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中的色彩管理
画册印刷色彩管理制度
画册印刷色彩管理制度一、色彩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印刷品质:色彩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度和一致性,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节约成本:通过色彩管理,可以避免因为色彩不准确而导致的重印和调整成本,降低印刷成本。
3. 提高效率:有了色彩管理制度,印刷厂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色彩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印刷效率。
4. 提升品牌形象:色彩管理可以确保品牌的色彩一致性,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二、建立色彩管理制度的步骤1. 制定色彩管理政策:确定色彩管理的目标和策略,明确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建立色彩管理团队:组建专业的色彩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色彩管理计划。
3. 定义色彩标准:明确印刷品的色彩标准,包括色彩空间、颜色模型、色彩数量等。
4. 选择合适的色彩管理工具:选择适合的色彩管理软件和硬件,帮助进行色彩管理和控制。
5. 进行色彩校对和调整:对印刷前的稿件进行色彩校对和调整,确保色彩准确和一致。
6. 实施色彩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色彩管理系统,包括色彩策划、色彩检测、色彩标准等。
7. 进行色彩监控:定期监控印刷品的色彩质量,及时调整色彩管理系统,保持色彩的准确性。
8. 不断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色彩管理制度,确保其与时俱进。
三、色彩管理的关键技术1.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指色彩的表现能力范围,一般包括RGB、CMYK等色彩空间。
在画册印刷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空间,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ICC配置文件:ICC配置文件是描述设备色彩能力和色彩转换规则的文件,可以帮助对色彩进行管理和控制。
3. 色彩校正仪:色彩校正仪是一种可以检测和校正色彩的设备,可以帮助在印刷前对色彩进行调整和校准。
4. 色彩管理软件:色彩管理软件是一种可以帮助进行色彩管理和控制的工具,包括色彩策划、色彩校正、色彩转换等功能。
四、色彩管理的实施1. 规范色彩传递流程:建立明确的色彩传递流程,包括色彩制作、色彩校对、色彩转换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色彩管理标准。
印刷品行业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品行业色彩管理规范在当今的印刷品行业中,色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还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为了确保印刷品色彩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制定一套完善的色彩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色彩管理的重要性色彩是印刷品吸引读者注意力、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的重要元素。
然而,由于不同的设备(如显示器、扫描仪、打印机等)在色彩显示和处理上存在差异,如果没有有效的色彩管理,就很容易出现颜色偏差、色调不一致等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印刷品的美观度,还可能导致误解或信息传达不准确。
例如,在产品包装设计中,颜色的偏差可能会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错误的认知;在书籍印刷中,色彩不一致可能会影响阅读体验。
因此,准确的色彩管理对于印刷品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管理的基础原理色彩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在色彩空间和色彩模型的概念之上。
常见的色彩空间有 RGB(红、绿、蓝)、CMYK(青、品红、黄、黑)等。
RGB 色彩空间主要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如显示器、投影仪等;而CMYK 色彩空间则是印刷行业常用的色彩模式。
色彩模型则用于描述色彩的特性,如 HSV(色相、饱和度、明度)、LAB 等。
在色彩管理中,还需要了解色彩的特性,如色相、饱和度、明度、对比度等。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色、绿色、蓝色等;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对比度则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程度。
三、设备的校准与特性化为了实现准确的色彩管理,首先需要对印刷相关设备进行校准和特性化。
显示器的校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使用专业的校准设备和软件,可以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温等参数,使其显示的色彩更加准确。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显示器的性能稳定。
扫描仪和数码相机也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获取的图像色彩准确。
这包括调整白平衡、色彩平衡等参数。
对于打印机和印刷机,需要进行色彩特性化。
通过打印测试色标,并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测量其色彩值,建立打印机或印刷机的色彩特性文件。
印刷色彩管理方法
印刷色彩管理方法印刷色彩管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对色彩的准确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且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印刷色彩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标准制定: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制定准确的色彩标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色彩标准可以是国际色彩标准,如Pantone色卡,也可以是客户自定义的色彩标准。
制定色彩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印刷材料的特性,印刷机器的性能,以及印刷品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2. 色彩校正: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机器可能会产生色彩偏差,需要通过色彩校正来修正色彩。
色彩校正可以通过调整印刷机器的色彩设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使用色彩校正仪器来进行。
色彩校正的目标是使印刷品的色彩与色彩标准尽可能接近,以达到一致的色彩效果。
3. 色彩管理软件:色彩管理软件是印刷色彩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印刷厂监控和管理色彩的整个过程。
色彩管理软件可以用来创建和管理色彩标准,进行色彩校正和色彩调整,以及进行色彩检测和色彩分析等。
常见的色彩管理软件有Adobe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CMS)、ColorBurst等。
4. 色彩测量和控制: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色彩测量可以通过使用色彩测量仪器来实现,如色彩测量仪、色彩分光仪等。
色彩控制可以通过监控印刷机器的色彩设置和印刷参数,以及对印刷过程进行实时调整来实现。
5. 色彩管理培训和质量控制:色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印刷厂的员工具备相应的色彩管理知识和技能。
因此,印刷厂需要进行色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色彩管理能力。
同时,印刷厂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印刷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测,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印刷色彩管理是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准确的色彩标准,进行色彩校正和调整,使用色彩管理软件进行管理,进行色彩测量和控制,以及进行色彩管理培训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且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技术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技术色彩管理是印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无论是在印刷品上还是在数字媒体上。
