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菌群的分布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生物拮抗作用
将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喂给小鼠,如果要使小鼠 发病死亡,需要10万个细菌;如果先给小鼠口服链 霉素,把小鼠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都杀死,则只要10 个活菌就可置试验鼠于死地.两者菌量竟相差1万 倍,表明正常菌群有拮抗病原菌作用.这种现象在人 类中也可以见到,例如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 肠球菌等正常菌,可以抵抗引起痢疾和伤寒的志贺 菌和伤寒沙门菌等病原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生 物拮抗.
1克干粪含菌总数在4千亿个左右,约占粪重 的40%,其中99%以上是厌氧菌.肠道菌群受饮 食、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多食蛋白质的人,大 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 杆菌较多.哺乳期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 杆菌,占总菌数的90%左右;随着成长,双歧杆 菌下降,类杆菌、乳杆菌、梭菌等逐渐 口腔细 菌增多.
阴道内菌群随内分泌变化而波动.阴道分泌 物中常含有无害的微球菌.初生女婴阴道的酸 碱度在5左右,主要为乳杆菌;出生后1个月至 青春期,酸碱度升至7左右,主要菌群转为表皮 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青春期 后,阴道酸碱度又下降,乳杆菌等重占优势,直至 绝经期为止.
正常菌群对宿主的有益作用
当正常菌群与人体处于生态平衡时,菌群 在它们寄居的人体部位获取营养进行生长 繁殖,而宿主也能从这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 细菌中得到多种好处.
抗衰老作用
现在一般认为,衰老是由于体内积累了过 多的有毒的化学物质——自由基.双歧杆菌、 乳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产生的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催化宿主体内自由 基的歧化反应,消除自由基毒性,保护细胞免 受活性氧的损伤,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 用.
其它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原 因是这些正常菌群能产生多种酶,降解肠道 内致癌物或可以转变成致癌物的物质成为 无害物质;它们还可以激发免疫功能,调动 处于待命状态的巨噬细胞等人体卫士围歼 病原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引言: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是指存在于人体内部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对于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宿主健康的影响。
一、正常菌群的种类和分布正常菌群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肠道、口腔、皮肤和生殖道等部位。
肠道是最重要的菌群栖息地,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成员。
肠道细菌主要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有益菌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能够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抵抗病原菌的侵袭;有害菌包括大肠杆菌等,会导致肠道感染和疾病。
二、正常菌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正常菌群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正常菌群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等方式增强宿主的免疫力,从而帮助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同时,宿主的免疫系统也可以通过调节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来维持肠道的稳态,防止有害菌的过度生长。
三、正常菌群与营养吸收的关系正常菌群对宿主的营养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肠道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物质,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帮助宿主吸收营养物质。
同时,正常菌群还可以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等。
因此,正常菌群的存在对于宿主的营养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四、正常菌群与肠道健康的关系正常菌群对于肠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能够形成肠道黏膜屏障,防止有害菌的侵袭。
正常菌群还能够调节肠道运动和水分吸收,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当正常菌群受到干扰或失衡时,有害菌可能会过度生长,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等。
五、正常菌群与心脑血管健康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正常菌群还与心脑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正常菌群能够通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正常菌群还可以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和硫化物等,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正常菌群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名词解释正常菌群是指人体内或环境中存在的一种微生物群落,由多种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
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与人类或动植物共存,不引起疾病或其他不良反应。
正常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促进免疫系统功能以及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常菌群通常分布在人体的各种生物体表面、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以及环境中,如土壤、水体等。
在人体内,消化道是最重要的正常菌群栖息地。
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
它们与人体共生共存,通过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发挥种种生理功能。
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正常菌群在消化道内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产生一系列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增强营养吸收能力。
