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米易至攀枝花段垭口隧道出口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复核:接收:编制单位:中国路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MPZQ-2 标工程经理部二 0 一四年七月十日三级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中国路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MPZQ-2工程经理部2021 年 7 月 10 日工 S35表 01工程名称垭口出口分局部项工程施工缝技术员交底内容:明确垭口隧道出口防水层施工作业的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标准隧道衬砌施工作业。
一、交底说明本交底适用于垭口隧道出口暗施工缝防水施工。
二、技术参数〔1〕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按 2 道计列,贯穿整条隧道;拱墙环向施工缝采取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 10m一道计列;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 10m一道计列;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按左右侧纵向洞身方向每10m各计列一道;变形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 +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里程详见桐梓林隧道设计图。
〔2〕变形缝宽度 2cm。
三、施工工艺流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四、施工方法及考前须知(1)止水带施工:(1〕止水带〔条〕的设置类型: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遇水膨胀止水条;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包括仰拱及底板出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采用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处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 +嵌缝材料〔聚硫密封膏〕。
环向施工缝布置如图 1 所示,纵向施工缝布置如图 2 所示,变形缝布置如图 3 所示。
图 1 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图2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图 3 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2〕中埋式止水带的定位安装: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线重合。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第一篇范本】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1.施工缝技术交底1.1 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在建筑物中设置的用于防止结构变形引起的开裂和损坏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允许建筑物在受力或温度变化时发生微小的变形而不会导致结构破坏。
1.2 施工缝的分类1.2.1 结构缝结构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各种应力的变化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缝可分为纵向缝、横向缝和倾斜缝。
1.2.2 地下室缝地下室缝是在地下室结构中设置的缝隙,用于容纳地基沉降和地下水压力引起的结构变形。
1.2.3 建筑缝建筑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温度变化引起的线膨胀或收缩而设置的缝隙。
常见的建筑缝有墙体缝、梁柱缝和楼板缝等。
1.3 施工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1.3.1 缝材的选择缝材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封性、耐水性、抗渗漏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常用的缝材有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和聚硫胶等。
1.3.2 施工方法施工缝的施工方法包括切割缝、浇注缝和填充缝。
切割缝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可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浇注缝适用于地下室结构,可用模板进行浇注;填充缝适用于墙体和梁柱等结构,可用密封胶进行填充。
2.变形缝技术交底2.1 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是为了容纳建筑物在受力或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结构破坏和保护装饰材料免受损坏。
2.2 变形缝的分类2.2.1 结构变形缝结构变形缝是为了允许建筑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伸缩、收缩或扭曲等变形,使结构能够自由运动。
结构变形缝可分为纵向变形缝和横向变形缝。
2.2.2 装饰变形缝装饰变形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内外装饰材料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装饰变形缝可分为墙面变形缝、天花板变形缝和地面变形缝。
2.3 变形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2.3.1 缝材的选择变形缝的缝材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耐久性和防水性。
常用的缝材有橡胶缝带、塑料缝带和金属缝带等。
2.3.2 施工方法变形缝的施工方法包括胶带铺设、胶带粘贴和胶带镶嵌等。
施工技术交底规范【最新版】

施工技术交底规范一、技术交底的作用与分类(1)什么是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案的延续和完善,也是工程质量预控的最后一道关口。
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2)技术交底的作用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
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3)施工技术交底的分类施工组织设计交底: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四新”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并交底。
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测量工程专项交底: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测量人员进行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二、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要求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等相应规定。
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
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地下室防水施工缝及后浇带等施工-技术交底

表C2-1
编 号
工 程 名 称 (北区)
交底日期 2015年9月25日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防水工程
交底提要 地下室防水施工缝及后浇带等施工
第3页(共7页)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加止水环,止水环为5mm 厚,边长70mm 的正方形铁片。
外墙模板拆除后,在穿墙螺栓根处凿入10mm 后切断螺栓,用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加微膨胀剂)抹平。