色彩管理技术的运用可以确保图像的色彩在不同媒介上保持一致,同时也能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色彩管理技术的基础是色彩空间的理解和管理。
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色彩空间包括RGB和CMYK。
RGB色彩空间是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上显示色彩的标准,它通过红、绿、蓝三种原色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色彩。
而在印刷设计中,通常使用的是CMYK色彩空间,它是通过青、品红、黄、黑四种颜色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色彩。
为了实现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技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设备的标准化非常重要。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存在差异,比如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会影响到色彩的显示效果,因此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校准和标准化。
通过使用色彩校准仪器,可以调整硬件设备的参数,以确保它们在显示色彩时能够准确再现。
色彩管理软件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色彩管理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工作流程中管理和控制色彩。
通过将色彩管理软件与设计软件相结合,可以对色彩进行精确的控制和预测。
设计师可以在软件中选择适合的色彩空间,并对色彩进行校准和转换,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能够准确地再现设计师的意图。
色彩管理技术还需要考虑到输出设备的特性。
不同的印刷机和打印机具有不同的色彩能力和色彩再现范围,因此需要了解和调整输出设备的特性。
设计师可以根据输出设备的色彩能力来制定合适的色彩策略,以确保印刷品能够准确再现设计师的意图。
对色彩进行校验和质量控制也是色彩管理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印刷品制作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进行色彩的预览和校验,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使用色彩校验仪器,设计师可以对印刷品的色彩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比较,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无误。
总结起来,色彩管理技术在印刷设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在不同媒介上保持一致,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规范引言:印刷行业是各个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形象、信息传递和用户体验。
在印刷过程中,色彩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规范,包括色彩标准化、色彩测量、色彩校准、色彩控制等。
一、色彩标准化要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色彩标准化的体系。
首先,印刷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国际色彩标准,如PANTONE、CMYK 等,并在印刷过程中统一使用这些标准。
其次,印刷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色彩标准化文件,包括颜色样板、色彩描述、色彩差异容忍度等,以方便印刷师和客户进行交流和确认。
二、色彩测量色彩测量是色彩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确测量样品的颜色数值,可以确定印刷品是否符合预期效果。
在色彩测量中,常用的工具是色彩测量仪。
印刷企业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所选择的色彩标准进行仪器的校准。
三、色彩校准色彩校准是指将输出设备(如打印机、印刷机等)的色彩输出能力与所选色彩标准相匹配。
在色彩校准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设备的色彩特性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设备的色彩输出参数,使其与标准色彩相一致。
这样可以确保输出的印刷品色彩准确且一致。
四、色彩控制色彩控制是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来控制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在色彩控制中,需要对印刷品的色彩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以便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
同时,应对印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色彩误差进行预测和调整,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五、色彩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法色彩管理在印刷行业中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的色彩输出不稳定、打样样品与大批量印刷品的色彩差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印刷企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输出准确。
此外,可以使用色彩管理软件,对印刷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以保持色彩一致性。
结论: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规范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提高印刷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方法与技巧
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方法与技巧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旨在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一致和可重复性。
通过正确的色彩管理方法和技巧,印刷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品,并满足客户对色彩的要求。
首先,色彩管理的基础是使用标准色彩空间和设备配置文件。
标准色彩空间是一种国际标准的色彩模型,常用的包括RGB和CMYK。
将图像转换到正确的色彩空间可以确保色彩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
设备配置文件则是对打印设备的校准和描述,它们记录了设备的色彩特性及其与标准色彩空间之间的关系。
通过使用准确的设备配置文件,可以使设备按照预期的方式输出色彩。
其次,色彩校正和色彩配置也是色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
色彩校正是通过对显示器、扫描仪和打印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正确显示和输出色彩。
色彩配置是根据特定任务和输出设备的需求,调整色彩设置以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调整色彩设置,可以改变印刷品的色调、亮度和对比度,从而使其更符合预期的效果。
其次,精确的色彩测量和校准也是实现色彩管理的关键。
在印刷行业中,使用色彩测量仪和色彩校准工具可以准确地测量和校准色彩。
色彩测量仪通过对色彩进行分光分析,可以准确地测量色彩的数值。
色彩校准工具则可以通过调整设备的色彩设置,使其输出的色彩与实际色彩一致。
通过准确的测量和校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和一致。
此外,调色也是印刷行业中实现色彩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调色是通过混合不同的油墨或颜料,以达到所需的色彩。
在调色过程中,需要进行色彩配比和颜色测试,以确保所混合的颜色与预期的色彩一致。
