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

羊肚菌菌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

2019年第2021年第培dible 羊肚菌(Morchella )隶属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1],是子囊菌中一类著名的食药用真菌。

目前各地栽培羊肚菌菌种来源不一,生产中常出现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蔡英丽等[2]、李玉[3]研究发现,不同羊肚菌栽培菌株的种性存在差异。

为此,笔者对收集的5个羊肚菌菌株进行不同母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出菇试验,筛选出综合形状优良的羊肚菌菌株及其适宜母种与栽培种的培养基,为衢州地区羊肚菌品种选育和菌种制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羊肚菌菌株Y-Q1、Y-Q2、Y-Q3、Y-Q4、Y-Q5为笔者采集、组织分离并保存的菌株,其中Y-Q1、Y-Q3、Y-Q4为四川省、浙江省衢州、武汉地区栽培的六妹系列菌株(M.sextelata ),Y-Q2为重庆当地企业自主选育菌株,Y-Q5为武汉栽培的梯棱系列菌株(M.importuna )。

1.2试验方法1.2.1母种培养基配方试验设4个母种培养基配方,配方1: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MgSO 4·7H 2O 0.5g ,K 2HPO 41g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配方2:土壤200g ,葡萄糖20g ,MgSO 4·7H 2O 0.5g ,K 2HPO 41g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配方3:马铃薯200g ,麸皮10g ,葡萄糖20g ,MgSO 4·7H 2O 0.5g ,K 2HPO 41g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配方4:麦粒200g ,葡萄糖20g ,蛋白胨2g ,MgSO 4·7H 2O 0.5g ,K 2HPO 41g ,琼脂20g ,加水定容至1000mL 。

配方中的马铃薯、麸皮和麦粒加水煮20min 后取浸提液;土壤烘干磨碎过筛(2mm ),放入锥形瓶内加水振荡10min 后取浸提液[4]。

大学生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

大学生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

大学生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羊肚菌(morel)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高营养价值。

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羊肚菌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市场上的羊肚菌价格高昂。

因此,开展大学生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学习方案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羊肚菌的生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通过自主研究与实践,掌握羊肚菌菌种制备及栽培技术,为羊肚菌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习目标1.了解羊肚菌的生态特点和分布情况;2.掌握羊肚菌菌种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羊肚菌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4.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5.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学习内容与步骤第一阶段:羊肚菌的生态特点与分布调研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羊肚菌的生态特点、适生环境和分布情况;2.前往自然保护区或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羊肚菌的生境环境;3.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撰写羊肚菌的生态特点与分布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羊肚菌菌种制备技术研究1.学习羊肚菌菌种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搜集并筛选适合制备菌种的羊肚菌菌株;3.根据菌种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4.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羊肚菌菌种制备技术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羊肚菌栽培关键技术研究1.学习羊肚菌栽培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要点;2.设计羊肚菌栽培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3.对栽培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4.探讨羊肚菌栽培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撰写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研究性学习成果总结与分享1.将学习过程、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2.准备学术报告或论文,介绍研究背景、方法和结果;3.在学术交流会或班级汇报中分享研究成果,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议。

四、学习评估方式1.学习期间的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2.学术报告或论文的质量和表达能力;3.学术交流会或班级汇报的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4.指导教师的评价和对研究成果的认可程度。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制作方法、注意事项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制作方法、注意事项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羊肚菌母种如何制作?羊肚菌又可以称为羊肚蘑、编笠菌、羊肚菜,野生的羊肚菌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等地,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

而今天专业人士要说的就是羊肚菌母种制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母种的制作1、培养基配方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肚菌基脚~50克,水1升。

黄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栎木屑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升。

马铃薯2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胨0.5克,牛肉膏0.5克,水1升。

蛋白胨1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维生素B1,1克,水1升。

pH值自然。

上述配方任选一组。

将木屑或豆芽加水1升煮30分钟,过滤取汁,并将余下的水补足1升,加入其它原料,煮至溶化后,按母种制作常规方法,分装于18毫米×180毫米或20毫米×200毫米试管的1/5,塞上棉塞,使用高压灭菌锅彻底灭菌;在0.68千克压力下维持60分钟,自然冷却至指针回到原位才可打开,放成斜面备用。

2、菌种分离(1)分离方法羊肚菌分离需要一种助生菌与羊肚菌菌丝共生时才能出菇,这种助生菌长期活动在土壤中,有时以芽孢菌形式出现,它为羊肚菌的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从土壤中分离该菌比其它任何方式分离要好些,初学者可在四川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购买培养好的羊肚菌优良母种,并参加现场培训。