3.4基础导墙施工缝留设:底板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上300mm 处,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与顶板上下皮平齐,外墙竖向施工缝根据后浇带及流水段设置,做法见下图。
中部设置3厚300宽止水钢板、在止水钢板的迎水面设置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
3.5对所有抗渗混凝土墙体中穿墙管线均加设止水环,止水环半径比套管大100mm ,并在止水环根部加止水胶。
出墙套管防水做法详见下图
地下室外墙模板穿墙螺栓防水做法
止水环
模板横竖楞
小钢模
5
螺栓烧断后,抹聚合物砂浆或防水涂料。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一、技术交底的作用与分类1、技术交底的作用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
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2、施工技术交底的分类(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①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2)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四新”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并交底。
(3)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4)测量工程专项交底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测量人员进行交底。
(5)安全技术交底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二、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要求1、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等相应规定。
2、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
3、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4、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5、对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其技术交底深度与详细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对不同人员其交底的内容深度和说明的方式要有针对性。
6、技术交底应力求做到:主要项目齐全,内容具体明确、符合规范,重点突出,表述准确,取值有据,必要时辅以图示。
隧道二次衬砌纵向施工缝技术交底

隧道仰拱、二衬施工缝处理技术交底隧道施工班组:为保证隧道结构施工质量,隧道仰拱、二衬施工缝按以下方法处理:一、施工缝的设置如上下发文件。
二、施工缝防水技术一)、水平施工缝1、所有纵向水平施工缝均保持外高内低斜槎,即砼接茬面靠岩面侧比靠隧道中线侧低5~7cm,并做成毛面;2、砼初凝前,如果没有钢筋布置的衬砌中设置接茬筋,接茬钢筋采用Ф16螺纹钢筋,预埋钢筋间距50cm,长度60cm(埋入30cm,外露30cm),梅花形布置;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前,必须保证已经浇筑砼抗压强度大于1.2Mpa,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厚度约10mm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较弱砼层,凿除面积大于75%,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4、正式继续浇筑砼,在接茬位置必须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5、纵向施工缝采用埋设背贴式+镀锌钢板止水带止水。
6、钢板止水带固定时必须采用专用固定模具。
二)、环向施工缝1、富水地段和断层破碎带的拱部边墙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形成分仓防水系统;2、一般地带的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3、仰拱施工时,止水带同步施工,止水带伸出矮边墙面不小于30cm;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施工要求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采用定制堵头模板。
2、止水带先施工一侧砼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3、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并连接牢固,接缝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宜设在距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边墙上。
4、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钢片止水带不小于300mm,且转弯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四)、背贴式止水带的施工要求1、背贴式止水带纵向轴线与施工缝对齐,仰拱可不布设。
2、背帖式止水带设置在隧道变形缝和富水地带施工缝位置,在收口时设置在防水层的端部。
背帖式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不透水焊接,焊接宽度不小于4cm,焊接完毕后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验,充气压力不小于0.1Mpa,保持压力不小于3min。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1. 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1.1 定义变形缝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由于温度变化、材料收缩、荷载作用等原因,使结构产生变形,从而在某些部位形成的缝隙。
1.2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尺寸、构造要求等。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1.3 施工工艺1.清理缝隙:将变形缝内的杂物、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确保缝隙干燥、整洁。
2.安装填充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橡胶条、泡沫条等,填充变形缝。
3.铺设防水层:在填充材料上铺设防水层,确保防水层覆盖缝隙,并与两侧结构牢固粘结。
4.施工面层:在防水层上施工面层,如混凝土、沥青等,确保面层与两侧结构平齐。
1.4 质量控制1.检查缝隙清理情况,确保干燥、整洁。
2.检查填充材料安装是否牢固、均匀。
3.检查防水层铺设是否完整、无破损。
4.检查面层施工是否平整、光滑。
2.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1 定义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而在某些部位设置的缝隙。
2.2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尺寸、构造要求等。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3 施工工艺1.清理缝隙:将施工缝内的杂物、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确保缝隙干燥、整洁。
2.安装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施工缝的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平整。
3.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
4.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4 质量控制1.检查缝隙清理情况,确保干燥、整洁。
2.检查模板安装是否牢固、平整。
3.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振捣均匀。
4.检查养护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3. 结论变形缝和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本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确保缝隙的设置合理、施工质量优良。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在进行施工缝施工时,合理的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