同时,使用特定的调色系统或色彩配方也可以提高调色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由于不同的打印设备和材料对色彩的处理和表现方式不同,因此在印刷过程中需要进行颜色校正和颜色管理。
颜色校正是通过对打印设备进行调整,以消除不同设备之间的色彩差异。
同时,通过颜色管理系统,可以对色彩进行精确控制,确保输出符合预期的色彩要求。
综上所述,印刷行业中的色彩管理方法与技巧是确保印刷品色彩准确、一致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手段。
印刷行业颜色管理制度
印刷行业颜色管理制度在印刷行业中,颜色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元素。
无论是印刷商、设计师还是客户,都希望印刷品的颜色能够准确地展现出来,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然而,由于印刷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因素,如不同的印刷设备、油墨和纸张,常常会导致颜色的不稳定和偏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刷行业制定了一套颜色管理制度,以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准确、一致和可重复。
首先,行业内的印刷商和设计师需要统一使用国际通用的颜色标准,如Pantone、CMYK、RGB等。
这些标准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得出的,能够确保在不同的设备和环境中,颜色能够准确传输和再现。
通过使用这些标准,可以避免因为不同设备的颜色显示差异而导致的色彩变化。
其次,印刷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调校和校色制度。
在印刷过程中,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颜色表现。
因此,印刷企业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精准校色。
此外,印刷企业还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校色团队,确保每一次校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印刷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和油墨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颜色稳定性。
因此,印刷企业需要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货的品质和一致性。
同时,印刷企业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印刷原料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
最后,印刷企业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印刷过程中,颜色的准确性是印刷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印刷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接受订单到生产、交付、售后等全过程的控制和追踪。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印刷品的颜色稳定和准确。
综上所述,印刷行业的颜色管理制度是一套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涉及到印刷商、设计师、用户、设备、材料等多个环节。
通过建立这样一套制度,可以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准确、一致和可重复,提升印刷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印刷行业的颜色管理制度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挑战。
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印刷品质的不断要求提升,彩色印刷成为了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不同设备、软件和材料的使用,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彩色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和调整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I. 色彩管理的概念与必要性**色彩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和管理印刷过程中的色彩,使其能够准确地还原原始图像或设计师的意图。
它是一种保证色彩一致性、提高印刷品质的关键工具。
1.1 色彩管理的概念色彩管理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流程,它涉及到设备校准、色彩空间转换、色彩配置文件的创建以及色彩准确性的验证等方面。
1.2 色彩管理的必要性在印刷行业中,不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会导致色彩差异,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而色彩管理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色彩配置文件和校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
**II. 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和调整方法**2.1 色彩标准设置首先,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离不开色彩标准的设置。
常用的色彩标准包括CIE Lab、CMYK和RGB等。
通过在印刷过程中使用这些标准色彩空间,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
2.2 设备校准和配置文件创建设备校准是色彩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印刷设备进行校准,可以使其输出的色彩更加准确和一致。
同时,根据设备的特性和输出要求,创建一套适合的色彩配置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配置文件可以确保设备在输出时能够准确地映射出标准色彩。
2.3 软件工具和流程优化在彩色印刷中,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和优化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Color Management System (CMS) 可以帮助印刷厂精确控制色彩的输入和输出,确保色彩的一致性。
此外,使用色彩校正工具和色彩配置文件管理软件也可以提高印刷效率和色彩准确性。
2.4 色彩调整与验证在印刷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色彩进行微调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与印刷品质控制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与印刷品质控制印刷行业作为一项关乎传媒、广告、出版等领域的重要产业,对印刷色彩管理和印刷品质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印刷品质控制的关键方面。
一、印刷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是确保印刷品色彩准确再现的基础。
色彩管理涉及到色彩测量、色彩标准、色彩校准等多个环节,并通过使用色彩管理系统来实现对色彩的精确控制。
1. 色彩准确再现准确的色彩再现是印刷品质量的核心要求之一。
通过科学的色彩管理,印刷企业可以确保印刷品与原稿之间的色彩一致性,避免出现色差问题,提供给客户满意的印刷品。
2. 确保客户需求印刷品通常是基于客户需求而制作的,而色彩是客户最直观的感受之一。
通过色彩管理,印刷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准确把握客户喜好的色彩效果,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印刷品。
3. 提高生产效率色彩管理可以帮助印刷企业优化印刷生产流程,减少废品率。
通过准确设定色彩标准和使用色彩管理系统,可以降低因色彩误差引起的重复印刷或补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二、印刷品质控制的关键方面印刷品质控制是印刷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涉及到各个环节的控制和协调,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1. 印前质量控制印前质量控制是印刷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版面设计、拼版、校样等。
在印前阶段,需要对原稿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印刷品的版面布局和内容准确无误。
2. 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过程中,需要关注印刷设备的运行状态、印版的制作和使用、油墨的选择和配比等。