2. 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正常菌群能够竞争有害细菌的生存空间,阻止它们在肠道内滋生,从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同时,正常菌群还能调节肠道黏膜细胞的表达,增强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
3. 提高免疫力:正常菌群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它们能够激活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杀伤。
4. 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当正常菌群受到破坏或失衡时,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因此,通过调节正常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等相关的疾病,如肠道炎症、过敏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
总之,正常菌群是人体内或环境中存在的一种有益的微生物群落,它与人体共生共存,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研究正常菌群的维持机制和功能,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1.土壤中的细菌土壤具备了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因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
它们大部分在离地面10 cm~20 cm深的土壤处存在。
土层越深,菌数越少,暴露于土层表面的细菌由于日光照射和干燥,不利于其生存,所以细菌数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
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是有益的,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几年或几十年。
因此土壤与创伤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
2.水中的细菌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
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
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数量多,并易被病原菌污染。
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也经常地进行着自净作用。
日光及紫外线可使表面水中的细菌死亡,水中原生生物可以吞噬细菌,藻类和噬菌体能抑制一些细菌生长;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常随一些颗粒下沉于水底污泥中,使水中的细菌大为减少。
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
因此,粪便管理对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菌的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1 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1升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超过此数,表示水源可能受粪便等污染严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3.空气中的细菌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不同有所差别。
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
正常微生态系及感染
人的阴道是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主要的常住菌有乳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梭状杆菌、粪链球菌等。主要的过路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等。健康妇女阴道排出物中,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5:1,活菌数为102~109/ml,菌数可达 8×107/ml,其中常住的真菌是白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属于过路原虫;常分离出疱疹病毒-2型(HSV-2)和巨细胞病毒;乳杆菌检出率高的个体,白假丝酵母菌、丙酸杆菌、棒状杆菌检出率也高,提示它们之间有共生关系。孕妇阴道菌群中大肠埃希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的检出率低,这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在妊娠期的卫生。孕妇中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丙酸杆菌等分离率都高于健康妇女,提示在分解糖原、保持阴道低 pH 环境中,它们起协同作用。乳杆菌与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间有拮抗作用,并能产生酸性生存环境和在激活免疫中发挥作用。
阴道微生态系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生物拮抗: 这种拮抗作用的机制是:①改变pH,厌氧菌产生的脂肪酸降低环境中的pH与氧化还原电势,从而抑制外来菌的生长繁殖;②占位性保护作用,大多数正常微生物群的细菌与黏膜上皮细胞接触,形成一层生物膜,如果这种生物膜受抗生素或辐射因素的损伤而被破坏,外来的病原菌就容易定植;③争夺营养,正常菌群由于数量大,在营养的争夺中处于优势;④抗生素和细菌素的作用,如大肠埃希菌产生的大肠菌素可抑制志贺菌的生长。
抗衰老作用
肠道正常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有抗衰老作用。此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它们的抑癌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解亚硝酸铵,并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有关。
(四)微生态失调与防治
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平衡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的生理性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是变化的,宿主的生态环境随着年龄、生理状态(如妊娠哺乳)等因素也发生变化,但是,当这些因素相对稳定时,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是稳定的。而微生态失调是指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各种群落成员之间的平衡,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从医学微生态学的理论和实际出发,微生态失调可分为以下4类。
人体的正常菌群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
外耳道: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中耳和鼻窦
通常无菌
