人收入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 分,共10 分)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低于价值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3.劳动力价格的确定最终取决于()A.市场供求关系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C.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D.劳动力价值4.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的发展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C.经济全球化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5.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和经济实质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B.垄断消灭了自由竞争C.国家干预经济D.垄断代替自由竞争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D.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7.公司制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是()A.股东会B.经理C.监事会D.董事会8.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投资效益B.技术改造C.扩大生产规模D.改革投资体制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实行()A.进口替代B.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C.出口导向D.出口替代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 分,共10 分)1.超额剩余价值()A.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B.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2.以下属于“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是()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C.提高再贴现率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A.生产责任制B.厂长负责制C.企业法人制度D.有限责任制度E.科学的组织制度4.我国现阶段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A.使全国人民同步富裕B.取消个人收入的差别C.拉大差距鼓励高收入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E.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A.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B.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C.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E.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
政治经济学模拟卷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7305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4.png)
10. 资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 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D.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11.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 购买阶段B. 生产阶段C. 销售阶段D. 流通阶段12.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 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 销售时间和购买时间D. 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13. 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损耗称为( )A. 无形磨损B. 有形磨损C. 精神磨损D. 自然磨损14. I(v+m)=Ⅱc是( )A.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5.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A. 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B. 资本家预付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C.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D.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之和16. 某资本家企业的预付资本是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9:1,剩余价值率是100﹪,可变资本一年周转4次,年利润率为( )A. 20﹪B. 40﹪C. 60﹪D. 100﹪17. 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使( )A. 商品的个别价值均衡为统一的社会价值B. 商品的社会价值统一为市场价值C. 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D. 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18. 资本主义商业中的纯粹流通费用是指( )A. 商品的保管费和广告费B. 商品的保管费和簿记费C. 单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D. 单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19. 股份公司的股东向公司所投的股份资本( )A. 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了所有权B. 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C. 只放弃其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D. 既不放弃所有权也不让渡使用权20.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原因在于农业中存在( )A. 土地私有权B.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C. 土地经营权D.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8ce488eefdc8d377ee3263.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的产品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抽象劳动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简单劳动B.商品的使用价值C.价格标准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A.一般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8.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9.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10.计件工资是()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11.资本积聚()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2.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G—W…P…W’—G’B.W…P…W’—G’·G—WC.P…W’G’·G—W…PD.G’—W…P…W’13.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A.劳动力B.原料C.厂房D.机器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有形磨损B.无形磨损C.精神磨损D.自然磨损15.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A.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Ⅱ(c+v=m)=Ⅰ(v+m) +Ⅱ(v+m)C.Ⅰ(c+v+m) =Ⅰc+ⅡcD.Ⅰ(v+△v+m/x)=Ⅱ(c+△c)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固定资本的更新B.流动资本的更新C.不变资本的更新D.可变资本的更新18.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A.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19.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A.按相反方向变化B.按相同方向变化C.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按正比例关系变化20.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完全相等B.完全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D.无法比较21.生产价格是()A.价值的转化形式B.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A.货币资本的职能B.生产资本的职能C.商品资本的职能D.流通资本的职能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保管费B.运输费C.包装费D.建筑费24.股票的价格与()A.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25.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A.全部剩余价值B.租金C.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26.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利息和企业利润B.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利息和超额利润D.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2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2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A.商品输出B.原料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动力输出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30.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生产资料B.个人消费品C.社会总产品D.生存资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最新《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最新《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020bc414791711cc7917e7.png)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1.交换价值2.商品拜物教3.固定资本更新4.年剩余价值率5.社会总产品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3.简述固定资本的特征。
4.简要分析周转周期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分析在非商品生产的社会中没有商品拜物教。
2.如何理解G—W的物质内容及其数量关系?这一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何现实《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1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1.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商品拜物教人们在商品形式面前,把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看成物的自然属性,把本来是人手的产物,看成物支配着人,并对这种支配作用进行偶像崇拜,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3.固定资本更新是指用新的固定资本去替换旧的固定资本。
4.年剩余价值率是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额之比。
5.社会总产品。
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什么作用?国家经济调节,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首先,影响了经济周期的发展,减弱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冲击。
其次,能较好地克服市场调节本身的局限性,有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再次,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行为客观上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
5分国家参与经济调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国家长期的经济干预积累了巨额财政赤字;其次,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抑制了私有资本的活力;最后,在政府力图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又产生了政府失灵5分2.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1)作为具体劳动,有意义的是从质的方面被考察;作为抽象劳动,有意义的是从量的方面被考察。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0cd1ccc22bcd127ff0c68.png)