控制这些关键要素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清晰度和质感等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印后质量控制印后质量控制包括裁切、折页、装订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对印刷品进行终端加工,确保印刷品的成品效果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没有瑕疵和缺陷。
三、印刷色彩管理与印刷品质控制的挑战在印刷行业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多样化的印刷媒介、复杂的印刷工艺、迅速变化的客户需求等。
彩印色彩管理制度范文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彩印业务色彩管理,确保印刷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彩印业务的部门及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色彩管理体系,提高彩印品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章色彩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色彩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色彩管理制度。
第五条色彩管理小组职责包括:1. 制定彩印色彩标准,包括色彩匹配标准、色彩再现标准等。
2. 监督彩印业务过程中色彩的执行情况。
3. 定期对彩印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4. 收集和分析客户对彩印色彩的反馈,持续改进色彩管理。
第三章色彩标准第六条色彩标准应以国际标准(如ISO)和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第七条色彩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色彩匹配标准:定义常用色彩的CIE色度坐标和密度值。
2. 色彩再现标准:规定色彩再现的误差范围和质量要求。
3. 色彩管理流程:详细说明从接单、设计、制版、印刷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色彩管理步骤。
第四章色彩管理流程第八条接单阶段:1. 销售人员应向客户了解色彩需求,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设计部门。
2. 设计部门根据客户需求,在色彩标准范围内进行设计。
第九条制版阶段:1. 制版人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色彩标准进行制版。
2. 制版完成后,应进行色彩校对,确保色彩准确。
第十条印刷阶段:1. 印刷人员应按照色彩标准进行印刷,严格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变化。
2. 印刷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色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第十一条成品检验阶段:1. 质检部门应按照色彩标准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色彩符合要求。
2. 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五章色彩设备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配备专业色彩测量设备,如色彩密度计、色彩分析仪等。
第十三条色彩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色彩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应完整保存,以便追溯和改进。
第六章奖惩第十五条对严格执行色彩管理制度,提高彩印品色彩质量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色彩管理规范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准确的印刷色彩管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印刷行业中常用的色彩管理规范,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规范以获得卓越的印刷品。
1. ICC色彩配置文件ICC(国际色彩联盟)色彩配置文件是一种用于描述设备如何解释和显示色彩的文件。
在印刷行业中,使用ICC色彩配置文件可以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色彩一致性。
印刷厂应该使用ICC标准色彩配置文件,并在所有设备中进行正确的配置和校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度。
2. 确定色彩模式在印刷行业中,常用的色彩模式包括RGB和CMYK。
RGB模式主要用于屏幕显示,而CMYK模式适用于印刷。
印刷前需要将所有图像和设计元素转换为CMYK模式,以便在实际印刷中得到准确的色彩表现。
3. 色彩校正和校验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印刷厂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色彩校正和校验。
通过使用色彩校正工具和设备,可以调整设备的色彩输出,以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
此外,应建立定期的色彩校验程序,以验证设备的色彩准确性。
4. 控制原材料的色彩印刷品的色彩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如纸张和油墨。
印刷厂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并确保这些材料符合相关的色彩标准。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管理方法,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准确性。
5. 色彩测试和校准为了确保印刷色彩的准确性,印刷厂需要进行颜色测试和校准。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色卡测试、色彩阶梯测试和正式印刷品测试。
测试结果应与标准色彩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方法可以包括调整设备设置、更换耗材或使用色彩校正软件等。
6. 色彩管理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印刷厂中所有工作人员对色彩管理规范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培训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印刷厂应该定期组织色彩管理培训和研讨会,向工作人员传授最新的色彩管理知识和技术,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7. 定期质量评估印刷厂应该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印刷色彩管理规范的有效实施。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方法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方法色彩是印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正确的色彩管理方法可以确保设计作品在输出过程中保持准确的色彩再现。
在印刷设计中,任何微小的色彩偏差都可能导致设计作品的质量下降,因此色彩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印刷设计中常用的色彩管理方法。
1. 色彩模式选择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模式有RGB和CMYK两种。
RGB色彩模式用于屏幕显示,适合数字平台上的设计作品。
而CMYK色彩模式则用于印刷品,在输出过程中将红、绿、蓝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靠近真实色彩的效果。
在进行印刷设计时,务必选择正确的色彩模式,以确保最终输出的效果符合预期。
2. 色彩校准色彩校准是色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在印刷设计中,设计师和印刷机器往往使用不同的色彩空间。
为了确保设计作品在输出时能够准确地再现设计师所期望的颜色,需要对设计设备和输出设备进行色彩校准。
色彩校准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色彩卡和校准工具来实现,确保设计师所使用的颜色在输出过程中得到一致的再现。
3. ICC配置文件的使用ICC配置文件是用于描述色彩特性和设备特性的文件,它可以用来确保设计作品在不同的输出设备上保持一致的色彩再现。
在印刷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合适的ICC配置文件,以确保设计作品在印刷过程中可以保持准确的色彩再现。
ICC配置文件可以通过色彩管理软件进行加载和应用。