(2)操作过程在羊肚菌生长的周围,可见白色菌丝充满土壤。

从土壤中挑选这种菌丝容易成功。

浸提分离法:将基脚土用无菌水稀释,澄清后用接种针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管内的空白培养基上,塞上棉塞后取出培养。

分离后,放在12~18℃温度下培养观察。

一旦菌种分离成功,在以后的转接过程中要小心,不能再让杂菌感染,必须把好高温灭菌关和接种消毒关,才能保证菌种质量和成活率。

羊肚菌的菌种分离与制作——组织分离

羊肚菌的菌种分离与制作——组织分离

羊肚菌的菌种分离与制作——组织分离组织分离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

该方法较孢子分离相对简单,获得的菌种性状相对稳定,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和亲本基因型一致,可以在一定的世代范围内传承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组织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手段,也是一些菌种定向选育的筛选方法,但是并非组织分离法适用于所有材料。

经验表明,一些种类的组织分离物,绝大多数丰产性有所下降,如平菇、双孢菇等。

长期从事羊肚菌的朋友一定也发现过,你采集的新鲜标本,存在着一定概率完全分离不出来的情况,这就是羊肚菌组织容易老化的一个表现,老化的菌株肯定是不能用于生产的。

组织分离的具体方法是:取半成熟至成熟的健壮新鲜子实体,0.1%升汞或75%酒精表面消毒。

如果是干标本,则用无菌水振荡冲洗、泡开后用再升汞或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在消毒之前,还可以用吹风机冷风吹去表面的附着物和杂菌,用升汞或酒精表面擦洗,特别是菌柄部分。

在无菌条件下从子实体中间纵向掰开,用尖嘴镊子或解剖刀小心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或菌肉厚的部分(即远离组织表面)约1~3mm 大小的菌肉组织,置于适宜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当菌落长至直径1~2cm时进行转管纯化。

下面根据羊肚菌的特点详解羊肚菌的组织分离步骤:1)用具和材料准备:酒精灯、打火机、75%酒精棉球、解剖刀、尖嘴镊子、顿口镊子、挑针或接种针、无菌吸水纸或滤纸、75%的酒精或0.1%的升汞(氯化汞)溶液、无菌蒸馏水、斜面试管或倒好培养基的平板、超净工作台,以及待分离的新鲜羊肚菌子囊果。

2)将上述用具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开紫外灯,表面杀菌20~30min;之后关闭紫外灯,放入待分离的子囊果标本;打开风机,中高档风速吹风5~10min。

3)打开超净工作台白炽灯,风速可以减少到中低档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新鲜的75%酒精棉球对超净工作台台面进行擦拭。

4)用略干的酒精棉球将子囊果菌柄特别是基部与土壤交界处的灰尘或泥土擦拭干净,擦拭过程中及时更换酒精棉球;将擦拭干净的子囊果用解剖刀切取菌柄0.5×1cm组织块2~3块,或取菌柄与菌盖交接处组织较厚的部位;将组织块置于0.1%的升汞溶液内浸泡0.5~1min(或75%的酒精内浸泡2~3min),根据材料不同,需要调整浸泡时间,可以先从短时间开始,依次检查效果,避免升汞或酒精将羊肚菌菌丝全部杀死。

羊肚菌二级菌种(原种)的生产技术

羊肚菌二级菌种(原种)的生产技术

羊肚菌二级菌种(原种)的生产技术1.培养基配方小麦70%~75%,稻壳3%~5%,阔叶树木屑或玉米芯18%~23%,碳酸钙1%,石膏1%,含水量60%~62%,pH自然。

2.原料预处理小麦用清水浸泡24~48h或煮沸20min,捞起、沥干,干/湿为1/1.8~2.0;稻壳浸泡24h,捞起、沥干;木屑、玉米芯加水拌匀,堆制发酵2周后使用。

堆制方法:玉米芯、木屑、稻壳混合,加1.2倍水搅拌均匀,建1~1.2m高的堆,盖厚膜发酵,第6~7天翻堆1次,发酵5天后再次翻堆,4天后摊开晾晒1~2天即可使用。