外耳道
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真菌,曲霉菌、青霉菌
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常无菌
胃
各种厌氧菌;G+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弯曲菌、螺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原虫)
前列腺(老年人):各种厌氧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球菌等
口腔与咽喉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氏菌、螺旋体、支原体、非致病性阿米巴、脑膜炎奈瑟菌等
鼻腔
G+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种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微球菌、各种棒状杆菌;G-细菌,各种嗜血杆菌、奈瑟菌、肠杆菌科细菌与各种非发酵菌(量少)、卡他莫拉菌;各种厌氧菌;呼吸道病毒;真菌(念珠菌、青霉菌、曲霉菌)
小肠与大肠
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弯曲菌、嗜血杆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真菌,念珠菌;寄生虫,人类酵母、各种阿米巴、鞭毛虫、滴虫
胆道
总胆管,各种厌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肠球菌
尿道前1/3
G+细菌,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嗜血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支原体/脲原体、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各种厌氧菌;腺病毒;真菌:念珠菌
女性生殖道
外阴:以各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肠杆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阴道、宫颈:以乳杆菌为主的各种厌氧菌;G+细菌,肠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加德纳尔菌;G-细菌(少),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支原体/脲原体;真菌,念珠菌;寄生虫,滴虫
正常菌群的名词解释
正常菌群的名词解释正常菌群是指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由各种不同种类的细菌组成。
这些细菌可以存在于皮肤、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和其他体内环境中。
正常菌群在维持生物体的健康和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维护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并参与一些代谢过程。
在人体内,正常菌群主要存在于消化道。
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可以帮助分解食物并产生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
它们还有助于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并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皮肤上,正常菌群可以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防止病原菌的入侵。
这些细菌还有助于控制油脂分泌,保持皮肤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肤炎症和感染的发生。
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可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健康。
它们有助于预防牙龈疾病和蛀牙的发生,并帮助维持口腔呼吸的新鲜感。
在生殖系统中,正常菌群可以防止感染和维持生殖器官的健康。
它们有助于调节酸碱平衡,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并维持生殖道黏膜的正常功能。
然而,正常菌群的平衡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使用抗生素、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因素等。
一旦正常菌群失衡,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免疫系统紊乱和肠炎等疾病。
皮肤菌群失衡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和炎症。
口腔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蛀牙和牙周疾病。
生殖系统菌群失衡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和宫颈炎等疾病。
因此,保持正常菌群的平衡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这可以通过遵循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维持适当的生活方式来实现。
此外,一些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使用也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持正常菌群的平衡。
人体中的正常菌群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 酸菌,包括乳杆菌、嗜乳链球菌等。人体 肠道内乳酸菌拥有的数量,随着人的年龄 增长会逐渐减少。和双歧杆菌一起控制着 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不断清除有毒物质, 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对常见致病菌有 拮抗作用。
四、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 通过粘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膜,可促机体 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从而 对宿主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国内已被批准药准字的单一菌种的微生态 制剂产品有丽珠肠乐、回春生(双歧杆 菌)、金双歧(双歧杆菌)、促菌生(蜡 样芽胞杆菌)、整肠生(地衣芽胞杆菌)、 降脂生(肠球菌)、抑菌生(枯草杆菌) 等。多菌联合制剂有培菲康(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乳康生(蜡样 芽胞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等。
益生元
二、正常菌群在人体中的分布
部位 皮肤
口腔
常见菌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痤疮丙酸杆 菌、 白色念珠菌、粉刺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 等
鼻咽腔
眼结膜 胃 肠道
阴道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 等
菌群失调症:由于菌群失调而产生的疾 病为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