4. 色彩样本的使用色彩样本是印刷设计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色彩样本来选择和比较不同的颜色。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使用专业的色彩样本册或者色板来进行色彩选择,以确保设计作品中使用的颜色准确无误。
色彩样本的使用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色彩选择和配对的准确度。
5. Black Point Compensation(BPC)Black Point Compensation(BPC)是一种用于调整黑色点的技术。
在印刷设计中,黑色通常是由CMY三种颜色的叠加得到的。
然而,不同的输出设备对于黑色的表示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印刷行业色标管理制度
印刷行业色标管理制度在印刷行业中,准确的色彩表达对于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和管理色彩的使用,印刷行业普遍采用色标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印刷行业色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色标的定义和分类色标是用于统一和标准化色彩表达的一种标准色块。
按照其应用范围和用途不同,色标可分为国际色标、国内色标和企业内部色标。
国际色标适用于国际间的印刷交流和协作,国内色标适用于国内印刷市场,而企业内部色标则针对具体企业的特定需求。
二、色标的管理原则1. 标准化原则:色标的制定应遵循国际公认的标准,确保色彩表达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更新迭代原则:随着科技和印刷技术的进步,色标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迭代,以适应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
3. 可追溯性原则:色标的生产和供应环节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记录,确保色标来源可追溯,以提供准确可信的色彩准备工具。
三、色标的制定和使用1. 色标的制定过程:制定色标时需要参考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内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生产相应的色标样品,并对其进行认证和验证。
2. 色标的使用方法:印刷企业在进行色彩表达时,应根据印刷对象、印刷工艺和色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色标进行色彩匹配和调整。
四、色标管理流程1. 色标采购和认证:企业需要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经过认证的色标,并确保色标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色标库建设:印刷企业应建立色标库,对所购买的色标进行分类、记录和管理,并定期进行盘点和更新。
3. 色标的质量控制:印刷企业应定期检查色标的状态和精度,确保其准确性和可信度。
4. 色标的使用和标识:印刷作业员在印刷过程中应正确使用色标,并在印刷品上标识所使用的色标编号和版本信息。
五、色标管理的挑战与改进1. 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行业的色彩管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和软件,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2. 绩效评估: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印刷企业可以对色标管理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色彩表达的准确性和效率。
色彩管理及印刷质量控制
色彩管理及印刷质量控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色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我们对色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数字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和印刷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品质和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色彩管理及印刷质量控制,希望对相关从事人员有所帮助。
一、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指在数字影像处理和输出过程中,通过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保证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数字印刷中,色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良好的色彩管理,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色彩准确、稳定、一致。
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色彩管理的基础知识。
1. 色彩模型色彩模型是指用来描述颜色的通用规定,数字印刷中使用的主要色彩模型有RGB、CMYK和Lab三种。
RGB模型是由三种基色(红、绿、蓝)组合而成,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显示。
CMYK模型则是由四种颜色(青、洋红、黄、黑)组成,用于印刷。
Lab模型则是用于描述颜色的明度、饱和度和色相,常见于设计和出版领域。
2. 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指颜色的数值范围,常见的色彩空间有sRGB、Adobe RGB、Lab等。
在数字激光印刷中,常用的色彩空间是sRGB和CMYK。
sRGB是标准的红绿蓝sRGB色彩空间,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电脑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设备;CMYK则主要用于印刷行业,CMYK的数值范围是0-100,0表示完全没有颜色,100则表示颜色最浓。
3. ICC配置文件ICC配置文件是描述不同设备上相同颜色的转换规则,也是确保在多个设备之间精确匹配颜色的关键。
ICC配置文件包括两个设备之间颜色映射的转换参数,如输入设备的颜色空间、输出设备的颜色空间和描述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转换的色彩空间。
二、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质量控制是指在印刷过程中保持印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包括印刷前、印刷中和印刷后三个阶段。
1. 印刷前印刷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计阶段的文件预检查和样张确认,如文件的分辨率、图像色彩是否正确、文字排版是否准确等。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1. 引言色彩在印刷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传达信息,还能够影响观者的情感体验。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色彩准确、一致和稳定,印刷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色彩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色彩管理的基本原则、色彩测量与校正、色彩标准制定、色彩校对与打样等方面进行论述。
2. 色彩管理的基本原则2.1. 了解色彩特性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特性,包括亮度、饱和度、色调等。
印刷人员应该深入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便更好地进行色彩管理。
2.2. 校正色彩设备为了保证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印刷行业需要校正色彩设备,例如显示器、打样机等。
校正包括对亮度、对比度、色彩空间等因素的调整,以确保设备输出的色彩与标准色彩一致。
2.3. 使用标准色彩空间印刷行业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色彩空间,例如CIE Lab色彩空间。
使用标准色彩空间可以保证印刷品在不同设备和媒介上的一致性,提高色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色彩测量与校正3.1. 色彩测量的工具与方法印刷行业应该配备专业的色彩测量仪器,例如色差计和光谱仪,以测量印刷品的色彩值。
测量时应保证环境的稳定,避免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3.2. 色彩校正的方法根据色彩测量的结果,印刷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校正方法,例如调整色彩的亮度、对比度、色调等。
校正的目的是使实际印刷品的色彩与预期的色彩一致。