3.拌料、装瓶、灭菌将各种辅料与小麦按比例混合均匀,水分含量以用手挤压有水迹而不下滴为度。

装料采用新的体积为750~2000mL的带通气盖聚丙烯菌种瓶,不能使用旧的菌种瓶、玻璃瓶和通气盖。

将培养料装入菌种瓶中,用清水清洗瓶口、底部和外表面,透气盖封口。

采用高压灭菌锅灭菌,121~125°C下保持2~3h,自然冷却。

4.接种、培养接种方法: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喷洒工作台,放入待接菌种瓶,点燃酒精灯,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一级斜面菌种,斜面长度5~10mm,每支试管斜面菌种接5~6瓶原种。

接种后置于20~23°C培养箱中避光培养15~25天,菌丝满瓶后立即使用。

5.注意事项小麦的处理,浸泡和蒸煮择一即可,不同时进行,因为小麦的干/湿比达到1/3时,其含水量会超过70%,灭菌后易发生表皮破裂而黏连,菌丝无法长满全部培养料。

宜选用厚皮的小麦,如常见的红皮小麦;而薄皮的小麦表皮容易在蒸煮、灭菌过程中破裂,影响菌种质量。

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一般会采用纯麦粒生产原种。

不宜使用长期存放的木屑、玉米芯等原料。

长满的原种须尽快使用。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1):8-10,19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F03006、2022ZDYF0224),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自主科技创新对外科技合作专项(DWX-2020007、DWX-2018026)。

作者简介:朱金霞(1977—),女,宁夏中宁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研究,E-mail:jinxiazhu001@。

*通信作者:冯锐(1964—),男,宁夏盐池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方面的研究,E-mail:fengruinx@。

收稿日期:2022-09-16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Pers.)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又名阳雀菌(云南、湖北)、狼肚菌(甘肃、西藏)、麻子菌(陕西)等,是一类珍稀食、药用真菌,在国内、外市场备受欢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1-2]。

优质原种是食用菌高效生产的基础,是获得食用菌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由于羊肚菌原种培养过程中菌丝体极易老化[3]、退化[4]或自溶[5],因此,探索促进菌丝快速生长且菌丝体浓密的菌种培养方法,是提高羊肚菌原种质量的必要途径。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较多[6-9],其中:以小麦为主料,以木屑、棉籽壳等为辅料制备羊肚菌原种培养料最为常见。

宁夏地区的玉米芯、稻壳、枸杞枝屑等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筛选羊肚菌原种培养辅料,进一步提高原种质量,降低原种生产成本,对促进羊肚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朱金霞1,2,冯锐3*,任怡莲4,郑国保1,2,李苗1,2,朱丹3,熊丽萍5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2.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4.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银川7500025.宁夏农业学校,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为筛选出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以六妹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设小麦+棉籽壳(MM)、小麦+枸杞枝屑(MG)、小麦+稻壳(MD)、小麦+玉米芯(MY)、纯小麦(MCK)5个处理,以纯小麦(MCK)为对照,比较不同原种培养料对羊肚菌菌丝长度及菌丝生长势的影响。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试验方案一、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1、生态环境羊肚菌发生地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且不同种类也有生态上的变化,羊肚菌与植被类型也极为复杂。

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还有部分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

2、土壤羊肚菌是一种土生菌,菌丝分布在土壤中。

大多羊肚菌发生在腐殖土、黑(黄)色壤土、沙泥混合土中。

3、发生时间羊肚菌主要发生在两个季节: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这两个时段的典型特征是前后存在温差的变化,或先低后高,或先高后低。

4、温度研究认为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菌丝在3-28℃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15-20℃,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8℃。

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5、水分和湿度羊肚菌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与一般食用菌相似,最适含水量为60%-65%,在子囊果生长地土壤的含水量在20%-30%为宜,子囊果只有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5%-95%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6、光照和空气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光线过强会抑制菌丝生长,菌丝在暗处或微光条件下生长很快。

光照对子囊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太强或过弱不利于子囊果的生长发育。

羊肚菌也是好氧真菌,足够的氧气和良好的通风场所是保证羊肚菌正常发育下的必要条件,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的要求,子囊果生长发育则对空气有较强的要求,CO2浓度不得超过0.3%。

7、PH研究认为,羊肚菌生长的最适PH在6.5-7.5之间,趋于中性。

二、供试菌株选取3种羊肚菌菌种作为供试菌株三、母种的制作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综合培养基(1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Note:马铃薯需挖去芽眼、削皮、切块加水煮30min左右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称取其他原料一同置于锅中加热煮沸定容至一定的体积,分装到试管或锥形瓶中置于高压灭菌锅过灭菌1h左右,灭完菌后待高压锅压力降至0,取出培养基摆斜面或分装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冷却接种。