⑴ 机体免疫力下降:慢性病人患有慢性消耗 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 失常。
⑵ 菌群位置改变:如E.coli从肠道到腹腔或
泌尿生殖道;耐药性大肠杆菌引起吸入性肺炎 与大肠杆菌转移到呼吸道取得优势有关 。
⑶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菌群失调最 常见的原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 内对药物敏感的正常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而不敏感的如白色念珠菌或耐药葡萄球菌乘 机大量繁殖,使原来的菌群种类和数量比例 大大改变。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人体正常菌群
人体正常菌群1.皮肤:葡萄球菌属、JK群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厌氧G+2.口腔:溶链、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乳酸杆菌、类白喉、厌氧G+3.鼻咽腔:葡萄球菌属、溶链、肺炎链球菌、流感、大肠、念珠菌属、腺病毒4.眼结膜:表葡、Jk棒状杆菌、丙酸杆菌5.阴道:乳酸杆菌、JK棒状杆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奈瑟菌属、肠球菌、厌氧球菌6.肠道:大肠、产气、变形、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消化球菌、产气荚膜菌、白色念珠菌、艾柯病毒、腺病毒7.前尿道:表葡、Jk棒状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肠球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又称为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致病条件为:①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
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③菌群失调。
例如:大肠杆菌是肠道的重要正常菌群,侵入到血液,引起败血症;其侵入尿路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肠道的正常菌群由于某种原因移居至尿路,可引起泌尿系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60%~8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
另外,肠道正常菌群肠球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定植部位改变时,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
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有:①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偶尔发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脓毒血症;②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生长旺盛并侵入组织发生肾炎或膀胱炎;③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也可发展成全身感染;④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肠毒素及细菌毒素,导致假膜性肠炎。
所以,当拿到一张微生物报告单时,要结合病史和患者症状、体征判断是感染部位的正常菌群还是所致感染的病原菌。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
人体正常菌群及常见细菌的分类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部位主要微生物皮肤不动杆菌产芽胞杆菌念珠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消化球菌消全身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足部链球菌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发癣菌放线菌丙酸蛛网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痰弯曲菌口腔念珠菌棒状杆菌真杆菌梭杆菌嗜血杆菌乳杆菌微球菌口腔微毛菌支原体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链杆菌韦荣氏球菌密螺旋体不动杆菌拟杆菌痰弯曲菌嗜血杆菌莫拉氏菌奈瑟氏菌葡萄鼻咽腔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韦荣氏球菌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放线菌拟杆菌弯曲菌念珠菌梭杆菌棒状杆菌支原体嗜血咽喉杆菌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齿垢密螺旋体韦荣氏球菌眼结膜不动杆菌棒状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流感杆菌莫拉氏菌奈瑟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外耳道念珠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假单胞菌外生殖器拟杆菌念珠菌梭菌棒状杆菌梭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前尿道不动杆菌拟杆菌棒状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奈瑟氏菌链球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念珠菌芽胞梭菌棒状杆菌大肠杆阴道菌乳杆菌莫拉氏菌支原体奈瑟氏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无色杆菌发酵氨基酸球菌产碱杆菌芽胞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卡他球菌念珠菌梭菌棒状杆菌肠细菌属大肠杆菌梭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真杆菌乳杆菌支原体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韦荣氏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G-杆菌〕肠杆菌科弧菌科非发酵菌群罕见发酵型其它一、肠杆菌科:1、埃希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弗格森氏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伤口埃希菌蟑螂埃希菌2、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3、爱德华氏菌属:迟钝爱德华氏菌保科爱德华氏菌鲶鱼爱德华氏菌4、沙门氏菌属: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5、枸橼酸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无丙二酸盐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生物Ⅰ群6、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中间肠杆菌坂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日勾肠杆菌河生肠杆菌溶解肠杆菌超压肠杆菌泰洛肠杆菌阿氏肠杆菌何氏肠杆菌致癌肠杆菌7、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结