4. 色彩标准制定4.1. 制定色彩标准的必要性制定色彩标准可以帮助印刷行业统一色彩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准确性。
制定色彩标准还可以进行色彩评价和质量控制。
4.2. 色彩标准的内容要求色彩标准应包括印刷品的色彩数值范围、色彩测试方法、色彩校准方法、色彩评价标准等内容。
标准的内容要求应准确、可操作和科学可靠。
5. 色彩校对与打样5.1. 色彩校对的重要性印刷品在印刷前需要进行色彩校对,即通过印刷前的样张或打样进行色彩的校对。
色彩校对可以提前发现和纠正色彩偏差,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色彩在平面印刷品设计中的色彩管理与输出技巧
色彩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01
色彩创新的思路
• 从色彩心理学和市场趋势出发,挖掘色 彩创新的灵感和方向 • 结合设计理论和技术条件,探索新的色 彩搭配和表现手法 • 注重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提升色彩创 新的价值和影响力
02
色彩创新的方法
• 运用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等技巧,进行 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 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突破传统色彩模 式的限制,实现色彩创新 • 结合设计竞赛和行业交流,推动色彩创 新的发展和传播
色彩输出的质量监控与校色方法
色彩输出的校色方法
• 使用色彩校准仪,对印刷设备进行色彩校准,确保设备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采用色彩管理软件,对设计作品的色彩数据进行转换和优化,提高色彩匹配度 • 进行色彩打样,在实际印刷条件下进行制,定期检查印刷品的色彩表现,确保色彩质量稳定 • 进行色彩对比,比较设计作品与印刷品的色彩差异,评估色彩输出的质量 • 收集客户反馈,了解客户对色彩输出的满意度和意见,不断优化色彩管理策略
色彩一致性保证的方法
• 制定色彩标准,规范设计作品的色彩使 用,确保色彩的一致性 • 进行色彩分析,找出色彩差异的原因, 制定相应的色彩转换策略 • 实施色彩监控,定期检查色彩管理的效 果,及时调整色彩策略
色彩一致性保证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色彩一致性保证的案例分析
• 分析成功实现色彩一致性保证的平面印刷品设计案例,提炼色彩一致性保证的经验和教训 • 分析色彩一致性保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 色彩圈法:以色彩圈为基础,选择相 邻或相对的颜色进行搭配 • 色彩对比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 明暗对比和饱和度对比进行搭配 • 色彩调和法:通过加入中性色或特殊 色,使色彩搭配更加和谐
印刷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色彩管理
印刷行业中的质量控制标准与色彩管理印刷行业一直是创意和艺术的结合,同时也要求高品质的印刷成品。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印刷行业采用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色彩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色彩管理方法,并分析其在印刷品制作中的重要性。
一、质量控制标准印刷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印刷品制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印刷质量控制标准:1. ISO 12647标准ISO 1264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印刷行业色彩管理的标准,旨在确保在不同印刷过程中得到一致的色彩表现。
该标准规定了印刷设备、色彩空间、校色目标值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印刷厂实现印刷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2. G7标准G7标准是一种基于ISO 12647标准的色彩管理方法。
它通过使用相对色彩度和灰平衡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一致性。
G7标准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可以提高印刷品在不同媒介上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3. 色差控制标准在印刷过程中,色差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色差的产生会导致色彩不准确,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印刷行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色差控制标准,用于衡量和控制色差的范围。
这些色差控制标准可以是国际标准,也可以是印刷厂内部制定的标准,旨在实现印刷品色差的控制和管理。
二、色彩管理方法色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在不同设备和媒介上一致、准确的色彩表现。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色彩管理方法:1. ICC色彩管理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色彩管理是一种通过建立设备特征数据和色彩描述文件,实现在不同平台上色彩一致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ICC配置文件,将色彩转换为不同设备的颜色空间,并确保输出结果与预期一致。
2. 色彩校正色彩校正是通过对印刷设备进行调整和校正,使其输出的色彩更加准确和一致。
色彩校正的方式可以包括调整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以达到期望的色彩表现。
3. 色彩测量和管理软件印刷行业使用各种色彩测量和管理软件,如色彩测量仪器和色彩管理系统,来确保色彩的精确测量和管理。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与校准技巧
印刷设计中的色彩管理与校准技巧在印刷设计中,色彩管理与校准技巧是确保图像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的关键。
色彩管理是指通过使用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来管理和控制色彩的过程,而色彩校准则是确保所使用的设备能够准确显示和输出色彩。
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不同设备和软件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色彩空间和色彩处理方式,因此,在进行印刷设计时,使用不同的设备和软件进行工作可能导致色彩的变化。
为了确保所设计的图像与最终印刷品的色彩保持一致,需要对色彩进行管理和校准。
进行色彩管理时,应选择正确的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是指一种用于描述和定义颜色的系统。
常用的色彩空间有RGB和CMYK。
RGB色彩空间适用于屏幕显示,而CMYK色彩空间适用于印刷。
在进行印刷设计时,应将工作空间设置为CMYK,以便更准确地预览和调整色彩。
进行色彩管理时,应使用色彩管理设备和工具,如色彩校正仪和软件。
色彩校正仪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测量和校准显示器和打印机输出的色彩。
通过使用色彩校正仪,可以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和色温,以便更准确地显示色彩。
同时,还可以通过打印测试图像并使用色彩校正仪测量其色彩,以便校准打印输出的色彩。
进行印刷设计时,还应使用色彩管理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输出。
色彩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和控制图像的色彩,调整色彩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以及进行色彩空间的转换。
通过使用色彩管理软件,可以更准确地预览和调整图像的色彩,以满足实际印刷品的要求。
除了以上的色彩管理技巧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色彩校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色彩。
可以使用标准的色彩参考卡,如PANTONE色彩参考卡,来校准设备和软件的色彩输出。
色彩参考卡上的色块经过精确测量和定义,可以作为标准色彩进行校准和匹配。
还可以使用色彩校准文件进行色彩校准。
色彩校准文件是一种包含了准确颜色描述的文件,可以作为参考来校准设备和软件的色彩输出。
常用的色彩校准文件有ICC(国际颜色共同协议)文件和ICM(Microsoft Windows颜色管理)文件。
印刷色彩管理方法
印刷色彩管理方法印刷色彩管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对色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一致和稳定。