1. 介绍施工缝施工的目的和意义施工缝施工是在建筑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它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耐久,并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施工缝施工还能够减少建筑物受自然力和环境影响的程度,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 强调技术交底的重要性技术交底是指施工团队使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相关人员解释和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技术交底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和质量问题。
3. 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在进行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缝的设计要求:解释施工缝的位置、宽度、深度等设计要求,确保施工缝符合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
- 施工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介绍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胶水、胶带、填缝剂等,以及正确的施工材料存储和保管方法。
- 施工工序和步骤:详细解释施工缝的施工过程和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的使用等。
- 施工缝的注意事项:强调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如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
- 施工缝的质量验收要求:介绍施工缝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美观。
技术交底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简明扼要: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 重点突出: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操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记住和执行。
- 解答疑问:允许相关人员提问和提出疑惑,并进行解答,确保他们对施工缝施工过程和要求有清楚的理解。
4. 技术交底的方式和工具技术交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 口头交底:在施工现场开会或现场指导的方式,通过口头解释和实际演示,确保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操作要点。
- 书面材料:可以用文字、图纸等形式,制作交底材料,发放给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掌握。
施工技术交底(全)【范本模板】

钢筋的冷拉严格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其冷拉率控制在6%,冷拉速度不宜过快,拉到规定控制冷拉率后,需稍停然后放松。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允许偏差为±20mm。
热轧钢筋焊接采用闪电对焊和电弧焊、钢筋的焊接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要求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有关规定。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和蜂窝或露石的砼表面可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前,必须用钢丝刷或水泥刷基层。
2.对于较大面积蜂窝、露石、露筋应按照其全部梁度凿去薄弱的砼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
交底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签名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砼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后在用此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骨料砼填塞,并仔细捣实。
4、对影响砼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上报处理。
交底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人签名
C01—21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脚手架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基本要求:
有足够的面积能够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需要。
坚固、稳定能够保证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和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搭拆简单,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二、操作工艺和技术要求:
1、脚手架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²。
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涂隔离剂,对油脂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的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玷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3、对模板及其支架应定期检查维修,钢模板及钢支架应防止锈蚀。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技术交底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技术交底范本1(正式风格):1. 缝的类型及作用1.1 施工缝施工缝的作用是用来分割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1.2 变形缝变形缝的作用是用来容许混凝土结构在受到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其他外部因素影响时发生一定的变形,减小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 施工缝的处理技术2.1 缝的规划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时,要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间距,并根据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确定缝的宽度。
2.2 缝的填充材料施工缝需要使用防水、耐久、耐磨、耐腐蚀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填缝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2.3 缝的处理方式施工缝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充、密封、加强等,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 变形缝的处理技术3.1 缝的规划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时,要合理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和间距,并根据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确定缝的宽度。