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

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

羊肚菌菌种制备与栽培技术研究性学习方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羊肚菌菌种的分离、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栽培的成功率。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可以对菌柄或者菌盖进行分离;然后在进行一系列的消毒措施,最后接种于PDA培养基中,在25℃下恒温培养,并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菌类,适宜温度较低的地区栽培,气温在22℃以下15℃以上即可栽培,多数在10月份是栽培的好时间,适宜菌丝生长发育,遇低温季节有利羊肚菌的生理变化。

翌年3份气温逐渐回升,子实体开始大量形成。

1、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1.1、羊肚菌的菌种分离菌种分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所需要的食用菌与其他微生物分开,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过程。

分离纯化得到的纯培养即是母种,母种的培育制种的关键,也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

母种可由孢子萌发而成,也可从子实体组织分离或用斜面菌的菌丝体一节扩增而得。

主要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菇木分离法和培养料分离法。

1.2、羊肚菌的栽培羊肚菌为野生真菌,其产量受季节、气侯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一百多年来,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研究,一直是真菌学家和业余爱好者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虽有人工栽培成功的报道,但试验的重复性仍较差,大面积栽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我国羊肚菌资源丰富,目前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羊肚菌的踪迹。

由于羊肚菌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其子实体栽培技术尚不成熟,而天然资源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所以人工栽培是解决羊肚菌紧俏的出路,实现羊肚菌商业化、工厂化生产无疑是真菌学家急需攻克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合理保护、利用、开发天然资源,如调查新的羊肚菌资源,对国内羊肚菌进行资源调查、分类方面的研究,开展羊肚菌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和分子地理学的研究等,还需要深入研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实现其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生产。

五株羊肚菌碳、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的筛选

五株羊肚菌碳、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的筛选

五株羊肚菌碳、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的筛选摘要: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 conica、Morchella sp. (50647)、Morchella sp. (50648)和M. 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

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 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

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 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 g/L。

关键词:羊肚菌;碳源;氮源;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羊肚菌(Morchella sp.)又名羊肚菜、包谷菌等。

羊肚菌菌盖近圆锥形,表面形成许多凹陷,因状似羊肚而得名。

近来研究发现羊肚菌富含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功能[1]。

真菌多糖虽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却可以促进机体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目的[2]。

由于液体发酵羊肚菌菌丝体产量高、生产周期短,且营养成分与子实体基本相似[3],因此是解决羊肚菌多糖需求量大及野生羊肚菌资源匮乏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

目前,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提高羊肚菌液体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表明,不同的羊肚菌所需的最优碳源、氮源存在着明显差异[4,5],因此筛选适合液体发酵的菌种及培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菌种本试验所用五株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angusticeps(50536,山东),Morchella conica (50537,山东),Morchella sp. (50647,辽宁),Morchella sp.(50648,辽宁),Morchella esculenta (51009,美国)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赠送。

羊肚菌菌种制作(清晰整齐)

羊肚菌菌种制作(清晰整齐)

羊肚菌的菌种制作羊肚菌的菌种制作并不复杂, 它和其它食用菌制作基本相似, 现将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技术介绍如下:(一)母种制作培养基配方:1.黄豆芽5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肝菌基脚土50克,水1000 毫升;2.黄豆芽5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KH2PO4l克,Mg2SO41克,水1000毫升;3.木屑500 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4.马铃薯2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脂0.5克,牛肉膏0.5克,水1000毫升;5.蛋白质1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 酵母膏1克,KH2PO4l 克,Mg2SO41克,VB11克, 水1000毫升。

以上pH 均为自然。

操作过程:将上述配方任选一组,按共它母种制作常规操作方法分装于试管中, 塞上棉塞进行灭菌。

灭菌在121℃下维持30分钟,放成斜面备用。

接种: 待斜面培养基表面余水干后才能使用,否则被感染细菌, 接种要求在接种箱内通过药物灭菌进行, 将原分离的纯母种挑取黄豆大一块带菌丝的培养基, 放入空白斜面培养基上, 每支母种可接10-15支, 母种只能扩一次, 不能多接或多扩, 更不能传代, 否则会影响子实体生长。