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管理对于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良好的色彩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废品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印刷色彩管理方法。
1. 色彩标准化要实现印刷色彩的一致性,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色彩标准。
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色彩标准,比如Pantone、CMYK、RGB等色彩模式,以便在设计、印刷和显示过程中能够保持一致的色彩表现。
通过建立色彩标准,可以使不同环节的色彩表现更加统一,从而降低色彩失真的风险。
2. 色彩校正在实际印刷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色彩偏差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色彩校正的方法。
色彩校正通过专业的校色设备和软件,对印刷机进行调整,使得色彩更加准确地复现在印刷品上。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3. 色彩管理系统色彩管理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通常包括色彩测量仪器、色彩管理软件、印刷设备以及颜色标准库等组成部分。
通过色彩管理系统,可以对色彩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从而确保印刷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色彩管理系统还可以自动化地进行色彩校正和调整,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
4. 技术培训在印刷色彩管理中,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
印刷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色彩管理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准确地操作印刷设备,调整色彩参数,并快速解决色彩相关的问题。
对印刷人员进行专业的色彩管理培训十分重要,可以提升其色彩管理能力,减少人为失误。
5. 色彩沟通在印刷过程中,设计师、印刷厂和客户之间的色彩沟通也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要求,印刷厂需要理解并正确地实现设计师的要求,客户也需要能够准确地评判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建立良好的色彩沟通机制对于实现印刷色彩管理目标至关重要。
印刷色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印刷到交付整个流程中严格管理色彩,采用合理的色彩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印刷色彩管理制度
印刷色彩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数字化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品色彩管理在印刷行业中日益重要。
色彩管理是指在整个印刷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设备、软件和操作流程,保证最终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和一致。
印刷色彩管理制度是印刷企业为了实现印刷品色彩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色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印刷色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是影响印刷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建立印刷色彩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减少色彩失真和变化,提高印刷品的品质。
2. 保证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是指同一批印刷品在不同时间、不同机器上印刷出来的色彩保持一致。
通过建立印刷色彩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减少由于印刷设备、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色差。
3. 提高印刷效率印刷色彩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印刷操作流程,提高印刷效率。
准确的色彩管理可以减少印刷重复次数,提高印刷生产效率。
4. 降低印刷成本通过建立印刷色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印刷成本。
准确的色彩管理可以减少因色彩失真、变化等问题而导致的废品率,从而降低印刷成本。
5. 提高客户满意度色彩是印刷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品的色彩是否准确、一致直接影响客户对印刷品的评价。
通过建立印刷色彩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印刷色彩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印刷色彩管理制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印刷企业需要明确制定印刷色彩管理制度的目标和任务。
例如,确定要达到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标准,明确如何实现这些标准。
2. 建立印刷色彩管理团队印刷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印刷色彩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印刷色彩管理制度。
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色彩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印刷生产过程。
3. 购置适当的色彩管理设备和软件印刷企业需要购置适当的色彩管理设备和软件,用于测量、调整和监控印刷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企业中的色彩管理一张包括图文的原稿,往往要经过许多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
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
由于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型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过程。
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的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确再现的难度。
图文信息在这些设备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损失,使复制出的图像与原稿无论在色彩、层次及饱和度上均相去甚远,严重的甚至使整幅图像面目全非。
要正确而完善地复制原稿,必须有一种对色彩转换和传递进行控制的机制,这就是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简称CMS(Color Mangement System),它首先是一个色彩空间的问题,即基于哪个色彩空间来进行色彩的控制。
显示器、数字相机、扫描仪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间;打印机、打样机、印刷机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间中,同一幅图像在这些设备上输出时,最后的颜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
这就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色彩空间的缘故,出现色彩表达上的差异。
色彩管理需要建立在一个与任何具体的设备、材料、工艺无关的颜色空间的基础上。
目前,在色彩管理技术中,所谓的颜色特征连接空间,是采用CIE 1976 Lab的色度空间,任何设备上的颜色都可以转换到此空间上,形成“通用的”描述方式,然后进行色彩的匹配转换。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部,实施色彩匹配转换的任务是由“颜色匹配模块”完成的,它对颜色转换的可靠与否,对颜色是否匹配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实现色彩在“通用的”色彩空间中传递,实现颜色的无损或尽可能少的损失呢?这就要求每一套设备生成一个profile,即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