3.2 缝的填充材料变形缝需要使用柔性、耐久、耐久、耐腐蚀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填缝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3 缝的处理方式变形缝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充、密封、加强等,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施工缝施工缝是指用于分割混凝土结构的缝,其作用是减少结构的应力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5.2 变形缝变形缝是指用于容许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的缝,其作用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减小结构受力。
---范本2(活泼风格):1. 缝的类型及作用1.1 施工缝施工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作业而设置的缝,它可以分割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1.2 变形缝变形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容许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其他外部因素影响时发生一定的变形而设置的缝,它可以减小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 施工缝的处理技术2.1 缝的规划在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间距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合理规划缝的宽度,确保施工缝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一、引言施工缝是指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顺序或施工方法的需要,在结构、装修或其他方面产生的缝口。
施工缝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将对施工缝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交底。
二、施工缝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功能,施工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结构缝、伸缩缝、装修缝和功能性缝。
结构缝用于解决建筑物在运行中由于张力、变形等因素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伸缩缝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物由于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结构位移问题;装修缝主要用于装饰面材料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功能性缝则是针对具体功能要求而设立的缝口,如声音隔离缝、防水缝等。
三、施工缝的施工技术1. 施工缝的设计和定位在进行施工缝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定位。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施工缝的数量和宽度;其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避免将施工缝设置在不易处理的位置,如墙面角部和门窗洞口等。
2. 施工缝的处理材料选择根据施工缝的不同功能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处理材料。
通常情况下,结构缝使用聚合物胶水、水泥浆等进行填充和封闭;伸缩缝常使用弹性胶条、橡胶垫等材料进行封闭;装修缝则使用膨胀胶条、填缝剂等材料进行处理。
3. 施工缝的施工工艺(1)清理施工缝: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将杂物、灰尘等清除干净,以保证施工缝的质量。
(2)施工缝处理材料的预处理:按照处理材料的要求进行预处理,如胶条的浸泡或填缝剂的搅拌等。
(3)施工缝的填充与封闭:根据施工要求,将选定的处理材料填充到施工缝中,并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整平和修饰,保证处理材料与周围材料的连接紧密。
(4)施工缝的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施工缝进行表面处理,如刷涂防水涂料、抹灰等。
四、施工缝的质量控制施工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缝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施工缝的填充材料、封闭密实度和表面处理的质量。
隧道施工缝、沉降缝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适用范围万福隧道施工缝、沉降缝施工、采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2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60-2009 ) 三、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3.1 施工缝施工3.1.1 纵向施工缝施工边墙水平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防水。
纵向施工缝施工示意图1、钢边止水带施工钢边止水带安装前,先加工钢筋卡,钢筋卡长度要适宜,以止水带的一半高度为准。
浇注砼前将钢筋卡安装固定在混凝土厚度的中间部位,间距50cm一个,安装后要求钢筋卡在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直线上。
钢筋卡安装完成后进行止水带的安装,将止水带安装在钢筋卡的卡口里,并确保埋置深度为止水带高度的一半。
止水带安装完成后应牢固、平顺,不得翻滚、纠结,不得在浇注砼时发生偏移、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示意图3.1.2 环向施工缝施工环向施工缝防采用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加背贴橡胶止水带防水。
示意图如下:防水板052≥焊接背贴式止水带 初期支护先浇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环向施工缝防水示意图中埋式止水带 LL1、外贴止水带施工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层连接。
拱墙外贴止水带施工前按设计安装位置在防水板上画出安装线,并将按照线内的防水板擦洗干净,并涂刷粘结剂将止水带牢固粘结在防水板上。
止水带安装后其位置应准确,表面平展,不得有纠结、凸起等现象。
2、中埋止水带施工安装前先加工钢筋定位卡,并沿衬砌端头模板上环向每隔0.5 ~1.0m 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平靠在挡头板上,待砼凝固拆模后拆除挡头模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拉直钢筋使其牢固定位止水带。
3.2 变形缝施工隧道变形缝全换设置。
采用全环外贴橡胶止水带+全环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聚苯板和双组分聚硫密封膏),示意图如下:1、外贴止水带施工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层连接。
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项目施工单位:XX施工公司施工地点:XX地点施工日期:XX年XX月XX日二、施工内容:1.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2.布置变形缝的位置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变形缝的布置位置。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按照道路平面布置的的中心线进行布置。
变形缝的间距应根据地基的变形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为30-50米。
3.变形缝的尺寸和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变形情况,确定变形缝的尺寸和使用材料。
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宽度为30-50毫米,深度为地面下150-200毫米。