培养: 接种后放在22-27℃条件下避光培养,2一3 天菌丝开始萌发, 7 天左右可长满斜面培养基, 如不及时使用需放入冰箱0一3℃保存, 但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年。

(二)原种制作培养基配方:1.木屑50%,棉籽壳30%,麦麸15%,白糖1%,石膏1%,过磷酸钙1%,土2%;2.木屑75%,米糠或麦麸20 %, 自糖1%,石膏1%, 过磷酸钙1%, 土2% ;3.稻草粉70%,麦麸25%石膏1.5%,过磷酸钙1.5%,土2% ;4.棉籽壳90%,木屑8%,土2%;5.玉米芯50%,木屑30% ,米糠15%,石膏1%,过磷酸钙1%,土3% 。

操作过程:将配方混合均匀后, 加入清水,使含水量达65 % 时即可装瓶, 装瓶要求松紧一致,装至瓶肩为宜, 再将表面压平, 洗去瓶壁内外沽染的培养基, 然后塞上棉塞, 或者用塑料薄膜封口都行。

羊肚菌原种的制作技术

羊肚菌原种的制作技术

羊肚菌原种的制作技术在生产中,菌种的作用相当于农作物的种子,其质量影响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关系到亿万菇农的切身利益。

羊肚菌原种可在当年的9~10月份生产,原种在20~30d满瓶后,立即生产栽培种,栽培种在10~11月底必须满瓶。

以保证栽培后发菌1个月,赶上最佳出菇期出菇。

一、培养基配方及处理:配方1:小麦95%,稻壳3%,石膏1%,碳酸钙1%配方2:棉籽壳90%,木屑8%,碳酸钙2%;小麦:将准备好的小麦,提前用10-20℃左右的冷水浸泡24小时,或直接煮熟,煮熟的麦粒需检查无白心。

稻壳:用清水或1%的石灰水浸泡24h,沥干水备用。

同时可以适当添加木屑、玉米粉、麸皮等营养物质,将培养基预湿处理后,混合均匀,使含水量达65%,适量添加石膏、石灰调节ph值6.5~7.5,即可装瓶。

装瓶要求松紧一致,装至瓶肩为宜,再将表面压平,洗去瓶壁外沾染的培养基,塞上棉塞后再用塑料薄膜封口即可。

二、灭菌:高压灭菌在1.5磅压力下维持1小时,常压灭菌在100°C保持4一6小时。

注意灭菌时间不能过长或压力过高,否则会破坏其中养分。

三、接种与培养:接种箱烟熏消毒后,洗手洗器具一遍,在无菌环境中可以接种。

灭菌后需冷却至18℃以下方可进行接种。

一支母种可接5-10瓶原种,一瓶原种可接50-100袋栽培种。

注意事项灭菌温度,菌种的制作过程中,原种一定要高压灭菌,原种扩繁范围广、数量多,一旦携带杂菌,波及范围广,损失惨重。

尽量高压灭菌,灭菌更彻底,效果更好。

接完种的菌种,及时转移至发菌室进行发菌。

发菌室要求洁净,控温控湿,避光,具有可控的通风口,层架式为宜。

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初始培养温度可按20-22℃进行,当菌种萌发长至2~3cm直径大小的菌落时,降低1-2℃,严禁避免温度超过25℃引起的烧菌或菌种退化。

通常情况下,菌丝到一半面积时,继续降温1-2℃,直至菌种发满。

发菌中期,注意每天清晨进行培养室通风换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整个培养过程中,空气湿度保持55%-65%,避免湿度过大,引起杂菌滋生。

羊肚菌菌种制作方法

羊肚菌菌种制作方法

羊肚菌菌种制作方法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而要想种植羊肚菌,首先就需要获取高质量的菌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培养基和菌种。

培养基的制作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选择玉米粉、麦麸和木屑等材料进行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成型。

接着将培养基装入培养罐中,用高压蒸汽进行消毒,确保培养基的干净和无菌。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健康的羊肚菌菌丝体作为菌种。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成熟的羊肚菌子实体,将其切成小块,然后进行无菌处理。

无菌处理的方法可以选择酒精消毒或者高温消毒,确保菌种的纯净和无污染。

接下来,将无菌处理后的羊肚菌子实体块移入培养罐中,放置在培养基表面。

然后将培养罐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利用培养箱进行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羊肚菌菌丝体会逐渐生长扩散,形成菌丝块。