政治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a、剩余价值b、商品价值c、劳动力自身价值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12、商业利润来源于()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3、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a、社会价值b、平均利润c、生产价格d、成本价格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16、借贷资本是一种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其特殊的运动形式是()a、G-G-W-G‘-G’b、G-W-G‘c、W-G-Wd、G-G‘17、股份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a、社会资本代替了单个的私人资本b、出现了资本民主化c、拥有小额股票的工人成了企业的主人d、生产资料公有制日益形成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a、私人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b、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的资本c、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融合而成的资本d、银行资本加上工业资本的混合物1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20、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b、与计划机制彻底脱离c、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相似d、以国家宏观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2、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a、农业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产业b、农业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部分资金c、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条件d、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23、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b、实现共同富裕c、使劳动者老有所养d、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24、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就是要()a、优先考虑积累b、优先考虑消费c、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积累与消费都有所增长d、可不必考虑积累与消费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的统一2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量与()a、企业总产值的比率b、企业产品总成本的比率c、企业借入资金的比率d、企业占用资金的比率26、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a、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b、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c、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d、统一定价仍将占有一定比重2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就是要()a、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b、由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c、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d、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28、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康采恩c、混合联合公司d、跨国公司29、股票价格()a、股息的资本化b、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c、按票面值可从企业利润分成的额度d、股票本身是纸,没有价值,因而股票价格是一种虚拟资本价格3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ec72758fb770bf78a55e6.png)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大一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大一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6fde77a6c30c2259019eee.png)
政治经济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 B C D 】2A B C D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A BC D 】4A BC D 】5ABCD 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A BC D 】7A BC D【 】8A BC D 】ABCD 】10ABCD 】11A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BC D 】12ABCD】13A BC D】14A B C工资的形式 D】15ABCD】16A BC D】17A B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D】18A BC D】19A CB VC C+VD V+m【】20ABCD家向外扩张侵略的结果【】21ABCD】22A BC D】23ABCD是国家【】24A B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5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生产的国际化 B资本全球化C资源配置国际化 D贸易全球化【】26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并存的根源在于A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C资本主义垄断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7垄断统治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尖锐化,其中最主要的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D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日趋深化【】2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A根本利益一致,多方联合B有利益一致之处,也有矛盾和争夺C在经济利益上一致,政治利益上有矛盾D在政治利益上一致,经济利益上有矛盾【】29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B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C经济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D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3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社会化大生产B生产资料公有制C按劳分配D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资本主义地租()
A、只是反映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
B、只是反映农业资本家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C、只是反映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反映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12、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后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B、后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前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C、两者都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只是具体说法不同。
D、两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只不过前者是组织形式,后者是管理形式
13、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由()
A、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B、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决定的
D、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
14、社会主义之所以仍然存在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存在着规模不同的生产单位
B、存在着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
C、存在着一、二、三产业
D、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
1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量与()
A、企业占用资金的比率
B、企业产品总成本的比率
C、企业总产值的比率
D、企业借入资金的比率
16、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
A、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增加
B、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
C、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不变
D、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固定
17、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牵涉到以下的利益关系()
A、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B、企业、班组、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C、地方与地方的利益关系
D、企业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18、按劳分配是()
A、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B、社会净产品的分配原则
C、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D、社会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19、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
A、扩大进口
B、扩大出口
C、稳定原有外贸体制
D、尽量利用外资
20、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指令性计划手段
B、教育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
(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A、前者先买后卖,后者先卖后买
B、前者先卖后买,后者先买后卖
C、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后者都是商品
D、前者起媒介作用的是商品,后者则是货币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A、是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B、是指C+V中C的比重增大
C、是指C+V中V的比重增大
D、意味着会大量吸收劳动力,消灭失业
E、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3、在资本家工厂的生产资本中,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A、运输工具
B、机器设备
C、原料
D、燃料
E、辅助材料
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在于()
A、前者通常大于后者
B、前者通常小于后者
C、前者反映剥削程度,后者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后者反映剥削程度,前者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前者的公式是m/v,后者的公式是m/c+v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
A、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低于价值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高于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低于价值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会高于价值
E、符合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相一致
6、在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股份合作制经济
7、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懂得()
A、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东西,两者不可缺一
B、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C、计划与市场必须结合,但也不排除二者的分工
D、只有承认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计划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E、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加强,计划调节的作用将逐渐消失
8、增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量企业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商品销售价格
D、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E、扩大货币的发行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是()
A、要按照通过交换被社会承认的劳动进行分配
B、要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
C、全社会按统一的标准,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D、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要通过价值来衡量
E、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货币来实现
10、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利用以下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B、信贷
C、价格
D、汇率
E、外贸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2. 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3、简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
4、简述发展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2、试述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政治经济学试题(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C
4、B
5、C
6、D
7、D
8、B
9、A10、D11、D12、A13、B
14、D15、A16、B17、A18、C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CD
2、ABE
3、CDE
4、ACE
5、BCE
6、CD
7、ABCD
8、ABD
9、ADE
10、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各种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3分)②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2分)
2、(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3)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
(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5份)
3、①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使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3分)②另方面可以使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减少,降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提高人民的实际购买力。
(2分)
4、①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分) ②它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分)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分)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
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地变化。
(5分)
2、答;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各自含义。
(各2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1)是缓解资源相对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约束的需要;(2)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