我们知道,在呈现和传递颜色时,各种不同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性。
在色彩管理中,要将一种设备上呈现的颜色高保真地呈现在另一种设备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色彩在各种设备上的颜色呈现特点。
由于已经选定了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即CIE 1976 Lab色度空间,设备的颜色特征就表现为:该设备的描述数值与“通用的”颜色空间的色度值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即为该设备的颜色描述文件。
色彩管理技术中,最常见的设备颜色特征描述文件有三类。
第一类是扫描仪特征文件,它提供了柯达、爱克发、富士公司的标准原稿及这些原稿的标准数据,利用扫描仪输入这些原稿,扫描数据与标准原稿数据的差值反映了扫描仪的特性;第二类是显示器的特征文件,它提供了一些软件,可测出显示器的色温,然后在屏幕上生成一色块,这些色块信息反映出了显示器的特征;第三类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它也提供了一套软件,该软件在计算机中生成一个含有数百个色块的图形,然后将图形在输出设备上输出,如果是打印机就直接打样,印刷机就先出胶片、打样再印刷,对这些输出的图像进行测量即反映出打印设备的特征文件信息。
生成的profile,即颜色特征文件,其格式是由文件头、标记表和标记元素数据三大部分构成的。
文件头,它包含了该颜色特征文件的基本信息,如文件大小、色彩管理方法的类型、文件格式的版本、设备类型、设备的颜色空间、特征文件的色度空间、操作系统、设备制造厂商、色彩还原目标、原稿的介质、光源色度数据等,文件头共占128个字节。
标记表,它包含了标记的数量名称、存贮位置、数据大小的信息,而不包含标记的具体内容,标记的数量名称占据4个字节,而标记表的每1项占12个字节。
标记元素数据,它是按照标记表的说明,在规定的位置上存储色彩管理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标记信息的复杂程度、标记的数据量大小各异。
对于印刷企业中的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图文信息处理的操作员有两种途径获得。
第一种途径就是在购置设备时,生产厂商随设备一起提供的profile,它可以满足该设备一般的色彩管理要求,在安装设备的应用软件时,profile就装入系统了。
第二种途径就是使用专门的profile制作软件,按照现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生成适用的色彩特征描述文件,这样生成的文件通常比较准确,也较为符合用户的实际情况。
由于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的状态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或产生偏移。
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制作profile,以适应当时的颜色响应状况。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色彩怎样在各设备中传递的。
首先,对于一幅有正常色彩的原稿,先用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输入,由于扫描仪的profile,提供了从扫描仪上色彩(即红、绿、蓝的三刺激值)向CIE 1976 Lab色度空间的对应关系,因而操作系统可以按照这一转换关系获得原稿颜色的色度值Lab。
扫描后的图像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
由于系统已经掌握了Lab色度值与显示器上的红、绿、蓝驱动信号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显示时,并不是直接使用扫描仪的红、绿、蓝的色度值,而是从上一步原稿的Lab色度值中,按照显示器的profile给出的转换关系,得到能在屏幕上正确显示原稿色彩的红、绿、蓝的显示驱动信号,驱动显示器将颜色显示出来。
这样就确保了显示器上显示的色彩与原稿颜色的匹配。
操作员观察到准确的图像色彩显示后,可根据客户要求,依照屏幕色进行图像调节处理,又由于含有印刷设备的profile,在图像分色以后,可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印刷以后的正确颜色。
当操作员对图像的颜色满意后,对图像进行分色并存储。
分色时,按照印刷设备的profile携带的颜色转换关系,得到正确的网点百分比。
经过RIP(栅格图像处理器)、记录打印、晒版、打样、印刷之后,即可得到原稿的印刷复制品,从而完成整个过程。
印前资料-8网点线数的演变一种色彩油墨如用百分之百的量,印刷在被印物上只能显示一种深浅,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律。
但如果用各种手段在印版上分解成疏密不同的网点,则就能在被印物上形成不同浓淡,而达到多种深浅的要求。
回溯20年代最初的石印制版,是用特制的小钢笔尖,蘸以黑色油墨,用手工在印石上点绘成不同深浅的点子以达到要求,时称绘石制版。
随后进步为用不同疏密、有凹凸网点压制成的胶片,四周棚上木框(时称“胶版”)作为工具,在此上涂布黑油墨,后根据不同深浅的要求,压印在印石上使大块面积处的工效大大提高,其时如以线数计约为每英寸60线。
30年代照相制版兴起,采用日本进口的玻璃网屏,在照相时对底片加缀网点,从初期的100线、120线、133线直至150线。
1965年始将玻璃网屏改为品红色接触网屏,可使用黄色滤色片调节它的宽容度,以适应连续调分色阴片的密度反差。
遂后又改进为不同调性的灰色接触网屏,由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制作供应全国,其用作胶印的多以150线为主。
1973年北京新华厂、上海市印一厂首先引进德制海尔DC-300A电子分色机,仍采用网屏缀网。
待引进DC-300B时则网点线数略有不同,即C、M、Y版用150线,K版则用225线和Y版同角度。
直至80年代初电子分色机由模拟式改进为数字式,其网点线数也进展为175线,近20年来基本上未变。
业中人都知道网点线数的疏密也称粗细,对分辨及层次还原能力有关、对印品的精致程度有关,但也要针对印刷的相应条件。
记得1959年为参展东德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上海市领导对《上海博物馆藏画集》的制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破例采用200网线,这是在克服当时很多困难条件的情形下进行。
由此也获得全会唯一的金质复制奖。
但随之而来搞所谓“大跃进”,全国印刷制版界也刮起了一股不顾客观现实条件的“高网线”之风。
那时竞相制作打出小样,从300线、500线乃至800线,称为印刷界的“放卫星”,敲锣打鼓向上级报喜。
其制作过程是将对150线网屏先拍摄成30英寸高的阳网,用它缩小至7.5英寸阴网,再拷贝成阳网,遂成600线网点的原版。
但其时锌皮印版用最细的金钢砂尚不够细而掺以浮石粉作研磨,勉强打出粗糙的小样而根本无法上机印刷应用,完全违背客观现实的科学规律。
我也曾参与其事,既是无知,又是盲从,仅是自欺欺人!时至今日进入电脑制版时期,绝大多数虽仍用175线,但扫描分色仪(或电分机扫描系统)结合3 600 dpi及以上的内鼓式激光照排机,可以发排200线乃至300线,也可以发排调频网(也称砂目网点即单个网点相同于300线的最细点,依靠密集或疏散形成浓淡,因无角度,所以不会产生龟纹)。
因现下高性能的感光胶片、分辨力极高的PS印版、高适性的油墨、优越表现性的纸张、进口的精密打样机及四色印刷机等,所能接受的网点线数,已超过175线所需。
近时也见到一些深圳印制的精细画册都已采用200线,而且近期用新闻纸印刷的《参考消息》中外来黑白照片也用了175线,因此我们更不要固步自封,应可以提高网点线数。
反顾上海虽亦偶而有之但不普及。
窃思制版工艺应视主观要求和宏观可能相结合。
为此,我们在遇有精致产品的制作且原稿又较理想时,目前看来用300线似尚无此必要,而拓开思路采用200线,这样既不冒进,也不保守,使印品更臻精美。
如果今后推广CTP工艺时更可以适应。
印前资料-9凹印知识1.凹印金银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凹版印刷金银墨常见故障有以下几种,排除方法列在每种故障原因之后。
①粘背、粘结。
塑料薄膜上印金银墨后背面粘脏,严重时薄膜之间撕揭不开,或将底色图文粘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连结料干性慢,或底墨中的连结料与金银墨连结料性质不一;环境温度过高,印刷速度过快,压力过大,远红外光照不够;还有时是PE树脂薄膜本身发粘。
排除的方法是换调金油配方,可使用聚酰胺调金油配方:聚酰胺树脂40%~50%,异丙醇25%~27%,二甲苯25%~28%,并加入等量的金粉。
同时降低操作环境温度,放慢印刷速度,调整压力,加强风量和远红外光照。
如因树脂本身发粘可更换树脂。
②脱落。
墨层牢度极差,金银粉颗粒极易脱落。
原因是采用单一溶剂直接调和金银粉,缺少必要的粘度。
可通过改变连结料来解决。
③毛边、斑点。
现象是大面积部分产生斑点花纹,光泽极差;部分印墨是图文边缘向外扩散。
造成的原因是,印刷过淡,溶剂过多,流平性差,版纹过深,塑料薄膜静电积累。
排除的方法是,控制溶剂用量,对塑料薄膜进行抗静是处理,在制版时版纹不宜过深。
④逃色。
细线条部分印色不清或印不出来,造成的原因是,连结料干燥过快,印刷速度过慢,大面积金银墨色块与细线条金色并存,印时顾此失彼。
排除的方法是,可加丁醇调节,调整印刷速度,将大面积色块与细线条分成两块版。
⑤色灰。
金银墨色灰暗无光,造成的原因是调和时间过长,受氧化作用或受酸、碱、硫等化学物质的侵蚀而变色,与其它墨色串色。
排除的方法是,金墨随调随用,按时清洗墨泵、管道、墨槽及印版,防止串色,一旦串色,立即更换。
⑥糊版。
金银墨尚未转移到薄膜表面之前,已干燥在印版网纹中。
造成的原因是印版未及时清洗,使残墨固化在版纹中并逐渐积累,以至填满版纹,灰砂等掺入墨中。
排除的方法是,随时清洗印版,注意操作环境的卫生。