随后,我们需要进行菌丝体的分离和提取。

当菌丝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可以将其取出,用无菌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取,得到纯净的菌种。

这一步需要非常小心和细致,确保菌种的质量和纯度。

最后,将提取得到的菌种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以备后续的羊肚菌种植使用。

在保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菌种,确保其长期的保存和使用。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制作出高质量的羊肚菌菌种。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环境控制,确保菌种的纯净和无污染。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成功种植出丰收的羊肚菌!。

羊肚菌菌种分离和培养技术

羊肚菌菌种分离和培养技术

羊肚菌菌种分离和培养技术1、菌种分离目前可以纯人工栽培的羊肚菌品种有变红羊肚菌、梯纹羊肚菌、尖顶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以及粗柄羊肚菌、普通羊肚菌。

当前我国的栽培品种主要以黑色品系为主,梯纹羊肚菌占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产量及稳定性最好;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次之,产量稳定性与梯纹羊肚菌相当,开发潜力较大;黄色品系粗柄羊肚菌栽培规模较小,产量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或基质分离法获得纯菌种。

分离物必须经过纯化鉴定,并经出菇试验方可大规模栽培使用。

通常情况下,分离物在20℃~25℃培养2d即可萌动,3d左右即可形成初生菌落,挑取萌发菌落的尖端进行纯化或扩大培养。

2、母种培养各种真菌培养基均适合羊肚菌菌丝的生长,通常情况下,菌丝在25%条件下培养4d~7d即可长满试管,5d~8d开始形成菌核。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汁)、葡萄糖20g、琼脂18g~20g,自来水1000mL,pH值自然;CYM完全培养基:葡萄糖20g、蛋白胨2g、酵母膏2g、卧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0.46g、琼脂粉20g,蒸馏水1000mL。

优良母种表现为菌丝生长均匀,初期菌丝密集洁白,粗壮,气生菌丝旺盛,爬壁力强,后期菌丝产生浅棕黄色色素,菌落浅棕色至棕色。

大部分羊肚菌菌株在培养4d~6d开始产生菌核,菌核初期白色,针尖大小,后期芝麻粒至绿豆粒大小,分散或凝集呈片状,菌核随着生长时间增长开始变黄,最终为棕黄色。

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基本相同,常压或高压灭菌后使用,常用配方如下:杂木屑70%、麦麸20%、生石灰1%~2%、石膏1.5%、腐殖质土10%;杂木屑60%、小麦25%、生石灰l%~2%、石膏1.5%、腐殖质土15%。

每个18mm×l80mm母种块转接6瓶原种,每瓶原种转接50袋~55袋栽培种。

750mL菌种瓶生产原种,22℃~25℃暗室培育,15d~20d即可长满,25d可用于栽培种制作。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研究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然而,羊肚菌的原种种类繁多,有些品种由于适应环境的差异,生长速度缓慢,产量较低,因此难以大规模种植。

因此,需要一项可靠的实验方案,筛选出适合本地生产的原种配方,以提高羊肚菌的种植效益。

研究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筛选出适合于本地生产的羊肚菌原种配方,实现高效、低成本的产量提升。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
1.1 羊肚菌原种:先进行清洗和消毒,放在无菌环境下保存; 1.2 培养基与试剂:选用适量的基础培养基以及各种试剂,以备后续使用。

2. 实验设计
2.1 设计取样组数:本次实验分别选取20组不同的原种样本,每组分别进行培养; 2.2 设计对照组:设置1个对照组进行基础培养; 2.3 设计处理方案:各组加
入不同的试剂组合,进行实验。

3. 实验步骤
3.1 基础实验步骤:每组培养2-3个小时,定期观察生长情况; 3.2 处理实验步骤:根据预设方案,每组加入对应的试剂组合,同样进行2-3小时的培养,并定期观察生长情况; 3.3 统计实验数据:记录相应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4.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各组羊肚菌原种配方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
产量等,并进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配方组合,以备后续实验和推广使用。

通过以上实验,得到筛选出适合本地生产的羊肚菌原种配方的方案,提高了羊
肚菌的种植效益。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促进羊肚菌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羊肚菌的生产提供了更丰富的配方选择。

一株野生羊肚菌的分离鉴定及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一株野生羊肚菌的分离鉴定及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2021,29(1):50~55一株野生羊肚菌的分离鉴定及原种培养基的筛选吴金罗凯夏险李梦玲涂俊铭*(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特色野菜良种繁育与综合利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黄石435002)摘要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