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乌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8、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9、普罗威登斯菌属:产碱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海氏普罗威登斯菌拉氏普罗威登斯菌10、摩根菌属:摩氏摩根菌摩氏摩根菌生物Ⅰ群11、沙雷菌属: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普城沙雷菌芳香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居泉沙雷菌嗜昆虫沙雷菌12、耶尔森菌属: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弗氏耶氏菌中间型耶氏菌克氏耶氏菌假结膜耶氏菌鼠疫耶氏菌拉氏耶氏菌毛氏耶氏菌白氏耶氏菌罗氏耶氏菌奥氏耶氏菌13、其它:哈夫尼亚菌属西地西菌属爱文氏菌属勒克氏菌属勒米诺氏菌属兰恩氏菌属塔特姆氏菌属致病杆菌属克卢瓦氏菌属克泽氏菌属二、弧菌科:1、弧菌属:霍乱弧菌麦氏弧菌拟态弧菌溶藻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2、气单胞菌属: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3、邻单胞菌:类志贺单胞菌霍氏弧菌豚鼠气单胞菌海鱼弧菌河弧菌脆弱气单胞菌弗氏弧菌杀鲑气单胞菌创伤弧菌4、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三、非发酵菌群:指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不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假单胞菌属:Ⅰ群: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曼多辛假假单胞菌Ⅱ群:洋葱假单胞菌鼻疽假单胞菌假鼻疽假单胞菌皮氏假单胞菌Ⅲ群:食酸假单胞菌睾丸酮假单胞菌Ⅳ群:微小假单胞菌泡囊假单胞菌Ⅴ群:嗜麦芽假单胞菌未定:嗜中温假单胞菌少动假单胞菌腐败假单胞菌Ve群假单胞菌2、不动杆菌属: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洛菲氏不动杆菌约翰逊氏不动杆菌3、产碱杆菌属:粪产碱杆菌脱硝产碱杆菌芳香产碱杆菌4、无色杆菌属: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无色杆菌 Vd 群5、黄杆菌及相关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黄杆菌Ⅱ b 群短小黄杆菌芳香黄杆菌多食黄杆菌类黄杆菌6、莫拉菌属及相关菌:腔隙莫拉菌非液化莫拉菌奥斯陆莫拉菌苯丙酮酸莫拉菌亚特兰大莫拉菌尿道莫拉菌7、金氏杆菌属:金氏金氏杆菌脱硝金氏杆菌产吲哚金氏杆菌8、未命名的非发酵菌:IVe -群IVc -2 群EF-4b 群EO-2 群9、侵蚀艾肯氏菌:10、土壤杆菌属:四、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1、嗜血杆菌属: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埃及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溶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溶血嗜血杆菌2、鲍特氏菌属: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支气管败血杆菌3.布鲁氏菌属:4、弯曲菌属:胎儿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痰液弯曲菌粪弯曲菌简洁弯曲菌幽门弯曲菌同性恋弯曲菌耐氧弯曲菌芬奈尔弯曲菌猪弯曲菌5、军团菌属:6、阴道加德纳尔氏菌7、链杆菌属8、士拉热弗朗西氏菌五、罕见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杆菌放线杆菌属碳酸噬胞菌属心杆菌属紫色色杆菌巴斯德氏菌属EF-4 群和 HB- 5 群革兰氏阳性杆菌〔G+杆菌〕棒状杆菌李斯特菌属红斑丹毒丝菌炭疽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枯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其它产单核李斯特菌其它厌氧菌G+厌氧球菌G-厌氧球菌G-厌氧杆菌G+无芽胞厌氧杆菌梭菌属消化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拟杆菌属双岐杆菌属艰难梭菌消化链球菌属氨基酸球菌属梭杆菌属真杆菌属肉毒梭菌瘤胃球菌属巨大球菌属纤毛菌属丙酸杆菌属破伤风梭菌八叠球菌属放线菌属其它粪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凝固酶藤黄微球菌莱拉微球菌+-易变微球菌玫瑰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动微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克氏微球菌西宫微球菌西氏葡萄球菌不动微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盐生微球菌模仿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阿米塔葡萄球菌马葡萄球菌柯氏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华纳氏葡萄球菌解酪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肠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屎肠球菌无乳链球菌鸟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坚韧肠球菌恶臭肠球菌鸡肠球菌黄色肠球菌孟德肠球菌肠肠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G-球菌〕奈瑟菌属布兰汉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其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人体的正常菌群分布与作用
人体的正常菌群分布与作用
人体的正常菌群分布与作用
在人体的皮肤、黏膜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生殖泌尿道)等部位,均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庞大的微生物群,包括大量停留在机体中的原籍菌和外籍菌(过路菌)。
由于人们对细菌及真菌了解得较多,故习惯称为正常菌群。
人体的正常菌群生理作用:
1.营养作用在肠道可降解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机体进一步吸收,同时亦可合成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叶酸、泛酸及维生素K等。
2.免疫调节作用能产生多种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经常保持活跃状态,在抗感染上有重要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定植抵抗力作用主要是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产生代谢产物等来杀伤侵入的有害细菌。
比如,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等。
4.生物屏障作用在人体皮肤、黏膜表面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黏附和繁殖能形成一层自然菌膜,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膜,有利于抗拒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所以人们把正常菌群视为机体防止外来菌侵入的生物屏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抑癌作用