变形缝材料可以选用橡胶材料或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4.变形缝施工步骤(1)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面洁净;(2)在预定位置进行标线,并进行辅助测量,确认变形缝的位置和长度;(3)开凿变形缝槽,槽宽槽深符合设计要求;(4)清洁槽底和槽面,确保材料牢固粘贴;(5)在变形缝槽底部涂抹底胶,并在涂胶的同时按压变形缝材料,确保贴合紧密;(6)将变形缝材料按需求切割成合适长度,使用胶粘剂粘贴在槽面上;(7)将槽面材料压实,并封闭两端,以确保有效的防水和防尘;(8)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面整洁。
三、施工要求:1.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和要求;2.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3.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4.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施工区域,保持施工现场整洁;5.施工期间如有疑问或问题,及时与施工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区域;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工作服和防滑鞋;3.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施工安全;4.搬运重物时,必须采取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受伤;5.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障碍物造成安全隐患;6.如遇天气恶劣或其它意外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后浇带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后浇带施工在混凝土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施工缝作为后浇带施工的关键环节,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后浇带施工缝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交底,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1. 后浇带施工缝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浇带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缝制工序。
它的主要作用是分割混凝土结构,减少温度和干缩引起的开裂,同时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 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要求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2.1 施工缝的位置:施工缝的位置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确定,一般位于结构的薄弱部位或受力集中的区域。
2.2 施工缝的宽度:施工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混凝土强度、温度变化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情况下不小于10mm。
2.3 施工缝的深度:施工缝的深度应达到混凝土的中心位置,确保有效分割结构。
2.4 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应进行专业的处理,采用适当的填缝材料,保证施工缝的密实性和防水性。
3. 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步骤3.1 清理施工缝: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缝之前,清理施工缝周围的杂物和泥土,确保施工缝的通畅。
3.2 安装分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缝位置,安装分模板,保证施工缝的直线和一致性。
3.3 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缝的两侧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注高度,防止混凝土坍塌。
3.4 施工缝的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施工缝进行适当的处理,清理杂物并填充填缝材料,以保证施工缝的密实性和防水性。
4. 后浇带施工缝的质量控制4.1 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施工缝的质量检测,确保施工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4.2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施工缝的施工情况和操作步骤,以便后期的质量追溯和验收。
4.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后浇带施工缝的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施工缝留置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主体工程工序名称施工缝留置施工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如果先施工A-G轴交1-10轴这段,那么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将至少到H轴。
反之,先施工N-H轴交1-10轴这段,那么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将至少到G轴。
2、梁板甩槎处用钢丝网、木板及木方留设启口缝。
如下图
3、±0.000以下墙体施工缝处用300*4止水钢板做止水措施,此处剪力墙模板预留一块待清理完混凝土接槎后再封闭加固。
4、±0.000以下墙体施工缝处外侧防水在此处加做附加层一道。
三、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
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技术交底

梁、板、墙竖向施工缝切割位置
2、切割:采用云石机沿切割线切割,梁柱、地下外墙、筏板基础切割深度10mm,其余墙体、梁板、楼梯切割深度5mm。
3、剔凿:剔凿施工缝处软弱层和松散石子时,以保证施工缝处砼阳角完整无损坏、阳角方整为原则,水平施工缝在同一水平面上,竖向施工缝在同一垂直面内。墙柱顶部水平施工缝剔凿时严禁剔凿超过切割线(避免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漏浆、接槎明显)。
4、清理:砼剔凿完毕后将施工缝砼碎块、木条等杂物清理干净,施工缝剔凿后用水冲洗施工缝(冬季施工时,用气泵吹干净即可)将施工缝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
五、质量要求
1、剔凿后的砼施工缝表面呈深度为15mm左右的连续不断的小坑,无松散石块浮浆,表面干净无杂物。
六、成品保护措施
1、有防水构造要求的施工缝部位,止水钢板周边5公分采用錾子人工剔凿,避免破坏止水钢板。
三、施工安排
3.1施工缝留置
1、地下二层外墙、柱底部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基础结构顶面以上300mm处(混凝土浇筑标高距基础结构顶面310mm),其余墙、柱底部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顶面;墙、柱顶部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或梁底向上15mm处(混凝土浇筑标高距梁板顶面25mm)。
2、墙、板、梁竖向施工缝位置见附图
2、根据实际钢筋保护层厚度情况,切割前设置好切割深度,避免切割到结构钢筋。
七、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措施
1、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2m以上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
2、施工用脚手架必须按要求搭设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尽量避免夜间切割、剔凿,如夜间施工需增加防噪音措施。
4、剔凿后的混凝土碎块、木条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做到工完场清。
一、工程概况
施工缝凿毛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主送单位广通1号隧道进口施工队日期