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关键词羊肚菌;分离纯化;品种鉴定;ITS序列;原种培养基中图分类号:Q93-3,S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码:2095-0934(2021)01-050-06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wild Morchella strain and its spawnmedium screeningWu Jin Luo Kai Xia Xian Li Mengling Tu Junming*(Hubei Key Laboratory of Edible Wild Plants Conservation & Utilization; Hube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aracteristic Wild Vegetable Breed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 China)Abstract A wild edible fungus strain Y1 was found under a thatched forest during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train was purified and identified by classical classification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ycelial growth speed, mycelial density and the number of sclerotia of Morchella among 9 different kinds of medium formula, the spawn medium of Morchella was scree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1 fruiting body is yellow in cap, white and hollow in stipe which was similar to Morchella in shape. Moreover, the mycelium was yellow, the mycelium was thick, obvious mycelium structure, under the microscope, which was similar to Morchella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TS sequence of the strain shared 99% homology with the yellow Morchella species in Morchella genus. It was identified as Morchella sp.Mes-19. The optimum spawn medium formulation was 75%基金项目:食用野生植物保育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EWPL201907);湖北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T201907)作者简介:吴金,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食用菌资源开发与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试验方案
一、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
1、生态环境
羊肚菌发生地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且不同种类也有生态上的变化,羊肚菌与植被类型也极为复杂。

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还有部分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

2、土壤
羊肚菌是一种土生菌,菌丝分布在土壤中。

大多羊肚菌发生在腐殖土、黑(黄)色壤土、沙泥混合土中。

3、发生时间
羊肚菌主要发生在两个季节: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这两个时段的典型特征是前后存在温差的变化,或先低后高,或先高后低。

4、温度
研究认为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菌丝在3-28℃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15-20℃,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8℃。

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5、水分和湿度
羊肚菌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与一般食用菌相似,最适含水量为60%-65%,在子囊果生长地土壤的含水量在20%-30%为宜,子囊果只有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5%-95%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6、光照和空气
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光线过强会抑制菌丝生长,菌丝在暗处或微光条件下生长很快。

光照对子囊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太强或过弱不利于子囊果的生长发育。

羊肚菌也是好氧真菌,足够的氧气和良好的通风场所是保证羊肚菌正常发育下的必要条件,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的要求,子囊果生长发育则对空气有较强的要求,CO2浓度不得超过0.3%。

7、PH
研究认为,羊肚菌生长的最适PH在6.5-7.5之间,趋于中性。

二、供试菌株
选取3种羊肚菌菌种作为供试菌株
三、母种的制作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马铃薯综合培养基(1L)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
Note:马铃薯需挖去芽眼、削皮、切块加水煮30min左右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称取其他原料一同置于锅中加热煮沸定容至一定的体积,分装
到试管或锥形瓶中置于高压灭菌锅过灭菌1h左右,灭完菌后待高压
锅压力降至0,取出培养基摆斜面或分装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冷却接种。

2、母种的接种及培养
在超菌工作台上按照要求进行接种,接种后置于20℃的培养箱中避光培养三天即可长满培养皿表面,4-6天就可长出菌核。

四、原种的制作
1、配方选择
配方1 棉籽壳75%、木屑8%、麦麸12%、石灰1%、腐殖土4%
配方2 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和腐殖土3%
配方3 麦粒60%、谷壳20%、石膏1%、腐殖土19%
配方4 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配方5 棉籽壳30%、腐殖土30%、木屑40%、磷酸二氢钾0.2%
配方6 全麦粒100%
2、培养基制备
将配方 1 至配方8的基料按比例称好,加入适量的水,使含水量达60% 左右;用手握时,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滴下;然后装入25 mm×250 mm 的试管,使装入量及松紧度一致。

每个处理装10 支试管,高温、高压灭菌,置于暗处冷却备用。

3、注意事项
麦粒需用水浸泡24h后沥干水分
装试管要均匀、松紧度一致,多余的用塑料折角袋或玻璃瓶装。

高压灭菌2h左右
接种量、接种方式等均需相同。

3、培养条件
置于1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
五、菌丝长势的观察记录
六、时间安排
五、材料准备
1、培养料:
名称数量 /kg
杂木屑
棉籽壳
麦粒
麸皮
谷壳
过磷酸钙
石膏
石灰
腐殖土
2、用具:
试管3*6*10=180支栽培袋
玻璃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