肠内菌群有抑制肿瘤发生的作用,其机制是转化某些致 癌物质成非致癌性以及激活巨嗜细胞等免疫功能。
条件致病菌 一、条件致病菌
髓
唾液:唾液链球菌、缓症链球菌、
口腔链球菌
牙槽骨 牙周膜
பைடு நூலகம்
牙根
牙釉质:变异链球菌
龈缝:G+球菌和G+杆菌
骨髓
牙齿的解剖示意图
龋齿形成中的微生物变化:
光滑的牙齿 +
唾液中的酸性糖蛋白
在牙齿表面 形成糖蛋白膜
形成菌膜和 厌氧微环境
龋
齿
乳酸,蛋白酶
产
生
形成更厚
的菌膜
S. sanguis S. sobrinus S. mutans S. mitis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 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这样,原来在正常情况下不 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
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变 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沙雷 氏菌属 。
二、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1. 寄居部位的改变(异位寄生) 正常菌群寄居部 位的改变可引起疾病。 2. 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 胞毒性药物、激素、同位素和施行手术等可造成全方位 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正常菌群在寄居原位穿透机体防 御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流引起感染。 3. 菌群失调 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 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
Fusobacterium 其他厌氧菌: Strepcoccus Acti Borrelia G+杆菌 G-球菌
呼吸道:葡萄球菌,链球菌,类白喉棒杆菌,G-球菌。
消化道:
乳酸杆菌 链球菌
乳 酸杆菌 Lactobacilli 肠球菌 Enterococci
105-107/g
肠杆菌 Eterobacteria 粪肠球菌 Eterococcus faecalis 拟杆菌 Bacteroides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优杆菌 Eubacterium 消化球菌 P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瘤胃球菌 Ruminococcus 梭状芽胞杆菌 Clostridium 乳酸杆菌 Lactobacilli
三、条件致病菌的防治 保护好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科学地使用抗生素,
及时使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正常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和促进正常微生物群
生长繁殖的物质。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又患上其 他感染性疾病。 一、医院内感染细菌的种类及来源 (一)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结核分枝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他肠道致病菌。
(二)引起医院内感染细菌的来源 1. 交叉感染 由医院内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传播。 2. 内源性感染 由病人自己体内正常菌群引起。 3. 医源性感染 在治疗、诊断或预防过程中,因所用器
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 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 变形杆菌,乳酸杆菌(成熟女 性)。
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一)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对来自人体以外的致病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 阻止其在机体内定植。其机制主要是:
1. 改变pH 厌氧菌产生的脂肪酸降低环境中的pH与氧化还 原势,从而抑制外来菌的生长繁殖。
2. 占位性保护作用 大多数正常菌群的细菌 与黏膜上皮细胞紧密接触, 形成一层生物膜。
3. 争夺营养 正常菌群由于 数量大,在营养的争夺中处于优势。
4. 抗生素与细菌素的作用 制志贺氏菌的生长。
如大肠杆菌产生的大肠菌素可抑
(二)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影响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维生素 K。
(三)免疫作用
人体与外界相 通的皮肤与粘 膜系统(红线 部分)
皮肤:面积2m2,,pH 4—6。 葡萄球菌 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大肠埃希氏菌 瓶形酵母
Pityrosporum ovalis
皮肤的解剖示意图
口腔:理想的微生物居住场所 环境复杂:牙,舌,颚,颊,唾液。
部位 皮肤 外耳道 眼结膜 鼻烟腔 口腔
肠道
尿道 阴道
表3.1 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细菌种类 葡萄球菌 丙酸杆菌 类白喉棒杆菌 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葡萄球菌 类白喉棒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葡萄球菌 结膜干燥棒状杆菌 葡萄球菌 甲型链球菌 类白喉棒杆菌 革兰氏阴性球菌 葡萄球菌 甲型链球菌 卡他莫拉球菌 大肠杆菌 类白喉 棒杆菌 乳杆菌 梭菌 拟杆菌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 肠球菌 葡萄球菌 产气荚膜梭菌 破伤风梭菌 拟杆菌 双歧杆菌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链球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乳杆菌 大肠杆菌 类白喉棒杆菌 链球菌 白假丝酵母
唾液
含0.5%的溶 解物,pH 5.7—7.0, 平 均6.7。
氯化物,碳酸氢盐,磷酸盐,钠离子, 钾离子,钙离子,微量元素。 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 糖蛋白,血清蛋白 食物残渣,表皮细胞碎片
口腔:pH 5.7—7.0,平均6.7。
牙釉质
牙冠
颊、硬颚黏膜:缓症链球菌
牙质
龈缝
舌:唾液链球菌,G+丝状菌
1010-1011/g
胃 pH 2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pH4-5
结肠 pH7
胃粘膜上的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
回肠表面的细长G-厌氧菌(叫作fusiform)
泌尿生殖道
阴道
尿道
成熟女性:嗜酸乳酸杆菌, 念珠菌,球拟酵母,链球菌, 大肠杆菌。
未成熟女性:葡萄球菌 ,链 球菌 ,类白喉棒杆菌 ,大肠 杆菌。
械等消毒不严而造成。 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一)切断感染途径 (二)建立和健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组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