工程名称广通一号隧道交底级别Ⅲ
施工部位二次衬砌纵向施工缝里程桩号DK4+355~DK3+825
一、交底内容
1.凿毛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力,使新老水泥混凝土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被凿击后的表面不但要去除浮浆还应形成凹凸麻面,而不是一个平整的毛面,这样新老混凝土才能黏合为一个整体。
2.混凝土的凿毛要求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见到粗骨料。
3.隧道二衬纵向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可采用风动机凿毛和人工凿毛。
在无法使用风动机的部位采用人工凿毛。
二、施工要求
1.先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达到强度后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
2.凿毛应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且边墙内侧边缘5cm内不得凿毛;
3.采用点式凿毛时,为了保证凿毛面的美观,凹坑按照梅花型布置,但纵向施工缝由于受相邻段衬砌漏浆影响,不建议采用点式凿毛。
4.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2.5MPa,风动机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10MPa。
5.清除混凝土凿毛面的杂物,用水清洗干净混凝土表面,但不得积水。
三、施工注意事项
1.使用风动机凿毛时,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要求进行操作;
2.作业人员应配戴安全防护口罩;
3.洞内生产废水必须进行净化处理等措施,达到经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四、凿毛效果
图1 全凿式效果图2 点凿式效果编制复核审核
接收单位接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52
2700
120
2052
b)云石机拉槽:施工人员用云石机沿线拉出2~3mm的槽。作为剔凿混凝土的依据。
c)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施工人员沿着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将砂浆层、软弱层全部剔凿干净,同时要露明石子。且无松动。施工缝剔凿完毕以后,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清理干净。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交底提要:施工缝处理
交底内容:
b)云石机拉槽: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以后,经过验线无误以后,施工人员用云石机沿着墙身线拉出2~3mm的槽。作为剔凿混凝土的依据。
c)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云石机拉槽以后,施工人员沿着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将软弱层、砂浆层全部剔凿干净,同时要露明石子。且无松动。施工缝剔凿完毕以后,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清理干净。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交底提要:施工缝处理
交底内容:
5、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要比底板混凝土和墙体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既C35。后浇带混凝土震捣参见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水平施工缝处理:(墙体水平施工缝、顶板水平施工缝)
一、作业条件及其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交底提要:施工缝处理(后浇带、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梁施工缝)
交底内容: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
一、作业条件及其要求
1、浇筑底(顶)板、墙体混凝土之前:
底(顶)板、墙体钢筋绑扎完毕。
2、浇筑混凝土之后:
钢筋绑扎完成
浇注混凝土之后
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后
2、墙体垂直施工缝
浇注混凝土之前
墙体绑扎完成。
浇注混凝土之后
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二、施工准备
1、作业面准备:作业面清理干净。
2、机具准备:各种型号钎子,手锤
3、人员准备:木工10人,力工10人,混凝土工、瓦工10人
三、操作流程
1、顶板垂直施工缝。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交底提要:施工缝处理
交底内容:
垂直施工缝处理:(墙体垂直工缝、顶板垂直施工缝)
一、作业条件及其要求
1、顶板垂直施工缝:
浇注混凝土之前
墙体的后浇带在支设模板之前,在后浇带的位置垂直于墙体的方向,每间距200于墙体钢筋绑一根直径为6mm长度为墙厚-4mm的钢筋,要求用缠扣绑扎,确保牢固。采用双层钢板网与钢筋绑扎在一起,做为后浇带的模板。
2、对后浇带进行封盖:后浇带的钢板网绑扎完毕以后,用草帘子将底板后浇带覆盖,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后浇带内进入混凝土。底板和墙体混凝土浇注完毕以后。用50×100的木方做龙骨,在龙骨上安装竹胶板,避免杂物掉落到后浇带里。
1、底(顶)板、水平施工缝:
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后。
2、墙体水平施工缝
墙体模板拆除完毕
二、施工准备
1、作业面准备:作业面清理干净。
2、机具准备:各种型号钎子,手锤
3、人员准备:木工10人,力工10人,混凝土工、瓦工10人
三、操作流程
1、底(顶)板水平施工缝。
测量放线→云石机拉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
支设施工缝处模板→云石机拉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
2、墙体垂直施工缝
绑扎施工缝处钢丝网→云石机拉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2、墙体水平施工缝
a)超平放线:墙体模板拆除以后,测量人员将楼层500mm控制线引测到墙上,经过验收无误以后施工人员依据500mm控制线,将施工缝处的线弹到墙上,引测高度为顶板下标高上2mm处见下表
层高(mm)
板厚(mm)
500mm线上高度(mm)
3100
250
2322
3100
200
2372
3100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编号
T3—1
工程名称
岳家楼铁路住宅小区1、2号楼
施工单位
xx一处第三项目经理部
交底提要:施工缝处理
交底内容:
固定。钢筋网片绑扎完成以后,用25mm厚的木条作为底板钢筋网片上部的模板。木条与底板钢筋绑扎在一起。
2、墙体水平施工缝
超平放线→云石机拉槽→剔凿施工缝处混凝土
四、操作工艺及要点
1、底(顶)板水平施工缝
a)测量放线:底(顶)板混凝土强度出墙身线,门窗洞口线。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3、清理后浇带中的杂物:浇注后浇带之前,施工人员用吸尘器将后浇带的杂物清理干净。对于不能吸出的物体,用夹子加出,确保后浇带的干净。
4、浇水润湿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用喷雾器将后浇带施工缝的混凝土全部润湿。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
1、绑扎钢板网:绑扎底板钢筋时,在后浇带的位置放置两排钢筋马凳,马凳距离后浇带的边缘100mm。底板钢筋绑扎完成以后,在后浇带的位置绑扎直径为16的钢筋网片,作为钢板网的龙骨,钢筋网片的立筋间距200mm,水平筋的间距200mm。其形状见下图。将钢筋网片与底板钢筋的上铁与下铁绑扎牢固,绑扣采用缠扣。绑扎完毕以后,在钢筋网片的里侧绑扎双层钢板网,绑扎用22号绑丝。与钢筋网片
底(顶)板、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二、施工准备
1、作业面准备:作业面清理干净。
2、机具准备:各种型号钎子,手锤
3、人员准备:木工10人,力工10人,混凝土工、瓦工10人
三、操作流程
绑扎钢板网→对后浇带进行封盖→清理后浇带中的杂物→浇水润湿后浇带→浇注后浇带混凝土。
四、操作工艺及要点
基坑底板及墙体在1#、2#楼与26#楼之间有800宽的后浇带,在结构工程完成以后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